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2014

科幻片美国2014

主演:亚伦·泰勒-约翰逊,卡梅隆·CJ·亚当斯,渡边谦,布莱恩·科兰斯顿,伊丽莎白·奥尔森,卡森·波尔德,莎莉·霍金斯,朱丽叶·比诺什,大卫·斯特雷泽恩,理查德·琼斯,维克多·罗塞克,帕特里克·萨邦圭,杰瑞德·基苏,卢克·罗德里克,詹姆斯·皮齐纳托,埃里克·李塞德,山村宪之介,加里·切克,神奈川宏幸,特瑞·陈,詹姆斯·D·德弗,宝田明,杰森·弗鲁卡瓦,布莱恩·马克金森,泰·奥尔森,阿尔·萨皮恩扎,彼得·

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哥斯拉2014 剧照 NO.1哥斯拉2014 剧照 NO.2哥斯拉2014 剧照 NO.3哥斯拉2014 剧照 NO.4哥斯拉2014 剧照 NO.5哥斯拉2014 剧照 NO.6哥斯拉2014 剧照 NO.13哥斯拉2014 剧照 NO.14哥斯拉2014 剧照 NO.15哥斯拉2014 剧照 NO.16哥斯拉2014 剧照 NO.17哥斯拉2014 剧照 NO.18哥斯拉2014 剧照 NO.19哥斯拉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7 20:14

详细剧情

拥有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兵福德·布罗迪(亚伦·泰勒-约翰逊 Aaron Taylor-Johnson 饰),内心隐藏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15年前,他和父亲乔伊(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饰)、母亲桑德拉(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 e 饰)生活在日本。父母供职于一座大型核电站。就在福德的爸爸生日当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摧毁了核电站,他的母亲在灾难中丧生,语焉不详的政府隐瞒真相,以防止核辐射的名义封锁了该地区。但是乔伊却从种种异状觉察到反常之处,十五年来他一直试图揭开当天的灾难之谜,终于发现这一切都是由一只如山一般巨大的怪兽所引起。  怪兽哥斯拉从沉睡中苏醒,令人难以预测的灾难席卷而来……

 长篇影评

 1 ) 哥斯拉,一部影史上最省钱的电影

一、电影开头
导演:特效不要用,演员戏份删掉,对,就这么干,给我上资料视频!啥?彩色视频找不到?就上黑白的,对!剪辑师把节奏给我剪乱一点,前后顺序颠倒一下,看起来高端多了!好好好,这片头好!头三分钟,演员没有,特效没有,就花了五十请了个剪辑师,太省了!我和你们说,整部电影,咱都得这么省!

二、电影开篇
导演:编剧!编剧!给我上!写感情戏,写煽情的,拉长,拉长,再拉长!对对对,就是这样,不要大场面,全是室内戏,车内吻戏,给我使劲加,就加没用的!好好好,太好了,编剧我爱死你了。哎呦,居然一个奔跑戏份你给我写了三分钟,太牛了喂,我们剧组需要你这样的同志!
特效!特效!喂,你给我听着,你看看人家编剧怎么给咱省钱的?特效有你这么做的吗?给我拉远景!不要景深!灰色,全灰色!模糊!弄的朦胧一点!好,这样就差不多了。啥?就这点特效你给我要价一千?给你三百,快滚!

三、电影演进
导演:喂,是制片人吗?我跟你说,哥省钱,没问题啊。电影演了半个小时,木有怪兽,木有爆炸,木有大场面,什么都木有!我刚派了艘一百块一小时的游船把演员送军舰岛上去了,完全不用做任何特效!就这剧情,还能再水二十分钟!嗯嗯嗯,绝对没问题!咱这是节省拍大片嘛!您的意思我都明白,我告诉您,保证省钱!

四、电影高潮1
导演:特效!特效!特效出来!设计也出来!你们这个穆托他妈的怎么设计的,这么帅?反派有必要这么帅吗?
设计:导演,立项的时候您不是大言不惭的说一定会精益求精么?
导演:精益个屁!来人,给我把设计开了!马上派人坐货机去中国,找设计师来!啥?央美的不要,清美的不要!给我上海淀找IT公司二十一小时那种设计师足够了!
(设计师工作中)
(导演接过图纸)
导演:(暗想:这尼玛也太丑了点……)
设计:(看出了导演的意思)导演,您别嫌弃,这张图我免费给您画的,只要您在片尾给我加个名儿就行!
导演:好!就爱听这句话。穆托的造型,就按这个来!

五、电影承接
导演:啥?老白片酬太贵?编剧!编剧!编剧把老白直接写死谢谢!

五、电影中段
(怪兽出场)
导演:切!切掉!演别的,演煽情戏,演没用的!对对,就这样!
(怪兽出场)
导演:切!怪兽不要连续出现三秒钟,给我放空镜,给我特写演员,给我拍任何没用的东西,总之不要用特效!
(怪兽出场)
导演:远景!远景!再远一点!朦胧一点,晦涩一点,对对!还有哥斯拉的外壳,给我弄模糊一点!你当我拍史矛革呢,一点一点给你画?哥拍的是哥斯拉!啥?太粗糙没法看?全部换成夜景!到时候观众看不清就会骂影院,绝不会骂我们!哈哈哈,我实在太机智啦!

六、电影高潮2
导演:草泥马!谁叫你们给我整这么大的爆炸!你他妈当我拍变形金刚呢吧!哥拍的是哥斯拉!小点,夜景里稍微亮一下就行了!不要再买新火药了,上次不跟你们说了吗?派个人去中国,买几箱浏阳河!

七、电影高潮3
(怪兽出现)
导演:远景!远景!上男主!上女主!上男配!上女配!上路人!上狗!上鸟!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好,怪兽打完了,放一下远景表示一下就行了!
(怪兽出现)
导演:切掉!给我整跳伞,高空跳伞!完全正确,坠落过程至少给我拉出来一分钟。好,到地面了,开始走路,对,怪兽只放音效表示他们在打就行了。好,枪战戏!切!上煽情!上特写!女主哭一个!好!到位!啥?还不够?女主打电话,说话语速慢点,表情再丰富点……好,太好了,你,中午盒饭加个蛋!

八、电影收尾
导演:编剧!编剧!诶?编剧辞职了啊?不要紧,我自己来!好好,就这么收尾。相聚,煽情,喜大普奔……完全正确,就要这种效果,反正华纳公司主要公关的对象也是中国,中国观众就爱看这种于正戏。诶?怎么没配乐啊?配乐!配乐!配乐也辞了啊,这帮废物!我自己在QQ音乐上下首歌凑合一下。摄影!你把手机挂在摄影机上就算加配乐了啊!诶?!摄影你你你你你别走啊,你去哪啊!
(导演自己拿起手机,打开QQ音乐把剩下的戏拍完了)。

八、电影末尾
演员:导演,电影完工了,结尾加彩蛋吗?
导演:加你妹啊,咱还攒钱拍续集呢,你懂不懂!现在不是续集片能卖吗?我还整着再续二十部呢!

九、片场收工
盒饭哥:您好,你们剧组共点盒饭912盒,加蛋1个,麻烦结个账吧。
演员:好,稍等,导演说他上厕所去了,我去叫一下。诶,导演,导演,导演人呢???

 2 ) 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随着2014年传奇影业的暑期大片《哥斯拉》登陆内地,怪兽电影之尊——哥斯拉,这个电影史上人气最高的大怪兽,在60岁生日之际,重回观众视线。有人说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大怪兽,它不会随着你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只是隐藏在了内心的深处。如今这部《哥斯拉》代表着每个人心中沉睡的怪兽苏醒,以高调的姿态宣布自己的归来。甚至你堵上耳朵,都能听到它的响彻云霄的咆哮。

    但这次终究也只有吼叫而已。



名义上的致敬

    在茫茫影史中,从1954年《哥斯拉》诞生之日开始,到60年代雷•哈里豪森监制的以《杰逊王子战群妖》为首的怪兽冒险题材作品,再到70、80年代《红海魔影》、老版《战栗无底洞》为代表的惊悚类怪兽电影,乃至如今内地热卖的《环太平洋》,《哥斯拉》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论其影响力,可称得上是引领风潮的宗师级作品。1954年,日本著名的特摄片导演圆谷英二就受到《金刚》的启发,设计了哥斯拉的形象。而导演本多猪四郎因为当年开车路刚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惨状,他将这种末日情结融入到《哥斯拉》中,末世危机、存在主义恐慌、反战和科技恐惧的主题,东方式怪兽大片自成一派,同样也成为日系怪兽电影的模式依据。怪兽来自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副产品,它们更加凶残、为毁灭人类而生,战争的阴霾和末日景象成为这些电影的主题。成为《哥斯拉》区别于以《金刚》为首的西方怪兽电影的主要特点。

      或许日本特摄片引起独到的拍摄理念和视觉方式,并不是如今广大观众的菜。但在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电影问世以来,一共有28部哥斯拉特摄电影问世,它笨拙的身材、古怪的咆哮、口中的死亡烈焰,征服了全世界,或许你不知道日版特摄片《哥斯拉》讲的是什么内容,但一定知道这个无比巨大、喜欢攻击地标建筑、有些呆萌的怪兽大名——哥斯拉。

   大多内地观众对《哥斯拉》的具体印象基本来源于1998年罗兰•艾默里奇那部同名作品,那是美国为了纪念哥斯拉诞生45周年拍摄的美国版。但这版《哥斯拉》却不容易让粉丝买账,除了形象上的差异,无论主题还是哥斯拉的设定都与日版相距甚远,为此哥斯拉的母公司东宝公司将美版电影中出现的这只生物命名为“齐拉”,以示区分。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尤其是对日本特摄片产业和哥斯拉电影不算熟悉的群、众来说,这个大怪兽,有着典型美式怪兽电影的特点,代表着原始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对冲,最终带着一抹悲情之色,丧生在人类的炮火之下,孕育的自然拜倒在人类工业机制之下。


    2014年的《哥斯拉》实则是一部致敬作品,不是致敬哪一部或哪一版哥斯拉,而是对哥斯拉,这个有史以来最知名的大怪兽、流行文化的代表的一次综合类致敬。电影的整体氛围很像1954年版电影,阴郁、灾难、末日氛围、战争的临近。传奇哥斯拉的设定也是来源于此,根据最初的官方设定,这个依靠吞食辐射长大的史前怪兽拥有无边的破坏能力。来自暴龙的直立身躯的姿势,禽龙粗壮有力的上肢,剑龙的尾刺与背后骨板,还有身上的粗犷的纹理皮肤,来自自于广岛核爆幸存者身上的伤痕外形。传奇哥斯拉与日版一样,也会吐出辐射火焰,发射之前背后骨板发出蓝白色的光芒,以及它那震耳欲聋的吼叫声,这才是真正的被称为“哥斯拉”的怪兽。

   甚至片中渡边谦饰演的芹泽博士,名字都是来源于老版中的芹泽大助博士,只不过定位来了个本末倒置,老版中芹泽杀死了哥斯拉,新版中他似乎是哥斯拉的头号粉丝。


隐去的巨兽


     来自英国、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之前导演过一部叫做《怪兽》的电影,他用极低的成本,拍摄出了宏伟的怪兽电影气质,这部电影并不算出色,但别具一格拍摄手法是他让好莱坞看中并担任新版《哥斯拉》导演的原因。平心而论,《哥斯拉》是一部名义上的致敬电影,采用了原版的躯壳。在好莱坞,真正致敬日系怪兽电影的片子叫做《环太平洋》,后者用绚丽的色彩和热血的大战包装了一部特摄片。而这部《哥斯拉》,名义上是一部科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如假包换的灾难片,或者在“灾难”二字之前加上“怪兽”二字。

   2014年《哥斯拉》的表现方式类似斯皮尔伯格的《世界之战》,或许人人都明白,本片的真正主角是这只怪兽,包括片中出现的叫做M.U.T.O的另外一种怪兽,它们才是电影真正的卖点。但希望看到如《环太平洋》般的怪兽对战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电影将目光投向了灾难背景下的小人物身上,通过片中的一个家庭,突出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求生以及反抗。真正的大怪兽沦为灾难的背景,这与《世界之战》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电影不好看,简言之,《哥斯拉》不是《环太平洋》那样突出热血效果的视觉大片,而是纯粹的灾难特色。这样也有好处,从人类的视角审视巨大的生物,片中不只一次出现传奇哥斯拉咆哮的场面,无不是仰拍,配合大量烟雾效果,在烟幕中的大量强光背景照射下,更加突出了其宏伟之感。更加突出了怪物雄伟的身姿。同时,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利用场景之利和类似偷拍晃动的镜头,并且多次出现从列中、房间中、甚至哥斯拉脚下仰拍怪兽的反差感,这种巨大化的渲染效果《环太平洋》就不突出,但在本片中做到了极致,当年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就是这样做的,但被炫目的视觉效果冲淡了反差感,而《哥斯拉》则充分体现了这只身高达到108米、体重9万吨的巨兽之宏伟。

   这种表现手法,恰恰是为了突出哥斯拉这种超巨型怪兽的所必须的一环,也是当年日版哥斯拉,在特摄片这种形式下,想要表现但没有表现出来的地方。不信,可以看看《环太平洋》,就没有这种渺小人类与巨大猛兽之间的反差感,后者可是真正用特摄片的手法包装了一部电影。


人类唱主角
   然而,这样的拍摄手法也有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让观众有一种菜量不足的感觉。对比一下《世界之战》与《独立日》就会明白两种拍摄方式的不同之处。电影真正表现哥斯拉与自己的宿敌——两只M.U.T.O大战的场面只有电影的结尾部分,大多时候怪兽们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要么是远景、要么隐藏在烟幕之中,或者干脆一个局部特写。

   关于怪兽之间的PK,电影真正表现之处只有结尾10多分钟,是好莱坞电影炫技的时刻。为什么说本片类似《世界之战》呢,因为在此之前电影没有表现正面战场的任何细节,后者也是这样做的。其实回眸导演英国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之前的《怪兽》就能了解该片对哥斯拉等的表现方式,电影用大量篇幅表现战争来临之前的恐慌、混乱和一触即发的危机感,接着跳到一场战斗结束之后,毫不掩饰的渲染一片断壁残垣、被破坏的城市、坠毁的人类武器残骸,突出之前战斗的激烈。因此,这部《哥斯拉》是一部标准的灾难电影配置,其中虽不乏大量视觉效果的冲击,但在隐藏在大量浓雾之中的怪兽,为本片打上了猎奇和奇观的标签。

     至于电影的剧情和人物,虽然作为重点表现的层面,实则差强人意。“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领便当之后,电影无论从剧本设置还是角色表演方面一直在走下坡路。这也是观众对这部奇观大片比较怨念的地方,观众想看哥斯拉搞破坏,但电影偏偏犹抱琵琶半遮面。主要描写灾难中的小人物,但故事性和人物刻画在这样的电影中无法施展。尽管在好莱坞特效大片中讨论演技和剧本有些多余,但本片偏偏以此为主来突出本片的灾难性,因此,《哥斯拉》最终让人留在脑海里的还是它那响彻云霄的咆哮。

    纵观历史上的怪兽电影,大到《金刚》这样炫目的特效大片,金刚毫不掩饰的震撼眼球,小到以《大白鲨》为首的惊悚类电影,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怪兽的神秘感和危害性,基本代表了拍摄怪兽电影的两种方式。很遗憾,本片采用的是后一种,并不是说《哥斯拉》不好,而是因人而异,最起码电影里,哥斯拉的镜头还是蛮多的,给足了60岁寿星的面子。


温柔的大怪兽
   关于传奇哥斯拉在电影中的角色问题,本片这位大家伙显得相当柔和,破坏力不强,甚至保护了人类,其实也是与日版一脉相承的。

     尽管1954年版哥斯拉带着一腔怒火将人类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但在东宝公司茫茫的28部哥斯拉电影中,随着年代的推移,斯拉近似人形般的体态和笨拙的动作赢得了很多观众喜爱随着科技恐惧的淡化,以哥斯拉为首的怪兽定位也发生了转变,它们从最开始的令人恐惧、阴郁负面的形象逐渐趋于多元化。哥斯拉逐渐成为一个中性怪兽的代表,有时甚至会站在人类的一方包括地球免受外来入侵,怪兽特摄电影也渐渐的向儿童开放。终究,哥斯拉从核弹阴影的危机中走出,变成了自然世界的代言人。也就是说,哥斯拉代表了自然的力量,无论人类还是其他怪兽,只要危害自然,危害地球的生存环境,一律被哥斯拉视为敌人。

    片中承担“敌人”角色的就是那两只苦情的情侣怪兽M.U.T.O,它们的定位与98年那只美国哥斯拉一样,代表了人类文明和原始自然对冲的牺牲品,以破坏为主,但身上带有一定悲情色彩。而哥斯拉,则代表了地球,代表了自然法则中的优胜劣汰。

      如果说初代哥斯拉对日本民众有着独特的意义,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哥斯拉的形象转变,受众越来越多,才是其真正成为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本片正是选取了后者,电影整体阴郁,末日感浓厚,但哥斯拉的出现成为了人类希望,他的满腔怒火都喷向了自己的对手,捎带脚的拯救地球。

   这就是本片给人以希望的原因,每个人心中的大怪兽,随着怒吼,从人们内心深处走出。作为一部怪兽电影,本片不像《金刚》那样悲情,也不如《环太平洋》那般绚丽,而是那样的特殊。就像电影结尾一样,哥斯拉击败死敌,在沙滩小憩片刻之后,转身走向大海,深藏功与名。


   

 3 ) WTF?

我一直认为,5颗星的电影就是朋友问我值得一看吗?我会说:“值得”的电影
4颗星就是朋友问我值得看吗?我会:呃···可以看吧
所以这种宽松的评价系统导致我大概最近2年都没有打过4颗星以下
这部电影我打了三颗星
所以
以下全是抱怨
还有剧透

请热爱这部电影的绕开












本片唯一会演戏的是breaking bad的主角Bryan Cranston
没料到他演了没多久就挂了
而且挂的一点不英雄,也不煽情
刚一死儿子还没大哭一场,就被渡边谦叫去说,we need your help

WTF?
他儿子懂个屁啊


渡边谦,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困惑,深思,以及焦虑的表情
整个就是一张脸
我唯一记得的台词就三句

1. we need your help
2. we call it “郭基拉”
3. please don't do this


然后转到真的男主角,片中Bryan Cranston的儿子
他太牛逼了

水淹不死,爆炸弄不死
潜入Halo作业拆弹样样精通
而且可以免费搭乘所有美军交通工具

穿个皮衣到了夏威夷,解救了日本小孩后
接着就跟着美军混了一套装备到处搭便车
然后全美国人才济济,就偏偏对抗怪物的时候就他一个会拆的核弹
而核弹的方案是军方制定的

然后失败了,又要去拆弹
拆本来要成功的,结果到了关键时刻,男主角不知道是饿的还是累的
第二次被直升飞机给救了
他看着一个被塑料盖子罩着的核弹,狗屁事情没做


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
运核弹去勾引怪物,可是母的不是从内华达核废料储藏处跑出来的吗?
她不会吃那里的?


然后先进的美国,连坦克都可以空投,结果一个核弹居然要一群步兵掩护拿了一个火车运。really?一个烧煤的火车运着一个裸露的核弹?

到了桥头还要步兵用肉眼看有没有一个几百米高的大怪物,而且士兵居然没看到····


WTF???!!!!!


然后三个怪物在三藩市我还以为要桃园三结义了

不料在把整个城市都拆了后,哥斯拉干掉了两个怪物,然后就游走了
然后全美国人民就忽然把这个怪物当英雄了


WTF?



anyway



这个片子我每回忆一遍,就多一些可以让我觉得WTF的部分
欢迎各位补充

 4 ) 可怜的大怪物

看到最后竟然莫名的心疼这个大怪物,地球上已经没有了它生存的空间,它其实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想活下去繁衍生息,这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可人类的发展已经缩小了它们生存的空间,我本人就非常喜欢动物,也觉得人类应该和动物和平相处,但是愿望归愿望,一旦与人类冲突就必备消灭,终归到底这个世界还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也是无奈

 5 ) 沉迷英雄联盟的我给你们概括一下《哥斯拉》的剧情

[00:00]拉莫斯进入了游戏
[00:00]卡兹克进入了游戏
[01:55] 野区刷新
[02:15] 卡兹克打掉第一个BUFF,二级学E
[02:20]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正在请求协助
[02:25] 拉莫斯(披甲龙龟) 正在路上
[02:32] [所有人]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龙龟滚,我**又没叫你
[02:37] 拉莫斯(披甲龙龟) 示意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往后撤
[02:42] [所有人]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撤**比,网管来看一下我怎么能收到别人的信号
[03:00] 卡兹克刷掉蓝BUFF,三级学W
[03:15]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正在路上
[03:18] 拉莫斯(披甲龙龟) 退出了游戏
[03:28]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标记了 Mr.White
[03:35]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击杀了 Mr.White
[06:52] 卡兹克刷掉对面F4石头人红BUFF三狼到6,进化E
[07:00] 卡兹克一个E跳向河道对岸
[07:03] 拉莫斯(披甲龙龟) 重新连接了
[07:07] 拉莫斯(披甲龙龟) 示意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往后撤
[07:14] [所有人]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撤**比啊滚
[07:25]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正在请求协助
[07:29] 拉莫斯(披甲龙龟) 正在路上
[07:40]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正在请求协助
[07:50]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正在路上
[07:55] 卡兹克 亲吻了 霸天异形 卡兹克
[08:20]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击杀了 巨龙!获得核弹头
[08:25] 双方野区换血,技能全交,拉莫斯W进入CD,血线下一半
[08:30] 美国已派出超级士兵!
[08:35]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在 召唤师节点 请求协助
[08:50] 蓝色超级兵 击杀了 卡兹克的蛋
[08:51] 蓝色超级兵 击杀了 卡兹克的蛋2
[08:51] 蓝色超级兵 击杀了 卡兹克的蛋3
[08:51] 蓝色超级兵 击杀了 卡兹克的蛋4
[08:51] 蓝色超级兵 击杀了 卡兹克的蛋5
[08:51] 蓝色超级兵完成了一次五杀!
[08:59] [所有人]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草泥马哪个!
[09:05]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回家!家被超级兵打了!回去守高地!
[09:05]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B键已抠
[09:10]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坑逼,老子回!
[09:12]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正在路上
[09:25] 拉莫斯(披甲龙龟) 击杀了 远古石像
[09:40] 拉莫斯(披甲龙龟) 击杀了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09:45]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尝试换掉超级兵,被有蓝BUFF的拉莫斯开R EQWAAAA秒掉
[09:50] 拉莫斯(披甲龙龟) 击杀了 霸天异形 卡兹克(虚空掠夺者)
[09:55] 拉莫斯(披甲龙龟) 退出了游戏!

 6 ) 哥斯拉:让人类走开?

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哥斯拉》的。甚至认为这是《金刚》之后最好的怪兽电影——《环太平洋》我认为机甲科幻成分多于怪兽电影成分。不过新版《哥斯拉》在剧本上确实有很多问题,这个后面会谈到。

首先,我喜欢这版《哥斯拉》的风格:它并非从头打到尾,不停进行视听轰炸的那种侵略性极强的大片。本片运用了很多低成本恐怖片和怪兽片的手法,前面很长时间在耐心铺垫、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当然,有些观众会觉得前面一部分拖沓乏味,我却感觉很有意思——比如第一只穆托逃出一段,临场感十足,犹如进入了一个大型恐怖类电子游戏的场景。《哥斯拉》的导演理念大概来自《大白鲨》,即怪物不出现时是最可怕和令人不安的。所以主角哥斯拉并没有很快现身,导演只是慢慢把不安感渗透给观众。影片中对怪物的巨大感把握得很好,这方面甚至还超过了《环太平洋》——后者在巨大机甲和怪物格斗时往往不让人觉得其如何巨大,因为海上经常缺乏参照物。而《哥斯拉》中时时不忘以人类、建筑、飞机和车船等来衬托怪物的巨大,让人真切感到一种横扫人类文明的恐怖的巨大力量。

再有,我很喜欢这部影片中怪物格斗与动作戏的处理,比较清楚,会给一些远景和中景。不像现在很多好莱坞大片,以快速得令人眩晕的中近景镜头来交待动作,让观众看得稀里糊涂,只感觉到眼前在乒乒乓乓乱打。《哥斯拉》高潮的大战很过瘾,怪物身形清晰,双方动作态势都很容易看明白。近来的很多商业大片结尾之战都不理想,《哥斯拉》可以说避免了这种问题。

影片的毛病也与其特色有关:整个人类的戏以及所有角色都仿佛是给怪物串场的小龙套。角色的深度、个性以及与故事线的关系都弱化到了极点。每个角色都感觉在跑场子打酱油!就算怪兽片中把怪兽设定为潜在主角,也不能这样对待人类演员啊!

此外,导演想运用低成本恐怖片的形式风格,但低成本恐怖片往往会有个问题:前面铺垫得太开,脑洞太大,后面就不管不顾那些线索、悬念,猛然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结束故事。很不幸,《哥斯拉》也是如此。这种恐怖怪兽片中往往有个不被别人理解和相信的人,自己发掘出背后的真相,并能找到克制怪物的办法。《哥斯拉》就完全抛弃了这种套路和模式。结果前后的故事线相当脱节:正当我们以为有人发现问题时,此人挂了;正当我们以为要讲亲情并以此为激发点,引导人类取得胜利时,人类变成斗兽场的观众了。。。

人类与哥斯拉之间的“感情”问题也是本片没处理好的地方。在电影里搞搞人兽情其实完全没问题(比如《金刚》),但一定要有铺垫和一步步的走向。试问,当你看到一只野生狮子和野生鬣狗在你身边打架时,你怎么可能抱着希望狮子打赢的心态呢?难道不是会希望两败俱伤然后你可以从中逃脱么?影片中渡边谦这个角色最后看着哥斯拉的眼神,好像在说:哥斯拉君,一定要打赢啊!人类的未来就拜托你了!而哥斯拉居然真像只忠犬一样,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看得出,导演还是很有想法的,整个片子的调调(quality)很不错,并非一般的无脑动作科幻片或科幻恐怖片。但其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与诸位成名的大导演还有一定距离。有问题其实没啥,完全没新意的流水线产品才最没劲。

《哥斯拉》给我的感觉不错,综合起来看可以给到4星略弱。

 7 ) 超级怪兽的美国梦

快银和猩红女巫是生活在旧金山的一对幸福的孪生…夫妻。两个人都在体制内有着稳定的工作,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护士,虽然比不上复仇者那么风光,却也是很有前途的职业,尤其是在大怪兽入侵美国的时候,往往有很多机会出风头。两人平淡的生活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原来是主角的老爸在日本因为擅闯禁地被拘留,需要他前去保释。

主角与父亲之间一直有心结,一切源于十五年前母亲的去世。当年主角的父母都在日本一家核电站工作,结果却遇到突发事故,就在主角父亲生日当天,他眼睁睁看着爱妻死在自己面前无能为力。事发之后,当局对外宣称核电站的崩塌是因地震引发的,并宣布核电站周围因过量核辐射而列为隔离区,所有居民一律强制迁徙。

作为一个资深的阴毛论者,主角父亲当然不会轻信政府的说辞。十五年来他一直在研究核电站爆炸的疑点,怀疑其中隐藏着神秘生物,更检测到神秘生物在悄悄对外发送信号,似乎试图与自己的同类联络。为了证实自己的研究,刚刚被保释出来的父亲决定再回隔离区内,并取回自己当年留在旧宅邸的研究资料。他还成功说服了儿子跟自己一同潜入。

已成为死城的隔离区却检测不到任何核辐射,这充分证明了有关部门关于核辐射超标不适宜人居住的说法是扯淡。父子俩刚取得所需的资料,就被一伙穿制服的人给抓住了,并扭送至核电站的负责人芹泽一郎叫兽那里。

事情的真相是,身为怪兽狂热爱好者的芹泽森赛当年在菲律宾发现一只可疑的大怪兽,然后就把它捡回来养了,并且为了纪念一位深受亚洲人民喜爱的表演艺术家而给这怪兽起名“武藤”。以核辐射为食物的武藤这些年在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在主角两父子被押到核电站的同时,它也正蠢蠢欲动,准备破壳而出。眼看着要控制不住武藤了,芹泽决定用强电流把武藤人道毁灭,没想到强烈电击带来的酥麻快感正好是怪兽复苏所需的刺激,这一下反而把它彻底激活了。于是怪兽崛起,所向披靡。主角快银凭借特别的装死技巧躲过一劫。然而他的老爸就没那么好运了。在预告片里变现的异常活跃、一副“老子是男一号”气势的老白在电影演到四分之一处时扑街,所以主角父母这两口子都是作为噱头的酱油角色。

接下来不得不感叹安保大法好,美国驻军迅速反应,把芹泽森赛等人连同主角一同接到航母上。然后森赛给大家科普了一下怪兽们的历史。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太平洋海岛上进行核弹试验,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消灭一只远古神兽。核打击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以芹泽森赛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这只神兽,结果却阴错阳差的找到了现在的武藤。至于他真正在意的那只巨兽的名字,请注意我的口型和日语发音,叫做“搞基啦(Godzilla)”。

在日本大闹一番的武藤很快来到了大美利坚景色宜人的海外州夏威夷。大美利坚王师先进的核武器成了武藤舌尖的饕餮盛宴。所谓饱暖思淫欲,武藤开始向着大美利坚的内华达州进发。为什么选择这里?这只大怪兽当然不是为了特意跑去拉斯维加斯吃喝嫖赌的,它看重的是内华达州的另一处旅游胜地,阴毛论者们最喜欢的五十一区。

主角父亲生前曾断言被藏在核电站中的武藤在向自己的同类发送信号。之前众人都认为跟它暗通款曲的就是哥斯拉,然而身为G兽头号粉丝的芹泽森赛却有不同看法。他相信哥斯拉才不屑于与这种货色为伍,跟武藤联络的应该另有其兽。而哥斯拉扮演的其实是中学教导主任的角色,他想要抓住并制裁这两个偷偷传纸条、违反校规校纪的男女同学。一切如芹泽所言,随着武藤的觉醒,久违了的哥斯拉也慢慢浮上了水面,一路尾随着武藤,从夏威夷,一路向东前往美国本土。不同于任性的武藤,外表粗犷的哥斯拉从不主动对人类发起攻击。

尽管屁股后面有虎视眈眈的教导主任哥斯拉,武藤去美国见爱人的脚步却没有丝毫迟疑。美国政府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无论捡到什么外星人、变形金刚、远古黑科技、史前大怪兽之类的地方,都会把它们妥善的保存在自己的国土上,以便有朝一日它们突然暴走了可以在第一时间给美国人民添乱。感应到自己老公的召唤,一直在美国养胎以便孩子一生下来就能拿到美国公民身份的雌性武藤也觉醒了,两口子一个自东向西,一个自西向东,很快就会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相会,然后在那里共筑爱巢。

一听到两只大怪兽要跑到自己家门口去颠鸾倒凤,主角坐不住了,决定作为特战部队空降到最前线去摧毁怪兽的巢穴。如果这次行动失败,很快成千上万的武藤就会降生在美国的领土上,到时整个世界将在劫难逃。美国军方出动各种先进武器,然而在武藤们开挂了一般的电磁脉冲攻击之前,一切现代化武器都形同废铁。包括核打击在内,一切常规与非常规的攻击手段对两只武藤都无法奏效。最后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哥斯拉这个正义的化身了。

本片中的哥斯拉是个“来自海底的你”,抱着“人类虐我千百遍,我待人类如初恋”的国际主义精神,即使在金门桥上遭到拼命打手枪的愚蠢人类的骚扰,他也只是留下一个“不是说好要一辈子做彼此的天使吗”的哀怨眼神之后,就继续前行去帮人类扛怪了。

哥斯拉与两只武藤的决战在旧金山唐人街展开。双方的打斗简单来说就是毛手毛脚外加耳鬓厮磨。三只行动迟缓的大怪兽用各种不堪入目的姿势摩擦着彼此的身体。本来在两只武藤的夹攻下,哥斯拉落入下风,这时人类的助攻起到了一点分散敌人注意力的作用。哥斯拉趁机对敌人各个击破,菊花一紧,尾巴一甩,瞬间击杀一只武藤。痛失爱子与爱妻的另一只武藤愤怒的将哥斯拉推倒。

(订正:被杀死的那一只是雄性,这里的“痛失爱妻”用的不准确。感谢网友 @食橙者 指正。)

成功炸毁武藤巢穴的男主角正准备细软跑,却被活下来的那只武藤给堵了个正着。紧盯着他的大怪兽仿佛在说:“你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这时哥斯拉突然再起,掰开它的嘴对它狂喷猛射。最终这只武藤因为遭到哥斯拉口爆而死。我本以为接下来哥斯拉会摊开手掌让主角跳到他掌心跳舞,然后再带着他一起爬到帝国大厦顶楼去打飞机。结果因为刚才喷射的太凶猛而体力不支的哥斯拉却再次突然倒了下去,生死未卜。

全城中幸存下来的人类被集中到一个大型体育场中。在这里失散已久的快银和猩红女巫终于得以一家团聚,深情相拥。体育场的另一端,二人的亲生阿玛万磁王突然施展异能,把整个体育场掀翻。众人卒。(这个是隐藏结局,只有脑洞半径大于一定尺寸方能看到)

随着旭日初升,哥斯拉缓缓睁开了眼睛,并从废墟中艰难的站了起来。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个大块头的好处,于是人群中响起一阵阵赞扬声,“哥斯拉是我们城市的大救星!”“哥斯拉好棒!”“哥斯拉我要给你生孩子!”而我们的英雄哥斯拉只是默然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全剧终,无彩蛋。

----------------------------------------------------------------------------------------------------

当反派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身为人类的观众们明知道这货的出现是为了给人类点颜射看看的,却还是忍不住爱他爱得痴狂。于是出品方鉴于反派的这种超高人气,有时会对他进行适度洗白,使得这个经典反派可以既保留自己的不羁气质,又能融于正常人的三观。哥斯拉是个典型的例子,最一开始是灾难片中作为引发灾难的反派形象,后来却开始跟奥特曼抢生意了。跟他类似的影视形象还有州长扮演的魔鬼终结者。

因为哥斯拉的这种亦正亦邪的特点,所以在预告片做的滴水不漏的情况下,他在片中扮演的到底是破坏者还是救世主的角色引来很多猜测。随着剧情的推进,当观众看到脱壳而出的武藤时,终于可以放下心来,既然这个矬逼是反派,那伟岸的哥斯拉必然是正义一方了。

本片导演是个哥斯拉粉丝,其成名作《怪兽》就大量致敬了哥斯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其实也不难推测他一定会加入哥斯拉系列最具看点的怪兽大战,于是哥斯拉是主角而非反派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位导演本是位优秀的特效师,所以本片的视觉效果非常华丽,哥斯拉被拍的很帅气。然而这种帅气是有代价的。正如先前很多人说的,本片当中哥斯拉的镜头可能比观众们期望中的少。我想这一方面有导演经济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他想营造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来凸显哥斯拉的魅力。这种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其代价就是要拍更多的人类戏份来为哥斯拉的出场做铺垫。导演把怪兽拍的美轮美奂,然而对人类角色的刻画却让人不敢恭维。

华纳这次是希望推出一部怪兽电影界的《黑暗骑士》。影片压抑的气氛似乎是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人类角色没有一个性格鲜明的,观众们的代入感不强,于是看到电影中的断壁残垣时的感触也顶多是类似于看环保公益片的感觉。人类角色给人印象不深刻,却又占去太多戏份,使得整部电影的紧张感被大大削弱了。我觉得如果是罗兰艾默里奇来拍,片中人类角色繁多这个问题在他手里反而能化劣势为优势。他最擅长的就是设置多条线索,展示不同身份的人在灾难来临前、来临时的不同反应,并最终把这些线索结合起来,让这些不同的人之间凝结出一股排山倒海的合力,与灾难的压迫感相抗衡。我知道他之前执导了一版颇受诟病的哥斯拉电影,但这也并不表示他的拍摄手法毫无可取之处。也许有人觉得艾默里奇的灾难片太套路化,可即便是出品方标榜的本片的目标——怪兽电影界的《黑暗骑士》,后者也有炸船一段通过不同人群的不同表现来营造的紧张气氛。在这方面本片导演的火候似乎还有所欠缺。比如为了表达人们劫后余生的兴奋,最后体育场上有很多家人团聚的戏码上演。我比较不能理解的是导演给了一个黑人家庭一个特写。这一家子完全就是乱入的。我在想前面讹了主角一个玩具兵的亚裔熊孩子那一家人放到这里来做这个工作会不会更合适些?导演本可以对片中的角色资源进行更高效的整合利用的。我觉得如果能有两个以上的导演来拍摄本片也许效果会更好。作为怪兽迷的现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专门负责展现哥斯拉的魅力,而另外找一个更熟悉传统好莱坞灾难片套路的导演负责统筹人类角色的部分。

不过对人类角色刻画的如此苍白无力,也许是导演有意为之。不同于传统好莱坞灾难片中对大难临头人类顽强求生意志的渲染,本片继承了老版哥斯拉的精神内核,对于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类其实是略带批判的立场。甚至可以说,人类才是这部电影里的反派。一切的麻烦都是源于人类对于核能的滥用。哥斯拉这个影视形象的最早诞生就是源于日本人对核武器的心理阴影。本片倡导的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理念。人类所造的最强兵器核弹,打到敌人身上反而是给对方加血的;各种高科技遇到了怪兽的电磁脉冲都没了用武之地。面对着这些来自远古时代的神秘生物,人类引以为豪的一切现代科技成果都派不上用场了。最后还是要靠同样来自自然界的纯天然弱碱性怪兽哥斯拉来摆平一切。甚至如果人类一开始就袖手旁观,任由怪兽们自己玩自己的,事情解决的或许会更顺利一些。

上面说的这些人类戏份拍的好与不好其实对于观众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来看哥斯拉最重要的还是冲着怪兽大战这个卖点。这方面我觉得本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最后的大决战,哥斯拉毙敌的两招都非常劲爆酷炫,值得反复观赏,然而中间缠斗的戏份却有些拖沓,感觉好像是三位怪兽演员故意不紧不慢的伸伸胳膊伸伸腿来凑戏的。我认为本片的动作戏精彩程度比去年的《环太平洋》是略逊一筹的,也许是因为我本人更喜欢节奏快一点的动作戏。期待续集当中哥斯拉与他的小伙伴们能表现的更凶残些。

看了这么多年好莱坞科幻片,最大的感觉就是,原子弹好像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啊。遇到大事时美国政府总会就是否使用原子弹纠结一番,结果最后通常是没敢用,或者预见到用了也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又或者像本片还有《环太平洋》一样,真的用了结果还真的适得其反了。感觉好莱坞传达给我的信号不是原子弹有多危险,而是原子弹这玩意儿是特供日本的。

最后,看到预告片里被糟蹋成残花败柳的自由女神像,本来满心期待正片里能有一场大怪兽猥亵自由女神的好戏,结果片中怪兽们压根儿没能打到东海岸,预告片里那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在影片中也自然是踪迹全无,完全成了预告欺诈了,此处应给差评。

(订正:
1. 预告片中的自由女神像位于拉斯维加斯,与打不打得到东海岸没有关系。

2. 关于片中三只怪兽的身世介绍:
  (1).muto和哥斯拉都是二叠纪生物,上古muto都是寄生哥斯拉猎杀哥斯拉的。
  (2).那块化石是古代哥斯拉,雄muto是里面出来的,99年跑出来就是这条。
  (3).这只哥斯拉就是54年吃氢弹那只,挨了核弹后级别暴涨了。
  (4).雌雄muto都跑出来后,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哥斯拉一方面要报仇,一方面要维持地球平衡——这是日版的地球守护神设定——所以要追杀muto。

感谢网友 @浪子天妖(http://www.douban.com/people/88369071/) 提供以上信息)

(来厚颜的贴个小广告,如果上面的内容觉得还看得过去的话,欢迎移步指正我写的《变形金刚4》的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718128/
多谢捧场~)

 8 ) 等待戈斯拉多

哥斯拉最初是受到1933年黑白电影《金刚 King Kong》影响下产生的怪兽电影。名字Gojira (ゴジラ)是源于 gorira (猩猩 ゴリラ, "gorilla")和kujira (鲸 クジラ, "whale")。我不知道日本人民为什么如此的喜欢大猩猩以至于许多漫画作品中都有,例如日本著名中锋赤木刚宪,还有真选组局长近藤勋,甚至该漫画的作者。

电影讲述的是等待哥斯拉拯救人类的故事。剧情就是一般的可以闭着眼想象的美国电影套路。先是美国人民幸福的生活着,接着美国人民陷入了大危机,但是美国人民自信的觉得可以用枪解决问题,结果美国人民发现自己错了,于是美国人民开始恐慌了,最终美国人民被拯救了。

这里的危机是MUTO (Massive Unidentified Terrestrial Organism),一种形似小强的寄生虫怪兽(详见:http://www.mutoresearch.net/一个很不错的电影主题的网站)。最终被谁拯救了?哥斯拉,怪兽之王。甩尾加喷火,忽闪着他的小眼睛,优雅的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当然他不是有意识的拯救人类的,其实人类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在这场怪兽对决中不停的秀存在感却根本插不上话,而哥斯拉就是纯粹的来建立怪兽圈新秩序的,来告诉你们谁才是爷的。

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 Gareth Edwards的上一部电影,《怪兽 Monsters》(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871833/)制作成本是$500,000,向我们展现了他在视效方面的鬼才。而本片是 $160,000,000,再加上两个多小时的片长,这位新晋导演就显得有些拙计了。导演显然还是想玩点深沉和人文关怀的,不想被简简单单的看做一部怪兽动作片,但是无奈表达的一团浆糊。呆板,生硬。

此外本片也着实浪费了一大票演技派,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一开头就挂了, 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老白挣扎了一下也马上挂了。倒是渡边谦老师还是贯穿始终,虽然戏份不多,但是还是很有表现力的,一句“狗急啦”真的不能怪他,但是太特么的好笑了。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这位今年奥斯卡女配提名者就这样的被浪费在渡边谦老师身后成天一副“卧槽这他妈的是什么?”的表情。相反,作为主演的海扁王 亚伦·泰勒-约翰逊 Aaron Taylor-Johnson,整片都呈现一副“幼年丧母患有面瘫别来理我后果自负”,唯一可辨识的特点是会温柔的哄小孩子。

本片的优点首先还是导演的老本行视效。其次就是多镜头多角度的展现怪兽,正着看反着看,从下面看从门缝里看,从呼吸面罩里看,让人不觉得乏味,灵活的应用烟雾和阴影,整个表现都很到位。渺小人类在怪兽的冲击下崩溃破裂,碎屑纷落显得世界一片荒凉。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4人小分队去铁路桥前面侦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哥斯拉的形象设计很正确。绕不开的另一部怪兽电影《环太平洋》,总体感觉差不多好看。

总之,感觉电影外的美国人民看的还是很high的,哥斯拉每次炫酷的击打总能激起掌声一片。

你在干什么?我在等待戈斯拉多。 他什么时候来?我不知道。
但是反正我也打不过MUTO。Let them fight!













附录:

关于哥斯拉的九个迷思(原文地址:http://www.toplessrobot.com/2012/02/9_misconceptions_people_have_about_godzilla.php)粗略翻译如下:

9.哥斯拉是坏人
当人们提到哥斯拉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巨大的怪兽踩踏破坏无助的日本的画面。在70年代的电影中,哥斯拉的银幕形象一直是一个好人。最先从1964年的电影《战龙哥斯拉之三大怪兽》开始,哥斯拉和摩斯拉、拉顿并肩战斗。之后的几部电影,哥斯拉一直担任着地球卫士的角色,和一系列的怪物战斗,海底怪兽、外星生物,甚至机械哥斯拉。直到1984年的电影《哥斯拉之怪兽王复活》,哥斯拉才重回破坏城市的老路。

8.哥斯拉是变异的霸王龙
这个迷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版《金刚大战哥斯拉》,里面有一个场景讲到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设想哥斯拉是一种霸王龙和剑龙的混合体。尽管哥斯拉长得是有点像当时人们概念中的肉食系恐龙,例如霸王龙,但是哥斯拉的形象设计并不仅来源于这一种恐龙。哥斯拉的导演本多 猪四郎(Ishirō Honda)和特效设计师円谷 英二(Eiji Tsuburaya)结合了多种恐龙的不同特点。除此之外,在1991年的电影《哥斯拉之魔龙复仇》中提到哥斯拉其实是一种活在太平洋上一个孤立的岛上新型恐龙,就像日本版的尼斯湖怪。之后哥斯拉由于核试验变异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7.哥斯拉是不会受伤的
哥斯拉几乎不会受伤。得益于一种再生基因"Regenerator G1",哥斯拉对一般的人类武器免疫,那种基因可以让他像金刚狼一样自我修复。
然而,哥斯拉实际上死了至少四次。在最早一部哥斯拉电影中,哥斯拉毁灭于芹泽博士(Dr. Serizawa)之手。哥斯拉在1985年版的电影中,由于从咽喉击入的含有镉的导弹,心脏停止跳动(不过他又复活了)。在电影《哥斯拉之世纪必杀阵》,他的核能的心脏超负荷融化了自己。在电影《哥斯拉:大怪兽总攻击》,一个海军军官乘小船进入哥斯拉的身体引爆炸弹,导致他体内的原子能再次失控分解了自身(不过他在片尾字幕的时候又复活了)。

6.哥斯拉是个愚蠢的怪兽
在早期,哥斯拉确实被描绘成一个笨拙的怪兽,一个移动的自然灾害,他的行为没有规律和缘由可言。但是1964年的电影《战龙哥斯拉之三大怪兽》,哥斯拉和摩斯拉、拉顿有交流:摩斯拉试图说服另外两个货一起打基多拉,哥斯拉一开始拒绝了,说人类总是试图伤害他所以为什么要保护他们?
之后,哥斯拉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拟人化贯穿整个60,70年代直到昭和时代(Showa)的结束。他和其他怪兽多次合作,制定战术计划,在《哥斯拉·伊比拉·摩斯拉:南海大决斗》中,他和一个人类女人共同作战。他甚至在《哥斯拉之怪兽大战争》中跳起了舞。在电影《战龙哥斯拉之决战宇宙魔龙》,他和安基拉斯有过对话,安基拉斯是被塑造成讲话有对话气泡的一个怪兽。
在之后90年代的平成时代(Heisei)直到千禧年,哥斯拉变得更加兽性,但是也很狡猾。他同时也对自己的子女显露了明显的情感,甚至和人类有过几次某种程度的交流

5.哥斯拉在日本版的《金刚大战哥斯拉》打败了金刚
到目前,大多数哥斯拉粉丝和那些可以查看维基百科的人知道这不是事实,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曾以为是。尽管制片人John Beck对日本版的《金刚大战哥斯拉》做出了很多修改直到它最终呈现在美国观众的面前,但有一点他并没有改动那就是结局。两个版本的结局都是哥斯拉和金刚一起掉入海里最终金刚浮出水面。
哥斯拉以胜利者姿态出现的传说要追溯到一本叫做Spacemen。该杂志曾经声称在日本版的电影中哥斯拉获胜。直到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谣言才不攻自破,如今的哥斯拉粉丝更愿意更正这一则谣言而不是继续散布它。

4.哥斯拉只攻击日本
是的,哥斯拉通常情况下是攻击日本的,但他也袭击过两个别的地方。在电影《战龙哥斯拉之怪兽总进击》中,哥斯拉攻击了纽约。在电影《哥斯拉之世纪必杀阵》中,哥斯拉攻击了香港。如果算上98年的美国电影哥斯拉,哥斯拉又一次攻击了纽约。

3.迷你拉是哥斯拉的亲生儿子
很少有其他怪兽角色比迷你拉(aka Minya、aka哥斯拉之子)更加讨厌的了。在1960年《哥斯拉》同名电影中,一个为了公然向孩子们示好而创立的怪兽形象,意图塑造一个“可爱的”小哥斯拉形象的尝试,但这个尝试的结果是一个可怕的错误。就像电影《Stay Puft Marshmallow Man》中有很多和E.T.的性爱镜头而且其中一个怀孕了。
当你在幻想我描述的这个画面的时候(不用谢),我会为你指出迷你拉的四次出场,分别是《怪兽岛决战:哥斯拉之子》、《战龙哥斯拉之怪兽总进击》、《哥斯拉之机械哥斯拉的反击》、《哥斯拉之终极战役》。没有人曾经清楚的证实迷你拉是哥斯拉的亲生儿子。他可能是,但是根据体貌特征也不能百分百确认这一点。大家都以为是这样因为他一直跟着哥斯拉并且制造烟雾。

2.哥斯拉是绿色的
从17世纪第一次发现恐龙开始,他们总是被认为是绿色的。因为毕竟他们是大型的蜥蜴,而最为西方人所熟知的蜥蜴大多是绿色的。这个看法在美国人民心中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5、60年代引进的哥斯拉电影海报上几乎所有的都是绿色的,当哥斯拉在70年代末拥有自己的卡通片的时候他也是被染成绿色的,同时期的漫威漫画里也是绿色的。
但是事实是哥斯拉在早期影像里从来未被描绘成绿色的,直到1999年之前,没有日本电影里的哥斯拉是绿色的,他们通常是木炭的灰色。但是在1999年的电影《哥斯拉2000》中,哥斯拉确实在这部千禧年的续作中变成了绿色。

1.哥斯拉喷火
根据曾经在二战期间真正经历过核打击的日本人的设定,对哥斯拉的恐惧不仅仅是因为他由于受到辐射而基因突变,更是因为他会释放放射性能量。在早期的几部电影中,更多的是一种腐蚀性的气体,但是到60年代中期,变成了一种射线,而且自那以后就是这样了。通常是湖蓝色的(鲜有例外),并且在喷射之前哥斯拉的背部鳞甲也会发光。
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制作的影视剧作品中例如Hanna-Barbera动画,以及漫威漫画中,哥斯拉喷的有点像一种橘黄色的火焰。有些人把这个解释为美国人想让哥斯拉尽量脱离他是源自美国对广岛长崎轰炸产物的这一事实。不过这看起来更像是制作人只是简单的想让美国人民更多的联想一个经典的绿色的喷火龙形象,而不是一个炭灰色的喷射蓝色射线的生物。

 短评

就当我以为小怪兽们要出来搞点什么小高潮的时候巴拉巴拉一大段文戏,就当我以为小怪兽们这下该开打了吧戛然而止又巴拉巴拉一大段文戏。结果就是2个小时的电影一个半小时都在巴拉,特效也不咋滴。最后当小拉拉保护完人类决然地沉入海底时我真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搞不懂这么高分怎么来的。

8分钟前
  • 蒂莫西
  • 较差

类型电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观众就是冲着叮叮咣咣来看的。你做好特效打斗,观众就心满意足肯定买账。但现在影片特效差强人意算不上令人惊艳,还非要杂七杂八生生往里塞一堆个人主义、亲情温暖、子承父志、核弹危机、广岛原爆啥的,就是本末倒置了嘛 #比《环太平洋》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10分钟前
  • davekozg
  • 还行

助人为乐的哥斯拉,一言不发转身离开,深藏功与名

12分钟前
  • 你好我是苏小贱
  • 还行

想要拍灾难大片,却硬是加了美国特有的造作人物感情戏在里面,最后的场景也莫名其妙,美国看来只有一艘航空母舰+6飞机,用机枪打哥斯拉,导游你确定不是因为你脑残了还是真的没钱借用更高级的武器来拍摄了

13分钟前
  • jayden
  • 较差

哥斯拉最后大吼一声:这个世界上只能有一个怪兽!那就是我!!!(跳伞那段太牛逼了……预告片里有这个段落)

1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当电影结尾,两架固定翼战斗机从昂首着的哥斯拉的身躯上空轰鸣着呼啸而过时,我想,哥斯拉得到了彻底的致敬,这是这个北美国度标准式的致敬,而不是十六年前,在人类的炮火下,悲鸣着倒在大雨滂沱中的曼哈顿。哥斯拉的日式精髓,终于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

18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编导并未过分依赖电脑特技,而是充分利用观众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感,并以此渲染神秘氛围,直到观众见到怪兽真容后才一点一点喂饱观众,带来更大的乐趣。此法与当年《大白鲨》不谋而合。以人类角色为切入点,为故事注入更多的情感元素。最后那招神龙摆尾大战飞龙在天来的痛快。

2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直接五分,今年最期待 没有之一

26分钟前
  • Yingandhei
  • 力荐

功夫熊猫这种货在哥斯拉面前都不敢提【萌】这个字!故事0分。

28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力荐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一挥手,打死两个怪兽。

33分钟前
  • 鶩習
  • 还行

犹抱琵琶半遮面。夜色里、黑暗中、云雾里、尘埃中,这次的哥斯拉是朦胧的、隐约的、局部的、昏暗的,甚至只有在零星荧光弹的微弱光芒照耀下才能略微端详出哥斯拉的身影……这种塑造方式成功营造出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距离感、悬疑感、惊悚感。况且这次的哥斯拉还无比巨大!形成强烈的反差!

35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特效一般,人戏太多,高潮太短。真正主题是:烧死那对异性恋。奥特曼不在老子身边,你丫还敢当着老子的面谈恋爱!

39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剧透!在夏威夷穿着皮夹克羊绒衫的战五渣面瘫男主演技为负,在与各怪兽多次近距离深情对视后却毫发无损。Godzilla本着“人类虐我千百遍我待人类如初恋”的精神化身奥特曼,与大蟑螂深喉一吻时一口盐汽水喷死了对手!豆豆眼小短手的Godzilla略蠢萌。跳伞那段大赞!老白纯酱油。剧情是坨屎。

42分钟前
  • 尹口羊
  • 还行

看完只有wtf,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47分钟前
  • Misshesitate
  • 还行

四个想法。一,敦胖肉拯救世界,瘦长条都是坏人。二,会打架不如会喷。三,《环太平洋》是对的:如果不发展机甲,真的只有靠哥斯拉才能对抗怪兽。四,渡边老师,这个宏大恐怖的梦,是莱昂纳多附赠给你的,看你头发都墨里藏针了。

52分钟前
  • 张佳玮
  • 推荐

年度良心预告片,把不剧透贯彻到极致。为了不剧透我也只能说把哥斯拉拍出了新角度。期待的朱丽叶比诺什居然就打了个酱油。男女主角太无感。最感人的桥段居然在开头。。。(其实把怪兽孩子烧死的时候我也挺心疼的,我变态?)

56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一对真爱亿年的螳螂巨怪,雄怪不畏艰难远赴重洋来到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与雌怪共续海枯石烂之盟,不料因超生问题,被地球计生委主席哥斯拉同志一路追击,并予以击毙,违规出生的螳螂崽子们被集体打酱油的人类烤成了肉夹馍。

60分钟前
  • 梅林
  • 较差

哥斯拉是红领巾,是活雷锋,本着拆散一对是一对的心情解决了小怪兽夫妇。孤独的背影,深藏功与名。

1小时前
  • Mlle Zèbre
  • 还行

法国全球首映~!! 哥斯拉本身很不错,眼神太善良导致有点萌。 导演节奏把握得太憋屈,每次露一下脸就不让看哥斯拉打斗了,到最后才有一段打斗,不过瘾。另外太强调人类了,而不是哥斯拉本身。 看人文主意个人英雄主义干嘛看哥斯拉啊?有一大把电影可以看呢。。。

1小时前
  • 米希亚inFrance
  • 还行

爱上一头怪兽,可惜我的家里没有海洋……

1小时前
  • 惘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