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

综艺大陆2006

主演:易中天

导演:未知

 剧照

易中天品三国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09-26 01:28

详细剧情

  《易中天品三国》,央视CCTV-10历史演播类节目,《百家讲坛》系列之一。主讲人易中天,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大家解读。

 长篇影评

 1 ) 给岁月以文明 给时间以生命???硬核朋克易中天 原创 宅少 宅总有理 2019-08-27 20:50

昨晚在群里意外得知,由是今日贴文以周知,重点是标题!顺致宅少❤️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涅槃主唱·科特·柯本 「逝于1994年4月5日」 出自歌曲:《My my, hey hey》

01

1998年,厦门大学要给易中天分套房子,112平米,折下来3万块钱。 很不幸的是,易教授当时穷得连3万块都拿不出来。不像余秋雨,不但《文化苦旅》卖破150万册,还打算去凤凰卫视做节目。 1992年,《文化苦旅》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首发,来了50多家媒体。就这么吆喝,一年还压下了一万册库存。出版社领导去欧洲考察,遇到余秋雨的同学,《收获》的副主编李小林,跟她哭诉,说这咋办啊。没想到一回国,书就从各大学校里爆了,以燎原之势烧到全国各地。上到专家教授,下到贩夫走卒,人手一本。上海扫黄,被捕的从业者兜里有三样东西: 口红、避孕套、《文化苦旅》。

那年,余秋雨老师和出版社领导一样惊讶。原来历史沉思、人文喟叹,不光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属啊,中学教师、公司职员、书摊大爷同样有一颗热切关注文化的心,一样有这样高级的文化需求。此后,余秋雨老师就发誓要把历史人文知识,带到急需文化滋养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不巧的是,《苦旅》爆红第二年,内地电视业改革,各地方台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纸媒的影响力,一夜之间大打折扣。好在余老师是学戏剧出身的,对传媒的理解也与时俱进,很快就搭上了电视这条快船。 1999年,余秋雨老师参加凤凰卫视的探险节目,写出一本《千年一叹》;2004年,又在凤凰开设《秋雨时分》,用千年一叹的口吻梳理文化脉络;2006年,又去央视“青歌赛”做文化点评,帮助全国各地的歌手补课。 尽管余秋雨老师如此卖力地上电视,希望更大面积地将多年来的人文哲思普及给广大观众,他也没能在电视领域复现纸媒的辉煌。倒是他上“青歌赛”这一年,当初连3万块钱都拿不出来的易中天,以传神的语调、犀利的话风,成为《百家讲坛》的流量Boy,一举收割了广大群众滚烫的文化心。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在传播书斋文化的电视传媒时代,余老师只能黯然退场,留下易中天在台上发亮发光。这里面不是没有原因的。 归根结底,还是余秋雨老师没能掌握一门鲜活的语言。不可否认,余老师一支绚烂妙笔,被白先勇赞叹为“令正始清音复闻于今”,钩沉历史、拆解掌故,确实能迷倒一群读者。但上了电视的余老师,短板就出来了,一来口语表现力肯定没有文笔好,二来一嘴的大家气派,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相比之下,易中天那口带着浓浓乡音的塑料普通话,就不会给人隔膜感。再配上没有偶像包袱的即兴调侃,自然深得百姓喜欢。 早在延安时,主席就教导过我们: “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研究历史的余老师,却忘记了历史的教训。

02

当然,人民群众的语言,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开门能骂街,闭馆能Rap,也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没有经受过磨练、打击,就想把一口鲜活、可爱的群众语言学到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件事上,不能怪余老师语言学习能力差,只能怪他命太好。 童年时代的余秋雨,虽然也是在老乡间长大的。但他父亲逃难到乡下时,还带了两大箱子书。余秋雨除了看看山水,剩下的时间都在读书。可怕的是天赋奇高,过目不忘。从天赋层面上,很早就脱离了劳苦大众。 还在上中学时,作文就拿了全上海一等奖,被收录到教材里。16岁考大学,余秋雨觉得考任何一所都没有挑战性,于是报了文科最难的上戏。同时,军事外语学院也想要他。余秋雨正作难,上海招生委员会主席姚力亲自出面做思想工作: “国家长年战乱,军事人才很多,艺术人才缺乏,你赶紧去上戏报到吧!” 可以说,靠着灵光的脑子和绚烂生花的笔,余老师一路上就没吃什么亏。十年动乱没受到什么大的冲击。动乱结束后,苦心研究了十年戏剧学,写出四本专著。本来说是给自己补文化课的,结果被评选为“国家级专家”,还成了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以为这就结束了?然而并没有。转过年去,文化部直接点名,希望他能做上戏院长,先以副院长过渡过渡。 就算余秋雨老师熟悉民间语言,那也不是靠着长期混迹民间习来的,是观察得来的。而且那放在局级干部的嘴上也不合适。尽管1991年,余院长一连写了23封信要辞掉院长职务,还婉拒了几个省部级职位,开始致力于文化考古、人文传播的他,也不大可能重新学习亭子间和石库门的语言。 易中天老师就不一样了。 他是土生土长、从群众中间长起来的。

青年时代的易中天,和余老师一样醉心于文艺。18岁那年,读了苏联女作家威拉·卡特林斯卡娅写的《勇敢》,读得热血沸腾,自己也想写一本中国版的《勇敢》。易中天深知,要文艺,先生活,于是不顾家人反对,跑去了新疆建设兵团。在那遥远的地方,他以为生命之外还有生命,寒风里面还有诗句。结果到了农场才发现,除了饥饿、寒冷,就剩差点自绝于人民。 在新疆农场,每天是干不完的累活、脏活。要么是跟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后面收麦子,几十斤几十斤麦子扛着走,要么是膝行在一望无际的条田里面拾棉花、敲棉花叶子,一跪就是十几个小时,从日出跪到日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云南,正处在黄金时代的王二,还想吃、想睡,想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朵。在新疆,正处在黄金时代的易中天,心气很快就被锤没了。还写他妈哪门子《勇敢》啊,能写写黑板报就不错了。所有的期盼都一天天老下去。最大的奢望,是冬天能在屋里剥棉壳——暖和。

日升月移,风霜雨露,辛苦的劳作,贫乏的生活,让易中天体验到了粗粝的现实是个什么东西,那不是作家笔下的风花雪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严肃问题。也就在这十年里,易中天深入扎根到群众中,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一员。 想当年,回乡探亲时,易中天已经彻底变成老乡,连马路都不会过了。 好在所有的挫折、苦难,都不是白吃的。在新疆习得的一口纯天然、原生态的语言,不但让他亲近了劳动人民,还让他了解了劳动人民的趣味。 这是仕途顺达的余老师,怎么也比不了的。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成为易老师的手下败将,也是历史的必然。

03

30岁的时候,余秋雨忍受着酷暑严寒,已经试图将社会学、历史、宗教、美学打通,为四本大师级的学术著作做准备了。 30岁的易中天,还在新疆钢铁子弟公司教书,工资比不上老婆多。要不是为了多拿点工资,他都不至于去考什么研究生。 不同的人生际遇,创造不同的生命个性。 30岁之前的历练,就让余老师和易老师的个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余秋雨老师这种王勃式的少年英才,打小就被捧在手心里,人生一路腾达。望穿茫茫岁月,其志高远所在,也无非就是成为一代名家了。想想余老师跟那么多古代老铁神交,看过那么多历史兴衰下的文人侧影,就算不想千古留名,怎么也得沾染一些巨擘习气。何况人家本身就是学界名流。

身份摆在那儿,风度就很难掉地上。加之一贯的自恋,进入电视传媒后,余秋雨总会不自觉地扮演“文化导师”。不知是不是因为研究戏剧学,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时,总是忍不住说一些戏剧化的桥段,将自己衬托成非凡人物。很多时候,观众都快以为余老师和他写的那些历史名人没啥区别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余老师。不管是谁,要是40岁之前都跟他一样天资过人、命途通达,八成也会觉得自己乃天将斯人。 然而,余老师一边频繁上电视露脸,一边又要显得超然脱世,就特别容易授人以柄:您老人家既然不是俗胎凡骨,为什么又要掺合滚滚红尘里的名利俗务? 也怪不得当年王朔老师说他: “成天装名士,一装十几年。”

不管余老师的名士范儿是装的,还是浑然天成骨子里带的,从大众传播“人设学”的层面来讲,一旦成为公众人物,都是非常不利于发展的。君不见,凡是人设立成“深情男”“学霸男”“爱妻男”的,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人设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往“楷模”和“先进”上立。一旦被抓住把柄,形象就秒崩成渣。 还是王老师老辣,一上来就“我是流氓我怕谁”“无知者无畏”。看你还怎么啐我? 而你要是立人设“文化导师”,最好连一个错别字都不能有。 别人给余老师文章挑错时,余老师的策略是,全当作没听见。别人指责他贩卖导师人设博取媒体流量时,余老师的策略,依然是当作没听见。 所谓大家者,就是不跟揣度人心的小人们计较。这种“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的态度,同样是人生经历的产物。余老师的教养、气质和顺达的过往,注定了他必须保持儒雅、体面的姿态。

易中天老师,可就没那么好惹了。 看过新疆的莽莽天地,吃过兵团十年劳苦,一度对人生感到绝望的易老师,历经人生百态世间冷暖后,笑容一点也不温暖纯真。 他胸中砰砰作响的,是一颗硬核朋克的心。

04

1985年,一位师兄在台上讲着讲着,“邦当”一下栽倒在地,撒手人寰。易中天去嫂夫人家慰问时,看到穷得只有几张小板凳。 在挽联上,易中天写道: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此惜年少 身跻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纵斯文 当时易中天就想:难道中国的学者、学人,就活该受穷吗? 那年头还有个更有趣的现象,为了评职称,很多学人从工资里省钱,自费出书。出个几千本,到处送亲戚朋友。 除了这些人,书根本没人看。

易中天不禁想起刚入厦大时前辈学者林兴宅教授嘱咐的话:“作为学者,要么研究成果可以永垂不朽,要么是能够广泛影响社会,否则自说自话没有意义。” 1987年开始,易老师就琢磨着学术自救了。读完《万历十五年》和《美的历程》,他回屋写了个《走出美学的迷惘》,很不幸,只卖出了800册。1995年,他又用更大众的文风,一口气写了“品读中国”系列,《品人录》《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这种写作风格,已经和他讲话差不多了。 再次很不幸的是,1995年,还是余秋雨老师的时代。那一年,《文化苦旅》不断再版,余老师的收入从再版30元每千字,变更为8个点的版税,正一步步迈入作家富豪榜。而易老师的“品读”,想必没卖到什么钱,否则不至于1998年连3万块都拿不出来。

直到2006年,央十让他去《百家讲坛》,说讲一期给1000块,一周录一期。易老师一算账,一年下来,那可是四万块钱啊,夹着包就去了。他没想到自己会火得一塌糊涂,也没料到会一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如果不是来自四面八方七嘴八舌的质疑,我们也无法深入了解易老师硬核的灵魂。在这件事上,首先得感谢早年一个又一个勇于采访的主持人。 多年以后,当王志以副市长身份接待杨振宁时,不知道他是否还能想起作为“面对面”主持人采访易中天教授的那个遥远的午后。 与其说那是一次采访,毋如说是一次揭秘。是王主持的一次次追问,帮我们揭开了易中天身上诸如“明星学者”“学术超男”“富豪作家”这一类的世俗标签,看到了他那颗闪亮、硕大的——朋克之心。 尽管王志准备充分,带来了网友各种尖锐的声音,深谙朋克话术的易老师却不慌不忙、见招拆招,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天,针对讲述风格,王志提到:“有历史学者说,你把历史庸俗化、娱乐化。” 易老师并不着急反驳,先来一句:

王志:“比如拿现代的‘潜力股’‘打电动游戏’这一类说法来做比方。” 只见易老师轻轻抬起下巴:

然后轻飘飘地丢出证据,无懈可击:“这种讲法古已有之啊。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里就说,做郎官就是做公务员。” “还说您把庸俗当有趣,把俗解当真相。” “这是观众的意见还是专家的意见?” 见王志语焉不详,易老师立马怼道:

“您还说,刘表见上帝去了。” “就是说刘表只能见阎王,不能见上帝?他们是不是这个意思?还是只能说‘薨’?” 王志:“还有人说,把诸葛亮这个英才说成是帅哥,这有点贻笑大方。” 易老师朋克迷之微笑,还以夺命三问:

“《三国志》里面,是怎么描述诸葛亮的?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一套漂亮的硬核反击,完成得举重若轻。 在当时,各大媒体最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易老师为何要上电视。王志也绕不开地问了句:“选择上电视,有没有想到名利?” 擅长“朋克式反问”的易老师:“为什么现在媒体最关心的就是出名、赚钱?”

假如王志回答,这是媒体关心的。易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为什么媒体不关心关心老百姓在意什么。于是乎,王志只好顺着他的话:“也许这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学者反差比较大。” 易老师顺着对方的逻辑,一举反杀:

王志啊王志,还是太年轻。

05

走红后的易老师,不知打过多少硬仗,怼过多少记者,留下多少佳话。 通常而言,如果对方问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问题,比如谈谈历史观、聊聊读书趣味,易老师还是很谦逊、很配合的。但只要对方的问题触碰到雷区,很抱歉,老朋克会用一百种方式让你显得很傻X。 某台的主持人,就因触碰到易老师的“不问动机”原则,被怼到情绪不能自理。 那时,易中天的《品三国》起印是55万册,还没开售,订单就有60万册。主持人问易老师:“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话也没什么恶意,估计易老师那些日子被媒体围剿,憋坏了,立马反问:

“我想这个干嘛?我怎么可能想?就像你们电视台做节目,突然哪天火了你们也猜不到。对吧?小兄弟,告诉你,也劝你告诉其他媒体,没人干一件事之前会想那么清楚。不要以为什么都是策划出来的。” 还没等主持人接话,易老师又展开道: “现在媒体最愚蠢的问题,就是喜欢问人家动机。前不久有个记者问我,你现在到处演讲,是为了挣钱还是传播文化?我说,有这么重要吗?我说挣钱你就不来吗?我说传播你就来吗?那我问问你,今天你们电视台邀请我做这个节目,是为了挣广告费呢,还是为了传播文化?这不是蠢吗?” 主持人还在懵逼,易老师又进一步以形而上的高度,阐述了“问动机”的荒谬性: “不要老是问人家做事动机。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结果很简单,就是躺到那个盒子里面去。我向来是问过程不问结果。不要老想为我找一个动机。你总不能问人家,你干嘛来这个人间啊?你干嘛来人间走一遭啊?”

<易老师人生三问:你为什么要来到这人间走一遭?什么动机啊?你想干什么?>

自讨没趣后,主持人并不气馁,又提到易老师批评余秋雨“诈捐”的事,问:“人家说你批评余秋雨,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 这一次,老朋克连怼人的欲望都失去了。

然而,年轻的主持人并未死心,又抛出一个毫无营养的终极疑问:“你觉得现在的自己最像三国里面哪个人物?” 只见老辣的易老师呵呵一笑,笑里藏刀,侧过脸对旁边的嘉宾说:“你看,他们完不成任务了——”

主持人:“我们领导也不弱智。” 易老师一听,应声补刀:

遥想当年,易老师行走江湖,怼记者、怼观众、怼嘉宾,无一放过。人家问他,你觉得你媚俗吗?易老师说,媚什么俗?我本来就俗。人家问他,出名之后有什么感觉。他说这是06年的问题,拒绝回答。还有一次,记者说,阎崇年被打了,于丹被吓跑了,现在轮到你了,你有什么感想? 易老师硬核反问:“轮到我是什么意思?人不是你弄来的,你怎么知道要打我?” 李白当年是怎么说来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06

易中天老师是何时成为一名硬核朋克的,江湖上早已失去了明确记载。 也许是在新疆体验到无望和痛苦时,也许是在看到故去师兄窘迫的家境后。 可以肯定的是,只有看过了鲜血淋漓的人生,才能避免说一些大而无当的导师语录、灌一些迷魂鸡汤,讲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话。 想当初,王志问他为什么去厦大。易中天说:“因为厦门天气好,我是准备老了在这里退休养老的。”王志问:“你这样说,厦大领导听了不会不高兴吗?领导都希望听到的是那种话。”易中天说:“这是实话嘛,人总要考虑实际问题,考虑生命本身实际问题就不崇高吗?那我宁愿不崇高。”

你看,只有被虱子咬过的人,才能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就不难解释易老师谈医生处境时说: “我们不要老讲‘医生也是个人’,应该讲,医生,他首先是一个人。什么叫也是人?” 面对中学生教育,他会说: “我旗帜鲜明地反对励志、培优,旗帜鲜明地反对成功学、望子成龙。我的口号是,望子成人。还有,我最痛恨青年导师,谁要是以这个自居,谁就是一个狗屁。” 面对各类无脑鸡汤,他又说: “所谓的格言,就只是给你一个现成答案,而没有思考空间。什么天才就是勤奋?扯他妈的淡。天才就是天才,勤奋就是勤奋。天才怎么会是勤奋?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不是所有失败都能生出孩子。”

对于一名朋克而言,最高修养莫过于“世界吻我以痛,我还世界以歌”。 历尽沧桑的易老师,唱的歌虽然充满火药味,但至少是苦口良药,不会教育老百姓关上窗户擦亮心灵,来抵御这个世界的雾霾。 遗憾的是,年岁渐增的易老师,晚年已经致力于撰写中华史这项浩大的工程,社交活动日渐减少。而随着《百家讲坛》衰落,在互联网去中心化大潮下,依然需要文化滋养的老百姓,没能再迎来一位类似的书斋明星。 但我想,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不会有。 如果有的话,希望他能像易老师一样熟练掌握民间语言,少摆一些精英姿态,切切实实为提高全民人文素养而努力进取。 至于被毒鸡汤和导师语录灌得五迷三道的人,一定要多去看看易老师的硬核视频。

多看,多思,多洗洗眼睛。

「全文完,下次再会」

(文末精彩视频和参考资料移步公号宅总有理)

 2 ) 孤独的易先生

很多人不理解历史的必然,他们认为如果当事人做出另外一种选择,历史的走向将会完全不同。确实,个人的选择可以左右很多事件的结果,但是扭不过历史的巨轮。

曹丕接受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被士族接管。

孙权本土化,大量提拔吴的士族(陆逊,顾雍),孙吴政权被士族接管。

刘禅接受樵周(蜀国的名士)的建议投降曹魏,蜀汉政权拧不过士族的反叛。

三家都不约而同的被士族所侵蚀。这不是一两场战役可以改变的,无论战果如何,最终的结局依旧是同归于士族。

从秦汉到隋唐的政治形态是一个从 贵族阶级的统治(察举制)到 庶族阶级的统治(科举制)的变化过程,其中不可避免的过渡就是士族阶级的统治(九品中正制)。而曹刘孙三家是这个过渡过程中的插曲,可谓插曲中的插曲。虽然他们三家对待士族的态度不一样,但是他们不是士族,也无法代表士族,所以他们三家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士族的统一就是历史的潮流(即使不是司马家),而非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

以道德的标准品评人物是肤浅的,要看到的是人物背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

袁绍 一个看起来反应慢的人物,但背后支持他的是一股巨大的士族力量,这股力量可谓无往而不利。但是曹操却把它打败了,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三国,才有了这段历史的插曲。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士族最后还是统一了,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无论司马懿还是袁绍,他们背后的力量都是士族,士族统治是必然的。曹孙刘的反叛是插曲,人物的行为可以改变历史过程,但无法改变历史结果。

以上是我在品三国节目中最后8集学习到的知识 之一,也是是节目的精华,感谢易先生。但是广大观众往往看不到这些精华,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是易老师的风趣幽默,抑或说是演技(笑)。他们所争论的也不是历史文化,而是人物的一言一行,或是在意易先生吹了谁或者黑了谁。

人们听不到易先生真正想要说什么。娱乐,这才是他们的唯一标准,正是易先生的谈吐或者说表演具备娱乐性,品三国才能有如此成就。

此乃品三国之大幸,易中天之大不幸!

希望以后准备看品三国的朋友可以耐心将它看完,特别是最后8集,可以多看几遍,这是值得咀嚼的内容。

谢谢

 3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2集花了四天时间看完。由于时间有限,不得已便是开了倍速快进。

虽然易中天先生没有完全详细地把三国人物都评论完,包括像吕布等等一类的,说得比较少,魏蜀吴三国之中等等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对我一个对三国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已经是十分宝贵的知识宝库。易中天老师讲解了很多三国人物,一步一步分析三国,细品三国,品读出很多宝贵的干货,有营养的知识。其中各国的发展到灭亡的启事,三国英雄的种种处事作风,为人性格的命运与从高处与深处看三国的眼光,都十分值得借鉴与思考。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三国距离当今虽然遥远,但是其中的人性却是人类所不变的,所以在品读三国的时候,为历史人物哀叹的时候也是在从他们身上择优弃劣。另一边,也解析出了许多三国迷题的可能,后人对待三国的矛盾,如诸葛多智而近妖,面对总总矛盾问题,易先生使用了正确的历史眼光对待,真如一次精神洗礼,让人受益匪浅。

 4 ) 这是一部评书

以前没认真看过,碰到哪集看哪集,最近开始听,居然挺好听的。
    这是一个评书版的三国,像讲故事一样的叙事,没有细究过内容的真实准确性,但能在电视节目上讲,应该是不错的,起码来源有依据。有好多历史典故其实都知道,但听着他侃侃而谈,一段一段的讲,居然妙趣横生,通俗易懂。
    因为他讲得有趣,还专门买了他的书来看,而且他这个人也很有趣,不迂腐,很直率,挺喜欢的。

 5 ) 品三国英雄人物,做当下随和阿宅

第一次看,是中学时好基友推荐的。 在基友家一起看了电视,然后被易中天老师以故事说人物,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所吸引。

比如谈起人物历史形象与民间形象的不同时,曾聊到“关公与曹操讲价求婚,结果反被曹操NTR截胡”的一则轶事,由此催生群众口口相传“曹魏好人妻”的典故。 诸如此类,给少年时的我不小的冲击。 Σ( ° △ °|||)︴

还有老师、教授上课是这样上的啊?太过瘾了(不对,划掉),太有趣了。 因此那时看电视,准时收看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就因为易老师。

作为品三国的第一个篇章,易老师大谈曹操的“不拘小节,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以及随之而生的成功之路。 比起死板教条的历史课,内容非常新颖,也由此网络上大家对曹操有了“曹老板”的称呼,很是吸引只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我。


后来大学时代,在B站把电视上没追完的“孙刘联盟”之后的部分看全了。

在这段精华篇章中,易老师以士族阶级的历史形势为切入点,来看待三国各自的发展路线和最终命运。 (什么是士族?中国历史上曾经跨越相当长时间,世代读书为官、垄断上升渠道的名门望族。)

将“三国历史”总结为,“士族地主阶级,试图成为统治阶级,而被另外一些力量所阻挡的反潮流历史”。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就是“逆流而上”的代表。

观点精辟,自己看课本时闻所未闻,颠覆了对三国停留在“文臣武将各领风骚”的印象——这多半是受日本光荣的各种三国游戏影响。 因此有一种刷新世界观的大开眼界之感,也让刚上大学时追求深度的心理颇为受用。(可以键盘吹牛了!)


现在特殊时期,经常宅家不出,B站引进了《易中天品三国》的正版,此时自己已经工作了几年,又重温了一遍。

这一次看,已经不单单是看说三国本身。

有些针对品三国内容锱铢必较的长评,我也认真看过,但历史评说都乃主观上的一家之言。不做历史的学问,也不懂,就看看即可,不参与论辩。 这回看品三国,是通过易老师讲课的方式,无形中对个人学习为人的思路,有一点收获。

易老师在《品三国》这个节目(还有以前的《汉代风云人物》)中,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这是一种我以前称赞过,相当了不起的能力。 而且易老师讲课条理清晰、缓缓道来,这点也让人非常欣赏。 再看现在的播客文化,好似每位UP主讲话都如同开机关枪一样,虽然我自己也是这样;还有在《品三国》最初几集的弹幕中,经常有人提议“调成X倍速”观看为佳。

不禁感慨,面对这些人,已经产生了“代沟”。 慢一点,沉下心,又何妨?兴致所至,易老师还会时不时来上一首呢。

不过也不是对此做批判状,易老师自己就印证了那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讲课不有趣的老师”。 这让我又回到了中学时看《品三国》节目最初的心态,因此易老师是心中老师的典范。


易老师是怎么作为老师来表达的呢? 先阐述各方观点,摆事实依据,再根据逻辑思维推导,由此旁列自己的看法。 虽有个人立场,但并不过度渲染激烈的情绪。 这在当今,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说话态度。

就拿自己来说,因为相当长时间泡在网络论坛中,(比如NGA、贴吧等等) 讨论话题往往有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辩论打擂台”的口吻,这是很不好的。 最初可能会在网上获得一些认同的“网友”,但之后也会被曾经认同的人所厌恶。

正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往往就在不经意的时刻表现出来,很难控制, 所以更需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做人不要当键盘评论家(我实在是太管不住自己,去留言评论一番了,坏事啊)。 面对攻击和批评,也要用虚心的态度来思考,而不要去反驳打嘴仗。

不过,当今移动网络,喷子成风,口吐芬芳,祖安人遍地横行,这又是我远远不及的,小巫见大巫。这是另外的话题,略过。


还有一个重点是,易老师在“用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的方法之上,蕴含着“抽象继承”的历史观。

抽象继承,这是对个人看待事物最有启发的一条。

什么是抽象继承? 我对此的体会,就是每个人的言论和行为,都有他个人所受的具体背景所影响,其表达也有具体的语境。

对于古人,要站得更高,但也要有同理心; 对于现在的人,不可剥离对方说话的环境,去揣测立场、做阅读理解。

认可的就学习,不认可的就保留意见。别动不动就在语言上“批斗”、“打倒”对方。 这对当今的网络风气,是很有价值的,哪怕非常难以人人做到。

比如对诸葛亮,我们要追求他的“公开、公正、公平”,而对于他治理下的蜀汉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不可全盘照搬,也不妨对他不得以之处抱有理解之心; 比如对于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当时的时代有着宗法制度的背景,因此没有必要揪准了“性别歧视”,这样就能理解他脱口而出对“分寸感”的抱怨; 对曹操,欣赏他用人的“智慧”,对所说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在知道了是愧疚悲伤的心情下后,则可以保留态度,而不必放去大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帽子。 (当然罗贯中是基于小说的文学创作理论去做的,这又是另一码事了。)

这就是抽象继承。

同理,可以抽象继承: 曹操(前期)的唯才是举; 刘备(前期)的坚韧不拔; 孙权(前期)的随机应变; 诸葛亮(始终)的务实精神。 等等。


抽象继承是一种大气的认知方法, 由此进一步引申,用眼看他人事物时,也不妨大气一点。 我将其理解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什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我从易老师评《品三国》最大的两位主角,曹操与诸葛亮的解读中,感悟出来的。

曹操怎么用人: 面对别人的优点,睁眼;面对别人的缺点,闭眼。 坚守政治原则,不纠缠鸡毛蒜皮。

诸葛亮怎么看书: 睁眼观其大略;闭眼不求甚解。 把握大纲,不抠字眼。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都处于既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办坏事的灰色地带。 不必过于求全责备,也不必追求中立客观。

只要多开卷,多换角度看问题,打开思路就行了。 与人相处也是,多欣赏亮点,少挑刺攻击,不要做高低批判。

有经有权,不认死理。根据情况,适当的睁眼闭眼。

现在的网络,常常有人带着显微镜断章取义,曲解原意, 眼睛时刻睁得大大的,不知道适时闭眼。

将一切化为简单的敌我斗争, 将一切化为个人的吹黑好恶。

这是不好的。


如此讲下来,已经跳脱了三国历史事件的范畴。 看似偏题,但这是我从《品三国》中收获最大、觉得最需要学习的东西。

从《品三国》、从易老师本身中“抽象继承”全部,可能是没有本事,做不到的, 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最终能学到个一两点,也就够了。

正如我成为不了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 但仍可对其为人,表示深深的敬仰。

 6 ) 20170721

近日重温了三国系列影视作品,与其说看电视剧,更不如说像上历史文化课,和小时候看老版《三国演义》相比,现在看的更加是故事背后的思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通过描绘壮美景色,凭吊古代战场,追念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功业,曲折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其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何等的感慨与惋惜!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涌现了无数文武能将,或辅佐、或治国,或为匡扶汉室奉献一生、或为实现自我抱负拼上一切。

而这其中,很难说孰对孰错,就从皇室正统的概念上聊聊当时三位诸侯的不同表现。

洛阳之乱后,董卓被灭,汉献帝刘协流离失所,而名义上为讨伐董卓的关东联盟早已名存实亡,十八路诸侯各怀心事,最有实力的三位:袁绍、袁术、曹操,从对待汉献帝的态度上则展现了不同的战略思维和理想抱负。

尽管汉室早已失去往日光辉,各路诸侯多少对称帝颇有想法,但真正实行自立的只有袁术。袁术与袁绍同为东汉大臣袁逢的儿子,虽然袁绍较各方面均优于袁术,但袁术因自己是嫡系而袁绍为庶出十分瞧不起袁绍,他认为朝代更迭是历史惯例,能取代汉代刘氏的也只有四世三公的袁家,而自己比袁绍更正统,并且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加之早年挟持吴国太得来的传国玉玺,自命不凡,天子之名非己莫属。

相比袁术,他的兄长袁绍稍微高明一点,他选择另立,承认汉代的存亡,相当于成立了一个流亡政府。

曹操早已看破袁家两兄弟的关系与战略格局,而结局也掌握在他手中,袁氏二人大败,他在汉献帝流离失所时将其接回许昌,侍奉天子如往日,实际上挟天子以令天下,掌握政权,终生以汉臣自居,巅峰时称王,其子曹丕利用政局使得刘协被迫效仿尧舜禅让而称帝。

就三位均有实力改变局势的诸侯,甚至后期与之制衡的吴蜀二国君王而言,胜败不言而喻。但曹操的历史形象是十分复杂的,正如刘备所言“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有关他的历史名句都是相对强势且负面的,对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而言,他的抱负与作为被普遍解读为谋逆篡汉实在太正常了。然而还有一句著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见单方面评价一个人也是不客观的。教育时期的读本给了最好的答案,一方面《杨修之死》体现现了心之狠毒,另一方面《观沧海》、《短歌行》则展现了其诗词造诣、伟大抱负。

大山永远不会嫌高,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像周公那样虚心对待贤才,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这就是对三国史改变最大之一的人,所怀之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reference

《新三国》、《品三国》、《军师联盟1》

 7 ) 天下大势和人性(及其他演讲)

易中天品三国

8集,曹操,年轻初创业时,胜感谢别人,败检讨自己,得人心;贾诩,神机妙算,深谙人性,洞察人心。

易中天其他演讲:

演讲1,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中西文化差异:

1)西方文化核心是契约。来自古希腊工商业需要的个人主义,瓦解了氏族。处理人与人关系就靠契约:法律、上帝、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中国文化核心是血缘。群体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核心。人本、现实、艺术。

 8 ) 历史的插曲,士族的胜利

对易中天品三国的态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小学刚接触,迷得不得了,那个时候还喜欢玩Koei的三国志11,把每个武将的技能、属性、生平历史,每个城市的名字、特点背的清清楚楚,再结合易中天先生的故事一品味,实在是小学时候的一件乐事。后来自己渐渐长大,外加百家讲坛又被袁腾飞、于丹之流拉下神坛。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似乎又成了一种过于“通俗”的东西,倒有觉得有几分不屑。最近在准备法考,娱乐之一便是闭目养神之余听听,才惊觉不是内容太浅,而是自己见识浅薄。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是绝对的精品。

三国之历史,正史戏说,耳熟能详。在大多数人眼里,熟悉的是其中精彩的故事,是各色英雄。但真正要给这段历史一个概括,易中天先生给的是最恰当的,三国的历史是插曲中的插曲。

读演义小说,甚至读陈寿三国志,都难以感觉到三国的历史的暗线其实是士族的崛起。东汉末,天下是三大力量相互制衡,外戚、宦官和士族,后来宦官和外戚内斗,大将军何进被杀,外戚倒了,宦官伤了。董卓如今后又杀绝“十常侍”,这也为什么看演义小说中,少见宦官的戏份,也就在蜀汉末期,才有“黄昏二神”登场…两大支柱一倒,占有绝对力量的便是士族。但蹊跷的是,最后形成的三国,魏蜀吴,都非士族政权。

魏国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宦官之后,是士族最看不起的,魏国内部最大的矛盾,是分不清哪些人姓魏,哪些人姓汉。吴国是外来政权,孙坚、孙策打的江山,基本上把与士族的矛盾解决的七七八八,孙权深谙制衡之术,倒也把江东安稳下来。蜀国是三国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一个国家,鼎盛时期割据荆州益州两大宝地,转瞬间又痛失荆州且痛失诸多良将。蜀国亡的最早,矛盾也最深。益州原本的诸侯刘璋是外来政权,刘备是第二个外来政权,外加原本土生土长的士族,共有三种力量交杂在其中,让诸葛亮丞相操碎了心。

所以归晋一事,本身并不突然。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和士族做成了政治交易,士族的力量也达到了顶峰,司马家族的兴起,也就是士族的兴起。三国间与士族的矛盾,也终于爆发,天下一统。这段历史的插曲,也终归以士族的胜利收尾。

 短评

央视捡到宝了,你懂我意思吧?

4分钟前
  • ༺ༀགྷཱྀ 魏武™ གྷ
  • 力荐

当年每天盯着央视10套听讲看易中天讲三国。学生时代竟然买过唯二的两正版书籍,下册后面还附有一张CD。认认真真写了好多心得。

9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他品我听

12分钟前
  • Michele
  • 推荐

听易老师讲三国,听的是英雄豪杰,听浪花之下的潜流暗涌,听大势所趋,看云扬风起,如英雄乘势挥洒,安一颗国士之心,填一双苍然深眸。

16分钟前
  • Alex
  • 力荐

操哥去世之后的三国令人食之无味。

19分钟前
  • 狗打墙
  • 力荐

奥斯卡欠先生一座影帝

20分钟前
  • easyfresh
  • 力荐

n年前百家讲坛看过这个节目,真看不下去,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了一遍,感觉奇好,这个就得听,不能看,是个耳朵节目

24分钟前
  • 钱多多
  • 力荐

回想起《百家讲坛》,脑海中就浮现起《易中天品三国》的画面…… -12721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不去讲评书、单口相声、脱口秀等白瞎了,至今还记得那句“可爱的奸雄”

32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 三國迷擴展包

33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从去年看到今年,经典确实是经典啊,放个十几年再看,还是觉得好。最后五集升华了,与后来的中华史的史观一脉相承。看到很多人批易老师贬刘贬亮,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咋看的,易老师口中的诸葛亮明明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鞠躬尽瘁的相材,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圣人,比演义里多智近妖故弄玄虚的诸葛亮可敬可爱多了。另外我也终于明白早年间看的三国脆皮鸭同人为什么都是东吴背景了,实在是,东吴美男子天团太!好!嗑!了!绝对的官逼同死,动不动登堂拜母,动不动互赠信物,动不动赤裸 play,而且还都是英雄出少年,不写对不起陈寿,不嗑对不起真人。

37分钟前
  • 雲水
  • 推荐

感觉是中国电视史上影响巨大的一个系列节目。

41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易教授在表演了44集脱口秀后,终于在最后几集拿出了些干货。

45分钟前
  • salo
  • 力荐

小时候在央视看的,三国入门,浅显易懂,诙谐有趣

48分钟前
  • 猫二
  • 推荐

在百家讲坛里算是讲得非常好的了……

52分钟前
  • #良民#鱼某
  • 推荐

易中天品三国。

56分钟前
  • 小张
  • 力荐

易中天教授太幽默太会讲了,看了根本停不下来。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把政治、历史、文学,结合当下各种比喻和解释,生动形象,精彩无比。

57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力荐

当时是真火,现在看名副其实,易中天的确做到了深入浅出,大师之风

1小时前
  • 北落師門
  • 力荐

当年上学时拷在MP3里听的,说什么也要给豆瓣填进去。

1小时前
  • owen
  • 力荐

易中天的品三国,有个优点,就是有理有据,每个观点都引经据典而不是靠脑补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