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旦夕之间

科幻片其它1973

主演:克劳斯·洛维奇  芭芭拉·瓦伦汀  古特·拉姆普雷切特  尤利·隆美尔  阿德里安·霍芬  伊凡·德斯尼  约阿希姆.汉森  库尔特·拉布  玛吉特·卡斯滕森  英格丽·卡文  高夫莱德·约翰  玛莎·拉本  卡尔·海因茨·福斯格劳  沃尔夫冈·申克  鲁道夫·伦茨  

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剧照

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2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3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4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5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6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3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4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5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6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7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8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9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3:49

详细剧情

  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跨时代项目斯莫莱克戎1号,是一种应用高端技术架设微缩世界的电子怪物。它可以针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事件做出精确的预测。由于这个研究项目的创办人兼总监沃尔摩尔教授神秘死亡,所长任命斯蒂勒博士作为这个项目的继任负责人。不久斯蒂勒的同事们发现新总监也开始状若疯狂。然而,随着老友--研究所安全主管劳兹神秘消失事件的不断深入,斯蒂勒渐渐分不清究竟是自己病了,还是身边的世界病了....  《世界旦夕之间》是1973年法斯宾德为电视台制作的两部式科幻电影,改编自伽洛耶出版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本片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并深刻启发了后来的同题材系列电影《黑客帝国》。

 长篇影评

 1 ) 存在,科技概念,爱

看上去像是一杯不错的鸡尾酒。

高潮在第一季的结尾,虚拟世界Simulacron里的“爱因斯坦” {唯一知道自己是代码的“个体”} 借主角同事的躯体逃了出来,并告诉主角一个惊人的消息:他所在的世界也是虚拟的。

第二季开始后,观众都知道主角的世界是虚拟的,但这个世界的个体仍投入在各自的事务中。妓女还是在拉拢生意,报社记者仍然想方设法调查IKZ国有科技公司和联合钢铁厂的“非法合作关系”。这些人的工作,让人不由自主看到自己的生活。由此反思自己的存在、更宏观的、不可知的宇宙真理。

我们是否是最外层的“真实”;只要我们认为足够真实,那究竟是否真实,重要吗?

{发散:未来简史说,从科学层面找不到意识的必要性,它更像是精神污染。意识,也许是宇宙是实验.... 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人和计算机本质相似,确不如其纯粹。虚无缥缈。}

然而,生活继续。游戏打怪过关升级,尽可能地发挥“自由意志”吧。

-*-----------------------------

片中也有很多可爱的细节设定。

底层世界,必须有一个知道自己是虚拟代码的单元,代号0001Einstein(爱因斯坦) Eins在德语中意思是一。他极其想成为真正的“人”,从底层偷渡到高层世界去。

以下剧情介绍摘自维基百科。叙述的简单明了,忍不住保存在这里。

It is the present day. Cybernetics and Future Science's (Institut für Kybernetik und Zukunftsforschung) new supercomputer hosts a simulation program that includes an artificial world with over 9,000 "identity units" who live as human beings, unaware that their world is just a simulation. Professor Vollmer (Adrian Hoven), who is technical director of the program, is apparently on the verge of an incredible secret discovery. He becomes increasingly agitated and anti-social before dying in a mysterious accident. His successor, Dr. Fred Stiller, has a discussion with Günther Lause, the security adviser of the institute, when the latter suddenly disappears without trace, before passing on Vollmer's secret to Stiller. More mysterious still is the fact that none of the other IKZ employees seem to have any memory of Lause.
Meanwhile, one of the identity units in the simulation attempts suicide. This unit is deleted by Stiller's colleague Walfang, to keep the simulation stabl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the suicide, Stiller contacts the contact unit of the simulated world. The unit, called Einstein, is the only identity unit who knows about the simulation, and this is necessary to run the program. In an attempt to become a real person, Einstein switches his mind into Walfang's body while the latter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imulated world. Einstein gives Stiller an explanation for the mysteries, vanishing memories, and vanishing persons. He tells him that the real world is nothing else but a simulation of a real world one level above.
This knowledge causes Stiller to slip into insanity. The other "real" people interrogate Stiller, and he is threatened with death, incarceration, and involuntary commitment. Stiller is finally able to convince Hahn, the IKZ psychologist, of his theory. The latter soon dies in an accident that is pinned on Stiller, marking him as the suspected murderer of both Hahn and Vollmer.
Stiller flees and searches for the necessary contact unit who can connect the "real" world with the real world a level above. He survives several assassination attempts and discovers the contact is Eva, projected into the simulation as Vollmer's daughter after his death, with whom he believed he had once had a romance. Eva tells him he was modeled on the real Fred Stiller, a person whom Eva loved, but became mad with power from directing the simulation in the world above. While Stiller is programmed to die in an ambush, Eva switches the minds of the two Stillers and brings the simulated Stiller into the real world.

 2 ) 镜式生存

法斯宾德给的是无结局的结局,他把伊娃和斯蒂勒留在一个看不见窗外世界的房间里,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里,斯蒂勒似乎摆脱了那种镜式的迷惘,他说“我是,我就是”。而改编自同一部小说的好莱坞电影《异次元骇客》,则安排主人公冲进真实和虚拟的电路边界作为结局,一个迎合大众口味的十足的好莱坞式结局。而法斯宾德这类艺术电影导演在使用类型片作为创作手段时,仍会最大化地保留其个人化的创作特征。对不可言说物的言说,对不可表达的迷思的最具有特点的呈现,会在更深刻的层面使观众产生认同。

另一方面,法斯宾德23岁从影,37岁英年殒落,14年间创作了41部电影,这使他作为有着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相近的美学追求的德国新电影学派代表人物,比任何导演都更为深刻地践行着电影作者理论。《世界旦夕之间》里的操控与实际上的被操控,以及他擅长讲述的欺骗与自欺,出卖者发现自己早已被出卖等等,无不折射出人类自我指认的艰难,如同居于多重镜像中的困顿与迷惘。在法斯宾德的作品序列中有着无所不在的关于社会议题的思考和具有哲学意味的对话。他也从未停止对西德社会与文化的反身质询,他说,资本主义社会永远无法意识到法西斯主义正是资本无限扩张的必然结果。

影评总能把电影里面使用镜中像的片段拿出来写一下,而对于法斯宾德这样疯狂地呈现镜像体验的电影作者,那些冷静缜密的阐释和分析好像都已经没有必要。围栏一样的网格状前景、多重镜像的反射与玻璃的折射,这些独特的视觉元素被大量且系统化地写进电影里。人们难免,难免会担心这样会使影片的意义过载,但意象本身就是意义,不需要阐释甚至拒绝阐释,它们本身就是法斯宾德电影美学的一部分。

 3 ) 真的假的假的真的

World on a Wire是一部在1973年播出的德国科幻电影,但即使在现在看来,影片探讨的主题也丝毫不过时,对于当时的电影界,影片中所展示的设定与哲学意味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探索都是十分新颖且超前的。影片中所构建的想象中的虚拟世界主题在现在仍然是许多导演试图去讲述的对象。很多更加有知名度的作品也是受到了World on a Wire这部电影的影响,甚至是对于这部电影的翻拍。

第一段Narrative Characters Theme Genre 400

World on a Wire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主角所在的世界有一个实验项目,人们用电子信号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电路世界并操控着下一层世界的人。但是有一天,主角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也只是在更上一层的人们创造出来的电路世界,自己也是被操控的人。于是主角与上层世界的接线人共同努力,最终来到了上层世界的故事。但上层世界是否就是真正自由的不被操控的人呢?上层世界之上又是否还存在更上层的世界?没有人知道答案,即使这是顶层的世界,这世界依旧存在着阶级和控制,真正的自由是值得追寻的吗?

Genre

World on a Wire是法斯宾德作品当中很特殊的一部,是他一生当中唯一一部科幻类型的影片。科幻片有着架空的世界观和设定,为创作者提供了极大的创造空间。因此在这部电影里,导演以科幻片作为载体,讨论了对于世界的真实性、真正的自由、权力与制度等等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和哲学问题,展示了自己的思考。为后续的科幻片树立了一个十分优秀的榜样。

Characters

影片中的主角形象刻画是较为到位的,对于男主的人物角色刻画在跳上汽车车顶到达了巅峰。在电影的结尾,男主角在众多包围下没有选择继续逃离追捕,而是跳上了汽车车顶呼吁大家反抗社会的不公,揭露世界的真相,虽然立马就被扫射枪杀,但这样热烈的反抗更能引发观众对于社会和哲学问题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剧情表面。

Theme

电影的主题在这样的叙述之下就十分明显了,导演绝不只是单单展示关于虚拟世界的一个新颖构想。影片中也可以看出导演对于新建的社会是否会出现乌托邦社会的探讨,随着影片中的剧情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在哪层世界,权力和阶级一直存在,但主角所做的一举一动都在反抗着这样的制度,无论是反抗受上层世界的控制还是反抗本层世界的权力。World on a Wire这部影片从始至终都体现出了这样的主题。

第二段Acting Costumes200

Acting

Costumes

在这部电影里,演员都献上了优质的演技,男主角每次在受到上层世界的操控时都头晕目眩,男主角每一次快要晕倒时的动作神态都不一样但同样的是,都起到了理想的效果。演员生动的展现使得剧情更容易地被观众理解。World on a Wire里的妆造也十分经典,并没有通过炫酷,夸张,奇特的服装和妆面吸引观众眼球,而是用最普通的服装比如男性角色的西装领带和女性角色的修身裙装,呈现出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效果。这也与电影的主题是相匹配的,让观众能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内容思考而不只是电影表面呈现的绚丽画面。

第三段Setting Signs300

Signs

Setting

电影中有一个出现过很多次的物品,镜子。镜子在World on a Wire这部电影里不仅作为一种构成画面的工具还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同时具有着视觉艺术价值和文化隐喻价值。镜子的多次出现让电影画面的层次变得丰富,使用镜像完成的视听语言手法将影片营造出一种陌生和独特的风格。在很多画面里,镜像的使用让原本不在同一个画框中的人物出现在了同一画面,这样空间的折叠与映射是否也暗示了世界的折叠与投映?在女主角向男主角表明身份的那一段中,女主角脸的镜像出现在了很多面镜子上,对于事件的真相营造出了一种迷幻的氛围。幻象与真身难以分清正如现实世界与人造的电路世界难以辨别。与此同时,导演还十分喜欢将画面放在场景的其他框架中展现,比如窗户框等等,暗示了主角等人也是在更上层世界人类的操控当中,没有自由。片头的竖线既像提线木偶的线,又像监狱的牢笼,与片名World on a Wire也十分符合。

第四段Camera angles Sound and vision300

这部电影中镜头的使用也很出彩,长镜头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镜头调度的难度也很高。在影片后半部分,男主逃亡片段中就使用了一个超长的长镜头。男主跨过有车辆行驶的马路,翻跃楼路边的栏杆和铁丝网围成的围墙,最后在一辆车前停下。使用远景镜头一路使用eye level跟拍,形成了一个长达一分钟的长镜头。这一分钟里,画面的前景大部分时间一直是铁丝网的网格,男主的行动都在网格的后面呈现,也表明了即使男主在一直作出反抗,但男主的行动依旧难以逃离上层世界的控制,男主只是被人创造出来并操控的一个形象。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World on a Wire里的配乐,不同于普通乐器的演奏,影片中多次使用了在当时很前卫的电子合成器的声音来配乐,营造出未来感和科技感。每当男主所处环境被改动,男主开始头晕时,背景就会响起电子合成器发出的尖锐的声音,提醒观众有不对劲事情发生,陌生的电子声音很好的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在有一个片段中,画面中央的人物行走在狭长的走廊,镜头跟随人物缓慢zoom out,人物身后闪烁着蓝色红色的灯光,与背景音里刺耳的报警声同一个节奏踩点出现,营造出一种美轮美奂的奇异感觉,让人印象深刻。

结尾总结

当创造出来的人有着与我们一样的特征,我们与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苦苦追寻自由的男主角就好像是电影中出现的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阿吉里斯。相比于清醒地痛苦或许能够不清醒地活着也是一种幸福吧。导演在二战后的背景下在World on a Wire里表达了自身对于世界的看法,对社会制度和权力的反抗甚至是对宗教哲学论题的深刻讨论。这在科幻片甚至是整个电影界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ps 以上是为了交作业磨出来的影评 知道很烂但是也写完我半条老命,折磨人啊折磨人,世界的参差哈,有的人两万块钱洒洒水,十分钟一千字,呵呵,世界的规则也很奇怪,学校老师教我们做的和真正社会要我们做的就是不同,得“入乡随俗”“学会变通”要不然活得太累了,我也没那么个宏大的愿望改变世界,我就想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快乐乐就行了,这件事就翻篇了吧,自己确实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虽然其他人也有错,但是自己做错了就是不占理嘛……弱国无外交,弱人也没有 嘤嘤嘤 道理谁不知道 哼 是啊,永远都有阶级,啥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我也不想去追寻了,我就要个现世的快乐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件事做个总结:1 不要抄袭不要抄袭不要抄袭 得魔改!2 不要在任何违任何规的边缘(任何能留任何证据的)试探,哪怕别人都这么做 哪怕并不会侵犯别人的利益 3 能占便宜的事情不占白不占 但是当然也不要霸蛮 4 能争取的事情就要自己主动争取 5 原则内在什么环境下就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得观察 得变通 5 平时想花的钱就花!人生就是要享受!钱不是省出来的 6 看人不要看她说什么 要看做什么 7 在有求于别人的时候还是得好好说话 不要破防 除非宁愿不求了 8 坚持自己喜欢的 9 继续爱这个世界❤️

结束结束

 4 ) 在真与假之间彷徨

    每一次看科幻片,尤其是80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科幻电影,都会想到那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电影,科幻片的精髓从来都不是特效,剧情片、动作片、战争片都会耍玩的东西,科幻电影并不应该以此为嘘头,科幻的精髓应该在想象。我之所以喜欢科幻电影,一是科学性,二则是思想性。
    扯了几句咱们可以回到这个电影了,剧情之处不用累述,相信看过此片的都看过黑客帝国,应该很多也了解第十三层,这个片子就是这两部电影的脚本。从电影本身而言,第十三层的意味要比黑客帝国更深一些,但是黑客帝国的剧情、设定和手法显然要比第十三层高,但是如果和世界旦夕之间比就未免相差了。这部电影从我的感觉出发并不缺少科幻感,片段性的电子背景音,现代风格的室内装饰,随处可见的镜子,导演无处不在引导观众去相信控制论这一设定。这些设计风格显然是刻意显示出超前的,这比那些机器人满天飞但是设计风格止步不前的科幻片不知高出多少,科技的进步必须引领文化革命,在设计方面的转化更是难以想象的,就如同计算机革命之后匆忙出现的后现代风格、波普风格,纷纷走向现代派的反向。
    对于控制论的思想,这种假定被理解为原作者或导演对于心理野心的满足,倒不如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戏耍,在失望漫天遍野的时候告诉大家,我不是我,你不是你,我做的不是我想做的,你想做的都是母体在搞怪。如果这种说法可以说通的话,那么这个故事的存在便有了更深的可预见性。如果仅仅处于构建世界或是被巨大未知物控制的考量,那么导演应该会注重操作者的描述,也就是对神的阐述,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导演关注的是个体本身,将所有观众带入其中,并包裹以存在即合理的外壳,那么这种想法刚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
     这种控制论该是冷战阴影下衍生出的东西,如果计算机革命不是随着冷战来临的话,那么现今的发展该是另外一种架构。如果缺乏足够的东西来警示,恐怕一种极限发展的科技革命会带来思想与文化的全面崩溃,就像三体中的毁灭,好在导演们已经将最坏的打算告诉了所有人,你不是你,你是个棋子,你是我自编自写的程序,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刷手机看的true man,既然这样,那就这样吧。

 5 ) 存在与模仿

这部电影如同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癫狂思考。后来以此为世界观拍出的电影都只是拙劣的模仿罢了。

电影的室内布景,旋转式的运镜方式,电波般的音响效果给人一种略微不适的迷幻的效果。影片中对于镜像有大量的运用,隐喻那种真实与模仿之间不断循环的层级关系

电影的叙事节奏缓慢,但没有浪费一分钟。之前看过改编版的《异次元骇客》。那是真的节奏快。把一部哲学意味的伪科幻片本糟蹋成一部好莱坞商业片也真是令人痛心。而这部其实从影片中的一些提示其实不能猜出还有凌驾于所谓现实之上的现实,但是你站在主角的角度,一点点对自己所在的现实产生怀疑,对于世界的认识逐渐崩塌,被如同上帝般的力量掌控着,你能感受到那种灵魂深处的恐惧与虚无。

通过电影两部分结尾处呼应还有海报(海报真的设计的好。)体现出的信息等许多暗示可以感觉到影片想要反映的不只是三个层级而已。如同海报中那两个圆,每层现实都出于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你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这就使得电影看似完满的结局引人深思,主角看似逃到了真正的真实中,但如同爱因斯坦逃到他所在世界那样,他又何尝不只是离真正的理性世界更进一层罢了,但这种模仿是无限的所以上升一层又有何意义呢?

人是多么可悲啊。无时无刻感受着,痛苦着,但也许只是“上面人”的实验鼠或玩物罢了

 6 ) 类型电影的艺术表达/自由与囚禁的永恒谜题 <戴锦华>

1.当一个艺术电影的导演去拍摄一部类型电影的时候,他所做的正是借助这种类型去实践他的电影美学,而这种电影美学实践会同时成为对这种类型的挑战和扩张,也同时成为借助商业电影类型所累积的惯例成规来反申电影艺术,挑战电影艺术所要求的艺术原创。

2.本片当中用“三重模仿”、“三重世界”来成功地结构了关于控制与受控,关于自以为在控制而事实上受控的主题。但是尽管如此,法斯宾德的特征是意识到这一切,反抗仍然没有被放弃,仍然没有被否定。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是德国新电影的著名代表人物,在当时也被称为德国新电影的神童。《世界旦夕之间》是法斯宾德作品序列当中极为特殊的一部,是他一生当中所拍摄的屈指可数的几部电视电影之一,也是法斯宾德的作品序列当中唯一一部科幻类型的作品。

就像我在讲塔尔科夫斯基的时候选择了他的《飞向太空》一样,选择《世界旦夕之间》的一个原因,是想向大家说明在商业类型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从来没有天然的鸿沟。当一个艺术电影的导演去拍摄一部类型电影的时候,他所做的正是借助这种类型去实践他的电影美学,而这种电影美学实践会同时成为对这种类型的挑战和扩张,也同时成为借助商业电影类型所累积的惯例成规来反申电影艺术,挑战电影艺术所要求的艺术原创。如果大家完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大家也没办法体会这部电影在它的时代所具有的极端前沿和前卫性质的成就。

在这部电影当中,法斯宾德所有的主题,所有的追求,他的电影美学的激进性和他个人的风格都有着完整的无保留的表现。本片借助类型电影,通过故事去展现人物的特点,又通过人物去深究和处理法斯宾德所深深迷恋的社会议题和哲学议题。

法斯宾德是我最心爱的导演之一。1982年,37岁的法斯宾德离开了我们,那年也是我从影的第一年。法斯宾德的离世和因为他的离世而再次在全世界传颂的他的传奇,在我个人生命当中形成一个非常深的和非常特殊的刻痕。

法斯宾德与文德斯,施隆道夫,赫尔佐格一起以他们的艺术成就震动了世界,标志着在欧洲的主舞台上面,一场新的电影美学革命的发生。而这场电影美学革命同时是对二战的发动者、法西斯主义的诞生地——德国,德国社会、德国文化的一场强烈的质询、批判和反思。

而在这个群落当中,法斯宾德是非常突出和激进的一个,他的名言是“你不要指望在德国政权之下可以真正的反省和探讨法西斯主义,因为他们拒绝承认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逻辑延伸”。

法斯宾德的传奇性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良少年。大部分导演都是不良少年,《出租车司机》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是很少的例外,他始终是优等生;杨德昌是另一个例外,他是以优等生的身份而最终成为一个电影导演的,绝大多数导演都是从某种意义的多少带有反社会特征的不良少年而最终进入艺术、进入电影艺术的。

法斯宾德尽管有一个良好的家世出身,但是他始终是一个无法接受学校教育,无法接受社会规范的少年人。他的少年时代是在辉煌璀璨的童星生涯和到处流浪、漫游、离家出走当中度过的,直到接近成年的时候他才进入戏剧学院,毕业之后马上就投入了舞台剧的创作。他在1967年推出了舞台剧的处女作,1968年推出了电影处女作,他的电影处女作《爱比死更冷酷》更加名传遐迩。

法斯宾德的两部影片的片名《爱比死更冷酷》和《恐惧吞噬灵魂》几乎成了法斯宾德的影片序列的一种注释,一种说明,也成为始终纠缠着他,也被他所把握着、深究着的电影主题之一,而这样的主题同样出现在《世界旦夕之间》中。

经由《爱比死更冷酷》,法斯宾德一夜成名,一炮而红,这部电影在德国在世界各地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二十出头的法斯宾德很快就获得了最年轻最有希望最有才能的导演的称号。从这里开始,在短短的14年当中,法斯宾德制作了41部影片,离开的时候年仅37岁,当时在世界所有的报刊杂志的头版上,人们记述了他死亡的那个时刻,据说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唇之间的雪茄烟还没有熄灭,在他脚下是打碎了的香槟酒杯。他死于服药过量。

设想一下,在14年当中拍摄了41部影片,他是在以什么样的速率燃烧着自己,而他又是著名的各种各样的成瘾者,同时也是“臭名昭彰”的双性恋者。据说他是以连续工作四天,然后休息24到48小时,再连续工作四天的速率在拍摄。他的很多获奖众多的影片的拍摄周期仅仅九天或者十数天,这种工作的强度是可以想象的。

法斯宾德的有效生命时间也许超过了很多人一生的全部工作时间,他自己就像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在燃烧着生命,在对抗着所有的体制,同时在以一种高密度的、原创性的表达试图跟大家去分享他的议题,他的愤怒,他的思考,他的拒绝。

正是“爱比死更冷酷”“恐惧吞噬灵魂”这样的主题,似乎可以把我们直接带入到《世界旦夕之间》这样的一个科幻题材的选择。而在70年代,影片当中处理到的想象性的现实,影片当中试图去触摸和处理的具有社会和哲学意味的思考,都是极端新颖和极端陌生的。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科幻文学作品《三重模仿》,原作的名字包含着故事主要的情节设置。很多年以后好莱坞的一部影片《异次元骇客》,英文名字《十三楼》(《The Thirteenth Floor》),是对同一部小说的改编。当这样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文学作品进入到好莱坞制作的套路的时候,它和在一个艺术电影大师、追问和思考着哲学或玄学命题的导演那里,有非常不同的呈现。

观看一部由欧洲电影艺术家制作的类型电影的时候,不要期待会看到在这个类型当中通常会看到的那一切。比如非常炫酷的未来主义造型,或者极端奇妙的特技的使用,所有这一切在法斯宾德的影片当中都不会有。

相反,你看到的是寻常的办公空间,办公空间当中带有官僚色彩的科学家们,当科学家们面对并陷入到真实与虚构,自由的生命与受控的生命,权力与自由,监禁与逃离的主题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困顿,他们所经历的心灵之旅,这是这部科幻电影当中展现的,而不是《十三楼》或《异次元骇客》当中的视觉刺激和视觉所提供的满足。所有的故事到了好莱坞的导演那里都会剩下一个故事,比如爱情,比如happy ending,大团圆结局,我称之为“洒满了糖霜的小甜饼”,而对于深究于“爱比死更冷酷”,深知“恐惧吞噬灵魂”的法斯宾德而言,这不是你可以预期并且获得的东西。

我们今天已经很容易看到这部电影的前卫性,在这部电影当中,电话亭第一次作为出入不同层次世界的入口,我们一直要到《黑客帝国》才会看到这样一个造型与想象的系统性使用。

用近年来非常时髦的理论家齐泽克的说法,当我们处理平行世界的时候,当我们处理异次元的时候,可能最大的难点就是出口在哪里,我们怎么出入于不同层次的世界。在《世界旦夕之间》当中,法斯宾德第一次使用了电话亭来作为这样的一个空间,我们也第一次在视觉上看到雾气升起然后影像消失的这样一个富于原创性的设计。而同时我们会在这部影片当中辨认到很多在很多年以后才出现在主流视野、主流银幕上面的科幻电影的想象及其造型,这也再一次强有力地印证了这部影片的原创性和法斯宾德的天才。

《世界旦夕之间》使用了在当时是带有匪夷所思的想象力的对于人造世界以及分层世界的想象,这是科幻叙事、科幻文学从一开始就创造出来的一个独有的母题,它出自一个带有哲学或者悬想性的困惑,就是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自问说我凭什么断定我生存的世界是真实的。这是一种庄生梦蝶式的困惑:我怎么能断定不是蝴蝶变成了我?

这个主题本身并不是那么奇特,《三重模仿》这部小说的原作以及《世界旦夕之间》这个电视电影所表达的是关于“中间层”的世界,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所以为的自主的空间,自己所掌控的作为试验项目的电路世界,原来被更大的一个世界,更高的一个世界所掌控。

但是法斯宾德不仅仅是忠实地改编了一个关于“假如我生存的世界只是他人的制造”“假如我生存的世界只是被他人所掌控”的幻觉的科幻主题,他还在这样的主题当中加入了作为一个前卫的、激进的社会批判者所始终关注的主题,关于权力与控制,关于反抗与自由。

法斯宾德的有趣之处或作为他的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印痕是他关注自由,但是自由并不是他的全部,他同时关注社会公正,社会平等,他关注的是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世界,那我们究竟是否应该去创造一个更理想、更完满、更公正的世界,而不是复制现实世界的权力关系。当我们可以逃离,我们是否仅仅考虑自己的逃离,自我的解救,还是更应该关注在反抗头顶上的权力的同时,也要反抗身边的暴力和身边的压迫。

所以他给他的主人公以一个英雄主义的选择,这和好莱坞版本的《异次元骇客》的选择完全不同。在好莱坞电影版本当中,主人公驾驶着他的汽车开始勇敢地同时也是绝望地沿着高速公路向世界尽头驶去,直到他撞到了一个线路板式的空间,到达了世界尽头,印证了他的世界仅仅是一个人工的创造,仅仅是一个虚构而已。

在法斯宾德的选择当中,主人公最后是跳上汽车去进行公共演讲,呼喊反抗,呼喊对于压迫、不公正的终结。法斯宾德赋予了影片更多社会的层面,心理的层面和哲学的层面。

正是这种特征让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在同一时期,不仅法斯宾德,法国新浪潮最著名的火枪手,最著名的战士戈达尔,苏联电影当中最有成就的国际性导演塔尔科夫斯基,他们都自觉地选择了科幻来作为一种介质,来表达他们对于哲学对于社会的更深刻的或总体性的思考。

本片摄影师使用镜子,使用镜像所形成的独特的画框中的画框,作为电影当中最独特、最丰富、最充满变量的造型语言和造型手段,来表意,结构环境,讲述故事。本片的摄影师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对法斯宾德的描述,他说我永远会去主动地找到他,告诉他我现在有这样的创意,我决定使用这样的手法,法斯宾德会倾听,而后法斯宾德会否认,提出一个更好的设想。

法斯宾德选择了一个擅长使用画框中的画框,擅长使用镜子,擅长使用造型语言的电影摄影师,但是同时,法斯宾德本人同样擅长使用这样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每一次在他的影片当中,类似的造型语言和视觉手段都会有非常不同的充满原创性的使用。

在这部电影当中,一群科学家掌控着他们的下层世界,他们的试验项目,他们的电路世界,在影片当中刚一开始就是客人们来到这个科学空间,来到这个研究所,然后人们知道他们正在进行着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制造了一个微缩世界,用这个微缩世界以预言现实世界、预测现实世界。而当人们问及所制造的电路世界当中的被称为身份单位的人,他们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的时候,主人公回答说,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觉得他们是真人,对于我们来说,他们不过是一种机械效果。他说他们自己以为他们像人一样生活,而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就像是在电视里面的娱乐我们的角色。

剧情继续推进,科学家们发现他们所置身的不过是一个中间世界,他们不过是“三重模仿”当中的第二重,在他们上面有一个操控着他们世界的世界,有一种操控着他们的力量的时候,所有他们曾经对于底层世界的描述都可以运用到他们自己身上,他们只是自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只是自以为是独立的主体,而事实上他们只是为了他们所不知道的目的而设计出来的一些幻觉性的存在而已。

当这样一种指认出现的时候,导演开始系统地、非常有意识地使用镜子这个造型手段,同时构成在一个画面当中,人物与他的镜像同在的场景,他用这样的表达来直接地表述关于这些人物,他们不过是他们的上层世界所制造的一些影子而已,他们真的具有真身吗,这本身是一个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某种影子,甚至是影子的影子。

影片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戏剧性场景,主人公意识到他的女同事是上层世界的特派员的时候,他与她揭开所有的事实真相的时候,电影画面当中出现了多重镜像,其中的一幅画面当中,准确地使用了三重镜像来表现“三重模仿”。

我自己最喜欢的那场戏是,主人公穿过走廊,而在走廊当中充满了镜子以及玻璃门窗所形成的倒影。于是看到的是一重倒影的入画一重倒影的出画,而每次倒影出画真身入画,影与影、像与像之间的重重叠叠的长镜头展现了中间层的人们是如何陷于一种极度的困顿之中,他们不能分辨自己究竟是真实还是影子,对于底层世界,他们是十足的真实,而对于顶层世界,他们可能是完全的幻像。

法斯宾德的一个极具风格的表现形态,在电影画面上首先看到一个人物,看到他的表演,他的动作,他的行为,而后摄影机开始运动,这时才发现刚才看到的不过是一幅镜中像,真身将在摄影机的运动过程当中才出现,一个幻像被展示为一个真身。而在这部电影当中,在摄影机的继续运动当中,真身再度展现为幻像。

在这个段落当中,中间层次的人们发现了自己不过是第二重模仿,不过是中间层的时候,法斯宾德开始非常有意识地使用各种各样的前景形成对人物的遮挡。同时这些前景构成双重表述,一重表述是,前景,比如楼梯、窗栏、网格,形成了对人物的遮没和对人物的阻断,电影清楚地告诉我们说,主人公不是一个能够左右画面空间的力量,他不能够主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生命。而另外一重表达是,电影不断地用前景形成画框中的画框,把主人公框定在画框中的画框里,形成对影像、镜像的另一重提示和指涉,表明它只是某种镜中像,它只是某种限定的空间当中被人结构出来的形象。

影片几次非常成功地使用类似于防护网的栅格,当摄影机开始拉开的时候,从极近景,已经在焦点之外的一种光栅式的遮挡,慢慢地变成一个清晰的可以辨认的护网,形成导演所关注的在影片当中集中探讨的另外一个命题:自由与囚禁,权力与控制,反抗与自由之间的永恒存在的矛盾关系。

对于自由的讨论是法斯宾德的作品当中最集中的主题,但是法斯宾德从来没有赋予自由的主题以任何浪漫的色彩,在并非浪漫的自由探寻和自由追问当中,他还放入了更大的一个关于社会自由而不仅仅是个人自由的讨论。这是本片当中非常突出的一个视觉特征,也是影片当中的一个主题特征,它几乎在法斯宾德的影片序列里一以贯之。

法斯宾德非常擅长处理关于心灵的谎言,关于欺骗与自欺的主题,比如《玛利娅·布劳恩的婚姻》当中,他非常成功地处理多重的谎言,多重的出卖,而真正的悲剧则是叛卖者发现自己早在叛卖之前被叛卖,出卖者发现自己早在出卖对方之前被对方所标价并且出卖。

这也正像是本片当中用“三重模仿”、“三重世界”来成功地结构了关于控制与受控,关于自以为在控制而事实上受控的主题。但是尽管如此,法斯宾德的特征是意识到这一切,反抗仍然没有被放弃,仍然没有被否定。

法斯宾德是狂放的,是传奇的,但是法斯宾德的反抗和执着从来都不是廉价的,所以到今天为止他仍然是20世纪的传奇,也希望他仍然对21世纪具有传奇性的启示。

词典:

1.齐泽克

斯拉沃热·齐泽克(1949年3月21日—),斯洛文尼亚作家、学者,出生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和哲学高级研究员,拉康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长期致力于沟通 [拉康](//baike.baidu.com/item/%E6%8B%89%E5%BA%B7) [精神分析理论](//baike.baidu.com/item/%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7%90%86%E8%AE%BA)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 [精神分析](//baike.baidu.com/item/%E7%B2%BE%E7%A5%9E%E5%88%86%E6%9E%90) 、 [主体性](//baike.baidu.com/item/%E4%B8%BB%E4%BD%93%E6%80%A7) 、 [意识形态](//baike.baidu.com/item/%E6%84%8F%E8%AF%86%E5%BD%A2%E6%80%81) 和 [大众文化](//baike.baidu.com/item/%E5%A4%A7%E4%BC%97%E6%96%87%E5%8C%96) 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耀眼的国际 [学术明星](//baike.baidu.com/item/%E5%AD%A6%E6%9C%AF%E6%98%8E%E6%98%9F) 之一,被一些学者称为 [黑格尔](//baike.baidu.com/item/%E9%BB%91%E6%A0%BC%E5%B0%94) 式的思想家。主要著作有《 [易碎的绝对](//baike.baidu.com/item/%E6%98%93%E7%A2%8E%E7%9A%84%E7%BB%9D%E5%AF%B9) ——基督教遗产为何值得奋斗?》《快感大转移——妇女和因果性六论》《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

2.镜像

镜像理论是由 [雅克·拉康](//baike.baidu.com/item/%E9%9B%85%E5%85%8B%C2%B7%E6%8B%89%E5%BA%B7) (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镜像理论是指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7 ) 短评写不下了记录一下

1. 场景、配色、运镜都很棒,用镜头构建了一个经典的赛博空间。(and镜子的使用极具特点)不过节奏有点慢,加上是英语字幕看着还挺累的😭

2. 《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甚至《银翼杀手》,都有这部电影的影子,在70年代这样“世界嵌套”的想法是极为前卫的,确实厉害。导演通过三重世界思考真实和存在的意义,可谓是哲学科幻的先锋。

3. 究竟什么才能被定义为存在?何为真实?当赛博空间无限接近现实,但每个人仅仅是一段代码随时可以被删除,这样的世界真实又虚假;然而,当现实世界仅是一个无窗的房间,这难道还算真实?

4. 客观来讲这部电影在影史上的地位很高,因为它的思想具有开创性。然而我个人对世界嵌套的题材并不是特别interested(虽然对探讨真实和存在意义的这类电影非常感兴趣..?),《银翼杀手》在我心中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hh(当然可能也有情怀叠buff了ww)

“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存在牢牢将他囚禁在无窗的房间,旦夕之间却如同永恒般漫长。”

 8 ) 二次元世界的灰色地带(法斯宾德-世界旦夕之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nowballPanpan(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618952692/
 
正式版

电影海报切合着主题,象征着我理解为的阴阳两种世界,阴中世界有阳,阳中世界有阴。就在阴与阳的交汇中主角被牢牢地困在其中,不得走出!也可以理解为红与蓝的灰色地带,隐喻洞悉两个世界的主人公,斯蒂勒困在灰色地带当中,被黑色的阴影所吞噬。证明主人公的时间不多了,就在旦夕之间。速度极快,但又可以说是旦,也可以说是夕。
主人公长期受困于一个世界,他认为一些东西都是眼睛看到的假象,接触的人类都是一堆单元所组成的。而上面的人控制着一切,他自己也难以逃脱被摆弄的宿命。之所以能逃脱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正是因为他既能感知到上面世界的安排,也能了解下面世界的构建。这就好比通灵了一样,在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当中,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有灰色色彩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视觉处在,好与坏,黑与白的审美视觉里。事物一定要分出个优胜劣汰。而且喜欢把事物分为2种,不得不承认这是自然的一种现象。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事物的复杂性!魏宁格在阐述性与性格时所说,性是复杂的,没有百分之百的雌性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雄性,还有一些动物是雌雄同体。我们其实就可以这样理解主人公,他是一种既符合与雄性有符合于雌性的人。他始终在寻找,在他生活的感知的这个世界里,别人认为他疯了,一系列种种的迹象表明。是一种未知的控制,他说不明白!但是其它人却认为他疯了。这就不难搞懂了!在现实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认为别人的行为是疯子,而在“别人”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这一点法斯宾德用此部影片阐述的很明白。
关于结尾,盼盼看了影评有的人认为说到底是最后的屋子是上面还是在之前所受困的世界之中,镜头其实讲的很明白,主人公被枪打死以后。实体躺在车上镜头缓缓上升,下一个的镜头是主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与女主人同在一室。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封闭的,给人以绝望。但是到了后来百叶窗的打开预示着这个世界就是片中所提到的“上面”也就是现实世界。因为主人公曾经问过女主角一句话,“你人类怎么能爱上非人类,(其实女性往往投射在屏幕上一个虚拟的偶像,与现实中想要找的男朋友极为相似)非常简单。因为你让我想起我爱的人,在上面"所以说结局很明显,导演给了一个圆满的结尾!可见构思的巧妙。也可以说斯蒂勒(男主人公)终于不被旦夕之间所受困,回到了现实中!(这也阐述了关于梦:人们往往能够记得要醒来时的梦,而忘记了深睡时的梦。)一切就在这旦夕之中!
日本版

法斯宾德这部片子是拍给电视播放的,分为上下两部。导演很聪明。知道电视的受众面很广,能迅速的为人所熟知,这一点与喜欢,并且一直潜心拍4:3比例的侯麦很相识。这种接近于电视的尺寸,往往在那个年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当时还有人抨击过侯麦,说16:9可以放进去更多的东西。侯麦说16:9的胶片太贵,不适合我这种低成本的拍摄。那个人说我能找到便宜的胶片。问题不在于这里,在于16:9只是比例,怎么能意味着放进去更多的东西呢?侯麦曾所过。在盼盼看来,侯麦与法斯宾德所阐述的东西,似乎有些类似。这也和其它大师阐述的东西大相径庭,无论是中国的霸王别姬,或者是法国的侯麦,布列松,在或者是德国的法斯宾德或者是门德斯,那就是虚拟与现实。到底哪一个更加接近真实。这点上侯麦是怎么表现的呢?我提示一下大家,侯麦在他的电影著作中加入了很多飞机的轰鸣声,与法斯宾德拍摄世界旦夕之间男主任公每每受困于离奇事件中,用的音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音效是帮我们抽离于你所看到的到底是现实还是虚拟的一种提示!这种提示很有趣,为什么人类听到这种音效就会认为这是虚拟的呢?很奇怪,也许是人类长期活动经验的结果。总之声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见一部电影声音对其这部电影架构的重要性!分享给大家结尾的音乐,盼盼觉得非常好听,也切合主题,撩动琴弦的那种感觉正好映衬了电影的叙事与主题!
 (关注我的豆瓣,查看日记,里面有此电影的片尾曲,欢迎关注我的豆瓣。不定期更新最新影评)
说一下自身的映射,其实人们往往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喜欢帮别人安排别人的人生。自作聪明,好像是高瞻远瞩!但却不切实际。你不是别人,你不了解别人的需求,与别人的能力。好像帮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别做那种好为人师的傻事,听从的内心就好!

 短评

科幻电影十佳没跑儿了。虽然三个半小时长,但我敢说没有一分钟是废的;不仅如此,每一秒还都非常精致,时不常就会来一个神来之笔,场面调度能力令人咋舌。环绕式长镜头毫不给人炫技之感,每一次中的每一个位置都意味深长。不真实感贯穿始终(植物、化妆…),有明显人造痕迹。镜子象征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而片中又多次出现两面镜子之间的无限空间…耐人寻味。政治与资本合谋鱼肉大众,冷战期间美苏和两德关系融入其中。关于“我思故我在”、表象与实质、疯狂与正常的哲学思辨。伊娃对高阶人的讽刺有影射上帝的意味,科幻式宗教解读有趣。上下集结尾互文照应,两次置换难免让人想到有更高阶。但最后一个场景的确没有反射的意象,只是这又是一个盒子式的封闭空间…

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結尾!!!永不得窺見窗外的房間!真實即虛談!法斯賓達拍出不存在的結尾!

7分钟前
  • hsein
  • 力荐

镜头运动卯足了劲、镜面反射和色彩用得穷凶极恶,小法就是这么激情!正点的赛博朋克故事,跟十三层凶间是同一本小说原作,被铃木光司的凶铃四部曲完全抄走所以害我早就被剧透了

12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裸看无字幕,看过好充逼~

1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三刷,改编自丹尼尔·迦卢耶原著《幻世三》,私影史十佳科幻片。1.影片讲述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项目——斯莫莱克戎,可通过架设微缩世界针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事件做出精确预测。在研究项目创办人神秘死亡后,继任负责人开始展开侦查,并最终探解世界真相的故事。法斯宾德在长达四小时的上下两集内,灵活运用镜子等意象,结合多层嵌套的文本构思创造了虚实交错的三重世界观,(大段哲学辩论)表达自身于世界真实性的质疑与彼时政况的悲观思维。2.控制论的意识仿真恐惧,由科幻拓延至政治、宗教的广义指喻。幽蓝色调和不时萦绕的絮乱电流声,即便最后为“爱”成功逃离下层,也不过进入又一个绝对控制的封闭式空间。3.上下集结尾互文;回绕式长镜头和室内画框设计。4.电话亭穿越/记忆消除/集体思维奴役启蒙后辈无数。(9.5/10)

17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让法斯宾德着迷的问题是:如果镜子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如果两个世界毫无差别,那么真实还有任何意义吗?他试图找到真相,可永远逃不出莫比斯环,就像悖论里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存在牢牢将他囚禁在无窗的房间,旦夕之间却如同永恒般漫长。

18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A-】我日原来《异次元骇客》的是照搬的这个,同一个故事拍的天差地别,法斯宾德的冰冷疏离真的可以让你看完后怀疑现实世界的真实,好莱坞版看完可以让你怀疑导演脑容量的真实。

22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4.5;以现实为架构,演绎前瞻科幻概念,启发后世无数,博尔赫斯式的「世界处于上帝的大梦中」在本片中被拆分成三重嵌套、周而复始的的序列,大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味;大量镜像(镜渊)与玻璃反射的使用,意指被窥视、被扭曲的水花镜月,一切都在印证柏拉图之“真实世界存在于意识世界。”

2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镜有千千个,情有千千劫,文学化和形式感都把人看到身体被掏空。不知道是不是碍于电视电影限制,连法斯宾德都甩出真爱救世界。可以数上百处喜欢的地方,但还是很受不了辛辛苦苦营造三小时的神秘主义被呱哒一下解释撂给你,好破功啊。话说1973年就在拍虚拟现实的嵌套故事了,反观现在却没什么新东西。

2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就让骇客帝国,盗梦空间和银翼杀手都去屎吧!世界上只需要有法斯宾德一个导演!啊也也!没有政治意识,连科幻都是空谈。另:老于指出的国际政治隐喻:东西德在冷战时代作为表美苏两大阵营的试验品这一层十分有趣。

33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8.5,实在不敢想,这部电影上映法斯宾德才28岁。虽然叙事有点拖沓但意识相当的前卫,一个人执迷昆虫执迷尸体或者器官任何都可以感同,但是一个导演执迷玻璃这实在是有趣又特别

36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镜头有意思,叙事磨叽,pass~

41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摄影机自治地离开主体,扫射四周之时获得了一种强烈的主体在场,转向房间中的机器(“世界”的容器),在《世界旦夕之间》的开场,沃尔默的“末世寓言”中,一个突然间的拉镜头令影片空间的物理定律开始失效。电子音并不是无源的,而是世界的杂音。无法通过反拟像接近的“真实”控制又不得不被控制。法斯宾德重述了秘教中企图返乡的囚徒的故事,在显在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表层之外,是一个在不断上升的序列网络之中显现的神圣,诺斯替的控制论机器。不同于其好莱坞翻拍版本,法斯宾德将《世》塑造为一部介于卡夫卡与《潜行者》之间的,脱胎于包豪斯办公室的“德式科幻”,关于官僚主义与被害妄想症候群,在坚实的现代性空间中创造偶然性。如同舞台般房间中的happy ending背后是绝对的拘禁感,通往萨特《禁闭》的人际地狱。

4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另一种表现形式的《索拉里斯》。淫荡的窥探视角影射高压的政治环境,无处不在的镜子混淆真实与虚幻的边界,一枚棋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足以扰乱操盘之手,无用而万能爱情又一次改写命运的脚本,最后,色调鲜艳的房间两人相对与暗沉的街头被人群包围两个场景来回切换,肉身冰冷的消亡换来了精神灿烂的永生。/2018.7.21尤伦斯重看: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到拉康的镜像理论,都在强调某种映射在镜子中的“现实”,另外经策展人提醒,整部电影一半时间都用到了巴赫的赋格,作为一种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音符的错位,也是对何为真实何为虚幻的追问。

46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这货太科幻太超前了,好难想象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啊,赶脚现在的科幻哲学片应该都是这里来的吧。。修复版颜色和声音都不错~话说音乐好牛逼,不是古典乐,就是未来音。。。。。。。。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法斯宾德颇具野心的科幻佳作,世纪末一系列Rubber Reality电影的鼻祖。1.三层世界的嵌套结构,不仅探讨虚拟与现实问题(即“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还涉及现代技术与跨国公司的垄断,并影射极权社会的思想控制。2.影片恍若一处处镜之迷宫,五花八门的镜像每每从四面八方包围住人物,而镜子既喻指着虚与实、真与假,还指称着自我的分裂与身份认同的困境(恰似拉康理论中主体遭逢的镜式迷惑),亦暗示出一种窥视的目光(一如上层世界肆意窥伺与操控下层世界)。3.大量诡异的运动镜头,如猝然的变焦推拉(渲染震惊感)和不少环绕镜头(眩晕效果与暗中观视)。4.布景与配色上佳,幽绿的公司和机房显得封闭而压抑,现代主义金属家具充当镜面。5.不少围栏、窗格的前景遮挡构图。6.电话亭作为出入口后启[黑客帝国]。7.还是较拖沓,片长完全可压缩。(8.5/10)

5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法斯宾德把人类对存在感的感受能力全部拴在了无处不在的镜子上,对镜看人之时亦是虚实难辨之时。气氛营造上依然是上乘,科幻片用古典乐,迷幻洗脑的单一频率电子音,不过叙事在科幻题材里显得太缓慢了,好几场招牌夜店废戏。

53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三个多小时是想怎样 就表达一个 全都是泡沫?

56分钟前
  • 翰小七
  • 还行

对镜子的使用所构架的银幕空间虚实感倒是十分契合整部电影的文本,是唯一喜欢这部电影的点。还是无法喜欢法斯宾德,全片依旧显得格外笨拙,不论构图多么精巧,但运镜、剪辑、表演、每幕衔接的情绪都看不到丝毫的灵气。

60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我不否认本片在科幻片影史上的地位,但是这片实在是太长太沉闷了,观影中睡着了n次~~~镜头拍的非常精致漂亮,这是一部高级的电影,但不是所有人都欣赏的来的~

1小时前
  • mdld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