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剧情片大陆1983

主演:沈洁,张丰毅,张闽,郑振瑶,严翔

导演:吴贻弓

 剧照

城南旧事 剧照 NO.1城南旧事 剧照 NO.2城南旧事 剧照 NO.3城南旧事 剧照 NO.4城南旧事 剧照 NO.5城南旧事 剧照 NO.6城南旧事 剧照 NO.13城南旧事 剧照 NO.14城南旧事 剧照 NO.15城南旧事 剧照 NO.16城南旧事 剧照 NO.17城南旧事 剧照 NO.18城南旧事 剧照 NO.19城南旧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15:14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小女孩林英子(沈洁 饰)住在五十年前的北京南城,在他们家院子附近住着一个疯女人秀珍(张闽 饰),秀珍的丈夫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杀,孩子也不知所踪,因此落下了疯病,时常把英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小桂子”看待,英子也喜欢秀珍,答应帮她找回小桂子。英子有个苦命的小伙伴妞儿,学戏时常遭干爹打骂,英子偶然发现妞儿有小桂子的胎记,帮助她们母女相认。英子上小学后,一家人搬到了厂甸。在家门口荒废的院落里,英子发现了一个小偷(张丰毅 饰)藏赃的草堆,小偷为了供弟弟读书只得干不光彩的勾当,英子却不把他看作是坏人。不久,女佣苏妈返乡,父亲去世,英子的童年,彷佛一下结束了……

 长篇影评

 1 ) 大美不言——论城南旧事独特的美学风格

一、综述 从新旧石器时代开始,生存在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就已经将审美和艺术潜藏在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默默发展了。装饰品,壁画,陶器和青铜器上的图腾,原始的歌舞等,这些艺术部类皆以诉诸感官知觉为审美形式。而以概念文字为材料,诉诸想象的艺术——文学,虽然发生发展要晚的多——要从《诗经》开始,但是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美学特色,后人所归纳出的“赋比兴”的美学原则,影响达两千余年之久。和这些艺术部类相比,电影——这个在中国和世界都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新兴艺术,在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要在其他艺术中汲取养料。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后来者,同时也是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电影是将诉诸感官刺激和诉诸幻觉想象这两种审美形式集于一体的艺术。事实上,电影本身就是在制造一种幻觉。而光影作为情节的载体,当蒙太奇和电影特技诞生后,观众的想象空间被放大到了无限。无声片时期,画面给予观众感官刺激;随着电影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声片,特效,杜比环绕,3D等等技术成果,都在如何才能让观众获得更大的感官刺激的道路上飞速且不断前进着。 有研究表明,一个坐在漆黑的电影院凝视着大银幕的观众,与睁开眼睛进入 “快速眼动睡眠”的人最为相似。一场两个小时的电影就像是昨天晚上的一个梦,秋鸿来有信,春梦了无痕,梦是很容易被遗忘的。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人类有意识、为了表达意识和情感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电影的制作者并不满足自己的作品只能给予观众两个小时的梦幻和刺激。事实上,优秀的电影作品和其他任何一种流芳千古艺术作品一样,能够给人留下一生甚至更为久远深邃的影响。 一个相似的场景,一副相似的画面,一段相似的旋律,一句相似的言语,一次相似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回忆起与之联系的电影作品,也能对一个人、一代人、一个民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比如《美国往事》一片中反复出现的一段由排箫演奏的旋律,任何一个看过电影的人,一旦听见这段旋律,又会被带回电影营造的气氛中,回忆起电影的情节,仿佛又置身在被蒸汽和烟雾笼罩的纽约街头。这种效果并不单纯由一段旋律或音乐制造,而是特定的旋律和特定的情节共同形成的。同时,观众对这段旋律的熟悉与导演在电影中有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使其重复出现有着很大关系。 这种一唱三叹反复回环的艺术形式和它制造出的委婉而悠长的深厚意味,是距离和时间都不能阻隔的,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人都能体会。这正是从《诗经》的许多具体作品中,后人归纳出的“赋比兴”的美学原则。最著名、流行最广的是朱熹对这一原则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集传》)古人和今人对此又有颇为繁多的说明。并非所有情感的抒发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并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文心雕龙》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钟嵘《诗品》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比”“兴”经常联系在一起,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一层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感自身,而成为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观形象。 自此,艺术作品具有了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情感感染力量。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又有王夫之说:“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所谓“不道破一句”,一直是中国美学重要标准之一。就像电影《梅兰芳》中的一句台词:“好像一鼓掌,就会泄露了心里的一个什么秘密一样。”这是邱如白观看了梅兰芳的昆曲后的感慨,而昆曲则是中国广大文人美学追求的极致,士族雅趣的典范。 “赋比兴”是中华民族美学特征之所在,中国电影在飞速发展了几年后,票房和产值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是创作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电影市场的现况仿佛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究其原因是中国电影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美学系统。好莱坞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完整的美学体系,中国电影近些年一直在尝试类型电影的创作,但成果差强人意。希望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不要拘囿于第七艺术的铁屋内,艺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铁水金汤浇铸出的百尺高墙,向其他国家借鉴的时候,最好能将中华民族的艺术史融会贯通,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独有的美学思维同样能够指引电影艺术的前进和发展。 下面将以《城南旧事》一片为例,分析其在古典美学的指导下诞生的新的电影结构。 二、浅析《城南旧事》的美学风格 一)新电影结构方式的尝试 《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小说是自传体,通过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映出了在二十年代北京南城的几个小人物:失去孩子后得了疯病的秀贞,为生活所迫的偷,命运多舛的宋妈……编剧伊明将其中的三篇,改编成一个电影剧本。中国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历程,开创了一个新中国,偏安于台北的旧天地间,作者所说的对童年,对北京南城的怀念,《城南旧事》中所寄托的离愁,不能仅仅视为在怀念那些旧城风物。 作为一部自传体的小说集,本身在情节性和紧凑性上可能并不太符合电影的要求,过于零散;原作饱含着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祖国的怀念之情,表现北京南城风物容易,可是想要表现出这些情感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整部电影大致由三篇小说组合而成,用何种结构和叙述方式来表现剧本,是令吴贻弓导演为难的问题。 通常来说有两种方案,一是拍摄一部分段式的电影,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结构;二则是把原剧本的结构打乱,重新编写。吴贻弓导演在思虑的过程中反复研究了原著,在作者的“代序”中找到了答案。“…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分头叙述并在每一个结尾强调“离我而去”,是形成《城南旧事》的“回忆感”、“往事感”的关键,也是保证电影能够体现出原作总的韵味和风格的关键。所以吴贻弓导演并没有采取第二种方案,而是尝试了一种在当时中国比较新颖的方式:以情感线索和心理线索整合情节结构,以影调取代事件作为影片的结构因素。同时在整部影片中采用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修辞手法:复沓、留白、反衬等。通过这些艺术处理方式,导演将他在原著中体会到的一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这种溢于言外的感情,自然地、朴素地、不露凿痕地传达给观众。 二)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1、留白 在诗歌中,留白的例子屡见不鲜。譬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明月。 全诗没有提及一个“怨”字,却将一个深秋之夜,不能入寐的女子心中的幽怨之情在千回百转中推向了极致,正所谓“不得一字,尽得风流”。这首五言绝句简直就是由四个镜头构成的一个电影片段——女主人久久无言地独立玉阶望月,以致冰冷的露水浸湿罗袜。她无可奈何地进入室内放下水晶帘,试图阻隔明月映照室内的孤独时,却发现无从消遣这无眠之夜,只能在愈加无可奈何之中,又去隔帘望月。和诗歌相同,电影画面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延伸,因此我们更应该将电影语言同诗的语言相比较。 法国导演阿贝尔•冈斯说过“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电影画面具有双重内容,第一种内容是明显内容,第二种内容是潜在内容。第一种内容是直接的,可以鲜明地看到的;第二种内容则是由导演有意赋予的,或由观众自己看到的,一种象征意义。“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电影亦是如此。电影的画面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延伸,使得观众在观影时看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主人公本身、影片本身,更多看到的是自我和人生。这种需要思考才能得到的第二内容才是一部电影真正的意义所在。 电影语言通过省略从而暗示潜在内容的手法与诗歌中的留白何其相似,《城南旧事》中导演也多次使用了这一手法。剧本,导演台本和电影成片三者往往是不太相同的,导演会在创作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剧本和镜头。在看了《城南旧事》的剧本,导演台本和成片后,我发现电影的开头部分有三处改动:第一处应该是出于拍摄难度和情节缀余的考虑删去了;第二处,骆驼商队在电影文字阶段一直是行走在黄土大道上,但是在电影中,改成了在卢沟桥拍摄。我想这和电影暗含的政治意义以及与电影后面抓学生的情节相呼应,的确是更好的方案;第三处原剧本中,编剧伊明曾做一首歌词,放在卷首,唱出了海之彼岸的人民思念故国的心情。这首歌词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伊明在一篇名为《让心灵的童年永存》的文章中写到:“经过导演吴贻弓同志的建议,删去了。他的理由是,不唱出这种离愁,比唱出来好。”这和上文提到的“不道破一句”不谋而合。这一无法在影片中捕捉的创作细节,体现了吴贻弓导演的创作艺术,以及留白作为修辞手法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 电影中,宋妈失去了两个孩子和宋妈离去的两场,导演同样采用了留白的手法。 当宋妈得知她的两个孩子都不在的时候,她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厨房里,面对着火炉,整场戏没有一句台词。导演用六个无声的镜头,宋妈没有一滴眼泪的脸庞,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不知道当荧幕上出现宋妈因俩孩子都没了而呜咽流泪的时候,观众会动心到什么程度,但是当银幕上出现厨房里无言的镜头和宋妈没有表情、没有泪水,“木然”的脸的时候,许多看着影片的人都忍不住心酸落泪了。在这,银幕并没有直观的给予人们强烈的煽情成分,而只是默然,这种默然可以让人去思考,想起银幕上实际无法表达出来的东西。观众通过想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共鸣。 结尾处宋妈离去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五分钟左右的戏,没有大动作,没有语言,却能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力量。银幕上声泪俱下,观众却无动于衷;银幕上慷慨激昂,观众却冷若冰霜,这样的事实确不少见。 在影片中“留白”,留给观众去想,观众自会补上银幕上的那片空白——用自己的经历、体会、产生于心里的实际感受,去补充画面上没有的——比画面上有的要多得多。 2、复沓 克莱夫•贝尔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在李泽厚先生的补充和解释后,这一理论更为完整——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了形式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也不成其为美。电影的情节和拍摄手法或者说剧本和视听语言就如同“意味”和“形式”。只有一方是不够的,为了使电影达到和谐、统一,必须达到情绪和形式的统一。 上文提到,《城南旧事》的剧本情节稍显分散,没有一条贯穿到底的情节线,但是它在内容的核心上是统一贯穿的。其次,它又通过一些感情因素贯穿起来。但是导演认为,光靠情绪内核的统一是不够的,除了内容所决定的主要方面以外,还应该注意到形式上的补充这一方面。为了使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从而达到“美”的境界,导演采用了重复的艺术手法。 1、场景的重复 清晨井台打水一场反复出现了四次,景别相同,机位相同;操场放学一场也反复出现了四次,景别相同,机位相同。在这两个场景中,改变的只有人物的衣物和周围的树木。 这两场在内容上毫无关联,为什么偏偏重复这两场呢,因为它们给予观众的感受是相同的。它们造成了生活的流逝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生活还是在不停地不知不觉地流逝。它们将影片中叙述的一件件看似无关的生活琐事联系在一起,观众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这重复中接受到一个讯息——影片所表现的不是一件件琐事,而是一个生活的整体。 2、音乐和音响的重复 全片包括片头、片尾共有八段音乐,这八段音乐中只有一段是特别的以外,其余全部是“骊歌”的旋律,或是不同乐器的演奏,或是不同的变奏。这样的处理,造成了由听觉而引起的连贯感和统一感,帮助影片达到了情绪上了首尾呼应和完整。同时,这首歌曲有着古朴、单纯、清淡、典雅的韵律和强烈的时代感,体现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对祖国、对家乡、对童年深切的怀念以及影片的几个主角都是离英子而去的悲伤的情感,催人泪下。每当音乐响起,英子身边又有一位她深爱的人离开,观众的心弦就又被拨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送别》的旋律将情节的悲剧性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 3、叙述上的重复 影片中,三个看似并无关联的事件,却有着一样的开头——都从宋妈送别他的丈夫说起。每当观众看到那个牵着小毛驴的庄家汉,就暗暗体会到似乎又要发生什么了。每到一个段落的结尾,每个故事里的主角又离英子而去,直到爸爸去世,英子的童年结束了,影片也结束了。这种叙述上的重复。加强了各片段之间的联系,使原本看似分散的影片在无形中联系在一起。 4、节奏的重复 和以上三个可以看见听见的重复不同,节奏上的重复是“感觉”上的。 电影的节奏并不是拍摄的速度,镜头运动的速度这么简单,它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镜头的长短、景别远近的组合、色彩的浓淡、明暗的对比、音量的轻重等等,都是节奏的组成部分。 导演在电影中用了较多的长镜头和较多的大停顿,用二者来制造一种节奏上的重复。比如秀贞给英子染指甲的结尾镜头、妞儿告诉英子她不是父母亲生的结尾镜头、秀贞母女被火车压死以后英子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的镜头、小偷被抓后英子在教室里发呆的镜头、宋妈孩子死后在厨房里的一组镜头以及英子去医院探望父亲后半段父女对视的镜头等等,这种类似的蒙太奇处理方法贯穿全片始终。 3、反衬 王夫之《羌斋诗话》中指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 例如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误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红叶满山,江入平野,如此美景却是在送别之时看到,自然平添伤感。 《城南旧事》在片尾处,英子一家埋葬英子父亲的一场中,用满山的红叶反衬英子心中无限的伤感,和许浑的诗恰有异曲同工之妙。碧云天,红叶地,故人远去,“纵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 写这篇短文前,除了阅读了几本相关的电影书籍,我又从书架上拿下了司空图的《诗品》。文学和电影的相似之处似乎也表现在司空图的评论中——他对于优秀诗歌字字珠玑的言说,同样适用于这部电影。看完《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这本书后我发现,有这种感受的不止是我一个人——“吴贻弓的导演手法讲究诗意、韵致,讲究含蓄的美,如司空图《诗品》中论及的:论典雅,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论自然,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论含蓄,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兴叶《我们收到的信息》)”。由此可见,电影艺术工作者应该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不断学习,从而使中国电影达到意味和形式的统一,达到美的境界。

 2 ) 电影审美与时代风气

昨天晚上,在央视电影频道的节目回放资源里搜索,偶然间,找到一部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好电影《城南旧事》。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却带给我不少感触,下面一一跟大家分享如下:

电影改编自林海音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集,是一个六七岁的女孩——英子的视角,展现上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城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变迁。影片反映的社会现实,其实是相当沉重的:英子的邻居秀珍姑娘发疯的原因,是丈夫参加学生运动被杀,而自己的孩子又被家人抱走,遗弃在城墙根下;被领养的小姑娘妞儿,成天需要忍受自己养父养母的打骂;朴实的市民为了供学习优异的弟弟读书,只能以偷盗为生;英子家的保姆宋妈每天省吃俭用,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却被乡下的丈夫挥霍,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被送了人。影片串接起的几则故事,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礼教残存和女性地位低下的民国初年的北京乱相,展现无余。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影片反映的,几乎都是相对阴暗和悲惨的故事,但影片的整体美学风格,却是极其明亮,带有几分童话色彩的。那些或忧伤、或沉重的人和事,经过女主角英子的视角传递,仿佛都变得举重若轻起来。因而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是古朴雅致的胡同与老房子、天真烂漫的孩子和淳朴勤劳的劳动者,而这些画面的背景色都是明亮而写意的,甚至会有一些西方印象派油画的感觉。

这样的美学风格,自然是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代风气密切相关。正如众多关于八十年代的口述史和访谈录里所讲述的那样:那是一个富有朝气和理想主义的年代,人们普遍对未来抱有非常高的热情与期望。这样的社会心理氛围自然而然会影响到文艺作品的审美取向。今天再来看这部《城南旧事》,面对这种理想主义的影像氛围,有的人可能会难以代入,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变迁,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全面市场化、商业化进程的洗礼,今天的时代风气,跟八十年代相比,已经可谓是大不相同。如今充斥于院线里的电影,一方面极其强调剧情张力,要求在叙事中不断制造冲突和悬念,一方面非常看重对于观众的感官刺激,采用各种各样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特效。《城南旧事》里舒缓、悠然而从容的叙事节奏和淡雅、明亮而写意的视觉风格,在当下很多一线导演看来,已经是那么地不合时宜。

这从这部《城南旧事》在央视电影频道的排片时间段就可见一斑。这样一部优质电影,只能放在频道的凌晨6点多播出;而频道夜晚的黄金时段,则要留给新近从院线下线的最新电影。然而,对于这些充斥着浮夸画面和无厘头笑料的所谓票房大卖的电影,我却无法提起任何兴趣。我更愿意沉浸在《城南旧事》的美妙意境之中,让平日里因工作和琐事而浮躁的心灵净化、升华,久久回味。

以这篇小文,怀念我度过童年岁月的八十年代。

2017.1.16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是蓑翁在《江海晚报》“文化视点”栏目刊发的专栏文章之六。)

 3 ) 《城南旧事》:电影的诗性

   《城南旧事》:电影的诗性

   盘小瓠

   电影《城南旧事》(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改编自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由吴贻弓导演执导,于1983年上映,电影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的肯定,在一系列国际电影奖项上也有所斩获。

   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在北京城南居住期间的几段童年回忆。民国年间(1920s),小英子随父母迁到了北京城南居住,并且在那里长大。七岁的小英子是个聪明活泼又勇敢的姑娘,有着一张俏皮嘴巴,很善于交朋友。在第一段回忆里,小英子结识了大家都不敢接近的“疯女人”秀贞,被秀贞先是当做自己遗失的孩子小桂子,而后又和秀贞成为了朋友。她还有一个好朋友——妞儿,是一个不受养父母疼爱的遗弃儿,一直希望逃离养父母的桎梏,得到自由。在秀贞准备“逃往”天津的时候,小英子认出了妞儿就是小桂子,并促成了母女相认。然而,结局却让相认的温馨维持了仅仅一幕,英子目睹了母亲带着孩子最终丧生于奔腾的火车之下,而后她晕厥在了暴雨之中。第二段回忆里,英子在一次捡球经历里结识了一个把北京城南闹得鸡犬不宁的小偷,小偷是她学校里高年级学生的哥哥,爲了家庭生计不得已而行窃。在英子一次无意的泄露行踪后,小偷被便衣发现并被警方逮捕,最终在英子的目送下走向了不归路。最后一段回忆说的是英子家来自农村的保姆宋妈,家里的男人无用,死了儿子,送了女儿却一直不敢告诉她,直至影片最后,得悉真相的宋妈几近崩溃,最后随着男人回乡里寻找渺无音讯的女儿。影片还提到了英子善良正直的父亲的生病与去世,其实也是小英子童年记忆里极为重要的一笔。

   整部影片基本忠于原著,在小说分段式的叙说上做了有效的电影化处理,以时间为剧情的逻辑主线,很好地叙述了几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故事不复杂,结构很清晰,这些“简单”的背后是整部电影操作上的困难。如何把一部“并不复杂”的电影拍好,是这部影片试图为我们解答的问题。

   首先是利用对场景和台词的有效驾驭来深挖电影背后的历史文化元素。电影叫《城南旧事》,除了旧事本身,到底还有什麽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城南所独有或应有的呢?电影开场,我们便看到了驼队,看到了卢沟桥,从第一眼开始,我们就随着驼队进入了老北京城。随后见到的古井,打水人,逗孩子们发笑的留声机,黄包车,胡同,枪决游街,小贩,王府的红墙,煤油灯和电灯的共存,五色旗,集市,世界日报,成绩单以及父亲去世时的秋日红叶等等,种种细节都深埋着浓浓的1920年代的老北京味,一切拿捏得恰到好处,融入了剧情之中,让我们在聆听故事的同时,默默地感受着老北京的气息。影片对台词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很多时候人物一张口,我们便知道他们是北京人,这既有赖于京片子较高的辨析度,也有赖于导演细心的安排。我们常说,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一些糟糕的电影,其对于载体的认识就仅限于口头上的说教或一两件糊弄人眼球的物件的把玩,以至于电影本身时常陷入文化的虚无之中,甚至闹出了唐朝人说宋朝事,明朝人用清朝物的笑话来。在电影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切场景和道具都被编排好和分类好,它们无需再被拾掇,只需在某一个条目被激活时心不甘情不愿地出现一下就可以了。电影人在享受其中便利的同时往往丧失了用心做电影所应有的细致,而这种不细心的后果,往往是糟糕的电影呈现。

   然后,我想详细地谈谈本片的叙述技巧和情感输出,这里必须把它们作为整体进行评述,下文会有论及。

   电影《城南旧事》和原著一样,以小英子的视角为切入点,来讲述几段故事。电影的叙述非常的舒缓,整部影片,哪怕是冲突最为紧张的母女命丧火车的情节都没有用太大的力度去渲染,一切都在平和中推进。这样的舒缓与女主人公一点一滴地在深挖半个世纪前那段童年回忆的节奏暗暗切合,在不制造大冲突的叙述环境里,依然给观众极好的观赏体验,我们似循着女主人公的思绪,在展开的时代画卷里,寻找被遗忘的记忆。舒缓的同时是相当一部份画面的留白,镜头里是美好构图下的北京城南场景,没有主角,没有对白,没有冲突,这正暗合人类回忆时的真实体验。往往我们记住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场景里面有人,但具体已经不知道是谁,场景里面有风有雨有雪有大太阳,可我们也想不起具体的温度,唯有情感默默地寄托着。而关于童年的回忆,往往重点处变得格外的鲜明,乃至于艺术夸张,模糊处变得模棱两可,成爲了我们可以自由补充的空白。影片里几个重要的冲突处,英子都似旁观者一般存在,她盯着世界看,她没有在唱歌,没有在说话,没有激烈的表情,到底是回忆中的自己愕然,还是现在的自己情感复杂得无以言表,导演保留了女主人公这份淡淡的迷茫。影片多处运用到了复沓,水井打水的画面出现了三次,学校铃声响了三次,送别的乐声奏起了数遍,在不用任何言语的情况下完成了时间的推进和剧情的衔接,其实也默默地暗示着英子的长大。从冬雪皑皑到秋天落叶红,小英子度过了最为难忘的一年。

   影片的情感输出和其叙述方式相映成彰。如果说叙述是舒缓的,那么情感就是委婉而含蓄的,这种委婉含蓄在场景配乐的渲染下大大提升了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本片独特的审美意趣。先是小英子认出妞儿就是小桂子那段,妞说完自己身世后,两个人相顾无言而只有雨声雷声没有断息,这巧妙的留白让我们彷彿听到了两个孩子心灵的颤抖。小偷被抓那段,镜头拉远,配乐响起,枯藤老树昏鸦,悲剧的结局在声画中被勾勒,我们不禁在心中凝鍊起一份凄凉。而宋妈得知真相那段,男人大口大口地抽着烟,宋妈无声啜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景。随后宋妈麻木地抱着英子的那段,沉寂得让压抑的氛围进入了每个人的心间,直至校园钟声响起,才回到了电影之中。影片对于情感的把握始终落脚于英子的理解,“我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其实是用孩童的迷茫来控诉时代的荒谬。

   电影的开场是苏轼的词作《江城子》里的名句:“不思量,自难忘”,这让我迅速联想起其上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林海音女士生命的前五十年,神州大地正在种种革命的浪潮席卷之中,无数个大事之间,往往就是生死两茫茫的怅然,五十年生死迷途迈过了,回首最为牢记的反而是童年时发生在北京城南的那些事、那些人。这种对于老北京城和对于童年回忆的强烈追思,需要电影以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去应和。而电影《城南旧事》正是以诗歌和散文的态度自我约束,完成了对这样的情感最好的表达,我在其中,看到了电影寻求诗性的可能。诗性是真诚的,激烈的,美的,而与此同时它和虚构的,舒缓的,残酷的又毫不冲突。它是用人性的真诚,激烈与美去冲击记忆的虚无,日常生活的平和与社会现实的残酷。本片用演员质朴的表演,场景的写实,配乐的切合,剧情设置的合理,以及技巧的巧妙运用达到了这样一个诗性的境界,难怪有人说《城南旧事》是中国第一部散文电影,在我看来,它更是一篇用中国式的电影语言写成的散文诗,为中国的电影拍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说了那么多,《城南旧事》给我最为震撼的地方还是老电影人对于电影制作的用心。思想,价值观,世界观都可能桎梏于时代的限制,唯有用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优秀背后不变的法则,而这或许正是当下华语电影最为缺失的环节。最后附上弘一法师的《送别》,感谢这样一部好电影的诞生。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4 ) 我们失去了童年的真善美


反应贫困社会的无奈与无助,《城南旧事》与《单车窃贼》同样魅力非凡。

不同的是《城南旧事》,沿袭原著者林海音『纯文学』理念,更多着墨于小女孩儿眼中,一个虽然凄苦辛酸,但真善美仍然存在的世界,保持着儿童世界的单纯,真挚。整部电影情感把握的很好,抒情节制,举重若轻。一点也不滥情,没有一处嚎啕大哭呼天抢地。小孩儿的愁绪,是淡淡的若有若无,大人的凄苦,隐忍麻木。这种情感控制,令人物真情流露,减低表演感,令观影的人心头热乎乎,眼睛湿润,又不至于难过到落泪。


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宏大的历史与政治是不存在的,生活是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可能儿童对别离分外敏感,她们的伤心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源自肺腑,分外惹人怜爱。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的离别直至最后的死别,永不能再见。伤别离,乃人生至苦之一,所以早早就开始训练。人也是在一次次的分离的情感教育中,走向成熟的。


看《千与千寻》时,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千寻闷闷不乐的在车后座,捧着班上同学送的花,久石让的音乐准确的传达小女孩的离愁别绪。而坐在前排的父母,兴高采烈的开着车,谈笑着,心情愉快的奔赴新家。没人会过分介意小孩的感受,小孩儿只是不得不跟着父母迁移一个又一个地方,可能更好,可能更差,可能是因为工作,可能是因为发财,可能是因为破产。但无论因为什么,小孩儿都不得不告别一批朋友,不得不重新开始结识另一批,频繁迁徙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一生情感,无处寄托,这么说并不夸张。好像小树不能频繁摇动,否则根基扎不深,难长成大树。


看完这部电影,百感交集,在那离乱的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民贫穷困苦,但那个时代,却并不缺乏真善美,犹如《单车窃贼》中,战后的意大利,我们看到战后一片废墟,社会生活凋敝萧条,父子情深却令人温暖。《城南旧事》比《单车窃贼》更加明亮。


电影完整改编自原著的几个故事,惠安馆传奇,讲小英子无意中帮小伙伴找到生母,第一次别离。我们看海去,讲小英子和一个盗贼的交往,第二次别离(盗贼终于被抓),驴打滚,讲小英子家的佣人的故事,第三次别离,紧接着父亲去世。第一次永别。


这些故事令人感慨的是那个年代,生活对小孩儿的教育,耳濡目染,尤其是在“我们看海去”这个故事里,好人坏人,天和海,分不清。在小英子眼中,这个盗贼和蔼可亲,她们每天都会在那所『闹鬼的院子』里聊上一阵子,她亲眼看着『盗贼』的弟弟,从自己学校优秀毕业,彼时她坐在台下,和大伙一起唱着『长亭外,古道边』,她看到他们的开心与幸福。而在『盗贼』(张丰毅饰演)眼中,小英子:聪明,厚道。


『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小英子摇头

『我分不清好人,坏人,我分不清天和海』


这是我能看到对小孩最好的教育了。

小英子出身小康之家,从童年朋友『妞』的身上,她看到不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躲在养小鸡的房子里,一起聊天,分享各自的秘密,一起笑一起哭。从盗贼身上,从『出红差』(即:杀头)的学生身上,她学识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从家佣一家人的遭遇中看到人世的悲苦,生活教育她很多,但未泯灭她的善良纯真,与人为善,今天这样的大家庭的小孩儿,从生活中学到的却是,人不分好坏,但分穷人和富人,要多结交富人朋友,离穷人远远的。小孩儿自小就知道毛公仔是没有生命的,可以随意扔来扔去,小孩儿从小就觉得家佣是好吃懒做的,呼呼喝喝,指手画脚。


这种生活的教育爱的教育,不是一个家庭两个家庭可以单独提供,而是社会。

现代人离这样的社会越来越远,人性泯灭自小就已经开始。一生人再也看不到纯真的笑。


看旧书,看旧电影,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沦陷的步伐,不看旧作,又有什么可看呢?

小英子的父亲去世了,一家人坐着马车离开墓园,家佣宋妈坐在毛驴背上渐行渐远,她们依依不舍的对视着消失在彼此的视线,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里,是消逝了的民国背影。










 5 ) 《城南旧事》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转)

《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讲述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小女孩英子随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在南城胡同度过一段童年时光的经历。小说通过小姑娘林英子的视角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子秀贞思女心切,却不料在找到妞儿后惨死于铁轨之下:哥哥为了弟弟的前途铤而走险做了小偷,结果非但没能帮上弟弟,自己最终也免不了被捕的厄运;宋妈为了儿女的生计来到林家作奶妈,却由于丈夫的无能落得个女散子亡的悲惨结局……小说在揭示了三个大人悲惨命运同时,也渲染了他们身上所透出的中国人固有的善良品质、隐忍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小说《城南旧事》在台湾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大陆去台同胞中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思乡浪潮。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也开始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台湾作家的文学作品,《城南旧事》便是其中的一部。北京电影制片厂老编剧伊明读了这部在当时还不能公开发表的作品后,觉得是个“拍电影的料”,便立即着手将其改编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当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看了伊明写的本子后很是欣赏,当即指示北影厂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北影厂拍电影的事一直未能有个着落。陈荒煤这下坐不住了,北影厂不拍,他又将剧本推荐给上海电影制片厂。上影厂领导经过研究,决定由导演吴贻弓来执导这部影片,因为吴贻弓的导演风格与这部作品比较吻合。

吴贻弓看了伊明写的本子后,感到统战意识太强,猜想改编者一定是出于当时政治环境考虑才这么做的。他于是向厂领导提出希望能看看《城南旧事》的原作。果然,当吴贻弓读了厂长帮他弄来的小说原著复印本后,觉得原小说较剧本更为打动人心。小说笔调虽然是淡淡的,但其中流露出对故乡那种难舍的情结却是浓浓的。他对厂领导说:“伊明搞的剧本统战意识太浓了,这么好的小说,只要老老实实拍出来就行了。而且故事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根本用不着加什么,我再写一个导演台本吧。”

在征得厂领导同意后,吴贻弓花了半个月时间写出了一个新的剧本。如同小说的散文式的独特叙述风格一样,吴贻弓在写作导演本时也没有刻意去寻求小说外的东西,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理解把它演绎出来。他说:“小说中北京的冬阳、骆驼队的铃铛、《我们看海去》的课文以及井边的小伴侣、胡同里的疯女人、藏在草丛里的小偷、骑着毛驴回老家的宋妈和长眠地下的父亲等等,这种来自海峡彼岸的感情很朴素地打动了我。我用‘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十个字作为影片的总基调,那里面有一种抽象又具体的‘乡愁’。”吴贻弓撰写的《城南旧事》导演分镜头剧本无形中使这部影片成为新中国散文式电影的“开山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伊明看了吴贻弓写的本子后说:“小吴,你胆子蛮大的嘛,里面怎么一点政治都没有?”吴贻弓说:“这个本子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只要拍出来,统战部肯定欢迎。”
以假乱真的“老北京”与“捡来”的“小英子”

导演分镜头剧本完成后,吴贻弓便带着一班人马投入了电影拍摄的前期准备工作。《城南旧事》是反映老北京的故事的,因而关于老北京风貌氛围的营造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找到林海音笔下的“老北京”,吴贻弓手里攥着一张北京地图,带着一班人马整日穿梭于北京的胡同小巷中,从城南走到城北,从城东走到城西。然而一圈走下来,却没有找到一处中意的地方。虽说有几处尚保留着老北京的风貌,只可惜那黑黑的柏油马路、高高的电线杆将老北京那种独有的历史静谧感给破坏了。带着无奈与失望,吴贻弓不得不回到上海“另起炉灶”。没多久,上海郊区一个空旷的机场上便出现了一个被人称为“老北京”的风景点。虽说是老北京,但由于是刚刚搭建的,难免给人以“老的不够”之感。但吴贻弓似乎并不着急,外景搭好后,好长时间也不见他开机起拍。其实,吴贻弓是在耐心地等这个“北京”慢慢变老。果然,两个月过后,当屋檐上的草籽变成了几撮随风摇曳的野草,当落寞院子里的假树桩经风吹雨打后有了旧的模样时,林海音笔下的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便生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以致很多观众看了电影后还以为这部影片是在北京拍摄的。

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与演员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林英子是贯穿故事中零零碎碎人物和事件的核心人物,这个人物的表演如何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成败。说来影片中小英子的扮演者沈洁还是吴贻弓从其他导演那儿“捡来的”。

在拍摄《城南旧事》前,吴贻弓曾于1979年拍过一部儿童片《我们的小花猫》,对儿童演员的选拔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在选拔儿童演员时,吴贻弓非常注意眼神的考察。他说儿童和大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探询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从他们的眼神就可以观察的到。他要找的小英子就是眼神要特别的纯,而且充满了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当时上影的宋崇为拍一部儿童片《闪光的彩球》也在进行小演员的选拔,吴贻弓便带着助手一起前去“碰运气”。一眼扫下来,吴贻弓就看中了两个小孩子,一个名叫沈洁,另一个名叫袁佳奕。令吴贻弓感到既意外又高兴的是这两个孩子都没有被宋崇“点中”。最后,经过一番考察,吴贻弓选择了沈洁。对于沈洁入选原因,吴贻弓后来回忆称:“沈洁她没有那种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些忧郁。但是我感觉她在心里面探索,她琢磨在这里面谁最大,谁说话最有用,谁是导演。她那种求知的问号式的眼光与我设想的小英子的需求非常吻合。”

吴贻弓选中了沈洁来扮演小英子,小沈洁自然也是兴奋不已,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决心要把这个角色演好。她在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上把所有属于自己的355个镜头都打上了记号(这也意味着小英子在影片中出现了355次),对小英子的每一个镜头都细细琢磨、推敲。然而令小沈洁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事前作了充分准备,开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吴贻弓见状对她说:“你不用去硬演,你自己就是小英子。”果然,经吴贻弓这么一点拨,小沈洁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正如她后来所说:“在真正表演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自己是在演戏,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角色里。那时候我真的把宋妈当作了老妈子。让她给我干这个干那个。”事实上,如果没有她在影片中那自然的一颦一笑,没有她随时流露出真实感情的眼神,影片《城南旧事》中那淡淡哀愁、沉沉相思的情感线索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看过影片的人对片中郑振瑶扮演的宋妈印象一定也很深刻。其实,吴贻弓选郑振瑶来扮演宋妈这个角色在当初也是颇有争议的。郑振瑶以前在电影中扮演的大多是公主、贵妇或者知识分子,从来没有演过像宋妈这类北方农村出来的佣人,她能担当起这个角色吗?当时许多人都面露疑色。就连郑振瑶自己对演好宋妈也没有信心。她对吴贻弓说:“你要做好准备,这部电影有90%的可能砸在我手里。”然而,吴贻弓却对她很有信心,鼓励她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演好这个角色。”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在片中,郑振瑶对宋妈这个角色无论是造型还是内心世界把握得都非常到位。多年后,郑振瑶在回忆当时情形时说:“演宋妈是从外部造型改造开始的。化妆师先拿剃刀把我的脸给开了,也就是剃掉鬓角和额头上的一些头发,把我原先很秀气的脸型变成北方农村妇女的方型脸,然后描粗眉毛、将头发扎成那种撅起来的髻。化好妆之后,我一看镜子就把脸给捂住了:‘真难看!’服装师给我准备了肥肥大大的衣服,连做给我的布鞋都是那种前头尖、后头放开的形状……还有许多细节都是非常讲究的,是它们让我感觉到我就是宋妈。等试拍胶片出来之后,大家才都对我有了信心。当然,在演的过程中还是会碰到很多难题。譬如说最后那个骑毛驴的镜头太长了,而我本来根本不会骑,毛驴也不听话,如果镜头再长一点点,我真的就要摔下来了。”

一曲《送别》愁断肠影片上映获好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看过城南旧事的人对片中的这首插曲一定是记忆犹新。歌词与旋律中那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与影片的主题融为一体,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许多人只知道这首歌是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小说中引用的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创作的《骊歌》(又称《送别》),其实这首歌的曲子并非李叔同所作,而是出自美国人John Pond Ordway之手,歌曲原名为《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这首歌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人犬童球溪对其重新填词,并取名《旅愁》。李叔同先生在留学日本期间听了这首歌,很是喜欢,填了新词,并将歌名由《旅愁》改为《骊歌》(又称《送别》)。由于由李叔同填词的这首歌很符合《城南旧事》主题情调,林海音便在小说中引用了它。吴贻弓对这首歌也是情有独钟,他特地找到音乐作曲家吕其明说:“《送别》这首歌我在学校时就学过,林海音肯定也唱过这首歌,所以在小说里她也写了这首歌。小说《城南旧事》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影片的音乐也要有这种基调,我打算就用这首歌作为整部电影的音乐。但如何在片中用好这首歌,这就看您的了。”吕其明欣然接受了吴贻弓交给他的这一任务。

电影《城南旧事》很多地方没有台词,这也给音乐留下了非常大的创作空间。然而,如何将这首歌与影片主题巧妙地融为一体,其难度并不亚于创作一首新的电影歌曲。好在吕其明在影片歌曲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为《送别》所配的旋律,尤其是“小和弦”的应用,通过不同场景和心态下的复奏和变奏把片中的那种伤感情绪烘托到了极致。伴随着影片中小英子心境的变化,歌曲《送别》都会有些许不同的味道,而片尾那段近五分钟没有对白只有音乐的画面堪称电影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正如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那样:在《送别》的背景音乐声中,小英子坐在大车上离开了旧家。一颠一簸中,故居、故人、旧日时光都一步一步的远去了。那颗纯洁无暇的童心,终于在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了“告别”的况味。城南的旧事渐渐淡去,淡不去的是对旧时京华的回味,对往日悲欢的留恋……。

影片《城南旧事》拍摄于1982年,在当时政治教化仍被视为电影基本功能的情形下,《城南旧事》独树一帜,它以清新隽永、淡雅质朴的风格,以一种深沉的思念、爱与同情打动了亿万观众,并荣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奖。

电影《城南旧事》上映后不久,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先生来到大陆,由于拍摄这部电影在当时无法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作者及其家属对此是否会有什么意见呢?吴贻弓和上影厂领导对此心中都没有底。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此事告诉了应邀前来参观的夏祖焯。不曾想,当获知母亲的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夏祖焯先生非常激动,当即代表母亲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稿酬(当时原作者稿费有800多元),并风趣地说:“我代表我母亲拿过版税了。”夏祖焯此举使在场的人深受感动。吴贻弓后来感慨地说:“我们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她的小说拍成了电影,他们一点都不计较,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爱国行为吗?”

临别时,上影厂特地委托夏祖焯将《城南旧事》的录像带转给林海音,这也是《城南旧事》在台湾的第一个录像带。由于电影对原小说内容没有加进任何政治的因素,这部影片很快在台湾上映了,并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1991年林海音到大陆访问时,特地来到上影厂与《城南旧事》主创人员会面,这也是这部影片拍摄完成近十年后小说作者和影片创作者的首次见面。当林海音听了吴贻弓对影片创作过程的介绍后,感慨地说:“您幸亏没加进任何政治的因素,否则台湾决不会放这部电影!”他还感谢吴贻弓让自己在内地出了名,并对沈洁在片中的表演赞不绝口。

电影《城南旧事》不仅在大陆和台湾获得轰动效应,同时也在国际上获得好评,1983年,影片《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奖,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性电影节的综合性大奖,同时打破了电影节上影片最多放映3场的惯例。在同年举办的南斯拉夫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上,《城南旧事》获最佳影片思想奖。1988年,在厄瓜多尔第10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上,《城南旧事》又荣获二等奖——赤道奖。

 6 ) 《八月》之前,我们如何讲述童年

《八月》那篇的另一半内容,以同样的模式对《城南旧事》的分析。

链接:《八月》:散文化的“童年”成像


《城南旧事》是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电影史画卷中留下了淡雅却又浓厚的一笔。相比《八月》,它已基本完成了经典化历程。我们可以从《城南旧事》与《八月》的对比中看到,同样是散文化的叙述,中国电影对“童年”的讲述方式的差异。


一般来说,散文化电影‘排除一切一般电影注重的戏剧情节和矛盾冲突’,‘选择淡化情节、弱化冲突、甚至是生活化流程的细微记录来作为电影拍摄的主要手法’。‘它将外在的艺术张力转为内在的心理张力’,其‘抒情意味要大于叙述’。

《城南旧事》与《八月》的散文化风格呈现方式大体相同,都借助了意象的重复。

驼铃、下课铃、拨浪鼓、锣等声音贯穿始终。空灵之声,声声入耳,是为时间流逝最为直接的暗喻。井窝子与井台打水的镜头也反复出现,时间的流淌获得了更为具象化的表达。

门墙

此外还有象征着禁锢的门墙、窗户等意象反复出现,作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屏障的象征,表现了儿童世界美好外壳下潜藏的痛楚。《送别》的主旋律贯穿了作品始终,一唱三叹式地强调了英子童年中凄美的“离别”色彩,又包含了某种对于“离别”轮回宿命般的体悟


《城南旧事》中,父亲角色的重心位于第三部分,而在之前的故事中也有部分穿插。一方面,父亲工作辛劳,是“我”童年物质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父亲也是青年学生运动的地下支持者。尽管母亲一直反对将政治活动带入家庭,父亲依然慷慨相助。最终,父亲日渐憔悴,英年早逝,而秀贞的丈夫思康由于学生运动而不知所踪——或是已经牺牲,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与父亲命运的互文。

英子对父亲的政治运动并不了解,然而不可否认,父亲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或多或少对她产生影响。父亲为英子构筑了一道半透明的墙,让英子与外界庞杂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始终隔着一段距离。故事中,英子以一双澄澈的眼眸注视着人与物。这是一个孩童本身质性的焕发,也是父辈臂膀护佑下心的境况。

《城南旧事》中的死亡书写分布于不同层次中:首先是英子在路上遇到的走向刑场的陌生人,他们带给英子极为遥远的死亡暗示;接下来则是宋妈的孩子的夭折,这让英子更近距离地感受死亡给人的伤痛烙印;最直接的一层是父亲的死亡,它的阴影笼罩于英子童年故事的末段,但却又带来了更进一层的成长;“爸爸的花落了”,英子对时间与生死的体悟才真正指引着她脱离孩童的世界。


在《城南旧事》中,我们还能大致寻找出原著小说的几个故事,从而获得基本明确的分层。各个故事内部依然能以“离别”为核心找到相对统一的联系,仿佛是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从一个点生发,最终交汇于同个点。所呈现的人与物大多具体可解,甚而意味深长。似乎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物象都为承载了特定的含义而存在。

不同人物承载着相对明确的含义

吴贻弓在创作谈中自述:“我理解小说《城南旧事》的视点,应该是主人公英子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因而他在拍摄过程中牢牢抓住了“我”的视点,并将这个统一的视点视为“影片的命脉”和“纽带”。影片中几乎没有一个镜头在英子主观视角的影响之外,一草一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的视点旋转排布,从而带有了人性化的判断。

尽管有不少长镜头的运用,《城南旧事》的整体剪辑思路依然偏向于英子主观视角的组接。影片中在人物交谈与离别时反复出现由远及近或是由近及远的运镜,有时镜头还会环绕着人物运动最终停在靠近英子视线的方位,有时还有颇似《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般长时间停留于面部的特写——这些显然是英子主观视角的影像表达。

吴贻弓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沿着民族化的方向”进行创作,“把传统的单镜头组接技巧与新的电影语言有机地融合起来”,具有“中国气派的‘赋比兴’的美学特点”。因而总体来看,《城南旧事》更多地置身于“童年”的镜像之中,赋予我们更多直观的情感体验。


去年12月初《八月》的观影与导演见面会时,曾想提问导演张大磊导演《城南旧事》在《八月》创作中的影响,但还是犹豫了很久没有发言。现在想来,也许《城南旧事》对《八月》一部影片并没有太大影响(台湾新浪潮对《八月》的影响恐怕要大一些),但是它采取的讲述方式却成为了中国电影“童年”题材的一个经典范例,以至于童年的故事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它的影子。

《城南旧事》和《八月》采取了类似的模式,呈现了中国上世纪一头一尾的“童年”。而中国“童年”题材的新路径到底导向何方,这依然是留给中国电影人的问题。


引用及参考资料 (同《八月》长评

1. 吴贻弓等:《城南旧事》,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

2. 张大磊等:《八月》,北京永旭良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等,2016年。

3. 李泱、孙志强:《电影文学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4. 张建勇、顾象贤、杨远婴、奚珊珊:《当代中国电影(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5. 赛人:《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

6. 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7. 吴贻弓:《我们怎样拍<城南旧事>》,《电影新作》1983年03期。

8. 艾红:《散文化电影的主题倾向》,《电影文学》2013年05期。

9. 周湘玟:《吴贻弓初论》,《当代电影》1987年02期。

10. 李辉:《论<城南旧事>散文诗的特性》,《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0卷第9期。

11. 石川:《重读吴贻弓 : 一种诗化电影的历史际遇与现实困境》,《当代电影》2006年03期。

12. 李宗刚:《对人生永恒存在方式的诗化呈现——电影<城南旧事>艺术魅力的再解读》,《理论与创作》2009年05期。

13. 杨波:《<城南旧事>的艺术性重复探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4. 飛了:《专访 |《八月》导演张大磊:我特别热爱那个简单的年代》,豆瓣电影2016年11月8日(//movie.douban.com/review/8162567/)。

15. 西楼尘:《<八月>:穿上三中校服,八月好似昙花》,豆瓣电影2016年10月2日(//movie.douban.com/review/8110893/)。

16. 文中所有插图均来源于你瓣。

 短评

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9分钟前
  • shu
  • 力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3分钟前
  • Jean
  • 力荐

【FIRST青年影展展映】透过刚开始懂事的,好奇心旺盛的孩童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世态与人物。在天真无邪的眼光下,竟有丝丝缕缕的悲悯与哀怨。让人感慨与叹惋。比想象中还要好太多的片子,好到不像是中国大陆拍出来的。89年后更不可能拍出来了【原来《送别》那首歌的歌词是天之涯,海之角。而不是地之角

17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8/10。实景是看到的象,离愁是看不到的意,譬如秀珍思索缘分的目光摇向院落空景,表达爱情之深。家门口有意无意碰到的宋妈丈夫,结尾又是英子目送宋妈骑着驴离去,离别的意境在父亲病房叠化到香山红叶时达到高潮,每次悲剧都用静默手法积累情感的余味:西厢房里喂小油鸡、荡秋千和玩乐的笑声将不同时间的事件叠加在同一场景,天真烂漫的小桂子留不住,同看雨景的屋檐下她挂满泪珠告诉英子自己的身世,英子唯有长久的诧异与沉默,火车汽笛长啸叠化到卖报的噩耗和洁白病床上醒来的英子,悲剧就这么含蓄地淡化了,而被捕的小偷对英子眨眼的默契动作,此种的滋味只有躲在母亲身后落泪的英子能明。重复手法上石槽、放学后操场跑满孩子的镜头多次出现且拍摄位置、景别不变,表现琐碎生活的流逝。驼队铃声和夏天热得吐舌头的狗等细节都包含在情感真挚的氛围中。

1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英子一直在相信,也一直在道别,这些人来了又走,在她的心怀里泛起涟漪。上个时代的中国电影,还没有受到编剧的教条主义的浸染,讲故事各有各的真诚,不以结果为主导,不是为了什么,而是本来是什么,就像这部自然的电影,虽然生死离别,感伤不已,但仍是一份情感的真挚与美好。

19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看似儿童片,却是人间真情留无计,今宵别梦寒。小小年纪,却道尽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说不出的天真,却是人世复杂的情感。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英子教人最纯粹的天真善良,实在太美~~~8.5

2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吴贻弓代表作,告别童年的散文诗。1.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成长中无可避免的失去与分离,李叔同[送别]旋律贯穿始终。2.采用分段串珠式结构,融合留白、复沓、象征、反衬等古典手法。3.片头的驼铃水车及片尾的香山红叶。4.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我也分不清疯子和常人)。(8.8/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一个孩子眼中的种种离别,犀利而深邃。

31分钟前
  • 徐达多
  • 力荐

中国版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3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2009.7.14看过。非常经典,那张小朋友学骆驼咀嚼时的笑脸成了我童年的可爱女孩标准相。2020.6重看,太有意思了,简直是短片集,三个小故事勾勒出那个年代的人物和记忆碎片,讲得不急不躁,有些东西点到不说破,留下一点点唏嘘,而这种戛然而止没有解决没有交代,不正是记忆中很多时刻的真实状态么。细节丰富,每个人都好看了去了,小英子的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真是太可爱精致了。

35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看到张丰毅出来那一段,我童年的记忆回来了,这片子我小时候看过,只是记忆太过模糊,如今再度重温,看懂了更多的故事,依旧觉得好片子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有所改变,反而经典每次拿来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还有电影里的小英子浑身满满都是戏,演的太棒了。

3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驼铃叮当,不思量自难忘,娓娓道来每一秒悠远又绵长,那里才是再也没有的故乡……一曲长亭外古道边送别了童年,全程泪眼茫茫……@MOMA

41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大陆#300,成功认出张丰毅老师!(我的脸盲症有治愈的希望了么?)小萝莉真萌。三段式,微妙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暗流涌动,还有北大的校友。若以[童年往事]作比,本片还是生硬,无怪朱天文极为不喜欢,也正是侯孝贤所谓“大陆第四代第五代有太多的苦难”。片尾那个著名的7次叠化,不过那能叫红叶么!

4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很难想象文革后这么成熟的电影比芙蓉镇还要早出现一年。郑振瑶全身都是戏,小萝莉太漂亮了以至于张丰毅对她的每句话每个眼神都引来影院内一阵猥琐的怪笑。将来的事就是新家新朋友新学校。那过去的呢?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慢慢都会忘记的。抓学生。中产阶级旧中国。没有城墙的民国北京。

44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好悲伤的电影好悲伤的歌,刻下的满是时代的印记。

49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中影史:结构犹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3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

51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一位上影厂厂长兼上影局局长拍摄了一部台湾人讲述在老北京的童年往事。有意思。上海国际电影节后天就要开幕了,本片也在展映片单之中,而去年去世的导演吴贻弓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办人之一。《城南旧事》最近也因为短视频片段中“你是来拉屎的吧”名场面又重新火了一把,老电影焕发出了新生机,只是倘若只晓得去玩屎尿屁的梗,而不能真正体会到小说和电影的情怀,那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了。B站版本的画质极为清晰,色彩看着非常舒适,透过三个悲剧结尾的故事折射出当年旧社会下老北京的一角,也是对逝去童年的一种怀旧与沉思,李叔同的《送别》与电影的表达也极为契合。沈洁饰演的林英子谁会不喜欢呢?那经典的歪头杀简直太可爱了。

5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当你开始有了牵挂,而别人却被时代洪流卷走,甚至都没能好好告别,这种酸楚和无奈穿透了银幕内外。“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我也分不清海跟天” 北京城南的市井生活娓娓道来,悲伤而明媚。张丰毅的小偷让人离不开眼神~ 记2020SIFF第一场,继《夺冠》相隔187天后再次走进影院。

5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自传式小说改编,讲述老北京人的故事。英子的童年是在风筝歌声驴打滚中度过的。英子喜欢把她当大人看的人,故事就穿插在其中。

59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1小时前
  • 秋の午后时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