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旅

记录片法国2016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剧照

时间之旅 剧照 NO.1时间之旅 剧照 NO.2时间之旅 剧照 NO.3时间之旅 剧照 NO.4时间之旅 剧照 NO.5时间之旅 剧照 NO.6时间之旅 剧照 NO.13时间之旅 剧照 NO.14时间之旅 剧照 NO.15时间之旅 剧照 NO.16时间之旅 剧照 NO.17时间之旅 剧照 NO.18时间之旅 剧照 NO.19时间之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6 05:20

详细剧情

  水母、鳄鱼胚胎、星云、犹他州的峡谷和木卫三;第一缕生命的信号、细菌、细胞起源、初恋感觉、意识诞生、人类进化、生与死——本片将带你走过漫长时间之旅,从宇宙的诞生到最终灭亡。

 长篇影评

 1 ) 用来做桌面和屏保的电影

(原载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腾讯娱乐报道)
《时间之旅》是一部完全可以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长期放映的视听盛宴,就在设备最先进的那个IMAX厅,与《帝王蝶的故事》、《星际探索》轮流着,成为吸引孩子甚至成人的漂亮科教电影。制片方或许已经准备这么做了,在电影节由凯特.布兰切特解说的90分钟版本首映后不久,它将以由布拉德.皮特解说的45分钟IMAX版,出现在不仅仅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各大银幕上。

大明星们的解说,其实毫无功能性,而只是一串串诗歌韵律的地球母亲颂歌。凯特.布兰切特每次吐出“Mother”后许久,才跟上排比式问句,宛若她要吟唱平克.弗洛伊德名曲《Mother》,“妈妈,你想他们会投下炸弹吗?妈妈,你想他们会喜欢这首歌吗?妈妈,你想他们会打碎我的球吗?妈妈,我是否需要建一堵墙?”

由波澜壮阔画面组成的电影,也是没有叙事功能性的。它时而宁静致远,时而振聋发聩,以最舒服最沁人心脾的效果,让再是见多识广的观众都愣在银幕之前,而不再企图挖掘画面的象征和剪辑背后可能的寓意。

早自1999年的《细红线》开始,泰伦斯.马利克就俨然一位当代“散文电影”大师。其他电影人或许有习惯经常记下看到的震撼故事或有趣段子,以丰富其下一部作品的灵感和素材,但马利克显然永远像个诗人那样,随手记下触动自己的风景、情感和心境,至于故事,于他而言,能大得过这个永远悸动的美丽世界吗?

刺眼又让人想拥抱的午后逆光、弥漫着麦浪气息的黄昏柔光、拍击陆地的粼粼波光,泰伦斯.马利克早在1978年还真正说故事的《天堂之日》中,就以每天就着日落前开机的“黄金时刻”拍摄法,证明了自己雕琢光影的强大能力。他总能将一众好莱坞大腕,置于其神秘光线下,修饰他们本就分外分明的外形棱角,让镜头外逐渐开启的天堂之门,感召地球上的这些漂亮人儿——蝗虫扑过田野后接受命运安排的理查.基尔(《天堂之日》)、被日军围在瓜岛溪流中等天堂之手带走的阿德里安.布罗迪(《细红线》)、在海边屏息回忆父爱的西恩.潘(《生命之树》,在圣米歇尔山悬崖还是在美国西部旷野中都一言不发的本.阿弗莱克(《通往仙境》)。到这部《时间之旅》,干脆就懒得再以漂亮明星来衬托风景,人类轮廓,于他而言,能美得过这个永远悸动的酷炫宇宙吗?

这首歌颂自然万物和宇宙万象的赞美诗,由摄像技术变本加厉的实景和特技效果前所未见的虚拟在不断的剪辑中进行。国家地理和Discovery频道常见的火山喷发,这一次演示出翻滚成一锅开水的海底部分,躁动不安的海沟热点处,火团裹在滚石里,成为地球深处的风火轮;医疗透镜下,涌动的血脉海洋深处,蝌蚪群的精虫,向卵子发起着冲锋。生命在孕育、物种在诞生、地球在翻新、星系在收缩、宇宙在爆炸。

电影也有着不少实在的外景,黄石公园的间歇泉、亚利桑那羚羊谷的螺纹状迷宫、阿根廷正在加速增长的莫雷诺冰川、最能代表物种起源和消亡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也在时不时插入的4:3iPhone画质视频中,以过度曝光的场景展示着印巴的宗教节庆、中国的太极锻炼日常、中东的战争冲突。在近海水下摄影场面可能刚要有些过度之后,干脆来上一段 “我们诞生在地球”的闪回式纪录片,蓝菌进化为三叶虫,海洋稍褪一些后登陆的爬行动物渐变为巨大的恐龙,原始人在饮毛茹血的猎捕生活中,燃起了柴火,铸出了陶碗,住进了窑洞(科罗拉多西南部的梅萨维德),科技突飞猛进,迪拜拔地而起。

看来,只有技艺和品质卓绝到泰伦斯.马利克的地步,才能任性的放弃故事讲述,而彻底让电影恢复为最初的奇观发明,让观众在黑暗之中,简单投入到神奇的光影天地。

 2 ) 有点催眠

《时间之旅》其实就是《生命之树》中那段讲述地球起源的插曲的加长版,内容上的充实程度被稀释了很多。这倒并不是说这部电影太无聊,主要的问题在于,它既摄人心魄,又散漫无章,一边是一把抓似的自然界元素,一边是凯特·布兰切特过度端庄的旁白,其中夹杂的用手机摄像头(画质粗糙又颤抖的16毫米胶片即视感)拍摄的世界各地的人们的脸,给人一种过于随意的感觉。美国流浪汉、一场以色列婚礼,还有一个出现水牛屠宰仪式的亚洲乡村庆典组成的一段蒙太奇,也是让人一头雾水。展现的元素太多,导致影片渐渐地就失去了力道。

 3 ) 思考之旅

当我再次看《时间之旅》时,我惊讶的发现竟然有旁白,难道不是和《天地玄黄》一样。嗯,好吧,是自己的潜意识把旁白忽略了,这是做为人常常犯的一个行为。

那么现在我就思考着为什么会忽略,是的,当我再次看完,我的这个问题已经在意识层面了!

为什么?在我的意识里,它与《天地玄黄》是一样的,可,似乎它的评价好低,一个9分上,一个才7分上,无法原谅啊!或许是这个旁白的影响?这是问题的第一个解释,嗯,看着那些画面其实和《天地玄黄》是同样的感受。我打个比方吧,比喻一个观看的状态:我的思维是一口大锅,锅里有水,水是我的情绪,7分满,然后放到火上加热,火是外来的思维与情绪。当我观看这二者时,思维这口大锅是在逐渐的升温,而情绪的水在里面会得到热能(外来的力量)而沸腾,《天地玄黄》的火是一直是小火,从0到01:37:50,(至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而当我意识到水开了才会知道水开了,因为情绪始终在大锅里变化,意识到会添加水或其它。思维这口大锅只要不是自己去有意识的想到情绪,那么在小火的状态下,我是看不见沸腾的,只能说我能感觉到变化,温度的变化,也即情绪是变化的,只是没有主动的意识,直到结束01:37:50时会发现到水是沸腾的,或干了!(嗯,温水煮青蛙) 《时间之旅》不一样,因为它多了一样东西——旁白,而在我看来这是把火加大了。当水开了,也就是有情绪变化了我会立马感觉到,沸腾的水溢出来了!那为什么这么比喻呢?看任何的事物都会产生情绪,有些只是自己未意识到,有了情绪变化后自身得到的结果只有两个,1.水开了2.被沸腾的水烫到!好吧,一个是情绪变化的满意方向,一个是不满意方向,毕竟有个不愉快的体验。那么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大多数人想不到的事情,毕竟一个不怎么高分的纪录片谁会注意这些呢?至少本人喜欢。

我提取了旁白,是的,我把火的一部分给拎了出来,由于长度的缘故我把它放在最下方。

这是个相当中式的翻译,蛮喜欢的,毕竟英语白痴只能看看中文字幕(感谢那些字幕组)。粗略看下,这是首诗!一首情感相当丰富的现代诗!仔细去品味绝对能发现许多影片想要表达的。不要以为这是首无聊甚至是强行插入的声音,因为声音是情绪最直接的表达。所以当听到旁白,水应该是沸腾的。有的人朝满意的方向,有的人直接有了不愉快体验。想想,应该不愉快的人更多!

其实片名取的不好,《时间之旅》,记得有这么个论点,时间是不存在的!一个是电脑的时间显示,一个是腕表的时间显示,一段时间后会惊讶的发现时间显示是不一样的,都是正常的情况下!那么哪个时间显示更准确?这是个没有意义的比对,因为存不存在只不过是相不相信的思考模式!

第一个问题,这首现代诗里我所看到的问题,(当然不是影片问题,是对影片提出的问题,这是可以个人加集体的问题,好吧,绕口令!)。性别问题!很奇怪,母亲两字就让我联想了许多,最直接的联想是造物主,在宗教里造物主大多是男性的形象,这是个问题!你是谁的第一个印象是性别!当人的目光注视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形象的第一个信息会自动跳出来,那就是性别!其它信息都要自行脑补(这就需要自身的脑补能力了)!这是中式的,所以母亲后的盘古会让我感到既亲切又迷茫,造物主到底是男的OR女的?然后自行脑补一大堆。

于是提出第二个问题,相不相信的问题。这是个关键问题,关键到我写这些的题目“思考之旅”。相信,那么谁相信谁?不相信,谁对谁提出疑问?退一步,这是个思考问题,最直接的思考。第一个问题可以忽略,但是相不相信的问题直接影响自己对影片的观感度,与所提出的种种问题。是的,这首现代诗有好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来就存在的,是从第一个有意识的人那延续下来的。思考,有意识的,当我意识到水沸腾了,那么我其实已经在思考了!潜意识也是会思考的,梦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有的动力都是来源于情绪,满意的情绪会让事物继续保持,而不愉快的体验则直接或间接的掀桌子!问题太多,就写下自己对这个关键问题的自身看法。每个人所写的都是自身的思维呈现,通过思维其他人能清楚的看见写者的情绪,不知道谁看见了!

谁是思考者?似乎每个好电影都会让人去思考,有很多是开放式,所以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时间之旅》也一样,它在现代诗的旁白里所有的问号是开放式,没有所谓的答案!无论自身怎么问答都契合了相不相信的问题,也就思考。从中看见什么,然后因问题而提出自身相契合的问题,性别问题就是我自身所思考到的,别人就不晓得了!

思考之旅就是意识在思考的过程!我想我是从影片的高潮所看到的,于是自行脑补一大堆!

高潮在何处?想想这是水沸腾最剧烈的时间段了!原始人那段,尤其是当那个看过水面自己的脸的原始人死去的画面,背景音乐直接让情绪到顶点,甚至能让自己感到宗教的氛围。那么看到什么了?这是自行脑补的威力——自我的最初诞生!没错,谁相信谁,其中一个就是自我!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这就要看谁在思考。我是思考者,所有的意识思维、行为都是我意识到的,这很个体,最直接代表我的是自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本能的!如果本我在思考的话,那么这绝对是个集体问题?你是谁 你赋予我生命 带给我光明!多么神圣啊!如果把这现代诗的旁白真正拆分的话就是本我在开头,自我在中间提一堆问题,最后看上去很是升华的,就像超我的体现!

“一个手臂流着血的原始人,或为了洗去血液,拨了拨水面发现一张脸,(不知对这原始人而言是熟悉还是陌生),从他的目光中你会发现某些觉醒的意识。是的,意识,会主动去思考的是自我。他开始了思考之旅,情绪满满的体现,尤其那张有着污泥的脸上流下的那行泪,多么让我动容,不可思议!谁也不知道人类的第一个思考者是谁,(肯定是个没有自身名字的人)!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从这影片的原始人来看,他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个迷惘式的,因为没有谁来到他耳边,告知他想知道的。于是他死了,画面定格吧!会发现尸体上的特别,嗯,怎么看这些树枝罢的就像十字架,如果谁不同意,看看那羽毛,然后在看小孩转圈后和成年女性的画面,好吧,两根大大的羽毛,太明显了!这说明什么?谁知道,反正我的脑补已经无法与别人说了,请自行脑补!”

羽毛代表什么,插在头上又是什么?这是我看见的事实,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正如“我们是不是被骗了?”事实是否重要?在大多数时,事实比不上主流。真正的真相最后演变成眼中所看见的主流形式。在所有文化里似乎都能出现这么一个论点“事实不重要,主流重要,”只要主流方向正常,一切的事实都次要。而某些人对于事实的验证是锲而不舍的,无论这个原始人思考到什么,他的思考都将会延续,从血液、从言语、从沉默的表情或那泪!

《时间之旅》是不分开始与结尾的,旁白的作用只是让你认为是这样,开始、结束。但是思考的自我会不停的循环、重复,去寻找一切。旅行不正是个循环过程吗?结束一场旅行时,下次的旅行就开始。

母亲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 昼夜尚未有分之前 我们曾并肩 走在一片静寂之中 如今我形只影单 四下一片虚无

母亲 你现在身在何方 你去哪儿了呢 我害怕 满腔烦恼 我不明白 难道我不是你的孩子吗

你是谁 你赋予我生命 带给我光明

母亲 现在 我 出生了 生命 永不停歇 充满饥渴 我渴望 光明 与黑暗 同我说话吧 我是谁 我在哪里 何人将我带至此处

母亲 你光芒深邃 万物注目 炽热强烈 亘古闪耀 我触摸你 你熊熊燃烧着 我浑身颤栗 不知 你要带我去往何处

生命 你是给予者 你是万物 万物也都是你 你付出一切 不求回报

自然 对你来说 我是什么 你致自己于死地 只为涅槃重生 我们能否永远相守

爱 不要远离我 是你唤醒了我 你是无限力量 像没有尽头的河 像变化万千的云 你是万物之母 一切的一切 因你而得到升华 石头 流动如薄雾 沧海桑田 千帆过尽 你始终如一 你是跳动的火光 藏匿于万事万物之中

你在哪里呢

你 伟大得难以捉摸 生生不息 永不枯竭

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 受尽折磨的公牛 遭到遗弃的孩子 淌血的伤口 苍老的妇人 我们是不是被骗了

灵魂 希冀 梦想 我们却一无所知 我们是盲目的 生命 请听我说

母亲 你的美好永不消逝吗 你会抛弃我吗 是爱创造了我吗 母亲 你去哪里了呢 你为何沉默不语 这世上有能够遗忘自己孩子的母亲吗 你放任一切 认为万物皆合理 我畏惧你 母亲 那我本该爱的人啊 那么多的欢乐 为什么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呢

给予者 生命 万物最终会 回归到你之中去 你是桥 你是门 母亲 他们达成了什么呢 悲伤 苦痛 时间 破坏着 吞噬着一切 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呢 我要如何找到你

你 万物所向往的美好 能超越时间 超越悲伤

母亲 我爱你 爱的是什么呢

你 是光明 也是黑暗 是飞蛾 也是火焰 是朋友 也是陌生人 是葡萄美酒 也是高脚杯 是破晓 是万丈光芒 母亲 那些你拭去的泪 那些你见证的悲欢离合 爱喷涌而出 奋力拼搏 满怀希望 驱走阴暗 造就了如此美景

时间回归起点 母亲 牵起你的手 我再无他愿 回归到你之中 像叶子缀在树枝上 树枝附在树干上那样 爱将我们相连 在你的怀抱中 生命永远鲜活 生命啊 我的母亲

�\��

 4 ) 存在与时间

文_调反唱唱

[时间之旅]是一部纪录片,可以说它比以往任何一部泰伦斯·马力克电影都要更加纯粹。因为没有具体故事架构,这部电影彻彻底底变成了一部哲学电影,或者说论文电影。

如果要从西方哲学史上,找一个与[时间之旅]相对应的学派,那就是海派哲学。泰伦斯·马力克早年当过海德格尔的门徒,走上电影之路后,海派哲学是他所有作品的内在框架。[时间之旅]亦是如此,哲学化的旁白代表着一种自省式的天问,它透析出海德格尔对于这个世界的忧虑。

[时间之旅]首先是一首诗。海德格尔认为拯救危险的技术时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充满着诗意。在星云的边缘,尘埃微粒流动成小型瀑布,在星系的轨道上闪烁着一片七彩的光芒。用哈勃望远镜拍到的是流体天光的苍茫诗意,一个浪漫的宇宙。除此之外还有梦幻蓝色的海底世界,极寒地带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森林中色彩斑驳的林中鸟,在荒漠里摇曳多姿的奇草异木……

用影像写诗构成了“诗意栖居”的外在气质,从结构上来讲,[时间之旅]的整体篇章也如同诗歌的结构方式一样,新的意象不断出现,在某一个篇章段落又重复出现旧的意象,在高潮与结尾,旁白与意象一同重叠反复。只能在观看完影片之后,对这些意象进行排列重组才能大概摸清泰伦斯·马力克想要表达的哲思。这部电影消化与理解的方式与诗歌相似。

在表达方式之外,[时间之旅]核心的哲学理论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或者具体地说[时间之旅]是对《存在与时间》的影像化演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表述,这本哲学论著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此在”(人类)这种自然存在者的存在进行现象学的分析,解释存在问题的地基。所以在[时间之旅]一方面给人们呈现自然当代景观以及宏观的宇宙起源画面,一方面用4:3的“渣”画质向观众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婚礼场面、政治暴力等等。因为日常生活的细碎,使得人类很少去思考与宇宙本源的关系。[时间之旅]中把日常与宏观宇宙并置,比较容易促发人类去思考“来自何处”的问题。

因为延时拍摄,生命与时间的延续被放大。在梦幻般的宇宙中,是一片比我们所知的要更深更广更柔软光滑的黑暗,仿佛象征着时间的无穷无尽。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间问题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因为时间性与人的存在意义是相互关联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暗合了“时间之旅”的片名。海德格尔说现在是“纯粹的、无始无终的现在序列”,所以如前面所述,4:3“渣”画质的人类现在的矛盾、和谐都是并列出现并且没有排列逻辑的;过去是“曾经存在但已经不在的现在”,对应到电影里是恐龙的破壳而出与原始人的生存与繁衍;未来是“尚未存在但终将到来的现在”,将来永远遥遥无期,宇宙天体的不断运动与母亲子宫胚胎的形成剪切在一起,也许对应了海德格尔所言:“将来就是让自身来到自身中的那个‘来’。保持住别具一格的可能性,而在这种可能性中让自身来到自身,这就是将来的源始现象”。意即时间上的“将来”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由于人类当下生存状态的不断出现,加上影片如“这是个什么世界?受尽折磨的公牛、遭到遗弃的小孩、淌血的伤口、苍老的妇人”、“我们是不是被骗了,自然充满了灵魂、希翼、梦想,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母亲,你会抛弃我吗?有忘记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吗?”这样的旁白,都反复印证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人类被抛性的论述。他认为,因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可知,人们被抛入这个世界始终生活在无法穿透的遮蔽之中,人类的生活被谜笼罩,这种被抛的境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在[时间之旅]的末尾,一组婚礼、拥抱、爱抚的人类生活写照真实地展现在面前,它不同于前面出现的杀戮、冲突,这里展现出的是人类之间的爱,也许这就是解决被抛性的办法。

影片的哲学化注定会制约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过从哲学理论、象征意义、电影语言方面去解读它,或许反而会成为限制欣赏它的枷锁。那么IMAX版[时间之旅]也许告诉我们的是观看泰伦斯·马力克电影的另一种方式:身心放松,静静地体验吧!

本文刊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务必说明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5 ) 终极命题的终极?

#终极命题的终极?

——马利克的《时间之旅》

每个有着哲学学术背景的导演似乎都对探讨终极命题孜孜不倦,就像动作片导演都想试试上千只巨人用各种冷热兵器大规模火拼。这种纪录片往往带着最新的摄影技术和号称最震撼的画面,企望带动荧幕前的观众一齐称神。

在9月份的威尼斯,《时间之旅》多少成为吸引人们来到狭小平静的丽都岛的动力之一,马利克说:“这片子已经在我大脑里盘旋三十年了,我最伟大的梦境之一”。他似乎浸淫许久,并始终在搜集素材和筹备拍摄——早在1979年,一个名叫“Q”的带有大量隐喻和探讨时间的故事片就被构思了出来,可惜没有能继续;不过取景拍摄中一些澳大利亚土著狩猎的段落被用在了《时间之旅》中;而该片的知识储备则更早地开始在七十年代,他采访一些领域内的顶级科学家,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而在2003年,他催促摄影指导保罗·阿特金(Paul Atkins)跑到喷发的夏威夷海底火山,用IMAX摄影机纪录下滚涌的岩浆,由于离得太近,有位掌机的靴子都融化黏到了土里。

最终这部讲述时间和宇宙纪录片被制作成两个版本:40分钟的IMAX版,由布拉德·皮特解说;以及90分钟正常版,由凯特·布兰切特解说。曾经参与《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视觉效果制作的道格拉斯·特兰布(Douglas Trumbull)作为视觉顾问;《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唐·格拉斯(Don Glass)作为特效总监。后者则披露马利克固执地坚持将每一个镜头都制作成出自好像出自不同的画家之手,这种偏执的美学坚持让两个人在摄影棚里一呆就是几个月,摆弄着各种化学药品,做着危险的搭配尝试,并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下来;一些太阳系形成前的斗转星移也是在尝试过CG动画制作后又全部推翻,用人造模型和灯光烟雾效果汗流浃背地实拍出来,其效果堪称摄影棚光影巅峰。于是这部从2013年跳票至今的美式纪录巨作,从制片公司诉讼泥潭中爬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欧洲来炫耀一下视觉效果。

因此我们看到滚烫的岩浆在海底被迅速冷却成岩石,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吟唱中,一群半透明的海蟹在潮汐中浮沉;拥挤着大型爬行动物的蛮荒地球被陨星摧毁,第一只爬上陆地的总鳍鱼在蠢蠢欲动,而另一些浮游生物正在五颜六色的光线里摇曳着;一道闪电后,第一次使用火的原始人惊诧又得意的表情;宇宙爆炸和精卵结合被剪辑到一起,似乎在暗示着一些共通的道理。

"母亲,难道我不是你的孩子吗?你为什么要离我而去,母亲?"——凯特·布兰切特略带苍凉的声音,像是祈祷,又像是忏悔。这些话语每次出现都让人忍不住激灵一阵——“你唤醒我,无尽的河流,万物之母,在你那里,万物皆等……”街上行走的乞丐,俄罗斯的乡村婚礼,放风筝的中国小孩,柬埔寨祭祀仪式……这些街拍的“拾得录像”林林总总地穿插进来,和总体精致华丽的画面相呼应着——像它们粗粝的倒影,又像是在把那些带有诱导性的视觉观念一一辩驳推翻。

然而我们仍可一窥这位被《国家地理》撑腰的哲学家导演反复忖度的尴尬:尽管人们经常耸耸肩,由着性子说“没办法,这就是马利克”,但实际上令人沮丧的是,马利克这次都没有继续成为马利克——这些《国家地理》式的风光和肖像摄影,过于考究的构图和美感,反而侵蚀了诗歌文本带来的悲悯和宽厚;本来应该是马利克最擅长的理论交织,驳杂反复的辩证过程被影像视觉堆叠的进化演算替代了,那些3D建模的早期哺乳动物,带着假牙对着镜头呲牙咧嘴的原始人,又显出了一种华丽的廉价感;而且如果你深究其精神核心,只不过是将进化论的老生常谈重新演绎一番,毫无新意。看着这些堆叠,我们只好被迫接受一个道理——大部分时候,科学不是诗,并相差甚远,当科学性覆盖了诗性,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与人类日常观看经验又是那么贴近,就像你坐在自然频道前面边喝啤酒边看狮子捕羚羊一样,丝毫无法感到惊喜;一切尽管完美,却仍在观众的可想象范围之内。

更何况,这种不自知的屈服(抑或才能所限),使得整部影片都深陷在一种消费主义的大众媒介阴影里;当影片为了表达陨星撞击地球,生灵涂炭;“拾得录像”里分明引用的就是中东的乱境;当最后为了表达文明的稳定和蔓延,滥俗的小女孩朝绿树奔跑又被拿出来……然而马利克还是受到了一贯的追捧,威尼斯影展上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影片放映中,无论喜欢与否,几乎每个人都看到了最后,并且响起了长久的掌声,像一群天文馆里的儿童(皮特的较短版本的确用于科普);相比《时间之旅》的声势浩大,影展上另外一部也号称是“视觉交响诗”的纪录片《螺纹》则更沉默而平静,并且放映间人们离席不断,结束后更是掌声了了。

纵观以往,宏大命题的纪录片似乎都等价于宏大的取材范围——从高弗雷·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到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人类》,从罗恩·弗里克的《天地玄黄》和《轮回》到凯文·麦克唐纳与YouTube合作的《浮生一日》,无一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堆砌素材这条路上愈演愈烈。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人类逐步开始反思经济过度开发给环境带来的恶果、反思战争、反思城市化危机,在那个企图重新正视自然与本源的年代,这种手法还带着一定的先锋色彩和警醒意义;那么在一个就连中国三线城市的宣传片都无一例外开始罗列面孔和群像,用斗转星移的延时摄影构筑群体风貌的当代——这种带着上帝视角,用悲天悯人却人畜无害,态度模棱的表现手法,显现了足够的空泛和尴尬。

从《生活三部曲》到《时间之旅》,从八十年代的一记猛击,到当今的心灵冥想视觉之旅,三十年里,无论是实验性,创作魄力与野心,从形式到内容,都愈发让人感觉"没种",尽管和创作者及其思考过程自身有很大关系,但也诱使人不安地联想到时代的气质褪变,究竟是什么在这三十多年里反复消磨人类的锐气?究竟又是什么让人在近几十年疏于思考与自省?在一个人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对世界一窥究竟的时代,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去追寻终极命题,我们是否要用空泛的冥想和放空体验去替换那些大到指导意义似是而非的讨论,那些遥远的忧虑?究竟是需要将自己打开还是关闭?

——2016.9于丽都岛

 6 ) 在天地万物间来趟时间之旅

泰伦斯·马力克是近年来比较受争议的一位导演,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少数偏爱的能不吝赞美的捧上天,利用各种高深专业的分析和解构来努力提升观众的感知美学和欣赏水平,多数不买账的也能提出一百种理由来加以批评,吐槽主要集中在形式远远大于内容,从《生命之树》到《圣杯骑士》,主题看似十分的宏大、晦涩和艰深,欲通过一种架空的形式化叙事手法来加以高级表现,给人一种雾里看花般的迷惑和空乏感,难以摸清其中的门路和意指,看过后有种道行修的不够高、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

马力克近年来越来越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干脆撒开了手来拍,这位哲学大拿貌似不是要让观众醍醐灌顶而是要将曲高和寡进行到底,成了一个远离主流和颠覆传统的透着顶尖范儿的导演,形成了一种马力克式的独特体系和镜头语言,就像一个完全搞不懂是什么玩意的莫名深刻的东西,用无比华丽高端且极具艺术形式感的外包装将其美化,可以说在电影院看马力克近年来侧重意识和虚化的作品,感官体验会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毕竟美轮美奂的摄影和悦耳绝妙的配乐一直还保持在一个高水准的位置,至少能少打瞌睡。

新作《时间之旅》力证了马力克的那套风格相较电影更适合于纪录片,是个明智的选择,这片可以说是近年来马力克作品特色的集大成之作,依旧是碎片化的衔接和展现,恢弘大气的精致摄影,肃穆空灵的动人配乐,像唱诗班在浅吟低唱,具有一定的神圣感,能听到管风琴的伴奏,还有一些歌剧的成分,有点想到了普瑞斯纳,而在电影中一般难以撼动主要地位的剧情,到纪录片里则可以合理的放低姿态,甚至完全摒弃,而马力克在电影领域似乎找到了如何在观众和执行自我理念间的平衡点,那就是靠演员的豪华阵容来吸引眼球(有点治标不治本,显然还是不怎么讨喜),到了这片马力克终于没了任何顾虑可以尽兴的来一次十分“自我”的表现。

光看片名,表明了又是个相当宏大和宽广的主题,像这类关于宇宙、时空之类的题材,一般都会细分出集数来更加丰富深刻的为观众提供广博的干货,达到扩张知识面和答疑解惑的作用,当然,到了马力克这不可能会像霍金一样专业而具体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依旧还得靠摄影和配乐两大拿手绝活,以及蕴藏着深邃的哲思,从爆发到流逝、从海底到陆地、从冰川到熔岩、从星云到星球、从生存到矛盾…,俯拍仰拍,手持摄影(反差有点大,像是借此显现并划分出不同的社会面貌),逼真的特效与CG技术的模拟还原(有点失真),视觉享受毋庸置疑,在随机的切换和转变中,马力克再次以碎片化的意识流形式欲展现出时间的博大精深。

时间,字典里的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在我看来时间也可浅显的视为创造、诞生、改变直到毁灭(客观事物),不少人觉得马力克依旧在老调重弹的利用很表面和含糊的理念来表达这一宏博的主题,就像是将无数张优质摄影作品汇聚成的动态影像,一如既往的空虚和飘渺,但实际上在短短90分钟内马力克巧妙的拉长了时间的维度,也可以说浓缩了更多精华(视听效果)的成分和层面,在不同的空间、环境、经历、现象…间切换,在天地万物的瞬息万变、生存表现和斗转星移中,将时间的含义做了比较到位的诠释。

时间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更多的是需要观众透过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去切身体会和感受,就像我们如何证明过去的存在,凭借前后紧密相连或互为因果的线索和信息,例如身份、记忆、客观转变等,同理,可以从片中提取片段然后再合理的拼接,便会发觉其中的关系和逻辑,精子和受精卵,腹中婴儿的心跳声,儿时的嬉戏和玩耍,长大成人结婚,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文明的形成与阶级的划分,矛盾和斗争的产生,从仰赖自然资源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壮美隽永的奇妙深空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种物种的生存本能与活动变化,优胜劣汰,一一映入眼帘。

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个体到群体,远古到现代,社会到宇宙,在一连串的动态转变和进化跨越中体会着时间的伟大和神奇,报以敬畏之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时间的流转和强大的大自然中会意识到自身的渺小,谦卑地对待生活,学会珍惜所有。可惜的是,看到半路我还是睡着了,即便马力克运用各种精益求精的技术和考究来完善他的创作想法与目的,但从整体的形式和表现来看,看似天马行空实际还是有点固步自封,更可况对于只能坐在电脑前观看的朋友来说,视听方面肯定会大打折扣,优势也就被削弱了一半。

这些美妙的画面可以说是最主要推进观影兴趣的原动力,一般的观众不会有闲工夫去挖掘其中的深意或了解马力克高逼格的拍摄方式,而是按照一般的观影习惯“不费脑去思考化”的接受画面所传递出的最直观有效的信息量,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这部纪录片和探索发现里的走近科学、揭秘起源发展或解密大自然并没啥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左上角少了一个“Discovery”或“NG”的字样而已,并没有带来更耳目一新的亮点,整体的最大感受就是美,美得一如既往,美得虚无缥缈,美得流于表面,美得昏昏欲睡,直到有些审美疲劳。

自由的印象派完全颠覆了古典(学院)派的传统绘画模式,以戈达尔为首的新浪潮一代电影人刷新且改革了电影的视听语言和拍摄手法,再回过头来看现在,各种高科技的融入和辅助,无所不用其极的刺激着观众的感官体验,但一时的快感或日渐疲乏之后,本质上会发现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外观再华丽炫酷,内核却早已匮乏和老朽了,一年里能看到部经典之作的机率越来越低,而一直沿袭传统、一个套路出牌的纪录片也日趋边缘化和小众化,跟着屡屡让人失望又每每对其抱以希望的马力克在天地万物间来了趟中规中矩的时间之旅,虽有睡意,但也不乏一些美好和惊艳的瞬间。

首发 | 一个冷门的公号:yuchishangjiu,欢迎订阅。

 7 ) 两靶之间

【高等动物和人的进化,意识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的觉醒。这幅图画大概是这样的:尽管世界中到处有以太在振动,但世界仍是黑暗的。但有一天人睁开了眼睛看,便有了光。 这段话首先描述的是一幅图画。这幅图画会怎么样,能怎样使用,仍然黯淡不明。但若要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显然必须对其用法加以探究。但这幅图画似乎为我们省却了这份工作:它已经指向某种特定的用法。我们因此上了它的当。】 ——L.W.《哲学研究》 【其实大自然在眼睛制造上所花的功夫,不比我一举手一投足更费事。】 ——Bergson《创造进化论》 很可惜,Malick这部片子没有对我起效,不过我大概还是能感觉到导演是瞄向哪里的,所以谈一谈。 它的“国家地理”视觉风格,有些人喜欢,有些人鄙视。我不鄙视,但也觉得这种风格容易把人引偏。这种拼命强过化的视觉,极度的明晰、全面、客观,但却缺乏人的感受性,是一种科学绘图风格。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图像时代的教育,它早已磨尽了新鲜感,沦为科学杂志的插图。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提供新鲜的感受性,只顾着自己的意图,显得有失本分。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在重演进化论,是科学的史诗,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导演自己应该为这种误解负责。陈述真实的自然史并不特别地意味着一种科学视角。可以听到,旁白总是以“母亲,母亲...”开始的问句,这不仅仅是对着科学抒情而已。 现代世界仅能提供出两类世界观供人选择,宗教的(也就是故事的)或者是科学的。有人打起了马虎眼,说宗教与科学在深处是相通的。也许吧,要么你讲的科学和科学家理解的不一样,或者你讲的宗教和大众理解的不一样。对于大众所理解的宗教(而非斯宾诺莎那种),认真的人都会像Daniel Dennett和Richard Dawkins那样,不带保留地批判一通。但这两位的言论也常常让我觉得失望,问题不在于对于宗教的批判不正确,而在于他们似乎很满意自己的那套世界观。Dawkins作为一个科学家暂且不论,Dennett的职业是个哲学家,并自认是维氏的门徒,但在我看来他也是个科学家,与维氏的哲学相去甚远(第一段引言完全可以送给他)。 我们只能二选一吗?理智的人会接受自然史而放弃宗教故事,Malick就是这么做的,但他安于科学了吗?他不再感到迷惑了吗?显然没有。他通过时间之旅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细节和真相,这些都是拜科学所赐。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慢镜头(Deleuze),但我们看到的依然只是迷惑而不是答案。

 8 ) 还以为是纪录片

结果发现是生命之树的延续,本来是打算当屏保看的,看着看着突然发现有剧情,旁白引导着观众,看似纪录片一样的画面突然有了新视角,孤独思索的恐龙到原始人类,到发达的城市再到未来人类星球,本质上这还是一部剧情电影,甚至我看懂了生命之树想表达的,生命之树就是导演想以拍纪录片的方式去拍摄一家人和世界的关系与思索,有一种手持dv拍摄家庭录像带+纪录片的感觉,但是几乎没有的台词和演员不好发力的表演,感觉就是尬拍。

到了时间之旅这里,已经几乎没有了演员,都是dv拍摄的画面和纪录片风景,到了最后才出现了“演员”,有几幕颇有2001的味道,生命之树的尬感也没有了,到最后编剧+导演的名字出现,我才发现这是一部不正经的剧情片。

它想表达的就是开始旁白所说的,用摄影机“抚摸”这个世界,通常的纪录片,都会解释画面里是什么,时间之旅只有旁白暗示你,像一个陌生人一样,观察思考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关系,手持dv创造了一种家庭录像带的亲近感,旁白以母亲称呼世界,也是如此。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挺有意思的。

 短评

希望马力克以后专心留在纪录片界,别再去祸害剧情片了。这种全宇宙画面堆砌在一起、剪辑等于没剪辑的风格,也只有国家地理能容你。听布兰切特女王旁白会怀孕哦~❤️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名为时间之旅,其实还是生命之旅。全片要传达的信息十分明显:生命是个奇迹。全程挂钩生命之树开头引用的约伯记:Where were you when I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earth, when the morning stars sang together and all the sons of God shouted for joy?

11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

马力克耗时三十余年的纪录作品,穷尽地球和宇宙的年岁。以固定或缓慢稳定的运动镜头来呈现大自然的美妙景致与生命起源和演化,再分段插入手持DV拍摄的、满是噪点的镜头组合来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片断。布兰切特的旁白实际上寥寥无几,不同于科教纪录片的解说,她只负责与自然对话,彰显影片主旨:对生命的礼赞,对自然的崇敬,对被爱的呼唤。在此,马力克对【光】的痴迷亦通过语言与镜头昭示出来,一如过往作品中海量的逆光镜头和永远有太阳的好天气。[创世纪]: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至爱海底火山喷发后岩浆在海水中迅速冷却的场景,以及地表上岩浆冷却形成火成岩的画面。PS:影片缺点是过于平滑、顺畅、完满、华美,尽管的确深宏博大,但却缺少了生命中必然会有的断裂,缺少了爱与光明背后的苦难与折磨。(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即使是把布兰切特换成赵忠祥,也比《人与自然》来得大气

16分钟前
  • 不老的李大爷耶
  • 还行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花鸟鱼虫,有灵且美。土水火风,四大皆空。若把所有4:3比例的画面都剪去,就更好了。留下美得不像话的宇宙,留下空洞。万物磅礴葱茏,终归于无。

2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3.5 《生命之树》一招鲜。

2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时间浪费之旅。

25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意识流巨制。两星给「三十年」,一星给美到爆表的画面。

26分钟前
  • 阿怪
  • 还行

虽然只有短短90分钟,我却感觉看了几亿年。。

27分钟前
  • 麻酱罐
  • 推荐

只有泰伦斯马利克可以捕捉到人类灵魂和浩瀚天地碰撞的一个个瞬间。

3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IMAX版

3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赏心悦目地睡了过去,错过了广场舞和太极拳……

37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扣你半星就是因为不!过!瘾!太短了!布兰切特一开口就知道味儿对了。故事从宇宙讲起,地壳运动、生命进化、人类发展,再回到宇宙,穿插社会学片段吸引思考,整体简洁、清晰、易懂。90min一眨眼就过,在旁白不多且缓慢而深沉的前提中,毫无困意,旁白更是马力克给时间和生命的一封告白信。

42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我说我看着看着不小心就湿了眼眶,你们相信吗?时间的旅程,美得摄人心魂。

4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马力克算是找到了能完好接受他飘的风格的载体,只可惜用纯影像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世间一切已经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估计无旁白的40分钟IMAX版观感会更好。 7.6分★★★★

48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生命之树】续集,除了摄影很美,定格一下就一张电脑桌面,到最后看完了只想说那群原始人的身材真性感!

5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真的很“泰伦斯·马力克”,坚持于自己的风格之中,不做任何妥协。绝美震撼的奇景画面,不紧不慢地展现着宇宙的始终,生命的进程,时间的流淌,凯特·布兰切特的旁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解说,而是完全凝聚成了一种拷问和焦虑。像是脱去了剧情的《生命之树》,整体观感还好,但最好也别抱太大期待

55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感觉马大师终于拍尽兴了……

57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天地混沌宇宙洪荒,山崩地裂生命起源,像翻电子版国家地理杂志,画面美得动人心魄,然而也催眠死去活来...电影节的夜晚,不睡泰伦斯马力克睡谁?请若干科学家做顾问,高清呈现出史前文明画面,科教贡献大于电影语言探索。把前人片子素材乱七八糟插进去,看似蒙太奇实则故弄玄虚。90分钟布兰切特旁白版

6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再见马利克

1小时前
  • Yuruky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