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听我说

记录片英国2015

主演:马龙·白兰度

导演:斯蒂文·莱利

 剧照

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2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3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4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5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6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3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4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5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6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7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8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9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3:32

详细剧情

  这部纪录片由马龙·白兰度自己录制的视频和音频构成,通过他的音容笑貌去了解他伟大的演艺生涯,以及远离尘嚣的私人生活。

 长篇影评

 1 ) Listen to Me Marlon

“Marlon, listen to my voice, just let go-just letting go, drift, drift like a cloud in the sky, drifting in that special state, the state of peace of the boy that you remember watch the elm leaves come down, don't hanging on to thoughts, don't hanging on to anything, there are old tapes, no longer usable, no longer useful, choke them, put them aside, you don't need them, you are there, you have arrived, your mind is becoming quieter, quieter, bless is coming over you, now, until the next time, sleep.”

 2 ) 我们听到了,白兰度先生

  应当感谢二十世纪后半叶家用摄录设备在美国的普及和流行,让人们能够在今日观赏到《马龙,听我说》这样的纪录片——“马龙·白兰度一生中录制了许多个小时的私人录音,直到现在才首次曝光。” 是这部作品的卷首语,也是它的所有。
  如白兰度先生所担心的一样,数字化技术很快成为电影的现实。《速度与激情7》对过世演员的银幕再现,或许意味着传统表演的寿终正寝,可复制的面孔和表情,将取代皮囊之下的真实情感。而信息的碎片化造成的纪录与传播方式演变,让大量无意义素材脱离私人范畴,成为悬浮在云端难以筛选和辨别的日常冗余。
  这或许昭示着,凭借他的私人录音,经由画面的配合剪辑组接而成的《马龙,听我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不夹杂任何其他人物采访,裹挟着对上世纪手工作坊式表演制作的缅怀,剥离了带有社交意欲企图的独家视听记载,可能是一种只会出现于这个时代的人物纪录片。

  让故去的人复活重生,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其不朽,是电影的魅力所在。《马龙,听我说》为白兰度还魂,依靠的是对偶像生前的记忆。1972年《教父》上演时,人们才发现《码头风云》里的不羁青年已是这样老了。马龙·白兰度一生两次事业大起,以及其间岁月的暗淡与焦虑,为这部纪录片构筑了张弛有度的先天结构。
  并非广告宣传的明星纪录片好看的地方在于,人们可以从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中找到某种对应或反差。2015年同样收获好评的人物纪录片——主角同样已故,而私人录像同样成为叙事的必备以及观看的焦点——《艾米》和《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都将其人作品作为生活情感的反射结果。马龙·白兰度1950年从影,历经半个世纪,从方法派初创到新好莱坞来临,几乎见证了大半部美国电影史。
  “外界当然会把我跟角色联想在一起,他们很难相信我不会在地上吃东西,或是我不会光脚在街上跑,我很难说服外界我并不是这样。”“我跟斯坦利·科瓦尔斯基一点都不像,我其实很讨厌那种人。我非常讨厌那个角色,无法跟他产生共鸣。”只有听到这种解释,一位明星于虚构的影视作品、曝光的公众社交、隐秘的家庭个人等场合的多重人格才得以被还原展现。
  事实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但生命的轨迹始终是线性。年迈的维托·唐·科莱昂倒在阳光灿烂的儿童笑语中,成为上一代影人的某种隐喻;《现代启示录》越南潮湿的森林明暗间,则更是道破了他一生的关键词:恐惧。

  白兰度从来是位反好莱坞的叛逆者,早期厌烦黄金时代陈旧的表演方式,中期麻木于机械化的制作模式,晚期与强势的导演合作不快。浮华的名利无法为他带来真正的满足,而强硬的态度并不能掩饰白兰度孩童时代起因家庭原因形成的自卑。
  贯穿其一生的自卑是恐惧的来源,恐惧人们为利益损耗自然,恐惧人们被虚拟遮蔽真实,归根结底都是对自身存在的质疑。白兰度的录音感悟多于叙事,“马龙,听我说”亦是他对自我的告解。他所期待的是不重蹈包括父亲和同行等前人的覆辙,却无可避免地在漩涡急流中难退。原住民为他上台领奖致辞,正如大溪地成为白兰度的精神寄托,只有回归自然和虚无,才能厘清紊乱的秩序。
  “你听到大溪地人的歌声,从远处传来的笑声。太阳刚刚下山,一颗星星出现,夜空的第一颗星星,和平与爱。我看着一望无际,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夜晚,我心想:‘老天,我一点都不重要,无论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或者任何人做的事情,都没有比我身下的沙粒更重要。’”
  在空空的房间,屏幕上虚拟的头像在讲话,废弃的录音带被打包,这是片中历史资料以外唯一的一个场景。正如胶片会褪色,而数字技术将复制你我,《马龙,听我说》在退场前,端详着最后的遗产。

 3 ) 听他说,走进他

对马龙白兰度最直白的记录,那个被我们奉为最伟大的演员……他是如何感受孤独,如何在大溪地找到爱的感觉……当他想过越来越自由的生活,外界又是如何对他越来越误解,他装作毫不在乎,古怪似乎成了他的标签,而内心的敏感却无人知晓……第二次获得小金人,因好莱坞当时对一些土著人的歧视,他拒绝出席……晚年他经常冥想,如果不去探讨自己的内心,如何才能看清外界,他确实崩溃过……有时候,我时常在想,电影到底能给予我什么,又是什么让我痴迷于此,我看着影像中勇敢的人做我所不能完成的勇敢之事,那些演员,所注入的力量、热情又或是悲悯、桀骜,甚至超出其本身……

 4 ) 白兰度呀

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以为白兰度是男人中的男人,看完之后我认为他是「人」中的「人」——白兰度演了超人他爹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是公众人物里最接近尼采的超人本身的存在,然而在他的时代,在我们如今仍处于的时代,人们尚未准备好接受一个超人——或许我们已足够堕落,只是还没准备好被救赎;或许我们仍未堕落到只能寄望于超人的最谷底。无论如何,白兰度本身有能力成为超人,不过时候未到,他于是就成了超人的父亲——一个更温和的、更人性的,同时也因其对超人的培育而更具有力量、具有革命性的先辈式的存在。

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任何哗众取众的成分。即便是有时哗众,也是为了讥讽。他身上的人性的特征太强烈了,这让他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尽管他在演技与舞台表现力上无可指摘——他无法被工匠化;虽说同时他也无法被商品化,马龙-白兰度却注定成为一个传奇巨星——隐藏在异常耀眼且鲜明的标签下的白兰度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即使仅仅是表面肤浅粗暴的标签,支持黑人平权、充满反叛精神的好莱坞愤青,也足以值得被凝视。然而他不是深渊;马龙-白兰度,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时候太少了。这种能提醒我人之为人所具有的一切美好品质与伟大之处的人,太少了。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候虽然不至于惨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地步, 却也极少有片刻能够引以为豪的、身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是真正的、简朴的不带任何其他修饰词的「人」,而非「现代文明社会人」 ,事实上我们常常将自觉属于后者而引发的自豪感误认为是前者。如果仅仅是「人」,还值得做么?脱去了金钱、权力、观念道德的文明印记,我们追求的「人」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龙-白兰度自始至终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他风头正盛、假笑屈就好莱坞工业的年轻时代,到臃肿苍颓、生活混乱无序且负债累累的老年时期……他几乎是天生一样的、自然而然地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而他本可以有上万个理由远离它们——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是个被娱乐化了的电影明星,他是个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他有钱,他忙着作为一个演员、一个明星的通告与应酬,档期之外又忙着酗酒飙车满世界睡女人……可这些皮肉竟没能改变他作为一个「人」的热情与潜能——仿佛这种潜能是深埋在他肌骨之中的,无法被侵蚀、抹除。

要我说,他太酷炫了。

 5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欲望无尽时,岁月空蹉跎!

白兰度在引用莎士比亚的时候,是这种心态。

在他的彻夜难眠,夜长梦多,自说自话的时候,我们能够get到他的超我——一个饱受凌虐的灵魂,那是一颗永不满足的灵魂,

那是一颗总想伸张正义的灵魂,那是无法忍受人种践踏、any不公平的灵魂,一个要实现平天下的灵魂。

那些伟大,那些的卑微,和古代的圣贤没有不同。

和我一样,有一个酗酒并且乱打孩子的爸爸。有一个成天中二不太能够谈到一起的妈妈。爸爸是推销员,成天乱溜达,乱搞乱喝酒,孩子饱受苦楚,没什么幸福可言。

有的人天生不幸,就像有的天生幸福。

像这样一个被气胀大的气球,连挨揍都留下了记忆的人造棉,硬是没有倒下去(我也没有,而是成了教授),而在流浪纽约街头时,被阿德勒女士——表演系的一代宗师拾回了家。生活在底层的人,表演是每天的必需品,但他恰恰找到了最能够挣钱的表演种类。

他杀掉了一种痛苦,不需要为钱担忧了。但是人活得更像梦境了,因为周围的诱惑:女色、金钱,也更多了。

结婚生子没多长时间,他就被发现偷情。这也埋藏了他自己一双儿女的不幸。

在悲剧面前,你的前半生就是一部插曲。

明日复明日,你还有明天吗?

2

电影能做到一边叙述一边评价一个人生!

而这样的人生又是罕有的波澜壮阔,罕有的成功。

就像他所说,我们的欲望也投射在白兰度身上,我们痛苦他所痛苦的,快乐他所快乐的。所以这就变成了一部解释我们自己人生的电影

看完我们会觉得,我们也活过了一生。

我们要过的自己想要的。

人生有完美无缺吗?

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完美的范例,从一部传记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哲学电影。

3

存在主义者总会跟你唠叨的是——

存在先于本质。

我们是由谁来定义的呢?

生命的无奈在于,有一种不想被控制而被控制的无奈。

就像俄狄普斯王,“被”陷入到乱伦事件之中。是的,他一生也做了很伟大的事情,他渴望自由——和白兰度一样,但是最后他却被一种意识形态控制了。

当有些人夸奖你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有的人在嘲笑你一切遵循本能而行。

得了得了,别再纠结了,“人生不过是一场即兴表演而已。”

4

以片首作此文的结尾。念的是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的:

(from Macbeth, spoken by Macbeth)麦克白

Tomorrow and Tomorrow

明天,明天,

Tomorrow, tomorrow, and tomorrow,

再一个明天,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我们所有的昨天,

The way to dusty death.

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Out, out, brief candle!

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登场了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

full of sound and fury,

充满着喧哗和骚动,

Signifying nothing.

找不到一点意义。政澔

 6 ) Marlon and others

在Sundance影节看的影片公映第二场,导演在,马龙的女儿Rebecca也在。
映后有Q&A,Rebecca今天说了这么几句话,我把我能记住的记录下来。

-我的父亲自己没有享受过愉悦的童年生活,他与他家人的关系并不亲近。但他一直致力于让他的孩子,我们,和家人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吃饭,嬉戏。

-他一共有10个孩子,但,可能有12个。

-我父亲死后,市面上出现一些有关我父亲的书籍和记录。但是,目前为止,这一部是最写实的。我觉得这部影片真正展示出了我父亲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7 ) 不疯魔不成活

《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

《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教父》(The Godfather)

《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

这些名垂影史的老电影都是1990年代大学时期看的。不知在哪里读过,“年轻时,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看了这部纪录片,想到这句话,确是感慨万千,那时看这些电影,其实并没有看懂,只知道是好东西,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地看进去,而其中真正的好处却没有体会到。虽然不懂,但是存入记忆的这些精品,一定也在之后的人生中暗暗地影响着我,以我不知道的方式和程度。

比如《欲望号街车》,两位主演,费雯-丽和马龙-白兰度在拍完后都不同程度地在精神上受到影响,以至于不得不寻求心理咨询,可见表演是何等之投入。而我在那时候,看惯了《风月俏佳人》等浪漫喜剧电影,看到《欲望号街车》时,只有震惊,人性居然可以如此丑陋,而电影竟可以如此直白如此无情地揭露这种丑陋,“此前,内心的折磨很少在银幕上以一种如此灵敏和清晰的方式得到表现”。从深度上看,这应该是中年人的电影。而年轻时看到《欲望号街车》,想必也对日后的某个决定产生了影响,只是我没有意识到而已。

费雯-丽凭《欲望号街车》获得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女演员,而年轻的马龙-白兰度也第一次获奥斯卡提名。当时的评论说, “。。。他把残忍和冷酷的青年性格赋予斯坦利,而非一个恶毒的老男人。。。白兰度的台词表现产生新的价值,是迄今为止我听过的最好的。”而马龙-白兰度在《听我说,马龙》这部纪录片中的回应是,“我不是斯坦利,我讨厌他。”

《听我说,马龙》这部纪录片中是白兰度本人的真实声音,来自他生前录制的几百个小时的录音带,有生活中的,有生意时的,有被催眠时说的话,有心理治疗的录音,也有新闻采访时的纪录。

纪录片中讲述了白兰度的童年,他的父母如何影响了他的一生;他的孩子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他对电影的看法;他参与的黑人民权运动和原住民权利运动等。展示了一个比电影还戏剧化的多彩而又坎坷的马龙-白兰度人生,绝无仅有。

马龙-白兰度第一个将自然法表演带入电影的人,他帮助推行斯坦尼斯拉夫斯体系的表演方法。在这部纪录片中,他批评比他年老的表演方法:“30年代和40年代有一种制式表演风格,到达电影院之前,你就知道他们会怎么演。加里-库珀牌燕麦片、鲍嘉牌燕麦片、克拉克-盖博片酥脆水果卷。。。他们就像麦片一样,没有创造性,每一份都一模一样。”对应的镜头是克拉克-盖博用同一表情,同一个低头的角度凝视怀中的女演员。纪录片甚至引用了《乱世佳人》的最后一幕,马龙-白兰度刻薄地解说:“当一个男人头也不回地向门口走去,你就知道他会说——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我蛮喜欢这种“艺人相轻”,只有像白兰度这样到达一定高度的人才敢于这样蔑视经典,而只有不断推翻经典,电影行业才得以进步。

细细听下来,马龙-白兰度的遣词造句与普通人讲话不太一样,可能是他的戏剧训练,也可能与他是个旧时代的人有关。纪录片一开始是他读的一首诗,关于人生的短暂和虚无: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明天,明天,又一个明天

creeps in this petty from day to day 日复一日我们蹑足前行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直到时间的最后一个音节

and all our yesterdays 以及我们所有的昨日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不过是替傻子照亮了绝路,最终归于尘土。

Out, out, brief candle 熄灭了吧,短促的烛火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伶人登场片刻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它是一个愚人讲的故事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充斥着噪音、狂怒、意义

nothing 却空无一物

马龙-白兰度在形容他刚到纽约时,“袜子上都是破洞,脑子里也全是洞”:I arrived in New York with holes in my socks and holes in my mind.

用他自己的语言描述电影艺术的魅力: And the reason they don't have light in the theater is because you are there with your fantasy. The person up on the screen is doing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want to do. They're kissing a woman you want to kiss. Hitting the people you want to hit. Being brave in a way you want to be brave. 【影院里漆黑一片,因为你与你的狂想在一起。屏幕上的人做着一切你想做的事。他们亲吻你想亲吻的女人,他们痛打你想痛打的人,他们以你期望的方式勇敢行动。】

 短评

可以将听觉放至最大的纪录片。听马龙·白兰度静静述说1个半小时,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在无数好莱坞历史影像中来回奔驰。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伟人,即便我们知道他的叛逆、他的孤独、他的风流韵事、他的家庭史,他依然神秘得难以捉摸。马龙,听你说。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导演简直是剪辑小能手,把七小时的呓语素材剪到白兰度的生命历程里,遥相呼应。白兰度一生追逐可惜却与幸福无缘,暗淡的晚景给这份录音增添了难得的通透与思辨,他不止是一个演员,更是一个人生哲学家!

7分钟前
  • 鴍諌🌈
  • 推荐

過著如隨潮汐進退起伏震撼激射的浪潮般的人生,內心卻如寧靜寬廣的湖面只稍有微瀾。就像結尾處低聲吟誦的那首十四行詩,他正是那倍受恩賜之人,又同時有著不容於世的處境與自我詛咒的宿命。“當不蒙命運垂憐,亦受眾人否定”, 以马龙·白兰度自己的聲音,把他的人生講述成一幕莎士比亞式的悲劇。

11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the most precious soul

12分钟前
  • water
  • 力荐

一个有深度的演员,一个有深度的人。吐槽无脑电影,对电影的控制欲,对电影的商业化解读,应该会击中那些白痴吧。[B]

15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好感动啊,鸡皮疙瘩一身,看哭很多次...一个伟大的人。他声音里的那种真诚和吸引力,让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他陷入他的痛苦之中。可能这就是演员的魅力吧。中间那封观众来信很触动、也让我想开一些事情。这个世界如果是千人一面,那该变得多无聊至极?谢谢你的存在,谢谢你对自我的忠诚。

16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力荐

对于一个曾经叱咤影坛的超级巨星,他的纪录片应该不难制作,但要有“料”,却很难。这一部的好处在于,让传主对自己说,也对观众说。外人读解马龙,也许旁观者清,但也难免陈词滥调,马龙自言自语,给了我们一个纠正自己的偏见的机会。

2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我是孤独的但我孤独的还不够,为了来到你的面前”——王家新曾经引用的这两句记错行的里尔克的诗,正好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的心情

24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私家录音素材珍贵,当成人生回顾散文可以,就跟听名言摘录而不是整篇访谈一样,话语片段是脱离语境的只能相信导演的放置。人生最残酷的是自以为淳朴天堂的大溪地还不是养出一双精神崩坏的儿女

26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影史上最传奇更是最伟大的演员,甚至没有之一。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剔除身上的无限光环后,他其实是如此的孤独,或者说,伟大的演员都是孤独的,而马龙,尤其是

31分钟前
  • 柯里昂
  • 力荐

片中大部分的语音来自被催眠的马龙,其它是访问。真爱他啊……看哭了。如此复杂的人性,又那么纯真。两性关系中风流,政治上正义,对专业也非常尊重(晚年有点儿混)。对表演,马龙很有想法,具有完整的哲学体系。当然,他师从了一个好的表演老师。大溪地。

34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从六尺之下的棺椁里,马龙白兰度对着全世界倾诉了100分钟。这个生前没能取得与自己才华相称成就的伟大演员在[马龙听我说]里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为这个出口便成诗的人,影片营造了冥想似的氛围,但叙事还嫌过于明晰了一些。谎言与真实、生活与表演该是他一辈子的主题,而他似乎最终也取得了和平。

3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柔软

38分钟前
  • kulilin
  • 力荐

magnet:?xt=urn:btih:da6d31faaafd0633f26649fdc90d34a199f0326f&dn=%E9%A9%AC%E9%BE%99%EF%BC%8C%E5%90%AC%E6%88%91%E8%AF%B4.%E5%8E%9F%E7%9B%98%E4%B8%AD%E8%8B%B1%E5%AD%97%E5%B9%95.Listen.to.Me.Marlon.2015.BD108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在线https://dou.bz/4gH9KM

40分钟前
  • Eden's Curve
  • 推荐

他过度沉溺于自我表述、回忆、分析,构建了一个他自我虚构的自己,然后,精神崩溃了。然而,这不就是豆瓣么

41分钟前
  • 古尔齐亚
  • 力荐

老马生前在家中布下天罗地网的监控线,起码有几万小时的各种电话录音和私人录音。读了两本传记后再看这部纪录片就没什么新鲜感了,而且导演选择的录音素材毕竟只是碎片式的,不够深入和全面。看到他的孩子们自相残杀那段挺唏嘘的,父母皆祸害,把自己不幸的人生又在孩子们身上重演了一次。

44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年轻,年老的声线,画里画外虚虚实实地,跌入他的深渊。

48分钟前
  • shu
  • 力荐

透过白兰度自己的声音,回望他的人生中备受争议的轶事。但真正的那个他,依然无人能懂~

52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都说马龙·白兰度是传奇,却说不上来他到底传奇在哪,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也会生老病死,也会经历人生之痛,但他的这一生值得被人歌颂和赞扬。特别喜欢片尾部分的《教父》片段——再辉煌精彩的生命终归会交给死神。当然,他是马龙·白兰度,带走了他的生命,留下了他的声音,听马龙说话,真好。

57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噱头”是第一次曝光的白兰度私人录音,100分钟的喃喃私语其实并无很惊人的内容,让本片动人的还是白兰度本身。在外界看来,他是个终极叛逆者,演艺生涯起起伏伏,家庭纷争从未间断。而在他眼中,自己是个“假装了一辈子的人”,从纽约到加州,到塔希提岛,一生从未放弃过要忠于自己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