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芳菲

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刘亦菲,埃米尔·赫斯基,李芳淙,严屹宽,余少群,文森特·里奥特,博隆,罗嘉良,巩汉林,金珠,巩天阔,舒耀瑄

导演:比利·奥古斯特

播放地址

 剧照

烽火芳菲 剧照 NO.1烽火芳菲 剧照 NO.2烽火芳菲 剧照 NO.3烽火芳菲 剧照 NO.4烽火芳菲 剧照 NO.5烽火芳菲 剧照 NO.6烽火芳菲 剧照 NO.13烽火芳菲 剧照 NO.14烽火芳菲 剧照 NO.15烽火芳菲 剧照 NO.16烽火芳菲 剧照 NO.17烽火芳菲 剧照 NO.18烽火芳菲 剧照 NO.19烽火芳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10:14

详细剧情

珍珠港事件后为了鼓舞士气,美国时任总统下令轰炸东京。在任务完成后,由于燃油耗尽,杰克·特纳上尉以及他的队员迫降在中国浙江省境内。英子和她女儿无意中发现了昏迷的杰克,尽管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英子依然没有放弃这位需要救助的美国人。尽管他们语言不通,但这段感情注定将会影响他 们一生。  影片通过中国军民用自己的生命救助美国飞行员的过程,再现烽火岁月下人性真善美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烽火芳菲》背后涉及到的战役——浙赣会战

这篇帖子不涉及讨论电影本身,只针对一些人的“25万人的牺牲换回56名美国飞虎队是不值得的一件事,根本不值一提”这类思想者。

首先,列历史史实(来自百科):

浙赣会战: 浙赣战役为中日战争中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浙江和江西。1942年5月中旬,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毙命,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万人[1]。此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 名称:浙赣会战 地点:浙赣铁路(杭州-株洲)杭州至南昌段沿线 时间:1942年5月 - 9月 参战方:国民政府,日本帝国 结果:中国战略胜利,日本战术胜利 参战方兵力:中国 共约300,000人 伤亡情况:中国 伤亡70,000余人 日本 伤亡:36,000人 主要指挥官:顾祝同,畑俊六 战争背景:战略企图:“穿梭式轰炸” 1942年4月18日,由杜立特率领的美国特别飞行中队16架B25中型轰炸机从由第16特混舰队护航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后,飞至中国浙江的衢州等地机场降落。这次突然轰炸引起日本朝野和本土陆、海军的极大震惊,对该国的空防能力产生怀疑:16架轰炸机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居然能在大白天在日本的主要城市上空飞来飞去而1架都不被击落,开始感到本土已不安全。日本大本营为防止中、美空军利用中国浙江一带的机场对日本本土实施“穿梭式轰炸”,当日即决定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前进机场。

战争结果: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此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 失败原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的决策者们认为依赖美国,胜利在望,曾一度表现积极,以攻势作战获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但在此次会战之前,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连连胜利而盟军则节节败退,特别是美、英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对国民政府的有效援助极为微少,因而蒋介石等人保存实力、坐观事态发展的消极抗战思想上升到主导地位。

所以有人说这场战役“没什么营养”,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参战方是国军,不是共产党,而且这场战役总得来说是国军战败,“更不值得一提。”高中历史书上对国军正面战场描写的唯一很详细的就是那场台儿庄战役,原因在于规模足够大,拼的就是战斗力与策略方阵,国军获得了胜利。

那要我说,有什么值不值得提的?说这些话的人显然不怎么爱看历史书,对历史不感兴趣,嗯?还是说是共产党的死忠粉?国军已经被打败跑到湾湾那里了有啥好提的?更何况还是场失败的战役……

针对电影里最后一句话,在成功营救56名飞虎队以后,有大约25多万人为此受到日军迫害,其实这句话有点片面,怎么说呢,做过文科生的应该都知道,对于促成一次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哈,永远不会只有一个,起码有一个直接原因,可以说是导火索,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根源,电影最后一句话其实是说了救美国飞虎队而促成25万人被迫害的直接原因,一个导火索,而且这个直接原因还是有连带关系的,连带关系就是美国一方,杜立特下命令美国空军中队乘架以大黄蜂号为首的战斗机对日本几个城市进行轰炸,完了需要有就近机场降落,北上的苏联这时候对亚洲战场还是在中立的态度的,基本上是还没打算提供什么援助的,主打欧洲战场,所以美国来亚洲战场参战只能依靠国军援助,可惜日军看破了这层连带关系,垄断浙江一带的铁路包括前进机场,他就怕美国空袭过来后有安定所,而巧了中国老百姓把落难的美国空军救了,对日军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导火索啊!不治你还能行?

还有一个小点哈,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下,有人说女主不够村?不够土?你怕是对江浙一带的小镇村妇有啥误会吧?真当这是陕北湖南呢?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妇女啊?这可是国军的领地啊!英子的丈夫可是国军高级军官,可不是共产党的遗孀,更不是八路军游击队的遗孀啊,搞清楚,她可是有高级香水的女人,如果没有杰克的突然到来,我想她早就跟妞妞去城市居住了。

 2 ) 刘亦菲与美国飞行员的烽火遗恋

据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二战时期,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轰炸了日本东京的工厂,医院以及学校,飞机燃油耗尽后飞往中国(由于国民党军官犯了一个重大错误,误判认为是日军飞机,关闭了机场跑道的灯,导致美国队员无法看见机场跑道只能跳伞坠机,一个忧伤的故事在中国一个小村庄就此拉开序幕的抗战电影。 看得出来语言不太本土化,英译中痕迹过于明显(我是去看刘亦菲的哈哈哈)虽然豆瓣评分较低,还是推荐看吧!

 3 ) 烽火芳菲,战争片中难得的女性力量。

是一部很平静的片子,需要静下心来看完,作为一部战争片,我国拍了太多日本人的可恶、血腥,中国人的勇敢、血性,这部片子这样激烈的描述并不多,但是对于人的刻画非常的细腻,每个人都牺牲的非常平静却勇敢,是啊,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又有几个是李云龙、李大钊、刘胡兰、秋瑾?普通人的牺牲不就是一颗子弹,轻轻倒地,没有遗言、没有墓碑、没有故事,但这样的普通人难道就不值得纪念不值得拍成电影吗?

作为一个女孩子,大为触动的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这居然是一个男导演,英子作为一个寡妇,丈夫虽然是抗日牺牲的军官,但居然仍然会被闲言碎语的讨论说孩子跟着她不幸福,村长英勇牺牲,她的公公婆婆拿着英子辛苦纺纱赚的钱却在指责英子与村长交往是否过密,实在是令人寒心…这样的外在环境,她毅然决然的收留外国军官该面对着怎样的压力?不收留,外人会说她冷漠,会说女人终究没有家国情怀,对抗日英雄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收留后,连村长与英子这样的正当关系都要被诟病,在家里帮助飞行员养伤又该面对怎样的社会舆论压力?她皱着眉头为难的表情,担心被发现的惊恐情绪是有日本人,但又有多少是身边的人?毕竟无论女人做的事情有多英勇,都抵不过几句云淡风轻的恶毒谣言,这些谣言可以在一瞬间就将一个人所有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敢行动化为乌有。另外,在一开始我觉得英子和军官感情的故事线有些苍白,后来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怪圈,一个习以为常的中国女性逻辑,那就是爱是要有铺垫,是要腼腆地,有层次慢慢递进的,不该一上来就是赤裸裸的欲望,即便她已不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女孩,但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就该压抑自己的欲望,不该因性生爱,否则就是不自然,仿佛因为男性原始力量爱上一个人就是不可言说的,需要避讳的…但是英子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看到美国人健硕的身体,对她来说是致命的吸引,这没什么可避讳可逃避的,他帮她修了屋顶,尽管她害怕暴露而生气,但下雨后没有再漏水解决了她的窘迫,杰克在她做饭的时候辅导妞妞功课,教她吹口哨吹歌曲是一个多么和谐的画面?而杰克面对一个救了自己命且日夜悉心照料自己的美丽女人产生感情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英子拒绝日本人是出自女性自己的意愿,英子接受杰克也是出自自己的意愿,无论接受与否,无关礼义廉耻无关贞节牌坊,这是一个多么可贵的概念啊?而不是现在很多女孩子谈了一个外国男友就要被一些丑恶的人意淫的像人尽可夫一般,愿不愿意都在于我的本心,这才是对待一个人该有的态度。结局仓促吗?不吧,没有惨烈的画面,令人感动的遗言就是仓促吗?也不尽然吧,我们不都是这世上最平凡的一粒尘埃吗?尘埃吹散时可能就是平静的。但不伟大吗?有什么大业建成能缺少了这一粒粒尘埃呢?我们,自有我们自己的故事,即便是这样平凡的我们,这样悄无声息消失的我们……

 4 ) 烽火有时惊暂定,芳菲触目已萧然(前期猜测推介稿)

(终归是看片前的猜测推介稿,善意为多,但口碑看来确实不行。至今未看片,先按豆瓣评分评上三星,以后看片了再改。)

烽火有时惊暂定

《烽火芳菲》片名凄婉,实则暗藏了一段极其骇人的历史。
彼时仍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为了鼓舞美国民众士气,罗斯福总统派遣由64名飞行员组成的杜立特飞行队(即“飞虎队”前身)以牙还牙地轰炸东京,结果因为燃油不足,他们迫降浙江省天目山。当地老百姓救出其中56名,帮助他们重返故土。但这起充满人道主义的救助事件却引起日本不满,遂以空袭、地面围剿屠杀及细菌战等惨绝人寰的手段前来报复,最终,25万名中国百姓丧生。
这一段极其酷烈的磨难,比起南京大屠杀,有过之而无不及。《烽火芳菲》相中了这段国人未必熟悉的悲壮历史作为故事背景,预先为电影打下了残酷的基调。
最明显的一个定性,就是《烽火芳菲》可谓一部战争片。于是可以预料,无论是多么稀松平常的故事,都会被提升到国仇家恨的高度,甚至拖曳到和平与正义的层面。中美日三方,因战争而产生生死攸关的联系,任何挑衅与复仇,救援与杀戮,都不会仅仅停留于个体的范畴。因此,善恶果报的失衡,能够在《烽火芳菲》中成为更让人唏嘘叹谓的底本,但即便在并不如烟的往事过后再度回望,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反战的寄望,总该能在这类电影中得到不同寻常的发挥。
观望这段历史时,导演比利·奥古斯特被战争的冷酷无情与中国百姓的人性、大爱深深打动。他透露,第一次看到《烽火芳菲》的剧本,就觉得这是一部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诚然,同样是在烽火连城时,主角不计代价地开展了救援行动。但若说《拯救大兵瑞恩》成全了国家意志的宏伟与悲悯,那么《烽火芳菲》谈的,更多是民间的自发的救助,只是最终被国与国的仇恨用作一个闸口,倾泻丧失人道的罪行。
视角的偏移,又注定了《烽火芳菲》“不是”一部战争片。比利·奥古斯特也做出过界定,“我想拍的其实并不是一部战争片,重点主要放在这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之间的感情”。诚然,这一段悱恻的情缘,正是加入了战争的元素,变得扑朔迷离,身不由己,也变得更为死生契阔,更为荡气回肠。

芳菲触目已萧然

《烽火芳菲》的英文译名,正是“中国寡妇”。在这战火纷飞的时代,导演把镜头对焦在这一个不同寻常却又极具代表性的女子身上。
刘亦菲便出演这位名叫英子的遗孀。她生活在浙江的小镇,通过纺丝营生,照顾女儿妞妞以及公婆。她丈夫生前是国民党的军官,后来在南京战死,这一段经历,让这个身处乡下的“平凡”女子,有着与周遭不甚相似,甚至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以及思想意识。
正因如此,她之后能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美国上尉杰克,并在面对日军残暴的搜寻报复时与他并肩作战,互生情愫,也就有了合情合理的伏笔以及更具感染力的冲击。
这一角色,原本花落余男。挑选一个出演过多位乡间女子,并且屡屡展现出坚毅神采的国际知名演员,无疑是个明智的保险选择。但后来,比利·奥古斯特表示,“在选角色之前我看了很多影片,其中刘亦菲的一些片断非常打动我,让我觉得她一定能够胜任这个角色。”哪怕制作人曾去明言“偶像派”“演不了厚重的人物”,导演还是坚持下了这一步“险棋”。
导演也许倾向于用纯美与酷烈的反差来提升《烽火芳菲》的意境,而演惯缥缈仙女与娇羞女子的刘亦菲,其实也需要这样一个机会,去展现跳出窠臼的决心,以及彰显可能到达的表演高度。她也说了,“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很完整的女人的故事,它给我去表达和深层挖掘自己的机会”,而且,“它的框架不华丽,每个人在里边都很真实,这是剧本中最触动我的地方”。
在电影中,确实能看到她的努力。在形象的塑造上,刘亦菲就以粗衣布鞋的素颜示人,参与的都是蓬头垢面的家庭劳作。拍摄时常遇雨天,环境本就恶劣,而片中还有大量山林追杀的戏份,需要一天下来都在800米海拔的山间泥水里冒雨奔跑,刘亦菲也都坚持不用替身,而这些,都让这位屡被指摘演技的“女星”,与“演员”之间拉近了好些距离。
英子这一经受过诸多萧条惨淡的人物,需要在战乱年代,体现那种勇毅、刚强、隐忍与善良的气质。刘亦菲坦白表示,“饰演这个角色是一种挑战,但一想到25万这个血淋淋的数字,便感觉身上背负了一种责任,也给了自己力量”,而她也觉得,演员需要做的,就是赋予任何一个角色以深度的灵魂。最终,比利·奥古斯特则惊喜地看到她成功完成了形象的塑造,表示“她给这个角色所带来的深度以及多样性,让我印象深刻”。
诚然,英子能在突然遭遇人生剧变之际,把平日与人为善的做派,转换成一种更具坚强与智慧的大爱,这样的磨砺与成长,使得这位大女主有了相当可歌可泣的神采。就像是刘亦菲所说的,英子与杰克并不靠语言与常态的铺垫,而会有许多“突发状况”的情绪,但“突然性可能会比设计的东西更有力量”。而电影片名从之前的“营救飞虎队”改成“烽火芳菲”,也就有了更深刻、更有味道的意蕴。

烽火万里芳菲意

说到底,《烽火芳菲》希望能在残暴的战争以及浪漫的感情中,折射出人性至真、至善、至纯的一面。
这部电影跨越了地域与民族,见证了语言不通、经历不同的人如何贴近,它又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让所有观众能有机会理解、接纳或是感怀一段旷世的感情。在背后起推动作用的,正是人性。
而让比利·奥古斯特愿意放弃乔治·卢卡斯的邀请以及千万片约,远赴中国接手这样一个项目,同样是人性在内里驱动。他自己就说过,“我认为爱是不分国界的,我有信心让观众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通过《烽火芳菲》“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熟悉比利·奥古斯特作品的观众应该知道,这位摘下戛纳金棕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顶级国际大奖的丹麦名导,极其擅长在作品中深刻挖掘发光的人性。《儿童之城》、《征服者佩尔》、《善意的背叛》等连串作品,都是明证。
《烽火芳菲》是又一个让比利·奥古斯特觉得必须要执行的项目。他觉得英雄不一定都出自战场,并“希望能够把这部电影做成一部完美的影片”,于是年近七旬的他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编剧多次往返历史发生地,并在农村体验生活。他着重探索当年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研究江浙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琢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此外,还进行了大量阅读,看了很多中国电影,并跟中国香港的编剧张婉婷接触,“尽一切可能去了解这位女主角的处境”。终于,耗费六年心血,集结七国团队,打造出这部电影。
电影在阵容上、排场上的商业考虑必不可少,但对于善与真的内核,主创团队也有自己的追求。就像是刘亦菲之前所说的,“看这个电影没有野心,不会为了感动观众去煽情或者故意拍得非常的文艺”,而又因为“没有过于煽情,它更像个纪录片”,但当中的“真”以及“简单”,正是“这个电影最有灵魂的地方”。

(原载于《看电影》)

 5 ) 烽火中英雄背后的普通人

今天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烽火芳菲》,整理了下语言。在看之前,电影的配乐和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就被安利了无数次,所以,我放心的调高了期待值。事实证明,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观影体验非常棒。 首先,是观众最担心的水土不服问题,豆瓣热评里还有就这点黑的,最可笑的是那条评论发出来的时候电影根本没放映过,这种闭眼黑都有人顶上热门也是醉了。可以非常坦诚地说,这部电影不是译制片,虽然里面包含了美国大兵、日本军官、中国百姓三个国家的人,但是都是原音!对了,里面因为语言不通也安排了不少细节上的亮点和萌点,这也是情节的重要一部分,属于沉重氛围里的调剂,导演很用心了。 其次,是感情线的问题,像这类战争题材的文艺电影,很多观众会很在意里面的感情铺开问题。主角是孤身一人带着女儿的寡妇英子(刘亦菲饰)和二战时期执行任务因意外在浙江一带迫降的美国飞行员杰克•特纳(埃米尔•赫斯基饰)。在那个年代的小镇,寡妇的身份注定特殊,印象最深的是英子反驳她婆婆认为她不贞的那句“我从没有让别的男人进过我的屋里”,以及她的女儿对她说的“你不能让男人到家里来”。流言蜚语让英子痛苦,而且女儿妞妞也因为母亲寡妇的身份在学堂一直被孤立和欺负,更难过的是,尚且年幼的妞妞也在自己爷爷奶奶的影响下认为母亲不能和父亲以外的男人接近。不过,这方面并不是刻意说明的情节,而是你在观看的时候能自然而然感受到这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能很多观众看完后也会有更深层的体会,也能感受到导演看似云淡风轻但其实极善于着墨的功力。主角是这样的两个人物,语言不通,身份天差地别,因为一个意外,也因为战争而绑在一起,英子挣脱了旧时妇女的束缚做出了对她而言对当时而言最为出格的事情。而那个一直在前线的美军上尉,亦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变数,甚至打破了自己的原则。男女主角的感情,或许可以说是细水长流,抑或是在那个第一次相处的夜晚突然降临,相信每位观众看后都能有自己的答案。感情线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不会突兀,也不会违和。 最后,谈到电影的剧情,故事很简单,叙事完整,毕竟是以真实事件为创作原型。导演的重点不是某些人无脑黑的中国美国一起抗日那种情节,而是将目光聚焦到了战争年代的普通百姓身上,影片里没有让人生理不适的某些过于血腥残忍的场面,而是用看似平淡的镜头一一为观众展现了战争的残忍和普通百姓在战争年代里的人性,这些无法在历史书上留下姓名的英雄! 在观影中,泪目了很多次,重点是导演根本没有刻意渲染感人或者悲伤,而是顺着情节很自然地落下眼泪。偷偷抹掉眼泪的时候,看到附近的很多人也在抹眼泪,看来导演真的成功了一大半! 因为还没有正式上映,不方便剧透太多,仅从我自己的角度,到正式上映的时候我会再去影院看的。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有过分的压抑,有泪点有笑点,适合所有人(老少咸宜)观看,是一部成功的史诗战争片。 相信等正式上映的时候,去看的观众不会失望的!

 6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趁着双十一。约了朋友去看电影。我有先看影评挑电影的习惯。挑了半天,挑了个小众的电影,在里边刘亦菲演的是一个寡妇。 到了电影院不怎么舒服,正在犹豫要不要把票给另外一个朋友去看,就开始检票了,想着,那就进去呗。 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场了。看到美军轰炸机,接着镜头转到英子,也就是刘亦菲演的角色。她在像我老家那种摆设的那种房子里面,纺着丝。暗淡的光线,莹白纤细的手,对比出一种美感,我为神仙姐姐穿袄子都如此脱俗的颜值服气。 然而我并不是一个看脸的人。她中气不足的台词儿让我很出戏。我暗暗发功,准备开始挑毛病。 镜头跟着纺完丝的英子来到她亡夫的遗像前,一个战死他乡的军人,她用火柴点了三根香,举过眉拜了三拜,就像我小时候看着长辈拜先人那样。一切都是在沉默中进行,她有条不紊地做着一天要做的事情,照顾相依为命的女儿,把生丝拿去小贩那里换钱,养活自己和女儿,还有前夫的父母。我的心,忽然就静下来。 从这些很琐碎的生活点滴里感受到一个女人在乱世担起养家的力量。也担心女儿被人欺负,和女儿商量着攒够钱到城里去。女儿问她城里有多大,她说从城头走到城尾要一天多。那里没有人欺负寡妇和寡妇的女儿。母女都这样向往着。 我知道后来的剧情,忽然有点心疼她们这样诚心诚意的向往。 后来一个被日军追杀的美国飞虎队员打乱了她们平静的生活。村长为了保护这个美国人就义了。村长一直都对她俩母女很照顾。她对国际形式一窍不通,分不清日本人美国人,出于一份心里的善良,做不到见死不救,也更是她同亡夫一样有着一份家国情怀,在知道这样做很危险的情况下,还是收留照顾了这个美国人。 导演用很细腻平静的镜头表现异国人在生死未卜的乱世暗生的情愫。他们都明白这样的感情在这个时代并不安稳。剧情随之层层推进,美国人暴露,村里人一个一个的牺牲。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子作为一个柔弱的女性,保护自己的女儿,保护没有利益关系甚至还威胁自己安全的美国人,她身上所闪现的坚韧,善良。这些曾经在我们的教科书上讴歌了又讴歌的人性光辉,却在我们这个时代慢慢遗落甚至受人嗤笑。 英子是个很传统的东方女性,就是她所面临生死攸关的险境塑造了这个角色的血肉。她有我认识的很多女性和母亲身上有的美,她不自知,却触动了很多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她的美,只能跟着她的感情起伏去体会她。命运并没有厚待她,她也从容地尽着她认为自己该尽的责任,你感受不到她心里一点苦,只是看着她用女性生性的柔软去包容和接受她所经历的逆境。 看到她中弹倒下那一刻,美国大兵不顾一切冲到她面前抱起她。内敛的感情在这一刻爆发。没有狗血的仰天咆哮,也没有老套的女主便当前万金油遗言,英子对着他笑,闭上了眼。 形势比人急。大兵只能放下她的遗体,坐上船,镜头对着英子皎洁的脖子,染血的袄子,越拉越远。 生命就是这样脆弱。生活没有排演好的生离死别。就这样匆匆凋谢,留给活着的人一生的牵挂。 我从电影院出来很久。脑子里都是天仙姐姐的寡妇的一颦一笑。还有她的勇气和柔情。天已经黑了,看着街上熙熙攘攘万家灯火,我在想,这样的和平是多少个这样的女性和热血男儿用性命换来的。 感叹生死无常。现在我们拥有互联网,有着比过去更近的距离,想见面随时可以用视频见面,想说话下一秒可以用语音和远在天边的人沟通。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诱惑越来越多,享受着前面好几代人都不敢想的物质生活,却退化了珍惜和生死相依的能力。这些话真的挺矫情的。但是在看到后面美国大兵时隔五十年后,给英子女儿那封信的开头,“这五十年我从未停止对你母亲的思念,我想你应该也知道,我对你的母亲,有爱情。”我有泪流满面的冲动。 现在还有多少人相信这样跨越所有距离包括阴阳的感情呢。 从前的车马很慢,邮件亦是,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实我可以选择很逗比,很无厘头,吐槽的语气写这篇影评。但是我没有,我尊重这部影片,我尊重这样的女性,我尊重这样的感情,我尊重他们付出生命换来的今天。

 7 ) 我很爱国,但我要给《烽火芳菲》打差评

空军上校杰克和四名战友轰炸日本后前往中国,一名中国军人误以为来的是日本飞机,关闭了所有路灯,导致杰克等人无法降落,只好弃机跳伞。

杰克掉在树上,伤了左腿,被寡妇英子(刘亦菲 饰)和村长所救。

一个营的日本人前来搜查,少佐当场击毙了不愿开口的村长。

英子和女儿妞妞继续窝藏杰克,不料一天少佐企图侵犯英子,杰克将之击毙。妞妞的老师带着杰克、英子、妞妞去寻找中国游击队,

途中他们遭到日本人追杀,包括老师在内的一大群游击队员牺牲,英子也不幸遇难,而杰克带着妞妞安全返回美国。

片尾字幕:中国人协助了56名美国人回国(不记得是56名还是64名了),导致日本人展开报复,杀害了25万中国人。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但正因为如此,你很容易发现许多问题。

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的确值得铭记,也应该尊敬,但爱国和看电影是两回事,我不能因为这是抗日题材、这是歌功颂德就打高分,我还是要理性指出缺点。

一、凭什么为了救一个美国人,牺牲一群中国人?

整部电影都是以拯救杰克为主题,为了救他一个人,村长、英子、老师、还有一群游击队员纷纷遇难。

尤其是片尾字幕,救了几十名美国人,导致25万中国人惨遭杀害,相当于一命抵五千命。

一个人再伟大,能比五千条性命更重要吗?

这真的值得宣扬吗?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宣扬这种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价值观?

我觉得这是无谓的牺牲。

也许片尾字幕陈述的是事实,但事实和电影是两回事,所有抗日片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拍得好才能表扬,拍得不好就要批评。

我们应该为历史事实点赞,但不一定要为电影点赞。要不然,岂不是以后的抗日片只要加上《烽火芳菲》的片尾字幕类似的话,我们就要纷纷打高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观念早就不适用了,现在正确的教育观是,当你看见恐怖分子挟持人质,看见有人跳河,看见火灾,看见坏人、歹徒、劫匪,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逞英雄,因为那等于是去送死,正确做法是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帮助别人。

即便是有必要反抗,正面对抗也绝对是下策,上策永远都是像《红色》和《潜伏》那样用计谋和智慧,或者像《敦刻尔克》那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存实力为日后反扑做准备。

幸亏是杰克活了下来,如果他没活下来呢,那么多人岂不是就白白牺牲了?

最后,美国说杰克是英雄,更是让人倍感不适。他被一群父老乡亲救了,英雄不是他,英雄是那群父老乡亲!

换言之,电影所传达的思想是,美国认为英雄不是牺牲的25万中国人,而是那几十个安全回国的美国人。

这电影把中国人拍得太傻了,25万中国人不求回报送吃送喝送命,最后还无名无分。

二、凭什么让老百姓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一名中国军人误以为飞来的是日本飞机,所以关闭了所有路灯,导致杰克只好跳伞,才有了后来一群人为了救他而牺牲的故事。

这是不是黑中国军人暂且不说,但电影重点完全没对,那名军人只出现了那么几次,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他在没有调查的前提下,毫无根据张口就说来的是日本飞机;另一次是说他弄错了。他那几句话就间接导致了一群人的牺牲。

如果他没有犯错,杰克就不会掉到村里,日本人就不会来搜查,也不会杀那么多人。死那么多人,全都是那个军人的责任,然而导演、编剧轻描淡写几个镜头就把他的戏份概括了,也没说他最后受到什么惩罚或者感到愧疚。

导演、编剧的侧重点不应该是“牺牲很光荣”,而是“犯错很严重”。

导演、编剧只告诉观众要不怕牺牲,却不告诉观众要避免犯错。

电影中所谓的感动,全都是在为一名傻逼买单,恕我不能理解这种感动。

三、杰克和英子强行相爱

二战时期的中国女性都是很保守的,这也是为什么英子守寡多年也不改嫁。

然而杰克来了之后,两个人连语言都不通,相处几天顺利就相爱了,毫无铺垫,毫无说服力。英子长得好看,还冒着生命危险照顾杰克,我能理解杰克爱英子,但英子为什么那么容易就爱上杰克?

即便你把杰克换成其它人,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他们到最后还是会相爱。

导演,你是对中国女人有什么误解吧?

可能有人会说,少佐想侵犯英子,杰克救了她一命。

首先,救了你一命,你就要以身相许?其次,我们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如果那名军人不犯错,日本人就不会来,少佐也不会侵犯英子。换言之,英子接受杰克,归根结底还是为那名军人的错误买单。

导演最应该拍的是,那名军人自我反省或者付出代价,而不是去拍英子的无私奉献。

四、英子的牺牲太刻意

任何电影中,谁死谁活当然都是导演、编剧安排,但拍得刻不刻意,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而本片中,日本人的枪法时而准,时而不准,谁都能打中,就是打不中杰克和妞妞。

换言之,导演、编剧想让打中谁,就可以打中谁;导演、编剧想打不中谁,就打不中谁。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导演、编剧,他们一定是一开始就确定了“杰克、妞妞活下来,英子、老师等人遇难”的结局才开始拍的,但是根本没用心拍,给人的感觉就是明摆着要让杰克、妞妞活下来,让英子死亡。

除此之外,杰克还不顾英子、妞妞的性命跑出去修屋顶;杰克用一挺机枪就把飞机打下来……电影的问题还有很多。

我很尊重、敬佩、感谢革命先烈,正因为如此我无法容忍别人把革命先烈的事迹拍烂,比如《潜伏》《红色》《亮剑》我就很喜欢。

但很爱国,但我要给《烽火芳菲》打差评,因为我不允许抗日题材有烂片。

 短评

论金棕榈导演的扑街,刘亦菲的演技真是没救了

5分钟前
  • 顾杉
  • 较差

杰克和英子是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导演通过这段离奇的跨国情缘挖掘出人性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段真实的历史向观众展现出大爱大义的人性之美,爱是无国界的。

10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力荐

天仙有进步。

15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还行

一般这种题材的电影总是会催泪煽情,比利这个丹麦国宝级导演用一种克制安静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发生在山村的牺牲和拯救的故事,全片非常安静,我今晚看的这场观众也很安静,可能是太安静了,感觉感动都是默默的,最后英子牺牲的时候我以为会煽情一把,但是没有,每一个牺牲的人都非常安静,但我还是流泪了

20分钟前
  • 拔草中
  • 力荐

电影全片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线索也基本合理。片中的日本军官是很残忍,我想也许能突破抗战片模版的时候还是发生了固有剧情。教书先生推断出飞行员在女主家中,如果他是汉奸的话这故事就长了。 导演演绎的江南村庄风景真的很美,竹林也很有味道。片头交代了太多结局 导致失去了一部分悬念 比较遗憾

24分钟前
  • Master笨笨
  • 还行

上海电影节开幕电影。一星给那段历史,另外两星给演技在线的刘亦菲和男主。能看出来刘亦菲很认真的态度在演,也确实不尴尬。感情线开始的莫名其妙。最大的败笔大概是坑了外国导演的翻译,整部电影的台词有种看进口译制片的感觉,相当尴尬。这个妞妞也是讨厌的不行,念台词生硬不说,表情时刻出戏。

25分钟前
  • stefanie
  • 还行

英子死时,镜头透过冰冷的枪管捕捉她生动的步伐。此时她不同于影片开始时灰扑扑装扮,穿着新衣、盘着整齐发鬓,奔跑在林间,仿佛奔向一个光明的开始。一切被枪声打断,正如平静的小村庄被战争摧毁。 战争中最可怜的是最平凡的百姓。电影三星,一星给这段历史,一星给关注这段历史的电影主创。

30分钟前
  • 喵呜
  • 力荐

剧情太简单了,大概真就是一个中国寡妇救了一个美国飞行员,整体毫无波折。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觉就是荒腔走板,既不像中国片,也不像外国片,四不像的东西。剧本显然是老外写的,台词非常奇怪,完全不是中国人的逻辑和思路。两个角色感情铺垫始终不到位,感觉是编剧硬写到一起的,所以也很难感动。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桃姐给了一星我为什么不信邪非要去看呢。哦,还有,最近看天仙也不天仙了,能不能有点女明星的自觉。

36分钟前
  • 颜沉
  • 很差

上影节开幕片,质量中上,配乐亮点,男女主演技不错,剧情虽然有些简单,但最后还是让人很感动,时间再长一点可能会更好。#siff

41分钟前
  • lnx
  • 力荐

故事平平淡淡,代入感不强,很难对二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台词透着明显的合拍电影的味道 但是!神仙姐姐的演技感觉飙升了 看过之后完全不尴尬 有些细节竟然很走心 这是绝对惊喜点!

46分钟前
  • 清圆
  • 还行

其实能感觉到奥古斯特做了很多准备。刘亦菲制作丝线那段也绝对是下了功夫。然而故事太平,演员的演技也很着急。奥古斯特3个小时能做到的东西不一定一个半小时能做到。最后只能变成看了感觉真可怜。

50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确实能看到导演的用心,很多细节处理的很到位,像女主英扣丝线那段~美国人拍中国战争片,始终感觉诠释的效果不是那么打动我,不过这里要给饰演英村姑的女主演技点个赞,余少群一开始我没认出来不过相对于隋唐英雄系列演技没有那么古板生硬了!继续努力,上映了再去支持下吧

52分钟前
  • 雷家小丫丫
  • 还行

很久没能看到这么干净利落的战争片,一气呵成,却又带着点小心翼翼。所有的情绪都在结尾处集中爆发,在平凡人生中开出战场上的一朵芳华。可谓柔软,可谓细腻。刘亦菲煮茧抽丝的戏份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碎片,导演将它随手取出来,又轻轻放在了电影里。

55分钟前
  • Twinkle_ink
  • 力荐

作为一部描述战争的片子,故事没有太多剑拔弩张,炮火纷飞。导演不愧是多项,他找了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阐述二战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巨轮下的平民百姓,中国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乏战争,但是却极少被人彻底征服,靠的就是像片中这样无名却勇敢的百姓。而刘亦菲也交出了一份非常出色的成绩单,为主创们鼓掌。

58分钟前
  • 墨汁墨汁
  • 力荐

面瘫 空洞 故事太假 一群中国人保护外国人😂

59分钟前
  • -crush on u
  • 很差

剧情太平淡了,刘亦菲这几年走入了一个误区,中韩中外合拍一些四不像的文艺片,本来三生大烂片之后都对她失望了,抱着最后来看看这部提名的电影,真的有点失望。

1小时前
  • 孟三哥
  • 很差

安静简单的故事。太安静。大家可能还是会给刘亦菲贴标签,感觉她永远只能用美来形容。我看到了很多细节,看到了作为寡妇的委屈,看到了她的紧张害怕。大家可能都会说演一个村姑形象大变就会翻身,其实她在我心里,对演员的态度胜过一切,我看到了进步我就觉得她非常好。加油,菲菲。

1小时前
  • 吉吉龟奈儿
  • 力荐

题材说不上很新颖,相比国内ip剧跟各类改编电影,我们不妨给这类小众电影一种期待。相信各位演员在拿捏剧本,琢磨剧本时也更加用心。大伙期待着吧,我认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1小时前
  • 子弹没枪了吗
  • 还行

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一直比较喜欢抗战片的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配乐很赞,场景也很棒

1小时前
  • 奇异零点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