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战争片法国2008

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德米安·比齐尔  桑地亚哥·卡布瑞拉  维拉迪米尔·克鲁兹  朱莉娅·奥蒙德  埃尔薇拉·明戈斯  卡塔琳娜·桑地诺·莫雷诺  罗德里戈·桑托罗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剧照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2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3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4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5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6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3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4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5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6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7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8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9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6 05:17

详细剧情

  1952年,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上台,他所率领的政府在国内实行高压统治,对国外则推行亲美政策。切•格瓦拉(Benicio Del Toro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饰)于1955年和菲德尔•卡斯特罗(Rodrigo Santoro 罗德里格•桑托罗 饰)在墨西哥城相会,随后加入卡斯特罗组织的“七二六运动”。次年,格瓦拉与其他81名起义者一同踏上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府的征程……  为了详尽真实再现革命家切•格瓦拉的一生,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用了4个小时来描绘这位传奇英雄。最终按照院线的需要,影片被分作两部分上映。本片荣获200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并获得金棕榈奖提名。

 长篇影评

 1 ) 他只是个传说


切•格瓦拉以被俘的方式结束了他在尤罗峡谷必将失败的困兽之斗。十几个小时之后,他被枪杀在一间破旧的小学教舍里。他的尸体被玻利维亚军方炫耀式的拍照展出:照片上,已经死去的他须发虬缠,投向死亡的最后一瞥竟带着怜悯与安详,脸上闪耀着属于受难圣徒的柔和光芒。
切•格瓦拉的人生上是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传奇。身出名门却矢志革命,大功告成却又挂冠而去。放弃了在古巴的官位,身份,家庭和安宁,从刚果到玻利维亚,他践行着他所笃信的革命理想,直到子弹让这个不安分的生命永远地终结在玻利维亚的热带丛林之中。如此悲壮而丰富的人生,在二十世纪的历史上,不说绝无仅有,也绝对的世所罕见。也许这也就是他能够成为传说的最基本的理由吧。
对于历史人物来说,一大悲剧就是生前不得施展,死后却又被抽离成了布满光环的符号。生前死后无人真的理解,身后收获的不是盛名,而是寂寞。切格瓦拉就是这样一个寂寞的传说。他被印在人们T恤的胸前背后,他被涂鸦者描绘在墙壁上,他的招贴画贴满了世界的角落,他被许多人奉做神的存在。六十年代的巴黎,青年人喊着他的口号冲进壁垒,而在中国的云南边境,许多苦闷的知青被他的日记鼓舞,偷渡边境去解放东南亚受苦的人民。人们把他当作反抗的象征和宣泄的出口,年轻人也在他的传说中寻找叛逆的理由。愈发可悲的是,他被商业的力量打造成了无所不在的消费符号,与闪烁的霓虹交相辉映。他被揉进了流行艺术,揉进了商业运作,被揉进了青春梦想,被揉进了革命旗帜,揉进了各式各样的载体,变成了时髦的象征,却沦为了一个内涵无比庞杂却空洞虚无的传说。
可毕竟,他只是一个人。尽管他有着无比传奇而悲壮的人生激励,标志性的雪茄,虬髯,微笑和军装,但他只是一个人,一个复杂而悲情的历史角色。他被人们比做终生奉献革命的英雄,可也有大量证据指明他是一个神经质的暴躁屠夫。也许当我们拨开重重光环重新审视这个人,会发现所谓的圣徒光彩可能只是那些悲情时刻我们产生的幻觉。在行刑前,据说切曾经被问到,你相不相信上帝,他答道:我更相信人类。剥去光环并不是说要否认格瓦拉的价值,而是只有把他还原为人,才能真正的被这个不屈的人类灵魂震撼与感动。
索德伯格08年的这部分为上下两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格瓦拉传记片,平稳压抑的犹如现实。挂着战争和传奇的噱头,讲得却是一个人真真正正的故事。断断续续的四个小时看下来,很少能在心里泛起一丝波澜。本来古巴革命的历史本然的就极富传奇色彩:82个人承载一艘名叫格拉玛的游艇从墨西哥秘密潜入古巴,一经登陆便遭袭击只剩十几个人生还。却在短短三年时间,从深山密林的游击一举推翻了貌似强大的巴蒂斯塔政府。但是电影的叙述,平淡而平静。充满了各种游击生活的琐碎细节和战斗的残酷。通过对背景的渲染和营造,丛林游击的处处杀机给人带来一种窒息般的压抑感,但战斗过程本身确实平平淡淡,尽管充满了流血和死亡。据说电影中的各处细节,是导演对格瓦拉日记和其他一些史料的真实还原。而正是这种还原,让革命与游击,褪去了那份火红的浪漫色彩,只剩下热带雨林令人晕眩的绿色和树缝间投下的刺眼阳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残酷的奋斗牺牲。格瓦拉就是这样带着这种奋斗与牺牲走向了一座又一座丛林,直到死去。影片没有刻意地渲染任何悲剧色彩,因为故事和历史本身,就已然足够悲壮。
大量的细节展现了格瓦拉作为一个人的可爱与强大,而更重要的是无助和失败。他的部下会叛逃,他招募的新兵会临阵退缩,他会被卡斯特罗安排到无关紧要的位置,他无时不刻地受着哮喘的折磨,他被他想要拯救的人出卖,他没能带着自己的部下冲出生天,他没能说服看守他的士兵解开他的缰绳,他最终被捆绑着手脚枪杀,他遭遇了人的失败和人的无助。正因为格瓦拉被还原成了人,他在这场注定无法成功,用生命挑战宿命的战争中获得了神一般的光荣。
切人生最闪光的一刻,我想应该是当他放弃了在古巴的一切而重新拿起枪的时候。他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战士或许最怕的就是胜利。而我又觉得,他重新地踏上战场,召唤他的应该是那个当他二十几岁骑摩托车横穿南美大陆时在心里种下的梦想。贫穷和压迫让这片灰暗的天空无法呈现彩虹,让这片贫瘠的土壤种出希望。或许正是这种不公点燃了他心头的火种。而我觉得,格瓦拉身上最强烈的魅力,不在于他的反抗,而在于他反抗的原因——那些我们时时刻刻都不应忘记的梦想,和那些对于压迫和不公的愤怒吼声,这或许才是格瓦拉传说的真正意义。你或许不认可或者反感他的做法,但你不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他的梦。
他只是个传说,这个传说是属于一个被存在被创造的神的;但他是一首史诗,这首史诗,属于那些因为有梦而不安分的人类。

 2 ) 愿电影还以格瓦拉真面目

愿电影还以格瓦拉真面目 内陆飞鱼 等了半年多,托早已和国际接轨的中国盗版商的福,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导演,并让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在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切.格瓦拉》,上集才刚刚在北美上映,2009年元旦前夕,市面上就出现DVD了。尽管版本、画质、音轨、翻译都是瑕疵累累,不过,仔细看下来,电影本身还是充满惊喜。等到正规的D9出来肯定要补收一张完美的版本。 格瓦拉和玛丽莲.梦露一样成为波普明星,大胡子形象风靡全球,成为数以亿计青年的流行偶像,已不是今天发生的事情,以认真求实的态度把他的革命经历搬上大银幕的却属索德伯格导演首屈一指。1963年生的导演,从小就对格瓦拉的经历充满好奇,而主演、拉丁血统出身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21岁时在图书馆第一次看到格瓦拉的照片,就被这个纯爷们迷住了,他出生那一年,格瓦拉刚好遇害。这两个格瓦拉的粉丝联手奉上的电影巨制,可以为自己的努力正名,也可以为偶像立下影像墓志铭了。 《切.格瓦拉》的上集,讲述了1954年到1959年期间格瓦拉和卡斯特劳等人,联手推翻古巴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过程。导演采取了半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画面以彩色为主、黑白为辅,夹叙、插叙的叙事手法和与众不同的呈现方式,使得影片没由落入一般人物传记片的窠臼,自然朴实,使其具有身历其境的历史可信度。特别是泾渭分明的彩色、黑白画面的搭配应用,恰到好处的使影片整体上完满生动,立体丰满地呈现了格瓦拉在战争中的面貌,以及1964年在美国、联合国大会上的精彩行程。 在彩色、黑白两个世界里面,格瓦拉呼之欲出地体现着强烈的个人气质。彩色段落里面,主要纪录格瓦拉在古巴解放战争里艰苦的生活,热情幽默的性格,为了客观严谨地捕捉人物,镜头画面多以中景、远景为主,没有过多的正面大特写,机位也相对固定,配乐也简单;而到了黑白段落里,在手提摄影机的晃动中,很多非常规构图、大特写屡屡出现,由此和格瓦拉精彩的访谈、紧张的国际冷战态势相对应,颗粒粗糙、接近失真的黑白画面,像是来自新闻档案馆尘封的电影资料。 我劝那些看惯好莱坞大片的人们,最好别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大的视听刺激期望。《切.格瓦拉》没有炫目的特技场面、刺激的分镜头组合、紧张的快速剪辑,而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表演,也自然熨帖,扎扎实实,没有一丝要作秀耍酷的形而上意味。因而,最终推动影片走向的是人物的历史活动路线,和人物本身强硬的理想主义气质,而不是花哨的现代电影技术。据说,一些冲着看大片的猎奇心态去欣赏此片的观众,出现了陆续睡着的不良临床反应。如果说崇拜了格瓦拉是处于好奇的盲目追星,那么观赏此片是应该严肃一下了,请耐心一点。 要看懂这部电影,具备必要的历史知识是肯定的。除了对格瓦拉的生平有所了解外,还要知道二战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的史实,不然,叙事上来回不停切换的时间轴,以及人物的对话,会让一些人一头雾水,也就难怪有些人会在瞌睡虫面前投降。认真看一看格瓦拉的传记,补习一些1945年以来亚非拉各国的独立解放运动路线,再来看电影,才会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影片涉及的年代氛围,时事创造英雄,英雄谱写历史的大命题。 以古巴解放前后为分界线来裁剪影片,《切.格瓦拉》的上下集有各自的副标题,上集的副标题叫“阿根廷”,正是格瓦拉的故乡和人生启蒙的前站。而下集的副标题叫“游击队”,讲述古巴解放后,格瓦拉放弃新政府要职,重新组织游击队去解放新领土直到牺牲的过程。上集的结尾,在绿色原野上,格瓦拉和战友们乘坐吉普车,赶往古巴首都哈瓦那组建新政权,一个军官抢了别人的新车一路狂奔,被格瓦拉呵斥之后,掉头车头去道歉和物归原主。到这里,似乎故事才刚刚开始,孤独深邃的丛林还在后面。期待下集早日公映。 有新闻称,影片在古巴上映之后,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格拉玛报》和卡斯特劳本人夸奖了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演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惟愿电影《切.格瓦拉》还以格瓦拉本人真面目,也还残酷的革命斗争一个接近真实的面目,在借电影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给那些单纯的流行偶像崇拜者洗洗脑。

 3 ) 偏爱

杨絮飞舞的立夏。切格瓦拉,死在电影里,群众的冷漠就像电影结束后希希拉拉的掌声。笔调再冷竣也难掩切的力量与理想,南美风情的鼓点,怀念里又有幸福。

看的时候坐的越近越逼近真实,切的激情与拍摄的冷静形成强烈反差。相比激烈,我更偏爱这种适当的距离感,所以我应该不用看摩托日记了。

 4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和摩托日记的浪漫不同,这部电影更真实。

黑白与彩色交织,采访与回忆交错,真实与传说交叉,在人们面前呈现了一幅真实的革命场面。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没有枪的别加入队伍;要穿越森林,躲避敌人,受伤,死亡随时到来,有围剿,有追捕,有叛变,有放弃。。。。。。

这些真实是平常新闻光辉形象报道中看不到,而且也容易忽视的,但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因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也喜欢理想主义,但是我却很害怕浪漫的理想主义,因为这样的人非常容易把事情想得特别简单浪漫,这样的简单浪漫往往又很容易被现实轻易就击得粉碎,然后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浪漫主义堕入虚无主义:觉得这个社会很现实,理想主义走不通,于是彻底向现实投降。于是不再坚持以前的追求,不再认可以前的价值观,不再对社会充满信心,也不再对明天有希望。

一方面,理想鼓舞了很多人去投身于他们喜欢的事业;另一方面,对事业的不正确理解,却又让这些毫无准备的人被撞得头破血流,进而由沮丧的失望代替了亢奋的希望。

这个电影中,切更真实,被追捕,部下叛变,战友死亡,调任其他岗位,哮喘病,翘着腿抽烟,受伤,部下不听指挥等等。。。。。。

我喜欢这样的真实,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媒体宣传英雄的报道,越来越不喜欢那种美化和神化。我喜欢真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也不喜欢高大全的英雄。我宁愿接受革命中的清洗,内讧,冲突,也不愿一相情愿地去相信书中描绘的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浪漫,只是我不会认为这就是革命的全部。

写这些,其实也是和自己的工作有关,对于发展工作,因为社会的不了解,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有意无意被粉上了一层层浪漫主义色彩,近乎切参加的古巴革命的浪漫。人们只看到赞美,成就,温情,感动,友情,没有看到斗争,失败,冲突,谎言,虚伪。只看到了这个工作所崭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却没有看到为了名,利,权,所暴露的人性丑陋的一面。


我其实非常希望有人能这样去拍一部关于发展工作片子。
让社会,让发展人员,更好的了解一下这个行业,更真实地看待这个行业。不要自欺,也不要欺人,革命真的不是请客吃饭。




 5 ) 《切格瓦拉传》:索德伯格的格瓦拉


作为成功的革命者,切格瓦拉身后的命运可谓是一部传奇。因为,仿佛还没有哪位政治家会得到全世界草根们近乎神话的顶礼膜拜和在政治世界中的不温不火。格瓦拉一生成就的不是开国盛世,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多个同质个体所积聚的精神力量,甚至成为象征性的支柱。索德伯格的《切格瓦拉传》更是还原了这个已经符号化的纯粹的精神力量在尚是凡人时的生活记录。

最初认知格瓦拉,是在风靡摇滚的时代,很低级的以为这个戴着贝雷帽的男人是某位摇滚大腕儿。兀自端详,发觉不妥。这个男人的目光太坚决,不似搞摇滚之人眼神中的迷蒙颓废以及透着某种欲望的常态。况且,诸多摇滚青年的白T恤上都是他,而这个人哪有什么作品?这次的无知,仅仅让我知道这个男人和古巴有关系,尚不知他作为革命者的传奇。
后来,看到已经老去的球王巨星身上也纹了那个经典头像。在世界公认的两位球王中,一位已经正统到了政治家的楷模,而另一位一直在挺着酒足饭饱的腰身以纯粹个体的形式叛逆于社会,理想于自己。后者球技超人又“离经叛道”,却依然是精神领袖。所以,当看到那个纹身头像时,不禁困惑,格瓦拉何等魔力,让普天下追求绝对自由却最终还是倒在过度自由里的男人们如此膜拜?
因而,看过切格瓦拉的短暂人生,确实唏嘘。辅佐卡斯特罗打天下,在成为精神领袖和实权人物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时候功成身退,带着小票人马去继续开天辟地,蔓延革命的火种。这本身就是壮举,暂不说革命后的古巴政权是不是也存在着一山不容二虎的人性常态,就是在艰苦游击后不贪恋权利、成就和享受也是古往今来成名政客中的异数。

在1967年10月9日之前,格瓦拉在冷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以及独裁政治这些明确的时代符号中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是某些人的仇敌和某些人的关注。索德伯格筹备七年的这套传记电影果然聪慧到大智若愚,几近纪录片式的表现手法围绕着格瓦拉的生活常态和这个人在人间的影响力,朴实无华、甚至可以称为亢长艰涩的记录还原了那个男人、那个时代和那段历史。
对于死后至今,逐步被传奇、被符号、被象征、被商业化的这个人,有着一种从人到神的推动力在支撑。真实社会的政治家们如何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格瓦拉革命生涯中的行为和最终命运。他在寡不敌众被俘后被就地枪决,这对于一个早已功成名就颇具影响力的领袖级人物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和损害,也是命运的拐点。
在索德伯格展示的荒凉、贫瘠的穷山恶水中挣扎的革命者的不公待遇,无疑更确切了格瓦拉被超人化的浅显理由。如果,这之前他是英雄和引路人,这之后他的遭遇确实可以成就传奇和神话。当然,这照旧不是政治圈子里的评价,而是草根人们通过街头巷尾凝聚的口碑和种种传说的变异。而且很奇怪的是,顶礼膜拜格瓦拉的草根却是西方社会的青年居多并发源于此。
索德伯格的这套传记电影高明在于单纯忠诚的以旁观者的角度推动格瓦拉的人生际遇,不存在任何倾向性的如流水账一般记录格瓦拉的个体行为。观者可以认为这是新闻,也可以认为这是游记,还可以认为这是浪费胶片的行为。总之,看不到任何关于格瓦拉传奇生涯的评断和指向。这就对了,索德伯格很人文的关注个体就代表着神化的格瓦拉的社会影响究竟在哪里。

在运用完全的客观覆盖主题的敏感之时,索德伯格回避的悲悯之心隐然成为影片重量级的点睛之处。一幕戏是格瓦拉在联合国的发言,面对诸多要素,索德伯格的剪切俨然让影片转为了剧情电影:攻击的、缺席的、拥护的,以及整个环境产生的张力,都在德托罗饰演的格瓦拉固定时间的短短台词(重现历史)中展现,这在影片极具弱化戏剧性的场景中颇见功底。
另一幕就是格瓦拉的最后时刻,摄像机变成了第一视角:行刑者入画、走近、枪响、仆倒,与地面空间形成最后的视觉关系,淡出。作为革命者的临终时刻抑或就义时刻,如此这般处理,不用说那些高大全的主旋律和一言不发的写实手法,就是在全片都是第三者视角客观乖巧的记录全景之后,冷然如此一番绝对主观的煽情设计,决算得上画龙点睛,也不枉格瓦拉拥趸的关切和对题材政治敏感性的妥协。

喜欢索德伯格作品的重要原因在于他总是可以在“毫不娱乐”的画面中言之有物,而且不管票房如何,照旧做自己的电影。同样是彻骨的亢长写实,上部《阿根廷》就隐约透着一种向前的希望,而下部《游击队》的萧瑟悲剧性语境逐步慢慢贯穿全片。这两种味道当然依据于人物命运的转折,但索德伯格在枯燥写实中成功控制了这些涉及主观情感且容易跑偏的细节,只是一切于无形而已。

 6 ) 索德伯格对格瓦拉的“还原”


    尽管在索德伯格最新影片《切》中饰演切•格瓦拉的本尼修•德尔•托罗凭借此片获得了戛纳最佳男主角奖,这部影片依然是2008年度最受争议的影片之一。2008年12月,《切》在纽约的齐格菲尔德影院放映的时候,片头的古巴地图轮廓刚刚出现,就有大批的观众高呼“古巴万岁!”,放映结束后站立鼓掌的时间之长也创下了记录,但数分钟之后,在索德伯格出来答问的环节,就有观众大爆粗口并拿“切•格瓦拉是个杀人犯”相诘难;该片在古巴流亡者云集的迈阿密上映的时候遭到了愤怒的抵制,而在数天后的哈瓦那首映式上,上千名参加过古巴革命的老兵却把最激动的掌声献给了到场的德尔•托罗……戏剧性的争议在前些天本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出炉之后达到顶峰,虽然《切》无缘奥斯卡任何一个奖项的角逐,但多个影评人表示,奥斯卡奖应把将《切》排斥在外视为最大的耻辱。
    斯蒂芬•索德伯格8年前就萌生了拍摄切•格瓦拉传记片的念头,最初,他除了觉得切是20世纪世界史上最独特的人物之外,对切并没有什么了解。经过大量的阅读、探访,一旦进入拍摄,他所想要“还原”的素材就多得超出了一部正常时长影片的容量。最后,他把《切》剪成了两部影片:《切:阿根廷人》和《切:游击队员》,前者聚焦于从1955年切在墨西哥与卡斯特罗兄弟相遇到1959年进军哈瓦那之前他在古巴玛埃斯特腊山区的游击生涯,后者直接跳到古巴革命胜利8年之后切在南美玻利维亚丛林中最后的游击岁月。目前在国内碟市上能够找到的,似乎只有被错译为《切:阿根廷》的《切:阿根廷人》。
    在看《切:阿根廷人》之前,我一度以为索德伯格会把它拍得像他1991年拍的《卡夫卡》一样半是传记半是虚构。没想到,这部《切•阿根廷人》的确是在努力使自己看上去更像一部中规中矩的传记片,努力用客观的纪实视角抑制极有可能出现的传奇化风格,因为熟悉1956—1959年间古巴革命战争的人都知道,这段历史本身的确包含了诸多被传奇化的可能性:82个革命者乘坐“格拉玛号”从墨西哥潜入拥有600万人口的古巴,在登陆遇袭后只剩12个人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能够通过在山区打游击的方式仅用了两年多就最终击败巴蒂斯塔政权,而切•格瓦拉在踏上“格拉玛号”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曾经在危地马拉参与过些许群众运动的、喜欢读波德莱尔和洛尔卡的阿根廷青年医生而已。
    狡猾的索德伯格深知,在切•格瓦拉已经成为一个超级文化偶像以至于连安吉丽娜•朱莉都刺有格瓦拉纹身的今天,与其对切在1956—1959年的经历做传奇化处理远不如“还原历史细节”更有挑战性,因为前者很容易被指认为“迎合流行文化”。于是,在索德伯格的镜语中,很容易被赋予轻快化节奏的山间游击行动显得有些滞钝,很容易被连贯化处理的战斗场面略有延宕、变形,菲德尔•卡斯特罗似乎有些不够稳重,而切•格瓦拉似乎又过于稳重,音效显著的哮喘声放大了他的“阿根廷病人”而不是“阿根廷医生”身份,行军中密集出现的阅读和授课活动也令他显得更像是一个“游击队关公”。索德伯格有意悬置了对切•格瓦拉内心世界的探询,把所有与切的精神深处相关的东西都放进了不可知论的范畴,在《切:阿根廷人》这部分,索德伯格想要“还原”的大概只是一个具备多种技能的坚韧的战士。为了增强张力、弥补战争叙事的单一性,索德伯格巧妙地把一组讲述1964年切•格瓦拉代表古巴在联合国总部发言并接受采访的黑白画面和革命战争主线平行剪辑在一起,但在这组黑白画面中,切•格瓦拉似乎依然被处理成了一个战场转移到话筒前的战士。
    这种对行动中的战士身份的“还原”自然要比浪漫化处理高明许多,它让数以亿计的格瓦拉迷和坚信格瓦拉是“杀人机器”的人都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他们想要的格瓦拉,但它也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在对战争中的主人公进行抑制心理探索的“冷处理”的情况下,如何区分一部人物传记片和战争片的界限?这一矛盾在《切:阿根廷人》的后半部分集中体现了出来,在5800万美元制作成本的支撑下,切•格瓦拉率部从玛埃斯特腊山区进入拉斯维利亚斯省以后的战斗场面,特别是攻打圣克拉腊市的场面,比起切的传纪片来更像一部以记叙战略战术为要务的常规战争片。
    索德伯格声称《切:阿根廷人》是以切•格瓦拉本人所写的《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为依据进行编剧的,的确,影片“还原”了书中提供的很多行军细节,但有趣的是,一些如果我做编剧的话肯定会留下来以增添些许喜感的场景被剔除掉了,譬如,书中提到游击队里有个叫“大师”的活宝冒充“格瓦拉医生”试图强奸一个前来看病的村姑。另外一些本来非常深沉的场景因为缺乏必要的补充而莫名其妙地具有了喜感,譬如正版格瓦拉医生给村民们看病的那一段,书中记叙了一个小女孩的话:“妈妈,这个医生对大家说的都是一个样”,在书中,紧接其后有一段格瓦拉沉痛的内心独白,解释了“这个医生对大家说的都是一个样”的原因:玛埃斯特腊山区条件极其艰苦,农民们在那里像野花一样自生自灭,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中有着相同的病史。而在影片中,小女孩的话倒是照搬了下来,但由于没有任何补叙,听上去完全像是在嘲讽格瓦拉这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优秀毕业生可疑的医术。
    《切:阿根廷人》很容易让人想起2004年巴西导演瓦尔特•萨勒斯执导的斩获奥斯卡最佳主题曲奖的《摩托日记》,后者像是前者的一个温情版序幕。事实上,索德伯格本人也很乐于把《摩托日记》、《切:阿根廷人》、《切:游击队员》看成一个跨导演的“切•格瓦拉三部曲”。有趣的是,这个“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有意地遗漏了切在古巴从政的经历,而且无论是瓦尔特•萨勒斯还是索德伯格,都对格瓦拉身上附着的身份和意识形态符号进行了选择性的“再编码”,在瓦尔特•萨勒斯那里是呼唤拉美团结的西蒙•玻利瓦尔主义,在索德伯格那里,单纯的“战士”身份压倒了一切。

 短评

这般平静,真是意料之外。不过,剪辑还是一如既往的赞!

4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Che the romantic adventurer, the Red Robin Hood, the Don Quixote of communism, the new Garibaldi, the Marxist Saint-Just, the Cid Campeador of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 Sir Galahad of the beggars, the secular Christ, the San Ernesto de la Higuera revered by the Bolivian peas

8分钟前
  • 放开那个女孩
  • 推荐

The inevitable downfall of an idealist. I like the way Soderbergh portrays guerrilla warfare - down & dirty...

12分钟前
  • 飘飘然
  • 推荐

格瓦拉是极其伟大的革命家,希望还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反映他的革命之路

16分钟前
  • 追忆
  • 力荐

次年,格瓦拉与其他81名起义者一同踏上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府的征程……

18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 作為全世界文青的偶像,Che Guevara和某些小清新放在一起實在是有辱他的威名,他一生對於自由的追求,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值得人崇拜。影片太專注于塑造Che Guevara,以至於其餘角色的形象變得甚是模糊,不過主人公的形象豐滿立體至少做到了傳記片最起碼的一點。

20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索德伯格选择的冷观角度非常好,对于格瓦拉这样一个毫无理性可言的英雄和刽子手而言,如果再不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就只能是灾难了。黑白段落里索德伯格惯用的晃晃悠悠的近景手摇摄影和快速剪切很舒服。德尔托罗的表演做到了神似,戛纳影帝没有白拿,期待下半部。

25分钟前
  • CynicDogAldaev
  • 推荐

做为一部传记片,不可避免的给人以拖沓的感觉,不过开头的古巴地理介绍还是很有新意的。

30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我觉得看这部片子之前最好能读一遍《切,格瓦拉传》不然片子太缺乏代入感了。那些黑白镜头拍的真美。

34分钟前
  • kindsos
  • 还行

粗鲁地抽出了历史中的点,暴风骤雨似的一连串名字,对于不懂古巴革命史的人,确实看着难熬,打瞌睡。后半段城市战还拍得不错。

37分钟前
  • AGPの黄昏
  • 还行

看得我那个困啊。边看边想,这是谁导的呢?其实早先就知是索德伯格了,但一下子闷得俺愣是想不起来了~~不过大概不能说片子不好,只能说再次论证了我对大长片的恐惧~~

42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格瓦拉的人格魅力德托罗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故事说得饶有趣味,相当难得。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50年代的场面用彩色而60年代的用黑白。顺便说一句,在看《摩托日记》之前,我对切这个人的了解接近于零。

44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力荐

一位传奇人物的史诗

47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明显的去传奇化的努力。优点在于展现出古巴革命冷静、平实的那一面,比如有组织有计划的攻城战,毕竟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容易低估革命的智商,缺点在于对革命理念等主观信息的交代几近苍白,怎么可能完全没有情感动员。最后,跟切相比,男主实在长得太抱歉了。

51分钟前
  • 57
  • 还行

丛林游击,穿插访谈和联合国演讲,传记的真实感爆棚。先看《摩托日记》再看《切》,确实很多细节可以对照;而切真是一个浪漫而心怀大爱的理想主义者,又不同于其他革命家,有着很温柔的人格。难怪他已成为一个流行符号,有无数的人追随却成为难以企及的偶像

5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看到最后有的革命者理所当然的开着前政府的跑车前往新的目的地,被格瓦拉呵斥,在想到动物农场,革命的悲哀就在于,当那些没自由平等的人通过奋斗取得胜利之后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我为今天付出了这么多,那么有点享受又有什么不可以,既然现在还没有彻底的自由,那么为了大多数人的自由,你小部分人的

55分钟前
  • F.L
  • 力荐

对国外革命人物传无感,无法带入,不过整体影片的效果很好,主题鲜明

58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推荐

革命是枯燥无味的~

1小时前
  • 盈盈美黛子
  • 还行

说实在的,片子还是有点令人昏昏欲睡。但不可否认导演确实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切·格瓦拉!

1小时前
  • Louis
  • 推荐

Che.Part.One.2008.DVDRiP.READNFO.XViD-RUSTLE

1小时前
  • 金英俊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