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

爱情片台湾1993

主演:赵文瑄,归亚蕾,郎雄,金素梅,米切尔·利希藤斯坦,迈克尔·加斯顿,许永德,尼尔·哈夫,李淳,汉娜·沙利文,杨元提,姚培德,李安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喜宴 剧照 NO.1喜宴 剧照 NO.2喜宴 剧照 NO.3喜宴 剧照 NO.4喜宴 剧照 NO.5喜宴 剧照 NO.6喜宴 剧照 NO.13喜宴 剧照 NO.14喜宴 剧照 NO.15喜宴 剧照 NO.16喜宴 剧照 NO.17喜宴 剧照 NO.18喜宴 剧照 NO.19喜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1:25

详细剧情

  伟同(赵文瑄)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与男友赛门(Mitchell Lichtenstein)在美国过着幸福的同居日子,烦恼来自要用各种招数应对远在台北的父(郎雄)母(归亚蕾)的一次次逼婚。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没料父母想亲眼见证。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

 长篇影评

 1 ) 伟同的父亲也是同性恋。

      伟同的父亲最后和赛门的对话说道“我听,我看,我了解。”而那个片中提到过的张叔叔,正是父亲真正的“爱人”,第一次是他的母亲提到张叔叔,在我们家住了40年是和我们一起把伟同带大的,伟同结婚 张管家也送了一份礼,理由是伟同是张管家看到大的,后面高爸爸又说 把西门当成自己的儿子,而且西门也是威威孩子的另一个爸爸 ,这些都可以说明完全有可能张管家才是高爸爸的真正爱人 张管家把伟同也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在他结婚的时候送了一份礼,当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伟同的母亲正在看自己的相册,而相册里一闪而过的一张张照片都有另外一个男人的身影,而且和父亲搂在一起很亲密,最后他们全家在机场看全家福的时候多出的塞门的身影相呼应,这也是父亲能接受此现状并把塞门当作自己的儿子。而父亲最后告诉塞门一个秘密让他保密,并且告诉他谁都不能说,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能说,因为是为了这个家庭,所以伟同的母亲并不知道父亲也是同性恋。这也是塞门为什么能接受伟同的孩子做另外的爸爸。还有一个细节是刚到美国时对儿子的一番话,提到两个重点, 逃婚当兵 延续香火, 如今看到儿子的类似遭遇,所以才会“感触良多”,但是正常的反映大多会是愤怒和无法接受吧,其中婚礼李安唯一的出镜说了五千年的性压抑的结果。
    最后我认为是的……三人关系是有映射的
  葳葳,伟同和赛门
  高母,高父和老张
  高家二老来看伟同时,赛门在他们家扮演的角色几乎就是个管家了,他做菜确实比葳葳在行得多,这与一直在高家做菜的老张角色完全对应 再加之高家人老张被反复提及但一直不出现。
    高爸和张管家确是出生入死的同志(在情感上比伟同和SIMON更深厚),两人的情谊应该胜过了高爸高妈的夫妻情谊。如果张管家是终身未婚,这个事情就很明显了。高爸、高妈、老张三个人相处了大半辈子,对这种情感关系怎么会没有体会。伟同的性取向可能就是这种家庭关系渗入潜意识造成的。他并不是对待女人性无能(在他酒醉意识模糊的时候还是很能干的)而是更喜欢和男人在一起。他父亲作为老一辈人,只是在情感上和老张保持着交流,但行动上是压抑着的。而伟同去到了万恶的美利坚,于是把他和他老子的性压抑全部宣泄了出来。最后高爸和高妈走向登机口的时候,身后跟来了一个男性身影,一闪而过,看不见正脸从两人身边匆匆走过。之后,高爸、高妈的情感终于宣泄而出,说“我只是高兴。”“我也高兴。”,此男是老张的化身无疑,匆匆走过,此事终于从两人身边过去了,心结解开了。高爸最后来了个放松的舒展,终于释怀了。
(以上个人观点,如有不符请予指正)

 2 ) 温情还是冷酷——妥协之外的批判

《喜宴》,一个热热闹闹的名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中间还伴随着一套似乎很和谐很管用的中国式的处世哲学。但是这么一部电影,却看得我从里到外的透心凉。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组简单、直接而又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是留美白领,父母是传统老人;儿子是gay,父母盼着抱孙子。同性恋,无论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还是这种感情模式本身,都不可能见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威力强大的家庭伦理,深入无意识的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对父母那份浓浓的亲情,都成为了儿子的羁绊,他不能摆脱责任,更不能斩断亲情。按照老外的处理方式,这或许可以作为黑格尔式的悲剧——个人自由与亲情责任的冲突,最后至少牺牲掉一方,冲突和解,对立统一,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合题,至于倒霉的那个,也就是悲剧之所以为悲剧的意蕴所在。但是中国的方式不喜欢搞的这么惨烈,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父母包容儿子的性取向,儿子媳妇离婚但留下孩子确保血脉流传。

然而,这真的高明么?

先从“喜宴”说起。

这是一场典型的中国式的宴会,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喜庆气氛和娱乐手段,也许今天的婚宴未必都是如此,但我并不认为导演有所夸张,更毫不怀疑类似、甚至更过分的场面今天依然在上演。只是,当导演像一个形式主义者般“让石头成为石头”,当他使这熟悉的生活与我们拉开距离、而又完整地呈现出来,我们才会发现:这是一场何等糟糕的宴会,疯狂,混乱,龌龊,荒诞……连导演李安也忍不住安排一个桥段亲自发表议论:
一外国客人不解地说:“我原以为中国人都是内向的数学天才。”
一中国客人(李安客串)说:“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sexual-repression)的结果。”

一语中的。

性,在中国一直处于尴尬的分裂的两个极端。一方面它作为实际行为被视为肮脏的、丑恶的,因而是避讳的,难以启齿的;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却是无比的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以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至于我们理直气壮地三千佳丽妻妾成群。而横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正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儒家伦理。

本文无意深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多论证,血缘亲情对于中国文化确实有着奠基性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从这个起点出发如何分裂出两种对待“性”的极端态度。血缘的根本意义绝对不在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而在血脉延续、家族繁衍,还是性的作用和意义所在。但仅止步于生物性层面,作为一套伦理体系的地基格调不高说服力也不够,于是由血缘而自然生发的亲情成了更为重要的理论支柱。在这种温情脉脉的情感基础上,又建立起礼法、政治……如此这般。在礼仪的楼阁之上,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鄙俗原始的“性”才被理解为一项光辉的事业——作为手段,经由它目的的高尚而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又为了与这种高尚相统一,具体的行为、过程的意义则被遮蔽,性成为了一个虚无的概念,一个抽象的空壳。然而,无论怎样拔高、抽象一种形式上的意义,性本身是不能被省略的。天子种地仪式可以自欺欺人地祈求丰收,但谁也不能不做爱就生出孩子。背谬就出现了:性作为繁衍种族的必要手段,是文化的一块基石,但是性活动本身却又与这一文化中的道德准则相冲突。(我们的文化多么有趣!)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分裂:作为工具的性在礼教的粉饰和抽象中被抬高,而房中之术、床帏秘事则要压抑和避讳;性活动本身成了对目的有害的副作用,两个人的愉悦成了为一个没来的人而辛苦。更可怕的是,当这套伦理不能再靠一个假设的情感来维系,就意味着从本我到超我的阶梯全部被抽空,礼教成为一个僵化的空中楼阁,从自然情感出发的体系反而与自然情感对立。这时,如果你再想追溯仁义礼智的根基,或许竟然直接跌落到本我的世界——没有温情和人性,完全是赤裸裸的动物性。

五千年的性压抑,多么辛苦,多么不易,可能只有喜宴是最好的释放了。宾客们可以起哄、灌酒、揩油,新人则被要求表演意味丰富的小游戏,在喜庆气氛的掩护下,谁也不用承担道德败坏的责任,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然而,不用精神分析都能看得出来,这些行为的目的绝不在于营造喜庆,而是使性在这样的场合中,成为可以被谈论的东西,可以被娱乐的东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分享的东西。这种分享又不是把性当作正常、必要、健康、美好的东西来分享,而是把某种平时因龌龊而避讳的东西在这一特殊场合揭露出来,供大家宣泄和戏谑。(正如我们传统中对性的避讳也不是由于尊重个体的隐私,不是把性的私密作为道德的合法地位,而是恰恰是由于性在道德上的卑下地位。)在喜宴上,泛滥着人们的压抑的libido,欺负伴娘的传统无非是小规模的性欲放纵,而闹洞房的压轴大戏则充斥着欲望的变态演出,客人们不知羞耻地张扬着自己的窥私癖,而新人则自愿不自愿地充当暴露狂,一场当众的情趣游戏,而谁也看不到自己的丑陋——禁止即引诱,越禁止越引诱,得到才越刺激越满足,过度压抑的欲望在难得的婚礼机会上、借助扭曲的游戏形式宣泄出来,就像经过高压水枪的小孔喷射而出,或许这种刺激竟也不比今天的开放来得逊色?难怪人们千百年来乐此不疲。

接着上面的论点:性只有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才获得它的合法性甚至高尚性。来看看父亲这个形象。

可以说,在电影前面大半,父亲不过是一个传统的老人。抱孙子的愿望竟可以使他从鬼门关上挣扎回来,开头的这一笔似乎暗示出传宗接代在他心中非同寻常的分量。但总的来说,他与各个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老人没有太多不同,因而,他的传统思想,他的业余爱好(书法),他在妻儿面前的绝对权威,他的虚荣爱面子,他抱孙子的强烈渴望——他身上的一切特质都是我们有些不喜欢但又绝对可以理解接受的,就像我们身边的老人;以至于我们真的相信,以这个老头顽固的思想、急躁的脾气和脆弱的身体,儿子若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无异于间接弑父——足够他一气归西。

电影中多次出现父亲半躺在椅子上小憩的情景:老朽的躯体,僵硬的表情,似乎随时会断掉的呼吸,让人厌恶;然而就是这个腐朽陈旧的思想同肉体,却又时时营造着压抑的气场,让人恐惧。有一场戏儿子看到睡着的父亲,忍不住去探了探他的鼻息,这一刻,他或许真的希望父亲死去,这是他潜意识中的弑父的邪念,是他对沉闷的传统的反叛。父亲睡觉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那是一个让人尊敬而又反感,让人想摆脱而又欲罢不能的传统,一套已经老化、腐朽而又顽强发挥着压抑和震慑作用的观念,那是深入我们血脉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

于是我们真的相信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我们也许会责怪他固守着传统观念而不顾儿子个人的幸福,但是我们又可以理解和包容他,这样下去故事就成了老套的伦理片——两代人双方都没有错,却都过得如此辛苦。

然而,情节出现了突转:原来父亲懂得英语,原来他早已得知儿子安排的整个骗局,可是只要不影响他传宗接代的大业,他竟可以因势利导、将错就错,默许这场戏演下去。或许有人认为父亲与Simon的谈话是父亲对同性恋的理解,是矛盾委婉的解决,因此有些感动了;但在我看来,一贯可爱的郎雄爷爷却从未像这一刻如此让人恶心!父亲通过英文勘破了儿子的秘密,但是最终用中文道破了本心:“要是不让他们骗我,我怎么能抱得上孙子呢。”只要能抱上孙子,他不管事情真假,他舍得牺牲儿子的幸福,他也不考虑儿媳妇的处境,他甚至比普通的传统老人做的更绝——艰难地(我想应该是艰难的),默默地吞下儿子同性恋的事实,然后自己痛苦、也看着儿子痛苦地把戏演完。只要他能抱上孙子,一切都值得。在一个更崇高的目标(传宗接代)的感召下,个人幸福是无关紧要的;与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孝,无后即不孝)相比,骗婚行为的不道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高尚的、抽象意义的“性”的统筹下,具体的、甚至与传统价值背离的“性”(同性恋)都是无伤大雅的。他不介意儿子与一个不爱的女人结婚,然后又包容儿子与同性享受真爱;而这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娶妻生子,然后在外寻欢有什么不同?戳穿了所谓的温情,其背后只是可怕的动物性——儿子不过是生育的工具,儿媳或许连工具都算不上,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时替换的零件。这样的父亲让我凉到心底,如果他还表现得温柔敦厚的话,那只不过是这种文化熏陶出的一贯气质,以及他还有颗感到些歉疚和包容的良心。

更可悲的是,我又不能说这样的父母是完全不爱儿子的。在婚礼之前,他们与儿子拥抱嬉戏,咬他的胳膊,叫他“小胖”,那一刻时光倒退,真的是天伦之乐,舐犊情深,我毫不怀疑这样纯真自然的亲情——这原本应该是我们的伦理学的起点和追求的幸福目标,然而它却演变成了对人的压抑和毁灭——回到传统立场,传宗接代的大业绝没有让步的余地。其实父亲也年轻过,也逃过婚,不过小小的反抗很快就被强大的传统招安,或许只要结婚对象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父亲是乐于承担延续香火的使命的。对于这一文化传统,他认同了,承担了,并且规范内化为道德,他律变成自律,他又成为了传统的卫护者,去继续压迫下一代人。我想,父亲不是死板的,他有感情、有爱,也会感到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但是他还是站在传统一边,不由自主地。他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能改变什么——永远不能越界而出。

就这样,围绕着传宗接代的伟大蓝图,所有人都在演戏,还是戏中戏。先是儿子等人合伙骗父母。当父亲发现骗局而又装作不知,他就在更高的层次上骗着所有人。但父亲也不是全知的,母亲后来也知道了儿子的取向,父亲未必知道母亲这一发现,于是母亲和儿子合伙对父亲构成了欺骗。父亲不知道儿媳要堕胎,母亲知道却无力阻止,这就是儿子和媳妇对父母的又一重欺骗。最后矛盾解决时,儿子说:“我终于告诉他一件真事了。”岂不知父亲知道了多少真事,又告诉儿子多少?我不否认生活中有时需要欺骗,但是如此登峰造极,恐怕真是印证了鲁迅先生的断语——“瞒和骗”,不仅适用于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性,在评价《喜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一方面同样准确。个体间的情感需要重重的隐瞒和欺骗来维系,而每个人在行骗和受骗的虚假中竟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一个谎言的系统里,元素间却构成了和谐平衡的共在。这或许是中国文化的某种悲哀,但也可能是中国文化的精妙所在:如果我因相信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我可以通过善意的欺骗传达了我想给予别人的体验,那么真实本身的重要性又有几分呢?而且经过多个主体间一层层一环环的瞒和骗,真实早已无处可寻。

(以上不是反语,是我真的难以判断,瞒和骗的技巧、构造的关系、达到的效果,其复杂性都超出了我的智商所及,或许到真是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即故事的矛盾究竟如何解决,以及这是否是中国处世哲学的高明之处。

在我看来,矛盾的解决是儿媳妇威威个人的、偶然的选择——电影给出这样的转折就像哲学上“危险的一跃(leap)”,就像乔伊斯的顿悟,就像禅宗的棒喝。或许出于母性焕发,或许根本没什么理由,威威与伟同离婚,但留下孩子并独自抚养长大。这个转折完全不能从之前的情节推断出来,也就是说它不具有必然性,威威的选择与伟同、伟同父母没有任何利益的或情感的关系,她选择堕胎倒是合乎逻辑的——骗局撑不下去了,那么结束,分手,也没有必要留下孩子。而她的选择只为她自己,她要孩子,但不是作为高家的生育工具。就在事情按照逻辑推演无法解决的时候,导演抛出一个偶然性来解决,显然,威威的选择根本不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那也不是她的处世哲学。父亲最后那句“高家会感谢你的”是我观影的最后一个冷战,与威威相比,这话是多么庸俗和低下。这是哪家哲学的高明?这是哪种文化的胜利?


PS:这篇影评发布以来得到很多朋友的激烈讨论,深表感激,容许我针对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1,潜意识弑父并不难以接受,弗洛伊德还说男人潜意识都想跟母亲乱伦呢。而且我用的是:他“或许”希望父亲死去。情态动词may,不是确定的,ok?我再举另外一个情境:中国有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老人消耗着全家的财力人力精力维持着毫无质量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儿女会希望老人死去,对老人对自己都是解脱,随后又谴责自己这样的想法——这种心理很普遍吧?当然有朋友指出伟同是怕父亲死所以决定尽快结婚生子,这也是很合理的解释且与我的解释并不矛盾,因为人本身就可以同时有各种矛盾的心态。
2,我从来没有说父亲是坏人,他只是有自己的局限性(人不是神都有局限性,但反思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多突破局限)。恶并不来自他,而是来自文化和制度。有朋友说老人多好啊爱儿子,还能爱simon甚至比爱儿媳都多。是啊,他爱这些孩子们啊,但他同时不放弃要孙子啊,结果他是大赢家。他的慈爱和他成为文化的帮凶这两个事实完全可以共存。
3,至于说中华文化知包容讲妥协有大爱的观点,我觉得,高层次的包容是平等商谈、充分沟通的结果(西方文化不妥协不包容吗?民主就是妥协的艺术),低层次的包容——或者说苟且——则是毫无原则的瞒和骗。家庭中的大事小情很多时候没法讲对错,需要妥协包容,但是有些大原则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性取向就是重要原则之一。那些觉得一家老小各取所需其乐融融中华文化大胜利的观众朋友,请你试想在某种情况下为了家庭和谐逆着自己的性取向来那么一次,如果你能做到,恭喜你,真是修炼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极致了。
4,几年后回头看这篇文章,确实感到有偏激之处,当年正受邓晓芒影响比较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基本上是二元对立的看法,现在有所改变了。但我仍然坚持,中国文化对血缘传承的过分迷恋,这一点仍然是非常原始、低级、粗暴、邪恶的。同性恋者的痛苦只是这种恶的小小体现,代孕、贩卖妇女儿童这些更加畸形和罪恶的现象难道没有我们宝贵的文化基因的影响吗?

 3 ) 娶妻当取赛门

<New York is not that good>

黄西在美国拿的博士,后在美国大学教书。课余在各酒吧俱乐部表演单口相声。黄西自嘲因看不懂英语所以让一条“if you don’t speak English. Go home” 的标签留在车上两年之久。黄西尚且如此,那些躲在小餐馆里洗碗的偷渡客呢,为了在这个地方落脚,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做着如何辛苦的打拼?
纽约不止有上东区(富人区),还有布鲁克林区。即便如此,向往美国的人还是前仆后继的,无论用的是怎样的方式,总要看一看这个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地方。威威就是如此。



<当孝悌不再只是美德>

把孩子拉拔到大,中国父母的任务还没完,他们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娶妻生子。
伟同不断接到家里的催婚令。无奈下胡乱填写择偶条件。
两个博士学位,一个物理的。身高178.说五国语言。能唱歌剧。
以上条件毫无疑问的,是想告诉婚介所:看你们怎么找!
这婚介所还真不一般,这样的条件都没把他们难倒。看来是只有拿不出的钱,没有找不到的人。
也因为婚介所太厉害了才使赛门想出假结婚这个一劳永逸的馊主意。于是两个人的公寓里住进了从台湾赶来参加婚礼的高家二老,住进了假新娘威威.


<娶妻当取赛门>

越往后演,开场不张扬不吸引的赛门愈是帅。
烧得一手好菜;体贴(这点从他送两老的见面礼可以看出来);安静略带哀怨的参与婚礼全程;对了,还会给情人送贴心小礼物(具体参照开场送给伟同的那块砖头)。
高老爷子品菜的时候,赛门轻声靠过伟同耳边问他喜欢吗。伟同轻回是的。赛门就高兴了。赛门做好了几乎每一件好媳妇应该做的事,说几乎因为赛门毕竟穿不了那锦绣旗袍,戴不了那象征富贵的金镯子珊瑚胸针,还有最重要的,下不了蛋。
威威借书法拍老爷子马屁的时候,赛门肯定觉得没有自己立足之地。当威威换好衣服,高家一家三口围过去。我们可怜的赛门又只能扶着墙远远的黯然神伤了。


<这杯喜酒不好喝啊>

可以的话,伟同真想避免。只是,老陈一句不孝压下来,婚礼宴席是势在必行了。
中国的婚礼很讲究:拜高堂,吃莲子,坐花车,拍结婚照,小孩子跳床,最后还有婚礼的重头戏:摆酒。
这场婚宴。老爷子爽了,高妈爽了,宾客爽了,伟同跟赛门那是相当的不爽了。至于威威,我觉得她心情该是复杂的。不管众人心情如何,——出事了。威威怀孕了。
怪得谁?
是赛门不该提议假结婚?是威威不该勾引伟同?是伟同不该醉倒失去自制?或许,都有。威威怀孕了,于是有了早餐的争吵。而高老爷子不负众望的微度中风进了医院。两老住进公寓,让人总提心吊胆害怕下一秒两老会看到什么不得了的画面。高妈还行,高老爷子面子最大加上心脏不好,万一看到个什么刺激点的画面还不嘎的一抽,保不准就过去了。
藏着掩着不让老爷子知道。老爷子不是瞎子,看,听,了解。可能没人比老爷子看得清。只不过老爷子是真的想抱孙子。


<结局是..>

送别,赛门的耳钉重新戴上了。

高妈妈说——我高兴
老爷子说——我也高兴

 4 ) 浅析《喜宴》中电影语言的运用

《喜宴》是李安1993年的作品,李安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柏林电影金熊奖、西雅图电影节上的最佳导演奖,以及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李安也从此踏入国际知名导演的行列,而这才是他的第二部作品。

李安的电影我看的不多,但是《断背山》给我的印象很深,当然希斯莱杰是其中一个原因,美国西部的蛮荒草原、牛仔的生活也是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但是看完以后,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安对细节的处理。杰克保存的他们两人的衬衣,恩尼斯用自己的衬衣抱住杰克的衬衣,在得知女儿要结婚后,默默地念出jack I swear。电影在这里依旧是平淡的叙述,但是在观众的内心里已经是奔泪的高潮。我想这就是李安对故事的驾驭能力吧。

《喜宴》这部电影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整部电影的主题有两个,一是同性恋,二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但本质上,或者说主要的还是讲中美的文化差异,只是借了同性恋这只鸡来下的蛋。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最直接与浅显的认识。《喜宴》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其实可以看作是导演自己的切身感受。李安有着台湾与美国的双重背景,他身处的环境决定了他更能够敏感的感觉到这种差异的巨大存在。某些方面上讲,台湾比大陆传统情节更重。大陆从49年以后经历的变革太大,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丢弃了。而台湾由于比较稳定,很多传统的东西得以继承下来。当李安从台湾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是从骨子里就完全不同的民族。

电影一开始就设定了男主角的特殊背景。一个亚洲人带着耳机在健身房里锻炼(典型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耳机里放的是远在台湾的母亲寄来的录音带,依次交代了导演对故事情节的一些设定——父亲是退伍军人,还是个师长;男主角岁数不小了,父母催促相亲(典型的中国人的人生)还是很新潮的方式——择偶俱乐部。接下来赛门出场,通过一段对话介绍清楚了高伟同(男主角)与赛门的同性恋关系。至此,导演对故事的矛盾设定已经都出现了,整个叙述清楚流畅没有一点赘余。

值得注意的是开篇的这个在健身房里的场景,在后面的片段中也再次出现,也是男主角一边锻炼一遍听母亲寄给他的录音带。在后面的片段中导演借由赛门的口说出了,伟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健身房,间接道出了伟同对于父母为他相亲这门事的反感和苦恼。男主角对于相亲这件事的态度在观众看来是十分明确的,他不会真的去相亲,但又不能把事实告诉父母。尽管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完全的美国化了,但他也深知传统的中国文化是难以接受同性恋这样的事情,更别说他还是家里的独子需要他来传宗接代。可想而知,伟同的心里是非常痛苦的(后面的片段里讲到这是他将尽20年的秘密),但是电影里没有哪个镜头拍的很深沉凄惨来表现男主角的痛苦。我想这是李安特意安排的,在伟同向他母亲坦白的那个片段,完全可以让男主角来一次发挥,将多年来的压抑一次性的发泄个够。但是这样就失去了李安对故事举重若轻的驾驭功力。李安用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男主角的心境,从电影叙述的角度表达了东方人的含蓄(这里是指李安)。

《喜宴》之所以叫“喜”在我看来,它的整个氛围还是欢乐的,整个的叙事节奏也比较快,电影配乐也没有大悲的段落,人物悲伤情绪的发泄也是点到为止。剧情以一场骗局展开,个中人物为各自的目的而参与到这场骗局中来,我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是在担心一旦骗局被揭露,这场骗局中的人命运会怎样。以我看电影的经验,遇到这种家庭题材又是亲子矛盾的电影,往往会觉得很压抑,我想导演之所以把整体氛围做成“喜”的感觉,也是为了避免这种压抑。

这场骗局的开始是从威威和伟同的共同“利益”出发的。威威为了得到绿卡,伟同为了不再相亲,也是为了让父母安心。骗局的最终其实也算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伟同还是跟赛门在一起,威威拿到了绿卡,高爸爸高妈妈可以抱孙子。但是结尾的地方还是给人留下了些忧伤的感觉,一个退伍老军人对美国文化的投降,威威为了能在美国立足而付出的代价,他们面对的美国是一个残酷的现实。然而对于伟同,美国是一个庇护所,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可以做一个同性恋者而不必隐瞒躲藏。导演要告诉我们的是,中美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并非不痛不痒,但也不是有意要去刺痛某些人。

《喜宴》是一部很有嚼头的电影,很多地方都值得细细的品味。课上老师讲的关于剪辑、蒙太奇的运用我还是云里雾里,但是对于镜头、景别这些我很想借《喜宴》来好好分析一下。

《喜宴》中几乎没有远景的镜头,故事的叙述环境也基本上是限制在曼哈顿这样的一个小的区域里。导演的目的就是让观众把心放小,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部小制作的家庭剧来看,然而在内容上却是探讨的中美文化差异这样的大主题,这样的表现方式实际上是用几个人的生活来映射这些夹在文化代沟中的一大群人。集中的表现是在婚宴上,平日里低调压抑的东方人发泄出来却是如此的狂热,这让席间的美国人看得大跌眼镜。

伟同把父母接到赛门家,要去结婚公证之前的那段场景,整个场景主要用了三个摄影机的位置,一个是从赛门的视角拍父亲母亲,一个是从赛门的视角拍威威还有一个是过威威的肩拍伟同与父亲。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张力的一段,从一个平静的早餐开始,伟同说出要结婚的消息对于父母来说很突兀,甚至说不可接受,对伟同和威威来说却是早有准备。而赛门是打酱油的,所以将两个摄影机的位置安排给了赛门的视角。我把这一段看成是餐桌上的文化碰撞,也是伟同与父母的第一个正面的矛盾碰撞。其实结婚就是一个形式,但是中美文化对于这个“形式”有不同的认识。伟同说“我结婚又不是为了跟人家交代”,而母亲说“不为了跟人家交代,你接什么婚啊”。很明显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人做过很多的研究。大致上认为,西方人按照事物的属性来看待问题,东方人按照事物的联系来看待问题。在母亲的思维里结婚不是自己的事情,它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而在伟同看来,结婚是自己的事情,了不起跟自己的父母有关系,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有趣的是整个对话(5个人)只有母亲和伟同在不停的说,威威有单独的近景镜头却一直不说话,父亲在两个镜头里都出现却也一言不发。但是观众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心里翻涌最大的是他们两个。母亲和伟同是两个极端,东方与西方的两个极端,但是威威与父亲则不是。威威是从大陆来到美国的,她留在美国是为了寻求自己的理想,她不是完全的美国人(没有绿卡),当高妈妈给她那些旧衣服的时候,她能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分量,她内心里有传统的意识。高爸爸也不是完全的传统中国人(他懂英语),他了解到伟同是同性恋后也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一点我也很吃惊),他是不得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的人。

另一个很有味道的场景是赛门与高爸爸在海边的对话。在这个镜头里,导演一直保持了一个中景的景别没有变化,有趣的是人物一直是背对着摄影机,父亲佝偻的背和花白的头发展现无疑。这样的场景,很像是一对父子在深谈。李安在这里对观众做了一个交代,骗局最终要大白于天下的,但是这个真相揭露的很平静,没有发生像伟同担心的事情。高爸爸一直装做瞒在鼓里是为了抱孙子(看到这里觉得他有点老奸巨猾),赛门说“I don`t understand”他回答说“I don`t understand!”。听到他这样讲,又看到这样一个憔悴的背影,观众很容易就明白这句话的意味。一个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老人,来到美国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面对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同性恋。文化的差异(两个国家的人),时代的变迁(老人的背影),在这个镜头中都展现了出来,高爸爸的这句I don`t understand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段对话结束的时候,导演把中景换成了远景,海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仿佛在暗示赛门与高爸爸更加开阔的心境。

最后我想说说《喜宴》的配乐,电影中东方音乐出现的时候往往都有琵琶的声音,而琵琶的节奏很快,音乐的氛围不会太过于凝重。很多的场景都有东西方音乐的穿插。在赛门向威威介绍伟同的生活习惯的时候(结婚前),配乐是欧美音乐,接着镜头一转到威威休息的镜头就变成了东方音乐,紧接着又是赛门和威威的场景,又是欧美音乐。这样的快速转换暗示的是威威这样一个东方内涵的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在与人交往时,要按照美国人的节奏,而当自己一人时又会转换到东方人的状态。

在电影最后的几个场景中一直用的是东方音乐做得配乐。似乎东方人更懂得离别之时的抒情。临别时,5个人又翻看结婚时的照片,翻到最后一页,是伟同和赛门的照片。这段很有传统感觉的音乐一直伴随着离别的过程。按照电影配乐是电影主题以抽象和纯粹的方式表达的理解,这段音乐就是此时伟同父母的心声。有些凄凉,有些无奈,无法心满意足,但是也别无他求。

 5 ) 作为女性,我对女性到底还有多大的恶意?

第一次看《喜宴》是一年多以前,当时有朋友说女主葳葳长得很像我,就好奇找来看,基于此我一直以为我对葳葳是有滤镜的。

最近为了普及中国文化,终于找到了一份带英文字幕的版本,又和英国的朋友重看了一遍。

在葳葳的婚礼上,我的朋友忽然很难过地说Oh, I feel so sorry for her.

对此我感到非常不解。

记得看到这一系列情节时,我想到的是葳葳很希望能留在美国, 这个婚礼不仅可以让她如愿名正言顺的留在美国,和一个她爱慕又对她无所求的人走个形式,从幽仄的地下室住到舒适的大床,还额外得到很多“公、婆”的礼物和善待,无需像很多故事里那般支付大笔费用或者处心积虑,这算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了。然而她似乎全程都不太开心,显得别别扭扭甚至有些不识抬举,这也是很多评论里不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之一。

所以对朋友的反应,我感到十分讶异。

于是我暂停了电影问他为什么。

他说能看得出来葳葳很期待有一份浪漫的亲密关系,她似乎也在经历着自己所期待着的场景,然而这一切,却都是假的。她是个很善良的女孩,漂泊的日子也让她很久都没有体会过家的感觉,所以伟同的父母对她越好,她就越为自己骗她们感到愧疚。这么多的事和情绪都堆积在她身上,但她却不忍心告诉父母,尽管给父母打了电话,但一听到他们的声音,又假装一切都好,而选择独自承担。

这么看来李安其实为这些我以为的别扭情绪早就设置好了细密的背景,但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竟然全部忽视了。当我从这个外国男生的嘴里听到一份全然不同的解读时,我感到十分羞愧。尤其是需要在英国独当一面的我,和葳葳有着很多相似经历的情况下,我居然没有对她表现出任何的同理心。

电影结束时,我又想起了自己“文化普及”的职责,假模假样地跟朋友说,你看这个电影,似乎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但其实这是每个人都妥协后的结果,体现了很典型的“中式哲学”。

他很困惑,问我,葳葳也算得到一个好结局了吗?

我说她最后如愿留在美国了呀。

他说可是和其他人比起来,她的代价也太大了吧。整个怀孕生产的过程都要经受漫长的痛苦,尤其是你可以看得出来她是那种追求自由的人,又有自己的艺术理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她再遇到喜欢的人,这些都会无形之中给她制造更多的困难和麻烦啊。

我说她不是说了,经过这次“喜宴”,她不想再有第二次这样的经历了嘛,再说你看她那么独立,不需要爱情也可以活的很好呀。

他说,葳葳当时明显就是想做一个坚强负责的人,为了让所有人开心安慰他一句。而且恋爱也不一定要经历那些呀。总之比起其他人,她的牺牲太大了……

一次文化普及活动就这样变成了一场自我反思……

作为女性,我自以为近几年吸收过不少女性主义的思想,也向来尽力尊重他人,又比较善于共情,然而在整部电影中,我似乎都未曾真正将自己带入葳葳的处境。

后来我想,从“邓文迪”被当作某种“借男上位”的符号四处传播,“绿卡”“没有绿卡的女性”“家境优渥的男性绿卡持有者”“结婚”,这些被长期赋予特殊意涵的象征似乎早已预先为我构筑了故事的设定, 在这里葳葳于我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一种“他者”,而非需要实实在在去理解和共情的人。而结婚生子这类父权社会下女性的“价值”,似乎也就成为了无需过为在意的妥协。

而后我又发现,这种深潜在我意识里对葳葳的恶意,那些罔顾事实的恶意审视,其实也是对我自己的恶意。 在当前的时代中,我总是恐于落入被传统定义的“女性”,一味的要求着自己智慧、强大、坚韧、独立,却一再忽视我,以及她人,作为人,最正常不过的脆弱与困境。我时常刻意地隔绝着自己,想要一种不需要依靠任何人而实现的自我完成,却总是忘了,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这种恶意,这种对葳葳形象的认知,如果不是和朋友重看《喜宴》,我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现,也不会改变。

然而我发现我的恶意,我对她人可能造成的无意的伤害或者不公平的评价,是庞大的社会意识下的产物,因此我的反省很难在短期里走的更深更远。为此我特意翻看了上野千鹤子的《厌女》,这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叫做“厌女症能够超越吗”,读罢仍没有发现太多可以解答我困惑的内容。

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完《喜宴》时在豆瓣上随意写的短评:“被说长得像女主就来看了……给Simon小可爱比心心”。是的,此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同一部电影的评价里,在我和别人的讨论中,女主都是没有姓名的。

就这样,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有意识地把葳葳出现的地方都写作葳葳,这大概是我可以改变的第一步。

 6 ) 归亚蕾年轻的时候肯定是美女

我经常不看电影,偶尔看看也是A片,看电影掉眼泪更是笑话。上次看影视作品掉眼泪,应该是高二还是高一回家的时候坐沙发上看的那个小孩端水给他妈洗脚的公益广告。那次我一个人坐客厅,我妈在卫生间洗衣服。眼角挤了两点眼泪马上就抹干净了,我妈起身晾衣服路过客厅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来。 要我为了爸爸妈妈的命令放弃自己的性生活?这不搞笑吗,我又不是某某。孝与不孝这种事情还能不由得别人说吗,反正你不孝人家也不会指着你的额头骂你。 我妈小时候就骂我没良心,说我不孝,并且感叹自己老了肯定没人养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我爸每次就在我妈抱怨的时候都打断她,我每次都在她抱怨的时候都反驳说“行行行,我还能管你怎么想么”,我爸每次就在我反驳我妈的时候狠狠瞪我。 等有一回,我爸也说我不孝了。我才意识到应该搞清楚自己究竟孝还是不孝。等到开始思考究竟什么孝,什么是不孝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虽然我接触这个词十几年,但是并不知道“孝”究竟代表了什么。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围炉夜话》里面“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句子;也听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知道中国有一本书叫《孝经》——只不过当时还不知道此书巨傻逼无比——但是还是对“孝”代表什么,究竟怎么才是孝。网络不盛行的年代,我只能查字典,这才知道,“孝”原来就是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操,这么傻逼的事情我能做吗?谁敢说我是孝子我就跟谁急。 等再大了一点,接触到一些“父母无恩论”,不敢细看,生怕自己大逆不道。我大逆不道也就算了,让我爸知道我接触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非能被我气死不可。 我家在我五岁或者六岁的时候就从乡下搬到县城里来了。最初的几年,我爸每天早起骑半个小时摩托去乡下上班,跟再早几年我妈早起骑自行车来县城上班顺带送我上学差不多。 我还需要我妈送着上学那会儿太小了,路上出过几次事情。一次是在狭窄的只容一辆龙马车走过的乡镇沙子路上,一辆龙马车从我身边开过,把我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塑料太阳眼镜压得粉碎。还有一次是下雨,我坐我妈自行车后座帮我妈打伞。一段下坡路,一阵风一吹,手里的伞把我从自行车后座上拉了下来,在坡上滚了几米,脸上全花了。诊所就在坡脚,真是他妈幸运。我妈问我怎么那么没用掉下来,我说我怕那伞被风吹走了,我妈骂我傻逼,说伞吹走就吹走了要什么紧。我当时就没有被感动,我操,要是那伞被吹走了,我妈准骂我,我妈都骂,这就是要紧的事情。还有一次是在另外一个下坡,路太窄,一汽车开过,我妈让下自行车让汽车先走。自行车没停好,我又从车上掉下来的,那次就是掉下来,脑袋撞了一下,别的也没什么。 我严格来说也不算经历过那些生活的痛苦,那时候我太小,但是我爸我妈的辛苦我多少能了解一点。与那个时代的经济压力相比,这些路上的风风雨雨就显得不算什么了。对我的爸爸妈妈来说,他们总不能让我在农村的中心小学上学吧?他们总不能让我每天先坐半个小时以上自行车上学吧?总不能只有到了看病的时候才能去“城里”看看吧?那个时候我妈刚刚从乡镇单位到城里上班,我爸也只是一个农村中学的教导处主任而已。 我永远相信爸爸都是不愿意被儿子看扁的。我特别相信CCTV6一个电影的宣传视频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了我这个道理,让我从来没有告诉我爸他有些很时候很土鳖。人没有不土鳖的。幸运的是我爸让我觉得土鳖的地方和时候不多,我装得一点也辛苦。 我妈就无所谓这些了,她身上土鳖的地方太多,高中我离开她去读书之前每天在家里都要跟她吵架。等到高三的时候,我让她别管我的事情,我妈也只会说“你怎么能这么说”,我的事情,不让她管她还真的不会管。我跟我妈也才能真的坐下来进行平等的交流。 我爸跟我妈的地位,都不是我决定的。我愿意相信,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每个家庭情况都跟我家差不多。 到大学我才开始不歧视同性恋,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有了这种认识,我首先感到自己很幸运,我不是一个同性恋,不然我怎么面对我的爸爸妈妈呢?我妈在我多小的时候就跟我爸说要在带孙子的时候如何如何... 就我妈那点土鳖思想,我跟她说我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她跟我爸只能提供参考不能做决定她都觉得我思想已经“变态”了。本来嘛,这么多年了,从来都是公公(我们南方人管祖父的叫法)决定爸爸的生活,爸爸决定我的生活,我再决定我儿子或者女儿的生活,然后就这样一直决定下去。幸好,我妈除了说我变态也从来没有强迫我真的做过什么“正常”的事情,否则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你妈不是吗? 我妈一直都说我爸是孝子,因为我爸每个月至少去更乡下的乡下看公公婆婆两次,从以前还在农村中学上班的时候,到现在成了科级公务员。还常常在不知会她的时候给两老人家送钱,有时候说是说,也就是走个形式,我妈不同意我爸也照送。我妈跟我抱怨,说我爸对他家那边的人太好,对她家那边的人总是特别糟糕。我常常偷偷想,我操,如果这就是“孝”我当然能做到啊。不过再偷偷想想,坚持了十几年了,也不容易。 有些二逼的博客间接龙的问题,会问你,如果你爸妈不认同你的爱情,你会如何。 如果我有100万,为我爸妈把90万扔到海里,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要我爸妈放弃一个姑娘,我觉得我做不到。而且我一定能说服我爸妈,就算那姑娘因为身世不幸9岁就被人强奸,16岁以后又做了5年妓女。这个不用我觉得,我很肯定。 当然,社会并没有万恶到不能容忍一对情侣存在的程度,一向都是这样的。我也没有多大可能爱上一个身世悲惨9岁被强奸16岁开始卖淫的姑娘。我的爸爸妈妈也不太可能反对我喜欢谁,我娶一个丑八怪娶一个沉公鱼落公雁的姑娘也不会丢我爸爸妈妈的人。就算我不幸爱上一个生育有障碍的姑娘,我也有信心让我爸爸妈妈接受。话又回到前面的某段,如果我喜欢了一个男人... 我只能感叹,幸好我是一个异性恋,不然我只能对不起自己的爱人了。如果说什么“爱情就是一切”,那就有点天真近乎傻逼了。爱情对大部分人来说从来都不是生活的全部,很有可能就包括你的爸爸妈妈,几乎肯定包括你的爷爷奶奶。 谁都能看出来的反人性的传统最后向人性投降,这跟他妈的东西文化差异有个毛关系,中国也有同性恋。不过话又说回来,喜宴那场戏简直就是李安老师在显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站在人人平等这种价值标准面前,他的看法实在太准确。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我喜欢热闹,我也承认,那是自己积累了二十年的性压抑。 最后我想说,其实归亚蕾老师的那个角色才是我更关心的,因为到了现在,我还是觉得,女性不是不想人格独立,而是没法独立。而且除了说对不起,我们不能为高妈妈们做任何事情——除非能有时光机。这也是我不直接写对电影中我最关注的那部分看法的原因。

 7 ) 那一场喜宴,那一种委曲求全……

    知道李安还是因为《卧虎藏龙》。虽然里面有我喜欢的发哥,虽然《玉蛟龙》是我小时候就熟悉的故事,虽然这部片子在好莱坞得了奖,但我还是没觉得这是一部好看的武侠片。也许这其中也包涵了对章子怡的不认同吧。终究还是因为《卧虎藏龙》知道了李安。终于也开始了解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例如他之前还拍过《饮食男女》、《喜宴》之类的伦理片,例如他因为《推手》而成名,例如他是台湾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关于绿卡的影片,美国拍过,同是台湾人的张艾嘉也拍过。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我一直觉得《少女小渔》就是沿袭了美国影片《绿卡》的套路,没有什么新意。而李安的《喜宴》里面,男女主角之所以在一起,一半的原因也是为了绿卡。对女主角威威来说,婚姻就是为了能得到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即便那只是一张没有实质意义的证书。当然,从威威和伟同相处的一些细节中也可以看出,在威威心里,夹杂着一股对伟同的爱恋,尽管这是她的一厢情愿。然而,《喜宴》终究不是围绕着这张绿卡,而是男主角伟同的同性之恋。

台湾人伟同在纽约生活了十年,有一个同居五年的朋友赛门。伟同的父母想抱孙子,时时催促伟同找女朋友。威威是伟同的房客,喜欢画画,却因为没有绿卡常常失去工作。为了帮助威威,也为了对伟同的父母有个交代,赛门提议二人假结婚。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却因为伟同父母的到来而意外连连。

李安对家庭伦理题材的处理,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在《推手》里面,李安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公公与儿媳妇的相处方式表现出来。气定神闲的太极推手和焦躁不安的英文打字构成了影片中十分明显的文化对立。《喜宴》中,差异仍然存在,只不过,已经开始呈现出中西方文化逐步交融的态势。而且,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伦理观念也在影片中得到了交汇。父子关系的发展是表征,两种文化、伦理的交融是实质。

作为东方人形象出现的高伟同,不仅在美国留学、定居,而且习惯了美国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他身边,有一个相处五年的同性恋人。一个在西方生活的东方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交融。五年不是一段短的时间,这个时间概念体现出伟同在情感追求上传统的一面。不止如此,漂亮的女房客威威也多次表现出对伟同的好感,却因为伟同对爱情的坚定与执著不得不望而却步。这种传统的对情感的坚守与现代伦理观念中的同情恋情共同组成了高伟同这个矛盾的统一体。

父母不满意儿子媳妇处理终生大事时候的潦草态度,坚持要有一个传统的仪式。于是,伟同的婚礼也出现了两种文化的折衷,既有西式的公证,又有中式的喜宴。中国餐馆陈老板,昔日伟同父亲的下属,自告奋勇张罗了一切。一场喜宴就这样展开。闹酒、闹洞房,闹到威威心思恍惚,假戏真做也在情理之中。而伟同呢,仅仅只是因为醉酒吗?

应该说,伟同一直试图在两种文化、两种伦理观念中求得一种生存。这是委曲求全,也是为了在对立之中取得平衡。为了平衡,他要应付母亲寄来的交友表格;为了平衡,他和威威演了一出结婚的戏;还是为了平衡,即使到最后,伟同也不忍心告诉父亲实情,担心父亲的病体承受不了打击。

而这样的委曲求全,何尝不存在于父母中间。面对儿子媳妇的公证式婚礼,父母即使满腹的怨气与伤痛,也没有把这种不满化为直接的冲突,他们在观礼的时候仍然强颜欢笑。父亲的沉默,母亲的失态,到陈老板承诺婚宴以后二老的开怀大笑,这人之常情的反应中更蕴涵着一腔心酸。

母亲终于得知了儿子是同性恋者的真相,但她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她不能理解,却还是选择了宽容。其实,父亲也并不是伟同想象的那样不能沟通。只有赛门知道,那个用英文吵架的早晨,伟同的父亲已经听明白一切。父亲并没有戳穿,任由他们为了尽一点孝心而演戏,我想,并不只是希望能真的抱上孙子。对于父亲来说,回避矛盾其实也就意味着一种变相的接受。

三个年轻人找到了最适合的处理方法,也满足了父母的愿望,结局应该算两全其美。而这个结局,也是伟同父亲无奈之下的期望吧。父亲临别时感谢赛门照顾伟同,而对威威的感谢明显是为了高家的香火。机场安检时,父亲举起双手的背影,似乎隐喻着一种投降,那是父母为了子女的幸福而作的投降,是一种不得已的退让。而这种退让,同样存在于子女之间。传统与现代,其实也用不着决裂。就算是委曲求全,也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更何况,因为理解对方而退让,总是会给人带来温暖的。

那场喜宴,毕竟存在过。在两代人的记忆中,也将一直存在下去。

 短评

李安那句酱油台词太霸道了,大家都没捅破的窗户纸就这样被他。。。可能是编剧有外国人的缘故,台词有点心灵鸡汤啊,不过一切都很完美,喜欢归亚蕾的表演,赵文瑄也确实巨小受哈哈哈。爸爸才是终极boss,不要小看爸爸!懂外语就是王道啊~~~感人的好片

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李安总是善于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表现中国文化的细枝末节。被放大致喜剧形式所表现的那场中国婚宴,反讽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性的压抑…而中国最传统的家庭、家族理念,也在这一场假结婚的风波中进一步深化。隐忍的情感,家庭中的冲突,最终在爱与理解中得到化解。接受了一切向前走,这终是一场喜宴。

10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力荐

作为导演,李安在《喜宴》中的表现还略嫌稚嫩,电影中粗糙的细节比比皆是,远不及《卧虎藏龙》之后的精雕细琢;但从内容与情节上来说,这部我感觉却是李安最精品的几部电影之一:放了很多心血心思上去啊,对文化差异的刻画准确犀利而生动活泼。这部电影李安作为编剧比作为导演更成功。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觉得感动的都是男的吧,当男人就是好,一手同性爱人,一手怀孕妻子。家里捧着,妻子宠着,爱人爱着,老父亲也向他“投降”。归根结底,只是想抱孙子,生儿子罢了,到底爱谁无所谓。女性可千万睁大眼,别做了同妻还感动地一塌糊涂。

16分钟前
  • Voyager 1
  • 还行

赵文瑄处女作这个程度,让人惊叹

21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所以说,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伴郎和新郎的关系。微虐慎入。

25分钟前
  • 玛奇朵
  • 推荐

能把直男变弯,弯男变直的好片子。。。

30分钟前
  • 打蚊子的科学家
  • 力荐

爸爸肯定也是gay的嘛,多明显啊~Simon是多么理想化的同性伴侣啊!金素梅太像叶童了~我喜欢李安这个系列的电影,很回味~还有赵文瑄实在是太帅了!噢,薛绍~

33分钟前
  • 小M
  • 推荐

传统的闹洞房太可怕了

36分钟前
  • Ruby姐姐
  • 还行

看到房间号1069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39分钟前
  • 小V
  • 力荐

这片在20年前是多么得前卫出格阿!!

44分钟前
  • ryanking1219
  • 推荐

父亲在片尾过安检的时候最终还是举起了双手。

48分钟前
  • 劳永逸
  • 力荐

台湾跟大陆假结婚,其实在跟美国搞同性恋

52分钟前
  • 王神爱
  • 力荐

我对骗婚的死gay一点好感也没,哪怕姑娘是花钱雇来的都觉得恶心。

56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还行

昨晚看李安的采访,他说「在变化得太快的社会中,孝道该何去何从。人好像只能去接受和追赶这些变化,其实是很无奈与惆怅的。」家庭三部曲终于看完,这部编剧太妙,如果说「饮食男女」是在调和传统伦理与烟火世俗,那么这部则在调和中西、以及传统与现代的文化。PS:李安那惊鸿一瞥的客串。

60分钟前
  • A。
  • 力荐

婚礼上一片狼藉的时候,有个中国人向老外解释:that’s the results of 5000 years of sexual repression,瞬间解释了咱们好多荒谬却无法改变的习俗

1小时前
  • bamboo
  • 推荐

故事讲圆了,金素梅的台词功太生硬,想打掉孩子的那两段台词写得不好。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

李安自己在里面演路人甲划重点敲可爱!“让你们见识一下中国人五千年的性压抑”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黄青蕉
  • 力荐

我现在挺同志,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不成为同妻。

1小时前
  • ᥫ᭡້໌
  • 推荐

“妈,同性恋的人能够在各方面合得来凑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赛门都很珍惜对方。” 李安总能在边缘和传统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然后双双将我们击溃。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