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区

剧情片其它2015

主演:罗兰·默勒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路易斯·霍夫曼  乔尔·巴斯曼  埃米尔·贝尔顿  奥斯卡·贝尔顿  奥斯卡·柏克曼  莱昂·赛德尔  劳拉·布罗  马德斯·瑞艾森  

导演:马丁·赞里维特

 剧照

地雷区 剧照 NO.1地雷区 剧照 NO.2地雷区 剧照 NO.3地雷区 剧照 NO.4地雷区 剧照 NO.5地雷区 剧照 NO.6地雷区 剧照 NO.13地雷区 剧照 NO.14地雷区 剧照 NO.15地雷区 剧照 NO.16地雷区 剧照 NO.17地雷区 剧照 NO.18地雷区 剧照 NO.19地雷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2

详细剧情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大批被捕的德国士兵成为了俘虏。战争期间,德军曾在丹麦西海岸埋下了超过一百五十万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则被迫成为了活体地雷探测器。  在丹麦军官卡尔(罗兰德·莫尔 Roland Møller 饰)的带领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虏们开始了排雷行动,他们用双手,用双脚,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净化着长长的海岸线。然而,当任务结束之后,当幸存的孩子们满心欢喜的以为他们终于逃脱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乡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另一项同样残酷的任务。

 长篇影评

 1 ) 地雷不只埋在沙土下,还埋在肋骨下

(文/杨时旸)
    面对仇敌,我们能否透过对方的“身份”,抵达对方的内心,这是衡量一个人平庸还是伟大的尺度之一。身份是对立的,但人性是普世共通的,有些人永远周旋于表层身份而陷落于无尽的仇恨,而有些人则在日常相处之后,彼此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精神交互。
    相比于那些有着战争场面的二战片,这部《地雷区》是平静的,但是,那些荒凉而静谧的日常之下,却隐匿着随时可能炸裂的危机。地雷不只埋藏在沙土之下,也埋藏在人心和人性的深处。
这是一段由真实历史改编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二战结束后,丹麦的海岸线附近还留置了大量地雷。2000多名德国战俘被送往雷区,排除了丹麦西海岸150多万颗地雷,代价是一半战俘的伤亡,而大多数都是非常年轻的男孩儿。
  《地雷区》讲述的就是一个排雷小队的故事,一个丹麦军官,看押并带领着一群德国战俘男孩,在无人的海岸线上,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一颗颗地雷。某种程度上说,让这些德国士兵排雷是一种带有极度恶意报复性的行为,他们曾经占领丹麦五年,现在,丹麦军人想看着这些败寇被自己种下的恶果炸死,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加快意恩仇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情感特别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监督这项工作的军官卡尔来说,意识形态、仇恨和战时的敌对情绪是一回事,而每天朝夕相处之后,看着这群年轻男孩儿饥寒交迫,又一个个被地雷炸成碎片,是另一回事。这群孩子的年纪差不多可以做他的儿子。在心里,他或许一次次告诫自己,这群人是侵略者,但生活中,他看到的却是一群盼望着回家与妈妈团聚的无助的年轻人。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很奇妙的东西,当我们把人当做一个符号去对待,我们可以轻易地痛恨和杀伐,但是,当他们还原为一个个有肉身有情感的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不自觉地泛起微妙的波澜。这种东西叫做同理心。某种程度上说,是同理心让我们真的成为人,而不是冷酷的动物或者机器。我们对他人可以感同身受,无论他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爱人。有时,这让我们感觉内心充盈,但有时,也让我们无所适从。比如,卡尔现在的处境就是如此,从职业身份来讲,他必须冷酷无情,这是军人的本分,他应该把他们当做一个个工具和物品,但是,他们每天对话,交流,他不可能不动感情,而作为人的身份,他把他们当做普通孩子。从职业身份上反观这种行为,“同情”就约等于“动摇”,尤其在这种战争刚刚结束,人们的气愤远未消除的时候。
    纳粹当年对于犹太人的清除,有一个前提性的基础,就是一点点从语言和行为上将后者“非人化”,用臭虫之类的比喻指称对方,时间长了,润如无声地让人们对后者下手时再无心理芥蒂。而如今,似乎一切都开始悄然翻转。如果卡尔真的不把那群孩子当做人来看待,那么他不就变成了自己反对和憎恨的人吗?自己和纳粹又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除了这种个人精神层面上的人性困境之外,还有着来自现实层面的压力。他的长官用一种义正辞严的方式遥控指挥,而底层士兵则把这群孩子当做发泄愤怒的劣等生命。卡尔对孩子们承诺,完成这次任务,就会很快回家。但最终,他发现,上级根本就没想让那群战俘轻易地离开这里。卡尔接受不了自己变成一个“亲敌者”,而他更接受不了同僚对于男孩儿们的殴打和捉弄,这关乎自己的良心。
    这类把普世人性放置于特殊战时对立中的设定,其实并不少见,而这部《地雷区》中,有着更为残酷的场景,那群徒手排雷的孩子们,经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炸断手脚,而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抱持着能够完成任务就能够回家的愿望。但最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怀揣着愿望走向了死亡。
    《地雷区》有一种蔓浸无声的情绪变化,最初,卡尔对那群孩子施以拳脚和责,后来,他坐下来和孩子们聊天、开玩笑,甚至给他们放一天假,在沙滩上一起踢足球,看起来更像来海边度假的老师带着一群学生。那漫无边际的白沙滩,原本应该是一片风景,但现在却意味着死亡。当卡尔从暴躁的军官变成随和的男人,我们才能明白,卸下所有身份,以人的面目彼此相对,那一刻,战争才真的结束了。停战,不只是现实的炮火不再燃起,只要人心中的炮火依旧燃烧,战争就远未结束。
    最终,卡尔做出了一个选择,他放走了那几个幸存下来的孩子,让他们越过国境线。从职业军人的身份上说,他犯了个大错,但从人的角度上说,他用自己的善举,真正终结了战争,排除了心里的一颗地雷。

 2 ) 在“德国人不挖,难道要丹麦人挖吗”之外

几个小时前,在资料馆看完该片,看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其实我自己也忍不住自问:“这些地雷,不让德国人挖,难道还要丹麦人挖吗?” 再细细想来,便发现这问题实在没意义。影片要讨论的,是“地雷该谁挖”吗?显然不是。二战结束后,约两千德国人在丹麦沿海挖地雷,大部分为年轻人,且其的一半在这项任务中丧命或重伤。这已是历史的事实。而战争的历史敏感性和战争中人性的复杂,让这一问题无解,并将永远无解。 所以,影片展现的和讨论的,正如导演所说,是在战争结束后,在后战争时代,人们怎样生存的命题。片中的人物,被抽离了宏大的国族身份,而成为某一类个体。从而显示出更多的人性。他们的故事,至少让观众感知,战争的双方胜败与否。个人总是辛苦的生存,无论肉体还是精神。 控诉战争,向往和平的影视作品,国内从来不少。看来看去,总是敌人多残忍,我军多坚强。最终苦尽甘来,红旗高展,观众长舒一口气。展示战争残酷的同时,总也不忘隐隐灌输敌人的可憎。与其反思战争本身,可能更多还是买下了恨的种子。如《秋日》《鬼子来了》《南京南京》等另类视角的影片还是极少。 而《地雷区》无疑提供了展现后战争时代的另一视角,一群年轻的德国小伙子,在海边一个个拆除他们父辈买下的地雷。而这种生存困境的原因,并不在丹麦,而在于战争本身。影片不对双方进行深度的是非判断,而是呈现一种难解的处境。一种由战争本身,而非战争中的某一方,或某个个体造成的困境,因此,看完了影片,观众终于可以去反思战争,从而向往和平,而不是心存憎恨。 当然,我也十分好奇该片在丹麦本土的票房情况与观众接受程度。可惜问题没能问出。也许欧洲的一体化以及德国在二战后的积极作为,能够削弱战争造成的历史性的国家隔阂。而当下中国的情况不能与其一概而论,因而我也无意拿国内抗战影片与之比较。试想在如今背景下若国内出现类似影片,我也很难在情感上进行认同。对于本片,我无意同情某方,而是深思于它提供的看待战争的视角。真正的用个体身份考察战争,反思战争。从战争本身出发来反对战争。

 3 ) 一个惊喜和一个遗憾

       影片有一惊喜,和一个遗憾。惊喜是第一颗地雷爆炸的处理。任务开始前的简单集训,没有经验的士兵挨个进入半封闭空间,独自拆除一颗地雷。镜头忠实再现了每一个士兵进入后拆除地雷的状态,有快有慢,有稳有急,一直吊着心,就知道有事情要发生,却不知什么时候发生,是哪个士兵第一个遭遇不幸?终于这个士兵犹豫、害怕,镜头定格在他迟迟不敢下手,怕是就他了,军官走进来催促,怕是要和军官同归于尽了,士兵却执拗颤抖说一定要自己拆除,军官走出来,对旁的军官说捂好耳朵,不几秒,士兵提着拆好的地雷走出来。心里佩服,感慨处理的简洁诙谐,有惊无险。欢喜士兵的近景晃过一个人影,另一个士兵去拆他的雷,以为是轻松的恍惚镜头,还在看欢喜士兵和为他欢喜的队友,军官似乎也松口气,要说他的允诺。砰!里面爆炸了。被人忽视的意外。由于第一次面对这么强烈的对比,我身体不自觉跃起,可能也发出了惊声,泪一直蔓延到中场。
      遗憾是双胞胎兄弟自觉选择死亡的片段。自兄弟遇难后另一个兄弟一直旁若无事,通过昆虫、老鼠观看生命的意义。这天农场女孩无知走进地雷区,大家奋力解救,他迟迟出现,心意已决,旁若无人走过危险区到女孩身边,镜头慢下来,夕阳格外柔和,只有女孩和他,拆下上次缠在玩偶腿上的纱布绑在头上,让女孩觉得世界多么宁静,大哥哥还有一个对他格外重要的兄弟。镜头转到旁边,排除地雷的队友刚好到达,女孩被安全送出。然后是他的背影,未动,我便知道他要选择什么了。镜头从这时起给了很多队友骚乱和队长及军官的特写镜头,加上他自己心意已决的神态特写,略显拖沓像电视剧告别场景。接着他转过身走向危险区,不归路,自主选择的凄美与自由之路。镜头拉远,暖色调沙滩,众人和他分置两侧,他走几步,蘑菇云升起幻化成灰。遗憾的是,这时为何不给女孩一个特写镜头。我想看到与这个走向死亡的男人才发生静谧关系的孩子,是怎样的状态,她眼前如此鲜活戏剧而反常的事件势必对她造成影响,她以后对世界、战争、生命的认识势必会源于此。为什么不对孩子进行稍多一点的描写?这么美丽的死亡之路是不是需要更深情一些?孩子在影片中出现的意义是不是可以更认真一些?
       影片的题材对中国人至少是全新的。战后德国战俘留在丹麦,拆除他们埋下的地雷。强者变成弱者,以前纳粹别人,现在被别人纳粹。影片中的小分队都还未成年,貌似世界观还未成立,就来为国家买单。所以战争结束了,可是结束了吗?残酷持续,伤痛持续,伤口需要多少年愈合?就这一点很容易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这显然不是极致之作,但也有惊喜之处,何况题材另辟蹊径,已经俘获很多人的心。结合最近看的影片,就完整性和动人程度来说,个人更喜欢韩国洪尚秀导演的 《这时对那时错》。算是友好推荐吧!

 4 ) 痛苦经历才能更好的反思战争

德国在战败后被分区占领,首都甚至成为冷战后东西方阵营对立的最前沿。远在异国他乡的战俘无暇顾及,这也直接形成了德国年轻一代对于战争的认识和反思。反观日本,在冷战序幕即将拉开之际无条件投降。不仅没有废除近代天皇制度,还在朝鲜战争中直接变成了美国雇佣军。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日本却认为理所应当,退伍士兵被当作国家英雄享受高额社会福利。在中国以德报怨的思想下,不仅将日本战俘礼貌遣送回国而且免除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其中不少战犯和军国主义分子更是混进了政府高层掌握政权,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粉饰历史的传统也是由来已久。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年华沙之跪,这不是软弱,而是大气。正视历史,承认错误,方得崛起。

 5 ) 伏地之魔——“地雷电影”与电影中的地雷

原载于《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第6期,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2015年,丹麦可谓是战争片市场中杀出的一匹“黑马”。从《开战日》到《战争》,一路高潮迭起。2015年12月30日,《地雷区》在年终岁尾上映,为当年丹麦的战争片做了完美的收官。以《地雷区》为代表,在战争片中,看似不起眼的地雷,却从未缺席……

恶魔在脚下

对中国观众来说,提起电影中的地雷,恐怕首先想到的是黑白电影《地雷战》。很少有人知道,《地雷战》实际上是军事教学片。只不过在特定的年代,也作为爱国主义故事片放映,并加入了耍弄侵略者的情节。在真实的战争中,地雷却不会带来丝毫戏谑。很多反人员地雷的装药量刻意设定为不会致人死亡,但一定会致人伤残。这使地雷对步兵产生的心理威慑力,有时甚至不亚于狙击手。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雷才是真正的“伏地魔”。

所谓“布雷容易,扫雷难”,《地雷区》正是将焦点锁定在了“扫雷”上。电影的历史背景取材于真实——二战结束后,丹麦政府命令德军战俘,清除德军在丹麦布设的地雷。德军2000名战俘以半数伤亡为代价,清除了150万颗地雷。这看似“活该”的情节,却被影片以特殊的设定所化解。二战末期,德军已经山穷水尽,甚至将少年儿童也推上战场。他们的“无辜”,也正是后来同情他们的丹麦军官“人性爆发”的根源所在。如果战俘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党卫军看守,那么无论是电影中的人物,还是观众,都不会产生丝毫怜悯。

与《开战日》《战争》一样,《地雷区》充分体现了北欧国家的精工细作,道具的使用非常准确。德军战俘扫除的大部分地雷,都是T42“圆盘”式反坦克地雷。海滩的反登陆障碍上,插着M43式桩雷。在几个一掠而过的镜头中,还出现了S式跳雷。在电影中,这种地雷看似毫无独特之处,仿佛生锈的罐头盒。实际上,一旦触发了这种地雷,其会弹到1.5—2米的空中爆炸,杀伤力非常恐怖。盟军称其为“弹跳的贝蒂”。枪械道具更一丝不苟,电影中出现的M1910/21“贝格曼—巴亚德”式9毫米手枪,丹麦仿造芬兰M31“索米”式9毫米冲锋枪研制的M/41式9毫米冲锋枪,瑞士生产的M1896“毛瑟”式6.5毫米步枪,都极为罕见。甚至连电影的摄制地点,都选在了当年德军战俘曾经作业过的雷区所在地——丹麦奥克斯布恩·莱福吉兵营。

《地雷区》片段,德军“少年儿童”战俘趴在海滩上,用铁棒搜寻地雷。

《地雷区》片段,德军“少年儿童”战俘正在移除找到的T42“圆盘”式反坦克地雷。注意地雷下方连有引线,与下层地雷构成了串联的诡雷。扫雷人员没有发现,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炸你没商量

军事中有“攻势布雷”之说,但从个体来看,地雷仍然是静止的防御武器。虽然看似被动,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孙子兵法》中“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的概念。在特定环境下,甚至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与《地雷区》相同,2014年的英国电影《卡贾基》也是不折不扣的“地雷电影”。只不过雷区不再是风景如画的北欧海滩,而是阿富汗山谷中的不毛之地。

《卡贾基》的可贵之处,在于电影完全取材于真实事件,人物甚至有对应的原型。2006年9月,在阿富汗的卡贾基水库附近,英军第16空中突击旅第3伞兵营的巡逻队确实遭遇了电影中的窘境。作为纯粹的“直男”电影,影片中没有任何女性角色,并不遗余力地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每次地雷爆炸时带来的绝望与嚎叫,让观众的五脏六腑都随之扭曲。就还原战场的真实状况与特效的逼真程度来说,《卡贾基》绝不亚于以“战争片里程碑”著称的《拯救大兵瑞恩》。

更令人惊讶的是,困住他们的地雷,甚至不是“塔利班”针对他们埋设的,而是1979年—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遗留下来的。在电影中,“塔利班”武装只在遥远的外围出现过,没有发起过任何进攻。他们根本不知道英军的困境,甚至也不知道这片雷区的存在。英军伞兵不过是误入未标记的雷区,就已经伤亡惨重了。

电影的结尾,没有使用任何音乐歌曲,而是随着滚动的字幕,播放了英军在阿富汗战场上真实的无线电通信录音。通常来说,音乐歌曲是富有感染力的,在电影中能起到情感导向的作用。《卡贾基》反其道而行之,却着实能令人对战场产生不寒而栗之感,让刚刚“爆炸与断肢起飞,火焰共鲜血一色”的镜头“余影绕眼三日而不绝”。

《卡贾基》片段,英军伞兵被地雷炸得血肉模糊,负伤之际仍然挣扎着相互救助。

雷劫难逃

2001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推出了电影《无主之地》。与其他“地雷电影”不同的是,《无主之地》中的人物并不是受困于大片雷区的海量地雷,而是受困于一颗地雷。在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交战的战场中央,一名塞尔维亚士兵与一名波斯尼亚士兵相互对峙,而另一名一度昏死的波斯尼亚士兵身下被塞了一颗南斯拉夫PROM-1式跳雷。在极具黑色幽默的剧情中,电影讽刺了联合国的无用,媒体与记者的添乱,以及南斯拉夫内战的荒唐。在这个“三不管”地带,三名士兵最终命丧黄泉。

在电影中,联合国维和部队找来了德军的排爆专家,但他表示实地情况,使他无法排除这颗地雷。某些地雷采用了较为精巧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排雷的难度。扫雷工具的欠缺或简陋,也能增加扫雷人员的危险。例如《地雷区》中,德军战俘只能用铁棒一寸一寸地刺探雷区,以寻找地雷。有些地雷是以“雷下有雷”的串联方式布设,德军战俘移除上层地雷,就会引爆下层地雷,被炸得尸骨无存。

由于地雷的廉价与易于布设,扫雷的难度还体现在地雷布设的数量规模、区域广度与不确定性上。伊朗电影《乌龟也会飞》中,男主角少年“卫星”,率领着一群孩子,以捡拾伊拉克北部战场上的废旧武器装备为生。其中不乏架着拐杖,缺手断脚的儿童。最终,“卫星”自己也在救助他人时踩上了地雷,变成了当地随处可见的地雷致残人员。

正是战争中遗留的人员杀伤地雷会在战后引起大量的平民伤亡,国际上曾不止一次发起过反地雷运动,并签署相关公约。至今,仍然有40个国家拒绝签署《禁止地雷公约》。其中不乏一直处于紧张关系的敌对国家,以及军事大国,包括美国、俄罗斯与中国。

《无主之地》片段,联合国部队的法国维和士兵,向德国排爆专家展示找到的PROM-1式跳雷。

“神功”VS地雷

现如今,大部分地雷都是压发地雷,即“踩上去就爆炸”。美国电影《太阳之泪》中,美军布设的M18A1“阔剑”式定向地雷,则拥有更多的引爆模式。可以由操作员以电子遥控起爆,通过绊索起爆,甚至压力释放器、红外线感应器或声振感应器引爆。这种地雷的危险极大,令人防不胜防。有些旧式地雷,属于松发地雷,即“踩上去,脚离开才炸”。这种地雷的存在,造就了很多战争片中紧张的“雷口救命”桥段。

电影《集结号》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化妆成韩军深入敌后,结果踩上了一颗法国制造的旧式松发地雷。“谷子地”用刺刀割下战友踩到地雷的靴子鞋底,保持着对地雷的压力,以使地雷不爆炸。但是,后来他如何脱身的,则没有正面表现。地雷爆炸后,只炸伤了“谷子地”的眼睛。这就只能用“主角光环”解释了。

电影《战狼》中,主角“冷锋”的能耐就已经不是“光环”那么简单了,而简直就是“开了外挂”。他曾以后空翻滚落山坡的方式,躲开了松发地雷的爆炸。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只在极为偶然的情况下才有过成功——就算发生了小概率事件,那么后来“冷锋”以血肉之躯趟过诡雷阵又该如何解释?就算诡雷是用手榴弹制作的,难道炸药爆炸产生的破片,还不及人的奔跑速度快?这简直就是义和团宣传的“刀枪不入”的神功!1980年—1988年,在两伊战争中,狂热的伊朗少年士兵倒是使用过“人肉扫雷”的方式,在打通了伊拉克雷区的同时,自己也被炸得血肉横飞。

实际上,中国早在1996年就拍摄过更大场面的“地雷电影”——李启民导演执导的《征服死亡地带》,以中越战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南边陲扫雷为历史背景。在电影中,能看到20年前就在银幕上联袂出演的吴若甫与王千源。20世纪90年代的国产战争电影,还深受苏联战争电影的影响,惯于表现大场景。解放军扫雷,动用了车载火箭炮发射的扫雷火箭、火焰喷射器与扫雷工程车辆。就大面积扫雷来说,这些手段效率更高,也更安全。即使是人员直接扫雷,也配备了现代化的探雷器、防爆头盔与防雷鞋,而不是依靠什么“神功”。

《战狼》片段,“冷锋”以血肉之躯,只身闯过5颗手榴弹布设成的诡雷阵。你有诡雷,我有“神功”。

 6 ) 从《开战日》到《地雷区》

看完《开战日》再看这个《地雷区》,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悟。大大小小的战争大抵如此,丹麦人在二战时没有怎么抵抗就窝窝囊囊地投降了,等到战争结束,一个个的腰板儿立马挺直了,一边打骂战俘,一边喊着什么“勿忘国耻”什么的。 请记住,国别是人类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最虚伪的谎言。战争来来去去,受苦的终究是百姓,不过是一个国家站起来了,另一个国家倒下了,口口声声呼喊的爱国什么的屁话,都是统治者麻痹大众的工具(虽说我认为“爱国”这个品质作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来反抗是一个优秀的品质),是以亿万同胞的骨血作为代价的,打来打去,死的都是地球人。没有国家,固然不妥,有了国家,更加难过。 《地雷区》这里需要声明的点:“埋地雷的,是纳粹,我们痛恨,挖地雷的,是德国人,我们应该感激。” 像苏联大兵,丹麦政权那般征发苦力,而希特勒那家伙早已经脑袋打洞,不过是前人的错,后人承担罢了,不存在什么因果与责任,许许多多的少年都是无助的牺牲品罢了。

影片最后,还让我们一窥丹麦军官大言不惭的嘴脸。这样一部佳片,对我国人实在是具有针对性,有一些价值观还是需要广而告之的。

 短评

最毛骨悚然的莫过于长评底下的某些评论

7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CCTV6国配版,真人真事改编。视角独特的反战佳作,看完后竟无言以对,结尾处的“放生”是神来之笔,人性首先应该是敬畏生命。“战争结束后,两千多名德国战俘在丹麦西海岸排雷150多万颗。其中一半人因地雷死亡,这些战俘大部分是青少年。”这是结尾处触目惊心的一行字。一场不落俗套的演绎,难能可贵的是,本片并未止步于主题先行的反法西斯套路,而是走得更深更远,走进了每一个德国战俘的内心世界,每个排雷少年都是立体鲜活的独立个体,和所有少年一样,他们有爱恨有无奈也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并没有刻板地停留在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上,而是从一群年轻人的际遇(深陷绝境被迫赎罪)来探讨战争的本质与残酷。某种意义上,战争无所谓孰胜孰败,只有被碾压被践踏被愚弄的蝼蚁一般的惨白生命,正如那些被永远定格在海滩上随风而逝的年轻灵魂们。

11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这种小男孩和狗挨个被炸死的电影我的心脏无法承受😭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具具炸碎的尸体。一位喜怒无常的丹麦军官,一群可怜的德国军虏。这是一部安静的电影,却让人看得心酸的电影。我想回家,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回家。我们都没有错,错的是时代和战争。

20分钟前
  • 三三
  • 推荐

通过排雷讲述二战后德国与丹麦的关系,那时丹麦对德国有深深的仇恨,德国俘虏去丹麦排雷,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在丹麦也曾受到非人道的待遇。这是丹麦德国合拍片,两国家都挺敢于正视自己曾犯过的错误。而孩子般的俘虏在排雷中死去,会引发你思考,战争到底是谁的错,这是对战争的反思,最重要的是这点

23分钟前
  • 纯属巧合
  • 推荐

心中的地雷无法排除。(音乐非常棒)

25分钟前
  • 南赫
  • 力荐

“你回家想做什么?”“我要去做建筑工人,德意志需要我们去重建。”少年战俘说。

27分钟前
  • 琼游
  • 力荐

13:04 32:28 53:45 65:45 81:12 84:43

29分钟前
  • 十禾
  • 推荐

终于达成观影愿望!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丹麦和德国的片。绵延的丹麦地雷海岸线,是战后德国排雷少年们的漫漫回家路。“求求你不要讨厌他!”沉浸于悲伤中无力呼喊的年幼男孩对丹麦中士的话使我潸然泪下。军官大叔的情感变化耐人寻味,鲜肉们只是一群可怜的战争替罪羔羊。Louis Hofmann真的太像托雷斯了!

32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8/10)改编自真实事件,很压抑的一部影片。多年后丹麦和德国都能冷静下来看待这些历史问题了,相较之下某几个东亚国还在互相上演怨妇大戏。最大的反战不是口头的谴责,而是引人思考。

34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反战题材。战争的受害者也好,始作俑者也好,都会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这些少年们用血肉之躯赤手挖掘数200万枚残余地雷,在二战后期,德国参战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们本该不用承受这些苦难,看着海滩上被炸飞的少年真是心惊肉跳。纳粹造的业障,始终还是要日耳曼民族偿还,很钦佩德国人的态度和坚毅。

39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纳粹不是某个人群和民族的特有,可能是德国人也可能是美国人也可能是丹麦人,位置换一下,纳粹人群就换过来了。

43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丝毫不煽情依然有力量(所以用力过猛的韩国电影可以学学这一点我知道你们委屈)短评写不下感想了,等姐姐有空了跟9. April合并起来写个长评吧。

45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力荐

大海在这里显得安静许多,一切风景都是静谧的,地雷的爆炸声因此显得太过刺耳……和平中显现的暴力与血迹或许要比战争中更为可怖。战争之后对战争的遗迹的清除,地雷显然上升为一种遗迹的象征。

46分钟前
  • 独孤奴
  • 力荐

《地雷區》具有着深刻的反思。最後那個違抗命令救出德國孩子們的卡爾中士與最開始的樣子相比已經判若兩人,全片的重心就是卡爾如何在與這群掃雷德國兵相處的過程中發生改變,這實際也象徵著人性在傷痛之中的回歸,拋開戰争後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救贖。

50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力荐

一直悬着一颗心看完,每一次爆炸都心碎一次。希望我们除了抗日,也学学人家是怎么拍反战的。

54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影片切入的角度非常棒,这种把孩子和战争放在一起的片子简直就是直奔泪腺而来的。从这点来看本片无疑很成功!我左手边的妹子一直在默默啜泣,右手边的小哥也在几个爆点留下了泪水,影院里很多人都在暗暗的抹眼泪,融入进去,你就会被虐的体无完肤!难得的佳作!映后采访男主的口条蛮厉害的。

56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战后的创伤无处不在,年轻的生命为此买单。丹麦人的恨,男孩儿们的无辜,无从指责也无力反驳,唯有无奈与心疼。愿世界和平,阳光沙滩足球永存。

1小时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荐

看完敦刻尔克看地雷区,战争由老一辈的人发起来,却要年轻的一辈去送命,战后去赎罪

1小时前
  • 脩鲲
  • 力荐

四个人跑向森林的时候,还在等“嘭”的一声....

1小时前
  • 狂抽猛送三千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