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

记录片加拿大2002

主演:Jacobo Arbenz,Mike Bradley,Arthur A. Busch

导演:迈克尔·摩尔

 剧照

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7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8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9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3:36

详细剧情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摩尔通过与南方公园作者Matt Stone、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乐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动,逐步揭示出科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和美国高暴力犯罪的根源。

 长篇影评

 1 ) 从是否信教到是黑是白

美国奴隶制起源:

第一批殖民者安定下来以后,其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有了一项政策:新移民在种植园工作若干年后(相当于仆人),就可以分得一片土地,拥有自己的种植园。前提是:必须是基督教徒。当时的黑人和白人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农庄,是自由人。

后来这一政策变成了以肤色为标准:黑人永世为奴隶,其子女也是主人的财产。

这个特点的历史时刻,说明了世界历史的真相。

一个是“落后愚昧”的宗教。衡量人的标准是你的精神属性。

一个是“第一个现代民主国家”。衡量人的标准是你的皮肤颜色。

不是说宗教完美,你可以说他是宗教歧视,宗教压迫。再说,后来的基督教也不是耶稣原始的基督教。可是至少比后者好一点。

 2 ) 全场鼓掌13分钟,这部震撼人心的高分片,改写了戛纳历史!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哥伦拜恩高中。 两名高中生,分别名叫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 他们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随即自杀身亡。 这起事件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前,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案。

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中的13位受害者

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详细讲述了这起震惊美国的校园屠杀 ——

科伦拜校园事件

这部纪录片荣获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豆瓣评分8.6。 此外,它还获得了法国奥斯卡凯萨奖”最佳外语片“、以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此片在戛纳放映时,得到了观众长达13分钟的起立鼓掌,并提名金棕榈。 这也是戛纳46年来,首部参与主要竞赛单元的纪录片。 但由于此片实际上跟戛纳国际电影节任何一个单元的分类都不太符合,因此评审团为此特意设立了一个“戛纳55周年纪念奖”给它。 在这部纪录片里,摩尔走访了科伦拜高中所在的科罗拉多州,寻访这起血腥惨剧背后的原因。

导演/编剧: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

导演迈克尔·摩尔,是出了名的批评政府专业户。 他的视角,总是落在最犀利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上。 多以时事政治事件为题材,其风格是敢于直接质问当权者。

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令人不寒而栗之处在于,它是在周密计划和充足准备之下实施的屠杀。 1996年,埃里克·哈里斯在美国在线(AOL)建立了一个个人网站用于存放游戏关卡档案。 而1996年年底,该网站开始教导他人如何恶作剧、以及制作爆炸物的教程,并记载了很多他和克莱伯德以此恶作剧的过程。 到了1997年初,在博客中显现出哈里斯对当时美国社会越来越多不满。

埃里克·哈里斯

在接近枪击事件的前夕,哈里斯也在网站上记录了自制炸弹过程,以及累积的枪械弹药数量。 并附上了一份“射击名单”,记录那些他想杀害的人。

迪伦·克莱伯德

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在校园集体照中摆出了射击动作。

左上角二人摆出射击动作

1998年1月30日,哈里斯和克莱伯德两人,由于偷窃电脑零件而被逮捕。 两人在被从精神治疗中心释放后,开始在博客中记载屠杀计划的准备过程。

博客显示,两人计划进行一次,与1995年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同样规模的爆炸。 同样,也包含了如事成后逃跑至墨西哥,在丹佛国际机场劫持飞机,飞往纽约市撞击大楼的疯狂计划。

两人也拍摄了,他们非法囤积的爆炸物和枪械弹药。 这些录像带显示,他们如何巧妙地将武器库藏匿在家中,且不被发现。 其中有一些录像带,还记录了他们在附近山丘进行射击练习的镜头。

两人原本的计划是—— 在校园自助餐厅放置炸弹,并埋伏在大门口。 当炸弹爆炸后,射击所有慌张逃出的人,并接着攻击学校周遭住宅区那些,因为爆炸而跑出门看热闹的人。 但这个计划,因为炸弹没有成功引爆,而被迫临时更改。

在一段录像带中,两人一起向他们的家人道歉。 埃里克在录像带中,向心爱之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并希望她理解自己。

哈里斯在学校年鉴中的照片

在攻击的一个月前,哈里斯和克莱伯德非法取得了一把英特拉泰克公司(Intratec)生产的TEC-DC9自动2、一把Hi-Point公司生产的9公厘半自动卡宾枪、和两把散弹枪。 他们还将散弹枪的枪管给锯短了(能增加杀伤力并更易于隐藏),他们根据网上的炸弹制作教程,制作了99个各种设计和规模的即时引爆装置。

Dylan 使用的TEC-9

由于两人的年纪,他们取得的全部四把枪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 克莱伯德说服一个较年长的朋友,替他们购买卡宾枪和两把散弹枪。 在取得枪械弹药的过程中,两人一共违反了高达21条联邦、州、和地方的法律。

1999年4月20日,星期二上午11:00,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各自驾车前往科伦拜高级中学。 在距离学校半英哩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小型燃烧弹。 炸弹被定时在上午11:14分引爆,计划以此处的爆炸,来转移紧急人员的注意力。 炸弹确实引爆且引起了小规模火灾,并在稍后被消防人员扑灭。

两人接着进入校园自助餐厅,放置了两个装有20磅(约9公斤)丙烷炸弹的行李袋。 摄像头拍摄到,炸弹有足够的爆炸威力以摧毁整个自助餐厅,并能让图书馆塌陷。

安置炸弹后两人回到车上埋伏,准备在炸弹爆炸后向所有惊慌逃出学校大门的人开火。 然而,安置在餐厅的炸弹引爆失败。 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在停车场会和,取出装在行李袋和背包里的枪械,一同走向自助餐厅。 他们前往西边大门的阶梯顶端,那里是整个校园最高的地方。

上午11:19,一个目击者听到哈里斯大喊:“上啊!上啊!” 接着,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就抽出他们的散弹枪,开始射击人群。 随后进入图书馆,继续杀害无辜学生和教员。 二人于上午11:42才离开图书馆,结束了这场血腥的屠杀。

网民模仿二人造型拍摄的照片

离开了图书馆后,他们走下楼梯进入自助餐厅,在那里他们被监视器首次拍摄到。

枪击案现场的监控画面,完整视频为FBI和当地的司法部门保存。 没有对外公开,避免引起模仿。 (即便如此,后来很多枪击案还是受到科伦拜校园枪击案的影响。) 下午12:02至12:05间,两名枪手再次进入图书馆,透过窗户向外面的警方射击,但都没有击中。 接着,他们走到靠窗的书桌区,在那里二人举枪自杀。

网民模仿二人造型拍摄的照片

这起屠杀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也引起了有关美国枪械政策的争论。 不少人因此开始关注校园霸凌现象,以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甚至还有了一批脑残粉。 有人将他们画成卡通人物,还有不少人模仿他们的造型拍照片。

以二人为原型的漫画

就在科伦拜高中校园枪击案20周年纪念日前夕,一位18岁的高中女生Sol Pais被指向该校发出恐怖信息,威胁要实施暴力袭击。 Sol Pais在威胁信中称,“迷恋”科伦拜校园枪击案的那场杀戮。

Sol Pais

Pais在抵达科伦拜高中所在地后,于当地购买了霰弹枪与弹药,全副武装。 而当她被警方发现时,已自杀身亡。 所幸,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 自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各学校都变得神经紧张。 学生一有违规行为或暴力倾向的端倪,立刻就会遭到休学或开除的处分。 譬如一名小学二年级生携带指甲刀,被休学10天,因校方说那是武器。 还有一名小学一年级生被休学,因为他拿炸鸡指着老师说“砰”。

此外,宽松的衣着也使得学生更容易夹带武器进入校园,不少学校开始严格规定学生的衣着。 譬如衣摆要塞进裤子里,不穿宽松裤子,不穿与校园帮派有关的衣饰。

更有不少人,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归咎于,重金属摇滚乐、暴力电影、电玩游戏、毒品…… 又因凶手二人是摇滚明星玛丽莲·曼森的歌迷,使曼森成了众矢之的。

曼森的音乐风格,时常充斥阴暗内容。 质疑他的人认为,虽然听曼森的音乐未必会杀人,就像看汽车广告的人也未必会买车,但总有人会的。

曼森认为,公众把怒火发在他身上,只是因为他看上去过于另类,是人们内心恐惧的象征。

重金属音乐、哥特音乐、暴力游戏、南方公园、玛丽莲·曼森、破碎的家庭、失业率…… 这些是酿成悲剧的原因吗? 然而,哥特音乐发源于德国,法国也有暴力电影,世界上的暴力游戏多来自日本,英国离婚率远高于美国,加拿大的失业率是美国的2倍…… 但这些国家,并不像美国一样充斥着如此多的枪杀事件。

这些国家平均每年死于枪下的人数为: 德国381人、法国255人、日本39人、英国68人、加拿大165人…… 而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枪下的是11127人。

是因为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美国人人持枪”的权利吗? 然而加拿大人更爱枪、也拥有更多的枪支,却极少有枪击事件。 甚至好几年都没有人死于枪下,不少加拿大人甚至从不锁门。

摩尔的镜头,为我们展示更深层更复杂的原因。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美国媒体一直喜欢宣扬恐惧,夸大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和冲突,并且习惯煽动种族之间的隔阂。

这也许迎合了大众追求刺激和仇视异己的心理,但也让人更加不信任周遭的世界。

在贩卖恐惧焦虑的同时鼓励消费主义,让人从物质中获得安慰。

但实际上,真正的暴力模范却是政府。 科伦拜案发当天,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最大的一次空袭。

儿子死于这次枪击案的一位父亲,在示威活动中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在这个国家连孩子也可以很容易搞到枪,这绝对有问题。

枪在美国有多容易到手? 譬如在密歇根北国银行开户,就送一把枪。 没错,不是保温杯、遮阳伞,是枪。

而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K-MART零售店,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子弹。

银行库房里,至少有五百把枪。

虽然背景调查包括种族、有没有精神病、犯罪史等等。但导演不禁质疑,银行送枪会不会有点危险?

而大部分美国人持枪的动机是为了自卫,因为他们不信任政府。

很多人认为,枪的意义是保护自己和家人。 对于天生柔弱的女性来说,更是如此。

此外,还有对政府的极度不信任。

以上,就是大部分美国人持枪的理由。 然而回顾过去十年来美国发生的重大枪击案——

2018年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帕克兰一所高中发生校园枪击案,导致17人死亡,枪手系19岁的尼古劳斯·克鲁斯( Nikolaus Cruz),其曾在该校就读,后因“纪律问题”被开除出校。 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露天音乐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59人丧生,逾500人受伤,枪手自杀身亡。 2017年1月6日,在劳德代尔堡机场的行李领取台上,拉美人埃斯特万·圣地亚哥向人们开枪。枪击案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伤。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一家夜总会发生枪击案,遭到袭击时,夜总会内大约有100人。这起枪击案共造成49人死亡,53人受伤。凶手在与警方交火时被击毙。 2013年9月16日,华盛顿: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大楼发生枪击事件,枪手在交火时被警方击毙,至少13人死亡。 2013年6月,加州圣塔莫尼卡:一名男子劫车前往圣塔莫尼卡社区学院,造成6人死亡,他本人被警方击毙。 2012年12月,康涅狄格州纽顿:桑迪胡克斯小学枪击案26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枪手之后自杀。 2012年7月,科罗拉多州奥罗拉:丹佛市郊区一间电影院首映《蝙蝠侠》最新电影时,一名男子持枪扫射,造成12人死亡。 2009年4月,纽约州宾厄姆顿:一名枪手在收容移民的市政中心枪杀13人。 2009年3月,北卡罗来纳州:一名持有重型武器的男子在养老院枪杀8人,死者多是年长病患。 2008年12月,加州科维那:一名打扮成圣诞老人的男子向一户正在开派对的家庭开枪,接着向房子纵火,9人丧生,枪手自杀。 2007年4月,维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一名男子闯入维吉尼亚理工暨州立大学行凶,滥射32人后自杀。 ……

不要忘了,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枪下的人数是11127人。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美国政府似乎乐于渲染恐惧气氛,电视新闻每天都在播放凶杀、暴力、自然灾害…… 令大众普遍神经紧张,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危险。 所以,他们需要武装,要先发制人,要打击潜在威胁。 于是,美国的军事行动,都显得那么的合乎情理且为大众所接受,至少在开始时。

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在纽约参加反枪支游行

然而这种刻意营造的紧张气氛,已经确实影响到了普通大众。 是的,美国的宪法赋予了人们时刻武装保护家人和财产的权力,但同时亦将一部分人的生命置于了枪口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是由美国国家枪支所有者协会制作。 直至今天,在科伦拜校园枪击案发生的二十年后,美国的“枪支热”仍未降温。

*本文作者:RAMA

 3 ) 大国的恐惧


——《克伦拜恩的保龄》是第一部让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第四遍的纪录片。尽管我已经爱了很多人,我还是爱上了麦克·摩尔。

在密歇根,几乎任何人都有接触到枪的机会。一个瞎子可以拥有枪,为了有趣可以让一只狗扛着枪,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开户可以赠你步枪,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K-MART零售店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子弹,有责任的公民加入国民卫队还定期组织射击练习。
老影帝查尔斯·赫斯顿也是全美枪支持有者协会主席说,他家里摆着一支上膛的枪,是他在享受由一群打下这片江山的老白人所指定的法律赋予的权力。
国民卫队说,没有人能保护你和你的家人,除了你自己,难道你要指望警察么指望政府么?
片中主要涉及的三个惨剧都发生在密歇根,来自国民卫队的特瑞·尼古拉斯和提墨西·麦克怀恩制造了1995年的 俄克拉玛大爆炸造成168人死亡,克伦拜恩高中的两个男生枪杀了16名师生,一名6岁的男孩在舅舅家拿到了一把手枪带到了学校枪杀了另一名六岁的女孩。

1

在克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后,查尔斯·赫斯顿来到发生惨案的城市,激情四射地强调每个美国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利。人们则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大屠杀发生的原因:重金属文化,暴力影片,父母,电子游戏,南方公园(看画面上说这话的人貌似是个神职人员,看样子Matt Stone和Tray Parker真是吓到他们了),电视,娱乐节目——不过最多的指责还是针对大吼“上帝根本不存在”的玛丽莲·曼森,因为凶手听他的歌。 当他两年后回到丹佛开演唱会的时候,摩尔跟他谈话了。虽然我不怎么听他的歌,但是被他的言语迷倒了,妖人果真是有妖气的。
公众责备他的理由是,不是每个看凌志广告的人都会买凌志车,但是总有一些会的。
曼森说,我明白为什么会挑我出来做靶子,我的形象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电视里作宣传是很容易的事。我是所有恐惧的源泉仅仅因为我只是说我想说的做我想做的。随之而来的两个副产品就是谴责娱乐节目中的暴力和武器监督制度,多完美的竞选纲领!这样就莫妮卡·莱温斯基和那个轰炸其他国家的总统之间的事情就没人关心了。我只是个唱摇滚的歌手,谁的影响力更大一些呢,玛丽莲·曼森还是总统?我个人希望是我自己,但应该还是总统的吧。(克伦拜恩大屠杀这一天,美国在科索沃投下了最多的导弹),我认为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没有人说总统对这起流血事件也有影响,媒体也不会这样报道的。因为当你看电视,看新闻,你只应该感到充分的恐惧,洪水,艾滋,谋杀,然后广告时间来了告诉你请买宜家买高露洁,你口气不好就没人离你,你有疹子就没人愿意干你,这些都是恐惧和消费的宣传,这一切只来源于一个思想就是让所有人保持恐惧,这样他们才会消费,我认为,是时候减少这种做法了。
摩尔问他,如果你和哥伦比亚中学里面的人交谈你会说些什么呢?
曼森说,我什么都不会说,我想我更应该好好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是没人做过的。
在两个克伦拜恩事件中的幸存学生与摩尔的合作下,K-MART宣布在将三个月停止销售武器弹药。


2
两个凶手在制造惨案之前去打了保龄球,这有什么寓意么?掷出保龄,瓶倒下,这个动作也许正是开枪,受害者倒毙下的慢镜头预演。
可摩尔说,慢着,其他国家也有保龄球。被视为哥特之乡的德国,有很多玛丽莲·曼森及其拥蹙者;在 法国也能看到同样的暴力影片,暴力游戏则产自日本;如果说是因为家庭破碎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碍,可英国的离婚率比美国高许多;如果说是因为贫穷,加拿大的失业率是这儿的两倍呢;还有人说这与美国的血腥历史有关,可德国,日本,法国,英国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过大屠杀。可这些国家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都不足美国的零头。又有人说因为在那些国家不太容易搞到枪。
于是摩尔来到了加拿大的温莎城,这儿与底特律隔河相对,有40万人口。在过去三年中这个城市只发生了唯一一起谋杀案,是一个从底特律来的家伙拿着一支从明尼苏达偷来的枪干的。
在加拿大,没有贫民区,没有种族歧视,每个人都能得到免费的医疗,家家夜不闭户。这里是天堂么?
无所事事的青年人翘首等着好莱坞出的血腥片,失业率高达8%-9%,种族构成复杂,3000万公民中大约有700万件武器,在沃尔玛,弹药你想卖多少就能买多少。跟美国很像的嘛。

准备充分,摩尔向查尔顿·赫斯顿的大别墅进发。

3
当六岁的小卡拉死在同学的枪口下以后,枪支协会的人也发怒了,他们十分希望把这个六岁的男孩在高高的树上绞死而没有人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这个男孩来自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他的妈妈为了不被动地接受救济而每天坐很久的车去打工,为富人端饮料,她没有钱付房租正被迫要搬家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哥哥家,于是就有了惨剧的发生。
像上次一样,查尔顿·赫斯顿又在惨剧发生后来到当地继续他的演讲。就像他不应该去这些悲伤弥漫的城市一样,这次查尔顿·赫斯顿也不该放摩尔进门的。
这个西方白人男性中心主义者的每一句托词都被摩尔孔武有力地反驳了。他败了,他无言以对了,最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摩尔把小卡拉捧花微笑的照片摆在赫斯特的豪华庭院里离开了。

4
中间有段讲述美国历史的动画,听配音很怀疑是Matt Stone和Tray Parker做的。

因为害怕受迫害他们来到了美国,因为害怕印第安人就只好把他们全杀光,因为害怕失去自由开始杀英国人,因为害怕工作他们从非洲买来了奴隶,因为害怕奴隶他们发明了不用重复装弹的手枪, 奴隶制废除后因为害怕黑人又成立了3K党,当3K党被定义为恐怖组织后他们又成立了全美枪支所有者协会,当黑人可以做公车前部时他们开始恐慌,搬到郊区安上三重门锁买上两亿武器来让他们保持安全感。

以前上犯罪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说,攻击性强往往都源于内心的自卑和恐惧。这话用来说美国,还真不错。
要是这么说,我们中国人的得过且过和委曲求全就来源于内心的夜郎自大和无所顾忌,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4 ) 当大象踩着保龄

    昨天突然收到老妈电话,原来她终于得知UW的枪击事件,我花了好一阵子才安慰她说这种情杀在哪个大学都有的,浙工大也有,只不过别人是动刀子,我们这是动枪子。后来琢磨着我怎么就能对这样的事情无动于衷呢,也许是吴宇森看多了,奥利佛.斯通看多了。

    这就像范.森特在<大象>里的观点,我们看到子弹嗖嗖地从身边飞过,我们觉得自己处在虚假的梦中,而不觉得一个社会制度正处在荒谬的境地。但数据这种东西往往是你不调查就会可能有一个模糊得可怕的错误,比如加拿大的人均枪支占有和枪杀死亡人数之比,虽然但从麦克.摩尔那里得知答案也不是严谨的做法,但是他的偏激至少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吸引已经完成了摩氏记录片的作用,能更容易地激起我们心中的非理性意识。

    对于记录片的作用本身就有很多争执,完全忠实于事实,还是加入适当的主观观点?这是如薛定谔的猫一样的窘境,事实上,我们在观测并记录事实的同时,已经改变了观众对事实的原始理解。麦克.摩尔把我们当傻子?我看他只是不想给我们送上一杯白开水。范.森特倒是端上了一杯白开水,却是亮色的,而且冷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导演的存在,只有摄影机的游走还隐约透露着一只大象即将闯入的信息。

    戈尔在<麻烦的真相>里有效地把记录片当作武器攻击了布什政府,记录片的忠实粉丝可能会不大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的观点很个人,诠释太个人,甚至把数据这样比对,前一个是CO2含量曲线,后一个是温度曲线,CO2高到一定程度,他让你觉得温度也会高到那个程度,乐哥看了肯定会不高兴,这简直就是视统计于无物啊。但不能否认,戈尔真的让观众在某一刻相信,布什就是Global Warming的大帮凶,这是一种很牛的技巧,摩尔擅长的技巧。我觉得仅仅是凭这种开创性的嘻笑怒骂式记录片技巧,摩尔就应该获得一个电影的终身成就奖,如果电影届有《Nature》,他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就应该凭那个南方公园式的动画而成为这种学术期刊当年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

    所以尽管他的记录片不够"客观"不够"真实"不够"逻辑性",但却让受众轻易地接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赫尔佐格没做到这点,王兵也没做到这点。范.森特把电影拍成记录片,拿走一座金棕榈,麦克.摩尔把记录片拍成电影,又拿走一座金棕榈,<大象>和<华氏911>都不够好看,也许戛纳只是想说,我们比威尼斯更学术。

    两个美国人在科伦拜恩上报持了不同的观点,范.森特把他当作一个时间地点人物的青春期新闻事件,麦克.摩尔则顽皮地跳到了步枪协会会长的面前,自认为才高八斗的影评人为<大象>里类似<闪灵>的低机位移动赞不绝口,而美国人却为摩尔扔出的弧线保龄球感到震惊。亚特兰大爆炸案的主角在森林里躲了数年终于被揪出来,却只是让我想起那次奥运会的主题曲,作者是美国五十年来最出色的作曲家John Williams,他的作品就像美国人的典型性格,高昂,大开大壑,推进迅速,织体单薄。大部分的美国人嘴上什么都不说,但心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坚持的观点是你很难动摇的,虽然他们初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可能也只是一时的冲动,所以你很难想象为什么经常可以在美国各地看到藏独和某功的支持者,Phoebe肯定没去过西藏,而给某功发传动的美国人估计也没几个见过那张莲花座像。我们常说国人思想蒙蔽,但我看国人至少一点也不死顽固,美国却一如既往地坚信他们的正义,他们在别国做的是帮助而不是屠杀。

    比起在萨尔瓦多和科索沃死去的数万民众,科伦拜恩死去的12枚花骨朵似乎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数目,但看到Discovery里Harris和Klebold拿保龄瓶做射击练习时,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哀伤,民兵队也这么做,相似的动作并不代表保龄是一场杀戮的罪魁祸首。就像美国人突然地就大肆抨击朋克,抨击哥特,抨击Marilyn Manson,这些都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真正的主因。欧洲人也看<操我>,亚洲人都看银河映象,加拿大人说我们有很多杆枪,却只有美国人一天到晚为夜半的枪声而惴惴不安。

    <大象>里的男孩长得很漂亮,天空也很干净,越干净就越让我们恐慌,我不想在UWay上遇到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尴尬:This was my first gun. I couldn't wait to go out and shoot up the neighborhood.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让大象踩着保龄,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碰枪,虽然我小时候也经常拿气枪去打猎,但潜在的危险可能会扼杀一切。社会伦理无法阻碍科学让人类触碰原子弹,但我还是有能力让孩子远离枪支弹药的。

    说来,小时候虽然被抢过,但我真的觉得中国比美国安全,这是冷兵器给予的安全感?

 5 ) 纪录片的制作方法

周三选修课上看到的这部影片,老师极力推荐,将之奉为纪录片之王。虽窃认为老师的评价有过于主观之倾向,因为早期的那些纪录片如《意志的胜利》等已经在本人心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但是不能不说这部片子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纪录片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征。
1. 有明确的线索把故事或者导演的推理给串起来。反面教材我认为就是早年中央电视台拍的那部《望长城》,当时说要和日本拍的长城纪录片一比高下。整部片子选取的主题太大了,没有具体的落脚点,飘飘然也。
2. 身为导演兼演员的摩尔本人让人心生敬意。就像《监守自盗》里面的提问者一样,摩尔在《科伦》中对许多受访者的提问十分犀利,指戳要害,感觉很多受访者都快要毛了。也就是这样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能够把一个问题调查得这么清楚吧。
3. 配乐和画面搭配得很好。在讲述美国的“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那一段,音乐的节奏不断变快(与其说是音乐,还不如说是心跳声),画面的剪接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让人确实感觉到了危机带来的压迫感。
4.整个纪录片的节奏把握很好。这也是几乎所有美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共同点,不像很多中国片,平淡地要让人睡着,醒来发现还没有演完。个人觉得纪录片的节奏安排和演讲的节奏安排有着同样的套路,一是要不断的设置“唤醒点”,把聚精会神了一段时间而开始分神的观众拉回到你的电影或者演讲上面;二是可以在某些时点突然改变或者来回切换影片的节奏和格调,注入新鲜感(比如在访问电视片制作者的时候,摩尔问到为什么不制作一些“商业罪犯”的节目,这个时候可以感觉到气氛比较压抑,受访者有很大抵触心理,摩尔在剪接的时候故意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诙谐的抓捕商业罪犯的场景)。
5.理性与感性结合。既要能用煽情的手段和镜头来感染观众,达到催人泪下或者鼓动屁民的效果,又要用理性的分析、逻辑的力量来说服观众,让观众相信这个论点。
最后说一下,认为本片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就是摩尔将6岁女孩的遗照放在步枪协会会长家里,然后无奈离开的镜头。

 6 ) 美国的罪行

1953年美国推翻了伊朗总理穆桑德克的统治,另立沙阿独裁统治;
1954年美国推翻瓜地马拉民选总统阿尔登茨,20万平民遇难;
1963年美国支持暗杀南越总统吴廷琰;
1963-1975年,美军在东南亚杀害400万人;
1973年9月11日,美国挑动智利发生政变,民选总统阿叶德遇刺,独裁者皮诺契特上台,5千智利人罹难;
1977年美国支持萨尔瓦多军政府,7万萨尔瓦多人和4名修女遇害;
20世纪80年代美国训练本拉登的恐怖分子对付苏联,中情局支援30亿美元;
1981年里根政府训练反抗军,3万尼加拉瓜人遇害;
1982年美国支援萨达姆数十亿美元武器对付伊朗;
1983年白宫秘援伊朗武器对付伊拉克;
1989年中情局探员Manuel Noriega(亦担任巴拿马总统)拒绝执行华盛顿的命令,美国入侵巴拿马,撤换Noriega,3千巴拿马平民伤亡;
1990年伊拉克以美援武器入侵科威特;
1991年美国进入伊拉克,布什让科威特独裁者复位;
1998年克林顿轰炸的苏丹武器工厂,实为阿司匹林药厂;
1991年一直到2011年,美军周周轰炸伊拉克,造成10万伊拉克人死亡;
2000至2001年,美国援助阿富汗塔利班政府2亿4千5万美金;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以中情局的专业训练,杀害3千人。

红色高棉,朝鲜战争,越战
……

罄竹难书

值得庆幸(并赞扬)的是,这里的大多数事件都被翻拍成了纪录片,以昭后世。美国人用重述历史的方式客观反思了自己的罪行。看到这些片子的时候心里才稍有慰藉。

 短评

invisible problems for U.S. strongly inspiring

5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力荐

then we forgot about the president was shooting bomb overseas,yet, i'm a bad gay, because i sing some rock and roll song

10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力荐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12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禁枪这事真不好说,那么多的主义要研究,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要不然早禁了,何必等到现在?美国都有4位总统死在枪子下。 8.1

1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今天和往常一样,政府不断轰炸名字很难念的国家……

16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这胖子很喜欢在镜头前玩政治吗?中间的动画和音乐配合的真好,戏谑和调侃的调调和后半部分的对话居然还能融合起来。PS:对于一个走在街上随时可能被对面的人一枪打死的国家,我坚决不去。虽然我们这里的死法可能更奇特。

17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喜欢行事作风犀利的胖子。 还是对曼森不来感,《大象》始终不敢看第二遍。 平民枪指平民,无解的暴力甚为悲剧可怕 。 看到有政客为单身妈妈出来工作而说话,还有一些人一被问到要害就装作失聪真的很好笑,其实都只是身在其位的无奈吧。

19分钟前
  • 推荐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21分钟前
  • Caesura
  • 推荐

hapiness is a warm gun。。。。MM真有点儿秋菊的架势

24分钟前
  • 贾小宁
  • 力荐

曾扮演宾虚的好莱坞影星Charlton Heston竟然是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右翼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其浑厚敷衍而缺乏耐心的嗓音的确让人不由唏嘘,绅士的特权和趣味掩盖不了种族歧视的自我消毒

28分钟前
  • 戛剑生
  • 力荐

Charlton Heston:“我们有暴力的历史,开国先知觉得对,我就觉得不错。”——持枪历史决定论在中国民主立宪的面前是那么的...另人心酸。那是不是我也可以举着枪说“民主?你要让我们死了以后再说罢!”

32分钟前
  • 谁在水立方我撑起一把纸伞回头望
  • 还行

相当有趣。在观影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摩尔提出问题再构建论据最后提出结论,整个刨根问底的过程虽有主观煽动却没有太多说教,嘲讽的口吻让影片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也足以引起观众的深思。片中仅仅数分钟的卡通来嘲讽整个美国历史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36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一开始以为是讨论枪枝的威胁的纪录片,但Michael Moore却为我们讲述了恐惧与犯罪的联系。Charles Heston的言辞和他身后历劫佳人的海报在一起,怎么那么扎眼!

37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十五年前摩尔的作品就已经如此成熟了,故事结构上还没那么花哨,但摩尔太善于叙事,咄咄逼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剪辑和配乐同样充满了讽刺意味,娱乐性十足。PS:喜欢片中的美国史动画。

40分钟前
  • mOco
  • 推荐

他一直都是这个调调,不过可怕的是我竟然超喜欢这个大左派......囧.....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觉得《大象》实在有点操蛋的忧伤了......

44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力荐

结构和节奏都非常好 不过 美国之所以有趣 不就是他总结出来的这个原因嘛 加拿大多没劲啊

49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最需要枪的人得不到

50分钟前
  • 卫卫卫
  • 力荐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

51分钟前
  • 希尼莫
  • 推荐

所以the daily show实际上做出来还是个严肃的纪录片,算是模仿了吧

54分钟前
  • Mamula
  • 还行

加拿大是天堂啊?!!不过也正如剧里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为什么Michael Moore喜欢拍这类题材。不过没有深入研究下为什么学校总是首当其冲呢?!话说如果按照新闻联播,应该怎么分析中国人的安危意识呢?新闻联播从来没有讲过地沟油啊!卖切糕入室抢劫当街抢劫死个人就更去你妹的!!!

58分钟前
  • ★Napoleo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