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阴谋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阿里·塔瑞兹

导演:阿里·塔瑞兹

 剧照

渔业阴谋 剧照 NO.1渔业阴谋 剧照 NO.2渔业阴谋 剧照 NO.3渔业阴谋 剧照 NO.4渔业阴谋 剧照 NO.5渔业阴谋 剧照 NO.6渔业阴谋 剧照 NO.13渔业阴谋 剧照 NO.14渔业阴谋 剧照 NO.15渔业阴谋 剧照 NO.16渔业阴谋 剧照 NO.17渔业阴谋 剧照 NO.18渔业阴谋 剧照 NO.19渔业阴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26 00:35

详细剧情

  开创性纪录片《奶牛阴谋》的联合创剧人带来《海洋阴谋》,这部后续纪录片揭示了令人担忧的事实:人类行为已对海洋环境造成广泛的破坏,但这点却鲜为人知。电影制作人阿里·塔瑞兹原本只打算拍摄他心爱的海洋,但后来却发现自己在审视人类对脆弱的海洋所造成的伤害。从污染水域的塑料和渔具,到底拖作业和副渔获造成的不可挽回的破坏,再到非法捕鱼和毁灭性的狩猎行为,人类正在对海洋生物造成重创,进而威胁到整个地球。塔瑞兹的最终发现不仅挑战了可持续捕鱼的理念,任何人如果关注海洋生命、地球的未来以及人类和地球的关系,都将从中得到警示。

 长篇影评

 1 ) 往往知道真相的我们眼泪掉下来

知道真相越多离快乐越远,然后可能发现自己是那个环节中的棋子。

这里推荐一部电影 我们的父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战争中从来就不是处于下棋者的位置,更不要说下一盘大棋。普通人只是棋盘上的棋子,进退之间从来就不由自己做主,也因此,难以摆脱被控制与被毁灭的人生。 战争的输赢,只对于下棋者来说有意义,对于棋盘上的棋子而言,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胜利。即便生命留存,人生也从此被撕裂。 战争太无情,人性太无情,权力太无情。 高高在上的权力面前是看不到新鲜的杀戮和新鲜的热血的 没有比死亡更解脱的了。二战后自杀的老兵何其多。 想到在看二战回忆录的时候,看到丘吉尔写的战略的部署和局势的分析,再想到这些在前线奋斗的士兵,想到弗雷,会觉得恍然隔世,一个在运筹帷幄,一个在浴血沙场

结合当下,早期当大白所谓的骄傲和自豪,自我感动,放到现在的大局观,你还会有之前的感觉吗。

棋子的一生,为资本献礼,被资本侵蚀。感动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权利的游戏

 2 ) 影评 | 豆瓣8.6,网飞《渔业阴谋》:日本海豚湾丑闻,捕杀鲸鱼竟然是怕抢了渔民的鱼?

网飞2021年3月新推出的《海洋阴谋》(又名:渔业阴谋)颠覆了我的认知!一直以为少吃红肉就是对环保做贡献,没想到要保护地球的话,连海鱼也要少吃了。其次,海洋塑料垃圾的大户不是你手头的吸管塑料袋而是商业捕鱼的渔网和渔具。日本海豚湾丑闻实为冰山小小角,知名环保NGO被利益集团渗透联手毁灭海洋。


日本捕杀鲸鱼和海豚的荒唐理由

你知道为什么日本海豚湾要不顾全球禁捕令,而继续捕杀鲸鱼和海豚吗?为了吃吗?不是。为什么?因为海豚和鲸鱼作为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成为了渔民的竞争对手,渔民为了获得更高的捕鱼成果,而不断捕杀鲸鱼和海豚。WTF? 对,就是这么个愚蠢和粗暴的理由。

日本则是全世界蓝鳍金枪鱼最大的产地,每头蓝鳍金枪鱼在东京鱼市的价格在300美元以上,这个市场是个价值420亿美元的大生意。短短几十年,如今蓝鳍金枪鱼只剩下不到3%,并快速走向灭绝。东京高级寿司店的顶级厨师们,难道不知道这些鱼还能吃多久吗?掌握着全球蓝鳍金枪鱼40%产业的竟然是三菱商事。在我查看了该司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里,发现生物多样性方面只字未提海洋,森林倒是关心得挺起劲的。

无辜又智商极高的海豚和鲸鱼就这么被残忍杀死。而日本警察,渔村在极力隐瞒这个事实不被媒体曝光,直到本片的正面揭露。

日本海豚湾丑闻中,另一个百亿规模的产业是鲨鱼翅,鱼翅可想而知流入到了香港和中国内地,影片中说,不要觉得在海洋里见到鲨鱼很可怕,而是在海洋里见不到鲨鱼更可怕。你知道人类捕杀鲨鱼的速度吗?每小时一万一千到三万条鲨鱼被人类捕杀。没有消费,就没有杀戮!


商业捕鱼才是这个产业链里的元凶

除了故意被捕杀的海豚和鲸鱼以外,由于商业捕鱼的原因,被意外捕捞上来的海洋生物也不在少数,每年被商业渔船“不小心”捕捞上来而死亡的海豚和鲸鱼多达30万条,远远超过日本的故意捕杀,而法国则是这一重灾区,当然法国zf也在极力掩盖这一事实。纪录片中受访者说到,为了捕捞8条金枪鱼,干掉了45条海豚,而那家金枪鱼罐头公司竟然贴着“海豚安全”的标识。

我们一直以为我们手中的塑料瓶才是海洋垃圾的罪魁祸首,但其实那些被丢弃的渔网和渔具才是海洋塑料污染的另一元凶,占到46%之多,其对海洋动物的危害更为重大,而人类的吸管只占到0.03%。为什么商业捕鱼行业并未被环保组织针对?因为最终消费者是我们吗?


海洋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战场,而海豚和鲸鱼是主战场里的英雄

如果我们不从道德上来看待这件事情。不能杀害海豚和鲸鱼的另一重大原因是为了我们人类的自身生存。海豚和鲸鱼浮出水面呼吸时,其排泄物为海面的浮游生物提供养分,而这些浮游生物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亚马逊丛林吸收的四倍,为全球人类提供了85%的氧气

海洋可以储存的二氧化碳是陆地上森林的20多倍,93%的二氧化碳都被存储在海洋里面。只要有1%的海洋生态遭受破坏,就相当于9700万汽车的碳排放。在我们呼吁要保护森林植被的时候,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却显然鲜被提及。

影片指出,除了少吃鱼,没有办法可以让海洋恢复平衡。如果我们在呼吁不要猎杀陆地上的野生动物,我们又为什么在疯狂食用海洋里的野生动物呢?我们猎杀的速度已经到了每分钟五百万条海鱼的速度。现在,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如果我们继续按照现在的节奏吃鱼,到2048年,海洋里的鱼就被吃完了

海洋鱼群游来游去产生的漩涡和海浪潮汐有着同样重要的功能,如果有一天海里无鱼,那么海洋必定走向灭亡。

这条逻辑再清楚不过,捕杀鲸鱼和海豚--> 海洋生态失衡 -->海洋死亡-->人类灭亡。

不存在可持续的渔业,只能少吃。

出来混的,肯定是要还的。

丹麦法罗群岛的捕鲸的残酷现场,可能和我国玉林狗肉节“媲美”

关注文艺如何公众号,想听我吐槽个啥,给我留言呗!

 3 ) 杞人忧天---人性的弱点只臣服于宇宙规律

有点杞人忧天了,过渡捕捞导致海鱼越来越少,价格就会越来越贵,吃得起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剩下的少量海鱼会通过繁殖慢慢恢复数量,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同理,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增多,超出地球负荷,于是新冠病毒登场,阻挠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同时也减少了人口,减少了资源的消耗,资源会慢慢恢复。

总之,地球麻麻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调节的,不必过于担忧,少数觉悟高的人力量有限,蚍蜉撼大树,螳臂当车,人性的弱点不可驱除,但在宇宙规律面前只有臣服。

 4 ) 关于灭霸其实是对的这件事

看来看去,最根本的矛盾就在于你基本不可能要求人类做到不吃鱼。

人口暴涨的今天,世界甚至仍然还存在着饥荒问题,那么就意味着大量的食物需求必然会转化为对于其他一切可食用生物的杀戮。尤其是鱼类这种富含“人体所需必要营养元素”的食物。所以只要人口继续增加,我们就会持续不断的掏空海洋。

那么既然不能不吃,那就只有少点人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地球上的人口可能会出于人类的自我意志减少嘛?肯定不会。那么我们可以得知......其实灭霸的idea,还是挺正确的......可以从根本上实现人类又想存续又要活的越来越好的美好愿景(手动狗头)。

 5 ) 我素来知道外国的环保有一部分是生意,但这部纪录片告诉我,那些全是生意

《渔业阴谋》确实是个值得所有人一看的纪录片。我们固然模糊的知道渔业是个非常具有破坏性甚至是黑暗的行业,捕鲸逮海豚是血腥且残酷的行为,外国那些所谓环保组织有生意的成分,也大概知道人对人的残酷压迫在世界上普遍存在。但是能像渔业阴谋这部纪录片一样把这些跟海洋有关的,明目张胆规模奇大却又鲜为人知的烂账说的如此透彻,完整,数据翔实细节饱满的,当今网络上无片能出其右。

作者出于对海洋的热爱,从捕鲸开始了解人类对海洋的破坏,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从捕鲸到捕鲨,再到广泛存在的大量误捕和渔业带来的连带破坏,再到所谓环保组织和相关利益集团沆瀣一气,彻底沦为生意的环保认证,再到被沉尸海底和事后枪杀的渔业监察员,再到因为非法跨国捕捞而失去生计进而沦为海盗的非洲渔民,还有在泰国渔船上被奴役甚至肆意杀害的青年。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当下那些所谓海洋环保组织竟然全部都是生意。海洋中真正的塑料垃圾几乎全部来自渔网和渔具,但是无论公私出身环保组织们都在积极的劝导人们少用塑料吸管,而对真正的问题避而不谈。更进一步,那些“不会误捕海豚”的生态友好标签完全没有任何公信力可言,偶尔上船的监察员完全不起作用,甚至工作过于认真还有被失足落水而死的风险。

渔船需要那么一个证来肆意捞鱼,商家需要环保证明来保证销量,环保组织靠发证维持生计,顾客多花点钱买个自我满足。至于海豚和鲨鱼会不会被捞上来干死,实际上没人真的在乎。

比监管缺失更可怕的是监管组织无意也无力监管,所有人都在利益的驱动下做着对自己来说最无可挑剔的行为—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无限透支自然资源,而这种情况简直就是长江的悲剧在宏观上的恶劣翻版。长江无鱼,我们能接受随之而来的代价,也有禁渔十年的执行力;但是大海无鱼,谁能承受得了这个代价,谁又能让大海禁渔十年呢?有的只能是鱼多了多捞,鱼少了更要多捞。

纪录片的意义并不在于看过这一个半小时片子观众就能把海鲜戒了或者这辈子不去海洋馆,但是当下次见到动物表演的海豚跃出水面时,我们也许能想起在捕鲸活动中被豁开半个身躯,血流遍地的鲸鱼和海豚;在下次大啖海鲜时,也许能想起数量下降超过九成的大量海洋鱼类,能在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作者冒死拍摄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诚如珍古道尔所言: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6 ) 这么憋屈的纪录片还是第一次见

这位小哥拍摄者去了日本,香港,英国,泰国,北欧等地,采访了一圈所谓的"海洋渔业生态环保组织",从鲸豚鲨为什么被捕杀,渔业的bycatch, 塑料污染石油污染,渔业从业者所遭受的虐待,做了一堆像模像样的研究和数据后 得出的结论是 !!! 要想保护海洋生态,那就别吃鱼 eliminate or reduse your intake of fish to let those populations rebound, which's the only way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ocean. !!! I'm be like: Excuse Me????直译:卧了个大槽,他是猴子派来搞笑的吗???我特么还等着看他和捕杀海豚的日本今干一架找各种渠道投诉去把日本今从TAIJI岛赶走大快人心一下,结果人家让他别拍滚蛋他一边哭一边滚走了;去HK拍鱼翅店店主拿椅子搞砸他我等着看他去干架砸了他店铺结果他又灰溜溜滚走了;去泰国采访渔船苦役拍到一半警察来了他又又又滚走了;到了北欧拍到了血腥的捕鲸画面之后他心平气和滴采访了捕鲸者,人家原话是: For me, a fish,a chicken,a whale, exactly the same value. It has one life. 小哥给出的评价是虽然我不认同他说的话但我也不反对 我特么大无语,想上去给他一巴掌[Emm]一英国佬做到那么憋屈也就你了,你们女王可认为全世界都属于日不落帝国的 你让人类不吃鱼是不可能的,那只能让人类灭绝了,大家一了百了,留给地球满目疮痍任其自生自灭[Emm]真.无力吐槽

 7 ) 涨知识也让人震惊并无限反思的《渔业阴谋》

一:海洋生态最大的破坏者尽然不是塑料垃圾,而是渔网等海洋捕捞的工具~

二:利益冲突,环保组织和相关如永续渔业的评定和颁布机构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以此为生~最应该了解相关内容的从业者却不想回答或压根回答不出相关行业的概况和策略办法~

三:由于违背永续捕捞,导致近海捕捞不可持续,于是深海捕捞或跨海域非法捕捞,掠夺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海洋资源,使其以此为生的传统渔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的被迫进行非法活动比如:索马里海盗~

四:暂时的净土,西非海域中各海洋生物其乐融融一片祥和的超大盛况让人更对上述几种情况生痛欲绝~

五:苏格兰的三文鱼养殖不仅无人性,对环境的破坏和最终的客户群体:食客,也极其不友好~我们自以为高品质的橙白相间的三文鱼,竟然是类似于添加色素般人为控制的,真实肉品惨目忍睹~

六:泰国渔业的奴役现象让人震惊,这种类似于农奴制的事情竟然发生在21世纪…

七:最后,以上感悟是事实,但也不能因此就被纪录片的创作团队完全带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视角,从纪录片的角度和海洋保护的角度来说,这一切的拍摄和剪辑都已经完美的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然而从捕鲸人的角度也应该让我们认知到,民以食为天,生存是本能~

八:资本和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促进整体生活水平的催化剂,有冲突得调和,这中间会有矛盾有纠纷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甚至有人有组织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总得循循渐进慢慢来~不排除广告嫌疑,到最后那种从藻类植物提取海鲜身上的口味和微量元素或许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和趋势~

以上,愿海洋生态越来越好,也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健康、和谐、回归生活的本质~

 8 ) 不过都是商业利益争夺的博弈罢了

一个恶行之所以会被揭露 不过是为了掩盖另一个更大的丑恶罢了 一个利益集团的倒下 也不过是因为另一个更大的利益集团要崛起罢了 而你之所以能看到并知道 也不过是有人想让你看到并知道罢了

从杜绝塑料到可持续渔业再到人工圈养 一切都是对大自然无补于事的骗局 而这纪录片给出的所谓终极解决方案 竟然是吃人造肉 让我不得不怀疑 这实际就是某个人造肉巨头公司 捐资拍摄并广而宣发罢了 既吊诡又真实 也让我想到了燕麦奶取代牛奶的上位之路 如出一辙

所谓环保 所谓价值 统统不过是财阀敛财的工具罢了 只要有人类在 地球就不可能会好的了 只要有商业利益在 人性也没办法会好的了 所以啊 该吃吃该喝喝 不必事事过于负罪 再多的感性 最终也只会沦为一个又一个可观的商机罢了

 短评

能不吃鱼就不吃鱼

5分钟前
  • 浮生会少
  • 力荐

虽然主观和偏颇到不大能当纪录片来看,但起码前2/3还时不时能抛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到最后该点题时居然落脚到了“你知道动物都是能感知到痛苦和恐惧的所以全世界人都应该吃素”上我也是艹了。另外吐槽下导演全程的提问都和大一新生一样幼稚,面对一个牵扯到几百万份饭碗、几千亿的利润、数不清的利益群体的产业,动辄一张口就是“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劝世人别再吃鱼呢?” Like WTF????

9分钟前
  • Laplace Demon
  • 还行

纺织行业近年来常常提及由「渔网」制成的再生面料,还在想哪有那么多渔网可以循环使用,纪录片中给出的比例是 46%,46% 的海洋垃圾来自于渔网渔具,而不是文宣中经常出现的塑料吸管,塑料吸管只占所有塑料废品的 0.03%。为什么海洋组织和协会的网站没有人提及渔网渔具呢,这背后又夹杂着复杂的商业利益,就像那些认证的标签,发的标签越多,机构的收益也就越多。工业捕捞对海洋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参与才众,大多数国家都脱不了干系。更不用说,奴役劳工的问题。最黑暗在于政府、执法机构也是参与者。层层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有解决方案的。

14分钟前
  • solo
  • 力荐

从 Cove 开始,又采访了 Ric O'Barry,但最终延申至全球捕鱼业而不是局限在某个国家某个人某个组织,还是非常有眼光的。至于说他们说得对不对,其实有个很简单得鉴别法:我说你错了,如果你没错,你一定会反驳我,而不是让我滚:)

16分钟前
  • 吴政委家小地主
  • 推荐

小成本片子,思路有点飘忽,但里面提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点【46%的海洋垃圾都是渔业的副产物,渔网和捕捞用具,所以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才更大,而不是网络上赚点击率的什么塑料袋和塑料吸管】

20分钟前
  • JUNWK1334
  • 推荐

震惊不足以形容听闻纪录片中列举的无数海洋渔业之中残酷事实、商业巨头和公益组织们、国家政府试图掩饰真相所说的谎言时我的反应。环境保护爱好者必看的片子。

22分钟前
  • 豆咪
  • 力荐

前面不错,最后让我吃植物鱼?滚!

25分钟前
  • 贪心
  • 还行

好瘋喔人類,其實大家現在應該都常態性地覺得大家一起去死一死好了吧

29分钟前
  • stanza
  • 力荐

作为纪录片,没有一个正常的线索,给得线太杂碎,其实对于海洋阴谋,免费劳动力,海洋生物灭绝是因为捕鱼,大部分的海洋垃圾是渔业垃圾,只有脏的鱼和更脏的鱼,吃鱼容易汞中毒,养鱼场存在鱼的疾病等等,最后结论是不吃鱼。虽然有煽动的成分,但对于社会意义确实一些调查的阴谋让人不寒而栗,人类终有一天会把地球吃了的。

34分钟前
  • 木兮
  • 还行

本来觉得有点抓马,又是一部平平无奇的揭露海豚鲸鱼捕杀的常规纪录片,但看到后来确实刷新三观,很多真相是人们无法看到的,那些被大力炒作的内容往往是资本另有用意的洗脑。永远存在贪念凌驾于道德之上的人,掌握资本肆意破坏却要全人类背锅,兴百姓苦往百姓苦。虽然感觉导演有点傻傻的天真,但新闻调查需要勇敢的人,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希望导演能好好活下去,让大家看到更多被掩盖的真相。

37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看到一半觉得“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看完觉得人该自杀了!

38分钟前
  • 💝Dorothy🫧
  • 推荐

很颠覆我个人认知的纪录片,人类还是灭绝好了

40分钟前
  • 阿摸
  • 力荐

迟来的必修课,再也不吃鱼了

45分钟前
  • V
  • 力荐

“可持续”的 discourse 在欧美已进行了十几年,这部影片把这个充满漂绿色彩的词推向风口浪尖。当代的“可持续”屈膝于资本主义的逻辑,这种逻辑的本质就是层层剥削。它让人类一出生就只能扮演剥削和被剥削者两种角色。你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了解得越多越会发现 ethical consumption (道德消费)在这个世代根本不可能。虽然片子里许多信息在开始食素之后都有一定的了解,但看到现实的画面依然还是会气愤不已。Go vegan,尤其是生活在物质丰富地区的人:你要么直接参与对生灵的剥削,要么就是不参与,没有中间选项。

49分钟前
  • Jin
  • 推荐

是我年龄太大了么,对这种纯熟使用各种煽动性制作技巧,试图对极度复杂的问题提出过度简单化答案的东西越来越无感。社交媒体时代的典型思维模式就是零或者壹,这片有意无意的也在落入这种定势。如果要保护鱼,那就大家吃素(作者最后也试图加点其他角度,但和主线比弱的接近没有存在感)。如果要保护环境,那就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顺着这个逻辑我提个“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案:全人类一起商量一下怎么减少人口。如果你想要促成很大的改变,那你需要很多很多人站在你一边。我们干嘛不聊聊怎么让清洁能源比化石能源更便宜,让替代食物比动物食物更好吃。我就想看个把替代食材拍的比所有动物食材都馋人的美食纪录片,咋没人拍这个呢?😂

54分钟前
  • zxygentoo
  • 还行

非常好,填补了一些新认知。。。的确值得考虑合理健康地减少肉类摄入。。。还是有意义的。。。

59分钟前
  • 关雅荻
  • 力荐

Eye opening.原来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大部分来自于丢弃的渔具,而不是吸管。而发持续渔业证明的公益组织是由渔业零售商发起成立的, 80%收入来自于卖认证。

1小时前
  • 白云飘飘
  • 力荐

关于海洋生态问题的总目录,每一个单独的话题拿出来都是庞大而沉重的。如果要拯救海洋,大概首先是禁渔禁捕(长江已经禁渔了,捕杀陆地野生动物已经是违法行为了),其次是养殖(尽量养殖生物链底端的物种,不要养殖顶级捕猎者,畜牧养殖就是这样)。不过这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人类不灭、天理不容。7

1小时前
  • 巴士底的猫
  • 推荐

看片子的时候正好在吃鱼,想把自己剁了。人类要不干脆就灭绝算了然后放大自然自己慢慢恢复平衡。

1小时前
  • 哒哒
  • 力荐

⭐️⭐️⭐️⭐️⭐️⭐️⭐️⭐️⭐️⭐️ 如果说有哪项运动影响改变了世界观,对我而言就是潜水。如果你问我潜水和其他运动的区别是什么。对我而言其他运动是关于专注你自己,而潜水是关于忘记你自己。作为来自另一个世界渺小的造访者,那些ego那些自我实现全部抛诸脑后。我希望他们的家园,之前和之后一样好。我希望有我的世界,比之前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十星纪录片。这个时代已经忘记了Journalismus的存在价值是层层剥开事实真相,不被胁迫,不被收买。还有,不吃鱼了。

1小时前
  • 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