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的人间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余秀华,周金香,余文海,尹世平

导演:范俭

播放地址

 剧照

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7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8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9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20:10

详细剧情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长篇影评

 1 ) 摇摇晃晃的人间——各大新闻特稿对比

看到很多人翻这篇文章,想强调一下,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是在城大看的初版,和公映版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初版没有离婚时和离婚后的画面,但多了很多余秀华诗歌部分的内容。个人更喜欢最初版本,但理解范导把笔墨着重在离婚事件的用意,文章涉及内容已和公映版有很大出入,只是提供一个对余秀华个人理解的参考,而不是对范导纪录片的一个评价。

在范俭的微博下面,我发现他后来把这部关于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名字改成了《摇摇晃晃的人间》,这同样也是余秀华新诗集的书名。我很喜欢这个新名字,更与纪录片的气质符合,原来的名字更有噱头,但是终究太像是某种新闻报道电视片。 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用膝盖想就知道不好做。 会感受到范俭纪录片的诚意在于,片子是真切地从她的诗歌去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个人,想要展现的,是一个诗人的内心生活,余秀华的诗歌总是穿插在其中,总是格外应景和适合。整个片子的节奏和她诗歌的风格,亦十分契合。 在搜索片子时,顺带看了一个来自“南都深呼吸”的新闻片《诗人余秀华》,不同于范的片子着重体现余秀华出名后的生活和过去生活的对比,新闻片则更体现她在村子里的生活,众人(家人,丈夫,村民)对余秀华的评价。片子15分钟。但很明显能看得出,余秀华在这个片子所表现出的敌意更大。 也是同样的红色外套,也是同样的故事,但是表现手法的不同,注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味道和质感。其中,解说词首当其冲。范俭极力想营造出的诗意与节奏,在这个新闻片当中丝毫不见踪影,哪怕他们诉说的都是同样的故事。 冬天,横店村,哗啦啦的冷风,雪地的脚印显示的门庭若市的家庭氛围,这些都让范的片子更加与众不同。不由得令人感慨,意象这种东西,真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同样介绍余秀华因为难产导致脑瘫的这个背景,同样是通过周金香,即余秀华的母亲的嘴里诉说这个事情,南都的片子则是透过直接采访的方式,将周金香摆上摄影机前,俨然新闻访谈那样。而范的片子则更显“家长里短”,周金香一边洗衣服一边像是唠嗑似的娓娓道来脑瘫的原因,二人吃饭,吃着聊着便说不下去了,“如果有能力把病看好,就不止这几首诗了。”镜头无声地捕捉到她父亲落泪的画面,而不是透过解说词去告诉观众,“他很难过,他很痛苦。” 此外,南都这个《诗人余秀华》的结尾,也是有种无法言说的生硬,“采访几天后,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是她在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没有解释原因,但在基于看了那么多篇特稿和有关纪录片的前提下,我自己似乎也没办法为南都这个最后的细节描写做出最后的盖棺解释——余秀华为什么哭,她为什么在最热闹的时候哭?没有道理的细节描写,似乎显得过于败笔了。 既然这个片子只有三十分钟,还是花更多笔墨谈谈关于内容创作的其他对比吧。对比并不是说要争出个孰是孰非,只是说的确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便也影响了读者和观众对当事人的直观感受。 在看余秀华的纪录片前,我又从头翻了一次当时余秀华最火的时候几家媒体的特稿,到了真的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陌生人。 而实际上,文字固然能展示她的残缺,却不免有美化的嫌疑,这种“美化”,更接近与“断臂维纳斯”,“天才的伟大不幸”类似的残缺之美的塑造;而视频和纪录片则展现更为直接的东西。活生生得残忍。比如她难以自我控制的表情,可以解读成因为她脑瘫使然,也可以说是她内心的某种纯真东西在引导着。 你没办法通过文字直接呈现出余秀华那些更残忍的身体残缺,她在乡间小路上的跌跌撞撞,也没办法直接呈现她那些异于常人的特质,镜头咔嚓咔嚓下她眼神里的慌里慌张,谈论爱情、亲情、童年时眼神里的莫名倔强。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看当时出街的系列特稿和报道: 南方周末的《“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并非特稿,着重的是对余秀华的一个“标签化”的解读,两位记者甚至都没有到湖北采访,所谈的,都是诗歌界的泛泛之言,关于余秀华采访的部分,并没有比其他报道出彩。南都周刊的《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是一样,讨论的是诗歌文化在中国生存繁荣,中国人重回对诗歌热爱的可能性。不过在众人一片赞美声中,提到了余秀华曾经因为言论不当被诗歌流派网禁言6个月的这么一个事实,倒是很不一样,呈现出她的复杂面。 人民日报的《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火花,也没有什么小惊喜。《解放日报》推出的《“双面”诗人余秀华》指出了余秀华的“难搞”——“相处久的人,才会明白她的玩笑与用意。不断的调侃与反讽,是她应对外人最常用的‘武器’。”可见解放日报的记者也在采访过程中撞到不少钉子。 记者们同质化的问题太多,余秀华都已经感到厌倦。而在范的片子里面,却几乎看不到她对拍摄者的厌倦。这大概也说明了她内心对团队的认同。 武汉晚报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所揭露的细节故事,和范片子的时间线是对应的,同样也是着重在描写她成名后所面临的问题,问答式的对话呈现,看似偷懒,但实际上也考验着记者的问题水准,从稿子来看,质量还算过关,至少呈现出来的余秀华的问答,并没有很偷懒或者很抗拒的表现。除了最后一句出现的“我”是败笔——“那一瞬间,我仿佛理解了余秀华的苦痛、好强与敏感。”可能因为诗歌的原因,所以在余秀华面前的记者,都成了文艺的孩子。却殊不知这样的表述,却破坏了整篇新闻报道的感觉。 文字能承载的东西有时候要比视频多,因为纪录片要用很多的时间和空镜去营造氛围,这在文字当中,可能也就是几个形容词的事情。在特稿当中,众人都提到了她的家庭——不仅仅是她的父母,她的丈夫,还有她刚到武汉上大学的儿子。 但在范俭的片子却没有提到余秀华的儿子。 除了与受访者的意愿有关外,不妨也来猜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余秀华的诗歌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她作为脑瘫患者的甘苦,亦有对正常生活的美好想象与悲伤,但唯独缺少了母亲的角色。这或许也是范俭没有刻意着笔的一个原因吧——母亲的角色,并不存在于余秀华的诗歌世界当中。 还记得一开始对余秀华的意外走红,我还以为她不过是另一个“梨花体”赵丽华。 看完片子,满脑子大概就是满山雪地皑皑,余秀华的那个异常明亮的红色外套。 实际上,我最佩服余秀华的地方是,面对所有的记者,她的回答总是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她不掩饰“睡你”的创意并非自己所想,而是来源于QQ群的一次玩笑,她到现在依旧不改口她对自己婚姻的失望和无奈,她也不掩饰她对没有水平的记者的戏谑和不屑——也就是说,她完全不被名利所影响,一直遵循本心。 “它改变的只是外部条件,我的心还是在那里,没有变化。对我的心没有产生影响。” 这点对于见过了太多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的采访对象的我来说,真的觉得难得可贵。 “我是心里很平静,觉得还是很淡然”面对名利,那个跌跌撞撞走在乡间的背影,真的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楚自己的本质呢?“把我当作正能量的人来拍,真的好想不符合实际啊,我这个乱七八糟的人。”余秀华早就看清自己内心的自卑、不安和悲观主义,“那种来自生命里的幸福感,它没有。” 这大概是余秀华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吧。 附录: 南方周末《“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700/ 南都周刊《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http://www.nbweekly.com/news/china/201501/38225.aspx 《解放日报》《“双面”诗人余秀华 》 http://www.jfdaily.com/guonei/bw/201501/t20150125_1178739.html 人民日报《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2/c83083-26250782.html 武汉晚报《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 http://hb.qq.com/a/20150201/008955.htm

 2 ) 窥见余秀华的轻佻与失重

胡赳赳

猎奇是人类的本性。猎艳也是。如果从诗歌的题材来看,余秀华很有可能是个伟大的“艳诗”作者,轻度性骚扰患者和面对男性的麻烦制造者。

她是一个正常的人类。这一点无庸置疑。镜头下,她的摇摇晃晃可以解读为身姿的曼妙;同样,她的口吃和一部分先天性歪斜的面容也正是为了灵魂的“出窍”——她扮演某种时刻的金蝉脱壳。这既是一种诗歌练习,也是用沙子分泌孕育的肉珠。

你不必想像,你只须去看见。在纪录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中,导演的呈现不需要多少野心。余秀华的智商和情商与她的欲望成正比。七情六欲的余秀华仅仅披着一件不讨好别人的外衣。她自有欢愉,但这种欢愉难以讨好他人。因此“困顿”出现了。人卡在自己的“色身”中。如何将风情万种变成一往情深,将交尾变成幸福,将欲念转化为忠于自我?或许,我们的“美学”不够用了。至少,绝大多数时候,美学趋向于失效。生理基础的强大远远超越于精神臆想。而大多数人难以自欺欺人地承认:心灵比美貌更重要。

你可以理解世界上最奔腾的发动机,安装在一个拖拉机的机身上吗?再换句话来理解:一个拖拉机的机身,也可以修炼出一个运速飞快的发动机吗?

余秀华不容小觑。她的诗歌,充斥着这种尖锐的对立,而又走向妥协。发动机犯难,而拖拉机永远拖着后腿。灵魂和身体是一对连体婴儿:你必须同时接受。如果不,撕裂的结果是:华丽与悲凉,无可救药。

但她是可以成为一个思想者的。影片中弥漫着巨大的诗意。麦浪、村庄、野地。田园的永恒的交响。她日日苟且,但心远地自偏。空旷无言,却又丰满地涂抹水草招摇。与诗意相平行的另一条隐性线索,是她的几次简单发言,她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无比正确的价值观。她原本是个思想的显露者,包裹在难堪的身躯中。平庸者最幸福,而天才委实痛苦。

她不要看读者的提问稿,相信即兴发言最妙。高。她争取婚姻的忠于自我,遣责母亲的道德绑架。高。她调情,喜欢美男子,稍许花痴,透露出某种不性感的轻佻,这恰是她无比具有这种权利的体现。她是权利的使用者,高。

我更看重她诗意隐藏下的对常识的尊重,她所践行的人的尺度,以及她对自身权限的尊重。正如她尊重词语、尊重造物、不惧改造命运、承受反差,用痛苦酿造醉意。她是“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她注定要走在惊世骇俗的途中。她为此积累了勇气,撕毁某种伪善的假面。人类秩序的化妆术,在她这里,成为纵情声色的裂镜。

留给导演范俭的难题,如何近距离,如何再近一些。如何不干涉、不介入的纪录。遵守教科书般的教条。显然他干得漂亮。余秀华是个很好的演员。因此他们在认识上有高度的匹配性。她在镜头下没有不适感。由于思想的成熟,只要离开情欲,她有高度的自信。她有高度的自我检视能力。拖拉机摇摇晃晃,但奔突叫嚣,偶尔失重,但绝不停滞和翻车。

这是一个普通的生命。与你我一样。但人人皆具一幅有色眼镜。重视皮囊,无视人格的健全。所以,人生是娑婆世界,因此缺憾,达不至完满彼岸。她不是奇花异果,每个人都有差异性正是人类的共同性。

她的摇摇晃晃是寻找自由的舞蹈,当然,这样说有美化的嫌疑。我们要正视她的摇摇晃晃,然后将其当作“如常”。惊讶于残疾或异己,恰恰说明,这种大惊小怪不是一个正常的尺度。

因此,导演必须正视这个悖论,当你观照摄取,就已经是猎奇的思维在顶撞。因此,导演不得不时常说服自己,猎奇是为了不猎奇。

这个刻奇的世界,各种观念辗转流毒,我们猎奇,余秀华猎艳。彼此相安无事,这才是正常的。拔高或贬低,同情或谩骂,都是多余。

导演范俭做得很克制,他尽量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这多少带有“逼视”的成份。正是在这样的“逼视”之中,观众“窥伺”到一个全方位的、大写的人。

全片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故事片:一个不知名的女性如何逆袭成网红?一个网红如何摆脱她的名存实亡的婚姻?对一段婚姻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母女之间造成难以弥合的决裂?这种决裂如何加速了母亲的病逝?影片最终呈现的思考是:自由的代价究竟是什么——或许会更加痛苦,但自我的选择来临时,这比外界强加于人的无择、无动于衷、麻木、道德训诫要刻骨而分明得多。

中国人向来缺少“自我意识”的觉醒力。恰恰在余秀华身上发作了——而她恰恰是外界认为最无需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影片助推了这种“意识的觉醒”。在许多深刻而现实的段落中,余秀华被困在自己的身躯中,却从未停止过与外界的“撕逼”大战。她撕下母亲的嘴脸、丈夫的嘴脸,也撕下自己的嘴脸。她与她欣赏的人打情骂俏,这些细节也被一一摄入,成为人性中重要的一个见证。

整个影片以诗意的沉浸和现实的冲撞编织成影像之网。在其中,你可以流泪,可以反思,也可以代入到一个意识卓然而身躯败北的个体之中,从中体会人世的艰辛、求索和对命运的执拗翻转。

我为其中的深味而感动、湿润,我窥见的是一道闪电,撕开帏幕、划向命运。余秀华轰隆隆驶过。

越来越多的“作者型导演”加入了对纪录片的拍摄。这意味着某种复兴的可能:当我们的口味日益被市场和消费调弄乃至败坏时,“非虚构电影”似乎指出了某种光明的图景。

严肃并非没有观众,而认真也并不一定会输。可见中国电影的底线是多么脆弱,防守并不具有意义。但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恰恰表明:那个拯救世界还是拯救自我的命题,再次被确认,拯救自我就是拯救世界。

诗人余秀华和导演范俭,双双走出了一道摇摆之路。顺着他们的足迹,看沮丧的主人公,面对沦丧的世情,发出了斩立决的信号。

余秀华的轻佻被翻转成轻盈;而她的失重,就像分离丈夫和母亲,虽然空落落的,却意味着重心的回归。

 3 ) 从“透明”到“不透明”

纪录片应该起到去蔽的作用,让观众从原本不太清楚的话题中获得一些知识。这种对世界认知的增进,既可以是知性上的也可以是感性上的。不然,一部随随便便拿着摄像机到处拍下的“乱象”在稍微剪辑后也能够成为作品?这显然不对。正确的看法应当是在主题与内容外,还有一种美学上的深思。有些纪录片确实未曾对整个世界的乱序做出合理安排,但却在表现手法上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这对观众来说仍然也是一种收获。只有那种既无法在内容上增进我们见识又无法在形式上让我们感受到新东西的所谓“纪录片”才是不值一提的。

《摇摇晃晃的人间》不仅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相当有戏,可就是太普通了。从内容上看,我们明显能发现在影片所呈现的内容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素材库,这个素材库看起来应该可以生成数部纪录片的样子,但导演最后剪的落脚很随意,无非是对信息点进行排布(那些空境有何意义?)。这又涉及到形式问题:没有一以贯之的戏剧点(除了离婚这件事),没有深入人物间的情感关系(非常表层),没有拓展背后深层次的现实原因……这些是我们应该指责的。但我们又发现一旦做出如此判定,根本原因也就暴露出来了:在于余秀华这个人物本身就有的悖论导致了整部纪录片流于平淡,至少未能背负起她的噱头和名声。

如果说这一切都在考虑将余当作普通人来塑造,那么看完全片发现的恰恰是余秀华无论多普通,都显得与众不同。这得从她本身的境遇说起,贴在这位女诗人身上的标签已经太过分明:脑瘫、农村妇女、女诗人。这三个组合无论咋组合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脑瘫决定了她思维不健全,农村妇女说明她知识水平不高,女诗人却又拔尖地将其推向极少数人的圣殿。可以说,余秀华的存在瓦解了诗的神圣性,或者写诗行为的神秘性。而这很可能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影之初就带上的疑问,是希望影片能帮助我们解决。因而,如果我们能在这部纪录片中真的看见余秀华如何写诗的行为,或者拍到了能够将农村妇女与女诗人这两重殊异身份联系起来的画面,我们很可能会心满意足。但事实没有。

《摇摇晃晃的人间》失败之处也正在于此。对于一位表里如一毫不做作的人,无论再怎么深入挖掘也是挖掘不出东西的。止步于此,只记录参加公众活动和与家人共同的生活,我们又发现女诗人在这种境况下表现一致,没有明显差别。这种“透明性”在我们观影之初其实已经具有,脑瘫已经说明了她思维的简单,女村妇女说明了纯粹,女诗人说明了她清高。而电影所呈现的与我们预期中未有太多差别,使得观众重新陷入一种“不透明”中,我们会怀疑:是导演没有拍出余秀华的独特性呢,还是说她确实就是如此平凡。这里,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余秀华身上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她的诗歌才能,而这不是通过念几首已经完成的诗作就能呈现的,整部影片不去挖掘这点却在其他地方做文章,不仅让人觉得导演水平不够,而且将新一重阴影笼罩于余秀华身上。

当然,影片还是拍出了一些东西。比如对离婚这件事,就很能见出余秀华个性。如果她身上的三重身份少却了女诗人这项,她鲁莽的离婚举动就会被认定是愚蠢和自私的,就像她的母亲认定的那样。人们可能会觉得她脑子不正常,竟然为了所谓“自由”就抛却了相伴二十年的丈夫,这还不在于伦理道德上的考虑,而是别人的目光(离婚总还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正因为余秀华身上展现出来的让人匪夷所思的写诗才华,我们便不再将其当常人看待,而脑瘫也被升华为一种能突出写诗才能的必然遭遇。因为自小残疾,上天便额外给予了余秀华另一重写诗的本领。她也从立马生理上的边缘人物转换为精神上的边缘人物,两者实则有着本质区别。对这一点,影片基本未曾探讨。因而我说,原本“透明”的余秀华变得“不透明”了。

 4 )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拍一部摇摇晃晃的纪录片

层层叠叠的麦田中间,匍匐着一条长满绿色荒草的路,余秀华摇晃着身体,吃力地走过去。

她上身白衣,下身牛仔裤,像是一叶在狂风中起伏的帆。

这是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第一个镜头,伴着余秀华的诗句:

首先是我家门口的麦子黄了, 然后是横店, 然后是汉江平原。 月光里静默的麦子, 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 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我读余秀华的诗不多,但读过的都很喜欢。她的诗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像是从残缺的身体里钻出来的。

有憎恨、有偏爱、有卑微、也有孤傲。

余秀华的“诗”,要和她的“人”一起来看,就像是看《红楼梦》里十二钗的判词,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命数。

一直期待着有人把余秀华的故事搬上大荧幕,终于,等来了范俭导演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范俭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该奖项被誉为纪录片界的奥斯卡。

盛名之下,更让人多了一份期待。

影片讲述了余秀华成名后的生活,主线是她和丈夫的离婚官司。影片不断在乡村与城市两个空间切换,拍余秀华的孤独,拍她身份的焦虑、压抑的情感。

应该说,范俭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好题材。

可是坦白讲,他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人物。要不是余秀华本身的鲜活个性在支撑着全片的观感,这必然会沦为一部平庸的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两点:素材的匮乏和视角的缺失。

两者都是硬伤。

作为一部人物纪录片,应该从一个特定的拍摄人物身上,拍出普通人的挣扎和普世的情感,由特殊到一般,由孤木见森林。

比如《杀戮演绎》,拍的是印尼大屠杀中的刽子手,拍他们在多年之后,还洋洋得意地重演着当年杀人的场景,这够奇葩,但最后,我们看到镜头前的杀人者,全身颤抖,几近崩溃,他问导演:“难道,我当年真的做错了吗?”

再比如《少年小赵》,拍一个90后的五毛,整天穿着军装,背着军挎,挥舞红旗走在大路上。你和他聊天,他不会好好说话,满嘴的政治标语,这也够奇葩。但最后,他的老家遭遇了强拆,小赵看着推土机在捣毁自家的院墙,忍不住落泪。

这就是人物纪录片的魅力,从一个特殊的人物身上,看见永恒的东西,比如“人性的回归”,比如“荒谬信仰的崩塌”。

要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并不容易,需要“预判”和“时间”。

作为导演,要有眼光去选中一个有趣的人物,并预见到在他身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静静地、不加介入地等待。

这其中,预判,就是视角;时间,就是素材。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拍摄时间。

前文中提到的《杀戮演绎》,导演冒着生死的危险,前后拍了8年;《少年小赵》也拍了4年,影片跟随小赵从高三升入大三,从青涩走向成熟。

而《摇摇晃晃的人间》呢?只拍了1年的时间。

当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指标,来评价一部纪录片的好坏。但这至少说明一些问题。

记得在采访中,范俭也提到过,由于余秀华的爆红,每天挤在她家的媒体有十几家,轮番上阵,范俭只能去抢余秀华的时间来进行拍摄。

如此一来,能够拍摄到的有效镜头,就更少了。这也直接影响了成片的效果,在短短88分钟的片长里,反复出现特写、吃饭、采访、行走……大量的重复镜头,都是“素材的匮乏”导致的。

时间短,素材少,人物就很难立体。

比起素材的匮乏,“视角的缺失”是更严重的问题。

记得范俭在采访中,聊到《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主题:一个关于女性身体和情感欲望的故事。

但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上,这条脉络却极其模糊。这与素材不足也是息息相关的,以至于影像根本无法支撑起主题的表达。

而影片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些不成系统的、碎片化的观念。

比如:直男视角对女性的物化。

最典型的是一场戏是在研讨会上,男诗人们个个神采飞扬,意淫着女诗人的创作心理。

还有在饭桌上,余秀华的丈夫向朋友抱怨妻子的无理,朋友训斥道:“女人就是猪,只靠你会哄。”

还有:余秀华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进退失据。

影片基本是在这两个空间里交替进行的,我们看到,回到乡村的余秀华是自在的、踏实的,但在观念上,她又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她似乎是向往城市的,但身在城市中的她,又显得局促,处处被人消费。

这种走不出又回不去的尴尬,始终在纠缠着她。

还有:身体局限与内心欲望的水火不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挫败感,“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为人的宿命。

这一点,在余秀华身上,尤为明显。

她在采访时曾经反复说过,她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自己的残疾。她多想在说话时,表情不要那样扭曲,但就是做不到。

后来,她写诗,出名,赚钱,离婚,活得越来越自我,但每每想到身体上的残疾,还是会彻夜痛哭;追求喜欢的男人,遭到拒绝,她还是会归咎于“谁让我是残疾人呢。”

这种外在的成功依然无法掩盖的内心的失落,是这个人物的悲剧所在。

应该说,上述这些表达在片中都有涉及,但全都若隐若现,浅尝辄止。

其实,只要扣紧任意一条线,用尽可能丰富的影像去呈现,都是不错的。

可惜,《摇摇晃晃的人间》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摇摇晃晃的主题。

范俭在采访中说,曾经想把这个纪录片,拍成一个关于诗人的片子。就像吉姆·贾木许的《帕特森》那样。

巧了,我也想推荐这部电影。

《帕特森》讲了什么呢?

讲了一个巴士司机的日常,从周一开始讲,一直讲到下一个周一,周而复始。

而每一天,这个巴士司机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早晨被闹钟叫醒,起床,上班,开着巴士驶过固定的路线,去老地方吃午餐,下班,吃晚饭,遛狗,去酒吧,回家睡觉……日复一日,波澜不惊。

你肯定会很好奇,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别着急,听我讲啊。虽然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但这个巴士司机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酷爱写诗,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他偶得的诗句。

于是,生活也就在他写诗的过程中,变得不那么一样了。

这个电影在讲什么?

其实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诗人。

诗人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文艺青年的伪装,它甚至不需要被外界认可。

当你用一种诗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时,你就是一个诗人。

就像片中的帕特森那样,他每天的生活看似一成不变,但他却总能在平淡中,发现流淌于时间裂缝中的诗意。

而这部电影更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对观众提出了同样的挑战:只有你用诗意的眼光去观看,才能发现影片中暗含的诗意。从内容到形式,这部电影都在践行着“诗意”的表达。

回到余秀华,她也是这样一位诗人。

我至今都很难忘记,听她读自己写的诗。那首诗叫《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5 ) 人性至上,理解万岁——《摇摇晃晃的人生》观影感悟

真实的诗人余秀华,这部电影中更吸引我的是,“人性”。

余身上有各种反差,甚至诡异。她残疾而穷困,但才华惊人;她因脑瘫而说话结巴,但逻辑清晰有深度还时不时幽默;她看诗写诗玩高雅文艺,但毫不避讳的畅谈其婚姻不幸和性福以及金钱,家庭生活很俗气,吵架时口不择言,情绪激动会爆粗口;她将母亲视为人生依靠,会因母亲生病而悲伤到吐血块,但又不愿给母亲好脸色,不屑于母亲的传统伦常,在婚姻大事上处处怼母亲。

“我就是个荡妇你怎么着吧。”

“有钱就能让你这个老鬼推磨,我草!”

说实话,对这样的坦率不是太能接受,心里会膈应,但我想我没有资格评论她,因为我没有那样的人生经历。“我是我自己的灾难,你是灾难的四分之三”,“快乐是什么东西,你解释一下。”“至于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女人,我没有经验,真的讲不出来”。她的人生已经如此,还苛责她学会社交技巧,压抑自己的情绪,那她还能活下来吗?还能写出那么绚烂的诗歌吗?

人性中都有本能,就如同饿了会吃,累了会睡,伤心会哭泣,生气会骂人,所谓道德,所谓迎合别人认同那是在本能情感满足了之后,过度压抑情感是会出问题的。有研究为证,抑郁症患者多是那种道德感很强,很重视他人评论,也从不公开说自己抑郁的人。脑瘫患者本就是精神分裂症易感体,假如再压抑情感,那余是很可能出精神问题的。

余秀华在不幸的人生经历中,始终保持思想的独立,始终保持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已经难能可贵。

“我们是谁,竟敢这么轻易地评价别人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无法理解一些人,无法理解一些事,愤怒,反感,嘲笑,是因为他们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是他人影评中的一段话,我也说过类似的,“固执仅仅是因为孤陋寡闻和修养低下”我想要更开明的人生态度,就要了解更多类型的人生。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中,感觉范导对余秀华人物的刻画还不够,对爱情和婚姻的描绘也欠缺些火候,毕竟四十年的人生都要拍出来,才算完整了解这个人。对其成名前的痛苦磨难拍的太少,所以好几次在其情绪爆发时觉得生硬,反倒容易被其坦率和幽默逗笑。但前一秒才笑出来,后一秒又觉得辛酸。

还有一点很震撼的是,在余秀华的婚姻当中,余、丈夫、余父余母,似乎谁都没有错,可结果就是一个悲剧。谁都有缺点,可我对谁都恨不起来。再一想,如果我是当事人之一,也许也会无比恨对方。

影片当中,余母的形象可能是最饱满一致的,面对余的质疑,“你是活给别人看还是活给自己看”,余母,“活给别人看”。她不佩服女儿能干有钱,只佩服家有儿女,家庭和气,一方面希望女儿过得好,一方面又希望维持家庭的完整,避免村里人的非议。这可能是传统农村妇女的典型思想吧。

余的丈夫,应该也算有情有义的了,面对余的各种看不惯甚至人身攻击,他是争吵中弱势的那一个,但始终能坚持对“爸妈”和家庭的责任,他离家的时候,会与老丈人、丈母娘等每一个人打招呼,即便没人应和。离婚当日,反而感情出来,牵手前妻走夜路的场景加分不少,“毕竟几十年夫妻,不可能一点感情没有”。对于其他,不能要求过多,毕竟他也有委屈,“同床时跟个死人一样我何必呢。” 余成名后,最终同意离婚,我也可以理解成是他对余的一种成全罢。

“有的婚姻会成全一个人,有的婚姻直接毁掉两个人”——余秀华。

如果非要我公开评价余秀华,她肯定不是完美的,我不能去引导正常人完全用她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生活。可这就是人性,包裹着优雅与粗俗,包裹着情义与自私。

人性至上,理解万岁。如果还有余力,可以要求高尚;如果已经很痛苦,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性。当然,也包括自己。

看过不同的人生,才能理解不同的人性、价值观、生活方式,然后,在今后生活中,尽量少去评价他人,尽量全面去包容他人。这是我看《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初衷,电影也确实做到了。THE END

 6 ) 一部聚焦女性与爱的纪录片——多伦多首映《摇摇晃晃的人间》漫谈与导演访谈

在多伦多除了每年9月的 tiff 电影节,4月底到5月初的Hot Docs(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也是一大行业盛会。每年总会有几部中国影人的作品被选入展映单元。相比去年的《吾土》,今年范俭导演带来的《摇摇晃晃的人间》,更具话题性,同时也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与完成度上,更近了一步。

电影节开始第二天,4月29日下午4点的展映影院里,几乎座无虚席,每个迟到的观众都要抹黑寻找难得的空位。除了一小部分关注电影节,关注余秀华的留学生和华人移民,影院里面大部分都是白人的爷爷奶奶。并且明显能感觉到女性偏多,她们甚至在影片的问答环节之后,还在走廊里团团围住导演不放,追问自己的问题。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年初已经在阿姆斯特丹电影节上初露锋芒,斩获了评委会大奖,故事聚焦女诗人:余秀华。无论是中国人对于她的意外走红,还是国外人对于女诗人、残疾女诗人、农村残疾女诗人、以及中国农村残疾女诗人,这些不断叠加的属性特征的好奇,这些身份标签对于余秀华来说,却是另一份不同的感受。而她也曾在采访里表示:她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是一个农民,最后才是一位诗人。

(以下内容结合导演访谈) 导演范俭在2015年初,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对诗歌的热爱来到了余秀华家,两人这段友谊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的种子。在不断的拍摄素材与了解余秀华后,已拍摄过多部纪录长片,并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导演范俭,越来越坚定的认为,自己要为余秀华拍摄一部长片纪录片。

在完成了最初优酷委托他拍摄的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后,他与自己的小团队,开始了长期的跟拍工作。短暂的谈话间,范俭透露自己这么多年,还是喜欢简单的团队配置,在拍摄的过程中,静静地观察人物,思考自己的拍摄角度,在单纯的环境里,创作单纯的作品。这次除了摄影师薛明、两位助手、还有妻子兼职录音师的帮助,范俭说他的拍摄团队,最多的时候,算上他自己也就五个人。 故事的主题和主线,都是在逐渐了解余秀华生活的过程中,确定下来的。在外界的眼中,余秀华出席各种节目、颁奖礼、座谈会。而在范俭的镜头下,她侧卧在蚊帐里听广播、她在安静的麦田与荷塘边写诗、她在日常的生活中劳作、洗衣、饲养家禽。同时作为女人、农民和诗人的余秀华,其实内心一直埋藏着深深的自卑,透过范俭的镜头,我们得以看到她现实中的生活状态与真实的情感生活。

余秀华的诗,除了是她摇摇晃晃的步伐里,最重要的拐杖。也是这次激发导演范俭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怎么样才能用画面去呈现,这片土地在余秀华眼中的诗意。怎么样才能展现外界环境与余秀华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碰撞。那些诗歌文字,被余秀华的指尖敲击在电脑上,如同雨水打在荷叶上,鱼儿在池塘里畅游一样自然。 直到余秀华主动向导演吐露,她多年来想离婚的意愿,导演范俭才最终决定,故事的走向就围绕着余秀华作为一个真实的女性,她的家庭与婚姻的变故。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干涸的池塘,困在荷叶积水里的“鱼”,也变成了“余”秀华的替身,映照了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在大众媒体的镁光灯下,摄影棚里,余秀华侃侃而谈,机智问答。而在休息的时候,她常常侧卧躺下,她说残疾对人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而是永久的心灵上的创伤。从小对自己的否定,对于正常人的羡慕,她无时无刻,都在与自卑的心理做抗争。而有了一点点能力和经济好转的她,立刻想到的,就是寻求自己的情感与人生的自由,结束自己这段多年来没有情感的婚姻,尽管从家人到村庄, 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决定。

面对外人对她成名就要抛弃结婚20年丈夫的道德审判,面对母亲被发现患有癌症的噩耗,余秀华的生活在成名后,依然步步艰辛、困难重重。但是她依然坚持着自己,她对母亲说:“我就是要离婚,我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的。”而无论是在诗歌还是采访中,余秀华从来都是大胆的谈论爱情与性,以及谈论她对爱的追求。 影片中,她为导演范俭念了一首诗,她说自己的心里有一列火车,其中的人们上上下下,她自娱自乐的安排着他们,从不敢奢求什么。她害怕受到伤害,这是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这是属于她独特的人生体验,也是她对于爱情的追寻方式,即便在这一生中还未曾拥有过,那份追寻的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

在余秀华看来,这个用双脚走出来的摇摇晃晃的人生,从寒冬到夏日,期间充满了希望,转折间,却又不断令人失望。她写到:如果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而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就叫做《Still Tomorrow》。

最后也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尽快跟国内的观众见面,多举办一些大学的巡演和地方的路演活动,让大家可以与导演和余秀华本人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互动,既然大众与媒体改变了她的生活,就让我们更长久的关注下去,希望她的第三本诗集可以顺利出版,也希望她步履不停的人生可以遇见更多的美好。

2017年5月4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7 ) 吃了人家的奶,要认。

我都不想援引范俭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的那些思路不清话。 从今往后,我只想说制作和想法真的迷人的片子。这种没把自己脑筋捋明白的影片错过了也不可惜。 技巧性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新闻出身的这些导演,构图不行、全靠特写来凑的歪风什么时候改改。既然要做你自己说的“纪录电影”也要训练一下对颜色的敏感吧。虽然范立欣拍东西空洞无物,但是这个构图和色调还是值得范俭学习的。

说几点。第一:余秀华需要舆论的支持吗?她是不是你范俭镜头下一朵“脆弱”的娇花?——在我看来完全是她坚强的羽翼蔽护了范俭的相机。而范还在那里愚蠢地强调余的”清白“、“干净”和“害怕(海边那一场戏)”。余在婚内是有文明于县城的丑闻的女性,她热烈地追求过一个男播音员甚至使对方不慎烦扰。她如果珍惜绝无争议的清白,也不绝不敢写出那样的诗。她根本不惧丑闻,相反她已经坦然接受情欲对她中年的、自主的、日益强大的身体做出声势浩大的召唤。 她不是海边怕浪的农村妇女。她是一步一步临岸的潮汐。

 第二:导演要认清谁是这个婚姻里真正的弱者的事实。 余秀华的前夫、上门女婿尹世平才是。他不是余通往幸福的屏障,因为这故事里并没有第三段感情啊。前夫才是是这段婚姻里从始至终的弱者,一开始是上门女婿,最后是被遣散的丈夫。他是余秀华母亲给女儿的礼物,虽然比不上大明宫词里的武则天送给太平公主的薛绍,但其间包含着的这种经济实力裹挟下的爱和武则天母女之间的那一种,也并无不同。农家院里这对乡村母女的强大完全被忽略了。 非要用肺癌、眼泪去解读母女。范俭花了三天读余的诗,没有读懂为什么余诗里写母亲的“乳房比自己的大”。

第三:我最佩服余,是范像个小情人一样、乖乖地牵着她的手从观众席步上台前。与其说范把镜头投向了一个“醒来的残疾的农村妇女”,不如说一个女诗人,一个网红用自己在社交媒体的名气和影响力,婉转的捧中国纪录片戏园子里的一个小角色。 大女演员捧小男导演的场,大概才是这部纪录片最深不可言的核心。 映后,范俭答观众问,说了句俏皮话,大概意思就是他和余秀华没有性的关系。我觉得这就很没有情商了。 秀华给你范俭的恩情如同这海报上的玉体横成。 吃了人家的”奶“,要认。 睡不睡觉不是大家想问的,动机是什么自己回头要想想清楚呀。

 8 ) 余秀华的丈夫作为受害者 却为何没有得到一丝同情

看了下《摇摇晃晃的人间》的演职人员表,余秀华 / 周金香 / 余文海 / 尹世平。
      很明显,人员表很清楚地将主人公、母亲、父亲和丈夫(前夫)四个角色进行了排位。这是关于余秀华的纪录片,自然是以她为中心,并按照她的人物关系来安排主次。她的丈夫,更确切的说,是她的入赘的前夫尹世平,只能排在第四位。如果这部影片涉及了余的儿子的话,尹世平也就相应的会排在第五位了。
      他是余秀华生活中彻彻底底的配角,而且是恨不得早点被剧情下线的那一类配角。不过,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余秀华如何看待她的这个前夫,真正重要的是,导演、观众似乎并未对这个人到中年却被抛弃的前夫产生任何同情。他的存在,似乎仅仅只是为余秀华的对抗提供一个理由和对象。
      得知余秀华已经起诉离婚,并且听到那句“这个月回来15万,下个月就10万”的狠话之后,在外地打工的尹世平只能和工友们抱怨这个出了名的残疾人老婆,因为他只能从这些打拼在泥浆钢筋中的粗汉子嘴中听到那些最解气的粗话。
他为自己不被余秀华喜欢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最合理的理由。

      他说,我又说不来好话。
      他把他和余秀华糟糕的爱情归咎于自己的一张笨嘴。他觉得余秀华这么反感自己完全是因为她没有听到让她满意的好话。
      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好话都被余秀华的母亲听去了。
      影像难得的记录下了一家四口围桌吃饭的场景。然而就在这个场景中,虽然尹世平坐在象征着男性主角的桌面位置上,却仍然小心翼翼的介绍着自己这一年的安排,下一年的打算。他告诉“婆婆”、“公公”和媳妇,自己在努力挣钱,踏实肯干。看起来,他是在和一家人闲聊,其实是在向余母交代和承诺。因为在这个家庭中,余父安静内敛,余秀华身体残疾,尹世平的好话只会有一个出处,那就是“腰身更粗,乳房更大”的余母。从余母的神情和她平时对于“儿子”的一贯评价来看,这些好话是受用的。
      尹世平一直清晰的知道自己入赘的身份,哪怕余秀华是个残疾人,他大可说自己并未占太大的便宜。但他仍然拼尽一生的挣钱、劳作,他用他的好态度、好身体和挣钱能力为自己在这家庭谋得一席之地。照顾好,或者更直白的说讨好余母是最有效的途径。一直以来,这个途径十分奏效,从余秀华不得不忍耐的二十年婚姻中可见一斑。可惜,余秀华的人生反转了,而余母老了,病了,不再有发言权了。
      其实,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尹世平就是一个受害者。他和余秀华一样,都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从结局来看,他还是更悲惨的那个,他的二十年是辛苦的,但辛苦的不仅仅在于劳作和闯荡,而在于要讨好,要懂事。他之所以认为自己是奴隶,是因为如果丈夫的身份没有了,他这个余母“儿子”的身份更是摇摇欲坠。前往离婚的路上,他很委屈,他坐在余秀华的身后,无比委屈。但他仍然要装作是施害一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觉得自己彻彻底底的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不是说不来好话,只是没有说对人。
他只有装作冷酷,才能欺骗自己不是受害一方。

      而他没有说对人的原因,恰恰也是为何他没有得到一丝同情的原因。他根本只是把这场婚姻作为了交易,如果从一开始,他真心地对待枕边的这个弱势女人,用心和她培养感情,经营家庭,而不是讨好主导这场交易的家长,或许这场赤裸的不能再赤裸的交易就会因为孩子、因为时间、因为感情而变得更像是一场婚姻。
      不过,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他也没有错,因为他也只是一个被传统乡土社会的婚姻观和家族观所裹挟的芸芸众生。不巧的是他遇上了一个桀骜的灵魂,一个敢于为爱生为爱死的灵魂。
      特别是当他的种种戏份碰上了当今的种种意识形态时,作为受害者的他,只能是不被同情。
他过去的离开都是为了回来,而每一次回来都不是为了余秀华。

      看预告片时,就觉得有一个场景生动不已。余秀华靠着刷了一层薄水泥的土墙吃着香蕉,她无意识的咀嚼着,眼神放空,不知多少诗句又在脑海中窜动。景深处,尹世平蹲在墙边,耐心的处理着刚从水塘里网上来的小鱼、龙虾,他缩作一团,背景是化作黑洞的旧屋。纪录片里、诗歌里,余秀华一再强调着自己的委屈和卑微,但这个场景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宣泄自己的委屈和卑微,着恰恰说明了她所处的地位。(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个场景,包含了余秀华的所有无奈和期待,同样也包括尹世平的。

 短评

从文字的掌控力中长出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7分钟前
  • vic
  • 力荐

观感没问题。字词组合所引发的诗意,与女诗人所寄身的现实,由始至终都是无法消解的矛盾。然而,过于强大的余秀华,并不需要纪录镜头或创作者去熨帖保护。如果说,类电视纪录片的技法尚是个人选择,但关注一个人物对象,片子拿出来有点太早。余秀华的家庭与她真实生活的另一面,真的还不够丰富。

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四平八稳。山沟沟里飞出一只高唱“女权”的凤凰,先天残疾没有削减她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她值得我们认识与称道,因为她敢于跟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因为她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

12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太棒了!范俭是少有的在纪录片中有如此生动的电影语言的导演。余秀华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同面,一会儿是那么幽默、一会儿又是如此无助,一会儿是如此渴望爱情、一会儿又是这样孤单、凄凉。有很多人看余秀华带着一种健全人对残疾人的俯视,其实不得不说余秀华比你我、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明白。

15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俺是豆瓣第一个看过此片的人哦!导演说拿到了龙标,大家要支持哦!

19分钟前
  • 陈凭轩
  • 力荐

只有一个问题:摄影机的介入究竟有没有可能影响到了余秀华的选择?

23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实际上,之前对余秀华完全不了解,大概也只听过这个名字。在上海电影节看了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才对这个人的认识稍微清晰了一些。相比她那些诗,更愿意看属于生活的那部分,那些日常的对话,同样充满诗意,个别细节看到好一阵感动。能找到一个帮你暂时忘记身体缺憾的方法,其实挺开心的。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余秀华还是有意思,但实在不喜欢这个视角,一副要将她与世界整个对立起来的样子。里面有意无意地把所有诗人、记者、编辑等“文化人”角色都拍得特别造作可笑,好像就是在说啊这个世界是跟你格格不入的,快回去找你的荷塘与麦地吧……明明人家很爱这繁华世界啊!

2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余秀华在片子里自己都说,作为残疾人想让自己表情在说话的时候自然一点,摄影还给这么多面部大特?很明显导演是带着意图在拍,点映后的小短片里把余秀华和她母亲称作“角色”,角色是可创作的,她俩可是活生生的人呐

30分钟前
  • madaoooo
  • 还行

很有魅力的女人

32分钟前
  • 圣墟
  • 力荐

余秀华怕风怕水,怕六十岁还没跟尹世平离婚,怕被命运甩下来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脑瘫不怕蜚语,不怕被说成荡妇,不怕背负义无反顾凋残的孤独。她是渔网网住的小鱼,婚姻是网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叶的一尾游鱼,诗歌是空气,让她不至于窒息。她臭骂我草破鸡,却有着给范俭念诗的孤高浪漫的灵魂。

3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片子好看只在于余秀华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会撩汉,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至于拍摄方式,很一般,拍得太快太急,素材有限,那些大特写太庸俗,人物活动空间单一,访谈式的把导演问问题的声音剪进去这种就太电视台,太套路了。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犀利又不失温情。范俭的镜头语言真好,作为一部纪录片,拍出了诗性,也把现实的荒谬剥了个透。映后见面会差评,15分钟,没有观众提问,还花了很多时间给guest。7月2号开始全国点映,导演说会再来上海。

42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力荐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摇摇晃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你摇摇晃晃来到人世间,身体里的火车却不会错轨,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有时你是生活的一条狗,有时生活是你的一条狗,出名要趁早,诗印成了钞票,才能和眼前的苟且离婚

4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要嚼一点具体的苦,才尝到活着本身的甜;我太不同了,所以能看到凡俗是多么幸福。

4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不得不说,导演选余秀华这个题材,就等于拿到一张致胜王牌了。什么表现手法啊,什么剪辑技巧啊,在余秀华耀眼的个人形象下都变成了小儿科。这个女人太纯粹鲜活了,泼辣热情得像一盆开水,恨不得从大屏幕里泼出来。办完离婚后的交谈及搀扶走夜路的情节挺动人的,没了婚姻束缚的两个人反而亲近了好多。

52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对这部电影倾注的感情,早以超越了电影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坚强地生存,骄傲地绽放。

56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情书片,范俭写了首诗给余秀华

58分钟前
  • LarrySugarman
  • 力荐

点映见面会:1、主持人:“您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是真实的吗?”余秀华:“我觉得你作为一个主持人问出这种问题就很不专业,作为一部纪录片不真实还叫纪录片吗?”2、观众提问环节,某观众说了大概800字的观后感后,余秀华:“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有点过于长了。”

59分钟前
  • -
  • 还行

非常好,推薦。朋友在籌劃四月底到五月初在美國西岸幾個大學的放映、座談,朗誦會,導演和余秀華都會來,能去的可以留意下。Stanford, Berkeley, UCSF, UCLA有場次。

1小时前
  • 不啦叽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