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样女王

喜剧片英国2017

主演:玛格特·罗比,塞巴斯蒂安·斯坦,艾莉森·珍妮,凯特琳·卡弗,麦肯娜·格瑞丝,鲍比·坎纳瓦尔,博亚娜·诺瓦科维奇,朱丽安妮·尼科尔森,凯萨琳·戴尔,保罗·沃尔特·豪泽,约书亚·米克尔,埃文·乔治·沃拉泽里斯,卡拉·曼泰拉,杰森·戴维斯,凯莉·弗雷泽,安东尼·雷诺兹,杰森·麦克唐纳,迈尔斯·穆森登

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

 剧照

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2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3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4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5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6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3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4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5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6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7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8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19我,花样女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7 04:10

详细剧情

  托尼亚(玛歌特·罗比 Margot Robbie 饰)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之中,和母亲(阿丽森·詹尼 Allison Janney 饰)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托尼亚的母亲是一个冷若冰霜而又独断专行的女人,她在年仅3岁的托尼亚身上看到了她成为一名花滑运动员的潜力,就这样,小小的女孩被送往了由戴安(朱丽安妮·尼科尔森 Julianne Nicholson 饰)执教的花滑队里,开始了训练。  托尼亚的全部童年几乎都是在冰上度过的,直到有一天她在溜冰场遇见了名为杰夫(塞巴斯蒂安·斯坦 Sebastian Stan 饰)的男子,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杰夫改变了托尼亚的人生,却也成为了她的灾难,从此托尼亚要面对的,除了日益艰巨的训练外,还有来自杰夫的拳脚。在一场比赛中,托尼亚完成了冰上三圈半的跳跃动作,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完成了这个动作的运动员,托尼亚因此名声大噪。

 长篇影评

 1 ) 我从来没敢幻想过,人们会爱我,像爱其他人一样

“那一刻,人们对我笑了;我知道自己此刻是被爱着的。“

在兼具窥视意味与主观感的框式镜头中,托妮亚微笑着直视电影外的观众,缓缓说出这句话。

她的声音带着低声下气的讨好,却又掺着些许的窃喜和傲慢,仿佛一个过早饱尝人世苦楚的孩子,收敛起小丑般混杂着困惑和嘲讽的笑容,试探地朝这个世界伸出手。

仿佛在尽力地拨开人们的舆论与仇恨,一遍遍强调着自己——

《我,花样女王》

喜欢海报上传递出的“看什么看,老娘最屌”的感觉

《我,花样女王》的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体坛最大丑闻——花样滑冰天才托妮亚·哈丁击伤对手南希·克里根膝盖事件。

此事件至今一提起,美国民众仍会群情激愤。

真实事件的新闻封面

但是电影却将重心绕开了这次袭击事件本身,而去深入挖掘和披露托妮亚的自我世界,以一种冰冷剜骨的幽默来映照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

这种冰冷黑暗的幽默贯穿全片,用究极讽刺的剪辑串联而成。

上一秒,托妮亚的丈夫还无辜地直视镜头说,我从来没有打过她

下一秒,就接上丈夫拽着她的头撞向墙的画面。

上一秒,母亲冷酷地对镜头说,她被我惯坏了。

下一秒,年幼的托妮亚被母亲暴揍。

这种幽默讽刺的本质是悲凉,是对于暴力的无声抗议。

这里的“暴力“不仅仅是针对外在肉体上的暴戾恣睢,更贯穿全片灵魂承载着多重隐喻和指代。母亲的控制和贬低是精神上的强权、强硬意志的专制暴力,丈夫家暴又求和的反复是两性关系的情感暴力,媒体的喧哗与曲解是埋没真相的舆论暴力,群众的围观与冷漠是看客心理的集体无意识暴力。

托妮亚的一生,都在无数的暴力中反复拖拽撕扯。

电影通过打破第四堵墙,让主人公与外界构成双向凝视,并穿插多视角采访的仿佛,来解构托妮亚的一生。

托妮亚的一举一动,是对被定义的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解构。

纵观体育史上的花滑女运动员,要么是利平斯基般甜美清纯的少女,要么是南希·克里根般高雅妩媚白天鹅般的熟女,这符合大众长久以来对于公众女性形象的一种希求准则,是大众渴望看到的公众女性。

而托妮亚来自底层,狂野、奔放、飙着脏话、在公众场合肆无忌惮地叉开腿,这样一个粗鄙的人竟然是花滑界的顶尖女性,这幻灭了大众的期望。所以当托妮亚与南希发生冲突时,大众无条件地倒向南希,将坦妮娅置于众矢之的而对真相不管不顾。

她的经历,几乎可以说是从原生家庭到社会阶层,从两性关系到性别刻板定义,再到竞技界暗藏的规则与现代媒体的舆论,一个现代女性所有会遭受的不公与冷遇的缩影。

而托妮亚一生的经历,映照着美国梦的背面,是无法逾越的阶级壁垒。

从底层粗鄙的“红脖子”(美国对贫民窟白人的蔑称)到万众景仰的花样女王、体坛神话,坦尼亚的经历似乎十分符合人们对于“美国梦“的神往。

但体坛的潜规则却还是毫不留情地揭穿她:即使她是技术最高超的一个,但仍改变不了她来自贫民区的事实。她骨子里熔铸着底层社会的卑微和鄙陋,而花滑只属于那些精致优雅的王子公主们的世界。

尽管这个国家一再宣扬着“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样激奋人心的美国梦,但事实上南希那样出身优越女性,才是精英阶层眼中美国形象的对外代表。所谓的美国梦,原来也只是稳定社会的思想手段,它的背后耸立着永远无法击破的阶级壁垒。

而托妮亚对于爱的极度渴求和缺乏,其底色来自原生家庭的冷漠与控制。

被父亲抛弃、被母亲没完没了的殴打和羞辱,成了托妮亚前半生除滑冰以外的全部记忆。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大到让坦妮娅除了花滑以外对世界一无所知,大到她为了摆脱伤害,十五岁就嫁给了世界上唯一一个肯说她漂亮的男人,大到她即使天天被丈夫家暴也自甘原谅,因为她觉得这就是爱,没有人教过她给过她爱,母亲也天天打她,却仍肯出钱给她学花滑,这就是爱不是么?

面对那些暴力、那些控制、那些伤害,极度缺爱的托妮亚照单全收。

她拼了命去追求的花滑事业,何尝不是因为这样可以得到人们的爱么?

渴望得到全世界的爱,最后却沦为了全世界的笑柄。

甚至这会让人联想起已故美人玛丽莲·梦露。

看似毫无对比性,却在某些地方惊人地相似。

诞生的都是最肮脏最卑贱之处,登上的都是最巅峰最荣耀的地位,拥有最天才的禀赋和最孤寂的心灵,同样地悲惨的童年不安的灵魂,同样被当作某个领域的流行文化符号被众星捧月,又被大众舆论狠狠摔下神坛。最后的结局又何其相似,天才如流星般陨落泯然众矣,美人如寓言般消逝于世间。

可是说到底,那个举世瞩目的天才不过是美梦破碎的少女托妮亚,那个惊艳四方的美人不过是孤独的小女孩诺玛·简。

她们不过是,万千深陷在身份焦虑和缺爱困境中的,又一个哀伤的灵魂。

那些灵魂,正越过喧嚣的人群,透入托妮亚的身体,沦为影片最后,走投无路成为拳击手后被击倒的她,所吐出的一口鲜血。

沦为吐出鲜血后的一句话——

“这就是人生,而这,就是操蛋的真相。”

而人们,面对托妮亚倒地后的奄奄一息,报以最热烈最欢乐的掌声与欢呼,一如当年,她拿下鼎盛荣誉时,人们的掌声与欢呼。

这就是人生。

“我从未幻想过有人会爱我,像爱其他人一样,我的幻想无法延伸的那么远;我只幻想着人们都注视着我,呼喊着我的名字。“

——玛丽莲·梦露

 2 ) 不符合社会预期 天才也要被抹杀

今年的几大奥斯卡热门影片各有好处。可是私底下我最喜欢的却是这部只拿了最佳女配奖的《我,花样女王》 I, Tonya。这部人物传记电影恰恰是反美国梦的,讲述了一个出生底层的,游离在美国所需要的形象之外,靠自己实力说话,却被潜规则打压,终于进入奥运赛场,却被卷入袭击另一花滑选手Nancy的丑闻,最终被美国奥体中心官僚、司法、媒体、甚至普通人民所共同埋葬的天才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故事。

与欧洲比起来,美国人太在意“成功”,所谓的名利双收,最常见的路径有金融经济类,或是体育、娱乐造星类。可是无论在哪个领域追求美国梦,你总要符合这一个领域的特定心理期待。人们口口声声说着要有一个包容型社会,却总给每一个领域设定一个特定的期待样板。

Tonya,一个出身贫穷的正宗美国“红脖子”(南部低教育劣种白人),凭借自己天才般的运动技巧,闯进了一个新天地。可是人们对花样滑冰的传统心理预期是冰上芭蕾,这里的运动员常在古典音乐下优雅地完成动作,这不是一项纯粹的体育运动,除了运动技巧,还要竞赛“表现力”,甚至是考斯腾(服装)的视觉效果。于是与大量经费砸出来的其他选手比起来,连服装都要亲手用缝纫机做的Tonya自然处于劣势。Tonya太单纯了,她冲到评委团前质问,自己滑冰滑得最好为什么却得不到相应的分数,被评委以一种阴阳怪气的语调回答我们还要看表现,也许你没你自己想得那么好。假如Tonya是一个更圆滑和聪明的人,也许她可以乖乖听教练的,好好包装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一个符合大众预期的高高在上优雅美丽的花滑选手形象,就像她的竞争对手Nancy那样。可Tonya就是这个直性子、不肯矫揉造作的Tonya,她这样一个卑微的人,是如此不适合花滑社会的准则,最终总要被人为淘汰出去的。

片尾出现Tonya真人当年的比赛影像,与我们这代人习以为常的金妍儿的性感优美或是浅田真央的娇弱柔美的舞姿不同,Tonya更像一个开心的孩子在冰上手舞足蹈,完成三周跳直接开心到蹦跳呐喊,带着发自内心的欢快,隔着年代与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真诚的快乐。毕竟对她来说,滑冰是她人生中唯一一项能够真正掌控的事情,因此她在冰上是自信的开心的乐观的热情的。这种快乐本身难道不是一种“表现力”吗?可惜那些给Tonya低分的评委对表现力的真正预期是不会出现在明文规则上的,他们不喜欢这个粗糙的形象代表美国形象。虽然Tonya是再真实不过了的美国底层形象,她的实力也足以成为当时花滑世界第一,却刺激到了潜规则下那群精英的神经。

为了夸大戏剧冲突,电影中,玛格特·罗比所扮演的Tonya更粗野,但Tonya真人从相貌到嗓音都更柔和,冰上动作也不像玛格特·罗比所表现得那么生硬,笑起来还憨憨的。不过与事实相同,Tonya一直不受官方待见。

左为演员,右为真人。

Tonya太可怜了,她从来没有被世界温柔对待过。对比一下,媒体把Nancy塑造成公主,把她当狗屎。Nancy被袭击,全美哗然,挨打是Tonya的家常便饭,却没人当回事。美国民众毕竟还是非常买账体育明星的,尤其是Tonya是第一个三周跳的美国运动员,拿到奖牌,终于开始被人民爱戴,可惜这全国性的爱却也不过昙花一现。那桩袭击丑闻是个罗生门,当事人各执一词,Tonya非常可能是无辜的,被猪队友拖累,这可是精英们把她打回原形的好机会,于是她被终身禁赛了,她才23岁啊,一个刚刚23岁的天才运动员的闪光的机会本来还有很多。却可惜社会的秩序制定者,并不允许这样的另类存在。

在庭审上,Tonya绝望到语无伦次,她说,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没有受到过教育,她可以接受一切惩罚,只是不能终身禁赛啊,难道自己再也不能滑冰了?法官根本不耐烦,与当初那些嘲笑她的服装的评委的嘴脸如出一辙,律师也冷静(冷酷)劝她接受(真希望有个古美门律师来帮她),她在法庭上孤立无援地痛苦着。

对Tonya来说,她的人生的全部快乐都在花样滑冰,除了花样滑冰她什么都没有。就像另一部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中的大提琴家杜普雷一样,杜普雷最后变得歇斯底里怀疑人生,因为如果没有了大提琴,她就不再是她了。这些天才离开了自己的天才的领域,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美国官方、司法、奥体中心官僚全都欠Tonya一个道歉,他们毁了一个以花滑为唯一目的的运动员的一生。


追究这个姑娘悲剧的一生是怎么来的,大概要从出身讲起。近年国内有一个被炒得火热的让人恶心的概念叫做“原生家庭”,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中的不幸的所有原罪,就来自于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本身不敢苟同,当一个人有强大的思考能力时,家庭绝对不是一切罪孽和痛苦的来源,可惜Tonya从小没有机会接受到爱,因为母亲的冷酷,所以丈夫的一点点温暖就成了她全部的光芒,因此被母亲嘲笑居然嫁给了第一个夸她漂亮的人。母亲也不能说是根本不爱她,至少在贫困的状态下还供她学了滑冰,也警告过她不要跟打自己的人在一起。可是,人生与性格都很扭曲的母亲只会带给她伤害。而丈夫这个人呢,他当然爱Tonya,把Tonya从最初的家庭中救出,最后却也摧毁了她的运动员生涯。

Tonya和前夫Jeff

电影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把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像开玩笑一样讲出来,有种老娘过去就是那么惨,又如何的感觉。就像日本电影《讨人嫌的松子的一生》一样,那位一生缺爱的女主角松子的悲惨的一生用一种滑稽的方式被回放。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艰难的生活总是以丧和黑色幽默为基调,回首看过去的生活,过不去的坎儿都显得很可笑,制造无数幸福假象和掩藏在假象下的悲剧的人类社会本身也很可笑。Tonya太可怜了,出生不幸,游离在美国所需要的quality(高级)形象之外,靠自己实力最终还是不行,这个社会不同情弱者

有人指出印度的阿米尔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讲的都是有天赋的人的成功。那么I,Tonya的意义在于,它不单单是重新披露了花样滑冰体坛史上的那桩丑闻,更坦白地承认,只要没能符合社会圈子的预期,连天才也是会失败的。在普通人在职场上遭遇差别忿忿不平时,在努力追求的目标最终落空时而失望时,你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的运作规则。每个国家都有形形色色的不公正,当少数族裔可以靠play the victim card的方式维护自己时,阶层问题反倒无人问津,导演勇于把这样一个故事搬上大银幕,指出人们不堪的预期,redneck继续当white trash才对。大量励志鸡汤骗人说不幸的人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可是底层人被牢牢踩在底层,甚至加上踹几脚,你要他们如何成功?一定要重新包装,讨好那个想挤入的圈子才行,每个圈子都不需要另类。

电影播出后,对当年的袭击事件缄默的主角Nancy重新接受采访发话,她说自己当年只是受害者,这是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唯一身份。的确她是受害者,过去同情着她的媒体民众对Tonya拼命发难,现在的民众就反过来认为她是心机婊。可Tonya也好Nancy也好,她们都不过是社会制度下渺小的一员罢了,造成贫穷的是社会,制造痛苦和仇恨的也是社会,人们却总津津乐道当事人的恩怨纠葛。

这是一部非常令人叹息的电影。


几位主要人物的结局引人深思。

Tonya离开冰坛,走上了拳坛,满足人们看戏的欲望,即使再艰难也靠自己一次次站起来。她再婚并当上了母亲,并特别强调,她是个好母亲(She wants everyone to know she is a good mother)。

Tonya的前夫也再婚了,特别有意思的是,新的妻子的名字跟Tonya当年的对手一样,也叫Nancy。

Tonya的母亲跟女儿没有多少联系,据Tonya最后的消息,她现在生活在色情商店后。

Nancy也当了母亲,离开冰坛后参加过舞蹈比赛,后来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1994那一届挪威奥运会,Tonya曾中途退场重新调整鞋子(电影中有还原),与奖牌无缘。Nancy以微弱差距败给了乌克兰选手奥克萨娜·巴尤尔,屈居亚军。各种比赛中,虽然Tonya技术一流,但Nancy的印象分数永远高一大截。

1994奥运会影像 Nancy印象分

影像资料,1991 U.S. Figure Skating Championships,美国滑冰赛,Tonya首次挑战三周跳成功,这是她最开心的一场比赛(电影中有还原)。

Tonya 1991 U.S. Figure Skating_腾讯视频

公众号:穆尔登格

 3 ) 成功路上没有捷径

女主角的成功也许是因为遇到了伯乐

也许她本可以默默无闻

付出一切努力哦泪水

没有辜负她自己

成功背后的心酸

看了就知道了

母亲的冷漠,刻薄,甚至是侮辱,也是本片的一大惊喜,也是女主励志成功的推动剂。

没有什么随随便便成功的人

背后的心酸与泪水都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荣誉归来,你是王者!

加油!

 4 ) 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

小Tonya尿在冰场上的时候,你可能开始期待她登上领奖台的样子,开始期待她与母亲和解的样子。天生热爱,坚持,不择手段,隐瞒,爱与恨,自私,挣扎,妥协。在技术能力层面,坦雅向所有人证实了:她可以。Tonya那段crosscut慢镜头,太精致了。再看1991巅峰的那场比赛,这种跌宕起伏实在太美了。
       然而当丑闻发生时,谁还会在乎真相如何呢?没有什么酒比现实更烈了,情感真是太复杂的东西。说什么不公平,说什么这是集体暴力,你可以解释每一种行为,但当一切都混在一起的时候,到底还能不能像判断对错一样得标记每个角色。

 5 ) 洪流中的困兽

1.玛格特最后化妆间里的那场哭戏太动人了,内心的苦涩和悲恸一次次冲破控制力的防线,面部肌肉的每一次抽搐都好像是残喘的困兽在和命运做最后的挣扎。阶级的壁垒,原生家庭的拉拽使个人与或明或暗的竞技规则之间有种近乎残酷的疏离与冷漠,而这只是社会异化光怪陆离的一个究级角落。 2.很多影评里提到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在电影里显得有些突兀,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看到使用这种手法的必要性,与其说是随心所欲的灵动,不如说是技巧滥用的违和。

 6 ) 我亲爱的妈妈,我操蛋的人生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

总有人一出生就是人民币玩家,也总有人在娘胎里就被设定了hard模式。

Tonya Harding的人生显然是后者。毕竟她连名字里都带着“hard”。

只不过她看起来似乎要幸运一些,过人的天赋像是上帝为了弥补她而开的另一扇窗。

虽然这扇窗子并没有变成Tonya升级通关的捷径,反而成了她与生俱来的诅咒——让红脖子出身的非典型女花滑选手,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冰上三周半的运动员,你说天上那个老头到底是好心,还是恶趣味呢。

打人事件的真相早已成了罗生门,谁也不敢断言电影的还原有多少真实多少虚构,所以这里讨论的Tonya都仅限于电影。

除了挥舞棒球棍的致敬片段,玛格特罗比在本片中丝毫不见小丑女的影子,表演也与电影的黑色喜剧风格十分契合。

个人非常喜欢本片的风格以及在形式上的选择,特别是Tonya与Jeff相爱相亲的夫妻生活部分,配合BGM,颇有昆汀式的浪漫意味。

影片里的Tonya家庭不幸,婚姻糟糕,连唯一引以为豪的滑冰都与她余生绝缘,她的三个身份,女儿,妻子,与运动员,都用了一种荒诞可笑又让人心痛的方式,宣告着她彻头彻尾的操蛋人生。但归根溯源,大概逃不脱四个字: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这个词,这几年被提的越来越多,随便搜一搜相关问题,绝对能让人对亲情的认识打开新大门。

虽说它不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唯一因素,但一个不幸的家庭对子女造成的创伤,时常都会伴随一生。

混蛋不会因为成为父母就不再是混蛋,电影中Tonya的母亲Lavona,绝对算是混蛋母亲届的个中翘楚,这个形象几度让我想起马男波杰克中的母亲。

Lavona聪明,冷漠,自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更懂得如何伤害别人。她满口脏话,举止粗野,是精英阶层所鄙夷的“白人垃圾”,而那些所谓的精英阶层,又时常遭到她的无情嘲弄和反击。

只是这样的反击,往往只能停留在往牛奶里吐吐口水、在门口拉条红绳的地步,一旦遭遇现实,就不得不偃旗息鼓缴械投降。

就像那个装在口袋里的录音机。

支持Tonya滑冰,是Lavona做的最母亲的一件事。但这并不是单纯出于爱,而是出于对Tonya天赋的期待,或者说,是对自己的期待。

她认为Tonya的天赋是她赋予的,而Tonya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她自己的成功。

那些养尊处优高贵精致的小公主,不照样是我女儿的手下败将。

可Lavona又嫉妒这样的成功。

Tonya的天赋,给了她一个机会跳出底层,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Lavona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

她所谓的“Tonya生气时滑得更好”只是自我催眠的借口,这个借口让她可以理直气壮地贬低与辱骂Tonya,践踏她的自尊与爱,还能冠冕堂皇地称Tonya对她的恨,是“一个母亲的必要牺牲”。

简直是个残忍又可耻的笑话。

她得意于自己的教育让Tonya成了冠军,但真的是她造就了Tonya的冠军吗?

Tonya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反叛精神,这种精神在Lavona日复一日的打击下不减反增。Hard不仅意味着困难,也意味着坚硬。Tonya就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狠狠砸在那些优雅端庄的花滑评委面前。

她不是美丽乖巧的淑女,没有幸福美满的“American family”,不走传统的风格,坚持自我,为了得到公平对待和权威据理力争。她日复一日地训练,滑冰是她唯一热爱的事业,在赛场上的每一份荣誉,得来的都比别人更艰难,也更沉重。

这样的设定,换个剧本,就可以是开创花滑新时代的励志天才。

但电影要跟着现实走,而现实中的Tonya,是个被命运截胡的天才。

在那个意义重大的三周半动作前,电影里的母亲雇人在赛场旁疯狂辱骂Tonya,也许正是这件事,让Lavona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她刻意忽视了Tonya的努力与天赋,在这件事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作为母亲,Lavona到底对Tonya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从未感受过母爱的Tonya,嫁给了第一个夸她漂亮的毛头小子,哪怕她时常遭遇毫无理由的殴打——没关系,母亲不也经常打父亲吗。

前面说过Lavona很聪明,看人很准,她看不上Jeff,不会和打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会嫁给一个傻瓜。

但Tonya有得选吗?Jeff递过来的零星爱意,从父亲离开起,她就再也没有感受过。Lavona那几句理智的劝告,就像是站在岸上对着快要溺死的人喊,你怎么这么蠢?稻草救不了你的命。

可那稻草是Tonya唯一抓得住的东西。

作为妻子和女儿的Tonya,从未得到应该得到的爱,而当作为运动员的她成为受众人爱戴的宠儿时,她的自我意识才彻底觉醒,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爱,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值得这样的爱。

所以才有了她在比赛后与Jeff的分离,以及最后一次目的性极强的复合。滑冰已经成为她唯一的快乐来源,也是她唯一获取爱的方式。

只是这唯一的方式,也被彻底断送掉了。

Tonya前23年的人生,几乎被不停抗争、不停失败的操蛋经历塞得满满当当,而她那亲爱的妈妈,更是为这操蛋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我愿意相信故事最后有了一个美满结局,Tonya值得这样的结局。

如果重来一次,我亲爱的妈妈,请你别再爱我。

 7 ) 是谁毁了Tonya? 关于家庭教育、早婚和家暴的反思

绝对是年度最值得推荐的电影!已经几乎肯定Margot Robbie将在今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上获得一个提名,演得太好了!Sebastian Stan和Allison Janney 也相当出色!这部很恰好地符合了目前好莱坞最热潮流的电影。为何呢?因为这位Tonya小姐的经历还真与目前好莱坞整风运动的各位被告有相似之处。虽然看过本片你可能会觉得她其实很可怜,算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但本片正是告诉你,道德上的一点点瑕疵都可能导致前途尽毁。所有的才华,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成就,就因为人生中某一时间的错误决策都可能成为泡影。这,让本片成为颁奖季可能最有共鸣的电影,预计将在奥斯卡上发威。

影片做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了一个十分颠覆传记电影的方式去呈现整个事件,那就是黑色喜剧。没错,又是喜剧,今年颁奖季几乎每部优秀作品都是用喜剧的方式去讲述一个悲剧。然而这却成为了影片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幽默感恰到好处地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荒谬性和疯狂性,也特别贴切地呈现出几个主要人物的特点。这种幽默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也就特别容易引起共鸣。这会让你觉得本片与#三块广告牌#风格非常像,都是美国平民百姓的真实再现。

影片通过还原这些人的采访让观众看到,这几位主角本来生活里就是脑子缺根弦的市井小民,言行常常不顾及后果。他们会闹出这样荒谬的事,也就不奇怪了。但从中也能让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些人在哪里做了错误的选择,对任何年轻女孩和她们的父母都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通过本片,我们也清楚看到,Tonya做的最错的事,就是嫁错了人。她那家暴还蠢到家的前夫及其狐朋狗友是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彻底终结了Tonya的事业。但有句话说的好,物以类聚。当你看到Tonya不断被家暴依然忍受或无法与前夫彻底断绝关系,及她母亲对她不断的精神摧残,就明白这个女生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悲剧,性格上具有很大的缺陷,而这又是家庭造成的。成名早、受教育少、结婚太早都导致了她事业的提早夭折。她的经历简直就像一部教科书,值得每个女孩去从中吸取教训。同时,也会让人感叹,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真的太大。如果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注定会走上悲剧的人生。

Margot Robbie很显然需要把自己丑化才可以演这个角色。无论是滑冰还是最后情绪上的极度崩溃都表现得十分出色。除了一两个笑容还会让人想起小丑女外,是脱胎换骨的一次表演,完全不会让人感觉与当年华尔街之狼里的美艳女郎是同一个人。唯一让我觉得比较难以被说服的是,她看起来比当时人物原型要老,难以置信她的角色才23岁。384包子的造型也十分颠覆,声音上也发生了改变,估计会有很多人不看演职人员表不会发现他是”冬兵”,是对他个人来说非常有突破的演出。Allison Janney 饰演的凶狠母亲占据了全片最精彩的台词,句句语出惊人,是十分抢戏的角色,也是最佳女配角的热门。



本片涉及到对家庭教育、家暴和道德的关切,又具有最棒的表演和剧本,不出意外,我们会在明年奥斯卡上看到本片成为热门

 短评

她的经历本来非常美国梦,但在她的故事里,正是大众对美国梦的定义,毁了她的一生。它的每个环节都很优秀,特别是剪辑和剧本,这部电影想要的表达的让人觉得很复杂,是童年毁一生,女主角自身的性格使然,还是遇人不淑,嫁了个渣男,还是体育世界的潜规则和偏见,原因确实“非常矛盾,非常真实”。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用一个十足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毁灭性的悲剧,前半段全程都在哈哈哈,后半段事件爆出后越来越心酸凝重。第四面墙的手法用得很6很得宜,给你看一群欢乐的傻逼,如何深陷在一出罗生门之中。而艾莉森的演技又给极品老妈升级出另一个旷世奇葩的新版本。父母皆祸害,渣男毁一生,上帝是幕后的傻逼大boss。

1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不断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的互动是亮点,小丑女塑造的Tonya可以说是美国梦最好的正/反面教材。真相不只有一个,恶人并不是怪物,能在不知不觉中洗白这点比较厉害!

1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算是普遍无趣的传记片中有点意思的了,超级喜欢艾莉森·珍妮扮演的母亲,毒舌、冷漠、控制欲强,气场满分,酷到不行。

14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看完五味杂陈。天才选手穷极青春去追求的事情,败给了性格和家庭。面对裁决的时候她才23岁。就像每一个难度跳跃一样,在起跳时就知道是否能成功落冰,但是在空中一定会尽力挽救,在摔倒后也要一秒爬起来。大概生活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18分钟前
  • 小慢
  • 力荐

小丑女演得好,她妈演得好,那死胖子演得更好……艹!干!那死胖子!

21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很酷的妈妈,很帅的老公,有趣的解读。如果是请艾米亚当斯来演女主,就是神还原了。

25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笑点无比密集,但暴力的部分也很惊人。角色塑造都很棒,妈妈尤其突出,Alison有希望拿奖。可以说很好地描写了红脖的生活状况,挺让人唏嘘的。营销号可以用的标题:冬兵竟敢家暴小丑女!…之类的吧

26分钟前
  • 兔安叽
  • 力荐

红脖出身,女性被施暴,一个黑点毁掉整个职业,这片简直踩中了当下所有的热点话题,母女的表现太亮眼了。伪纪录片以及打破第四面墙的形式看似突破,实际上在大空头之后这个花样也有被滥用的嫌疑,中段人物的塑造也不够好。另外全片的“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还说“不存在真相”,洗白姿势不要太难看

2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本年度最带劲儿的传记片,美国梦的阴影面,想被全世界爱,却被全世界恨甚至沦为笑柄,绝不讽刺,非常矛盾,完全真实。花样滑冰的世界里当不成公主,搞女子拳击又发现自己不是怪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生活总他妈随心所欲地整你。”

2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被禁止自己终生追求的东西,因果轮回,世事无常,别丢失自己。

2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I, Tonya》,又名《老娘,唐嫣》,以及《溜冰吧!妈妈》。编剧是Steven Rogers(不信你看看编剧是谁),讲述冬兵背叛他、和小丑女相爱的故事,于是,后来,冬兵这个负心汉遭到了报应,被朋友陷害,成为了全世界最憎恨的人。

3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聚光灯只有一束,污点从四面涌来。

3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Domestic violence isn't funny

37分钟前
  • 粉色林宝
  • 还行

毁掉一个天才需要分几步?需要几个人?

40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3.5 合格的娱乐片,剪辑和镜头组合炫酷,演员也很卖力,罗比很不错。但是我希望看到不止是目前这样一个“没文化的倒霉红脖女恰好会做三周跳”,而是说多一些,这样一个能用身体表达音乐的天才运动员,付出了和才华匹配的汗水,却败给了保守的美国和难以摆脱的家人。但那样可能就不是喜剧片了吧

4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餐刀入臂流出的血,让人明白亲情的冷酷;子弹擦枪弹出的血,让人懂得爱情的残忍;拳台痛殴咳出的血,让人饱受命运的玩弄。在这个只相信鲜血不在意眼泪的舞台,流着泪向评委或法官哭诉,都毫无用处。冰面旋转三周半,却永远活不出模范人生。在血与泪之后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才是被命运踢碎膝盖的小女孩。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歌有点多不过还挺好听。Janney演得不错。整部片看下来感觉有点大杂烩,要说是David O. Russell拍的我会信,最后比赛那整段拍法演法又照搬黑天鹅。作为制片人的Robbie还是演员私心过重,太想趁高人气一步登顶,导致整部片都隐约弥漫着一股“老娘也要像表姐石头一样拿奥斯卡”的味道。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太残忍了,真是一出黑色喜剧。生活是一碗狗血,Tonya喝得真干净。老妈表演真是秒杀众生。冬兵贴个胡须难掩帅气。不断转换角度,多角色插叙,以及打破第四面墙,喜剧化手法让电影看点十足。最后还要说下罗比,她可是和罗南一样是90后!

4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直觀的疑惑是:譚雅的穿著不像冰場淑女,究竟是她不想,還是不能?畢竟外行如我無法想像,一個全美紀錄保持人兼奧運先發,會拉不到贊助商贊助一件也就五千美金的賽服。連帶的疑惑則是:何以本片視角層層,唯獨不去訪問譚雅的任何一位同行呢?例如斷腿的那位?她們不也是清楚美國夢真相為何物的證人嗎?

52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