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

动作片大陆1935

主演:阮玲玉  郑君里  

导演:蔡楚生

播放地址

 剧照

新女性 剧照 NO.1新女性 剧照 NO.2新女性 剧照 NO.3新女性 剧照 NO.4新女性 剧照 NO.5新女性 剧照 NO.6新女性 剧照 NO.13新女性 剧照 NO.14新女性 剧照 NO.15新女性 剧照 NO.16新女性 剧照 NO.17新女性 剧照 NO.18新女性 剧照 NO.19新女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1:13

详细剧情

  韦明(阮玲玉 饰)是一名音乐教师,平日里,她喜欢作曲和写小说。王博士是韦明的同事,尽管已经结婚,但他经常对漂亮的韦明动手动脚很不尊重,这让韦明感到恶心和唾弃。某日,韦明遇见了出版公司的余海涛,他的绅士和谈吐十分吸引韦明,然而,韦明只是将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  韦明的姐姐带着韦明的女儿前来投奔韦明,使得韦明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的拮据,与此同时,无法得逞的王博士施诡计使得韦明被学校解雇,而女儿又恰巧在此时生病急需医治,一时间,韦明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无奈之下,韦明只得出卖肉体,而她的客人竟然正是阴险卑鄙的王博士。

 长篇影评

 1 ) 新女性出路何在

对韦明的死并不感到意外 她是如何被摧残最后又带着愤恨不甘地死去 于我而言 也并未有多少振动 好像这就是女性惯有的命运 男权社会的土壤难以开出新女性的花 倒不如做一朵恶之花去搅出一趟浑水 让泥点子溅在伪善者雪白的道袍上 被发现的女人 被发明的新女性 新女性同妓女住在一块 时不时也要被那些迷人的概念所诱惑 被男性所施与的“身体的便利”所引诱 女性仍旧在谄媚与独立之间两难 很喜欢电影最后的镜头 韦明的死登在报刊上 这是男人以女人为噱头谋利的手段 是一条王博士根本毫不顾及 与新欢浓情蜜意时挥之其去 无人关心的新闻 是被无数后来者踩在脚下 陷入泥淖的一张废报纸 镜头划过人们的脸 那些女性茫然的脸上 看不见希望抑或绝望

 2 ) 不倒的女性。

韦明与王博士在舞场看表演,演到男人手拿鞭子鞭打女人。她心疼的捂紧胸口,王博士在一旁睁大了惊奇的眼睛鼓掌叫好。女人被打的匍匐在地,无声的哀嚎更是刺痛了韦明的心,王博士惊讶,又新奇着。女人而后挣脱了束缚和枷锁,欢快的跳起舞来,韦明的嘴角,也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两种反应的极端表现,根源上说明了旧社会对女性价值的否定和轻视。他们将欺辱看做习惯,把别人身上的疼痛视作自己消遣的工具。这是明确的隐喻,含蓄的表达主角的思想和立场,在电影技术和思想逐渐发达和成熟的今天,电影人早已不再用这种低能简易的方式搭建观众的感受。包括在后一段中,韦明钟爱的“不倒的女性”。这也是二三十年代,电影最朴素而真诚的批判方式。你可以看见在今天看来不必要的技术性转场随处可见,划像,叠画,黑影..时隔近一个世纪,我注视着屏幕里向往自由的阮玲玉,想象着幕后的电影工作者,中国最早的一批影像艺术家。内心里最多的情感,是敬意。
这部充斥着旧社会批判意味的现实主义作品,出自一个优秀男人之手,他是蔡楚生。
韦明配得上她教员的职称,学校里孩子们都喜欢她。但因为不听话,要独立,唯一的生活保障被拥有权利和金钱的男人剥夺。她在外有一个女儿不为人知,是她违背家庭旨意,执意追求爱情的结果。但这可悲的爱的另一方,却遗弃了她。王博士可以比作社会对女性的无情压榨和欺辱,孩子的父亲,则是女性在感情上得不到保障的可悲事实。仅凭一个女人的脆弱形象,怎么可能反抗这些把她欺辱在地的男人。她憧憬自己作为一名独立的作家表达理想,倾诉内心的苦闷,可是就连出版商,都只是因为看中了她照片上美艳的貌。
电影最后只能以悲剧收尾。韦明在走投无路的绝望中自杀,后来她醒来,看见报上已经对她的八卦和绯闻大肆传播,又重新振作了力量。可这次,身体不再允许她活下去。
这部电影上映于1935年2月。同年3月,饰演韦明的阮玲玉自杀,留下了五字遗言“我何罪可畏”。历史时间的惊人相似和重合,让我喟叹惋惜。

这段时间在补习中国电影史。留意到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有声技术开始出现。但这部电影上映与1935年,还保持着严谨的默片风格。

 3 ) 出走的娜拉,不倒的女性

当年的禁片,现在看来后劲还是很足。

作为“新女性”的韦明,看似独当一面,但只要男权社会轻轻抖一抖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她立足于社会的资本就顷刻间归于灰飞烟灭——丈夫抛妻弃子(自由恋爱破灭)、校董王博士追求不成令学校解聘韦明(职业发展受阻)、小报编辑色色不成遂造黄谣(荡妇羞辱)、出版社编辑把韦明包装成“美女作家”宣传但拒绝预付稿费……

五四过去十几年中,封建和资本对城市职业女性展开双重围剿,令她们难有立锥之地,“出走的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影片布景中时常出现民国月份牌,上面的女郎精致短发,烟视媚行,宛如圣像,却终究或主动或被动地沦为被观看乃至消费的对象。韦明自己也难以拒绝这种被观看的诱惑,主动迎合男性欲望的投射,将自己月份牌女郎一般的照片放大后洗出来挂在起居室内,并且赠送给男性朋友。

接受过新式教育、拥有教职和作家身份的“新女性”韦明,在思想和行动上存在明显的分裂:一方面,在在婚姻观上持左翼女性主义者的观点(“我是不会结婚的,我不做你的奴隶”),另一方面,她为在上海发展,把女儿交给姐姐抚养,赡养费用尽时,她才被动地接受姐姐带女儿来上海找她,为了继续维持她单身职业女性的体面(“这儿还没人知道我有孩子”)把女儿安排在旅馆居住,直到女儿病重,韦明为交医疗费典当又借钱,她都不愿向自己最亲密的编辑朋友吐露用钱的原因。

影片一开始韦明怀里抱着的短发女性不倒翁玩偶,它穿着短裤,手持工兵铲,在小小的地球底座上昂首挺立,它被韦明称为“不倒的女性”,韦明显然十分珍视它,在书桌上拆开它包装,在书桌上摆弄(“怎么也不倒”),很讽刺的是,“不倒的女性”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韦明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病死的女儿怀里,这个小小的女性,还未真正在这个世界上站起来,就倒下了。

而真正不倒的女性,是韦明的朋友、女工音乐教师刘阿英。她一头未经烫染的齐耳短发,步伐坚定健硕,她把所谓的靡靡之音《桃花江》改变成劳工歌曲《黄埔江》,在王博士上门骚扰韦明的时候,果断重拳出击,拳拳到肉,打得王博士落荒而逃,打得影厅里观众痛快大笑,特别是至少有仨刘阿英用脑壳正面撞王博士脑壳、并把他撞翻的镜头,大有同归于尽的气概和不倒翁般的韧性。这大概才是导演心目中真正的“不倒的女性”(刘阿英的外在形象确实也接近韦明手中“不倒的女性”不倒翁玩偶的形象),在这里,导演或许借由人狠话不多的刘阿英表达了立场:新女性,干才有出路!

女主原型是自杀的作家兼演员艾霞(严以南),而饰演者阮玲玉又在影片上映后一个月服安眠药自杀。韦明之前,尚存万难。艾霞而后,此又一人!

五四运动后百年的今天,很少再听到新旧女性之别的讨论,相比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的女性身份更多地融入集体主义叙事,被放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框架中被考量,但不要忘了,我们确实是站在前人累累的白骨上,用力去摘取那号称自由、平等的桂冠。

 4 ) “新”的从来都是旧

从整个电影的叙事来看,我们可以感知到其中主题新女性中的“新”恰巧并不是全文的重点叙事,“新”的是她的背景、新的是知识女性、新的是女性可以独立成为一个“中等收入阶层”。而他后面所遭遇的种种的一切,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所有人都会面临的存在的问题,而她只是凑巧以一个女性呈现。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导演、编剧对于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女性所呈现出的并不是想强调女性的压迫,而是说女性在面临大家同样面临的社会问题时,应该呈现怎样一个心理状态,怎样以怎样的一个精神面貌处理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问题?如果我们将故事中的女性替换成男性,那么他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同样面临出版社的刁难、社会的倾轧、家庭的负重、社会舆论的压力等等。所以我认为导演,编剧所想呈现出来的并不是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而是对中产幻想以及底层人民的现实关怀,电影中经常闪现这样的镜头:劳动人民底层妇女、底层劳工在工地拉砖头、在河边拉船这样一个劳作的场景,通过和韦明这样一个知识女性参加舞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导演所承载的思想是底层和上层之间的社会冲突,而中产阶级恰巧成为整个社会冲突的爆发点,韦名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导演为何要将新女性作为电影标题进行一个深层次的解读。实际上这是一个导演同所有人同整个社会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同电影叙事中的总编辑一样,通过知识女性、漂亮的知识女性这样一个故事噱头来进行电影的贩卖,这是对我们社会的嘲弄、对资本的戏耍,背后所承载的是对资本主义压迫的控诉,寻求社会不公的宣泄口,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矛盾点。实际上我们不管是百年前的社会,还是现在社会会,我们同样的问题从来不是两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问题,中产阶级作为打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连接点刚好处在了社会压力的风口,我们应该反对的是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不是某一个人的,更不是某一些人的。

 5 ) 新·女性

    这部电影创作与1934年,由联华公司出品,导演蔡楚生,主演为阮玲玉、郑君里等。作为标志着蔡楚生电影事业迈向成熟的辉煌篇章,《新女性》这部影片可圈可点之处实在不少。该片上映时有插曲而无对白,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由无声通往有声的过渡桥梁。影片中,阮玲玉的表演也可谓入味三分,哀艳绝伦。然而在这里,我只想浅谈我眼里的《新女性》在创作上的三点特色。
一、叙事流畅
    我想,《新女性》最大的特色便在于它在叙事上的流畅。而这从来都是蔡楚生电影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青年女性韦明,出生于封建的书香门第。她不仅面容姣好,身段妖娆,更是多才多艺,有知识有文化。韦明为了追求自由恋爱,脱离家庭,与恋人离家私自生下一女。但不久后韦明却遭遗弃,只得只身来到上海,在一所私立学校里做了音乐老师。容貌出众的韦明不幸被学校里的董事王博士看中,但面对王的猛烈追求,韦却不予理睬。工作之余,韦常向报社投稿,认识并喜欢上了编辑余海涛。鉴于从前的痛苦经历,韦从未向余道出真情。韦的邻居李阿英是一个进步的女青年,在相处之中同韦交上了好朋友。王博士为了报复韦,设局将韦辞退,之后便可假惺惺地关照韦,但韦不为所动,拒绝了王。祸不单行,韦与幼女重逢后不久,女儿患上了肺炎,急需治疗。为生活所迫,为只得听从房东的安排做“一夜的奴隶”。没料到嫖客居然是王,韦一气之下掴了王一耳光,冲了出来。眼睁睁见着女儿在自己的怀里断气,为再也无法忍耐,在悲痛之中服毒自杀。还好余刚好赶到,将韦送往医院抢救。韦稍稍清醒之后,经过李的启发,发出了“我要活,我要活”的时代强音。但是,医生也无力回天,最终韦在悲愤中香销玉损。
    不少人在观赏影片时跟随故事情节一起,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揪心哭泣。电影让他们恨坏人,爱好人,同情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这部影片之所以对观众有莫大的感染力,除了引人入胜的剧本之外,更在于导演在叙事流畅上下的苦工。不仅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蒙太奇用得十分顺畅,就连单个的场景也是费尽心思。由此,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时空转换地丝毫不留痕迹的美感。导演蔡楚生巧妙地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用交叉叙事和对比叙事相结合的形式,在同一时间下转换空间,从而步步展开情节。
    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影片在叙述韦明与身边的人物——王博士、李阿英、于海涛——的关系时所运用的蒙太奇。韦明在电车上遇到于海涛和分别多年的同窗王夫人之后,便一同前往自己的寓所叙旧。也就是在韦明与王夫人闲聊的时候,王夫人的丈夫王博士开始了梳妆打扮预备同韦约会。其中场景的转换与衔接处理得都相当自然。之后,韦对王的软硬兼施无可奈何,只好与他同往歌舞厅。与此同时,工会的李阿英正在工人文化补习班给工人教课。于是,镜头在这两个场景中来回切换,很好的将韦的堕落与李的进步相对比。
    同样,这种手法还出现在影片结尾部分。绝望的韦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愤而服安眠药自尽。经抢救之后,暂时脱离危险。与此同时,卑劣的王博士羞辱韦明反遭韦怒掴一耳光之后,想出了更加恶毒的办法来报复。他勾结无耻的报社记者,歪曲事实,把韦描述成私生活混乱不堪的女人,并以此作为韦的自杀原因报道了出来。这一过程中,镜头反复在医院与餐厅之间切换,将在苦难中奋力挣扎的韦与可耻的王进行比较,对比愈加明显。
二、画面细腻
    在电影语言上,影片的另一大特点便是细腻。
    导演蔡楚生十分注重镜头拍摄和组接对内容表达的清晰和准确,以及画面视觉上的明丽、优美。这些都可以从一些细节处理上具体地体现出来。
    当韦明靠窗坐在汽车里,想起与前夫相爱相离的回忆。于是,当年场景的一幕幕映在车窗上,形成当下与往事的联构。不用过多的笔墨渲染,往昔的故事自然而然地交代清楚,并且显得形式新颖。
韦明从歌舞厅回来,在弄堂口遇上教完夜课的李阿英。镜头里,从韦明身旁走过去的李阿英的影子越拉越大,以致形成一个巨人,由此也意味深长地蕴含对新女性的赞美。
    为拯救病危的女儿,只得听从“拉皮条”房东的安排,去当“一夜的奴隶”。当韦梳妆打扮好之后,她久久地凝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在这个场景中,导演给了几个特写,重点突出韦在此刻的无奈,同时也映衬了现实的黑暗和女性独立之不易。韦走出房间后,一度十分犹疑。而房东受暴利的驱使,假惺惺地安慰着韦。此时镜头在丑恶的房东奸笑的脸部特写与韦悲痛不已的面部特写之间切换,再一次形成对比。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向金钱出卖灵魂的这类角色的丑态之余,更加勾起关者对主人公的同情。
    韦明拼死不从,夺门而出之后,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摔落下来,她挣扎而起,奔出门外,坐上一辆黄包车回家。这时出现一个特写镜头:在豪华旅馆摇曳不定的灯光照射下,显出韦明切齿痛恨、悲愤难抑的脸和颤抖着的身躯。可以想见,此时的韦是何等的悲痛。回到家中,余海涛去筹借抢救孩子的医药费尚未归来,孩子已经奄奄一息。韦明抱着孩子,内心如焚,她贴紧女儿的脸,万念俱灰。此时,导演再一次用大特写镜头来表现韦的内心写照,深刻而动人。韦贴着孩子的脸,断断续续地说道:“孩子,我……们是……没有希……望的!你去了!妈妈也就跟你来了!”孩子死后,韦明的姐姐哭得死去活来,而韦却异常地平静。这里的对比也是通过镜头切换与特写表现出来的。当韦一片一片地慢慢吞进安眠药,导演再一次不吝惜大量使用特写镜头。对人生的绝望,与外在的镇静取得了相辅相成的效果。丰富的内心活动凝结在心如死灰的神情之中,正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有她的那双眼睛,怔怔地望着人世的彼岸,绝望、无告、悲哀、愤怒从她的眼中快速闪过,最后归于平静。连对人生的最后一点依恋也没有了,也就只剩下虚无和冷漠。
三、夸张表现
    影片另一大特色便是夸张。
    影片活生生地牵动着观众的神经,让观众的感情跟着影片的情节一道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夸张的表现形式。且不谈演员生动又略显夸张的表演,在镜头蒙太奇的使用上也是极尽夸张的表现手法。
让人映像最为深刻的是韦明在死之前喊出的那句“我要活,我要活”。导演对韦明寻死是怀有批判态度的,便可从此处的呐喊看出来。韦明本是省悟了的,她是愤怒着喊出这句话的。韦明的呐喊并未挽救自己的生命,但在此刻,生命早已显得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她所喊出的这句话本身。可以看出,这句话并非是单纯的、发自韦明的呐喊,它更是影片对这残酷歪斜的社会最真切的控诉,也是替处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同胞们发出的对真正的新女性的呼唤。
    在这部影片的前半部片子中,韦对余海涛的细腻、复杂和感情的克制也表现地十分夸张。当余来到韦的住所商量长篇小说出版的事宜。余一本正经地谈论着出版事宜,可韦却心里寻思着和余要好的事。这里,无论导演有意无意,结果的确如此。或许有人认为此处是由于阮玲玉理性多于直觉的错误表演,但我想,此举也歪打正着。由此,它为这部沉重的影片平添几分幽默之趣。
    相似的场景同样发生在韦的处所里。当经常对韦胡吹乱捧的报纸记者来到韦的房间拿她的照片,见她此时落难,也动了无耻的念头。他正对着镜子整理着装,想象着同韦要好的情景,不仅夸张,更是有点搞笑之嫌。然而无伤大雅,这种程度的幽默正是观众所喜爱的。
    在刻画劳动女性李阿英时,影片便更显夸张了。当韦悲愤地跑回寓所,王博士也紧跟而来。王本想再一次羞辱韦,却在争执之中被李打得抱头仓皇而逃。这里的叙述节奏都是轻快的,这也是在影片表现手法上的夸张表现。看着李轻轻松松地将王推个人仰马翻,我们也深感痛快。
如果以为这是部单纯的赞美新女性的影片,那就大错特错了。
    据了解,影片基本上取材于1934年2月自杀的明星公司女演员艾霞的生平与遭遇。艾霞是个北平姑娘,因反对包办婚姻,愤而离家,一个人来到上海,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走上文艺之路。在她生活难以为继时,应朋友介绍,曾有求助于素不相识的蔡楚生。蔡楚生八她介绍给了“南国剧社”的田汉。艾霞多才多艺,还能写作,明星公司的《现代一女性》就是他自编自演的影片。可是这个很有前途、发愤自强的女性,却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于1934年拍完《现代一女性》之后服毒自杀。
    实际上,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这部影片所揭露了的社会黑暗视野十分之广阔。不仅入骨三分地揭露了剥削阶级的荒淫无耻和阴险卑劣,而且揭露过去极少涉及的新闻界、教育界、出版界的黑暗和腐败,此外对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更加是充满悲悯与同情。
    在极具创作特色的表现下,人们认识到了导演等创作人员的思想境界之高。揭黑不在话下,而且暗示着人们应该向工人阶层学习,面对惨淡的人生,要克服软弱,坚强地活下去。

 6 ) 新电影

新电影

浅谈《新女性》

《新女性》是由蔡楚生导演的左翼女性电影,这是一部“新”的电影。从片名而知,该片探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女性,而其探讨的核心则是这个“新”字,即新女性究竟新在何处,当然,电影也有其他新的地方,电影中流畅的叙事展现了充实严谨的剧作,生动而又典型的场景充满了戏剧张力,在加上阮玲玉动人的表演,是整部电影放在整个三十年代,都是一部新的佳作。

新女性新在何处。电影中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女性形象,即韦明,李阿英和王太太,她们三人的关系与交错正好能展现新旧女性的形象,新女性的成长及新对于旧的反抗。该片中新女性的形象代表是女工李阿英,她日间在工厂中做工,晚上则在女工补习学校里代课,自力更生的同时也向同胞们传授新文化,就像那个不倒翁上站立于地球的女工一样,是左翼电影中典型的进步人物。而韦明的同学王太太则是与之对立的旧女性,没有工作依靠于男人,整天把时间花在玩乐与争风吃醋上,同时还有这一套腐朽的阶级观念。电影中阮玲玉饰演的韦明则象征着新女性的成长,她接受了新的思想逃离了没有爱的家庭,但由于缺少社会实践及社会的恶势力的强大,她仍然堕落了,但是李阿英却带来着她深入到工人中,使她在临终前终于觉醒。电影中也有着新对于旧的反抗,这不仅是人物间的即李阿英打倒了前来挑衅的王博士,也是观念间的,新的思想击败了旧思想的反攻,同时促使这旧思想向新思想转变,这同样也是电影文化运动的主旨。

《新女性》中流畅叙事表达与新颖的蒙太奇语言。在孙师毅严谨的剧作下,电影中充满了戏剧化的表达,使整部电影严谨而流畅,随着电影中的情节,观众的心情也随着电影波动,时而因为韦明向余编辑犯花痴和王博士等人的丑恶作态而发笑,又因韦明的悲惨遭遇而落泪,时而在李阿英激昂的《新女性》歌声中振奋,又因王博士和主编的无耻行径所愤怒。电影中的蒙太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十分新颖的,当韦明在和王博士在舞厅中跳舞时,镜头中穿插了李阿英在教女工们唱歌的镜头展现了韦明的堕落与李阿英的进步,同时镜头中舞厅中的舞女表演将束缚她的铁球砸断时,韦明仿佛从中获得了力量将纠缠与她的王博士甩开。而当韦明在医院中因病痛而痛苦挣扎时,王博士和主编却在餐厅中密谋暗算毒害她,镜头在餐厅和医院两处不停的变换,隐喻的展现了如韦明的受害者遭遇是由那些恶势力一手造成的。通过蒙太奇的隐喻表达,电影表达了对于恶势力的憎恶及新旧争斗的残酷,表达了其禁忌的左翼社会观点。

电影中的摄影技术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对于时代与个人的刻画。电影中两处叠印使用是十分新颖的,在韦明和王博士驾车前往舞厅时,韦明看向的窗上的街景变成了其内心的活动景象,即是韦明是如何一步步作为校长的交易品被推荐给作为校董的王博士,也是就此被衣冠禽兽的王博士给缠上,这是韦明个人在这残酷黑暗的社会中的遭遇,另一处叠印是钟楼的钟表盘上,钟表的镜面变成了影像,分别展现了有钱人的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和穷人们辛苦劳作,画面还展现了悬殊的贫富对比,将镜头对准了人物的脚上的鞋子,有钱人的皮鞋和高跟鞋伴随着舞步轻松的晃动,而穷人的鞋子却是破布鞋和草鞋在劳作中艰难的移动,这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批判,而这个社会中的苦难是由无数个如同韦明一样的苦难者所构成的,将个人与社会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将电影的左翼进步主题升华。电影中也运用了夸张的表现,如在韦明临终前,发出的“救救我”“我要活”的呼声的字幕直接用特效打在这镜头上,虽是默片,但仍令人感到震耳欲聋,同样影片中多次使用了对于韦明的面部镜头的夸张特写,韦明眼中悲伤,愤怒的火焰仿佛能燃烧一切,虽然无言,但一切对于社会的怒火却都表现出来。

 7 ) 新旧交替的女性主义意识

这片比神女要激进大胆,且流露出左派的意识形态和先进于时代的女性意识。女主韦明拒绝成为婚姻里的奴隶,宁愿出卖身体也不愿出卖“灵魂”,这里既有关于女性自我和自尊的微妙心理,也反映出女性启蒙运动中新的性观念和贞操观。

韦明是一位作家,她的书即将被出版了,主编要求署名时多加女士二字,并且把她的照片刊登在报上,当作吸引读者的广告。这里表明女性和女性的视觉图像被大众消费以满足读者的窥私欲甚至色情想象。

韦明的悲剧完全折射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戕害,她试图反抗却无能为力。她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生存或是毁灭,道德或是堕落。她想凭借自身的才华谋一份职业过独立自主的生活,现实却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面对加害者,她嘶吼道“我要活呀”,那一幕着实震撼心灵。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一直是个问题。

“新女性”也不完全是个褒义词,它包含了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女性主体的塑造:时髦的服装、香烟烈酒、舞会、西化的生活方式,韦明被30年代到上海都市文化符号塑造着,她努力装成主流所定义的摩登女郎。她有小资产阶级软弱的一面,指望他人缺乏行动、且乐于享受五光十色的物质生活。但她无法走得更远,成为彻底的革命者。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女主角的设定是一位母亲,同时是一位妓女,这个设定也见于《神女》。这个身份混搭体现了男性创作者对女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无法放弃旧道德中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将女性看作性欲望的对象,贪恋摩登女郎诱惑的性魅力。

 短评

有些技巧不错,但给默片配音,很是糟糕。很多观点太激进,不敢苟同。生造出一个女性悲剧,虽有时代影响,却很是局限。

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电影资料馆 看完之后有个大爷问片头是不是有歌。那首聂耳作曲的歌,他在七十年代老听,可惜今晚的版本听不清。本来挺难受的气氛,那个男人的一句Damn和滑稽的动作戏,让整个影厅的人哄堂大笑。这次看的后期配音的版本有点失败,看字幕卡的速度总比念的快,朗诵般的配音不仅没有增强真实感,还打乱了影片节奏,并导致背景音乐的割裂和戛然而止,但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尝试。还是那么喜欢阮玲玉,惧怕成为笼中鸟的她,写作了《恋爱的坟墓》。与《神女》相反,她没有卖身救女儿。与现实也相反,她在花边新闻的爆料下,终于喊出了那句“我要活啊”,四个字越来越大,覆盖银幕。有一处电影语言很有趣。二人坐在车上,阮玲玉望向车窗外,车窗成为画框,画框里播放的是二人认识的经过,她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没有办法控诉和反抗。

7分钟前
  • 高詩遠
  • 推荐

【资料馆修复版】没想到其实是个讽刺悲剧。现存的版本都是50年代老上译给这部默片的字幕卡配音的版本。简直是毁了这部片子。也毁了观影感受。而这部片本身也过于夸张激进。用力过猛反倒做作,说教意味太重。除了女性主义,本片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一语成谶地预言了主演阮玲玉的自杀悲剧,让人叹惋不已

11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最喜欢阮玲玉倚在汽车窗前回忆过去的那段。利用车窗作为画框,再现过去的手法非常棒,放到现在来看,也是非常好的视听展现。

15分钟前
  • 懿罂
  • 推荐

@电影资料馆。这就是个悲剧啊!阮玲玉1935年3月8日妇女节当天半夜两点在住宅服安眠药自杀,相隔6个多小时,最后抢救无效。这样看来这部电影的结局简直如同谶语,一个演员提前在大银幕上演绎了自己的死亡。

19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从蔡楚生角度讲,影片哀气太重,遂死寂沉沉。不仅缺乏对“新”的深入理解,也对解放女性的出路存在认知偏见。女性的“活路”最终止步于理想愿望的渴求与控诉。从阮玲玉角度讲,又是颇具传奇色彩的自传性影像的“活现”。后者意义更大。

23分钟前
  • Muto
  • 推荐

这部电影有多好看呢,我看到后面完全忽略了糟糕的配音。但是整体来说无论故事走向还是台词都总有种用力过度的党员感【对不起。 当然即使是党员也是先进党员了,比如女主角觉得结婚是做一辈子奴隶,而卖春是做一晚奴隶。最后阿阮太美了。

28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修复版吐槽:给默片配音真是太神奇的事情了,哪怕原声带已损毁重新写个配乐也比这好吧】阮玲玉太美太棒,似是射穿银幕的魅力;但是故事还是太戏剧化也太激进,过犹不及;而且作为默片,字幕卡实在太多,不必要的"对白"影响流畅度。

3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配音果断遭到广泛吐槽,不过过多的字幕卡也削弱了作为默片的意义,只有夸张表演与默片气质契合。批判意识浓烈,情节倒也精彩。最后的自杀情节仿佛一个可怕的诅咒,不知阮玲玉赴死之时脑中有没有回荡起片尾反复狂呼的“我要活啊”。

36分钟前
  • Lynchman
  • 推荐

镜头剪辑简直先进,故事不肥不瘦,演员恰到好处。中国的电影水平在急速地倒退!!

38分钟前
  • MayaDey
  • 力荐

第一次见到给默片配音(上译?),简直被毁得体无完肤!

40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戴锦华指出,女性在五四后得到的解放是“虚伪”的,这一解放的由来纯粹是男性在面对外来暴力威胁时社会地位被撼动所表现出的羸弱,历史中无一不是这般。尽管如此,在始终由男性设定规则的话语社会中,女性(尤其是新女性)作为群体被拯救了,但具体到个体时,竟再度回到“女奴”时代,成为被社会文化排斥而被放逐的异己者,在某种意义上,一旦女性与个体被绑定,便注定叙述/批判无法进入主流,只能蜷缩于社会一隅,被视为一种典型的时代症候便草草收场。注意到,在男性权力实施过程中,权力的实践者/合谋者中也有女性的身影,同时在现实中,牺牲了阮玲玉的这一社会冲突,却“并未牺牲”该片导演蔡楚生,耐人寻味。

44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你以为现在女性的地位得到彻底改变了咩,一样人言可畏,一样弱势群体;女人只有看清所谓爱情、自立自强才能自救;阮玲玉实在演得太好。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太神奇的片子,蔡导实在非常细腻且大胆创新灵活应用,经常可以看到精心安排的细节,故事整体也很有趣,从侧面表现了大上海的面貌风气,从场面和人物来看都可以算得上大片。第一次完整看阮玲玉的片子就喜欢上了她,表演当中有跨时代的美感,笑起来太有文艺气质,表演也细腻不那么夸张。郑君里太好玩了。

49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配音版果断是不可原谅的,虽然字幕无比冗长配音倒也缓解些许无聊。与小津的[风中的母鸡]可做比较阅读。戴锦华老师对片中工人阶级女性“巨大的阴影”解读颇为中肯。本片最大的意义是裹挟了阮玲玉的人生于其中。

5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影片信息量非常大。插叙、想象性叙事、象征镜头、乃至快速剪辑的武打段落,多种风格融于一炉。韦明之死固然是女性/无产阶级在男权/资产阶级社会的悲剧,不过在叙事上也表现为一种落差之死,在所有的巅峰跌入所有的深渊。也反映了人与他人的永恒难题。即使有阿英的坚定,结尾也没能给出真正的解决之法。

56分钟前
  • xīn
  • 力荐

车窗的画框回忆,韦明被胁迫时的叠影幻想,拉扯的正反打特写,视听语言在那个年代无疑非常先进。对接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夸张了悲剧性,矛头直指时代的黑暗面。阮玲玉饰演的女作家韦明皆所遇非人,这么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气节的时代新女性,在当时面对男权和资本的恶臭无耻还是无可奈何,这首先就是社会的悲剧。然而最唏嘘的是,片尾那“我要活下去”尚有希望的寄存,现实中的阮玲玉却是在劫难逃,25岁香消玉殒,留下“人言可畏”的嘘叹。现实远比电影罪恶多了。回头来看,蔡楚生那一批民国导演是真正意义上的左翼,然而导演当时和阮玲玉的暧昧,也是耐人寻味。8.2

5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韦明,一位女性知识分子,接连被亲人抛弃,被社会抛弃,被奸人迫害,为救女儿被迫出卖肉体,于无奈中服药自杀,又于悲痛欲绝中大呼“我要活”…这一出出发生在女性身上看似遥远年代的悲惨事件,其实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今日社会的极端写照。生之欲啊生之欲!

59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老上译的配音版本,配音本身是不错的,但是结合默片看起来 不伦不类。这倒是个真正的悲剧。喜欢结尾的凄凉和悲壮。艾霞,韦明,阮玲玉,真是一语成谶。那个不倒的女性哦。

1小时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想來韋明如果活在今天, 應當命不該絕, 阮玲玉也是.

1小时前
  • TZ the Quee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