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泛滥之前

记录片美国2016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乔治·布什  比尔·克林顿  理查德·加尔森  阿尔·戈尔  巴拉克·奥巴马  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导演:费舍·史蒂芬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2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3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4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5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6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3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4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5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6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7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8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19洪水泛滥之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5 20:23

详细剧情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全新纪录片终于见光,这部电影将在正在进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亮相,今天率先曝光了首款海报,片名从原来的The Turning Point改为了Before the Flood(《洪水泛滥之前》),更加直切主题。这部纪录片几乎就是跟拍了小李作为联合国大使游走世界各地考察环境的过程,马丁·斯科塞斯也有参与制片。

 长篇影评

 1 ) 末世近了,你们要悔改

昨晚,global sociology课上讨论migration的问题,前半程把8篇papers过了一遍,后半程看了这部纪录片。每天看一部纪录片的节奏,真是有点承受不住。从艾滋病到农民工,再到气候变暖,那么多真相推给你,以往‘天真无邪、岁月静好’的心变得复杂了、沉重了、怀疑了,无数问题开始跳出来:“怎么会这样?!"

回到本片,Leonardo DiCaprio是主要角色和旁白者。尽管Leonardo在片中竭力呼吁美国人民环保意识提高,但仿佛还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这不,春天刚来,Starbucks就已经开始用冷空调了。车还是几乎人手一辆,空调、暖气照样开得十足,牛肉照吃,零食照买。当舒适的生活模式已成为习惯,谁还顾得了印尼的原始森林被燃烧、遥远的冰川在融化呢?气候变暖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客们、商人们却为了自身利益而矢口否认。各种虚假新闻充斥美国电视荧屏,混淆视听,干扰大众的判断力。Leonardo和印度女士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能源是一个中国人的10倍,一个印度人的30倍,如果美国不起带头作用,还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和要求别人?

关于环境正义:对于global warming影响最少的国家,却要承受最大的损失,而成为climate refugees, 不公平。同战争难民一样,谁该为此负责?去年,好不容易达成的巴黎协定,被川普给撕毁了。所以,global warming在被遏制吗?干旱的地方将会更加干旱,洪涝之处将会更加泛滥。人类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短视、后知后觉,一起等待大洪水的来临。也许末世真的近了,罪人们,不要再掩耳盗铃,悔改吧!

 2 ) 政治课作业,顺手发上来

人人都知道地球上正在发生全球变暖,即使是十几岁的小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或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个词汇。但是气候变暖到底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知之甚详。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温度升高或是CO2浓度上升那么简单,它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永冻土缩小及随之发生的土壤C流失、N沉降逐年增加导致海洋水体富养化、极端降水情况频繁发生导致作物减产、地表温度升高导致森林火灾愈加频繁,自然顶级群落生态系统面积缩小导致物种栖息地和多样性丧失。

生活在适宜气候区的人类常常很难察觉气候的变化,但是在极端环境下例如南极和北极,温度的轻微变化就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将会扩张到整个生物圈。最开始是气候变化仅仅是一个生态环保的话题,人类为了保护地球和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悠闲地居高临下地探讨如何缓解气候变化。但是很快地球上发生的变化就将会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存,人类将不能再悠闲自在的在保证其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慢条斯理的寻找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异想天开的期待着一个类似于‘普罗米修斯之火’的跨时代大发明来一劳永逸的帮人类解决当前遇到的麻烦。这不是危言耸听,所有变化在前期都是缓慢的,但是一旦跨过了奇点,接下来的变化就将以指数形式递增。

面对无法避免的迫在眉睫的不可逆转的灾难的时候,人类出于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往往会选择否认:“气候变暖是正常的,从古世纪到现在,地球就经历过降温阶段也经历过升温阶段”。而当面前摆放了太多太多的证据以至于不能装聋作哑的时候,就会开始否认自己对于气候变暖的‘贡献’,也同时否认自己有减缓气候变暖,改变可怕的未来的能力。

但是,事实上,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不想承担责任。无论普通民众是否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他们很少付诸实践。心理学上有一种旁观者效应,当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需要担当责任时往往会退缩。在被要求为改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的时候,个体第一反应往往是抗拒:“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是因为我一个人升高的,凭什么我要负责?别人也没有付出行动,那我凭什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即使我不去做,也有别人会做的,我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多我一个少我一个都没关系。”全球76亿人是一个巨大的整体,这非但没有使所有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反而让每个人的责任感无限的分薄了。此外,看了纪录片后我发现美国有话语权的上层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化石燃料的既得利益者,那么政府和媒体对使用化石能源恶劣后果视而不见、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现状指鹿为马也不足为奇。在单纯的科学问答和环境变化之上覆盖着复杂的利益纠葛,政客们和财阀们将目光聚集在眼前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上,无视暴力开采化石能源、焚烧对全球环境的毁灭性打击。‘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大概是利益驱动者内心深处否认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他们不在乎子孙后代是否能看见美丽的热带雨林群落,他们在乎的只是当前的实实在在的能攥在手里的美金。更何况,即使末世真的来临,他们也为自己的子孙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足以让他们成为登上诺亚方舟的第一批人。

人类在破坏地球,不止开采和燃烧化石燃料这一件事,毁灭地球的是我们平常人的一举一动。更多的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当你在吃薯片和牛肉的同时,你也在加重地球的负担。每一个普通人行动起来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层面上出台相关政策。有环保意识的人可以选择不购买棕榈油的产品,但是生产过程在持续进行,工厂已经建立,森林已经被焚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发达国家有必要为他们已经排放了的CO2负起责任来,切断大公司和资本集团以自然公共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利益的途径,大力扶持清洁能源,在激发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提供他们机会购买不太昂贵的清洁能源产品。


可能因为专业有一点点环保相关吧,看了感觉还是蛮触动的,别的做不到,但是我决定不吃牛肉了。

 3 ) 关于《Before the Flood》

我女神Zoey在介绍她的视频里面提到了这一部令她感到十分震撼的纪录片。我一开始听这个名字,以为这会是一次已经发生过的巨大洪灾的记录,充满宏大的场景和大家努力迎难而上,救助灾民的决心。像是众多描绘传染病事件的全程的医学纪录片一样。 但很明显,这个片子,并不是这种定式。我们要看的是人类和资本世界的规律和丑恶的嘴脸。Leonardo在直升机里面时候的话外音“这两年我的碳足迹,可能比很多人都要多”,他在反思,正如这个影片的主题,我想制作团队和背后的科学家,也是希望大家去反思。即便我们只是普通人,无法决定国家政策,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但我们是这个世上最有力却也最松散的群体之一“人民”的组成部分。气候变暖并不是大多数人理解的全球温度上升,如:因格陵兰冰层融化而段落的冰会阻碍墨西哥湾流的热能输送,欧洲会变冷。 在美国,石油化工企业作为经济霸主之一,可以资助许多冠冕堂皇的傀儡组织,用一切方式保护他们的财产,包括否认气候科学,这真的令人乍舌。他们眼里,只要他们有资本,不管地球多么糟糕,起码在这个时代,他们还是能够舒舒服服的,风光地活到死的那一天。在事业上,他们是成功的。至于遥远的后人以及目前地球上其他人如何,比起眼前的欲望和野心并不值一提。James Forward和众多化石能源企业的左膀右臂一样,渗入国会干扰气候变迁应对的立法。我只是不明白,人的良知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是很容易动摇的吗?我没有面临过这样巨大的诱惑。但如果有,我想我会感到恐惧,当我失去底线,我知道我将落入万丈深渊。那他们会感到恐惧吗?还是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当我看到Trump在演讲上说温室效应不存在,还当场说觉得很冷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美式幽默”,还是他只是无知,还是他真的毫无良知。 我还有记忆的国内新闻,绝对有关于雾霾以及空气质量的部分。当年某歌星到北京开演唱会,因为当地空气质量差而导致咳嗽不止最终只能取消。这好像很荒谬,连空气都有害的城市,大家要怎么继续生活。呼吸是多么基本的生命需求,有时候生病到感觉缺氧眩晕才能体会。但恢复以后,再也不会感恩自由呼吸,因为这真的太平常了。就是这样平常的事,将来有一天会被摧毁,变成稀有的状态。当然乐观来讲人类的生存方式也会改变以适应这些,只是我也不知道如何改变,我们会“进化”成需氧量很少的另一种人类吗?中国的努力还是受到了肯定,9000间工厂上线数据,受民众监督,中国媒体定期讨论气候变迁(当然这还不够),民众的支持推动了中国的绿色增长政策,再生能源替代进程迅速,这些都是真的,我们自己看在眼里的。(不过里面出现了游行画面,嗯?居然还有过游行?)这是好事。我不敢说我们的制度有多优越,但是相比起资本主宰一切的国家,我总觉得我们多了一道公权力的防线。 除了阿米尔汗的存在之外,印度于我来说,实在很难让人有好感,无论是种姓制度也好,女性地位也好都让人觉得很野蛮。但在再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上,我也看到了他们的无奈。虽然印度碳排放量世界第三,但依然电力缺乏,贫穷和人口密集使他们无可奈何。三亿人口用不上电(相当于美国的全部人口),开发煤矿比起能源使用方式在经济考量上来讲自然是首要的。而印度和中国都投入建设太阳能设施,但美国却没有什么值得效仿的行为。气候变化是紧迫的,真实的,不是虚构的。在ABAIANG,KIRIBATI,洪水已经进入淡水湖,岛屿将会沉没,政府正采取有尊严的移民政策(在斐济购买土地国民自主选择移民与否)。小岛国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小,却承担了气候变化最先的严重影响,可谁又能救得了他们。 雨林从来都被称为是“绿色沙漠”,但这样未免太过苛刻,它的作用真的被小看了。如果雨林就在那,不能种植经济作物,不能挣钱,对于所谓开发商来讲,确实是沙漠。而对全球气候来说,确实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十来岁的小孩子都知道。印尼政府是世界上最腐败的政府之一(真敢说),企业贿赂官员以获得许可,印尼境内80%的森林被烧毁,动物也失去家园。从直升机上看,全是灰蒙蒙的一片。这些土地用以种植经济作物,炼制棕榈油,一种廉价的油脂,常常夹在化妆品中。雨林对碳的吸收能力大减,同时焚烧毁林也使碳排放大增。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牛居然也是温室气体的元凶。养牛是资源效益最差的活动,饲料种植占据大量土地,相比起来,种植人类食用的瓜果蔬菜只占用了很少的土地(但此处有一点,玉米不是也作为人类的主食原料之一呢?这里计算的时候是否全部算入了饲料占用部分)。牛产生温室气体甲烷,每一个甲烷分子约等于二十三个氧化碳分子美国百分之十到十二的甲烷排放是来自于牛只,1/2lb.Burger=200hours of 60w lightbulb use=24hours of window air conditioner use=42miles of driving a prlus。我再也不想买牛奶和吃牛肉了……但是芝士奶盖……我的最爱啊呜呜呜。以后还是尽量吃中式点心吧,蛋糕就算了。 可幸的是,有很多人正在为此努力。巴黎气候变迁协定达成。但它没有强制条款,没有提及碳税(提高税收/转移税收),联合行动还需要继续进步。我很久惊讶这里居然采访了总统先生。奥巴马推行气候变迁应对政策受到阻力,而且如果下一任领导人否认气候科学之前的努力有可能被瓦解,但奥巴马相信民众的认知,因这是事实。可是现在看来,他好像低估了川普先生的破坏力。 气候议题同时也是国家安全议题,战争,暴动,资源短缺争夺这些都与气候变化有关。其实按照美国的政体,领导人应该是做民众喜欢的事,民调才会漂亮,也就是说民众开始转变总统就会转变,民众的观点变了,总统的观点也不能对着干。所以还得由下往上。 教宗呼吁国际社会接受有关气候变迁的现代科学,历史上从来没有宗教做出类似的事情。但这不是什么荒唐的事,哲学与科学并不完全抵触。我一直认为,宗教最终的理念(邪教不算)都是为了全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幸福而存在,不管是哪国的宗教,源起哪里,都是教人向善,教人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如果科学可以作为环境友好的手段,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4 ) 环境急需一场“新文化运动”

  全球变暖的世界现状需要一场新文化运动,哪怕有可能矫枉过正,这也是为数不多能拯救世界的方法。如果这还不够,如果思想撼动不了化石能源利益集团对政府的控制,那么一场大规模的民众运动是有必要的,要让这个集团的公信力进一步丧失,让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利益集团用金钱换来的公知背书没有受众,让群众中没有这样的土壤。事实上,也许化石能源利益集团已经是如今客观存在的一个阶层了,就像地主。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也许有的人心怀良知,但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要么改革,要么摧毁。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有一场能源意识的“新文化运动”能够进行。 特朗普煽动起了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对中国的敌视,让民调改变,让此前中美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破产,让未来本可能进行的合作流产。俄乌冲突搅动的世界局势,让德国等原本已经向新能源转变的国家不得不回到化石能源的老路上,推迟新能源化的时间表。 我们的同情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用,因为少部分人的同情和支持改变不了大局。只有少数派成为多数派,无论是掌权或是用其他方法影响大众认识,才能让这种观点发挥最大的作用。 奥巴马引以为豪的巴黎气候协定仅仅在两年后就失去了世界碳排放量第一国家的支持,被美国扔进了垃圾堆,成为压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政治工具。要想进行新时代下的新文化运动,需要全方位的运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发声,引导舆论。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只有声音、文字和图片的战争。   除了舆论,还需要科技发展把新能源成本降低,这要求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新能源领域中,资源再分配。这也促使企业转型,目前汽车行业已经开始转型,而化石能源集团要么艰难转型,要么逐渐衰落。这个过程已经开始,我们要的是加速它的过程,毕竟,我们等不起了,环境保护分秒必争。

 5 ) 洪水泛滥之前:正视碳排放议题,人类仍有希望

河南暴雨,环球极端气候频发。找了相关纪录片来看,本想看谈气候科学原理,后来发现这是一个议题的政治资本博弈。非常值得一看。

1.美国:民意被资本所控,化石燃料这一巨大产业背后的利益集团资助否认全球变暖,宣扬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的相关组织,扶持以人权为名义的傀儡组织,意见领袖出卖自己的公信力,阻止气候法案,选举人为了选票不敢主张气候改革。(很难想象这是可以直接揭露的)

然而,海平面不是民主党,也不是共和党,它唯一知道的是,上升,继续上升。

2.中国:碳排放第一,但同时清洁能源开发速度也是第一。(我本以为会因为意识形态而不去指出中国所做的努力,是我小人之心了)强调了中国媒体的定期讨论和数据公布为民众赋权,并倒逼改革。

“中国现在有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公司”

“如果中国能做到,我认为其他国家也能”

我很感动,中国不是坐而言,而是起而行,扮演的还是一个引领者。

外界的好评让这一切努力显得更真切。

3.印度:印度的经济民生议题无法让位于环保“煤很便宜,无论你我喜欢与否。”并且尖锐地对身为美国人的小李子批评道:“中国在太阳能上的投资比贵国更多,你们有什么资格值得被效仿”,小李子也是一副反思的,克制的,谦逊的姿态承认并继续探讨。

4.欧美:

(1)养牛场的科学家说:如果你想要有所行动,不必诉诸政府高层,更改自己的饮食,就是最简单的一份出力。

(2)商科学子的老熟人曼昆老师:人性脆弱且复杂,寄希望于大众的不痛不痒的责任感,不如用实际的税收转移(工薪税to环保税)污染成本的痛感。要改变总统对碳税的观点,必须改变大众对碳税的观点。

5.为什么气候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什么如此紧迫

水资源有限,带来气候难民,争夺最终会升级为战争,极端主义将吸引无法生存的人们。

把握时机停止燃烧化石燃料,地球虽然会暂时惯性升温,但会再次开始冷却,北极冰层将恢复,地球可以自我修复。

6.瑞典科学家(片尾,太好哭了):

瑞典在公民团体自上而下推动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不用化石燃料的国家

地球仍然存在调整的窗口期,只是时机转瞬即逝。

我对人类有信心,事实清晰无比,一旦人们突破了对议题的不确定和混淆,就会迈出改变的团结步伐。

比起“天啊,没有希望了”,应该说,“好,找到问题了”,然后实事求是,寻找出路吧。

只要心怀希望,我们总可再调整步伐。

 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这部电影和我所学的专业挺贴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全球变暖我以为是人人认同的一件事可是在美国财团的控制下 颠倒黑白 左右社会舆论 川普也大放厥词 这些所谓的国家首领 社会精英 居然还在嘲笑小李子杞人忧天 这就是美国的现状可以说是自由民主 但在美国大财团的控制下 普通大众 的声音显得那么苍白 这部纪录片以一种客观角度出发探索真相 并没有故意黑某个国家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污染的确很严重但中国做出的改变 办事的效率 却是美国所不能及的 中国人对政府的认可率也比美国好的多 那些只看到美国好的人 大概是跪习惯了 作为美国的纪录片 能播出印度指责美国假正经 这也可以反映出美国在媒体这方面是具有兼容性的 中国还得向美国学习 同时小李子作为一个演员 确一直在关注着社会问题 就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 而不是像我国的娱乐圈高高挂起 看不出一点对社会做的贡献 他们只会在地震或者社会关注的问题上捐点钱发个微博证实一下自己虚假的爱心博一下人的眼球 之前我还真没想到 全球变暖的形式这么多 治理得从方方面面入手 任重而道远 我的专业知识也希望能为地球做出点贡献

 短评

“现实不是电影,我们不能假装不知道结局。”看到后面好想大哭一场。

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小李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不是一朝一夕了,片子以小李的视角,像是小李对自己在环境保护这条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而路还漫漫,几场访谈,几次实地探寻,都比较有感染力,小李是真正地在借助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呼吁大众恳请大众重视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11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我想大哭一場

14分钟前
  • stanza
  • 力荐

没有一味地批判,对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带着傲慢与偏见居高临下地审视。接近公正与客观。莱昂纳多在我心里不仅是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Actor,更加是依靠自身影响力来践行责任的Environmentalist.

15分钟前
  • 電氣白蘭
  • 力荐

虽然环保是一个老旧的主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美国人,对全球变暖并不认同,对此,小李子想出的说服办法是言传身教,跑遍世界,与不同国家的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话,再辅以环境恶化的切实影像来敲响警钟。最精彩的部分是对奥巴马的采访,把奥巴马问的有点傻,关于继任者的问题令人发笑。

16分钟前
  • 猫苦艾。
  • 力荐

能感觉出来,小李子本人很悲观。身处选出了特朗普的这个白痴国度,逆大势而大声疾呼是件既不讨好,也很容易徒劳的事情。有人先死,有人后死,最终大家都会死。或许聪明的凯恩斯是对的,但小李子更有心,更像个人。

19分钟前
  • 望月封道
  • 力荐

不如当年第一次看al gore纪录片来的震撼,但是已经决定take action了,少吃牛肉薯片,从自己做起。另:天下最贪不过奸商,天下最黑不过政客。

24分钟前
  • 某水
  • 力荐

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要怕麻烦,买东西吃东西用东西以前多了解一点产品生产背景。

25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小李子讲的这些,我们早都知道了...所以看这一部感觉就是复述和强调一些已知的东西,不管是环保生态方面、还是政治意识层面…新鲜感和震感度打了很多折扣。即便是《海豚湾》团队打造,在剪辑、故事性上下了很多功夫,依旧是一部陈旧的纪录片。

3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中国有柴静,美国有小李子。小李子的待遇明显比柴静好啊,不过,fossil fuel 后面的利益集团实在是大啊。#20161125

34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从摩根弗里曼,到克里斯蒂安贝尔,再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好莱坞的艺人的确不一样。

37分钟前
  • LJ
  • 力荐

到今天還有人認為氣候變化是西方邪惡勢力搞的騙局!?這片是不是又“敏感”了?

38分钟前
  • 菲氏葉猴
  • 力荐

因为胆小懦弱一直不太敢接触环保、灾难和战争类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但是这部纪录片不是说一味的在恐吓你这个世界有多糟糕,而是告诉你现状,政府的政策和现在你可以从哪些小事中为环保做出贡献,面对各种领导人物小李不卑不亢的态度也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41分钟前
  • 大扣子恐惧症
  • 推荐

三年制作,全球170多个国家、40多种语言,免费播放!你们相信在国内找不到资源吗?!(国内敏感话题) 幸好可以翻墙!!

45分钟前
  • TinOO
  • 推荐

人人都能做到的两点:少吃牛肉,少买东西,尤其是成分含棕榈油的东西。Piers Sellers,NASA那位胰腺癌晚期、曾经在太空中飞过五百多个小时的科学家的话最感人。小李子真是不喜欢奥巴马啊,;)

47分钟前
  • eighthday
  • 推荐

为什么要关注全球变暖?我可以很浪漫地希望,后代们能够看到冰封的格陵兰,看到深蓝的海冰;也可以很现实地审视它,不久它便会导致地球的剧变,抹杀人类的城市,激化人类的矛盾。当艺术依旧能够用浪漫来阐述一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我们尚且还可以纠正它。

52分钟前
  • 林德
  • 力荐

小李子基金会是最棒的环保基金之一,请关注!(这部同样很乐观,传达了些最需要的态度。(真希望小李子当总统!Elon Musk也超赞!

54分钟前
  • fro🌈t
  • 力荐

印象深刻的是对几个发展中国家的访谈,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讲了中国的污染,小李子并没有沾染上传统西方纪录片对中国的苛刻态度,说了污染第一也说了开发新能源的速度和能力世界第一,最怕的就是在教育别人的时候还顺带把希望也扑灭了。印度直接了当地批评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在新能源的开发领域停滞不前

56分钟前
  • 辛辛潮
  • 力荐

@影志 什么叫纪录片说的都是已知的事情 这些已知的没做好就是无知的,所以依然要强调和重复,你要的震撼感我宁可不要,因为破环环境造成的震撼影响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这就是一部纪录片,没有什么陈不陈旧,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都不算陈旧。

59分钟前
  • 都怪北野武
  • 力荐

在如今无数明星作秀的现状下,莱昂纳多身体力行做环保,明星盈利是一方面,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大众带来效益,也应是所谓明星的义务之一。当然,除了对莱昂纳多明星效应的关注外,大家更应对这部纪录片本身的主题给予高度关注,环保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存或是毁灭,全握在自己手里

6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