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总在左边

剧情片大陆2011

主演:益西兰周,罗后杰,尕藏仁青,仁增卓玛

导演:松太加

 剧照

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2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3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4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5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6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3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4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5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6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7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8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19太阳总在左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1

详细剧情

  主人公尼玛将亲生母亲碾压致死,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和自责,带着渗有母亲血迹的一把黄土,只身磕着等身长头朝拜拉萨,却依然没有消解无时不在的悲痛 和自责。返程途中,尼玛遇见一位坦荡执着、又空虚失落的老者,两人穿行在茫茫戈壁滩,相互影响,相互救赎,终于让主人公重新获得生存的勇气和自我的释然, 将渗有母亲血迹的黄土撒在原来酿成惨剧的地方。

 长篇影评

 1 ) 救赎,永远不是单行道

好的艺术家,都是有病的,

要不是暴露狂,就是窥视癖。

松太加,更偏向前者。

他肆意将沉郁情感和焦灼苦痛撕开示人,

压根不去考虑观影者是否能消受,

于他,表达比共鸣更重要一些。

观影时,我晃神不止两次,

苍茫草原的空镜头,将我抽离到另一种恍惚。

大概是心底浮躁在作祟罢。

这部剧节奏很慢,很慢,真的很慢。

所有的情绪都似乎在水底流淌,交汇,消逝

没有浮于表面的故事冲突,对白也很少,镜头语言也很单调。主旨看起来与大多数藏语片别无二致,有关于原罪与救赎。

却又真真那么特别。

当荧幕暗了下来,更多的画面在脑海中串联了起来。

那些空镜头,无意义的留白浮现别样的隐喻,颈后不由一凉,是悟到了还是被戳中了?

一个因负罪而自我放逐的年轻人

一个因圆满而突感空虚的长者

偶然相遇 到 不告而别的一路

勾勒出人生的无常与虚妄

更通达地直视了生死与离别

“再重的苦难,在时间和孩子面前都不堪一击”

长者似乎总在叨叨一些琐碎的事,

拿着刚掉落的最后一粒牙,眯着眼朝太阳照,“真的像狗牙一样呢”

他嘴边都是俗世间最烟火气的小事,

却让同行的古怪年轻人眼神透亮起来了。

治愈者,同样被治愈。

年轻人的痛是显性的,满满溢到荧屏外。

老人的苦是隐形的,容易被他达观的笑容掩饰过去。

只有偶尔闲聊时只言片语一掠而过。

他也是个被放逐者,失去目标的边缘人。

救助他人回家,他也重拾了被需要的感觉。

作品,是创意者本格的映照。

藏族人的广阔通达 充斥着全片的格局。

阳光,暴雨,与冰雪,都藏有禅意

阳光映现了苦痛,暴雨中罪恶沉寂,冰雪唤重生。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如顽童的老者,一切似乎都是撕裂的错位的,打破了老旧的定势,自能被无限解读。

 2 ) 西藏那片土地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圣?

这个片子真是生不逢时啊,11年上映,那时候文艺片在市场上还没多少气候,大多几日游,票房能上百万都不错了。如果放在今天,在拿了龙标后上,以《冈仁波齐》1亿票房估算,这个片子应该有1千万左右。

西藏的题材看得多了,就像吃素食大餐吃多了,不免觉得厌倦,接下来,要么是故事讲得非常精彩的如《荒野猎人》那种,要么是人与自然挖掘得十分深刻的如《荒野生存》,倘若还是类似本片这种不太出彩的,也只会是市场上的萤火一闪,而不是流星惊艳。

这个以求死开始的故事,让人有点想到《樱桃的滋味》。但远不如《樱桃》有味道。

 3 ) 当痛苦遇见时间和小孩就会黯然失色

       看到有人评价说这是西藏朝圣伪青年的做作!对于他这样的评价,我是一点都不在乎的,根本看不上。他根本就没好好的看看这部电影,根本没尝试着去接受导演所想表达的。
    我是汉族人。国庆去川西的那一趟我印象深刻。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四个字:敬畏生命。藏区的风景美得最符合“和谐”二字了。牛,马,狗,草,花,山,连为一体,没有一点做作。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只需要静静地用眼睛去观察、去感受。耳朵里听到的更多的是雨声,高原的风声。
    当最后那一场白雪下来,我也感受到了,尼玛是该回家了。当他上车,我却看到他哥哥抱着儿子在那等他的时候,原来,几年过去了。不禁佩服起藏族同胞那种亲情。导演没有做作,我们只需要将镜头固定,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老爷爷说:当痛苦遇见时间和小孩就会黯然失色,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事。按照我们的说法(应该就是藏族人的生命观),人生是无常的,但再怎么无常我们还要继续生活,我们会出生,会长大,会恋爱,会结婚,会生儿育女,然后就是死亡。虽然这样说有点悲观,但我觉得这也就够了。
    那个等你的女孩怪可怜的,是啊,怪可怜的,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太阳总在左边,当它照着我们右边时,那也是生活,满怀希望的生活。

 4 ) 简单平静的美

影片平实却饱含温暖的情意。从拍摄的角度看很像纪实类的片子,没有煽情,没有花里胡哨,演员也是名不见经传。贫穷落后的村庄、空旷荒凉的地貌、单调的情节,可是在这些背景下却渗透着浓浓的人情和朴素的人生哲理,导演似乎是在对眼下的时代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个人觉得电影里边原汁原味的方言也很有味道,既是整个影片风格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发扬。

 5 ) 一出地獄,既光明

      一出地獄,即光明——但丁
      痛不欲生的人總會輕易的堅信,死亡是自我救贖的最好方式,用自己的生命來洗刷自己的罪惡,是最痛快淋漓的門道。影片一開頭就展示了(尼瑪)的這種心態,他閉眼把摩托車急駛向懸崖。當這種嘗試被哥哥阻止而失敗之後,他便把造成母親死亡的摩托車推向懸崖,象徵性地完成了未完的動作。其實影片開始的不到2分鐘的鏡頭,就徹底的交代了整部影片的基調,那就是痛苦和救贖。自我了斷之路行不通之後,(尼瑪)嘗試了另外一種辦法——去派出所投案自首,希望能夠藉助外來的力量減輕自己的痛苦。然而對這種意外造成的交通事故從法理上來說也不具有嚴重懲戒的理由,因此第二條之路也在派出所大門口嘎然而止。當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救贖之路都無法實踐時,(尼瑪)最終選擇了本民族自古以來就選擇的一條救贖之路——磕長頭去拉薩,希望借此能減去心中痛苦,減去自身罪惡。然而這樣放逐般的救贖之旅最終能洗去自己心中的罪惡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很多救贖影片都會閃現著一個偉大的字眼,那就是友誼,本片也不例外,尼瑪在歸途中遇到了一位參加自己女兒婚禮而歸來的老人,兩人從拉薩歸來的途中正好同坐一輛車,在河卡短暫的停留發生了兩件影響整部電影走向的小事,一是(尼瑪)在河卡車站買票的時候,發現一対母女使他睹物傷情,決定徒步回行。令一件小事就是老人接到了(尼瑪)未婚妻的電話,下定決心使其走出悲痛,回歸故里。因此影片大部份的鏡頭都輾轉于兩人的歸途,而這歸途最終也成了(尼瑪)的救贖之路。
      影片用無窮的荒漠來隱喻苦難的強大和對痛苦的我執下的人的心境,唯一不多的人物對話是主人公點滴的救贖,而導演認為救贖的最終之路是要回歸生活、“要遇到孩子和時間”,這也不同于一般的藏人電影,表現出作者的人本主義,但影片最終孩子的眼淚又充滿著對人世的悲憫。其實對痛苦來說,歸根結底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對痛苦的執著。比如影片中的(尼瑪),當他把母親的死當做自己的罪惡而埋在心底時,任何贖罪行為只會增加自己的痛苦。放下對痛苦的執著是救贖的唯一之路,但這談何容易!更何況是自己背負“弑母”的罪孽,是罪惡之首。然而老人對自己的關心和“苦口婆心”最終使(尼瑪)放下對痛苦的執著,漸漸的把目光從自己身上轉到身邊的人,而當(尼瑪)蹣跚著去追逐被風吹走的老人的帽子時,老人也到了可以離開的時候了:當一個身處痛苦的人開始去關心他人的時候,也是到了他放下痛苦的階段了。
      其實無常的人生,苦難就像太阳一样,它总会在那裡、在你朝聖之路的左邊,但過於執著于痛苦、執著于歡樂,就會失去生活本身的意義,但不管怎麼樣我们也不能因此就不去生活。當你心系痛苦或歡樂的時候,你要做的只是换个方向,就能释怀;當你深陷我執的泥塘時,要做的不是毀滅我執,而是心生愛憫,這愛憫不管是大愛小愛都是愛,只有愛才能去掉痛苦或歡樂的我執,生命才會自在、圓滿。

 6 ) 留了太多的时间供观众思考

好的导演不会拍无聊的电影。

影片的故事设定非常好,无意的杀害了母亲的少年决定离家独自踏上旅程,路途中一位陌生大爷无意间接到了少年心仪姑娘的电话而决定帮助他醒悟并原谅自己然后回到家乡。故事的大部分情景都发生在通往拉萨的公路上,空无一人只有尼玛,大爷还有过往车辆,但是导演你真的需要这样使用长镜头吗?

影片中很多没有任何道理的长镜头都体现出一种原始感,但这种原始感并没有帮助到故事情节的深化以及人物的塑造。我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导演希望留出大分量的时间供观众进行思考。整部片子实际就是尼玛的思考历程(虽然从中并没能感受到他思考的过程),因此如果说是想让观众体会到那种空无一人孤独前行的冥想式历程的话我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如此也留白太多。整部片子看下来可以感受到导演是有很深的表达功力的,但是大量的留白却给人一种业余导演试图达到艺术片效果的感觉。在许多留白的过程中,观众并没有被激发去思考,而是单纯的在观赏影响,但很明显本片又并不是希望以视觉取胜。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好的导演是不会拍出无聊的电影的,并不是说情节一定要曲折离奇,视觉刺激一定要一波接一波,而是需要将观众带入影片产生共情。尼玛和大爷在影片中冲突过于单方面,也因此而根本感受不到尼玛的改变。观赏影片时我很希望能够和尼玛产生共情而感受到到那种深入骨髓的自责,但却始终没有。

 7 ) 阳光下一场圣洁的救赎

    十一月的夜晚,北京,大风裹挟着点儿小雨,百老汇前的池水微皱。每当妈妈在电话那头问:“你以后要干什么呢?”我总是对以大片的沉默,眼前一片空旷。当尼玛眼神死死地走在我眼前那片空旷之中时,我双眼含了含泪。
    “坐车,太快了,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这是《太阳总在左边》中沉默的男主角尼玛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像是突然点破了人类心照不宣的秘密。一个人,一片天地相接的广袤荒漠,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知道双脚与行走的关系不能破裂,即使阳光刺中了眼睛,也没关系,不用看,前面是无限延伸的路。这是影片预设的无国度无民族直击人心的基调,它无心说教,也不着急倾诉,只通过人物沉默坚硬的身影、干净简洁的背景画面和恰如其分的情绪音乐,让每个人都不可逃避的迷惘感自然呈现,撕扯人的内心。我不知道要去哪里干什么,妈妈,没有了妈妈的尼玛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干什么。他生在藏族,我生在汉族,这并不妨碍我们共同的迷惘与悲伤,不妨碍我们相通的隐秘痛苦,也不妨碍我们对于救赎的相似渴求与寻觅。它们显然不是任何一种符号化的民族特色。他不停地行走,他磕长头上拉萨,不过是用着他与生俱来熟悉着的表达方式。
    “只有不停地走,才能忘记过去。”
    尼玛沉浸在误杀母亲的悲痛与自责中不停地行走于安多到拉萨的路上,太阳总照在他的左脸上。在那些往复于此路无数遍的卡车司机看来,他已经一路磕长头去过了拉萨,他已赎了他应赎的罪。可是电影用一种闪回的平行叙事手法昭示,时间在旁观者那儿是线性的不断流逝的,误杀母亲的事对于他们来说早已过去。然而在尼玛那儿,时间却是主观的与现时并行的,误杀母亲的事一直亲在于内心此在于当下。一旦停下脚步,属于他人“过去”的时间却是他此时此刻真实的时间。因此,每当路旁有车辆经过,每当片中帮助救赎尼玛的老人形象出现,那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不可为外人理解的悲恸就骤然轰鸣。
    “人的痛苦在孩子面前,是黯然无力的。”
    影片老人形象的设置是很有意思的,已过了青年时期历经种种的老人,总能知道青年冲破迷惘的出口吧。然而老人却有他自己的迷惘,儿女小的时候盼他们长大,长大了盼他们结婚,结了婚盼孙子……然后呢?实在不知道盼什么。反而是孩子,他们涉世未深,他们天真无知,他们稚嫩脆弱,却保有人最完善的本初,具有令人自惭形秽的力量。所以老人也不禁感慨:“人的痛苦在孩子面前,是黯然无力的。”在圣洁的孩子面前,痛苦仿佛不值一提。而尼玛正是在一场圣洁的雪后如孩子般苏醒,睁眼看到的世界一片洁白,前方,牦牛如音符滑动,那么静谧,安宁;背后,汽车疾驰而过,载着他人的生活。尼玛一直死死的眼睛这才突然活了,睫毛开始起伏,眼珠开始转动,他开始走上回家的路,开始让阳光照在右脸上。

 8 ) 生命的意义(有剧透)

  不同反响的开篇。
  大特写,忧伤的脸。然后是一个静静远观的长镜头:悬崖上,骑摩托的人想冲下悬崖,想死,另一个人劝阻他,两个人撕打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出画外……
  接着,出片名:太阳总在左边。

  整个电影在旷野上展开,不多的场景,很少的人物,简单的情节,看着却并不沉闷、单调,从人物的表情、内心、环境以及摄影镜头的画幅仿佛都透过来一种情感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因为摄影机背后像是有一颗慈悲、诚挚的心在跳动。

  台词少但也精准、意涵深邃,比如:

  “小的时候盼着他们长大
  长大后又盼着他们成家
  成了家不知道再该盼什么

  该盼着抱孙子呀

  那抱完孙子以后该盼什么呢

  呵呵 这就不知道了”


  还有,电影里哪怕一个小配角的塑造也很精彩;比如那个宾馆里漂亮的女服务员。从镜头的后面走廊上走过来,一个开着的门里的什么人对她搭讪,她嗔怪地拒绝了。然后她从后面赶上男主角的时候,仔细看了男主角一眼。然后有了这一眼,她再来向男主角求个帮忙,就很自然了。老者说,我年轻时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大喜事哩。——而男主角依然沉默和无动于衷。烘托出男主角枯寂伤感的内心。而这些都是在极简省的几个镜头里自然完成的。

 短评

20110611@UCCA

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松太加情节转变见细节的编剧功力不俗,一部真正的公路电影,路途的风景甚至过客都是其次的,真正重要的是在行走的过程,没有目的,是一场在旷野下的心的修炼,冥思生死亲爱的价值。这样的徒步精神与宗教的内心静修多么接近。一场不堪回首的往事,一碗粗陋的奶茶,一段难以磨灭的历程。

9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看来中国艺术电影传统由“万玛团伙”延续(关键词是电影学院和藏族电影人)。松太加为万玛才旦作品《静静的嘛呢石》美术和《寻找智美更登》摄影师。此片中德格才让的录音和音乐不喧宾夺主,又不乏细腻精彩之处。广袤荒芜西部旷野中自我放逐,寻找生命意义与救赎,沉静。开头部分叙事不甚清楚,经验不足

12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我完全被这部片子吞噬了

17分钟前
  • 王稷和泡泡
  • 力荐

海岸影城电影院说多烂有多烂,选那地方搞电影节糟蹋这电影了。

21分钟前
  • stone
  • 推荐

看哭了。

25分钟前
  • MichelleLOU
  • 力荐

上路走走 说不定能找到答案

26分钟前
  • pandora刀刀
  • 还行

痛苦见到时间、孩子就会被消

31分钟前
  • 爱窝窝
  • 还行

理想的公路电影,暴走型公路电影,无需太多台词,靠环境氛围、人物表情、内在情绪来推进故事,气质接近格斯·范·桑特的《盖瑞》,但没那么简约。据说,男主角真的杀过人,家人看了此片,认为是在拍他们的故事,拍完此片不久,主角就莫名的失踪了。

3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极沉默,只有暴烈的日头和风的声音。它出现在这个时候,像是谁捎来的无语慰藉。谢谢你,陌生人。

35分钟前
  • 鱼鹰
  • 推荐

作为处女作来说,完成度颇高。只是关于陌生人与陌生人相遇,一个灵魂去宽慰另一个灵魂的故事终究还是太多了,所以整部电影也显得不那么突出和高级,就像是完成了一篇还算不错的命题作文。还是那句话,心里的结总归还是要靠自己解开的,他人只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毕竟太阳总在左边,生活还要继续。

37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空旷无垠的青藏高原透着圣丹斯的气息,没想到一伙藏人能拍出如此“独立”的电影。王猛的摄影构图很赞,萌爷爷诙谐搞笑的谈吐暗藏着人生真谛。同样是孤独的朝圣,萌爷爷走进了尼玛的心灵。好好活下去,才是最大的救赎。

40分钟前
  • TomiOh
  • 推荐

松太加处女作相当强悍了。如何写“悲痛”和“赎罪”,本片给了一个绝好的例子。片子最厉害的地方莫过于完全把磕长头去拉萨放置在文本之外,转过来写磕完长头之后回家的故事(这么看[阿拉姜色]刚好是另一半的故事)。老人这条线的信息控制很精彩。松太加的剧作上比万玛才旦矛盾激烈多了……大全景/风景的用法。

41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有些事,真是再怎么折磨自己都难得安宁。尼玛一心苦行,太阳总在左边,半张脸被灼烧得浑然不觉。人也是,自设的迷局待久了,也不知剩了几分心魂。直到一具苍老的皮囊出现,用活泛的心态匀出些执着善意,叫那苦与苦碰撞起来,好让彼此都卸下些心结。人与人兴许抬头便再也无缘,但那荒烟蔓草间,分明有了些畅达。原来2015年就标记想看,如今《阿拉姜色》看完,松太加采完,才在这故事中长舒一口气。

4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这片豆瓣居然7分多,虚高了吧。当然作为独立作品,民族题材,而且处女作,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是也不至于解读出过于复杂的含义,其实就是关于生死和救赎的一个民族化的表达。环境营造很漂亮,故事流畅,有风格。

49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朝圣之路后如何回归生活

5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摄影和(门窗)构图已颇具想法,文本单薄了些,在表现心理转变上欠缺了些,并仍会仰仗到藏文化的独特之处;因为太阳在左边,向着一个地方走,自然会被灼伤——所以不妨回头看看。我们生长,我们结婚,我们老去,我们死亡——长者是亮点。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救赎风尘,千江有水千江月;步履不停,万里无云万里天

56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较差

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出口!音乐大赞!

59分钟前
  • 断弦的耳朵
  • 力荐

令人深思

60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