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记录片大陆2022

主演:叶清,赵昊,乔钢,曾卷炳,鲁海子,冉宏林,何晓歌,黎海超,谢振斌,樊伟,郭汉中,李思凡,王瑞,傅悦

导演:范承祥,顾菡丹

 剧照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2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3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4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5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6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3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4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5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6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7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8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19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0 16:10

详细剧情

  B站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是目前唯一获得“三星堆”授权许可拍摄的互联网平台自制出品纪录片。本片以人物为线索,聚焦三星堆从发掘、修复、保护、研究、三星堆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与世界的互动几个维度出发。将三星堆考古人真实、生动的日常生活呈现给观众,带观众领略一个真实的考古世界,一个或许从未想象过的文物“背面”的世界。

 长篇影评

 1 ) 谈拍摄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感受

开播以来,其实心里一直在关注,担心着那些个画面不太理想,随之看到大家好评如潮的时候终于放下这颗悬着的心,感谢制片老师们的认可,以及紧密安排;还有剪辑大佬的节奏把控,故事呈现很舒服。

大家好,我是摄影师William,很荣幸参与到《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纪录片的拍摄中来,当接到制片方邀请的时候,就去扒了三星堆的纪录片,当看到央视团队制作出来的纪录片,感觉它的文化高度,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感觉咋拍也会有些紧张,无法胜任。但是了解下来,我们拍摄讲的是人物故事的时候,心有点稍微的倾斜,毕竟对于人我还是有几个小技巧的,后面有时间会分享给大家。

八月初收到的拍摄邀请,比前面团队晚了大半年吧,原先的队伍在北京,我是上海受邀前往成都广汉参与到正片拍摄,可能我也是想参观老师们的操作间,想知道这些文物经历哪些工序才修立起来的,立马就答应了。

在补录一些采访和前宣传

可能因为职业原因,感觉每天的拍摄都有新鲜感,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在里面,不知道今天又会出土什么,明天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冲击,后天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当老师们一点点掀开尘土时候,看到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文物,情不自禁的说出了国粹。

在第五集里黎老师的部分段落里,有个实验部分是需要情景再现,但由于考古太烧钱了(确确实实在烧),导演和制片都给到压力,就意识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实验,而是一次跨跃性的交流,这次拍摄不能漏掉任何细节;作为职业,还好前期做了些画面的参考以及拍摄时会遇到哪些问题的考量,现场还是在掌控之中,因为这是《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纪录片,不是专题片,不能用夸张的手法去呈现这些内容,必须贴近真实,要给到观众最真实的感受。

以下是我们当时提出的拍摄思路:调度、美术、灯光、服化

1,人物服装要贴合,野外试验,也就是他们平常的衣服,因为这是焚烧实验,难免会有插曲,黎老师是带着学生做实验,不能是发表演讲的服装,而是跟前面生活中的衣服紧密联系,适合下坑的衣服。

帅气的黎老师

2,现场的工作人员限制,当时驻扎在三星堆的拍摄团队就超过了三个,导演团队期前也遇到跟其他团队的人一起合拍实验过程,由于有些因素影响,给到观众的画面并不少是很理想,因为当时拍摄的时候,还有别的工作人一起在工作,极有可能会串场,而且火焰的大小也会波及无辜,避免事故发生,所以必须限制。

当时火焰超级大

3,拿来焚烧的道具和场地,场地可以再利用,但是箱子只有一个,也就是现在只有一次机会;材料的多少,决定了火焰的大小,因为那一个木材造出来的箱子是花重金打造松木板材,黄连木虽烧不起,但平替的松木也很贵,还得1比1复刻的6号坑里的大小,这成本不小了;以及箱子上面涂抹朱砂的厚度,那成本就起飞了。无法预料烧出来是个什么样的效果,但是木材决定了我现场使用灯光的多少。

4,现场灯光环境模拟,提前一天抵达堪景,当看到坑的深度同时,就把前面预想的一些画面给否了,火焰高度和坑璧不是一个概念。于是做出第二个方案,打出月亮底子光,却被现场难住了,老师准备的土坑在祭祀坑周围,也就是在围墙里,吊车是不可能到的,只能找到一处制高点,选择在上面挂了一个1200d的球灯,面光再用低色温的布灯代替,可是当火烧起来,那个布灯就得减弱,但是火焰散去的时候,还得需要模拟火焰,给人物足够的面光,不然拍起来像是恐怖片;然后最远的地方的树选择了一个600d作为一个环境光打在了树上,让画面看起来更通透,让前景和后景反差不能太大,营造一下整体的氛围感。

5,摄影机、现场人员走位、光位的调度,纪录片没有预演,只能告诉现场的人员的固定活动范围,不能随意走出光线位置,而且光位要随着人员的走动去发生一些细小的变化,不能大幅移动,大幅移动光位这会给观众带来视觉错乱。纪录片片场几乎是少动灯,摄影师多找角度来进行拍摄。

由于坑的深度感人,无法近距离给到类似于微距的特写,使得画面丢失了层次;而当火光起来时,火焰产生的温度无法让摄影师靠近,导致了让我们无法看到更明显的一些化学反应,为现场唯一纰漏的过失。

纪录片它不同于影视剧拍摄的是:第一,没有演员,大家都是真实存在的。第二,没有起伏有落伏,没有规定我这一个镜头这个老师只做什么动作,或者说我只要那一个动作。第三,人物现场自由度极高,没有跟主角生活过的人,你是无法预料到主人公的下一个动作或者是眼神,全靠摄影师的敏锐性。第四,很多情况下是全靠天光,这时摄影师要学会自己去寻找叙事光位。

当拍完这个片子之后,我想发了个朋友圈,由于信息保密,就在祭祀坑上方有片云,就拍下来了

就有个同学私聊我说:“你看到了我们接触不到的事物”;我告诉他说:“该去三星堆博物馆走一走呀!我看到的都是带土的,你看到的都是高大上的”;“人生两大事,一个摸长城,二个闻三星堆”;作为一个游客的自己看到三星堆的第一眼的时候,理科思维就直接想问这模具得多大才能浇灌成型??满脸的问号~!这几千年前我们就这么厉害了!当拍摄进行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不能只跟我的伙伴一起欣赏这些,而是需要带着疑问,去为你们的眼睛去捕捉这些事物的全方位细节。

上次感悟在《人生第一次》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感受到“纪录片最好的画面都在关机以后”,依稀记得好几个生动的情节没拍摄到,再让其复述的时候,味道都变了。但在这个片子里,现场不再是那么紊乱,我感受到我的进步。幸运的是,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还能遇到这么牛的黎老师,人生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谁知道我接下来将会在哪部片子里去感受他们的生活?

不止考古,更有可爱的人、可敬的精神、可感的故事……

丑图镇楼

 2 ) 因为喜欢

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宿舍时不时会来一个历史系的学姐。

彼时的我少年登科、春风得意。一路读了不错的学校,跟了不错的老板,发了不错的论文,还没毕业就定了不错的工作;万事俱备,只剩论文。得益于研究基础的扎实积累、逻辑思路的清晰整理、和年少精力,博士论文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撰写阶段;巅峰时期,一天有效工作时间可以高达12个半小时,一天一万字。

彼时的她怀孕了。每天只能去工作室干3~4小时,中午来宿舍午个休;慢悠悠的抱着书,慢悠悠的中午跟我说说话。

她问我早晨写了多少,我说差不多4000了,下午这章就能结束。

我问她早晨写了多少,她说今早又找到了一份新的考古笔记,所以昨天写的那600,删了300多。

她其实是理科,本科计算机;毕业以后放弃了上海的offer,转专业考来读历史。

在她断断续续来的那1个月里,我知道了原来我校最厉害的的方向是元史;她老板之前去蒙古田野调研的时候笔记本被野生动物叼跑了损失惨重;她能熟练掌握英语蒙古语和日语;我们国家大量的元史资料(主要是第一手的考古史料)被日本人带走了,以至于现在我们还要去扒他们的资料做二手研究;她也会吐槽就业难,说不论是高校研究所出版社还是博物馆吸纳不了那么多就业。

我问她,你后悔吗?她说,不!因为我喜欢!缓慢,但是坚定!

一个月后她因为身体的原因,停止了论文写作,跟老板请了假回家休息;一个月后我的博士论文截稿,也跟老板汇报完回家过年。

后来我们再也没见过面,仅保留着微信联系。

现在的我已经度过了青椒的阶段,辛苦但还算顺利的解决了“生存”问题,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始思考着发展、高质量的发展。

现在的她在大学里做基础教育,没有再走研究的路。

可是现在的我,在每年给新入门博士开会时,总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我的科研方向和工作状态。我希望有天,你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喜欢!

 3 ) 三星堆是一个想象力放飞的地方

三星堆的想象力远远超乎想象,这种超乎给人的感觉很复杂,他有的时候调皮得像个孩子的“卡通乐园”,有的时候又正经得像个“泱泱大国”,威严和规矩并不是这里一贯的主题,天马行空的不拘一格时常让我惊掉大牙。进入三星堆的时候,总是被这种“不正经”的历史原貌搞得欲罢不能。越是深入,越是迷雾。对他的好奇感是那种别想睡一觉就能忘记的,它像美酒一样上头,看一次就能酩酊大醉,看久了就如痴如醉了。

在三星堆出土器物里,总能找寻到跟现代设计的某种契合度,有一种强烈的错觉,这是不是现代人代劳的“手笔”?我们和古人的生活是不是存在一扇时空之门,可供我们随时穿越。不知道是我们把后现代的设计感穿越到了古代,还是古人把“乐此不疲”送给了我们。

在这个人间神国的秘境中徜徉的时候,总会面临如织的人群,对于三星堆的引力,大家并不满足于这些替古人说话的器物,开始关注是谁把他们再次唤醒,谁又和他们朝夕相处,于是乎,就有了我们新的目标——三星堆的这群考古人。

初次跟这些三星堆幕后的考古人接触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眼里都透露着跟三星堆那个年代生活了好久的感觉。更为奇妙的是,你会莫名的感觉他们跟三星堆最为标志的青铜人头像和大面具都有几分神似,或许这辈子能在三星堆工作的人,上辈子可能都来自三星堆吧 。

在人物选择上,我踌躇许久,从一般思维来说,做考古类型的纪录片,想要走记录言之有物的捷径,就会倾向于把目光锁定在一群资深考古人的身上,作为一个有专业门槛的纪录片,这也无可厚非。可是作为一个人物纪录片,多样性,多切面,多视角是我一直坚持的,那么什么样的选择,才能实现人物故事和专业考古双维度呢,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

在最初的一段时里,最为遗憾的是明明在这个古老职业里嗅到了年轻人的气息,却迟迟没能锁定精准的目标人物,但内心实有不甘,在不懈的找寻中,也经历了许多质疑:年轻人资历尚浅,还不够专业,我们为什么要看他们呢?面临一直以来的担忧和质疑,我也在思索,我们记录的就仅仅是专业和权威吗?我们只需要历史的喧哗和神秘吗?一次次反问自己,我们记录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如此反复摩擦,直到一个叫王瑞的姑娘出现,让我坚信他们身上有一种纯粹得可怕的心性,感染了我,也让我坚定了在我们记录的人物里,必须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随之我们也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稚嫩,但他们沉浸!

那么如何看待他们不懂、不理解、不确定呢?面对浩瀚的历史长河堆叠的海量信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不懂、不明白、不确定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不能奢望他们如同一个历练经年的考古学家那样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这也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必经之路,他们有沉浸、投入、奔赴,我们真实的记录这个考古人所经历的阶段,也是基于考古本身的门槛事实,乏味与枯燥的真实,以及一代代新入坑的年轻考古人为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真实。

说完年轻人,就不得不说到老爷子了,在任何一个考古群体中,找到几位德高望重的岁月老人,那就容易得多,那么问题又来了,大家的思考似乎又一致的在期待:有没有金庸武侠里的扫地僧?有没有顽童般的周伯通?有没有……,似乎不来一坛深埋的女儿红,就开不了席。不过只要你开席了,该来的人也就出现了。三星村里土生土长的修陶人曾大爷和博物馆的修复大师郭汉中,就这样动静相宜的闯入了我们的视线。两位都是土生土长的三星村人,相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旅途,终究他们是与三星堆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让我兴奋的是他们的性格迥异但又殊途同归;让我犯难的却是上了席面,这酒该怎么喝?老爷子身上关于三星堆的故事那是层层叠叠,可如何让他对我这个“闯入者”卸下防备,打开话匣,还得回到这已经摆开的席面上,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拿一段考古经历下酒,最能让人进入状态,只不过两位的这杯三星堆酿造的酒,喝法要不尽相同罢了!

邂逅人物的过程,已然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守候三星堆的考古日常那就是考验我的专业和耐心了,在和每一位考古现场的发掘者交流,要时刻警惕被他们“踢出对话局”,混迹于高端作业流程中,靠着搬弄历史的“是与非”,让我尚有一丝缓存的空间,诚惶诚恐的化身考古迷弟,不露痕迹的丢出“小白”问题,收获了来自北大的赵昊老师,对于八号坑的如数家珍;发掘舱外寻找大房子的乔钢,解迷一样的线索分析;在迷雾重重的考古发掘中,找到故事发展可能存在的方向。姑且不迷失,方有迷局可破解!

时间往往是考验的试金石,在与三星堆的日常逐渐接轨的同时,对于考古工作如此缓慢,开始有点不理解。每一个层位提取步骤周而复始,不能少一个环节,随之而来的等待就拉长。后来才理解,每一次提取,他们不可能当下解决所有问题,在保证提取的合规性,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坑里的原始信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诺大的一坑土,用各种小型工具一点点抠,这是何其磨练人的意志,这和我们拍摄纪录片一样,对于人物的追踪,要一点点去理解,别妄想一蹴而就,读懂人和读懂历史一样需要耐得烦!所以漫长的拍摄,一颗等待的平常心和时刻保持新鲜的好奇感必须交相呼应!

三星堆出土文物数量极其庞大,这对于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工作压力极大,这点在文保中心的谢振斌以及他带领的团队身上感触颇深,这个入坑27年的老文保人,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时刻泡在文物保护的思索里,世界性的保护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像土壤和坑壁这种特殊的保护对象,更显得是在“自找苦吃”了。考古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却需要可逆的决心。每一种消逝,都在极力的减缓;每一寸抠出来土,也都小心翼翼的收藏;我时刻在纳闷,这么多事情他们做得过来吗?与自然规律的抗争,看到的是考古人明知不可为却还要为之的坚韧。当下的我们,能量还没有大到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就尽量为后来人保留解决的空间吧,也庆幸这段记录谙合了纪录片留给后人思考的映照!

其实入坑越深,你就越会发现:跟历史较劲,不轻易跟自己和解,倔犟得稀松平常,坚持得不动声色,是这群考古人身上惯有的习性与品质。考古的过程即使再有章可循,也禁不住历史谜团的接踵而至,历史就像一个爱开玩笑的小老头,随时让你错愕混淆,到底哪一个真相才是最终的真相,有时候求证真实变成了数学题,有时候又变成了逻辑推理题,更有甚者,辩驳真伪还要上升到哲学范畴。历史已然不能回头,就像我们摄像机对准的每一段人物故事,也在下一秒就会变成逝去。不能预测未来,亦不能溜走当下,每一个纪录片工作者何其不是与考古人有神韵相投的“不和解”!当然,这份不和解也正是为了最终与内心世界的和解!

在三星堆,这份“不和解”的极致人物,当属来自四川大学的黎海超老师,33岁的考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人负责三个坑的发掘研究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级“三星堆世界网络”的研究课题。温和的外表下,散发的能量惊人!偏偏他遇到的三个坑成型器物很少,看到的都是满地碎渣。感觉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困难重重,哪怕是在旁边看的人,呼出的都是要崩溃的气息。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我不禁开起玩笑来,黎海超有几恨?一恨金玉宁可碎;二恨木箱空余土;三恨龟背无丹青;都说造化弄人,转念或许就是造化成就人。在黎海超的碎片征途中,他说他喜欢选择难的路,我是信的;脚下的路难,心中的路却很宽!

对于考古人来说,面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需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但确定的是:这一粘手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谁还能轻易付诸一辈子?我说,这么漫长的时间做一件事情,你们不觉得枯燥吗?他们说,既然选择了,就会走到底,这是考古人的命运。对于浩瀚的历史,个人的一生相对太短,所以能把一辈子付诸于一件事,并深入其中,拼出另一个历史,也是我们记录他们的价值所在。当然,人的复杂性不亚于历史的浩瀚性,记录他们,理解他们,读懂他们,同时能够传达出相对有价值的社会情感,也是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一辈子的事情!

作为真实的纪录片,在三星堆拍摄,最大的挑战就是跟不同形态下的“真实”较劲。首先对于媒体,三星堆就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地方。作为记录者,你需要释放出来的善意与诚意;作为对话者,你需要表露的专业与投入;如此种种,都影响着这份真实!一路上也在思考,那个看到的真实和你真正发掘出来的真实到底相距有多远?所以需要着力的地方,还有觉察他们自己都不一定在意的内心角落;以及由你引发的真实记录,能否触发被记录者的反向感动;为此,也在不断的提醒自己的内心,要一直真实的去感受这一切!

到此,我们的记录需要告一段落,三星堆和这群考古人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这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一段旅程,“我与三星堆”的这部纪录片“不止考古”,更有尘土之下,内心的仰望!

 4 ) 渺沧海之一粟,考古人以人之躯追溯历史长河

被纪录片喂大的孩子格局不会小,这是不是喜欢看纪录片的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可其实纪录片带来的不仅仅是格局,还有真实、朴素的记忆。 最近大家都看了《不止考古 · 我与三星堆》吧!对于三星堆这样一个恢宏的文明来说,光是在新闻里听到介绍,都会让人产生强悍的敬畏感。 巨大的青铜器,神秘的黄金面具,难以解读的信息,正在重塑我们现有的记载。我们总能在考古发掘的成果中,发现人类自身的有限,多么渺小又无知。 那么多千古之谜的文物出土,你知道是怎么挖掘的吗?如果你看了这个纪录片,神奇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将让你涨不少知识。 《不止考古》拍摄的是三星堆遗址月亮湾村考古研究所的工作,本以为点进去会是气势磅礴的解说和文明演示,没想到,却看到了一群考古社畜们的挖土日常,反差感真的特别生动了。 特别喜欢片子里的几个90后考古er,一头短发的小队长王瑞出场风风火火,带着一群帮工的四川大叔大妈,这个组合就特别喜感,原来田野考古挖掘,是一点点的挖土,吸水,喷水,再挖土,时常伴随着因为一个祭祀坑因暴雨塌方而要重新挖的社畜悲鸣,这工作乍看上去枯燥且重复,但是你能听着这群考古人嘴里说着“这层是夏商周、这层是宋代明清”,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文明背后,原来是这样一点点抠出来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折服于历史的伟岸身影。片子里渺小人类拥有的至纯力量,也许真的能穿越时空。 这个站点的一哥,无疑是大家口中的冉哥,北大考古学博士的冉宏林,负责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难杂症,他到田野间阶段性验收各坑成果,走到王瑞的4838号坑,看着坑璧上划出的文化层,感叹着三星堆时期的文化堆积从六层一直延续到了十三层,千年的时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两米的距离,他们轻松寻常的语气,却让我听的热血沸腾,不知道这么形容这样的心情对不对,那是一种灵感忽至的通透。 是啊,人类多渺小呀,千年时光里我们的痕迹却只有那不到两米的厚度,但是在考古人的眼里,那不到两米的距离,至关重要,一层层画出来的线,一粒粒泥土之间,是颗粒状的岁月堆积,就算再渺小的存在,燕过留痕人过留声,我们终究还是留下了痕迹。 我们在三星堆文明面前宛若沧海一粟,对普通人而言,我们通过历史记载回顾过去,但是对考古人来说,文明越宏大,他们越敬畏,重复性的工作日复一日,一个个大坑挖开又填平,也许探寻不到几块陶片,也许能偶然碰撞到哪个文物,几十年的三星堆挖掘工作,就在一代代考古人的工作中,逐渐展露冰山一角。 哪怕是一块沾满泥土的瓦片,从形状推断它曾经是位于河渠还是城墙,这样追溯时光的浪漫,正勾勒着三星堆的完整面貌,这群带着眼镜、俯身泥土之中的考古人,用不止步的执着,正在描绘着历史。

 5 ) 因为热爱,一切付出都值得,致敬这些普通又伟大的考古人

前几天无意间在B站刷到了这部《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预告片,然后去看了第一期,感慨颇深。 一直以来都很爱看考古纪录片,对三星堆也略懂一二。和常见的考古类纪录片不同的是,小破站的这部纪录片确实“不止考古”,而是把镜头更多的聚焦在三星堆坑里坑外的考古人身上。

原以为考古学者们都是雷雨这类德高望重的专家,看完才知道原来三星堆里也有这么多的年轻人。 在北大授完课就马不停蹄跑回三星堆、在八号坑的层层象牙里挖文物的坑长赵昊

在坑外满地划线、用洛阳铲开盲盒、寻找古人遗留不动产的乔钢

还有膝盖受伤后坚持挖土的何晓歌,乐此不疲的给小伙伴们展示自己发明的“圆规式起身”,还自我调侃“自然得像个正常人”。

也许在大多数年轻人眼中,对于考古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和辛苦。考古人们在土层中发现文物后,而光是清理土层就能耗费掉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样的发掘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有大量的鉴定和修复工作。

但对于在三星堆的这群考古人来说,他们虽然日复一日的在进行不一定有收获的工作,但成就感就是他们在考古工作中维持自己热情的助推器。他们都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因此聚在了一起。看到大家一起给何晓歌过生日、送上太阳轮蛋糕的那一段,真的会被他们的革命友谊打动。

因为热爱,一切付出都值得,致敬这些普通又伟大的考古人

 6 ) “另一个”三星堆

关于三星堆,很多人是从媒体上陆陆续续了解一些碎片信息,比如挖掘成果或进度,当然也有不少人通过影像或者去博物馆了解它,那些关于三星堆前世今生的猜想,以及已经出土的文物带给现代人莫大的震撼,这些都构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三星堆。然而,还有一个三星堆,是大家还不甚了解的。那就是,考古人自己眼中的三星堆。

亲自扒开土层,一点点清理出来的三星堆世界,对于考古人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考古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碰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怎么办?考古人都是因为热爱才走到一起吗?相较于面世的文物,这些背后的人,背后的故事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为了了解这些,我们主创团队在三星堆守了近一年时间,最终有了现在这部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这次我们跟随考古人的目光,一起去了解“另一个”三星堆。

放弃璀璨夺目的稀世文物,三星堆的种种猜测和历史谜团,转而去记录一群普通的考古人,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就像黎海超在片中说的那样,我们“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但正是因为这条更难的路,让我们认识了这群可爱的考古人:5G冲浪达人云叔、野生考古专家曾大爷、把鸭子河当成自家鱼塘的老郭、初入职场的考古萌新王瑞丹阳……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从事考古工作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研究学者,所以当看到纪录片里有大量像王瑞这样的年轻面孔时,很多人表示惊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考古大军。在我们之前的调研过程中,发现选择考古的原因有很多,有的阴差阳错,有的专业调剂,有的受了小说、纪录片的影响,还有的单纯因为社恐,害怕处理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觉得不如在5*5的探方里来的自在。难怪在弹幕和评论区,有很多人纷纷表示要报名去三星堆挖土,觉得很治愈。在追求高效、动辄996、内卷严重的当下,考古这个行业的确算得上是难得的清净之地,土要一点点地挖,线要一层一层地划,研究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不得。

在跟拍三星堆考古人这近一年时间里,我们也发现,发掘考古遗址,遇到重大发现几乎凤毛麟角,更多的时候在区分土色,辨别土层叠压关系,清理遗物做好记录,如此日复一日。偶尔有一些小发现最终也可能徒劳无功,就像王瑞发掘的“船棺”,满怀欣喜做好所有准备,耗费了几个月,结果发现“一场空”。这其实才是考古的常态,对于考古人而言没有发现也是一种发现。记得还在调研阶段第一次碰到王瑞时,她跟我们说的一段话:“关于三星堆的猜想那么多,如果我们不去做,某些错误的信息就会被当成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正确的历史告诉大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加入考古,面对这样一份需要静得下心性、耐得住寂寞的职业,恐怕唯有“热爱”二字才能让人真正留下来。

如果要问世界上谁最能读懂时间,答案是考古人。某种程度上,考古学也是一门有关“时间”的科学。就像冉宏林在看到历史堆积的土层时发出的感概,“一千多年,这些人在这里活动,(土)就大概堆了两米,人永远是渺小的”。在考古人眼中,时间总是以“百年”“千年”为计量单位,他们在时间中找寻过去,也在跟时间暗暗较着劲。这一点我们在拍摄三星堆的文保工作者时感触颇深。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老谢,是在三星堆考古大棚的现场应急分析实验室里,当时三星堆的新发现刚刚公布,媒体络绎不绝地赶来报道,主要都聚焦在祭祀坑内提取的文物上。老谢当时正在处理现场恒温恒湿仪出现的一些状况,我们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三星堆还有这样一支文保团队。负责文物发掘之初一直到博物馆陈列前的保护工作,因为三星堆祭祀坑内文物数量巨大,发掘时间漫长,为了防止器物因为环境改变发生变化,文保团队提前进驻到发掘现场,细小到坑壁苔藓、土壤裂缝都是他们所要面临的问题。这项工作几乎就是和时间做对抗,器物脱离原本的保存环境,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文保人员却要逆流而上,与自然规律做抗争,寻找延缓和减轻文物劣化的方法。尤其是七百多根象牙的保存,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当下科技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将它们封存起来,就像保存在未来空间的土样,当下的技术无法将里面的有用信息完全提取,就把它们封存好贴上身份信息留给后人,“可能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在了”,当老谢笑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让我们再次确信选择记录这群考古人,值得!

在考古田野发掘中经常会用到一个解剖法则叫“二分之一法”,之于考古人来说,无论是在时间轴还是空间轴上,他们也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奇妙的1/2临界点。在厚土之上,探寻地层深处的秘密,在千年沉积中,唤醒古老的记忆,他们连接着遥远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这些想法其实也融在了我们的片头和概念海报中,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被感受到。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明年就要退休了,他用一句话总结自己三十多年的考古生涯:“大学毕业后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参加工作,至今”;土生土长的三星村村民郭汉中16岁就与三星堆结缘,“没想到一干就干到现在”;26岁的王瑞说“我们都忠于三星堆”;乔刚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一辈子就交代给三星堆了”。考古人的故事远不止我们在镜头中呈现的这些,考古也绝不止打开地层的“盲盒”,而是透过它们看见人与社会的演进历程。赵昊的红斑实验最终结果如何?老谢的象牙保护有没有找到新的方法?黎海超的铜铃和木箱焚烧实验是否能解答三千多前祭祀文明的种种疑问?这些都还在镜头之外继续着,一步步探索和接近历史真相的过程,本就永无止境。

历史的故事考古人在述说,而他们的故事,这次我们也想讲给大家听听。

 短评

关于考古人的考古日常“记录”片,有在祭祀坑发掘文物的,有在田野刨坑找遗迹的,有修复陶器的,有保护象牙的,还有为吸渣体质犯愁的,直观理解了我妹(挖土人)说的“取样(土)品(渣儿)”、和“靠想象写论文”。

5分钟前
  • 小豆豆
  • 力荐

记录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平淡、认真、执着,这些可爱又单纯的人们,从细微见匠心。

7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很可爱,第一集讲老张低估了任务的难度却高估了自己腰的强度怕是要把我笑死hahahaha。终于有一部讲生僻行业的纪录片,立意不再是建立在凸显这个行业和大众主流有哪些差异,他们多么多么惨多么穷,多么居陋室不改其心境,这些刻板印象都没有,太舒适了!真正的尊重,是不把别人当“异类”,他们也是人,挖掘人之为人的普遍性,而不是去放大每类个体的特殊性,这是优秀的故事与糟糕的故事最大的区别。

8分钟前
  • 夜礼服假面
  • 推荐

北大博士仍然上来说女同事/校友又胖了您要不要低头看看自己能不能看见脚

11分钟前
  • 罗黛若
  • 还行

历史的是人的记录,难得从考古的角度切入,看到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现场、思考,背后是更多的一个个人的坚持,这样的纪录片不带观点,就完全放给你看到一直跟随三星堆人的苦闷与欢乐,在这个年代沉甸甸的闷头做事,实属难得。

16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很喜欢历史,大学还选修过考古课呢!真的好好奇三千多年前三星堆的故事,希望能有一天可以窥探其中一二。

19分钟前
  • lilpeep-
  • 力荐

赵昊和乔钢那段隔空互相diss也太好笑了吧。btw真的越来越感觉考古 是真正迈向未来的职业!能把考古拍的这么轻快动人真是太好了,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事情,本身发掘这世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就很幸福,自然应该是快乐的

23分钟前
  • Jenni
  • 力荐

看完第一集我真的仔仔细细的研究咋挖土研究到了两点

26分钟前
  • 郑云凤凤
  • 力荐

很好看。没有将重点放在讲解三星堆文明的诸多未解之谜,而是聚焦三星堆的考古人,展现他们日常工作的样子,亲切又令人敬佩。不得不感慨三星堆考古的科研经费真的好充足!相比各种先进的设备,大量的年轻人作为储备力量在考古现场实践成长更是巨大的财富。黎海超教授请加油啊!

29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力荐

就等周四了

30分钟前
  • 杨幂助理
  • 推荐

第二集许丹阳小队在外场发掘挖到一个盒子大小的宋墓,里面有两块石头,瑞过来帮忙挖,打趣说:“可能是哪个小朋友的石头死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能笑两天救命!最后一集没及时看,转会员了。看过的前四集是可爱的,赞

32分钟前
  • 来一串冰糖葫芦
  • 推荐

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33分钟前
  • 青苔
  • 力荐

哈哈哈,这是考古专业招生宣传片吧,好可爱的纪录片啊!

38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考古人与考古现场

39分钟前
  • zen
  • 力荐

B站的纪录片带来的风味令人眼前一亮,整体上像是偏向于综艺风格的纪录片,对比以前的官腔感的纪录片,这样的风格更能让人产生亲切感,而不是冷冰冰的”玩泥巴“,也回应了标题:不止考古。

40分钟前
  • 非酋寻乡
  • 力荐

喜歡這樣輕松的紀錄片,B站在這一塊一直做得挺不錯的

41分钟前
  • 三疊紀
  • 推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4分钟前
  • 想要一辆货车
  • 力荐

第一集特别喜欢!赵老师乔老师坑内外的“battle”很可爱,迷茫很真实,新方法探索下的发现更令人振奋,重点是,老师们都太可爱了!神秘华丽精美奇特的三星堆看得很多了,这里提供了一个更朴实、更接地气的视角,不仅看见了三星堆,更看见了跟三星堆有关的一个个鲜活的考古人,也因为他们,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三星堆跟我距离不太遥远。真好,真好!

47分钟前
  • 某S
  • 力荐

我本来以为会是讲文物的纪录片,😂没想到是个考古打工人的纪录片。😂😂😂😂就挺好笑的,不同部门的人互相diss。😅打工人要保护好腰啊!旁白听上去真的越来越年轻……😂其实已经是个将近50的中年人了,听着像刚上班的。

49分钟前
  • 蕾雅蓝顿
  • 推荐

就没人觉得这帮人像在上世纪似的?一个人干活,一帮人围观,一个个心态好的不行,上班族的卷消失了

53分钟前
  • X7X8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