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之地

记录片其它2019

主演:哈蒂兹·穆拉托娃,纳齐夫·穆拉托娃,侯赛因·萨姆,柳特维·萨姆

导演:塔玛拉·科特夫斯卡,卢博·斯特法诺夫

 剧照

蜂蜜之地 剧照 NO.1蜂蜜之地 剧照 NO.2蜂蜜之地 剧照 NO.3蜂蜜之地 剧照 NO.4蜂蜜之地 剧照 NO.5蜂蜜之地 剧照 NO.6蜂蜜之地 剧照 NO.13蜂蜜之地 剧照 NO.14蜂蜜之地 剧照 NO.15蜂蜜之地 剧照 NO.16蜂蜜之地 剧照 NO.17蜂蜜之地 剧照 NO.18蜂蜜之地 剧照 NO.19蜂蜜之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3:34

详细剧情

  鲜黄衣袂点缀马其顿偏乡的荒芜,与悬崖上野生蜂蜜琼浆的金黄相辉映。喀迪丝是欧洲大地最后一位女采蜂人,与抱病半盲母亲相依为命,依附野蜂为生,坚守「取一半、留一半」黄金定律。游牧民族一家突然欺至,打破宁静生活的不止是七个孩子与一众牲畜的喧闹,还有疯狂掏尽蜂蜜的贪婪,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肆无忌惮。历时三年静观人与蜂和谐共处的隐世生活,以自然曦光与幽微烛照辉映大地,美得教人肃然起敬。获辛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评审团大奖。

 长篇影评

 1 ) 天然长出的电影

这是更名为北马其顿之后的这个巴尔干小国,继《暴雨将至》后第二次进入奥斯卡视野,且破纪录的一下拿到最佳纪录长片和最佳国际电影两项提名。前年,倒也有过关于中国高定设计师郭培的一部纪录片《明黄禁色》,代表新西兰申报过最佳外语片,但并未获得提名。

《蜂蜜之地》记录了巴尔干山谷里一对老母女安静的终时守候。母亲几近失明又半身不遂,每一次伸张都像是将要了老命般痛苦而吃力;女儿年过六旬,迄今未嫁,常年从树林里刮取天然蜂蜜,以换取微薄生活来源。早自二战后,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就开始了人口互换,而母女俩就是始终没搬走的土耳其人,甚至于整个荒芜的村落里也就只剩下她俩和几只猫,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是女儿偶尔去首都斯科普里的集市上卖蜂蜜。 一家可能是阿尔巴尼亚裔的牧民吵闹着闯入,山谷喧嚣着愉快起来,也从生产资料到生产方式上产生矛盾。始终更懂蜂巢规律的女人注定是这儿的主人,也注定被山谷永远束缚。牧民离去,这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依然只剩下两个老妇和几只猫,以及四季交替中亘古不变的山谷声响。 这种有着民族学背景的生活流记载,也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常见题材和景象。当然,北马其顿的制片人拍得更精致、清晰,并饶有诗意。对于看惯了欧亚文艺电影或新闻题材纪录片的学院评委,这类纪录或许给他们一个陌生而新鲜的异域吧。

 2 ) 别让秦岭成为最后一片“蜂蜜之地”

刘蜜书(左)在辞去教师工作后,在秦岭穿梭30多万公里,找到35户山里人家,与他们一起共同从事古法养蜂的工作。他的四爸(右)是其中一位秦岭养蜂人。

在秦岭生活了一辈子,和山里的土法养蜂人合作也有快十年,但我从来没想到,一部讲述几万公里外欧洲北马其顿山区女养蜂人的纪录片,能让我有如此深刻的共鸣:“她的养蜂方式,居然和我们保育的秦岭古法养蜂如出一辙!”

但看完这部全球得到多项大奖和提名的《蜜蜂之地》后,我感到有些失落,忍不住想:秦岭的守蜂人会不会也有这一天?

《蜂蜜之地》。

纪录片的主角哈蒂兹总说:取一半,留一半。在她看来,价格公平,谁都别贪,这样生计就可以持续。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太多现实的因素可以打破这平衡:发展、养家、市场变化、商业资本的鼓动……

就像闯入哈蒂兹领地的养蜂人侯赛因对儿子说的:“我没有必要养蜂,这些都是为了你们。”

看完之后,我自以为是地暗下决心:不能让秦岭成为最后的“蜂蜜之地”,一定要留住秦岭的古法养蜂。

1.得天独厚的陕西秦岭守蜂人

《蜂蜜之地》女主人公所住的村子,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干燥少雨。

相比之下,秦岭陕西段的气候条件要优越得多,蜜源也很丰富。图为山野环绕的秦岭守蜂人的家。

我给秦岭古法养蜂人起过很多名字:养蜂人、牧蜂人、采蜂人、酿蜜人、猎蜜人……当我开始写《秦岭最后的守蜂人》系列文字时,我才发现,他们就是在守——守着山、守着蜂、守着生计。从这以后,我就称在秦岭坚持用古法养蜂的人为“守蜂人”。

《蜂蜜之地》哈蒂兹的家乡灌木丛生、遍地野草,不算荒芜,却没有见到森林,所以蜜源也相对少一些。

而我所在的秦岭陕西段,则有明显的气候和地理优势。

陕西秦岭北麓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麓则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北部干燥,南部多雨,西部则慢慢由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寒冷多雪。

从卫星地图上看,这里和西双版纳、大兴安岭等地区,都呈深绿色,是中国乃至全球都更绿的地方。这里有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哺育着345只野生大熊猫[2]。这一片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

相比《蜂蜜之地》的哈蒂兹,秦岭守蜂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地图上最绿的地方养蜂,有受全世界宠爱的大熊猫陪伴。

我们协助的守蜂人,主要分布在秦岭南麓。这里从太白山向南缓慢延伸,一直到汉水河谷,海拔由3000多米过渡到600-700米。古法养蜂区则集中在2000-1000米这个范围。立春开始,一直到寒露,也就是从2月底一直到10月底,这里都有花粉或花蜜可供本土蜜蜂采酿。

[1]http://www.snrmt.com/wap/article/index/112480

[2]//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4999

2.北马其顿与秦岭,远隔万里心有灵犀

影片中,哈蒂兹要先爬上附近山崖,将在山岩缝中生长的野蜂“招”至自家麾下。

秦岭的守蜂人们也善于在悬崖上招蜂,只不过使用树桩做成的蜂桶。

影片中,哈蒂兹采用的是当地传统养蜂方式,即招回本地野外蜜蜂,放入提前为野蜂建造的蜂箱里。这种蜂箱模拟野蜂自然选择的栖居地而建。蜜蜂入住蜂箱后,自建蜂巢,自我繁育,自行酿蜜,养蜂人根据每年的酿蜜情况,酌情取一定的蜜换取生计,留下蜜蜂的口粮,以便蜜蜂过冬。

岩石缝隙,树木空洞,泥土洞穴,都是本土蜜蜂选择筑巢、繁育的理想空间。

我们协助的守蜂人熊大哥说:“老辈人先在石缝里发现了蜂蜜,定期采集回家。后来为了方便照看,年年都有蜜吃,才把蜜蜂招回家照看,这样一来,每年都有蜜吃。”

可是我们在秦岭穿行10年,都没有见过蜜蜂在石缝里筑巢的现象——在树木空洞里筑巢的倒是见过几个。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的方大爷说:“过去,有人发现树洞里有蜂子,就把那一段树木锯断,再搬回家养着。和木头一起搬太笨重,蜜蜂也容易半路跑掉,他们就仿照这个树洞,做成蜂桶,放在崖上,就能招来蜂子。”

为什么秦岭南麓的蜂很少在岩石缝隙里筑巢?因为这里潮湿、多雨,就算是向阳的石缝,也难免有些发潮。而哈蒂兹那里海拔高、纬度高、降雨量少。你看她撬开石缝时,周围都很干燥,所以蜜蜂选择在石缝里筑巢。

哈蒂兹的蜂箱是石片垒起来的。秦岭守蜂人的呢?是把直径30-40厘米以上的木头,分成120cm左右的树段,从中间劈开,掏空木头,晾干,就成了蜂桶。哈蒂兹那里没有森林,但是石片却不少;秦岭呢,树木很多。所以,两地人们都非常善于就地取材,来帮助蜜蜂建造它们喜欢的房子。

哈蒂兹家中的蜂房是用碎石片垒起来的,属于因地制宜的产物。

秦岭守蜂人们就地取材,用掏空树桩给蜜蜂造一个家。

不谋而合的是,他们都从悬崖上招蜂。汉西林区的守蜂人刘哥说:“蜂桶要放在发红、发白的崖上,蜂子才肯来。”我问刘哥为什么,刘哥说老一辈人都是这么做的。

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崖壁上,光照时间长,相对温暖。蜜蜂是一种恒温动物,它们需要将蜂巢内的温度恒定在36-38度,而维持这个温度,就要消耗它们的“粮食”。如果筑巢的地方光照充足、自然温度高,蜜蜂维持巢内的温度时,就可以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这是后来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知识,这些知识,秦岭的养蜂人是不知道的,哈蒂兹也不一定知道吧?但是他们都可以凭着经验去揣摩蜜蜂的“心思”,投其所好。

哈蒂兹去悬崖招蜂,背着用泥或牛粪糊起来的藤编蜂罩。

秦岭守蜂人用竹编的蜂罩,形状与哈蒂兹背的高度相似,外表糊着牛粪。

哈蒂兹去崖壁招蜂时,背着一个倒置漏斗形的罩子;秦岭守蜂人,也有一个这样的罩子。虽然他们在地球的两端,但是利用自然的方式却出奇地相似:都编了一个罩子,都使用牛粪把罩子糊得严严实实……如果说有什么差异,那便是哈蒂兹用的材质不是竹子,而是像某种藤条,尺寸较大;而秦岭守蜂人用的是竹子,尺寸稍小。

所以为什么要做这个罩子?

这叫蜂罩。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为一个临时用于周转的蜂箱。蜜蜂总是喜欢待在黑乎乎的地方,所以,无论是在北马其顿还是在中国秦岭,守蜂人在做这个蜂罩的时候,都是想创造一个可以方便搬运的“洞”。他们把蜜蜂从之前的洞里,引诱到牛粪糊起来的这个临时的“洞”中;最终再转移至更安全的、由守蜂人为它们专门建造的新家。

虽然远隔万里,但北马其顿和秦岭在就地取材、遵循蜜蜂习性、做蜂罩、制蜂箱招蜂的思路上是一样的。

3.“蜂子这东西,是天财”

蜜蜂对生长环境很敏感,也需要有干净的水源,图为秦岭蜜蜂在饮水休憩。

哈蒂兹担心邻居的牛闯入会干扰蜜蜂,污染蜂房,急着把它赶走。

十年前,我觉得我四爸的蜂群数量总是无法壮大,就自以为是地建议他学习新技术,扩大规模,并承诺包销。但四爸无动于衷,只平静的说了句:“蜂子这东西,是天财,主要看你命上带不带。”

他一个人这样说,我还不以为然。但十年来,我遇到的几百个养蜂人,几乎都这样说。太白保护区的李大爷认真地告诉我:“养蜂不过百桶,过了百桶,做事就要小心了。”

养蜂要靠缘分?是天财?那是不是我们躺在家里等着,蜜蜂自己就会上门来呢?

当然不是。

首先蜜源是关键。蜜源好,蜂才旺。一般来讲,蜂桶超过100桶的守蜂人都住在秦岭核心保护区里。这里几乎没有农业,周围上百公里都是林区,路难走,人烟稀少。生活在这里,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其次,桶多,才更有可能被蜜蜂选中。一个崖上放几个不同大小的桶,可以增加招蜂成功率。给蜂桶内壁涂上蜂蜡,不仅气味能吸引到蜜蜂,而且蜜蜂筑巢时也能给它们奠定一些基础,减少它们分泌蜂蜡而费的功夫。

另外,就算招到蜜蜂,放置蜂桶时,假如阳光不够充足,风太大,缺乏遮雨条件,蜜蜂也会离你而去。

而守蜂人如果总在地里使用农药,蜜蜂也不愿意来。

所以,虽说缘分很重要,但如果你和一个姑娘有缘,却不真心实意的去爱她,她真的愿意和你在一起吗?

如果你虚情假意,不付出真心,蜜蜂也不会愿意和你在一起。

4.生计不能只靠它

秦岭守蜂人种植的天麻。

影片中没有看到哈蒂兹从事其他农业活动,如果养蜂出现不可抗拒的风险,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

在秦岭,很少有守蜂人只靠一项收入来维持生计。秦岭古法养蜂,就像养鸡养鸭一样,家家户户都有,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如果守蜂人家的地理位置好,蜜源好,又能坚守古法,蜂蜜收入占比就高一些。我们协助的守蜂人,蜂蜜的收入占比,从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三,都有,但都不是单靠蜂蜜为生。

汉西林区的刘哥,种天麻,猪苓,重楼等药材,养蜂100桶左右;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的方家,养蜂100多桶,种植山茱萸,重楼等药材,采集桑黄、重楼等药材;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的王大哥,养蜂80多桶,种天麻、黄精、芍药等药材……

相比秦岭守蜂人,哈蒂兹的收入结构似乎确实有些单一。蜜蜂没有了,生计就没有了。从她和母亲的对话来看,她陷入了绝望。

一开始,我们也希望守蜂人能专业化发展,把蜂蜜产量做大。后来发现,蜜源有限、气候异常、森林喷洒农药……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蜂群死亡或者蜂蜜产量下降,甚至会导致绝收。

所以,古法养蜂保育工作是要鼓励守蜂人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及智慧,实现生计来源多元化。这样他们就不会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养蜂上。

5.适度采蜜:用价格调节

侯赛因和商人锯断了野蜂树桩,最终导致无蜜可卖,全家搬离村子。

秦岭守蜂人遵循古法养蜂的原则:对蜂蜜取一半,留一半。

哈蒂兹的蜜蜂没有了,主要是因为侯赛因和商人。

在商人的鼓动下,侯赛因取蜜太多,以致于他的蜜蜂最后无蜜可吃。哈蒂兹的蜜蜂受到了威胁,蜂蜜被盗。商人还不满足,唆使侯赛因和他一起去找野蜜——而那些野蜂,恰恰是哈蒂兹的蜜蜂种源。他们锯断了树木,掏空了蜂巢,蜜蜂只能选择逃离。

商人只会想要更多的蜜,却不会考虑侯赛因的养蜂事业能不能长久,更没有想到他的所作所为会把哈蒂兹逼上绝路。商人这样做,也说明市场上有一群等着抢蜜的消费者。没有需求,哪来伤害?

秦岭这里也大同小异。“取留各半”本是是秦岭守蜂人坚守多年的原则。可随着人们对土货的需求日益增加,守蜂人也会被驱使着取更多的蜜。有守蜂人不听老辈人劝告,取蜜太多,而导致蜜蜂无法过冬。也有人从传统养蜂过渡到新式养蜂后,取蜜过多,冬季喂白糖,令蜜蜂体质变差,而被传染上烂子病,死蜂多半。

受极端气候的影响,过于寒冷的情况下,蜜蜂很容易被冻死。

另外,有些秦岭的“侯赛因”,会用现代化的活框蜂箱饲养蜜蜂,想要产出更多的蜂蜜。但因秦岭本身蜜源比北马其顿好,“侯赛因们”的蜂蜜并没有显示出额外的优势,有时甚至还会滞销——市场本身也在进行自然的调控。

但如果没有商人,守蜂人就无法与城市消费者建立具体的连接,这显然也行不通。那么,可以有商人来帮助建立甚至维持平衡吗?

蜜蜂自己筑巢,自我繁育,自然分蜂,吃自己的蜜蜂过冬;古法养蜂应更顺应蜜蜂的自然习性,更照顾蜂群的整体性,适度取蜜,既能照顾蜜蜂,又能谋取生计。如果有商人利用价格杠杆,适度地提升价格,则可以让守蜂人自身更加坚守他们的传统做法。

坚持适度采集、多种经营,是完全可以兼顾绿水青山与合理收益的。而对那些想要尝试新式养蜂的守蜂人,我们也可以支持并一起探索,在照顾蜜蜂自然习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提升产量,同时适当降低价格,这样也可让一部分消费者买到更廉价的自然蜜。

6.回不去的大山?

太白山守蜂人方大爷(中)今年已经80岁了,左为方大爷的女儿,右是本文作者刘蜜书。

北马其顿的哈蒂兹50多岁了,守着家中85岁的老母亲,在山上独自采蜜。秦岭的守蜂人,也很少见到40岁以下的,50-70岁这个年龄段占比80%以上。更年轻的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能留下来的,很多也是因为考虑到要照顾老人或者孩子。

汉西林区刘哥,40多岁,一个人在老家种天麻,老婆带孩子在镇上上学。他说他适应不了城市生活,不愿意出门打工,所以主要靠种天麻和养蜂;王明春50多岁,和老婆留在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大山沟里,挖药、种药、养蜂,同时守着年事已高的父母;汉西林区的熊老哥,50多岁,和老婆一起种天麻、喂母猪和牛。熊老哥一个儿子在当兵,一个女儿在上学,还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他要攒钱给儿子买房,给女儿挣学费。

年轻人是回不去的。虽然也可能比在城市挣钱多,但太寂寞太清苦,年轻人受不了。

山顶的人搬到了半山腰,半山腰的人搬到了山脚下,山脚下的人搬进了城,人们都和山上的水一样,慢慢向更低、更开阔、更发达的地方流动。

再过10年、20年,会怎样?山里大概没有人住了,古法养蜂也就没有了,和《蜂蜜之地》一样,只剩下一座一座的坟头。

蜜蜂会怎样?没有人守护它们,会不会被狗熊伤害?没有人取它们的蜜,它们会不会更健康?没有人用蜂罩捕获它们,是不是更自由?

希望总是有的:哈蒂兹悬崖上的野蜂又开始产蜜了。

哈蒂兹也好,秦岭守蜂人也罢,他们都没有把蜜蜂当做流水线上的一位工人。他们是爱蜜蜂的。他们深深地知道,自己离不开蜜蜂。

既然还有守蜂人在秦岭深山里居住生活,既然大家还需要蜜蜂酿造的香甜蜂蜜,那就让人类与蜂子们一起好好地相处下去吧。

图片:《蜂蜜之地》静帧、刘蜜书

编辑:春晖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更多文章

蜂蜜之地:取一半留一半|观影会报名

松茸和彝族三代人的三十年

四川小金的采松茸者说|《末日松茸》读书会回顾

版纳:孔明山|古茶山上的年轻人(一)

 3 ) 大自然长出了《蜂蜜之地》,也长出了这个故事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仪式暨开幕纪录片展播于2019年10月18日18:30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正式启动。

18日早上,书本小记看完了闻名已久的马其顿纪录片《蜂蜜之地》,圣丹斯获奖之后,今年香港电影展上也有展映,再次于杭州见面,摄影师和我们分享了影片的细节背景。十分有意思的是,这部纪录片因为一组新家庭的介入,让电影得以重新解构。

文/东SIR

公众号:抛开书本

2019 IDF 观影从《蜂蜜之地》开始,蜂蜜的甜美和制蜜者的辛苦、“取一半留一半”的生存智慧和涸泽而渔的贪婪、欲望都处理内敛而动人。然而作为一个纪录片爱好者,影片及影片映后带来遐思却不仅于此。 影片开始养蜂母女和后来的土耳其家庭明显在叙事走向有跳跃,映后主持人敏捷的抓住这个问题,并把它抛给了来映后的摄影师。摄影师解释说开始计划的影片是关于养蜂母女的环保题材,突然来了一个土耳其家庭,影片的故事发展就此多了一条线索。母女背景是有事先准备的,而土耳其家庭背景只能根据现场跟拍生活场景来揭示。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去旁听创投,正好是周浩导演在做自己的导演阐释,周浩导演说:“好的纪录片是长出来的。”摄影师的这个介绍正好完美的解释了周浩导演的那句话。

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生长出的土耳其家庭正好丰富了影片,加厚了影片原来的环保主题,假如主创们强行干预,按原计划不理临时出现的土耳其家庭,影片就会逊色很多。纪录片的不干预还在摄影师介绍的另一个故事中得到体现。 拍摄过程中出现了小女孩溺水的一幕,生为两个孩子父亲的摄影师强忍住冲出去救人的冲动,选择了站在摄影机后面。我们先剥去这个故事中的道德部分:小女孩溺水不严重,并且马上就被救了……没有任何事情比生命重要。剥去这个点后,不救人的拍摄经历应该算是纪录片制作中不干预的极致体现了。

映后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观众表扬影片的摄影说画面像油画一样的漂亮,摄影师一脸尴尬的说,他拍出了油画般美丽的画面,然而导演和制片人都不满意,这是他们争吵后妥协的结果。 这点上我是站队导演和制片人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像油画般像风光片般的美丽成了对好电影的崇高赞誉。这不仅是对纪录片还有对所有电影来说的,最好的画面不应该是完全服务于故事内容服务于影片调性的吗?二十多年前贾樟柯导演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时就这样批评过《秋日传奇》,很难想象如油画如风光片般美丽的《小武》、《站台》是如何面目可憎。拍摄和记录底层民众生活的纪录片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通过这场影片的观影与映后,再对应我们以往的观影体验,顿时觉得IDF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看到了好的纪录片,还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好的纪录片,如何制作好的纪录片。从《蜂蜜之地》开始的IDF观影真的很美好,很期待。

《蜜蜂之地》

导演:Tamara Kotevska/Ljubomir Stefanov 主演:Hatidze Muratova/Nazife Muratova/Hussein Sam/Ljutvie Sam 类型:纪录片 官方网站: //honeyland.earth 制片国家/地区:马其顿 语言:土耳其语 上映日期:2019-01-28(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87分钟 又名:流蜜大地之诗(港) / 大地蜜语(台) / Honeyland IMDb链接: tt8991268

鲜黄衣袂点缀马其顿偏乡的荒芜,与悬崖上野生蜂蜜琼浆的金黄相辉映。喀迪丝是欧洲大地最后一位女采蜂人,与抱病半盲母亲相依为命,依附野蜂为生,坚守「取一半、留一半」黄金定律。游牧民族一家突然而至,打破宁静生活的不止是七个孩子与一众牲畜的喧闹,还有疯狂掏尽蜂蜜的贪婪,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肆无忌惮。历时三年静观人与蜂和谐共处的隐世生活,以自然曦光与幽微烛照辉映大地,美得教人肃然起敬。获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评审团大奖。

映后交流

感谢IDF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影片能够被大家看到。整个剧组主要由两人构成:摄影师自己和导演

Q:影片开头重点在于刻画采蜂蜜女儿和母亲间的生活,后来土耳其一家人的介入是刻意安排,还是在其出现后去重新解构影片方向?

A:最初我和导演二人拍摄了一年,初衷是作为环保纪录片,拍摄到一半时第二家人(土耳其一家)来到了拍摄地,这就需要我们作出拍摄调整。

新家庭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困难,尤其是最初与被拍摄者很难沟通。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开始思考影片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一方面希望保留环保纪录片的主线;另一方面希望新介入的家庭能够以更好地方式呈现、融入整个影片。

由于对新来的家庭缺少前期调研,拍摄过程需要不断与第二家人和沟通,并跟拍了许多细节……总之,我们不希望去安排剧情,希望剧情在沟通中自然生长。

Q:影片拍摄历时多长?拍摄团队对故事的介入有多深?因为影片中存在着许多摆拍的画面。

A:总共历时3年,拍摄天数在100天左右。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比如集市等)会单独花3~5天拍摄。作为站在摄影机后的人,我还是努力专注于拍摄的影像本身,尽量减少介入,减少受自身情感的影响。比如在拍摄土耳其一家人到来时,为了拍摄牛进村的场景,我与牛保持着十分近的距离;又比如,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小女孩溺水的画面,这一没有预期到的突发事件,在远处摄影的自己还是选择了克制。

Q:影片夜场戏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以及拍摄过程经历了哪些有趣事件?

A:夜晚的室内画面采用了自然光(烛光、柴火)拍摄,主要由摄影师和导演共同拍摄完成。拍摄完夜场戏后,拍摄组选择住旁边的帐篷里,十分有趣;又比如,当地有许多小猫小狗,有一次吃饭时,二人为了拍摄室内的动静离开了,当拍完回来时,食物已经被猫狗吃完了。

《蜜蜂之地》剧照

Q:一些电影摄影画面具有油画的特质,是否和导演的影像观有关?

A:开拍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对3年来的素材进行了后期处理。在后期制作后,导演和制片人希望影片更具有自然的痕迹,呈现给大家的影片是剧组进行不断协商后的结果。

Q:拍摄土耳其一家人的争吵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A:摄影师自己是剧中唯一的土耳其人,他做了许多相关工作,希望让被摄者忘记拍摄者的存在。最后的争吵内容十分真实、没有介入感,那是大量素材剪辑而成的,属于剪辑的魅力。

Q:拍摄完成后,如何处理与影片中家庭的关系?

A:我们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帮助采蜂女主角在镇上购买了一处住所;此外,也帮助土耳其一家人的孩子申请了助学基金,帮助其受到更好的教育。

短评

影片捕捉到了女主许多细腻的行为,轻抚停在手上的蜜蜂让其飞走、用树叶帮助溺水的蜜蜂逃离、和母亲不断的亲吻等等,这些细腻背后是女主对蜜蜂对自然环境的博爱,对母亲的慈爱。

同时,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也有家庭内部的……

小男孩不满父亲的功利与苛责,离家出走跟随养蜂女游走采蜂,即使最后又被父亲带回家中,但似乎表现着孩童的意识,珍视与蜜蜂、与采蜂女间的情感。

想着土耳其一家子女遍地,养蜂女向母亲倾诉着没有子女的苦恼,母女间的怨恨早逝,唯留略带戏谑的鼓励:“你会找到对象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缓缓流淌。

影片摄影也十分出彩,大远景、逆光镜头的组接、手持摄像机对捉牛过程的捕捉等等。尤其最后结尾母亲去世后,养蜂女再次来到山崖捕蜂,同样给了一个逆光镜头,但这次陪伴在她周围的不再是土耳其男孩,而是那只一路追随她的黑狗,分享着蜂蜜之地的美味。

映后摄影师谈到,最初影片的主线是环保纪录片,但土耳其一家人的出现,自然生长出了更为精彩的题材,这些题材增添了影片的情感与冲突。正如《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说的那样:“在观看了这一系列充满含义、情感和矛盾的事件后,理智与情感得到升华。”——Leo 谦

一片叶子就能拯救一只蜜蜂,一户邻居就能杀死一段生活。她哭着对母亲说,如果你是个婴儿,我就把你抱走离开这里。她又对邻居家的男孩说,如果我有儿子,生活会完全不同。能和蜂后制定协议,无法阻止人类贪婪。守着眼疾的母亲,经历太多冬天,便不再期盼春季。离不开蜂蜜之地,仿佛这是宿命,认命而已。——西楼尘

映后整理:Leo 谦 (浙江大学在读)

图片拍摄:戈多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4 ) 蜂蜜之地

昨天还是鸟语花香

我采了一半蜂蜜

另一半留给蜜蜂们过冬

我将它们带到集市上

买了奶酪还有香蕉

母亲卧病在床

香蕉跟鸡蛋一样柔软

正适合她掉光的牙

我还有花头巾

母亲的眼睛虽然看不见

但听到我梳妆的声音

止不住地夸赞我的美貌

我曾经被无数男人追求

在这偏远的山村

我没有答应

还有小猫和Jackie,那只小狗

需要照料

有一天开进来一辆车

拖着牛羊牲口和家具还有铁皮

还有呜呜轰鸣的机器和孩子

他们饥肠辘辘

他们瘦骨嶙峋

他们在拼命放牧和成长

我一如既往地养蜂采蜜

教给孩子们方法

给他们讲故事

后悔自己没有生一个孩子

跟他们跳舞,拿他们送过来的西瓜

母亲带着甜味的西瓜入眠

孩子们跟母牛一样继续生产

蜜蜂在石头的缝隙和树杈豁口里繁衍

然后蜂蜜开始在蜂箱中繁殖

孩子们哭泣着反对叮咬

因为售卖的需求像瘟疫一样

日益高昂

半留半采变成了全采

蜜蜂贪婪地啜饮最后一口自己的唾液

丧命之后被埋藏进瓶装的蜂蜜里

还有成千上万只的饥饿

饥饿后的杀戮

杀戮后的离去

离去后的白雪纷纷

我的舞步停顿

我的歌声沉寂

母亲在一天晚上溘然长逝

头顶的月亮发出黑暗的嘲笑

我从未出生的孩子早已夭折

我照看了几十年的孩子已所剩无几

石头还是石头

劈开的木头还能取暖

Jackie还跟在我的后头

不知疲倦

我走向最后的秘密场所

掀开石头,取出最后一半蜂蜜

分给了小狗

雪地里有我的身影

Jackie的吠声在山谷里回荡

 5 ) 好评99%,这顶级好片,我必须含泪安利

期待已久的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就要来了。 除了大热影片之外,本次奥斯卡入围名单中,还有不少冷门佳片值得一看。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影片,拿下了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最佳国际影片两项重磅提名。 奥斯卡最强黑马,说不定就有它的名字——

蜂蜜之地

Медена земја

导演:塔玛拉·科特夫斯卡 / 卢博·斯特法诺夫 主演:哈蒂兹·穆拉托娃 / 纳齐夫·穆拉托娃 / 侯赛因·萨姆 / 柳特维·萨姆 上映日期:2019-01-28(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87分钟

影片由北马其顿选送,豆瓣8.8,烂番茄新鲜度99%,曾荣获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评审团大奖。

《蜂蜜之地》无疑是纪录片中的异类。 它既没有对被摄者的采访,也不存在直接的观点输出。 主人公自始至终暴露在镜头的注视之下,却从容至极,不曾向观众瞥去一眼。

我们就像在观赏一部剧情片,聚焦采蜂人哈提兹默默无闻而又熠熠生辉的岁月。 看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轨迹,是如何被“不速之客”无情地搅乱。 时而愤慨得拍案而起,时而心碎得泪流满面。

那种寡言却有力的情感冲击,于纪录片而言实属罕见。 在成就其独特的同时,也不免让一些专业人士怀疑起了它的诚意。 但要我说,真诚与否,很容易判断。 看看主创团队的实际付出和心路历程就知道了。

户外工作照

短短87分钟片长的背后,是三年的实地拍摄和2000余小时的影像素材。 影片的问世可谓来之不易。 两个导演、两个摄影师、一个剪辑师、一个音效师,便是创作团队的全部成员。

取景地——北马其顿某荒无人烟的村落,更为拍摄平添了几分难度。 那里没有电力,人家也少得很。 拍摄团队在村子里一呆就是三年,目睹了一种古老文明的消逝,也陪伴哈提兹渡过了她人生的一段“寒冬”。 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一部也许终将无人问津的电影,需要强大的信念作为支撑。 我想,再没有人比这群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创作者更真诚了。

起初,他们只是想拍一条河。 河流改道,村庄迁移。 这本该是一则有关当地生态的观察报告。 但没过多久,他们遇见了土耳其裔的哈提兹。

她已年过半百,却尚未婚嫁。 和半盲、抱恙的老母亲相依为命,难免争吵,亦不乏温情。 整日奔忙,哈提兹手头虽然拮据,倒也自得其乐。

当然,主创最看重的还是她的身份——欧洲大地最后的养蜂人。 她常年奉行“取一半,留一半”的采蜜原则,从不逾矩。 于是,两位导演决定围绕着哈提兹和蜜蜂互利共赢的相处之道,拍摄一部环保主题的纪录长片。

哈提兹的日常生活波澜不惊,无非是茅屋和山崖的两点一线。 白天,她往往只身一人,徒步登上峭壁,敲开岩石,采集蜂蜜。 纵使风再大,路再远,也得往前冲。 毕竟,蜂蜜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

也是由于此,哈提兹对蜂群怀揣着敬畏和感恩之心,永远不忘给它们留下充足的蜂蜜。 暖融融的夕阳下,哈提兹撩起面网,任蜜蜂在指尖停留的剪影便是这段关系最美好的见证。

等采集得差不多了,哈提兹就搭车去集市上卖蜂蜜。 她的蜂蜜纯天然,疗效好,自然不愁卖。 一瓶蜂蜜能赚十来欧,也让她有底气买罐染发膏犒劳自己,再买把小扇子哄母亲开心。

没错,除了采蜜,哈提兹的另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供养年近九十的母亲。 这对母女的脾气很像,都是直肠子的人。 所以,两人共处的场景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刀子嘴、豆腐心的哈提兹常常直呼母亲“女人”,叫她好好吃饭,乖乖听话。 母亲则几乎每一次都会调高嗓门,据理力争,不甘示弱。

总而言之,俩人是谁也不让谁。 可即便如此,哈提兹仍旧悉心地照看母亲。

不管拿到什么好东西,都第一时间跟母亲分享。 她从没想过抛下母亲,离开村庄,找个伴侣,共度余生。

至于母亲,虽然动不动就嫌弃哈提兹准备的食物不好吃,但也会捧着女儿的脸,吻个不停。 她还安慰孝顺、善良的哈提兹道—— “你会找到如意郎君,我们都将安全无虞”。

如若没有意外发生,她们确实可以就这样安然地过下去。 但令母女二人和摄制团队都始料未及的是,一户游牧家族的闯入成为了哈提兹的噩梦。 这家人来自土耳其——一对父母,七个孩子,还有成群的牛和鸡。 他们在喧闹声中登场,打破了村落的宁静。 可哈提兹首先感受到的,却是她渴望已久的生机。

她喜欢那些调皮但生动的孩子。 邻居搬来后,跟孩子们玩耍成了哈提兹除采集蜂蜜、照顾母亲而外第三件乐在其中的例行公事。 她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唱歌,一起听电台,一起荡秋千。

她露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柔和而鲜活的一面。 在许多不经意的瞬间,她或许把自己当成了母亲。 所有无从释放的母爱,都被一股脑地付给了这群可爱的孩子。

渐渐地,哈提兹和孩子们的父母熟络起来。 邻居家的爸爸侯赛因看哈提兹的生意做得不错,也开始学着养蜜蜂。 孩子们让哈提兹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她便将养蜂的秘诀倾囊相授。

但她一定不会想到,两家人亲密无间的情谊居然会因一个驱车而来的外人走向破裂。 蜂蜜采购商贪婪、狡猾,想尽一切办法说服侯赛因一次性卖给他远超生产能力的蜂蜜。 哪怕其中埋葬着蜜蜂的尸体。

被逼至穷途末路的蜜蜂彻底失去了控制。 不但把侯赛因的孩子蛰得鼻青脸肿。 还逃到哈提兹家的蜂巢抢食,害死了她的蜜蜂。 无妄之灾落在哈提兹的头上,甜蜜的果实却被批发商一把夺了去。

面对哈提兹的质问,邻居家的夫妇选择逃避。 他们不肯承认,是自己的过错间接地害了哈提兹。 更有甚至,侯赛因为了种草喂牛,不惜放火烧树。 还和商人合伙捣毁了哈提兹给蜜蜂安的新家,偷走了她的蜂巢。

唯一没让哈提兹寒心的是侯赛因家那个能干的男孩。 他经常跟哈提兹一同上山采蜜。 认同“取一半,留一半”的理念,看不惯父亲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样子。 即使是在两家人彻底闹掰后,他依旧站在哈提兹这边,陪着她到处找蜂巢。

哈提兹多希望这是他的儿子。 她想为他庆祝人生的每一次胜利,亲手递给他每一块香甜的蜂蜜。 她还曾坦诚地告诉孩子:“如果你是我的儿子,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在篝火的映照下,那张布满沧桑的面庞诉说着深不见底的忧伤。

可他不是她的儿子。 五十头牛病死后,侯赛因一家搬离了这座村庄,哈提兹也告别了她理想中的儿子。 摄制组没有给出关于牛群病变的解释,亦没有继续追踪这家人的动向。 但我很清楚,他们将抵达另一片尚未开发的土地,开始新一轮的掠夺和破坏。 养家的压力固然是借口,却不足以抵消其对环境的剥削所引发的灾难。 因此,自然的惩罚依旧会不由分说地降临,就像这次一样。

无论如何,他们至少暂时逃走了这片被他们一手摧毁的土地。 可我们的主人公哈提兹却仍被困在这里,无处可去。 她没有蜜蜂也没有牛羊。 在一个不期而遇的冬日里,就连母亲也离她而去了。

紧接着,她在烛火中痛哭失声,念叨着没人能听懂的话语。 火光明灭中被丝巾围裹的脸孔有如油画,被泪水沾湿,透出一种不合时宜的美感。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她脸上的悲伤和绝望正在悄然隐去。

果不其然,擦干眼泪后,她再度踏上孤独的旅程,誓要守护这片苍茫大地。 原来,哈提兹远比我想象中的执着和坚强。 我突然回想起她用叶子捞起落水蜜蜂的一幕。 这个相貌平平无奇的女人,不但温柔、细腻,更心怀大爱,有着拯救苍生的胸襟。

影片的最后,我欣喜地看到她重新登上冰封的峭壁。 娴熟地挪开一块岩石,取出新鲜的蜂巢—— 那长久以来被她虔诚地称作“上天的恩赐”的东西。

哈提兹的这些年,实在太不容易。 但春天就快要来了。 漫漫冬夜终将过去,她和春天有个约定。 我相信,请你也务必相信。

*本文作者:kiwi

 6 ) 情绪缓缓流淌,情节自然生长

今年IDF唯一特别想看的影片,一是因为上影节错过了该片(当时本想配合安哲《养蜂人》一起看,结果时间错开了),二是因为自己的外公也是一名养蜂人,母亲年轻时也曾拍过关于外公的记录短片。所以,自己对养蜂人和蜜蜂带有特殊的情感基础,影片中许多画面自己也都有着强烈的共情。


影片捕捉到了女主许多细腻的行为,轻抚停在手上的蜜蜂让其飞走、用树叶帮助溺水的蜜蜂逃离、和母亲不断的亲吻等等,这些细腻背后是女主对蜜蜂对自然环境的博爱,对母亲的慈爱。

同时,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又有家庭内部的。

小男孩不满父亲的功利与苛责,离家出走跟随养蜂女游走采蜂,即使最后又被父亲带回家中,但似乎表现着孩童的意识,珍视与蜜蜂、与采蜂女间的情感;想着土耳其一家子女遍地,养蜂女向母亲倾诉着没有子女的苦恼,母女间的怨恨早逝,唯留略带戏谑的鼓励:“你会找到对象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缓缓流淌。

影片摄影也十分出彩,大远景、逆光镜头的组接、手持摄像机对捉牛过程的捕捉等等。尤其最后结尾母亲去世后,养蜂女再次来到山崖捕蜂,同样给了一个逆光镜头,但这次陪伴在她周围的不再是土耳其男孩,而是那只一路追随她的黑狗,分享着蜂蜜之地的美味。

映后摄影师谈到,最初影片的主线是环保纪录片,但土耳其一家人的出现,自然生长出了更为精彩的题材,这些题材增添了影片的情感与冲突。正如《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说的那样:“在观看了这一系列充满含意、情感和矛盾的事件后,理智与情感得到升华。”


没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希望今后也能在妈妈的基础上,再去纪录一些外公和叔叔等中国养蜂人的故事吧。

 短评

#22SIFF。几乎完美。3年2000小时的素材才会有这样的从容与紧凑。

6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导演一定有巨大的素材量吧,可以把纪录片的素材剪得跟剧情片一样精彩,素材足够撑得起细腻的叙事节奏。这个女人在镜头前太真性情了,有着非常美好的人格,让人不自觉地为她担忧,为她难过。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NDNF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部,美得像一首诗。两位导演在映后表示他们至今都与片中的女养蜂人保持着联系,并用该片获奖拿到的奖金为她在附近的村庄里买了一栋房子。另外还建立了一个募捐网站,每位募捐者都可以收到一小瓶来自honeyland的蜂蜜。银幕内外都是满满的真诚和温柔。

11分钟前
  • xaviere16
  • 力荐

从前面的欢歌跳舞、荡秋千、听广播音乐,一片生机的蜂蜜王国,到最后的蜜蜂死掉、人去楼空、孤身寡影,生活瞬息万变,Honeyland并无甜蜜。老母亲的离去,把银幕之外的我彻底击溃,要知道这是纪录片啊,孤苦老人是我的软肋。“经历太多的冬天了,你想象过春天的来临吗?” @第22届上影节

1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你们说四个春天拍得好的都来看看人家怎么拍记录片的……

17分钟前
  • 力荐

最近读《人类简史》让我变得谦卑,不再觉得现代生活有多么优越。在honeyland里,自然的惊人之美和Hatidze迫切要去守护自然和谐的那份温柔真让人眼红,然而她也没有远在另一个世界,Hatidze和邻居的小孩、和母亲、和她的猫、她的狗已经足够让人做感情的投射。冬天开始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没停过……母亲去世后,她坐在母亲曾经睡过的床铺上,轻声与猫聊天,这一幕好像是写给我的预言,好比在泪腺里投了一颗原子弹。

20分钟前
  • 名字特别酷的人
  • 力荐

养蜂人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浪漫的工作,因为感觉上是一年四季追着花儿跑的,永远生活在鲜花盛开的地方。但是也有这样的养蜂人啊,人群和蜂群都在春天嗡嗡来到,留下甜蜜也留下螫痛,天气冷了就去温暖的地方寻找新的花儿……除了追赶春天的养蜂人,也有等待春天的养蜂人啊

2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有点不如预期,因为它的优秀太意料之内——细腻感性的女性视角与功利粗暴的父系外来者碰撞;让拍摄对象忽视镜头存在的关系处理;编排剪辑不藏修饰痕迹、大胆选择偏剧情片的剪法,从而达成多面向的冲突捕捉与情感呈现。失手的两个地方:两户关系恶化的转折过渡稍快、现代化带来的对峙没有更深挖掘。而这也导致这部作品看着非常朴素、宜人,却又容易让人最终淡忘了主人公生活中真正的痛苦与绝望。

3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孤独的喀迪斯是一位住在马其顿山谷间的养蜂人,她和蜂王约定:「你一半,我一半」,靠着与自然和谐相处,喀迪斯的生活也还过得去。但突然闯入的牧民一家却打破了宁静,他们带来了孩子的欢笑,也带来了人性的贪婪。喀迪斯慷慨地教授他们养蜂技巧,却因为他们不断的索取,导致自己的蜜蜂没有食物死亡,冬天将至,喀迪斯和卧病的母亲将如何熬过冬天。这是今年看得最好的纪录片,略过头顶的的飞机,漫天飞舞的蜂群,染黄天空的夕阳,敬畏自然的养蜂人,平静朴实却充满力量。

32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大自然如此地公正,她即无私又严厉。而人类,也曾经如此温柔坚强地活着,做为大自然的一员。// 看完了想养蜜蜂,想要住在小山村里。

36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一片叶子就能拯救一只蜜蜂,一户邻居就能杀死一段生活。她哭着对母亲说,如果你是个婴儿,我就把你抱走离开这里。她又对邻居家的男孩说,如果我有儿子,生活会完全不同。能和蜂后制定协议,无法阻止人类贪婪。守着眼疾的母亲,经历太多冬天,便不再期盼春季。离不开蜂蜜之地,仿佛这是宿命,认命而已。

3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圣丹斯大奖得主,女采蜂人的孤独小世界。导演用三年时间营造信任,让拍摄对象完全无视镜头存在,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坦露了出来。生活如蜜,留一取一,既是影像记录也是完整故事,这样打破剧情片和纪录片分界的电影太难得~人要敬畏自然!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SIFF🔹飞机划破蔚蓝天空,卡车带来热闹邻居,旧土最后的采蜜人盼来了久违人间味道;取一留一是大自然恒定的法则,却被闯入者的贪婪欲望点点侵蚀;看似是大家族的热闹团结被互相埋怨覆盖,更在即使吵架拌嘴却也相依为命的母女面前相形见绌;白雪皑皑的马其顿平原用自然的惩罚送走入侵者,只留下春天酿下的甘甜蜂蜜,让这故土的坚守者继续盼着春天的来临。

41分钟前
  • 澈南
  • 力荐

导演说找到这位女养蜂人拍纪录片,原计划是三个月,但是延长到了六个月,然后这一家牧民闯进了她的生活,最终这片子拍了三年。故事的连续性和戏剧性强的不像纪录片。肆意的掠夺和无尽的贪婪,最终都会反射到人类身上,只有懂得敬畏大自然,才能共存。冬天总会过去,春日到来,在灿烂阳光下的广袤土地上,愿这个女养蜂人能够继续坚强而温柔地生活。

4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原来人老了以后是分不清哭和笑的,哭的时候像笑,笑的时候像哭。拍摄一部纪录片,等待比捕捉更有力,捕捉是瞬间,等待是永远。

5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选了这部做首场电影真是太好了。进影院之前,我十分担心它会不会像《人生果实》那样试图贩卖给我一种生活样本,但我的担心完全多余。主旨非常简单,就是苦楚与甜蜜,人生苦多,蜂蜜甜美。但每个镜头都像拥有呼吸,克制而纯粹,一如那一罐罐蜂蜜。我们长久地凝视一个人的脸,仿佛目睹一桩神迹一样地凝视一张脸,我们突然理解了那种苦与甜,理解了那些孤独和陪伴。我突然理解了,凝视这张脸,就是在凝视我自己。

51分钟前
  • 遇春
  • 力荐

看到几度哽咽。导演映后会结束,和导演擦身而过,礼貌性但也是真诚地表达了对片子的喜爱。他说要尝尝他们带来的蜂蜜吗,我就笑了。

54分钟前
  • Hazel
  • 力荐

她无微不至地照看着奄奄一息的老母亲,嘴上偶有小抱怨内心却不舍母亲连续的亲吻;她用善意迎接了突然闯入的邻居一家,被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蜂蜜之地却依然疼爱着每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她也染发爱漂亮,她也爱小猫小狗,她虽为没有后代而惋惜,但深深爱着她的蜜蜂。无线电接通了电台,飞机越来越频繁地划过天空,现代文明似乎慢慢进入这片荒漠,但女养蜂人用最质朴善良的心守护着毫无杂质的人生,无论灾难丰收还是生离死别,再多难熬的冬天也会迎来春天。呈现出强剧情却无比真实的纪录片,展现着极其动人的人文与自然之美。上影节第一部五星送上。

55分钟前
  • Captain_C
  • 力荐

用三年时间安静地陪伴与记录,广袤天地间的营营众生何其渺小,毁坏力却又如此惊人,若不顾自然法则、不敬自然力量之威,短视无知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最终只会将灾难引向人类自身。女主真是一个太可爱的人,善意调侃母亲,善待珍爱动物,富有童心,热爱生活,与蛮力掏空资源的邻居显然早晚交恶,拖家带口的邻居一大家子以及搬空的村庄可以深入想及马其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貌似田园风光的背后,是各种人为破坏生态的荒凉。摄影和构图太赞了,室内打光宛如油画,室外逆光如剪影。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自然光真美,焦糖色,黄灿灿,是蜂蜜的颜色,是阳光的颜色。人在自然里好渺小,终其一生,不过也是在酿造自己的蜜。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