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灿烂人生 剧照 NO.1灿烂人生 剧照 NO.2灿烂人生 剧照 NO.3灿烂人生 剧照 NO.4灿烂人生 剧照 NO.5灿烂人生 剧照 NO.6灿烂人生 剧照 NO.13灿烂人生 剧照 NO.14灿烂人生 剧照 NO.15灿烂人生 剧照 NO.16灿烂人生 剧照 NO.17灿烂人生 剧照 NO.18灿烂人生 剧照 NO.19灿烂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2:22

详细剧情

  马里奥(阿莱西奥•博尼 Alessio Boni 饰)和尼古拉(卢伊吉洛•肖卡 Luigi Lo Cascio 饰)是亲密无间的两兄弟,但是酷爱诗歌的马里奥却在考试中因为与教授意见相左而不及格,相反尼古拉投其所好的表现赢得了医学教授的好评拿到了高分。他们几个朋友相约去毕 业旅行,但是马里奥却带来了另外一个不速之客——他从精神病院搭救出来受伤的女孩佐珍(杰丝敏•特丽卡 Jasmine Trinca 饰)。于是,兄弟俩决定陪她寻找亲人。在一片革命洪流之中,马里奥弃笔从戎,选择做警察,而尼古拉则漂泊异乡成为了精神科医生。佛罗伦萨的大水,让兄弟俩重逢,此时尼古拉已经和钢琴师朱莉安成为伉俪。而马里奥则对摄影师米雷拉一见钟情。他们的感情同样经受着社会动荡的考验……  本片片长6个小时,通过讲述意大利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意大利从1966年至2000年的社会巨变。

 长篇影评

 1 ) 往事值得反思— 《灿烂人生》观后

连日来忙着观看早晚的美国网球赛,电影看得少了。下载了一部意大利2003年拍摄的电影《灿烂人生》,发现它竟然长达6个小时!一天看一点,拖了近一周才看完了它。

是部好电影! 在豆瓣上评分达到9.4,有54,883人评价;IMDB评分也高达8.5,21,341人次投票。两个网站的TOP250 排名中都没有算上它,估计是因为其超长的形态。当年它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栏目,是分为上、下两部放映,每部3小时,后获该项目大奖;随后在影院公映,但主要还是在电视上以4集的mini系列剧形式公映,每集1.5小时。

影评人“亵渎电影”的评语概括了影片内容:“6个小时,1个家庭,44年的时间跨度,一晚上看完一群人的一生,太完美了!★★★★★”(2012-10-27)

我对对此片感兴趣,是因为它写的是和我同龄一代人的人生,即上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一代。影片从上世纪60年代写到本世纪初,主角们开始时还都是些未毕业的大学生,相似于我们国家“文革”前的“老三届”(它一般指当时尚未毕业的66、67、68届初、高中学生,其实也应该包括当时还没完成学业的各届在校大学生,他们也一样地卷入了失学、革命、下乡的历史浪潮之中)。电影中展现了60-70年代席卷世界、欧洲的“红色风暴”。以马特奥和尼古拉两兄弟为首的一家人,在漫长的40年中,经历了意大利战后最混乱的时期,大洪水,红色学潮,工人暴动,足球世界杯小组被淘汰到夺冠,黑手党横行,菲亚特工厂大裁员,红色旅恐怖组织的兴起,等等历史事件,兄弟姐妹、父母、爱人、孩子的命运都被纠缠了进去。编导以青春时期对理想、革命、爱情的选择为主题,运用“性格决定命运”的法则,展现了一幅耐人回味与共鸣的社会人生画卷。

影片拍摄于本世纪初,还是使用的胶片拍摄(查IMDB上,底片用的是Super16mm,拷贝用的35mm胶片),制作精良;遵循了电视电影“小屏幕”的要求,特写、近景多,人物肖像拍得特别成功。当然,几个意大利演员的出色外部资质及表演也极为添彩。

我之所以没有打满分,是感觉用了如此巨大的篇幅,编导的立意还是狭小了一些,对涉及到的社会思想和政治问题的涉入过于浅薄,影响了作品的“历史史诗”分量。

不过,我还是向没看过的人推荐该片;特别是我们这些出生于40、50年代的人们应该去观看它。在我们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时去回忆往事,你会发现它“并不如烟”,而是厚重又丰富,非常值得去回首与反思!

 2 ) 灿烂人生

最难以忘记的是,Giorgia重新出现后,兄弟两人也不知是谁说了,“我想当时我们都爱着她。”
年轻时的两人带着疯女孩的那次出行真是最美好的时光,一路上有女孩枕着Matteo酣睡时哥哥掩不住欣羡之色的捉弄,也有Nicola温柔体贴的无微不至。然而忽然间一切就让被警察带走的女孩惊慌失措的眼神打破。
Nicola继续前行,而他身后的Matteo却沉默地踏上了返程的旅途。其后佛罗伦萨抗洪相见时的一个拥抱,父亲死时返回罗马途中的激烈争吵,20年内两人确实并未再有太多交集。我们看到的是人生乃至人性的两面,却还要为其间挣扎维系的血浓于水唏嘘不已。

看完整部电影后再重新回顾的片断之一,有疯女孩发现Matteo看到自己日记之后的歇斯底里,我记得那上面写了Matteo的名字。大雨中试图自我辩驳的Matteo在哥哥的劝说下仓皇离去,而后者不出意外地安抚了女孩。被雨淋湿的Matteo一侧脸部的特写阴郁低沉地出现在了镜头前。身后Nicola的发问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17年后打开屋门的Matteo欲言又止,送别的Nicola依然是一句困惑的“怎么了”。对方笑了笑,迅速地走入了夜色。
也不知那夜是不是在Matteo纵身一跃之后,才下起雨。

Matteo之死在一瞬间突兀无比,此时电影还余下两个小时,要讲其后的20年。瞬时空白的思绪开始往前捋,从那夜哭诉着找上门来的Mirella和警局里的穷凶极恶,到另一夜望着女人背影猛的一个急转,到多年前与父亲的最后一面,到一次失控的袭击,到学生时代一次离经叛道的自我表达。
看到母亲珍藏的Matteo学生时代全A的成绩单,我们应该还没有忘记多年前坐在教授面前的Nicola,甚至清楚地记得那位老人说:“你的成绩本应得B+或者A-,但是因为你的态度,我给你一个A。”
理所当然地,我们为Matteo的迷人、骄傲、自我、孤独、反叛、矛盾,甚至是难以理喻而无法自已。在面对Nicola时却不失一刻从容与淡定。可我也没有忘记他对被自己投进监狱的Giulia说,“嫁给我”。

记得上一部看至流泪的意大利电影是[儿子的房间],昨晚面临Matteo死后的片断又有了相似的冲动。母子三人的哀痛是在走出Matteo公寓之后才昭示的。蹒跚的母亲松开了手里的三本书,妹妹Francesca哭着捡起,而另一边的Nicola也早已泪至失态。
而Matteo与哥哥一家赶回父亲葬礼的片断更是难忘。暴怒失控在下车后瞬间化为软弱的眼泪,他和Nicola在阴冷的夜色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母亲的死讯由医院的孩子不连贯地读出,两鬓斑白的Nicola去到海边小城在坟头摆上一束花,业已平静的还有时代。

印象中最深的一个淡出般的镜头停留在Giorgia似空白却又饱含神情的脸。随着点唱机奏响的一曲[A Chi],我们希望或者肯定,Matteo本可以向前一步。
他没有走到那一步。多年后变得和当时的他一样高大挺拔的年轻人踏上他从未驻足的土地,来信告诉另一位父亲Nicola,“生活正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
落日因此是完美的句号。

 3 ) 马迪奥为什么要自杀---也许是过分阐释

       写在前面:看到马迪奥在电影之中,我就会想到乌托邦,这真是一出悲剧,它向我们表示世界上有种东西东西是我们大家都觉得很好的,但谁都不相信其能够成为现实,而与他对立的那个乌烟瘴气,不可理喻的世界却让所有人觉得理所当然,我对这个世界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觉得我再也难以恬不知耻地抱怨这个世界了,我也难以很伤感地对朋友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人,我现在更愿意相信,在这个世界活着,不是选择好与不好,而是在坏与更坏之间选择,生活如是,人格如是,我能做的,或者说我的理想只是做一个比较不坏的人。

      电影开始不久马迪奥就做了一系列的事——把遭受电击的左珍从病院中带走,带她回家,并且愤怒地教训左珍的父亲;在毕业答辩的时候明确地指出迪班尼诗作的空洞无物和迪班尼本人的不学无术并表达他对于一个在导师看来是可笑的模仿诗人比查奥的赞赏(我不太明白他看左珍日记那一段暗示了什么,那似乎很重要【后来细心的朋友告诉我,那里写满了马迪奥】马迪奥人生的转折似乎发生在左珍被带走的那一刻,从那一刻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这个世界的善恶,怀疑自己信仰的基础,从无力拯救左珍开始,到无力拯救奴基(马迪奥对奴基的看法‘奴基对穷困的了解比你深,他穷困,打他的人却不是’从而引申出的对革命本质和世界本质的疑虑就是一个例证)进而走向无力拯救这个世界信仰的认定,当马迪奥站在火车上对尼古拉说我不合格,这不仅仅是对于他的文学的否定,更是对人生哲学的否定,不是不合格而是已经不可能合格,他开始迷狂,开始放逐自己,他加入军队,从不“违抗”命令,但不肯被人操控,工作毫无表现,有的只是一些吵闹事件,他加入警队,对纪律期盼不是谎言也不是搪塞,“纪律”就是他放逐自己的方式,执行纪律就是存在的价值,按命令办事,只管自己分内的事,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存在方式的隐喻。在马迪奥眼中,他已经无法根据这个世界本身(电影中的那个世界)而坚持正义和善良了,因为那个世界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怀,没有人犯过根本的错误,每一个犯错的人都在一定的条件下面,在某一个集体(家庭,夫妻,朋友...)里面都是正确的,就像我们习惯地评价我们身边的人那样:他并不坏他的本性是好的,或者有的时候从全然相反的角度:这个世界没有好人,所有人都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对于一个有纯正信仰的人来说,这样的世界是不值得活的,而他遇见美拉莉,对于那个懂得所谓探索灵魂,探索内在的马迪奥来说其实是一个讽刺,因为他自己已经将自己放逐,而灵魂无物
      “你没有感觉,声音,呼吸,也没有留心听我讲话,什么也没有,我问题的答案是:空无一物,这就是他对灵魂探索的答案”
      是的他看到内在,但灵魂如无物....
      马迪奥说:我早应知道。你当年怎样,我当年怎样。左珍的唯一回答是:疯癫. 而对于美拉莉的疑问“你为何骗我,在西西里你已骗我,...尼古拉,为什么?”因为尼古拉就是马迪奥在这个世界的理性实存,但他是虚无的,因为马迪奥已经被放逐,也就是说马迪奥得放逐直接导致了这部电影中最坚持的人物尼古拉的虚无(马迪奥是尼古拉的神性基础,我们可以从他与马的儿子的对话中看出),放逐在这个世界的最好的结局对于马迪奥来说就是尼古拉(这是我对马迪奥以尼古拉之名的解释),但即使是尼古拉,对于马迪奥来说最终也是不值得拥有的,事实上尼古拉很早就在考虑左珍的去处,在有所决定的时候,他也技术性地支开左珍,他是这个世界理性地对待一切事物的象征,而这个理性的基础(在尼古拉与马迪奥的儿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马迪奥,而马迪奥却是这个世界所无法容忍的,记得尼古拉和那个贪污官员的对话么?
      “你要证明我是疯癫的么?”
      “这会方便你律师的工作,”
      “我的妻女是不知道真相的,我在昨天之前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自己犯了法?”
      “你是在医院工作的,是吗?我相信一定有公司给你佣,5%~10%那是公价,我不相信你毫不知情,可能你已知道,但视而不见,就像千百万意大利人一样,直至某天,法官走上门,说那些佣金是非法回佣,台底政治献金是非法行为,我是个贼,好震撼的新闻,偷苹果的人不是每个也要入狱,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但他们忘记当日排队向我们献金,换取我们给予方便,现在他们想改变这个世界,相信我吧,一切也不会改变一切都是假象,他们只是捉我们这些愚蠢的人,其他人依旧偷活,这就是意大利,这现象不是我造成也不是你是我们的父亲造成的,信我吧。”
      “不,与我父亲无关。(注意一个细节,母亲在向尼古拉描述当初与父亲相遇时候的情形,说明父亲事实上也是极有可能是有罪的)”
      最后美拉莉的那一句话是真正的关键“你喜欢书本是因为可随时放弃他” 书本就是马迪奥的纪律的隐喻,纪律就是马迪奥的在世真理,从离开左珍开始他就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放逐,但他的放逐不是堕落,而是将心中的信仰碎片化,用绝对的服从来对视体制的荒谬,更是理性实存的荒谬,用美拉莉的话来说:就是像捡起书本那样,随时抛弃(服从命令)而又随时捡起来(那些吵闹的事件),在结束与美拉莉的对话后对罪犯的施暴就是他最后一次捡起书本(也就是他说的常常做主),马迪奥死在烟花璀璨的新年夜,这个形式本身似乎就表达了一种对于电影灿烂人生,也就是马迪奥的那个世界的一次反讽。
最后补充一个情节那个有点戏剧性的教授对尼古拉说:我要给您一个忠告,你若有抱负,便要离开本国,离开意大利,离开这个国家,...地方虽然美丽,但却没有希望.....但愿如此,可重新建设我国,总好过现在了无生气,由恐龙来管制我们,.....我是被恐龙摧毁的其中一人!
后记: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马迪奥的时候,我会想起教父二里面的艾尔巴西诺,他曾是一个好人,但他是孤独的(影片结尾的时候所有人都去欢迎马龙白兰度了,然而艾尔巴西诺却独自一人在那里,然而现时中的他站在那湖畔的别墅里面,他是权力的绝对中心,然而他却无比孤独不知道自己是谁,他杀了他的哥哥,驱逐了他的妻子,这就是马迪奥另一种可能的悲剧,如果他不是自杀的话,如果他不是自我放逐的话,那么在这个世界,艾尔巴西诺就是他最可能的结局了,我愿意把马迪奥的自杀看做是对那无可避免的混乱世界说了一次“不”,因此马蒂奥的自杀与其说是悲剧,倒不如说正体现了他的伟大,艾尔曾经想对这个家族说不,然而他无法扯去那悲剧的责任,现在马迪奥彻底的抛弃了这一个世界,这不是一种怯懦,而是站在人性最高的角度对生命作了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对这个世界,对生命,对一切的荒诞说了一个不字。
      更简单地说尼古拉是这部电影的人性光辉,但有了马迪奥,这部电影有了神性视角,或者说马迪奥想要以肉体的实存看到上帝的视界——一切都是合理的,但他看到的却是一切都是荒谬的,自己亦无所幸免。
      以上只是关于马迪奥,而不是电影的全部。

 4 ) 灿烂人生

人生如梦,跌宕起伏。生老病死,几度哽咽。黯然销魂,唯别而已。灿烂人生,生生长流。——《灿烂人生》
6个多小时,看过的最长的一部电影,电影节奏是根据人物命运进行的,有张有弛,当你静下心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往下的时候,你会深深地陷入他们的快乐和痛苦之中。马迪奥和佐珍在点唱机前的一段应该算是全片最美的画面吧,马迪奥生性固执、直率,这样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以及生命,他的自杀我能理解,母亲扔书和尼古拉告诉佐珍消息时候看着很想哭。
可能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明白灿烂的不只是人生的经历,而是磨砺出来的灿烂精神。多希望我们也能经历漫长然后安之若素,在平淡里活的灿烂。人生的灿烂之处莫过于即使平凡一生也仍然不改热爱生活的初衷。

 5 ) 关于《灿烂人生》的看点汇总

柔之胜刚,欲速不达, 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此片的主线。 佐珍隐喻这个世界的问题, 马迪奥和尼古拉尝试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解决, 两人在车站的诀别, 意味着两种人生的展开。 答案在最终, 时间为友,享受过程,原则性不强的尼古拉找到了正确答案。 尼古拉让佐珍每日浇水的片段,令人动容, 背后是面对冷酷现实不急不躁,从容冷静的心态, 这是导演认为走向灿烂人生应有的心态。

----------------------------------

尼古拉和妻子朱莉安是辅线, 不带隐喻的方式阐述两人改变世界的方式, 与主线不同的是, 此辅线重在阐述人生的认知方式, 学生时期与朱莉安一起沉溺于学潮的尼古拉, 从错误的认知中走出来, 尼古拉嘲讽着带女儿从乌烟瘴气的左派会议中走过的场景, 隐喻着他与之前认知的决裂, 走向科学理性的怀抱, 这是导演认为人生应有的理性认知。

-----------------------------------

片中提倡的友善与包容也是对人生认知的极重要的一点, 认为爱是链接灿烂人生重要因素。 两人的母亲每周坚持探望马里奥瘫痪的好友, 是导演关于爱的的隐喻。 爱的重要性在于与残缺的链接,对坏的包容,让社会不至于断裂。 然而,善恶分明,原则性过强的马里奥, 因此错失了爱的链接, 马里奥跳楼前, 与女朋友未能接通的电话, 隐喻着爱的最终断裂。 -----------------------------------

片中一些小的片段也展现出导演对人生的看法, 尼古拉的朋友从失业困境中艰难走出, 暗示了我们面对挫折应有的态度。 尼古拉的另一位朋友,后来的妹夫, 面对暗杀威胁选择留在国内的态度, 暗示了我们面对困难恐惧是应有的坚强和执着。

----------------------------------

尼古拉以看似慢,看似无原则、 但充满理性科学、充满爱的方式, 好似龟兔赛跑,改变了世界很多很多, 改变了心理学认知, 改变了法律, 治愈了佐珍, 用爱从新与朱莉安建立链接,

但,这就是灿烂人生的吗? 终极的疑问在于, 尼古拉永远无法改变马里奥, 或许,复杂与多样才是人生真正的灿烂之处吧。

-------------------------------

第一次看长达6小时的电影, 娓娓道来, 感悟颇多, 这部电影展现了 有着千年传承的民族, 理应有的文化深度。

 6 ) 马迪奥的一生

如果一部电影或者小说中的人物能够吸引你,大概只会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身上有你想要你却没有的东西,二是你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马迪奥之于我是第二种。马迪奥一生的命运是悲惨的,读书时代的他成绩非常优秀,还发表过论文,成绩全A,但在毕业答辩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喜爱诗人而顶撞指导老师,从而不合格。
   后来父亲给他介绍医院的工作使他结识了佐珍,在知道医院用电极对待佐珍时,毅然带她离开,准备把她送回家,但佐珍父母却觉得她是个累赘。不希望她回家,反而要把她送回医院,于是他和他哥哥决定带上她旅行,在途中他爱上了这个被抛弃的女孩,因为她和他是如此的相似,都封闭自己,不让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心,都是那么的倔强,可在命运面前,自己又那么的无能。
   途中发生了意外,佐珍被带走了,马迪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带走,却什么也做不了,他没有继续旅行而是回家当兵了。
   他是仔细思考了的才做的这个决定,他的内心是封闭的,他不想过多的与人交流,他更不允许别人窥探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选择了纪律,当西西里长官和他对话时就可以看的出来。
    长官:我看过你的档案,你毫无表现,不愿与你的同伴为伍,不愿意**控,到处惹事,你为什么来这里?
    马迪奥:纪律,我从来不违抗命令,我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但他性格的多样性显然不能令他只做自己分内的事,他三次被调职,都是因为他的多管闲事。
   第一次看到同事被暴民打残,他愤怒了,冲上去把暴名打成重伤,也只有他一个人这样做了,
   第二次他在给尸体拍照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个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孩在那里观看,他上斥责他去与之争吵。
   第三次他在审讯犯人时发现穷人在给他的老板顶罪,他揭穿了,并与之发生争执。
   他就这样漂泊着,接受上帝给他的安排,但他又对这样的自己不满意甚至有些厌恶。
  当在罗马邂逅美莉亚时,他对自己的厌恶表现的很明显,当美莉亚问他做什么工作时,他欺骗她是工程师,当他与美莉亚约定的日子到来时他选择逃避,他不敢接受和马莉亚的爱情,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他更加没有勇气让这个女孩进入自己的内心。
   新年到来时,他在审案,美莉亚找到了他,问他为什么骗她,面对质问他很愤怒:我的工作是调查别人,但你们总是想调查我,我穷困,我潦到。而美莉亚的回答是:我们的感情是这么好。说明她根本不在乎这些。继而又说:你喜欢书本是因为你可以随时放弃他,而命运由不得你做主。
   我想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马迪奥的心,对于一个如此桀熬的人,当年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诗人反对指导老师而不合格,可以为了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小孩和无辜的穷人而甘心被调职。这句话指出了他的无能,让他明白:虽然他的人生一直是自己在选择,但事实上他却一直在被命运推着走,他立马反驳到:我常常自己做主,不和你见面也是我做出的决定。
    美莉亚负气走了,这一走就是和心爱的人永别了。
   马迪奥继续回去审问,他看出了穷人是帮老板顶罪,于是他想帮他开罪,逼穷人说实话,并与老板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他的同事阻止了他并说:不要给我惹麻烦。
  他离开了警局,来到了妹妹家中,因为是新年,所以他的弟弟,姐姐母亲都在,一家人其乐融融,但他发现自己已经融入不了这个家庭了,于是他离开了。
   回到家中他拨打美莉亚的电话,没有接通,美莉亚在电话那端晚了几秒,他看着电视中的“新年快乐”第一次感觉到孤独是如此的真切,也许他以前也有这种感觉,但这一次是如此的强烈,他以为美莉亚不原谅他了,世上再也没有关心他和他关心的人了。我想主要还是那句话深深的刺激了他,就像在他心里重重捅了一刀,把他彻底捅碎了。他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有如此美好的爱情,他却不敢接受;当年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人被带走却无能为力,看着无辜的人被冤枉身为警察的他什么也做不了,他的命运他是做不了主,对一个内心桀熬的人,这一点是致命的。
    他跳了下去,来的是如此的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他的房东是这样的平价他的:他是如此的谦逊而有风度。他一定是被人推下去的。
   马迪奥是《灿烂人生》中唯一一个悲情的人,其他的人最终都获得了自己的“灿烂人生”,但他确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最让人难忘的一个。
    也许他不那么倔强,他的生活会好很多,他可以轻松的通过考试,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好工作。也许他不去追求所谓的自我,他可以和美拉莉在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也许他向这个世界屈服,他也不会被频繁调职。但那就不是马迪奥。
    就如他的弟弟评价的那样,他像阿基力士一般,是一个勇敢而悲险的人。
    他的勇气是很多人不曾企及的高度,他追求自己的所喜欢的,可以在毕业答辩上为自己喜欢的诗人而反对考官。
   他封闭的内心是人们都会有的,当别人企图窥探我的内心世界,我总是会本能的防御,只不过他的保护更加强烈。
   他不敢接受美莉亚的爱情,你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会接受爱情吗?
   看完影片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杀死了马迪奥,是命运?是社会现实?
  我认为是他对自我的追求,他一直在追求内在的东西,就如他初遇美莉亚时所说的,你在寻找神秘吗?你应该寻找内在。他想变的强大,他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他想追求一生中自己想要的自我,可是他得不到,他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无能,自己的穷困潦倒,于是他对自己愤怒了,他选择了结束生命,因为这样的自己是他不想要的。
   人对自己都会有所要求,但没有人可以做到心中那个完美的自己,有时甚至是一点喜欢的自己都做不到,我经常厌恶自己,讨厌自己的无能,讨厌自己的无知,讨厌自己没有追求。
   马迪奥死了,可生活还在继续,我没有勇气像他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还是在这个世上苟且吧。

 7 ) 政治的尽头

        政治的尽头是同情心,马蒂奥和朱莉娅的尽头是尼古拉。
        《灿烂人生》里有一个镜头是这样的:防暴警察马蒂奥的同事鲁伊奇被左翼示威者打成了瘫痪,马蒂奥在哥哥尼古拉家悲愤地说起这事,尼古拉的妻子朱莉娅,一个激进左翼分子,当时就不干了。
        “太糟了,你站在错误的一方。”
        “你肯定?那什么是正确的?穷人的一方算是正确的吗?”
        “对。”
        “鲁伊奇比你更懂什么叫贫穷。他是个穷人,把他打成植物人的人却不是。我们在这里吃蛋糕,他却躺在医院里。”
        “我受够了你的垃圾言论!”
        尼古拉只好出来调和:“请你们都别说了!”朱莉娅转身弹琴去了,马蒂奥调侃道:“你老婆不错”。尼古拉笑道:“你俩相处的也不错”。“她是那种永远正确的类型吧”。“嗯,跟你类型一样”。于是两人会心地笑了。
        《灿烂人生》里有好几个类似的情形: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争论,最后以温情脉脉的谈笑收场。尼古拉的父母争吵时是这样。妹妹的婚礼上,尼古拉被解雇的工人好友和银行家好友之间的对话是这样。尼古拉父女在争论一个腐败官员是否值得同情时也是这样。对此女儿是这样解释的:我太爱你了,我不会真的跟你闹翻。
        “我太爱你了,我不会真的跟你闹翻”,似乎道出了人世间喜剧和悲剧分叉的那个秘密。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的所作所为是出于爱,其实还是不够爱。另一些时候,你忙着轰轰烈烈地爱人类,却忘记了爱身边一个一个的人。
        马蒂奥和朱莉娅都未曾深入这个道理。他们都试图通过政治斗争的途径去改变身边的世界,结果发现政治斗争的前提是对真理的掌握,而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确切地掌握了真理。朱莉娅在60年代的左翼运动中越来越激进,抛家弃子投奔了一个恐怖组织,从事暗杀工作,最后沦为阶下囚,世界却没有因此变得更好一些。马蒂奥终其一生都在和丑恶的制度作斗争,从僵死的考官到野蛮的精神病院,从等级森严的军队到黑幕重重的警察局,但他被碰得头破血流,在一个新年之夜,他迎着窗外绽放的烟花从阳台上纵身跳下。
        而朱莉娅的丈夫、马蒂奥的哥哥尼古拉则不同。他温和而不消极,明辨是非但不急于求成。改造世界对他来说不是将一个制度连根拔起,而是从给予身边的人一点一滴的温暖开始。佐珍,片中那个被精神病院非法电击的女孩,最后不是被左翼朱莉娅或者警察马蒂奥拯救,而是在尼古拉几十年的照看下慢慢恢复。当佐珍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时,他对她说:你每天来给我的植物浇水吧,它们需要你。
        如果说改造世界是一场龟兔赛跑的话,马蒂奥就是那个兔子,而尼古拉则是那个跑得慢却跑得远的乌龟。马蒂奥在不断的碰壁中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的耐心啊,在与可爱的姑娘美瑞娜相识之时,他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尼古拉。
        也许为我们的行为守卫底线的,不是政治、不是宗教、不是法律,而是尼古拉的考官所说的“同情心”。读书读到文革时某派怎样毒打某派或者纳粹集中营里的暴行时,我总是惊骇不已,因为这全都是假真理的名义。若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同情心的底线呢?一个政治、法律、宗教都无法突破的底线呢?也许人世的希望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追问一句,发现真理又如何。
        该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片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美好,美好却不虚假。我想导演真是个善良的人,简直可以说是柔情似水。他让激进的朱莉娅弹得一手好钢琴,让暴躁的马蒂奥成为一个书迷,让美瑞娜在失去马蒂奥之后得到儿子,让尼古拉在女儿离开后重新得到爱情。他端详、雕刻、安抚每一个辗转反侧的灵魂,让你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正在变得更好,还会变得更好——只要你象尼古拉的父亲所提醒的那样,不放弃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发掘他们的动人之处:“你要让朱莉娅弹琴,告诉她她有多美好,你要说,朱莉娅,为我演奏吧”。
 

 短评

他让激进的朱莉娅弹得一手好钢琴,让暴躁的马蒂奥成为一个书迷,让美瑞娜在失去马蒂奥之后得到儿子,让尼古拉在女儿离开后重新得到爱情。他端详、雕刻、安抚每一个辗转反侧的灵魂,让你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正在变得更好,还会变得更好。

2分钟前
  • 青陌
  • 力荐

6个多小时,长得不像话,让人想写诗,不写白不写:美国往事意难平,步履不停爱且行。美好何需添感叹,灿烂寂灭总关情。体制自由各孤影,他朝黄梁幡然醒。一生几届世界杯,人间正道是悲悯。

4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我电影名单里永远的第一名。影片里充满了哭泣,但不是为赚取你的泪水。影片里充满了悲伤,但不是为赚取你的悲伤。影片里充满了坚强,但不是为说教你坚强。你是马迪奥,你也是尼古拉。

6分钟前
  • 凡町
  • 力荐

六个小时真有阅尽人生之感,虽然这种人生仍不免理想化,过于美好总叫我恐惧;自由的代价是死亡,可是为了追求生命中最微小的幸福和最飘渺的美,即使死亡也不足惜;要有多大勇气重温历史重温回忆;苍老的爱情多么美丽,为了等到那一刻,漫漫长夜,我愿意等。

1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OMG!本来只是为了练习意大利语听力,但是从BGM,美术设计,情节节奏,人物呈现,还有借由一个家庭还魂的历史那个水乳交融。那些我曾经去过的城市,读过的故事都有了新的面孔……下次去意大利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吧。能handle这种超长片而不叫观众走神不让叙事或人物跳针的,都是大才啊~~~

12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从耐心上来讲。。我是不推荐的

16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眼前一切都很美丽」,还有三个感叹号,你现在仍然认同吗?" "我不认同那三个感叹号.."

21分钟前
  • 段落
  • 力荐

对于我这种极其没有耐心的人来说这就是一部罪大恶极的烂片=。 =

26分钟前
  • 周一一
  • 较差

动荡年代年轻人的青春理想和生活。是很难得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意识形态色彩却依然异常饱满的故事。明明不可解的矛盾最后被友情和亲情的温情脉脉遮盖,可我还是接受温情牌。故事比立场有力,人物比态度有力,忘不了Matteo那在漫天烟火背景下的纵身一跃。

28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6个小时,酣畅淋漓,波澜壮阔,又见微知著,充满人性光辉(完美承接了贝托鲁奇的<一九零零>);我坚信每个人都会从这部人文史诗电影里看到自己灵魂的投影,去寻找生活的真相、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本质!——真的无比灿烂,无比辉煌!!// 追加:近十年来已反复重看了五六遍,这是在绝望中让我重拾信仰的圣经!

31分钟前
  • GIVIND
  • 力荐

人生如梦,跌宕起伏。生老病死,几度哽咽。黯然销魂,唯别而已。灿烂人生,生生长流。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愿肝脑涂地地深情推荐这部电影。所谓“人生中不能错过的六个小时”,我看,可远不止六个小时,因为,看完一遍还会想看第二第三第四遍。我记忆中的意大利,我所不知道的意大利,真实温暖或炽烈灿烂的感情。漫溢于所有的画面。

34分钟前
  • 舞!舞!舞!
  • 力荐

你有没有试过,看完一遍,立马跳到影片前10分钟看几分钟,恍如隔世。★★★★★

39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是马提奥那样宁为玉碎,朱莉叶那样飞蛾扑火,还是像尼古拉那样柔情似水?追寻自由之路究竟通向何方?到底怎样才能用爱换取爱?这些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从来也得不到回答,多少人的一生就这样枉惘而过。数度落泪,想给六星。

44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平民史诗也可以如此回肠荡气。366分钟里浓缩了40年的时光流转,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徐徐描绘意大利战后人事变迁。对积重难返的社会,导演显然是如第一男主一样的温和改良派,并把人情置于理念之上,这点相信也是意大利人的民族性。剧情演进的前后呼应,结尾的轮回与传承,精妙绝伦。

45分钟前
  • Pearciac
  • 力荐

昨晚,独自三瓶燕京啤酒之后,是一部六个小时的电影,意大利的《灿烂人生》。第二遍看它,感触愈深。电影是关于两兄弟和身边一些人的事,四张碟,六个小时,故事从1966年进行到2002年,应该可以说算是意大利的近代史了。关于历史两字,实在不怎么喜欢,以前接触的无非是课本上堂而皇之的一些玩意儿:某个年月某个人某件事,缺乏细节的幽默与惊喜,看了如同嚼蜡,无趣之至。关于细节的印象,建立在一次影视赏析课,那是看了《天使艾米莉》之后,老师布置了一个当堂的作业:每人写十个细节。实在分不清像艾米莉迷恋把

49分钟前
  • 国王死在栗树下
  • 力荐

6个小时,1个家庭,44年的世界跨度,一晚上看完一群人的一生,太完美了!★★★★★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虽然有点长,但绝对是每一个人值得一看的好电影。从一个家庭(具体两兄弟的家庭)的成长,大到囊括意大利的历史变迁,小到每一个个人的领悟,转折,和生老病死。看得我泪流满面,而且极度想家,也想拥有一个家庭。Everything that exists is beautiful!!!也许青春以后就不再相信感叹号了,但是世界依然美好。

55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三星到四星到五星躁动中的平静最后胜出

57分钟前
  • Caesura
  • 力荐

愿每一个骨子里住着马迪奥的人,都像尼古拉一样温柔的活着。

58分钟前
  • 歆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