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爱情片台湾2009

主演: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罗北安,林美秀

导演:郑芬芬

播放地址

 剧照

听说 剧照 NO.1听说 剧照 NO.2听说 剧照 NO.3听说 剧照 NO.4听说 剧照 NO.5听说 剧照 NO.6听说 剧照 NO.13听说 剧照 NO.14听说 剧照 NO.15听说 剧照 NO.16听说 剧照 NO.17听说 剧照 NO.18听说 剧照 NO.19听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3 05:14

详细剧情

  阳光男孩黄天阔(彭于晏 饰)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便当店,某天,他在为听障游泳队送便当时邂逅了清纯美丽的姐妹花——小朋(陈妍希 饰)和秧秧(陈意涵 饰)。姐妹俩的父亲是一名传教士,常年在非洲工作。为了保障姐姐顺利参加听障奥运会,秧秧担负起赚取家用的重任。她每日来去匆匆,辛苦打着几份工。本身即掌握手语的天阔自然而然融入了姐妹俩的生活当中,为了接近心仪的秧秧,他时常在体育馆门口做生意,还费尽心思为秧秧制作爱心便当。相识时间虽短,却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走越近。然而某次约会中,一个小小的误会阻断了他们的交往,与此同时,小朋也遭遇了一场灾难……

 长篇影评

 1 ) 如果你也听说

对这个电影早有耳闻,真的看完以后,就是一个词,舒服。

片子里的大家都好嫩啊,陈意涵简直嫩出水了,陈妍希也特别可爱。两个女孩,为了一个梦想一直努力,而男主角,彭于晏也在笨拙的支持着他们。

看到最后,真相豁然开朗,男主以为女主是聋哑人,所以一直和她打手语,可其实,女主会说话,能听到。看到最后禁不住轻笑,然后心里就是温暖,我喜欢你,不用言语上的交流,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的心。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

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清新到骨子里。

 2 ) 眼神可以说

这是2010年看的第一部很有温度的电影。
无字幕的版本,明明看不懂手语,却好像能够明白他们比比划划的意思,能感受到开心或者悲伤的情绪,完全不觉得其中存在着很明显的障碍,于是看这部电影的整个过程让我觉得神奇。

从《蓝色大门》开始,台湾电影诠释青春的色调,始终是这样一种似乎可以触碰的亲切,朴实自然。加上对我来说更加亲切的闽南语,完全可以想象这是身边哪个街巷里悄然发生的小故事。

当他们用手语交流的时候,也试想自己如果也只能这么表达自己的情绪,那是不是很多原本可以发出的声音,想传达给对方的感觉都只能吞咽下去而无力地无从抵达?结果发现,当缺少了声音的时候,交谈的两个人,眼神和眼神是交叠的。当注视着对方的双眼,确实的能感受到情绪的温度,并不显得单薄。

就如同姐妹俩的对手戏,完全在无声中猜测,落泪时也跟着落泪,和解时也破涕为笑。奇妙的是其实我真的没明白她们在说些什么。虽然意思没有到,但情绪很完美地演绎了。而到此,我又想矫情地相信一次,爱和梦想,这影片中隐隐贯穿的两者,都是情绪的一种,而由此,爱和梦想其实不必言说,眼神的温度就已足够。

这样的一部影片,让我很排斥去讨论其中的技术性或者演技之类,它就像是一部简单美好的冬日小品,让心短暂地回到夏天,在感动中可以让人静下来有点想法,又可以笑得不必顾忌,是很好的。

另外,陈意涵的眼睛真的很漂亮,笑起来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彭于晏继续阳光灿烂,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我希望就长成彭于晏这样。

 3 ) 愛和夢想,你看到了嗎?

愛情和夢想都是很奇妙的東西,不用聽,不用說,不用被翻譯,就可以感受到。
                                 ──《聽說》

忙碌而壓抑的復習周,給自己一段放空的時間,再次重溫《聽說》這部帶給我很多溫暖和感動的電影。這是我第一次為同一部電影兩次踏入影院。朋友很疑惑:有那麼好看嗎?我點頭說是阿,然後傻笑。

在看完預告片之後,我一直好奇,一部70%由手語構成的電影是如何吸引和感動這麼多觀眾的,而導演又是如何讓無聲的場景變的不沈悶呢?從9月開始等待,等待11月26日,《聽說》登陸香港。帶著疑惑和好奇,踏入影院。我很慶幸,多日的等待都是值得的,這確實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尤其適合我這種不喜歡商業電影的人。而我也意外發現《沈睡的青春》是鄭芬芬的處女作。雖然沈睡的青春里還能看出導演表現手法的青澀,可我就是喜歡看這樣有點真實有點悲傷的台灣小众電影。厄,扯遠了,聊回主題~

很難用簡單的話去定義《聽說》,
說它是在講述夢想,筆墨並不象一般的勵志片那般濃重
說它是在講述愛情,男女主角的互動並不像是在戀愛
說它是在宣揚親情,天闊父母對兒子的愛,秧秧和小朋的姊妹情又似乎不是全片的主旋律
但在我看了兩遍之後,卻突然發現一件很妙的事,就是愛和夢想的主題已經滲透在《聽說》的每個細節中。

秧秧的msn名字,小綿羊車牌上掛著的“請叫林小朋第一名”,繡著加油口號的旗幟,家中沒有阻隔的空間,滾動的鬧錶,會閃紅光的門鈴⋯⋯秧秧對姊姊的愛,很讓人動容。她可以不停的去打工,可以不吃飯,但只要看著姊姊努力的象自己的夢想前進,她就感覺很滿足。當小朋推倒她質問她為甚麼要偷走她的夢想時,她眼中閃過的驚訝和受傷讓人很心疼,她是多麼多麼努力的希望能看到小朋完成夢想啊。可身為姊姊的小朋心裡又何嘗不痛?看著自己的妹妹為了自己放棄了這麼多的東西,那種自責和無力誰又能體會。那段姊妹坐在沙發前激烈的用手語對話的場面讓我很震撼。是誰說只有有聲的語言才能最強烈的表達情感?為甚麼我覺得他們的眼神,淚水,手勢比任何語言都來的更有力呢?安靜的房間里,手掌拍打的聲音顯得更加突兀和激烈,一聲聲擊打在心裡。這樣的親情,如何能叫人不為之動容?

天闊的父母,絕對是這部電影的亮點。樸實的家長,象天下所有父母那般疼愛著自己的孩子。不善言辭,只能用“另類”的方式關心他們的寶貝:退回來的7個便當必須由天闊全部解決(這個特別有意思,7個便當,真能吃成豬了),其實只是為了讓他多補充點能量;塞給他的錢,為了讓他快點走出“失戀”的陰影;主動提議去學手語,為了表示他們接受天闊的選擇。
當然,看過電影的大多數人也許和我一樣對那段“秧秧見家長”印象特別深刻吧。第一次看那段的時候,眼淚還來不及掉下,嘴角已經上揚。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家庭啊,這是一對多麼善良的父母啊。先不論他們為了迎接秧秧的到來隆重其事的打扮,光是從桌上每種水果都多了一對眼睛就能看出他們的用心:誰說一定要說出來,一定要聽到,用看的,同樣可以感受到愛。兩位老人家一頁一頁的翻著準備好的對話本,介紹自己,也“推銷”著天闊,煞是可愛。他們不在意這個女生聽不見不會說話嗎?當然不是,天下哪個父母會主動希望自己的兒子娶個殘障人士呢?只是,對兒子的愛讓他們願意去接受這個兒子深愛的女孩,甚至願意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她,願意為了她學手語。這樣的努力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吧。這樣的愛,你同樣不需要說出來,用眼睛,用心靈就能聽到,感受到。雖然最後發現一切都緣於一個美麗的誤會,但如果沒有這個誤會,也許就不能如此深刻的感受這份美好。

天闊,一個開朗樂觀的男生,彭 Eddie很適合這個角色。他用他特有執著和熱情影響著秧秧。第一眼看到那個跑起來很像水鳥,笑起來很甜美的女生時,她大概已經喜歡上她了吧,就連我,看到大發跑步的樣子,都覺得可愛極了。他不在意她不會說話,卻害怕她不理自己。他用自己的行動向秧秧證明:不能聽,不能說一點問題都沒有,我用雙眼,讓你看到我對你的愛。他也確實做到了,還記得天闊爸爸問他們不說話怎麼談戀愛時,他們相視一笑說出“我們不是用談的,是用比的”。游泳館偌大的空間里,秧秧獨自坐在泳池邊發呆,天闊悄悄站在她身後的表白讓人動容“他們會透過雙眼看到我對你的愛”,雖然他是因為知道秧秧聽不到才敢大聲在她身後表白,雖然面對著她他比出的又是另一番話,但他的真心卻真的打動了所有人。秧秧得知一切之後的震驚和感動,那緩緩流下的淚水又讓我眼眶濕濕的了。

夢想,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如何堅持夢想,如何完成夢想,很多人都在想都在問。小朋的放棄何嘗不是一種堅持呢。為了順利完成夢想,她可以選擇重新開始,再等待4年,為了她的夢想,為了秧秧的夢想。問問自己,這樣的犧牲和堅持,你能做到嗎?

再說說陳大發同學的表現。手語我是看不懂啦,但比的相當流利,應該是花了很大心力的,聽說手語動作很難記住,很難比的好,可大發誇張的表情還有動作可以讓我了解個6,7成吧,又表情又動作的,讚一個~秧秧的個性也拿捏的不錯。一直覺得意涵大喇喇的個性底下有一種很強大的韌性,很難用精準的詞句去說明,堅韌,努力,極度的堅持,大概差不多就這樣吧,難道這是天蝎的共性,呵呵。也許就是這樣的感覺讓她演繹的秧秧顯得更加立體和飽滿吧。這個角色很適合她,不過,如果有更具挑戰性的角色,相信她能表現的更好。

最後說說對電影其他小細節的印象吧,導演似乎加入了環保的主題進去,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蠻有意思的,但還是覺得有那麼一點點的突兀,也許可以說是對後面天闊在秧秧家門口說的那段話的鋪墊,可還是感覺有些可有可無。影片結束時,赫然發現還有小秧秧小小朋的扮演者,那是不是說那段畫面被剪掉了。。。導演似乎剪了好多刀喔。。。不知道之後出dvd會不會有花絮出來,很想看水下比手語那段,拍的那麼辛苦,不要浪費了,哈哈。

最後的最後,想說的是,《聽說》真的帶給我很多正面的力量,裡面藴涵的溫馨,堅定,還有滿滿的愛讓人可以回味很久。相信愛,堅定信念,為了夢想,為了愛,為了這兩種奇妙的事,請努力生活。

 4 ) 我讨厌夏天,因为它太短暂了

“那个女孩子虽然听不见,可是她很努力,很乐观,很可爱,很活泼,很孝顺,很亲切,很善良,对姐姐很好,对大家都很好啊。”我已经算不清楚到底有多久没听到过这样的话语了,与此相反,我总听到,“虽然他人不错,对我父母也好,但他就是一小职员,没什么前途啊。”这种反差越大,就越能说明《听说》的好。这种好不在于被谁肯定,而是本来就好。美好到了就该如此的地步。

如果听不见,那这个世界就会更像孩子,就算要骗人也是要费很大力气手舞足蹈一番才行的。可这又恰巧是一个排挤“孩子”的世界,我们把阴暗理解为智慧,把欺骗理解为如常,把好心理解为恶心。总是试着在每一件事每一句话的背后挖掘出一个大大的阴谋。我们听得到对方说话,可是不相信,我们习惯把真心都留给自己,不拿出手,给了别人就不放心。你可不能暴露自己的单纯、天真,那是要被笑的。大人们就是这么坏,放在电影里他们感动,放在现实里他们奚落你。所以就乖乖的学着世故吧,可怜的娃。你哪知道自己的可怜。

我感觉已经有一些晚了,来不及了,我们有耳朵,听得到,却打了封闭,再开启可不容易了。有些东西离我越来越远,拉近了一看,就会感觉自卑。因为“纯真”这种事儿,我接二连三的受刺激,我以为这东西消失了,被大自然淘汰掉了,可它明明还在,当初看《瓦力》、现在看《听说》,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我脸红了,我觉得自己很猥琐,欠缺那么点东西,那么点能够表明我是个好人的东西。观影的过程五味杂陈,我自省,也替别人反省,我想到我们的电影,即便我们的电影人见识了这样的美好,我们也接不住哇。就光是陈意涵这个角色,我搜刮了整个脑海,也想不出一个我能叫上名字来的大陆女演员能够胜任。那样的角色离她们的本色太远了,就像章子怡演了《非常完美》,我对她再无好感,那不是简简单单的装,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不自然。一个老谋深算的女人,气场都定型了,如何能回到古灵精怪的模样。怪不得那么多人说《阿凡达》的情节太弱了,是我们心思过于复杂了,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太多的假深刻真阴暗,因而被驯化成了真正的犬儒,总是一副担惊受怕不想被人骗的样子,一辈子也没勇气让自己变得美好一点。我是个时时刻刻强迫自己活在真相活在现实里的人,但我依然不认为那些就是对的,就是好的,反而我觉得有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才最有力量。但我一时又说不上来,离我太远了。

我认真的想过,我曾经美好过,大家都一样,都天真善良纯洁的美好过,就连章子怡不也在电影里把自己意淫成了单纯可爱的小丫头吗,证明她心里边也想着这个,也美好过。只是这东西去的太快了,有点措手不及。我慢慢忘了那个胸怀大志、年少无知,喜欢一个女生想为她跟人拼命的自己是什么样了,我想把他叫过来,让他教教我,怎么样才能回去啊。我越长越大,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我感觉剩下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从前总是睡不醒,想快一点睁开眼睛背上书包上学,这样就能看见那个女生;现在总是失眠,却不愿意再醒来。


草威
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5 ) 綻放無聲的力量

最近看了幾部期待已久的電影,可惜都呈現了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不如想像中好看。反倒是之前不曾期待的國片『聽說』,竟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看,劇情簡單流暢,沒有大卡司,也沒有大製作,更不賣弄拍攝技巧,就是單純的說好一個故事。這感覺就像最近常聽的一張CD,名不見經傳的馬來西亞女孩季小薇(Zee Avi),用她純真自然的歌聲和美好的音樂態度,吸引世界各地的樂迷,沒有人認識她,但她的音樂已說明了一切。讓音樂回歸音樂本質,讓電影回到電影最初,於是,我也找到了最初的感動! 【「聾人」與「聽人」,其實沒什麼差別】 『聽說』雖然是為了宣傳台北聽障奧運拍的電影,電影主題也緊緊圍繞著「愛情」與「夢想」。然而,電影並未將重點擺在「聽人」與「聾人」之別,反倒強調一切差異可能來自一般人的自以為是的解讀:天闊(彭于晏飾)和秧秧(陳意涵)在小吃店,秧秧當著老板面數著今天賺來的銅板,天闊不等秧秧數完,即掏出紙鈔付錢。事後,秧秧生氣,認為天闊看不起她賺的錢,怕她在別人面前數銅板丟臉。天闊開玩笑地說:誰會為了「銅板」和「紙鈔」生氣?這句玩笑話也間接隱喻了「聾人」與「聽人」其實沒什麼不同,可是,人們看待的眼光還是有所差異,“等不及”背後的意識就是:你跟我們”不一樣”。 秧秧為了讓姊姊(陳妍希)在四年一度的聽障奧運有更好的表現,肩負起照顧姊姊的重責大任,整天拚命打工,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姊姊身上,不戀愛,也沒有自我。看在姊姊眼裡,秧秧的付出全是犧牲,她不想要這種心酸的幸福,她希望秧秧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人生;因為,愛不是緊緊束縛對方,而是好好照顧自己,讓對方自由。我很喜歡姊姊積極的人生態度,“聽不見”的缺陷,反而讓她比一般人更努力,努力證明自己也有實現夢想的力量,她喜歡妹妹的陪伴,卻不自私地將妹妹佔為己有,她渴望妹妹也有如水鳥般寬闊的人生。所以,「聾人」與「聽人」其實沒什麼差別,一樣有夢想,一樣渴望愛情,一樣想靠自己的能力好好生活,真正產生差異的,仍是人們的心態。 【一陣微風吹過,青春綻放了】 電影中最美妙的部分,莫過於彭于晏和陳意涵“兩小無猜式”的愛情。彭于晏深具喜感,舉手投足盡是笑點,實在很適合這類陽光男孩的角色,把妹招術雖然沒啥創意,卻也誠意十足,扮成一棵樹的點子實在幼稚,看了卻讓人忍不住哈哈大笑!MSN上自言自語這招也很絕:“不管妳理不理我,我想妳理我了,我就好過了。”很久沒看到這種兩小無猜式的傻氣愛情了,感覺像是一陣微風吹過,如此甜美,連心酸也不完全苦澀,“就是很喜歡妳,想和妳在一起”原來才是最動人的情話。 陳意涵在電影裡的確是無敵美少女,青春可愛,努力向上,眉宇間偶然出現的淡淡憂愁,仍帶著一抹光亮。她和彭于晏有一大半的對手戲都是比手語,我很喜歡兩人生動的演出,沒有聲音,靈活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代替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情緒。陳意涵也演得非常好,不說話,依然能精準掌握各種情緒,感覺比『痞子英雄』更能深入人心。以前覺得她的聲音有點吵,靜下來,反而看到更多,體會更深。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也是無聲的戲:姊姊半醉的狀態回家和秧秧的對手戲,姊妹倆皆比手語,所有複雜的情緒都是因為愛:因為愛,想為對方犧牲;因為愛,不想成為對方的負擔;也因為愛,她們用心理解了彼此。真情流露,不需一言一語,這一刻,無聲的力量超越一切言語,寬闊了彼此的世界。 我在想,有時候我們也許太依賴聲音了,事實上,真正的感受唯有心能領會。長久以來,我一直把聲音當成心底的一種安全感,一天沒聽音樂,一天沒說上一句話,就感覺有些不對勁。看完電影之後,我突然很想找一天,一個人,關上音樂,關上耳朵,關上所有悅耳與吵雜的聲音,只打開心,在全然靜默的氛圍中與自己安然相處,如果能因此不再恐懼,我才能真正感受到無聲的力量,來自於自己,而不是別人。 『聽說』是一部令人舒服的電影,沒有太沉重或令人費解的國片情節(結),故事簡單,敘事生動,感覺就像是走在晴日午後,一陣微風輕吹而過,一併吹走了壓在心上的紛紛擾擾,逐漸衰老的靈魂,瞬間年輕了起來,發現其實自己還沒老,那安靜動人的無聲力量,彷彿在告訴我:剛睡醒的青春,將要再度綻放…………

 6 ) 由《听说》略略说说大陆手语和台湾手语。。。


手语是一门很神奇的语言,虽然在世界各地独立发展,却在各个截然不同的文化间有无比奇妙的共通点,比如中国手语和挪威手语的飞机起飞/降落的比法就近乎完全一样。你可以完全听不懂闽南话、英语、韩语,但是一个中国聋人却能轻而易举地领悟台湾手语、美国手语、韩国手语70%以上的内容,并且在短时间内达成某些方面的共识然后轻而易举地越过余下的30%的障碍流畅地沟通交流。。。

这大抵是因为手语是一门视觉语言,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听觉语言,面对一项事物,更直观的做法是直接用肢体进行模仿和示意,就比如面对动物的手语比法,倒颇似幼儿园小朋友扮作动物的歌舞。这倒和把鸭子叫做“呱”的豪萨语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几乎所有区域的手语都会把鸭子的扁嘴巴作为第一特征。

而视觉语言决定了,手语中,会用双手和面部的相对位置来表述“位置”的概念;而用动作的先后来表示时间顺序等。。。此外,视觉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会把事物的直接作用对象放在首位,放在汉语里,就是所谓“宾语前置”。“我吃饭”的手语语法其实是“饭我吃”(这个例子其实不恰当因为吃饭其实有固定简化手语表达),这里和日语的语法倒是很相似。

而词源词汇的相近、语法的相似也就必然导致了即使是不同文化的手语,其间的交流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而台湾手语和大陆手语,因为地区文化和听人语言的相近,其可交流度应该也更高。这里要说一下,手语也是有方言的,在大陆,主要是南方手语和北方手语的区别。

于是回归正题说《听说》。那天闲着无聊想搜一部电影看,于是在豆瓣里左翻右翻看到了这个。。。自己也正是冲着里面有大量的手语对话去看的。。。于是这个似乎是听障奥运的宣传片,所以不得不带有一些过于主流的气息,然后逐渐沦落为剧情恶俗的偶像剧模式——本来秧秧和天阔相互以为对方是聋人、小朋参赛资格被取消的时候,电影的剧情和格调是很可以有机会升华那么一小下下的,偏生为了作为宣传片,搞出那样一个不伦不类的结局,也恁蛋疼了些,倒是害得我充满期待情绪看了很久。。。

不过这个片还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的。。。

首先,我非常非常开心的是,片中的手语居然是自然手语,这比CCAV的那些聋人基本上看不懂的播音员旁边有个可怜孩子卖力地用肢体比划的形似文法手语的汉语的手式话要好上很多很多,说实在的,从第一眼看到这片是自然手语之后,就对这片的印象“噌”的一下好起来了(自然手语是聋人生活中的表达形式,而文法手语是将汉语逐字/词翻译后按照汉语的语法进行表达,但是二者都需要双手和面部表情的协同参与,至于CCAV的那个面无表情或者一脸傻笑的手语翻译所比划的,那叫汉语的手式化)。这和笔者之前看过的某个叫《哑巴新娘》的苦B电视剧里面悲催的文法手语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看这个电影,如果不结合字幕,那些手语部分理解起来倒是不很流畅,这种压力在之前看《孤儿怨》里小max的手语可能还没这么大。当然这和电影不断晕眩地切换视角以及手语交流时并不总给正面镜头有很大关系,于是这个电影果断还是需要多考虑下聋人朋友的感受哇。。。

不过分解各个词汇来看,基本上还是都能有效理解的。。。

对于片中的台湾手语,大概分3大类,和大陆手语一致的、不是很一致但有共通之处的以及不看字幕完全看不懂的。。。

和大陆手语一致的:
于是主要是在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范畴,这些东西因为经常用且共通,所以基本类似。最明显的就是“游泳”,伸出食指和中指交替上下摆动,模仿的是自由泳的脚部动作,这和大陆手语是一致的,顺便说一句,在北方手语中,这个动作还有“蓝色”的意思。
我想着重说的是,那个萌翻了的“薏仁莲子排骨汤”,里面运用了多种手语惯用表达形式。“莲子”和“汤”是非常典型的用手部动作模仿,“莲子”分解为“花”和“从花中取出的种子”,这里就是双手相对位置表达事物空间关系;“汤”是用动词指代名词。“排骨”是用身体部位指示,用肋骨指代排骨。而“薏仁”则是文法表达,“薏”是运用了谐音手法,用“意思”的“意”来指代“薏”,“仁”则是仿字,用双手比出“仁”的形状。谐音、仿字以及书空(用手写出字的形状,常见于字形简单意义抽象的汉字比如“千”、“干”)是不同文化间手语交流障碍的主要问题,因为这些受当地听人语言的影响很大。而在美国手语中,这种表达形式对用于手指拼写。以上的那些表达形式,在大陆手语中都是存在或者相同的。
还有些表达比如“工作”、“偷”、“第一/二/三”、“饿肚子”、“买”、“卖”、“辛苦”、“疼”、“受伤”等都是完全一致的。

不是很一致但有共通之处可以理解:
这些占了大多数,因为恰好完全一致的表达并不多,而有些表达虽然不一致,但是因为手语的象形等,也同样可以理解,这也是不同文化间手语交流的基础。比如“便当”,当然这是因为大陆的盒饭和台湾“便当”的包装不一样,所以“便当”是圆的,盒饭是扁的。。。
至于“说”,打法有些像大陆手语的“问”,但是可以看出表达的告诉、争论、责骂的含义。而大陆手语的“讨价还价”,分解动作就和那个很像。
再比如“来”和“去”,大陆手语会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立起来,大拇指表示人头,小拇指表示人脚,向不同方位的摆动以表示“来”和“去”,而其他的一些表达比如“剪头发”(另一手做剪刀状在大拇指上方剪)、“坐”(缩起小拇指摆在另一手掌上表示坐下)等都是这个基础手势的延伸;但是在台湾手语里直接是手掌摆向不同方向表示来去,这个倒是和美国手语相似。
而全电影的精华其实在姐妹含泪争论的那一段,金牌是为了谁,谁的梦想是什么。而这段可以说是我理解的最好的一段。当然一方面因为看了一段时间熟悉了一些与大陆手语不同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构词简单手形手势都很直接。“梦想”在大陆手语和台湾手语虽然不同,但是都是从脑子里冒出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结合上下语境很容易理解;“负担”是一个放在肩上的东西,理解起来也没什么问题;“没有,空了”的表达和大陆手语中“没钱”是一样的,当然大陆手语也会那么用;表达“不一样”的后缀和在大陆手语中也很类似;而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手势,仿佛把什么东西拿了扔掉,那是一个否定后缀,比如那个“不辛苦”,是先比一个“辛苦”,然后拿手抓住扔掉,台湾手语常用双手,看上去有点像大陆手语中表达“已经”的时间后缀“什么什么过了”,但是习惯以后可以理解,而大陆手语也有类似表达,比如“忘掉了”,是仿佛从脑袋里拿出一个东西然后扔在脑后。
那段争论其实挺感人,妹妹对姐姐成绩的希冀,姐姐对妹妹生活的期许,然后因为相互关心责怪对方,最后在亲情中和解。。。

当然还有些不看字幕完全看不懂的部分:
这些部分以抽象概念居多。比如,“姐姐”,在台湾手语里是单词,在大陆手语里却是合成词,是由“家里比我大的同辈”和“女性”合成得到的,“爸爸”、“妹妹”同理。而“姐妹”在台湾手语里面的手势在大陆手语里面是“比一比”的意思。“飞翔”的比法在大陆手语有点像比着一个“K”乱晃,“鸟”的手势有点像大陆手语的“蝴蝶”。而“金牌”、“等”什么的也完全不一样。这些概念相对抽象,很难用具象的手势表达,也不适合仿字或者书空,所以在长期生产生活里就会形成个固定表达,而这些表达是有一定的出入的。不过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在之后的理解上问题倒是也不大。。。
只是这部分的内容,对于没有手语基础的听人朋友,倒是有些不知所云。相比于之前天阔那个“降血压”的有爱表现,对大众的吸引度应该不高。

不过总的说来,电影还是比较真实地展现了聋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隔断的房间、会闪光的门铃、会到处跑的闹钟、打印的电话。还有有些听人对聋人的误解和“惋惜”。。。只是觉得,失火那段有点狗血,虽然可能是为了表达聋人生活的艰辛?不便?但是感觉还是很怪。。。另外,姐妹俩的爹也有些混帐了点,当然可能是价值观的不同,我还是不做评述。。。

电影可以看出还是引入了很多聋人演员参与表演,所以手语和有些表演都很自然。而且,男女主在手语方面也应该下了很大功夫,从自然手语的表达到手语的流畅程度,应该是“大学老师教的”很难达到的。。。

无论怎么说吧,手语作为一种具象、通用性高的视觉语言,需要大家的关注。。。而这个电影,如果能营造这样一种契机,也莫不是个好事~

 短评

国际章都入围了 为什么不让彭于晏妈妈入围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多可爱的中年妇女!

5分钟前
  • Bill
  • 推荐

这个片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全片几乎无对白,少了讨厌的的台湾文艺腔,也让这个片子清新了很多,而到结尾开始说话也就开始无聊了。另外的成功可能来自于彭于晏和陈意涵这两位可爱主要吧,另,大反转的电影一定会有漏洞的,唉。不过,仍认为这是2009最好的一部台湾片。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陈意涵不出声果然文艺多了。事实上演的不错,基本没台词,都一直在比手语。不沉闷,有积极正面的力量,有些桥段也很可爱,是部不错的片儿。【2010年看的第一部电影】

10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陈意涵的双眼皮儿好漂酿啊

11分钟前
  • 小儿勾
  • 推荐

《蓝色大门》之后还没见到过这么纯美的爱情,台湾小清新,2009个人最喜欢的台湾电影。天阔爸妈各有一句台词差点笑喷——老妈:“什么爱心无价的,年轻人,菜价比较重要啦”;老爸:“我们天阔,很努力,很乐观,很可爱,很活泼,很孝顺,很亲切,很善良,对姐姐很好,对大家都很好” 哈哈

1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愛情和夢想都是很奇妙的東西,不用聽,不用說,不用被翻譯,就可以感受到

15分钟前
  • jingjing
  • 还行

这个片子到后面实在很......往坏了说叫做作......往好了说叫惊喜......不过还是得问一句——有必要吗?

19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推荐

好久没看过这么舒服的片了。。。

22分钟前
  • EddyYANG
  • 力荐

就那份美好啊,看着看着我就自卑了。

26分钟前
  • 草威
  • 推荐

很好看的電影,感覺宛如一陣微風吹過夏日午後,靜靜綻放無聲的力量。

31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消掉音再加点励志的偶像剧,还不是一样的虚假浮夸。彭于晏的表演总是那么幼稚。

32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我的梦想就是娶你回家,生两个小孩,一男一女。”

36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完全不是淡淡的台湾片味道。无声的部分还蛮温情的,但是一旦出现说话对白就变得超搞笑。便当店一家人无敌有爱,我笑得快抽调了,影院里N次响起掌声~ 两条线铺的还好,但是编剧用了个小伎俩把大家哄得团团转,到最后才揭晓答案,顿时恍然大悟状并且浓情蜜意。

41分钟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力荐

三星半。时常有令人心动的温暖感觉。那种只属于傻傻笨笨酸酸的,陷入爱河的人。只是画面被对话填得太满,总会有看电视剧的感觉。爱情部分很好,梦想部分没拍出来,是个遗憾吧。

4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充满爱的天阔爸妈..

48分钟前
  • Parachute
  • 推荐

很努力很乐观很可爱很活泼很孝顺很亲切很善良对父母很好

51分钟前
  • 南河
  • 力荐

天阔爸妈 太有爱啦 ~~~~~

55分钟前
  • Alice yang
  • 推荐

实在是部温暖的电影,彭于晏和陈意涵很搭,同属于温暖治愈系的。【爱情跟梦想都是很奇妙的事情,不用听,不用说,也不用被翻译,就能感受到它。】ost很棒,彭于晏你无敌了~

59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我一直有话想跟你说,可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好短,我常常还来不及讲你就不见了……

60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①在夏天日落之前跟喜欢的男孩走在人不多不少光线不明不暗的街上,有乐队在路边弹着好听的曲子,是我一直觉得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希望在八十岁的时候也是②彭于晏特别像人猿泰山③结尾本来能完美绽放怎么成奥运宣传片了④陈意涵光用眼睛说话灵了很多

1小时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