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2010

大陆剧大陆2010

主演:王珞丹  李光洁  李彩桦  陈慧珊  叶童  尚于博  陈彦妃  馨子  涂黎曼  夏凡  邓九云  李坤霖  雷佳音  郑恺  王志华  唐群  张亮  夏台凤  王传君  刘昌伟  

导演:陈铭章

 剧照

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2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3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4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5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6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3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4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5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6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7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8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19杜拉拉升职记201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1:22

详细剧情

  受不了无耻老板的骚扰,胸怀远大志向的美丽女孩杜拉拉(王珞丹 饰)专而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DB公司。刚刚进入行政部担任助力的她,却晕头转向承担起公司装修的主持任务,虽然困难重重,家庭、爱情等方面有状况不断,但拉拉凭借一股韧劲最终圆满完成工作,也得到同事和领导的好评和赏识。在此之后,她坚定信念,一路向前,躲过各种明枪暗箭,最终胜任行政部经理。薪水保障的同时也从市场总监王伟(李光洁 饰)那里收获美好的爱情。不过美国那位经常爬墙的老师曾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杜拉拉不仅要应付工作上越来越大的挑战,感情上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她最终能否解决这一切呢?  本片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该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等。

 长篇影评

 1 ) 演员胸小,观众胸闷的广告盛宴

我小时候看过一档叫做“请您欣赏”的电视节目,内容是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配上一些优雅的音乐,在电视上循环播放,和今天的flash相册并无二致。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有线电视,节目也远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所以经常会有类似的节目来打发空白的时间。

我想说的是,就这也比杜拉拉升职记好看。我这么说是因为这个节目就算无聊但是至少没有广告来烦你。如果你是一位宽容乐观的人,那么或许还能帮助你陶冶一下情操。

诚实的说,虽然我对职场那一套东西没什么兴趣,但是一部作品能够获得广泛的赞誉和支持,应该是有其魅力所在的。虽然我对徐静蕾自导自演的影片缺乏好感,但是我骨子里的善良让我认为至少这不会是一部烂片。不过当我从电影院里出来的时候,我已经不想做一个好人了。一场电影看的连人生观都要改变了,这并非是我意志薄弱,而是你糟蹋的实在太狠了。

原著精彩,群众基础,明星号召,时尚白领,帅哥美女,职场争斗,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人气票房应该是不用担心的。然而导演就是在几乎没有任何外部不利因素的条件下,把一个好故事放进榨汁机里打碎,然后插播进了这部加长的广告片里。通篇看下来,硬是不知道导演想说什么,升职升的莫名其妙,爱情爱的毫无缘由,黄立行除了装酷就是傻笑,徐静蕾比他难度高了一点,还要装嫩。莫文蔚算是鹤立鸡群的一个,不过全部立起来的时候也不超过三分钟。其他的美女们就像是武林风里举牌的提示员,时不时出来告诉观众接下来我们该干嘛了然后就随风而去。最后天上掉下来一个有奸情终成眷属的理想结局。

一切就这么为发生而发生着,一个本来很精彩的故事就在这种惨无人道的随心所欲中土崩瓦解,一群衣着光鲜的演员在屏幕上假装high大了,却丝毫不顾及电影院不配发呕吐袋的事实。

为了避免给人以刻薄的印象,我不得不提及影片的一些优点,例如画面干净,配乐可以,最为值得一提的是镜头上的大胆突破,对着广告牌定格三秒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在很多寡廉鲜耻的商业片中也是不多见的。不过同时又不失温婉细腻的一面,比如那个茶杯的转动,看起来就珠圆玉润,精致的很。而在演技上也有让人称道之处,其间两人向房间飞奔的那一幕堪称大巧不工,自然奔放,真情流露,完美的诠释了猴儿急的真谛。联想起徐说这场戏是给黄立行的最大奖励,也就不难理解其他那些杜拉拉吃上司豆腐的场面为何那么浑然天成了。我会心的笑,呵呵,呵呵,呵呵呵。

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我想向奥秘、飞碟探索等探秘猎奇杂志的忠实读者推荐这部影片,要知道这种演员胸小,观众胸闷的广告盛宴,还真是很罕见的呢。

 2 ) 红色烂片警告:杜拉拉升职记

1、女主角比男主角还要壮的电影不多,这是一部;
2、联想的logo很显眼,立顿的logo很显眼,比它们更显眼的是徐静蕾的皱纹;
3、是的,你猜对了,这是一部长篇广告,与众不同的是它不仅植入广告,而且大胆的运用大量三流电视广告片的手法,从而成功地把电影降格到了同样的水准;
4、世界500强应当对制片方提出诉讼,追究其造谣诽谤;
5、现在让我直白一点,这就是一坨大便;
6、任何一个在电影业呆了超过10年的人,导/演出这么一坨大便出来,都应该依法禁止其在余生中从事任何相关工作;
7、什么?没有那样一部法律?冲这坨大便,应该立那样一部法律;
8、《杜拉拉》vs《非常完美》(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40208/),我不是说后者就有多么出色,我只是说,同样是Chick Movie,一样能拉开云泥一样的差距;
9、《杜拉拉》vs《The Promotion》(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80749/),职场电影,依旧判若云泥。

 3 ) 年华辛辣,你和你的杜拉拉

有人倾羡北京,中国顶级城市里四通八达的地铁,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霓虹灯般的三里屯,传奇般的商业大亨、政客、文艺青年。于是念大学,找工作,纷纷跻身于这里,却也纷纷撞得头破血流。

有人倾羡外企,世界五百强的光环耀眼,朝九晚五工作日,高得惊人的加班费,传说中比食堂好上百倍的工作餐。于是姑娘们脚踏高跟鞋,黑丝袜,高盘发,男士们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说着半中半洋的外企话,最后忘记爬过的桑树,丢过的手帕,忘记捉秘藏时躲过的乱坟堆,忘记曾经熟练使用过的家乡话,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一颗螺丝钉就可以自以为伟大。

有人倾羡杜拉拉,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有自己闪光的事业与辉煌的爱情。于是一本书苦读十几遍,处处笔记摘抄,一部电影看来看去骂声不绝要看的奋斗史怎么变成了外企办公室恋情外传,只恨自己不是徐静蕾不然演绎杜拉拉比老徐不知道会好多少倍。

生命原本应该是丰饶的沃土,事业应是人一生中开出的最好的一朵花。杜拉拉原本应该是好好工作天天向上的好榜样,徐静蕾再怎么也强过有胸无脑可以算才女一枚。可这个被物化的世界,在人与人,工作与工作的对比中,职场枯燥成每日的勾心斗角,业务提成,朝不保夕的惶惶恐恐。演艺圈中永远有比你年轻的,比你美丽漂亮有身材的仙女们成群结队下凡来。于是,这样一部广告云集的电影,灰姑娘变身白雪公主还顺利遇上了白马王子的剧情,谁信?

一部电影高票房高骂声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比如这个时代的浮躁浮华浮夸。当杜拉拉这个名字像当年雷锋一样家喻户晓时,“向杜拉拉学习”已经成为职场的人尽皆知的口号。

电影开头,炒掉不正经老板鱿鱼失业了的杜拉拉要在这个看起来无比繁荣,对自己而言却是华美衣裳,镜中花水中月的大城市里重新奋斗,从五百强公司的小助理到秘书到HR,对于杜拉拉来说是水到渠成,付出就有收获,对于焦头烂额的小职员们,杜拉拉的轨迹是一种物理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得排除一切外力,处于一种理想状态,没有风吹,没有摩擦,没有空气,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一部让小麻雀白领一夜变成金凤凰主管的职场电影。它远不能告诉你你想知道的全部。它没有义务和职责,在你二十几岁的时候重振你的人生。它给你看一眼浮世绘,你自己的那张还要自己去描绘。杜拉拉们的积极向上,永远斗志昂扬,永远在那里,职场人生的美好的生活,永远在那里。

没有211大学的名头,没有500强的管理培训生基础,没有明确的职场生涯规划,没有过人的履历,这一切都不可怕。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争取,只要你像杜拉拉一样聪明能干善于分析和学习,那么,像可以复制的SOP一样,杜拉拉的成功模式也一样可以复制,你也可以成为职场高手,外企丽人。

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要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土地上过日子,需要不懈努力和很多很多的运气,有时甚至要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原本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就是褴褛衣衫。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本身就像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把焦点放在镁光灯照射的地方,观众所看到的,就是华美壮丽绚烂澎湃,杜拉拉身上不断变幻的世界名牌。对于光线照不到的角落,即便里面有灰尘,甚至有死耗子,谁会注意呢?老徐能对外展示的,别人看到的杜拉拉,还是繁华,而繁华下的沉重,感受不到,拍出来也没有意义。不如去问问身边月薪三千的小白领,她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她可能住在650元一月没有窗户的隔断间,可能每天挤地铁公交上下班,可能每周要吃三天方便面才能在换季时买件不打折的品牌衣。

嫉妒电影里里穿比基尼的泰国旅游,嫉妒电影里的杜拉拉和王老五的恋情,嫉妒那些植入式广告商的巨额投资,而无数个自己却在漫长无聊苍白的职场中,不知不觉地就被剩女宅男。所以现在纷纷躲在最好最坏时代社会压力的名称下,以这样的方式过完青春苟延残喘的尾巴。如果运气陡然降临,想挡都挡不住的升职,最新款的香车,新来的美女同事,温泉五星级酒店,新马泰旅游……这些是什么?就像影片中的德芙巧克力、立顿红茶、联想笔记本……它们都是代表和象征着你存在的符号。

我们在玻璃球和作业本里度过了孤独的童年,港台流行乐是扭开电台最爱听的歌曲,麦当劳和肯德基是最好的犒赏。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是一种生活品质保证,更重要的是,它也许代表一种时髦。当上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小红花装点自己,还有大队长小队长中队长的共青团袖标。父辈母辈的铁饭碗并没有让我们对于工作有明确的概念。他们的工作一成不变,他们的工作已经僵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从来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职场、事业。

我们和杜拉拉们所面临的世界与老一辈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必须权衡生活与工作,致力于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找到一个自己的立锥之处,在职场的红茶与生活的清汤之间,在公司的律令与生活的爱情之间,杜拉拉是做得很好,徐静蕾也是。

在世界上,职场与生活,除了我们思维领域或科学技术达不到的我们解决不了,其他问题没什么不可商量的。一定有一把钥匙,或是一个通道可以把两边的门打开。只是,有时候双方都把钥匙当宝贝藏起来。事实上,你藏自己的钥匙不让人进,你也出不去。杜拉拉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站在局外,掂量一下两边的底限,找把钥匙,给两边建个通道,然后各取所需。这是她成功的原因。职场与生活的平衡。在You Deserve it与whatever之间,你做出的选择至关重要。

片中随时可见的植入式广告商之一的联想公司有一个著名的slogan,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那么人类失去杜拉拉,职场将会怎样?
但是我发现这是一个无需忧心的问题,杜拉拉们总会如雨后春笋般一茬又一茬得长出来。
比如我那刚高考完的小表妹,已经坐在床上捧着联想笔记本,边上放着立顿红茶,幻想她的外企生活了。

 4 ) 《杜拉拉升职记》:黄梁一枕中国梦

有关单位已经发过好几回报告了,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有两亿人,绝对数字是大,不过除以总人口,还不到15%,反映在电影里,自然是广大观众们对中产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反思或批判——所以,《杜拉拉升职记》在国内电影市场一定会大卖,而极端波西米亚主义的《在云端》和消解中产家庭价值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纵使被内地院线引进,多半也是个门可罗雀的结局。

很佩服徐静蕾姐姐的商业嗅觉,在经历过《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梦想照进现实》三部文艺片后,这位写博客、做杂志、出书的才女终于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商业电影的大潮,于是,我们在《杜拉拉升职记》里看到了无处不在的植入性广告——开车时要在前窗放个口香糖罐子;喝茶时要把茶杯上的logo特意转向摄影机;就连拍摄男女主角吵架分手时,镜头也要死乞白赖的拉开,好让电梯门一侧的楼宇广告完整入画。
当然,商业没有错,广告也没有错,问题是电影中的广告妙就妙在“植入”二字,做得如此刻意,难免让观众的观影过程不停的被打断。应当说,《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想赔钱都难的作品,有庞大的读者群和话剧改编的基础,而且又填补了内地白领职场题材的空白,只要稍加整饬,肯定会是一部佳作。

不过通片看下来,《杜拉拉升职记》实在差强人意,缺少戏剧冲突,剧情转圜也莫名其妙。看到一半,我以为是三角恋大搏斗,结果不是;看到三分之二,我以为要揭穿外企背后的职场潜规则,结果也没有;看到结尾我才明白,原来这是个熟女熟男版的纯爱戏,而且戏剧逻辑如此的牵强——黄立行的工作证照片遗像般的挂在泰国芭提雅一棵来历不明的所谓“爱情树”上,好嘛,纤绳荡悠悠,情侣再聚首。
那你让Karen进来干什么呢?全公司就她一人有点海归知性女白领的气质,还承担着杜拉拉情敌的重任,不过Karen依然知心姐姐般陪着前男友远赴重洋面见重病的准婆婆,纵使撞破了前男友和杜拉拉的地下恋,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成人之美了。

杜拉拉进公司前总要换双高跟鞋,可这个细节纯粹是为了拍而拍,没有任何叙事功能,这样的赘笔不胜枚举。杜拉拉的弟弟和弟媳在影片里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推新人也不是这个推法吧。而杜拉拉的升职历程更是顺畅得可怕,连《丑女贝蒂》里的打拼都看不见,在中国当中产阶级,首先要学会中国社会的厚黑学,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上升通道。而在影片里,杜拉拉跟上司的一夜情,那绝不是不道德的交易,而是干柴烈火、情之所至。
伟大的杜拉拉,在时下的中国,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进入外企后平步青云的黄梁美景,只可惜,看似独立的女强人还是逃不脱“二女争一男”的姨太太情结。中国梦,对外是大国崛起,对内其实就是迈入中产的梦想,可惜海量的观众都不在有关单位的统计范畴里,于是,在电影里过过瘾,把照不进现实的梦想构筑在洋鬼子的企业里,然后看着徐姐姐常换常新的耳环,体味一下夹杂着英文单词的中文对白,再享受下若有似无的消费主义画饼,电影的功能达到矣。
当女演员,要靠罩杯说话;当女导演,要靠才华说话。似乎徐姐姐这两点都不咋地。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4月10日)

 5 ) 蹩脚的灰姑娘——对比《穿普拉达的女王》与《杜拉拉升职记》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千百年来,人们虽然花样翻新地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按照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的话说,这些故事都可以在古老的神话中寻找其渊源,在《文学的原型》里,他提出了“神话就是原型”的观点。在他看来,作为人类共同经验基础的神话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型模式,而文学正是通过对神话原型的“置换”运用植根于整个人类文化之中,为全人类理解和欣赏。电影文学剧本,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体现了这一点。看着老徐的《杜拉拉升职记》,让我想起了那部拥有梅姨的《穿普拉达的女王》,而按照弗莱的理论,它俩的共同原型就来自格林兄弟那不朽的故事——灰姑娘。据说“灰姑娘”式的童话在世界各地流传的异文不下于1500种,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对“灰姑娘”的现象都存在难以割舍的情结。综观形形色色的有关灰姑娘的故事,无论有着多大的差异,总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甚至是饱受苦难却又与众不同的女子最终获得拯救的故事。而在故事当中基本上都有一个特别凶恶的继母,继母让灰姑娘备受磨难,受尽欺凌,但是灰姑娘们也总是苦尽甘来,得到神灵的帮助,获得一身美丽的衣服和一双漂亮的鞋子,参加盛大的节日而赢得王子或国王以及其他有权势的人的青睐,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将“灰姑娘”的故事进一步简化,可以看出这一故事实际上是“磨难型故事”和“命运转折故事”的复合,里面所含的是受难与拯救的主题。
《穿普拉达的女王》和《杜拉拉升职记》同样是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有关职场奋斗的故事,遗憾的是,讲故事的水平却有天壤之别。套用某影评人的话说就是——因为有了《杜拉拉升职记》做对比,《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商业片相形之下就如同史诗一般经典。
一、凶神恶煞的继母
《灰姑娘》中最大的反派就是凶神恶煞的继母,这个形象置换到职场中,便是办公室里那个名叫老板的大魔头。在《穿普拉达的女王》里, “继母”是米兰达。为了勾画出这个大魔头的立体形象,影片不惜浪费大量镜头去罗列事实,加上梅姨的精彩表演,米兰达的凶恶形象跃然银幕之上。她是时尚界的女强人,她总是阴着脸,批评别人做的工作很差,从来不说谢谢,以很高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缺乏理性。飓风来临的时候,所有的飞机已停航,身在外地的米兰达却无理的要求秘书为她购买机票,务必当晚把她送回家。还会命令秘书在短短的四个小时去给她的孩子们找未上市的《哈利•波特》手稿。如果弄不到手稿,秘书的工作就会不保。就这样,米兰达成了与作为秘书的女主人公相对立的角色,故事情节在“继母”与“继女”的强烈冲突中陆续展开,魔头越是凶恶,故事越是精彩,不经意间,小秘书就在这样的战斗中成长起来。
而在《杜拉拉升职记》里,王伟作为“继母”,形象却异常的模糊,他除了整天价的扮酷耍帅勾引MM之外,没见到身上有什么职场精英的干练与老辣,而其作为办公室恶魔的角色所干出的最为“凶狠”的一件事情仅仅是把杜拉拉的前任秘书海伦骂哭而已。而影片更多的笔墨却在向我们展现恶魔的另一面:在电梯里会恐惧得抱住女人腿,在行政部的小职员对他怒吼一通的时候会乖乖就范,在没有位置的时候会被公司轻易的一脚踢开而毫无还手之力。故事铺垫得如此糟糕,表演更是一塌糊涂,挂着一口香肠嘴的黄立行恐怕连给梅丽尔斯特里普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两部片中的魔头一比,杯具就出来了。
二、苦难却又与众不同的女孩儿
《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秘书安迪拥有一切灰姑娘的特质,她善良、勤劳、勇敢,并且心怀梦想。为了心中想成为编辑的梦想,放弃了名牌大学的邀请,却在误打误撞中闯进了时尚界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社,成为了女魔头主编的助手,然而在《VOGUE》她受尽磨难,但最终还是凭籍自己的努力和那么一些贵人相助,走上了事业坦途。《杜拉拉升职记》似乎也是这样架构,杜拉拉也是从一个土土的小助理一步步成为职场丽人,并且最终做到了HRD的位置。同样的结构,在所要表达的内容上,《杜拉拉升职记》继承了《灰姑娘》,但《穿普拉达的女王》却完成了超越。
追寻升职的意义
拼命努力的工作、向上爬为了什么?灰姑娘给出的答案是为了一日三餐,杜拉拉给出的答案是为了漂亮衣服、车子和房子,而安迪给出的答案已经不简简单单是物质了。借米兰达教训的口吻,影片道出了安迪所为之付出百倍努力的“时尚”二字意味着什么:比如你挑了那件蓝色的条纹毛衣,你以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认真的选出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或琉璃色,实际上它是天蓝色的,而你从没搞清这个事实;而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从2002年Oscar de la Rent 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天蓝色礼服,然后我记得,伊夫•圣•洛朗也随之展示了天蓝色的军服系列,很快的,天蓝色就出现在随后的8个设计师的发布会里,然后,它就风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级卖场,最后大面积的流行到街头,甚至在那些肮脏的拾荒者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事实上,这种天蓝色,产生了上百万美元的利润和数不尽的工作机会,还有为之付出的难以计算的心血……你觉得你穿的这件衣服是你自己选择的,以为你的选择是在时尚产业之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穿的衣服实际上就是这间屋子里的人,替你选的,就是从这一堆玩意儿里。
这段话太经典了,看了这段话,我本人也深深地被震撼了,“时尚”一直被我认为是装B的代名词,没想到它一直对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原来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脱时尚的主宰。有了这段话,《穿普拉达的女王》就上了一个档次,因为它的“灰姑娘”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范畴,转而去献身一种可以称之为事业的东西了。而我们可怜的杜拉拉小姐,还在满足于展示她扫来的阿玛尼、D&G、马自达小跑等物质产品,仿佛她拼命上进就是为了这堆浮华空洞的破玩意。她所在的DB被吹得神乎其神,里面人人说话都要夹杂着英文单词,但观众由始至终都不知道这是个卖什么东西的公司,我想其实连杜拉拉也不知道吧,事业对她来说为何物?
追寻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灰姑娘说女人这辈子就是要嫁个好王子;杜拉拉说女人这辈子就是有份高薪的同时再嫁个钻石王老五;而安迪却不这么认为,面对成功的诱惑和成功作家的追求,她有过迷失,有过仿徨,但最终找回自己,勇敢扯下了“虚荣”的外衣,重拾自由和美好,回到了平凡却深爱着她的男朋友身边,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凭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真实的梦想。
安迪这种自我拯救,独立完成梦想的方式,突破了几千年来的“灰姑娘情结”。“灰姑娘情结”这一概念是美国作家柯莉特•陶琳在《灰姑娘情结》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妇女对自信的缺乏和对独立的畏惧。“深切地希望获得他人的照顾——是造成今日女性地位低下的主要原因……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现代的女性仍然期待着外界的事物来改变她们的命运。”可见,“灰姑娘情结”就其心理层面的意义而言,揭示了女性渴望被保护、照顾和拯救的普遍心理特征。而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经历了数千年的“灰姑娘”,拒绝了“王子”的拯救,打破了大男子主义的一厢情愿和男性英雄救美的“集体无意识”,并且抛却了男性对女性所施予的束缚,摆脱了女性唯有通过婚姻才能拯救自己的尴尬地位,领悟了生命的意义,赢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在安迪获得解放的同时,可怜的杜拉拉却追到泰国去,找回了那私自开溜的曾经是魔头的王子并迅速投入了他的怀抱。而无不讽刺的是,这个男人貌似在过去的两年过得非常滋润,一人在泰国悠哉游哉,从没有考虑过去尝试挽回他俩曾经的感情。如同某影评人说得那样,杜拉拉有中国的姨太太情结。《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性超越男权统治,《灰姑娘》中女性服从男权统治,《杜拉拉升职记》中女性渴望男权统治。《穿普拉达的女王》巧妙运用了“灰姑娘”的原型,并对其原型意义进行一系列的扩充和变形,打破传统的“灰姑娘的情结”,体现了当代女性重建自我,树立女性的坚强自信,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真正的成为女性自己。相形之下,杜拉拉有些死乞白赖了,她比安迪差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顶多算是个蹩脚山寨的灰姑娘。

                             刊于《北京晚报》2010年4月24日

 6 ) 《杜拉拉升职记》“才女”幻灭记


 
《杜拉拉升职记》打的是中国版“欲望都市”的口号,这样一部本该很时尚的电影被我们的北京大土妞徐静蕾拍的乡土味十足,如果不是“洋气的”莫文蔚及时出现救场,这电影真是一点看头都没有。

原小说被称为是中国女白领的职场生存手册,小说我没看过,无法对比。但我敢肯定的是这电影看完后对我们这群女白领的职场生存没有任何帮助。电影的前半小时,杜拉拉还时不时的在博客上发一些工作心得以及牢骚,虽然所分享内容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职场经验。再之后这一块的内容就完全省略了。电影在讲述杜拉拉是如何“升职”时,举的若干事件也不够代表性。在“公司搬迁”事件中,杜拉拉满脸委屈又很没底气的对销售部喊道“搬!”,如果不是销售部总监王伟(黄立行饰)发令销售部配合,未必会有人对她买账。而这种“借力”的方式归结成“杜拉拉的工作能力强”未免有点太小看我们观众的智商了,这分明就是靠男人上位嘛;另外选取的细节是杜拉拉第一天担任总监助理“忙碌一天”的情景,工作任务是订机票以及统筹六地销售额——这是有多难?!在这样的工作量下徐静蕾在公司从白天一直待到了半夜时分。我们在银幕下看的咬牙切齿:你们这些电影工作者,实在是还不够了解我们白领的艰辛啊。

证明一个人工作能力强,除了歌颂她本人外,贬低周围的人也是一种方法。导演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杜拉拉身边多了若干能力低、样貌美的女花瓶。她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负责犯错,而且又个个都好像长了一个不长记性的脑子。比如,领导问“电话会议安排好了吗”,美女的回答必然是“诶呀我忘记了,这就去”。或者领导说“怎么三个月了你还没准备好?”美女可怜兮兮的说“明天就好”(怎么听都感觉这事明天也未必能搞定)。杜拉拉在这群“废柴”的衬托下显得不那么的“废柴”,而且又有一个绯闻总监男友相助,所以也就很能理解为何她能从一个小职员迅速升级到总监。如果非要说我们能从《杜拉拉升职记》中“学”到点职场法则的话,那恐怕就是:尽量聚集在废柴周围,以及尽快傍上公司高层。

片中黄立行和徐静蕾饰演一对办公室恋人,两人的状态却始终游离在情侣之外,哪怕是再多十场激情戏也都救不了两位演员木纳的表演,眼神完全不来电,又彼此无法欣赏对方的冷幽默……演情侣演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悲哀。所以当徐静蕾说出“我们分手吧”。我在银幕下暗爽到“太好了!大家都解脱了!”

一直都觉得徐静蕾是一个没太多特色的女演员,所谓没特色也就是说她演绎的角色换别的女演员演一样可以,或者可能比她演的更好更让人印象深刻。当年她能凭借《将爱情进行到底》一炮而红,一半是因为当年大陆女演员中能演戏的确实没几人;另一半也是因为角色设置本身的讨巧,那时候的大陆银幕缺少一位像文慧那样清纯可人的银幕情人形象。再后来徐静蕾做了导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面当然少不了姜文的友情出演和精彩的原著。后来再提到她的时候多数会在名字前面加上“才女”两个字,只是“才女”很少有原创的剧本,而人缘不错的她拍戏时总有一帮牛人相助。

《杜拉拉升职记》虽然有上面的总总不是,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它无疑已经成功了一半:不仅请来了全球五百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做该片的荣誉编剧,更是邀请来了“时尚女魔头”帕翠西亚·菲尔德为影片角色做造型。 如此营销手段,难怪影片还未上映投资已经收回了三分之二。所以当您在影院观看此片过程中,时不时会有这样的错觉“是在插播广告吗?!”——没错,您这张电影票中包含了十几分钟的广告时间。
 

 7 ) 所谓“才女”

本来打算今晚写一篇《岁月神偷》的影评,但是在今天下午观看完顶级烂片《杜拉拉升职记》后,我决定先写点什么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

其实,为一部烂片写影评是一件很爽的事,因为若是为好片写影评,你自然会字斟句酌,生怕言语有什么疏漏让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降了档次;若是为烂片写影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你只需要一一列出影片的缺点就足以发泄内心的不快了。所以好电影留在后面评,先说说《杜拉拉升职记》吧。

我对此电影本身是没有任何期待的,因为几天前我都还不知道它的存在。在看《岁月神偷》的那个下午,我无意中瞅到了《杜拉拉升职记》的海报,于是——因为有莫文蔚的捧场——在几天后我买了张电影票还有一桶爆米花准备欣赏这部所谓的中国版《欲望都市》以及《时尚女魔头》。

事实证明,这种说法纯粹是宣传方自己单方面的YY,如果这部电影没有莫文蔚的救场,估计我看了半小时就会离席。

先从情节上来讲。我没看过原著,所以不知道这部电影在情节上是否忠实于原著。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绝不是升职记而是恋爱记。不仅如此,影片中的杜拉拉升职得未免太轻松了,毫无说服力。有人可能会说,这部电影只是有点理想主义,可以给广大白领女性一点动力和安慰。但我认为,这种情节想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如果说一册拙劣的剪报打动了老总的心还有些许可能的话,因为主持一次装修就好运连连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且不说这次装修能体现多少她的能力,就电影里的表现,她也实在是不太合格。作为一名新职员,她似乎除了初生牛犊不怕虎那点不顾后果的“豪气”之外没有任何特点,在装修过程中被人呼来唤去,还在销售部乱发脾气,对着总监大吼,实在是有失风度。更何况,若不是那个有点NC的王伟总监对她有些许好感并且下了命令,这场面她肯定是应付不来。之后,她因为好友Helen表现不佳,顺利地当上了王伟的秘书。没错,在Helen这种完全没大脑的花瓶的映衬之下,杜拉拉也算有点能力。但是正如电影中所说的,王伟的秘书不好当,可他下达给杜拉拉的毫无挑战性的任务让杜拉拉忙活了一天,实在让人费解。订机票+统筹销售额能让她忙到那个地步?!这未免太小看白领的工作量了。而且几年之内就节节攀升,工资暴涨,只能说她运气太好太好,这样的情节,也只能让现实生活中的白领当白日梦做做了。如果说升职方面此电影表现不佳,那么在恋爱方面总该有点条理。但是从头到尾,我都不明白王伟喜欢杜拉拉哪点。抛开这个不谈(因为似乎有时爱是没有理由的),恋爱这条线也被这个电影演绎得非常扭曲。因为在电梯里被抱了一次大腿而受到关注,又因为对着王伟喊了声毫无魄力的“站住”而让对方莫名其妙新生好感,紧接着是打水仗,海边萤火虫,上床一夜情,畸形三角恋,赌气购名车,开新车上班合好,赌气闹分手,几乎不可能的复合……这些单看俗套,合起来看不符合逻辑的情节,就是王伟和杜拉拉的感情经历。而且,电影中充斥着各种不需要存在的情节和人物。杜拉拉每天早上在公司外换鞋说明了什么?她的弟弟以及他弟弟的女友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在厨房向她弟弟扔烂菜叶的部分也是可有可无。这样的烂渣滓情节充斥全片,可以说,《杜拉拉升职记》,从开始到结束,每一分钟都是“尿点”。

再说演技。我不明白徐静蕾在做什么。她又是编剧又是导演又是女猪脚,因此毫无疑问是她搞砸了这部电影。听说她之所以要主演是为了省钱,我从未听说过比这个更没说服力的理由。在她的倾情演绎下,杜拉拉俨然就是一个不懂事,没礼貌,老气土气又傻气的疯婆子。在楼梯间乱叫乱跳,把巧克力糊得满嘴都是,像个二B一样地讲一点也不好笑的笑话,这就是可爱?单纯?相比之下,莫文蔚所扮演的Rose,从各个角度来讲,都优秀得多。她成熟、干练、优雅有品、拿得起放得下,不像杜拉拉,像个孩子似的成天赌气。另外,徐静蕾和黄立行扮演的情侣是史上最不来电情侣,他们在一起的那么长时间,还比不上莫文蔚和黄立行的一支舞有感觉。此片如果没有强气场的莫文蔚,就是0分!因此在徐静蕾闹分手的时候,坐在我身边的男士大声叫好,实在看得别扭,早分手早解脱啊。总体来说,莫文蔚演技出众,吴佩慈和李艾作为花瓶尚可,黄立行那无神的绿豆眼让人感觉他不是什么销售总监而是普通业务员,徐静蕾徐娘半老还扮嫩(并且扮得非常不成功,除了翻白眼、噘嘴、傻笑和嗲声嗲气就没别的花样)实在令人无法忍受,她演成这样也确实没办法让我理解为什么黄立行会喜欢她不喜欢Rose。

然后就是服装。我不想吹毛求疵,但是电影甚无聊只能让观众出戏到挑剔服装的地步本身就已经说明这部电影有多么失败。据说徐静蕾请来了好莱坞的某重量级人物为她打点一身行头,我不想说但是我必须说,真丝穿在她身上看起来就跟廉价缎子一样。没气场就是没气场,穿得再好再华丽也看起来土到吐血。当然,没气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徐静蕾从外型、演技上来讲都完完全全不适合演这个角色,所以穿得再好看,也是白搭。把此片和《欲望都市》以及《时尚女魔头》相提并论,无疑是对后面两部片子的顶级玷污。更何况,在一般公司里,白领都会打扮得如此华丽甚至有时暴露地上班吗?这又不是时尚杂志社,如此生拉硬拽的“时尚大片”还真是能折腾。女猪脚既没演技又不养眼,让观众想不出戏都难阿。

另外,我去豆瓣上看了看,徐静蕾的托儿注册了N个马甲狂赞这部电影,真是恶心人。。。这也是激发我写这篇不算影评的影评的直接原因。

听说徐静蕾被喻为“才女”,虽然我对此人了解不多,但是作为演员或者作为导演,她的表现都是不大令人满意的。而在博客上写下些没技术含量的三言两语,也不能被称为有才吧……或者这个社会,本来就降低了“才女”的标准?

 8 ) 《杜拉拉升职记》:光鲜亮丽的“中国梦”

  
  《杜拉拉升职记》(以下简称《杜拉拉》)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其实乏善可陈,无论导演手法还是演员表演,都仅仅只是合格而已。但是作为一个流行文化消费产品,《杜拉拉》光鲜亮丽,每一格画面都充满了肉欲气息和物质符号,对于任何试图想和这种生活沾边的观众看来,看这部电影的过程都会是一次性价比不错的“中国梦”虚拟体验。
  
  请不要将《杜拉拉》这部电影当成一部职场科教片,它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办公室环境里,但它其实和个人梦想、职场奋斗什么的并无关系。《杜拉拉》只是一个现代版灰姑娘的白日梦,白领也好外企也好,都只是这个白日梦里华丽的景片,观众最后看到的还是灰姑娘在聚光灯中翩翩起舞,和或邪恶或愚笨的姐妹们虚情假意地斗争,最后有惊无险搞定白马王子的故事。
  
  对于这样的一部电影来说,如果把那些文艺青年们基于电影本身出发而顽固坚持的小众审美趣味排除掉后,《杜拉拉》无疑能够在当下的市场上受到欢迎,并获得一个理应还不错的票房成绩。环顾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对于这种能够拉下脸面放下身段全身心投入去娱乐观众的产品,毫无疑问是会得到相应回应的。考虑到《未来警察》和《越光宝盒》这样的电影最后都能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杜拉拉》这种精心迎合观众的电影,自然也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期望。
  
  作为一种翻版“中国梦”的精致模仿,《杜拉拉》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徐静蕾或其他明星,而是片中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它们或含蓄或奔放,出现在影片的每一个细节和背景中。在影片所设定的这个世界中,口香糖一定是维系这个世界运转的最重要的物品,因为任何时候车窗前和办公桌上都会有一瓶口香糖,即使片中主人公万念俱灰了无生趣准备离家出走或率众造反的时候,都不会忘记在镜头前顺手带上一瓶口香糖。类似的植入广告在影片中见缝插针,虽然试图润物细无声,但其实它们每一次在画面中出现都在无声无息地提醒着观众: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如果你不拥有这些代表和象征着你存在的符号,你就可以去死了。
  
  对于这种不无炫耀而且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我作为一个观众只能将其转化为一种观影乐趣,权当这部电影同时还免费附送了一个“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因为有了这个游戏在分神,所以我在面对影片情节和人物时,也少了许多质疑的机会。
  
  只是对于我来说,当我把自己的判断力完全交给这部电影后,我还是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太过于苛刻的观众。在我的心中,不断会有两个声音在不停地辩论,一个说你何必呢这电影拍的多有卖相啊肯定会大卖的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趣味上自绝于人民呢,另一个声音则低声地辩解说我的要求真的不高我只想看一个有趣的人物一个合理的故事一个能打动我的电影为什么就这么难为什么……
  
  

 短评

黄立行吃惯了山珍海味,换换口味吃农家菜。

6分钟前
  • Miss Lucky
  • 较差

借拍戏泡男演员,就这点出息

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较差

徐静蕾打扮起来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8分钟前
  • dumbo
  • 很差

老徐个祸害,把杜拉拉给拍成激情片!!

11分钟前
  • 安静呐
  • 还行

几场关于豆瓣的办公室恋情。如果有可能,我也想进豆瓣,。徐静蕾真的老了。广告敢再多点么。烦死那些嗖嗖嗖的快剪了。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莫文蔚气场强大,佩慈演得不错,老徐又老又土,黄立行太瘦了。电影没什么剧情可言,职场故事太弱化了,感情线又不行。两个字:糟糕。

19分钟前
  • Elaine小姐
  • 还行

电影杜拉拉可以看看,女一号徐静蕾基本上不能看。时尚这个事情,内地女星的道路还相当遥远,40岁的莫文蔚,包括吴佩慈,都能穿出时尚,不像老徐玉女那么装出时尚。将爱情进行到底都十多年了,老徐的表情还是山寨莉香版那三把刀,只是多了很多褶子,还不如梦想照进现实那么随意爆粗,方显老徐本色。

23分钟前
  • 特写蒙汗药
  • 较差

办公室恋情都这么直接吗。。。

27分钟前
  • shield
  • 还行

谁都不能免俗,玉女终究会欲女。

32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还行

老徐不大关心职场,只会扮小女生谈情说爱,而且看上去老是无精打采强颜欢笑,是不是做导演太累了。不过确实是个称职的产品代言人,几时都不忘展示下产品。

3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这片儿虽然闹腾、庸俗、口水多过茶、赤裸的拜金、物质主义、到处都是广告等等,但它一定会卖的不错。现在的观众就喜欢这种干净明亮的白日梦。

38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老徐,你太土了好吗?你太肥了好吗?你演的太over了好吗?你不要再让黄立行开马自达了好吗?你不要再穿bikini了好吗?你不要再揉黄立行了好吗?你不要再娇嗔了好吗?你不要再迷失自我了好吗?你不要再为了艺术找一堆时髦大姐来丑化自己了好吗?希望你能早点找回真我。爱你!

39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还行

一个老女人的装纯的商业狗血巨作~~~~!

40分钟前
  • 初岚
  • 较差

拍的比电视好看多了,对这样的傻白甜电影来说,这部拍摄水准,演员表现都不错了

45分钟前
  • X
  • 推荐

老徐太富态,在一堆麻豆中间实在太像大妈。影片已经和杜拉拉升职记没什么联系,完全就是杜拉拉恋爱记。看完后就仨感想:五百强的餐厅好牛X。女人的王道还是瘦+白。男人太瘦就不要勉强穿西装了好么。

47分钟前
  • 走走走走一
  • 还行

这是杜拉拉版的《败犬女王》!老徐真的有点老,当中一段露肉的雷到我了,演得也没那么自然。比起来那些女配们,虽然讲话不知道为啥有点京味儿,可真的自然,特别是佩慈,也太可爱了吧。整部戏比起升职记,恋爱记更合适,应该是偏离原来的本意了。黄立行灰常性感,连说话都性感,个么亲吻就更加性感了。

49分钟前
  • 左 左左小姐
  • 还行

徐有才,你是导演啊,怎么能把自己糟蹋成那样~你看《非常完美》里章子怡怎么整范冰冰的~~

51分钟前
  • 浅草
  • 较差

这么多大牌衣服套在徐静蕾身上居然都显得那么山寨……史上最土杜拉拉,电影应该改名叫杜拉拉恋爱记,而且是单调乏味的办公室恋情。徐静蕾演员和导演的才华都欠火候,最好的是自我经营的能力。

54分钟前
  • 小安
  • 较差

老徐演28岁的少女实在很难忍啊

59分钟前
  • deepriver
  • 较差

很好看啊

1小时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