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记录片香港2001

主演:内详

导演:周華山

播放地址

 剧照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09-25 20:57

详细剧情

  「摩梭」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是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男不娶、女不嫁,人们终生与母亲同住,没有主流社会的婚姻与家庭。摩梭人重女不轻男,没有「男压迫女」或「女打压男」的问题﹔女女男男在性别与性事上轻鬆自在,人间罕见..。在如此平等、自在的文化模式裡,会刺激你反思哪 些?我们又学到什麽?工作小组在没水没电的摩梭山区裡生活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收穫甚丰,且完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本片没有旁白,纯由摩梭人自行述说,透过老中青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  本片亦为「摩梭山区教育基金」筹款,门票收入扣除场租、全数拨归「摩梭山区教育基金」,以期山区失学儿童能重返校园。仅50元门票,已足以支付一个山区小学生的半年学费。  导演的话  在没水没电的摩梭山区生活了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如鱼得水,收穫甚丰,并拍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此纪录片没有旁白,纯粹由摩梭人自己说话,透过老中青三个(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

 长篇影评

 1 ) 保护精神乌托邦

看完《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只能用全程都特别震撼来形容我的心情了 第一次重新开始思考 何为先进 何为落后 第一次被“比我们落后的文化”震慑得难以言喻

这个泸沽湖看似破落的山村 在了解后看来 我只能说它是超前的精神乌托邦

以前只在国家地理上看过有关摩梭族的走婚制 其实如果只从书面上来看 这个形制确实显得不遵守伦理道德并且落后 但是当它从摩梭女人嘴里详细地阐述出来时 我才知道它看起来落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用我们的文化和思想去解释它

只有亲身在这种乌托邦精神熏陶下长大的女性 才能坚定不移地解释我们眼里那些所谓不伦、女权的矛盾 不然的话在汉族绵延千年的父权文化下长大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理解清楚 其实就连那些矛盾也是父权思想才会产生的疑惑而已

“当家不是当权” 就这样简单一句话 父权社会需要辩证看待 摩梭人认为理所当然 无需解释

一开始我觉得所有女孩都应该看这部纪录片 现在写这么多以后我觉得也许大家都该看看

不知道时隔商业化加剧的十年 泸沽湖现在是什么样子 但一旦想到先进的思想终究难以存在于人口大流动的现代社会 只能囿于大山深处的村落 本来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但起码片子里的摩梭人很幸福 这又很值得庆幸

无婚姻 无丈夫 无父亲 无男女有别 这个小山村剩下的 只有自由和爱

 2 ) 走婚非婚姻制度,更非男人天堂

先厘清一些概念:

“摩梭族”:官方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不存在摩梭族,规范来讲就叫摩梭人。泸沽湖地跨川滇两省,四川那边的摩梭人划归蒙古族,云南这边的摩梭人划归纳西族。

摩梭人习俗: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摩梭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出生、死亡(葬礼超隆重)、成丁礼(男孩女孩的成人礼)。也过春节、满月酒等节日。

花楼:摩梭人的花楼,一般为母屋旁另一幢二层楼房,楼上为女子与她的阿夏的“洞房”。这里是感情真挚的净土,这里是无拘无束的方舟。这里没有任何意义的交易。

走婚:走婚是一种母系社会的人类繁衍生活习俗,并非一种婚姻制度(没有财产关系何来的婚姻)。婚姻制度的本质是基于性关系或生育关系或情感建立的财产经济关系,摩梭人的走婚不涉及钱物经济,只单纯的感情关系、性关系。

关于走婚

主流的走婚并非一夜情,但也不排除有的男的一夜之后翻脸不跟女方来往的情况(该纪录片中老奶奶的第二个男人就属于这种,一次怀孕,命中率真高啊)。这时候女方权当真心错付,也没有贞节贞操的观念,再寻觅下一个中意的男人即可。也有的女方被伤情之后,终身不再走婚,保持独身主义。

女方同时保持多个男方的走婚并不多见(即便有也是悄咪咪的不会被人知道,否则被家族视为有损颜面),况且走婚不是男方想走就走的,不但要遵循偷偷摸摸“暮来晨走”不能给女方家人撞到的习俗(被撞见视为无礼),最关键的是得获得女方的同意或邀约。女方某天不开门则表示结束这一段感情关系。也就是说在走婚关系中,女方有着压倒性优势的择偶权。

主流的走婚,仍然是同一时间段内的“一夫一妻对偶制”,多数性格契合的走婚,一次走婚,终身为伴。任何一方丧偶,可以再寻觅走婚对象,也可以终身保持独身不走婚。简单来说,走婚就是没有结婚证、没有财产关系的承诺式夫妻关系,“是分是和”全凭双方感情关系,不涉及任何财产经济纠纷。由于政府要求领取了结婚证的,女方并不看重这张纸,扔了找不着的大有人在。

女方有孩子之后,孩子满月要举行父亲认亲仪式,防止同父孩子间以后乱伦等伦理问题。也就说,只要举行过认亲仪式,孩子必定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也许可能没有任何生活来往),但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尤其是妈妈姐妹多的话,大阿咪、二阿咪、三阿咪,全都是孩子的妈妈,孩子不问绝对不会知道谁是生母)。

走婚父亲不必负有养育自己亲生孩子的负担(当然你主动给女方家送米送面送东西也没人拦你,全凭良心),但需要负担养育自己同胞姐妹的多个孩子,孩子会称呼你为“舅舅”(事实上你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如果男方家族里没有姐妹,那么娶一个女子回家生孩子则成为家族头等大事,生的孩子将来可补充家族劳动力。

“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说的就是摩梭人“女尊男不卑”。男性地位并不一定比女性低。没承担养育责任的男性地位自然就低,得听家族里老祖母的。一旦当上“舅舅”承担养育姊妹孩子的责任,男性地位就上来了,老祖母也会把你当真正的男人看待,孩子们会十分得尊重“舅舅”。

走婚享受了权利,一定会承担相应的义务。想天天吃白食,绝对不可能的。哪怕按汉人猥琐逻辑,白食最多吃一次,然后被家族、全寨子指着鼻子骂,赶出寨子。

结婚有什么好处?按恩格斯的观点,婚姻制度就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要好处才肯结婚那最好不结。


关于母系社会和父权社会

母系社会和父权社会的本质并无不同:都是为了维护家族利益的稳定与继承。区别只在于母系维护的方式,相比父权维系的残酷和六亲不认,要温和一些。

母系社会认为,基于确定性血缘关系的大家庭更为稳固,因为那时候也没有什么DNA亲子鉴定技术。娘胎里掉出来的孩子,必定是自己亲生的。

父权社会认为,基于不确定性的父子关系建构的权力财产继承更为稳固。女眷可以一波波换,但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是存在一个问题,父亲永远会担心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亲生的,可即便不是亲生的,养育多年加上财产和权力的诱惑,没有子女会因为所谓的血缘关系,而放弃唾手可得的财产和权力。即便你不是生父,子女也将会视你为生父。(最典型的例子:完颜洪烈vs杨康)

故,父权社会的逻辑:财产权力>一切; 母系社会的逻辑:血缘关系>一切

而,母系社会看中血缘关系,最根本还是为了维护家族血脉延续的基本物质基础,基于性关系搭上的外姓男人不可靠,只有同血脉的兄弟姐妹是最可靠的。

然鹅,无论是父权还是母系,只要有金钱的介入与诱惑,所有人性都变得不可靠。

泸沽湖的摩梭人,在没被外来旅游业污染前,人性是纯朴的,湖水是可以直接喝的。

 3 ) 母系社会和理想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部九十年代拍的纪录片,虽然年代比较久远,但作为人类生活形态的考察,这边片子有深刻的价值。

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了几个摩梭族家庭母系社会结构的生活方式,相对于现在的父权社会,展现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

在那里,性别不是问题,正如片中主人公所说,她的小孩出生的时候,她们第一时间压根不会去管这是男孩还是女孩,她们思维里面没有男女分别的观念。因为,对她们来说,男女都一样的,不是说书面上的平等,而是骨子里觉得没什么区别!

作为女性,她们不受婚姻两人家庭生活的束缚,当遇到了自己觉得心仪的男人,她们会跟她们结婚,结成夫妻,但不是传统意义的二人夫妻,或者说变成一个丈夫的妻子,丈夫的老婆之类的,她们没有从属于丈夫的观念。结婚以后,女人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她们的母亲那里生活,只是男人会晚上来她们家过夜,享受某种“爱情”的成果。而且,如果两个人的关系破裂了,女人完全可以在去找第二个男人,或者第三个...而女人的孩子则在母亲家庭里面抚养,她们遵循“爱”的关系,而不是财产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是自由的。不必受限于成为一个男人理想“女人”的形象,她们可以作为掌“家”的人,如果她们能力允许的话,而且获得整个母亲家族人的认可,从而有更多的选择。

作为男性,同样他们一直也是在母亲家庭里生活,而且承担这抚养自己姐妹孩子的任务,在影片里没有说出如果是兄弟,他们在大家庭里是如何相处的,但是从养育孩子的情况来看,因为是姐妹的孩子,我想他们一定也没有偏袒谁,或者为某个孩子强加自己的理想生活或观念给他们的任务,这种生活方式应该会让孩子也更加民主、平等,孩子们并不会有嫉妒成为父亲理想的愿望,最多他们可能会习得更多关于在家庭里怎样和睦相处的观念,而不是竞争,对立,成为“老大”之类的家庭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方式避免了因为两人小家庭留下的和自己兄弟争夺财产、女性到了另一个家庭婆媳关系的问题,以及家庭的统治和占有权的问题,所有人各自扶持自己母亲的大家庭,我觉得这种家庭关系一定是稳固的。

总之,个人认为两人世界的小家庭的观念根源于父权社会的占有欲以及财产私有制的观念,正如马克思理论讲到的,两个的婚姻传统都是来自于商品社会,大概这种竞争、掠夺、争夺权力是人类赖于进步的基础,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好的,但在以“发展”评定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下,那些权力上位者,当然会认为,人类的个体幸福算什么呢?!

 4 ) 观后联想片

片子大概拍于1999,对于94年去过泸沽湖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多惊艳,也少了猎奇心态,倒是大致相同的时段让我怀念当年!

当年我和另一个小姐姐在丽江花1800租了个夏利车,司机是个纳西族与南京流放汉族的混血男孩子,似乎还不满18,当时的我也是无知无畏,非要连夜赶往泸沽湖,结果那一晚一路……狂风暴雨。当年的山路,真是销魂!一夜未眠,走到宁蒗县城,我们三个都困乏得不行,缩在车子里迷糊了一两个小时,待天亮才重新出发。到了泸沽湖,小司机就发烧了。现在想想真是对不住他!

那时的民居木屋还依水而建,推窗就是湖,伸入湖中有个小木栈,早上我蹲在木栈上用清冽的湖水刷牙,鸭子在旁边游来游去。晚上的跳锅庄和赛歌,汉人游客完败!因为没电,早早就睡了,伴着木床的香气,异常厚实的被褥,还有被褥上的太阳味道,我睡了那段旅程最沉最香的一觉。因要赶路,早上4点半就起来了,意外的是院子里的小锅炉里已经烧好了洗漱的水,内心感激。回丽江的一路,坐前排陪着小司机,怕他疲劳犯困,他说你想听什么歌,我给你用纳西语唱,这一路,那个小姐姐在后排睡觉,我和小司机唱了一路……他,叫“李光武”。

不是影评,只是观后的联想片。人生有意义吗?真的没有,都是蝼蚁。但来过,见世界,见人情,去感受,去感动,不枉。李光武,你还记得一起唱歌的我吗?

 5 ) 摩梭人与泸沽湖

初中的时候从书上了解到了泸沽湖与摩梭人与众不同的走婚形式,三年前终于如愿去了泸沽湖。

围坐在摩梭人的家中听她们讲述历史,远比从纪录片中能得到更多的感触。在这样一个母系社会里,女性在整个家庭中的作用比男性重要的多,也承担更多的责任,男性角色被弱化,却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年长的祖母是最受尊敬的,睡在被子高高叠起的床上,享受所有人的悉心照顾。

夜晚的篝火晚会,当地摩梭人唱起山歌,跳起舞蹈,简单学习之后加入其中,更深切地领略摩梭人的魅力。乘舟漂荡在泸沽湖中,掬一捧水直接饮下,目光所及之处遍是“水性杨花”,如此纯净美好。

通往泸沽湖的道路漫长险阻,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中诞生的摩梭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社会生活,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打破了摩梭人宁静安逸的生活,也给摩梭人注入了一些新的东西。商业化是一定不可避免的,最纯粹的永远都是被怀念的。

比起羡慕摩梭人,其实更渴望的是拥有像摩梭女性一样的自由和力量。

泸沽湖水真的很干净
清澈纯净
篝火晚会

 6 ) 愿摩梭人的文化长存

前两个月在泸沽湖听彝族大叔导游讲,在摩梭文化村听摩梭姑娘讲他们自己的文化,和看完纪录片之后,更加理解了走婚文化。 当时就觉得是值得借鉴的文化和思想,有很多可取之处,也很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觉得部分城市人和摩梭人对比起来更在乎钱和得失,摩梭人的人情世故更加纯朴和自然。 一辈子和外婆母亲兄弟姐妹一起生活,这样的大家庭确实很温暖。 而且走婚也是真心爱彼此,才会在一起走婚的,没有感情了,女性有主动权说分开,没有金钱和孩子的瓜葛,没有三姑六婆的道德捆绑,不会因为没有感情后的分开闹得鸡飞狗跳。摩梭人是独立自由的,是以一个值得大家尊重的个体存在的,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更好的让家庭生活幸福。 他们很尊重母亲,对外婆和母亲兄弟姐妹的爱格外明显,对比一部分城市人,不孝的人有多少。 在泸沽湖的时候那个摩梭姑娘说城市人家里最好的东西一般都给最小的孩子,他们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是给外婆的,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她就不在了,能多相处一天就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我觉得这个也是很优质的习惯。她说我们不在乎挣了多少钱,只在乎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就是非常幸福的事,他们的幸福感很强,“穷”却富足,很多方面真的让我觉得很走心。

 7 ) 漫谈摩挲人的母系大家庭

摩梭人不结婚,而是走婚。男人晚上来女人的房间过夜,第二天一早回母亲家里。你和几个人走婚、走不走婚,都是自己的自由。

摩梭人的居住组织形式是大家庭,大家庭承担了生产、生活、后代抚育、感情慰藉等诸多功能。每个大家庭有一位女性来做当家人,她们需要承担很多家庭事务。这种家庭形式使得两性关系得到解放,两个人发生性关系或建立亲密关系的唯一前提就是感情。

摩梭人不强调男女间保持忠诚,感情是流动的。只要女方不再接纳男方上门,关系就算终止了。一旦两人的关系破裂,对双方的影响都并不大,因为他们还有彼此的大家庭。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感情和后代抚育支持。大家可以在两性关系上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摩梭人从未出现过情杀。

这种母系大家庭的生活单位也淡化了亲属间亲疏有别的概念。孩子从小可以得到众多长辈的关爱(外婆、舅舅、姨妈),和妈妈兄弟姐妹的孩子一起长大。他们不分堂表,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

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对亲属亲疏关系划分的原则。我们通常都认为和自己核心家庭内部的成员最亲,下意识会觉得父亲要比舅舅/伯伯要亲,母亲比姨妈/姑姑要亲。这自是出于父母对我的养育,以及共同生活发展出的亲密。如果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有很多个“阿咪”,她们都和我共同生活、对我都一样好呢?血缘对于亲疏关系的决定性有多强?有多少又是由家庭组织形式造成的?

摩梭人修房子全村人来帮忙,忌讳谈钱,家家户户用木门,受教育程度低(讲真,生活在那里,我做文盲也不会少开心一点)。这些特质倒是回扣了费老所说的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摩梭人的大家庭模式需要诸多条件。他们生活在山村里,商业不发达,人口流动程度低,大家庭的成员也都基本在位,是妥妥的熟人社会。不知道这代年轻人长大,会不会都长期在外务工?在外务工就涉及到独居,或者和伴侣同居。孩子是留在大家庭里,还是带在身边?又或者,这样的大家庭是否还会存续?如果当地旅游业找到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他们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能够继续留在当地,延续摩梭人的文化和传统。这当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短评

11年去骑行环泸沽湖,景美人善,正如片中说的,人和景相濡以沫。被采访的摩梭姑娘说她的伴侣,因为汉化,小家庭思想较浓。而摩梭人的家族观念值得参考,兴许能对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国家庭带来的苦果有所调节。当家不是当权。结婚最大的好处?想一想,不知道。

5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很有意思的一个选题,关于有着浪漫走婚习俗的摩梭族,影片不带任何偏见的轻轻拨开了“女儿国”这层神秘面纱。早前就有所耳闻的一个少数民族,在这部纪录片里面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虽然胜在纯粹,但是时间和内容充其量不过是一部电视纪录片的体量,而且大多数议题都是蜻蜓点水似得,缺乏深度,仅仅停留在表面。特别是最后作为少数民族景区,外来文化,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仍然缺少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6分钟前
  • 不吃香菜谢谢
  • 还行

不太认同很多短评里说的“先进”或“超前”,不同地理和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婚姻产物,各有利弊因地制宜罢了。一边倒的评价反倒让我觉得是导演的拍摄角度有偏颇,在提问时有过多的引导,不够客观。

10分钟前
  • Sipinggggg
  • 还行

慕名已久的片子,看完更慕了,来世愿做摩梭人。大学毕业前在宁蒗县永宁乡待过几个月,驻村时就住在摩梭房东的木楞房里,对泸沽湖有片特别的乡愁。这个片虽然采样自1999年,说的却是我觉得十分接近“诗”的家庭组合形式和亲密关系实践,这一点甚至还可以延展到劳动和社会化生存,颇为神秘的前现代留存现在看来是一整套创造性解决方案。神奇的是,不少摩梭人对此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和深刻的认同。摩梭女孩的父亲说“彩礼不接受,我不卖女儿,不做金钱的奴隶。”摩梭当家人老奶奶说“当家不是当权,两个人互相喜欢就养一个孩子。”摩梭女孩自己说“游客问我们还走婚吗?我气坏了,反问一句你们还结婚吗?”这一个个可爱的人,从不把“诗意”“栖居”之类的词挂嘴边,倒是比哲学家都活得明白。

14分钟前
  • 伶仃兽
  • 力荐

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形式,看似封建,实则超前。

16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力荐

当86岁的阮苦达度奶奶一边一手夹着烟 一边坦然自若地面对镜头悉数她这辈子睡过的男人们时 真的不要太酷飒啊...白天和最亲的亲人们生活在一起 晚上又能找到心爱的人 关键是还不用体会组建小家庭的一地鸡毛式生活 我的妈这是什么神仙生活...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21分钟前
  • 小栗兔美
  • 推荐

像这样生活太好了,perfect! 真有点冲动想去做摩梭女子啊

25分钟前
  • 西峪
  • 力荐

好科学的家庭结构啊 和相似生活习惯的人生活 根本不会有矛盾 也没有欺骗背叛一说

27分钟前
  • 金月十
  • 力荐

即使母系当权,不温柔的摩梭女人依然像父系社会中的女人一样承担了大量养家的劳动。从全村免费帮忙建房和儿子不知亲妈来说,母系社会确实更偏向公有制的共产关系。母系大家族的安全感,消解了父系社会中性缘关系的至高地位,也侧面击破了缥缈的爱情神话。所谓的爱,不过是人类社会化中的一种抱团形式带来的安全感。而父系社会中的女性,因为出嫁丧失继承权而无产,在夫家寄人篱下居于非平等、被统治的下位者地位,让安全感缺失,爱情也就更稀缺珍贵被捧上神坛。

29分钟前
  • 恰恰
  • 力荐

酷 非常好 可以推行啊 非常顺应人性的制度 作为女性我觉得这个制度对女性很好

33分钟前
  • Lsophia
  • 力荐

当家不是当权,跟着电视哭笑很无聊,毕竟是演出来的,结婚最大的好处,不知道,外面的女人温柔漂亮却中看不中用,摩梭女人勤劳善良,

37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还行

特别通透的人际关系。晚辈对长辈,尊敬。长辈对晚辈,爱助。爱人之间,平等,尊重,保持距离。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你有走婚的权力,也有不走婚的权力。卸下道德的枷锁,我们都能活得更自在些吧,无论你的性别是什么。

39分钟前
  • 杨桃小猫
  • 推荐

4.5星。原始,通透,本真,纯粹。发人深省,有影响到我的观念。

42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力荐

令人惊讶的是,这里面的男人们幸福感也很高,看来母系和无婚姻状态才是人类幸福感的最优解

4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希望自由平等的泸沽湖不要被愚昧落后的汉族封建男权社会所污染。

51分钟前
  • 陆小凰||我爱浪味仙小康牛肉酱
  • 力荐

全程闪耀着 你们汉族封建思想有病 的光辉哈哈哈哈,能有一大家子亲人一起分担幸福忧愁,还有个人的自由,人家才是真的先进

55分钟前
  • D
  • 力荐

看看她们,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三观都正得可怕,两相对比,再看看我们,愚蠢封建的野蛮人,男权社会真是恶臭不自知,还妄图去染指这一方纯净的小天地

58分钟前
  • 威猛壮猫
  • 力荐

原始的,可能是封建的,却也是超前的 / 【结婚有什么好处?—— “不知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Qoo Milky
  • 力荐

结婚的好处,我想想…不知道。

1小时前
  • 女学生在线陪聊
  • 推荐

好有趣,又本真又纯粹,所谓的社会规范面对真挚的“心意”有些荒诞而不着调。从未了解“婚姻”为何物,汉族人来了才明白这是什么。看完后想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样貌。“我和他是两个独立的人,我是我,他是他。我最多会说,他是我孩子的父亲。”“如果我孩子的父亲和别人走了,那我没办法因为他的心已经离开了。”“我女儿和一个汉族人结婚,他们的习俗是男方要给女方钱算礼金。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不是卖女儿,我女儿和你结婚了也不是你的。男性要尊重女性,不尊重女性,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母亲。”可爱。

1小时前
  • WEST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