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象

动画片美国2019

主演:伊娃·格林,科林·法瑞尔,迈克尔·基顿,妮可·帕克,芬利·霍宾斯,丹尼·德维托,艾伦·阿金,卡米尔·雷米泽斯基,约瑟夫·盖特,桑迪·马丁,乔·奥斯蒙德,莎朗·鲁妮,拉斯·艾丁格,罗珊·塞斯,道比·欧帕瑞,迈克尔·巴佛,杰茜·维宁,伯纳多·桑托斯,贝恩·科拉科,文森特·阿德里安,菲利普·罗施,露西·德维托,拉普洛斯·卡伦福佐斯,阿梅吉特·德尤,史蒂芬·萨姆森,埃里克·海登

导演:蒂姆·波顿

播放地址

 剧照

小飞象 剧照 NO.1小飞象 剧照 NO.2小飞象 剧照 NO.3小飞象 剧照 NO.4小飞象 剧照 NO.5小飞象 剧照 NO.6小飞象 剧照 NO.13小飞象 剧照 NO.14小飞象 剧照 NO.15小飞象 剧照 NO.16小飞象 剧照 NO.17小飞象 剧照 NO.18小飞象 剧照 NO.19小飞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0:14

详细剧情

有一只小象,因为耳朵特别的大而遭到了嫌弃。过气的马戏团明星霍尔特(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带着一双儿女米莉(妮可·帕克 Nico Parker 饰)、乔(芬利·霍宾斯 Finley Hobbins 饰),成为了小象的照顾者,他们非常喜欢小象,给它取名小飞象。  一次偶然中,父女一行人震惊的发现,小飞象竟然真的会飞,这消息一经传出,市民们纷纷买票来到马戏团,想看一眼这奇妙的景象,本来濒临倒闭的马戏团因此而重获新生,小飞象也一夜成名。大企业家范德威尔(迈克尔·基顿 Michael Keaton 饰)在小飞象的身上发现了商机,于是抛出橄榄枝,邀请小飞象到自己的俱乐部工作,然而没过多久,霍尔特就发现,范德威尔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眼里只有金钱的贪婪资本家。

 长篇影评

 1 ) 给孩子多些勇敢,先从这部电影开始

以孩童般浪漫的想象,

挣脱传统观念的捆绑,

在失败中超越自我,

在嘲笑中坚信梦想,

虽然它没有羽毛没有翅膀,

却带着爱和勇气逆风飞翔!

它的名字,叫做《小飞象》

诞生于1941年的动画版《小飞象》,

是迪斯尼第四部长篇动画,

讲述马戏团的小象“呆宝”从不为人知,

成长为马戏团明星的故事,

整部影片充满了奇妙和温馨。

该片当年票房夺冠,

获得了奥斯卡和戛纳最佳动画奖。

不仅让迪士尼名利双收,

还让经典大耳朵形象深入人心,流传至今。

小飞象的故事深深印刻在几代人的童年回忆里,

鼓励我们在逆境中学会拥抱自己、战胜恐惧。

此番迪士尼真人版《小飞象》,

由鬼才导演蒂姆·波顿亲自执导制片,

他不单擅长暗黑诡异的哥特风格,

诸如《僵尸新娘》《黑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等,

对浪漫温馨的成人童话的掌控更无出其右,

从《剪刀手爱德华》到《大鱼》到《爱丽丝梦游仙境》,

暖心、唯美、动人。

这类奇幻电影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作为女主角,

这是“灵感女神”爱娃·格林,

与导演蒂姆·波顿的第三次合作。

女神更是在片中克服自己的恐高症,

展现轻盈美妙的空中杂技,

美出新高度。

凭借在《神奇动物在哪里》、

《杀手没有假期》等佳作中的精湛演技,

备受好评的男神柯林·法瑞尔,

在片中大展魅力,

颜值与演技兼备,暖男与绅士并存。

更有金球奖最佳男主迈克尔·基顿,

《鸟人》《蜘蛛侠:英雄归来》后鼎力加盟,

影帝助阵,阵容升级,

为大家带来更多超乎想象的温暖惊喜。

个头矮小但能量巨大的老艺术家丹尼·德维托,

《蝙蝠侠归来》后,

与蒂姆·波顿和迈克尔·基顿再次强强联合,

势必擦出更燃的火花。

也是继《大鱼》之后,

再次为蒂姆·波顿出演马戏团团长。

除了真人主演外,

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主角--小飞象Dumbo(呆宝)。

为了还原这一经典动画形象,

制作团队运用了最先进的视觉特效技术。

不同于《奇幻森林》中动作捕捉合成+后期真人配音,

小飞象更侧重写实,

皮肤、肌肉甚至皮下脂肪的抖动都刻画地栩栩如生,

王境泽看了都直呼“真象”……

光是呆宝的一对汪汪大眼睛,

就能让阿丽塔自愧不如了。

相信呆宝会成为继橘猫之后又一实力萌宠。

影片为了展现故事发生地“Dreamland”的繁华辉煌,

在英国北部卡丁顿的一处850平方英尺的旧停机棚中,

搭建了融合了游乐园、马戏团与博览会场的巨型城区。

世上可能没有别的地方能满足波顿了,

他想要将本片拍得尽量真实,

大部分镜头放弃了绿幕,

转而采用实景拍摄,

此等规模堪称史诗级别。

与《大鱼》类似,

本片融入了马戏元素,

更甚至以马戏团为故事背景。

片中将大量呈现绚丽多姿的表演者、

天马行空的演出项目、

奇妙无比的异国风情,

烟花、音乐、舞蹈,

可以预见到一部壮丽磅礴的视听盛宴。

影片由《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原班人马打造,

曾打造出多部美轮美奂的真实场景,

这次将用更加引人入胜的画面、

触碰心底的灵魂旋律、

紧张刺激却唯美动人的故事情节,

再现小飞象温暖励志、

拥抱真我的不凡传奇。

不过,对于影片还是抱有一定的疑虑。

与80年前的动画版不同,真人版《小飞象》大胆尝试扩充人类戏份,这或许会令观众反感,就好像《变形金刚》系列中过多的人类戏份拖垮了主旨和观影体验。

不希望人类戏份喧兵夺主,更不想小飞象成为贯穿真人剧的线索性工具。至于正片中能否合理把握这个度,有待观众们亲自验证。

同时,过于真实形象也会产生弊端。夸张、拟人的表情恐难以体现,亦会少了动画所能呈现的天马行空。小飞象是不会说话的,除了招牌的大耳朵外,很难有辨识度。

从早期动画到CGI,《小飞象》能流传至今,不单是靠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其蕴涵的哲理仍历久弥新。

电影用简单的方式道出了永不消逝的真谛。人生无止境,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是其间最艰难的选择。

不论外界压力的驱动,或是内心深处的不甘,真正的动力都源于坚强和执着。

也只有怀揣这份永不松懈的信念,才能变弱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

影片正是以更加艺术化、感性化、超现实的方式将这份人生的感悟娓娓道来。

将深奥的人生哲理做得平易亲切、老少咸宜,这也许就是《小飞象》能够被世人记住的原因。

《小飞象》将于2019年3月29日国内同步北美上映,这部合家欢的奇幻电影,很想带着孩子陪自己一起看。

拥抱非凡,成就奇迹,届时同“小飞象”一起逆风翱翔!

本文由公众号“电影最推荐”原创撰写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广大影视爱好者关注交流

 2 ) 小飞象的线索——残缺

最先让我想起的是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曼谷的小象》,关于《小飞象》没有太多的了解过它的历史前缘。觉着抱着“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的心态来看就蛮好的。

一、残缺。

导演用人物、角色(笨宝)、情感的残缺在编制一个圆满结局的故事。开篇就是一个刚从战场退役的军人霍尔特,战争让他失去了左臂。米莉姐弟失去了母亲,相依为命挨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等来的是失去左臂的父亲。一个残缺的家庭。

笨宝的母亲刚买来,一个夜晚生下了小象笨宝,因为小象笨宝生下来双耳奇大,出于母爱的保护小象被母象用稻秆遮盖(也许是出于大象🐘明白在人类排异的特性面前的无力感)。这是小象的残缺——不正常,被人歧视,排挤。

女主柯莱特,只是一个被梦幻乐园老板从巴黎街头带回来的一个花瓶,光鲜亮丽的身份后面是自己的孤独(情感的孤独,语言的孤独……)。人性情感层面的残缺。

小象出去为了找回母象而“飞”,被出场演出挣钱;母象被贩卖交易,被迫表演,被铁链栓住的双腿,被隔离的铁窗……这种被奴役不自由。自由的丧失也是一种残缺。

总有用残缺的东西才能重新糅合出,编织出另一个完美。为了追求母爱,逃开情感缺失的孤独,为了追求自由,所以选择奋斗,挣扎。而站在对立面的永远是人的贪、嗔、痴。一直也觉得这个世界从人想要的更多的时候就开始变得更脏了。

看过就好,勾起了我对《曼谷的小象》的回忆!周末愉快!

 3 ) 迪士尼纯血萌宝宝DUMBO

#小飞象#连着两天二刷Dumbo~二刷包场imax效果比一刷激光厅好太多,推荐imax。整个电影行云流水阶段分明,迪士尼的纯血宝宝,非常合家欢(如果不是结尾蒂姆伯顿的名字出现,我完全想不到导演是他)~观影还会有些小感动,比如科林叔把假手藏起不让孩子们看到,比如Dumbo和妈妈隔着铁栅栏相拥……当然最惊艳的是伊娃格林,她表演空中飞人的时候一抬手,美到窒息!电影里还有好多熟面孔,小丑妆都遮不住的四条眉毛科林法瑞尔,反派是老版蝙蝠侠主演迈克尔基顿,团长美地奇是企鹅人丹尼德维托,美人鱼是《肥瑞的疯狂日记》的Rae Earl~~不要太开心~所以有点想忽略电影的槽点了[捂脸]那就不说了,包容不完美也是电影传达的观点之一嘛~不过Dumbo明明就可爱到爆炸,哪里怪胎了,萌到想入电影里那个娃娃了好吗[捂脸]

ps如果是蒂姆伯顿的电影爱好者,请忘掉导演是他,因为小飞象不阴森不哥特不可怕,反而很温暖很family~

就开开心心的看个童话不好吗[耶]

btw凭什么分数比那个烦人的帕丁顿熊低,不能忍!

 4 ) 笨宝这么完美可爱,为什么不为了它用心一点(含剧透)

作为稍微熟悉Tim Burton的观众来说,我感觉新版很不Tim Burton(一些地方会有可忽略不计的Tim Burton流露)。但风格多变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新版的感情节奏甚至一些细节逻辑都有一点点脱节。

从感情上来说,画面的基调有一点灰色,小女主让人感觉缺乏生机(如果不是演技问题,可能是为了突出角色的心理成熟且缺乏母爱设计的),按理说,在这样的设定下,故事的逻辑应该是稍微缜密的。可是在这一种写实的氛围里,每到关键的感情转折处,都用了十分儿童动画的处理方式,很幼稚地带过了(例如DUMBO瞬间无师自通人语10级,妈妈在必要的时候才听得懂人话),这样的对比会让人觉得难以信服而且非常突兀。从理性上来说,我当然很理解,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自然任何事情都能轻而易举地发生,但是从情感上来说,转换的真的没这么轻易。同理,在所有角色性格都不太夸张的设定下,有几个毫无交代就突然激动暴躁,为了暴躁甚至不惜生命疯狂舞动的角色,也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从逻辑上来说,反派铁了心思要杀掉DUMBO的妈妈,也很匪夷所思。虽然我好像能够从只言片语中总结出,他似乎是有点情感障碍的,大概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家里人抛弃了导致想报复社会,但是他这个变态心理并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体现出来,只是为了情节而强行存在。在绝大多数多时候,反派的设定单纯就是一个为了利益没有人性的商人,那么一个只求利益的人,竟然完全不考虑成全母子所带来商业价值可能性,而突然童年阴影,这是怎样的一种骚操作?(在你的人设这么简单粗暴的情况下,不要突然暴露你脆弱的内心世界好吗???)

我也考虑过,是不是导演故意安排了这样的对比,显得在真实中有所荒谬,然后就好像很有个人风格。但还是不不不,因为所有的荒谬,基本都是有深层的逻辑在的,我个人真的没有体会到。不过新版也不是没有泪点,但这些泪点很多就是靠着自己稍微脑补一下出来的。拿着像DUMBO这样经典又完美的设定,明明可以从各方面都做都做到丰富灵动,足够煽情,把心思都用在推广上,真的是太浪费了。

回观将近80年前的动画版,格局稍微小点,角色少且夸张,画风有点歌舞片的味道,但细节真的多且贴切,感情和逻辑是层层递进非常通顺的。虽然结束的稍微有点仓促,但也还是让人忍不住赞叹非常完整漂亮。最重要的是,动画版虽然角色都可爱灵动,但它本质是一个非常现实和讽刺,有点伤感的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中,也依然能凸显出小DUMBO和妈妈,和朋友们的一点点成长与美好,这才是真正的回味无穷吧!

不过新版也有设计很巧妙的地方,它告诉了我们DUMBO名字的由来,贴切可爱又有点让人心疼,我个人十分喜欢这个细节。而且新版给了小飞象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这个结局是否最贴切暂且不说,但它一定是正确的(现在的电影真的很讲究三观正确了,所以就少了很多思维层次),而且他完结了1941年小飞象的一点点遗憾----以前的小DUMBO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识要离开那个剥削他的马戏团。 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导演的一个心结呢?毕竟小DUMBO这么可爱,它值得拥有更美好的命运~ 把新版当成大型同人的话,还是稍稍能获得点安慰的。

妈妈的摇篮曲 Baby mine

乌鸦朋友们送给笨宝飞翔的羽毛

学会飞翔的笨宝,开心地跟着妈妈和马戏团离开

 5 ) Back to Childhood

笔者追忆童年,对几处经典细节的直观感受,涉及剧透

《小飞象》✖️蒂姆·波顿,我童年时最爱的童话和如今最喜欢的美国导演,简直没有不去看的理由。

两年前第一次看到《小飞象》真人版筹拍的消息时,小飞象跟笼子里的妈妈用鼻子拥抱、难舍难分的画面,还有一度让我害怕的动物泡泡变形的歌舞画面都纷纷涌入回忆……

1941年的那版动画电影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模糊的记忆中,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幼儿园,当时的幼儿园是寄宿制的,主楼的地下一层是一个电影放映厅,墙上有一面很大的投影屏,地上铺满了一张巨大地毯,住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偶尔会享受看电影的福利。那个时候虽然我不住校,但因为妈妈工作忙,经常很晚才来接我,所以我也跟着蹭上了看电影的福利。放《小飞象》的那次,我好像坐在大地毯的最后一排,一面等着妈妈,一面看着电影,心里特别害怕老师把我当作是寄宿的小朋友不让我回家了,就在那样的情境下,小飞象想念妈妈、跟妈妈难舍难分的画面看的我是痛哭流涕。

图源豆瓣电影

图源豆瓣电影

电影看没看完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我还是被接回家住了,好像之后还买了一张《小飞象》的光碟在家里的电视上看。这回,小飞象误入酒坛醉酒的那段戏视听代入感极强,甚至让我害怕,情节好像是:漫天的泡泡变成不一样的动物形状,奇形怪状的表情严肃的…… 再配上诡异的光和低音区很重节奏很强的音乐,完全呈现出小飞象迷幻又受惊吓的视角。也是那时候迷上了泡泡这种东西,梦幻的神秘的不真实的直到一触即破,那时候的我当然体会不到这里面的深层含义,可是那种感觉是一直存在着的。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再次看到真人版的《小飞象》,那段泡泡变形的画面被简化成小飞象登台前的泡泡表演,仍然通过用光让画面充满鬼魅色彩,配乐致敬当年动画(没记错的话),然后泡泡破灭骤然收场。

电影院里的我突然就很想哭,是一种被点醒的感觉,那一瞬间就突然感受到电影“造梦”的影响力,感受到我的确是看着迪士尼的电影长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飞象》(2019)全片都在讲梦想。民间马戏班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小女孩米莉和弟弟乔想得到认可,爸爸霍特想重返马场,直到这些人借着小飞象的光都来到了生意人文德维尔建造的Dreamland——是乐园,也是他们自以为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影片的第一幕就是在制造“泡泡”,生意人站在制高点让大家被眼前的盛大场面所吸引,就像懵懂的小飞象第一次看到泡泡时那般惊喜;

图源豆瓣电影

直到主人公发现Dreamland的背后是生意人的贪婪欲望,这些追梦的人就像被推上台的小飞象一样顿时失去方向,只能看着眼前的泡泡变得越来越大,仍然神秘而充满诱惑力,却鬼魅得可怕,这是梦想变了味道的具象体现。在整个第二幕中,主人公们(包括小飞象)都在幻象的激励下行动着,过程一波三折,直到小飞象与妈妈的再次相见搞砸了演出,让生意人心生杀念,巨大的泡泡在做最后的震颤,剧情被导向了第三幕。

图源豆瓣电影

主人公们度过了迷茫期,认清了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东西不是为Dreamland服务而是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生意人造出的乐园最终就像舞台上的巨大泡泡那样骤然间就破灭了,那一瞬间也点醒我说迪士尼故事的造梦并不是让观众去白日做梦,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辨别什么是虚假而短暂的,什么是真诚而长久的。重回童年时对动画版《小飞象》的观感,那种泡泡变形、诡异歌舞带来的不适感隐隐地让我开始辩证思考,原来看起来那么美好的泡泡也有扭曲甚至破碎的时候,虽然不能与现实联系起来,但确实从视听上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简单对比两版电影,从直观感受来说,动画版面向儿童群体,侧重对于亲情的刻画,留下的满是母子心心相系的感动,给人一种归属感,以及小飞象在独立生活过程中的成长;真人版改编的讲述重心自然偏向人类,侧重“追梦主线”的叙述,以及人与动物关系的教育性思考,虽然以人类主人公的主观行动贯穿全片,但好在并没有把小飞象变成一个道具,这一点非常考验动画制作的功力,它的眼睛、动作节奏还是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心路历程,这也为影片注入了一种更加纯粹与理想化的情感。所以我认为改编是成功的,真人版电影延续并强调了动画中“逐梦”的精神,次要人物的特点鲜明,有多处伏笔与呼应让情节很完整。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开片部分动画的夸张色彩比较浓,看起来稍有尴尬;但这可能是动画改成真人电影都会面临的问题。

整部影片还是给人挺温馨的感觉,导演的风格没有那么浓郁,但Dreamland夜景的冷色调还是很有标志性的~有机会会重温一遍1941年的动画版电影。感谢迪士尼电影伴我成长啊。也悄悄在自己心里种下一个梦。

 6 ) 包容不完美,欣赏不完美,没有所谓的完美,也没有所谓的残缺,只有美好的特殊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小飞象拍真人版,一听特别感慨,动物真人化很难,但这部电影融合得很好。我是TimBurton的老影迷,看的第一部他电影是在90年代前半段,爸爸买来的蝙蝠侠和剪刀手爱德华录像带,现在漫改英雄电影大行其道,得托30年前这位带起第一波漫改大片风潮的开山鼻祖的福……比起他的真人电影,我更喜欢他的偶动画电影,不过他的所有电影,无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偶动画,一部不落,我每部都看过十遍以上…… 因此看到有些人说这部电影太迪士尼,很不“TimBurton”,我挺感慨的,我认为这是命运的回旋——这位特立独行的影坛鬼才,他本就毕业自迪士尼成立的艺术学院,第一份工作便是在迪士尼,他就是位血统纯正的迪士尼画师,他后来为华纳为DC工作,而功成名就,多年以后,迪士尼收购了DC的对家漫威,但作为DC功臣的他却回头来,为迪士尼拍片,他心里仍然留有着迪士尼的灵魂,这从没怎么向影迷们展现的一面……他没有忘记。他其实一直没有忘记——他过去的作品习惯用怪诞、愤怒、黑暗的外壳来衬托纯粹干净的真善美,现在我们看到的依然是真善美,表现手法变通俗了,但传达真善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打了个直球。现在卖弄情怀的电影很多,但有诚意的却稀少,小飞象也拥有着这般美好的情怀,论情怀,他们不能更有诚意了。 所以,当看到老版的蝙蝠侠主演迈克尔基顿饰演大反派,企鹅人的扮演者——老戏骨丹尼德维托饰演正派的马戏团团长,加上TimBurton……三人的再次聚首,正邪反转,让人感激地会心一笑。 除了演员们都是Tim爱的款,不但长得和他动画片里的画风一样,很多是他过去合作过的爱将,整部电影最TimBurton的是场景设计风格,“梦幻乐园”让人想到很多他的经典影片。 这部电影尽管和老版动画比,增多了真人戏份,不过小飞象依然是最大的亮点,最绝对的主角。其实电影里所有动物除了马都是特效做的,但做得特别逼真出色,包括小飞象,婴儿般的大眼萌象,眼睛里有星星,水汪汪的,睫毛长长,脸儿圆圆,皮肤纹理逼真,还有毛绒绒的象毛,真的好可爱啊!让人啊啊啊啊直叫!它是只很小的小象,听到伊娃格林叫他大象王子,我都差点憋不住笑,以象龄换算人家明明还是个婴儿。看到他驼人,我都特别心疼,这是小宝宝啊,另外小飞象的中文名也很可爱,音译是笨宝,偶尔昵称笨笨。笨笨最喜欢吃花生,最喜欢玩羽毛,他也很胆小不自信,但为了爱的人——妈妈及小伙伴,他也会鼓足勇气做很多了不起的事。迪士尼还在电影里植入了两三次小飞象的周边玩偶,看到这样的小宝贝带货,你怎么不买买买呢? 除了最大的萌物小飞象,电影另一个观赏点是伊娃格林的服装秀,真是浑身散发着别样魅力。 还有一处吹泡泡的马戏团表演也特别梦幻。 略有瑕疵的是最后反派发疯的那段,基顿的角色有点脸谱化,虽然前情交代过他童年被父母抛弃,由心理问题造成我们所见的那个偏执狂坏蛋,但他因为小飞象逃跑而情绪失控自毁了乐园略有点生硬,或许是铺垫不够,但也或许是,这部阳光向上的童话书式电影,不需要为反派的阴暗面浓墨重彩。 这部电影,主旨是包容不完美,欣赏不完美,没有所谓的完美,也没有所谓的残缺,只有美好的特殊,并且要相信梦想希望和现实并不冲突,柯林法瑞尔在电影里也姓法瑞尔,是个特别好的爸爸,从不相信孩子到自我反省,从没有自信可以面面俱到照顾好孩子到不再纠结,但始终如一的陪伴,保护和爱护……他现实中的孩子有残缺,由他独自辛苦抚养,因此对照这部电影,你可以明显看出他的父爱不是演的,是真实生活赋予他的,和他以往荷尔蒙腔调式的表演风格完全不同,……特别真挚温暖厚实,明显的真情流露。 故事的结局,反派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小飞象和妈妈则团聚自由了,马戏团的大家都是好人,都好好的,完美he。 小飞象真的充斥着很纯正的迪士尼血统——大爱,家庭,自由,善良,精良细致的制作,节奏感好,特别温暖有教育意义,但一点也没有说教痕迹,是全年龄向电影,男女老少皆宜。 我今天的场是中文版,影厅里只有四个人,一个三十多岁的DC男影迷,另两位是周边无聊来打发时间的居民夫妇,外套里头还穿着居家服,看样子五六十岁,也看的津津有味。如果追求最简单最朴素的温暖和愉悦,小飞象不会让人失望,值回票价!

 7 ) 《小飞象》在蒂姆·波顿的作品序列里是什么水准和地位?

如果是问“《小飞象》在迪士尼的作品中的地位”会更贴切。

仔细算,小飞象不能说是完全的蒂姆伯顿影片,IP就摆在那里,电影结构也都别人搭的。

具体一点就是,故事内核,剧本,情感走向基本都限死了,真正蒂姆伯顿的东西不是很多(人性温存还有童心保留很好 不容易),他只是奉旨拍完而已。

真要权衡的话,熟悉的家长和儿童、勇气和成长的部分还是比较有导演特色的。另外,伊娃格林女士应该很享受《佩小姐》的合作经历,片中完成得中规中矩(估摸着之后应该还要有合作)。

一份工作嘛,导演也要吃饭,迪士尼才是大老板。

 短评

"You make me a child again! "

3分钟前
  • *******
  • 力荐

无功无过的全新翻拍之作,温和得让人有点失望。蒂姆伯顿的戾气都哪里去了?转型成PG级亲子片导演了?

4分钟前
  • metaphor17
  • 还行

我不知道给低分的观众是在挑剔什么,这就是非常经典提姆波顿的童话,断了手的骑士,不正常的公主(好吧是动物),不够坏的国王,和额头真的非常大的女主角。以及虽然我从来没看过马戏表演,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所梦想看到的马戏表演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6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推荐

有神无形的Dumbo,并且曾经Burton式的奇思妙想和天马行空被演变成一场老旧又甚至在温情中掺杂着些许“惊悚”的成品。异域风情的Green、坏人Keaton、古灵精怪小老头儿DeVito,每一个人都成为了重复选角以及这出流水线上的一环。基本上故事套路也就是(无配乐版)《马戏之王》了。不过童心是真的,每次翱翔带来的感动也是真的。

8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作为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拍得太无趣了。大人觉得幼稚,小孩也觉得枯燥。表面上没什么问题,其实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拍得太工整了,四平八稳,所以也没有任何亮点。这种中规中矩,走安全路线,追求稳而不愿意有所创新的电影根本就不应该被拍出来。自从蒂姆•波顿去迪士尼拍合家欢电影后就越来越保守和胆怯,当年拍《剪刀手爱德华》《大鱼》的大胆、灵气、魅力、创新、想象力已经荡然无存。不得不说迪士尼真是毒瘤,太不思进取了,巴不得把所有动画电影全部拍成真人版,巴不得给所有电影都拍续集,永远吃老本,没有丝毫创新精神,结果票房还那么高,搞得现在所有电影公司都纷纷效仿,不断翻拍、拍续集、压榨IP、打造电影宇宙……根本没人去拍原创内容了。

10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眼看着迪士尼把自家仓库翻个底朝天,一步步从一流造梦工厂退化成流水线量产作坊。

12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很平淡,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即使是高潮部分也是循规蹈矩。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希望每一个童年的书本都被拍成电影,就像希望世界上每一个动物都能存在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而不畏惧,就像希望未来的人们评价21世纪的时候,会说,那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的年代,人们从自私中脱离出来,与自然达成了美好的共识。

16分钟前
  • L.C.
  • 力荐

这两年的迪士尼真人电影一部比一部催眠,还是说我的童心一年小过一年了?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嗯…伊娃真的好好看!

24分钟前
  • 突突
  • 还行

《小飞象》对于迪士尼的粉丝大抵都有特殊意义,作为迪家老粉我也是没有看过动画版的,好羞愧啊。但是这似乎是一个优势,直接观看真人版的《小飞象》,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完全没有动画版的玉珠在前的先入为主的好感。相反,这一部真人版的《小飞象》还原了美国东南部在上个世纪初的马戏团生活:虽然世界上战事不断,时时面临欧洲旧世界的挑战,大萧条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但是,人们仍然努力生活,憧憬未来,探索科学,并且保持一颗温暖和真挚。全片最动人的地方是感情真挚,两段小飞象高空起飞的片段我也是悄悄抹泪了呢。诶,有可能是因为最近情绪比较波动,嘻嘻。最后,Eva Green真是美翻了。

27分钟前
  • 谋谋谋
  • 推荐

剧情简单无脑直白脸谱化的儿童片,小女主从长相到装大人的面无表情都特别不讨喜,而且怎么做到把 Eva Green 这种级别的御姐女神拍这么无趣的…再加上对科林法瑞尔那张脸一点好感都没,本剧要找个出彩的角色真是难。感觉迪士尼近年来的真人童话重拍都是这样不温不火乏善可陈,不禁对狮子王写实版担心了起来。不过所有一切加起来居然看得还挺愉快,三星半吧。(电影院小孩全程尖叫,不知道是不是想学大象叫

28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还行

这么老的故事居然讲得很精彩,最后变成环保教育片也一点都不尬,蒂姆波顿很棒。伊娃格林担得起巴黎之珠的称号,红裙飞象,真是明艳动人。

32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小飞象飞多久,才值回多少票钱。“大象从不忘事,不能以貌取象”。

3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四星妥妥的。但看短评心有不忿,亲子合家欢电影有什么问题吗?加一星,致敬在个人风格和电影主题间努力寻找平衡的导演。故事真的很美好啊小象让我的心都融化了。

34分钟前
  • kathleen9
  • 力荐

伯顿为迪士尼拍的命题作文,挺正统老派。原版64分钟的《小飞象》直到后十分钟才用耳朵飞行,新版前半截几乎原样照搬,后半截拓展了全新故事走向,保持原版基调和精神,文德维尔有句台词:“你让我又回到了童年!”另外,伯顿早年曾为迪士尼影业的《黑神锅传奇》画过百幅原画,但一张没用;拍《小科学怪狗》后被迪士尼管理层炒了鱿鱼。这次重回迪士尼拍《小飞象》还挺有意思,片中大反派“文德维尔”和他的游乐场感觉就是迪士尼和迪士尼乐园的阴暗面,他吞并美第奇马戏团也是挺“写实”的了。最后还一把火烧了游乐场,够狠!

3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剧本又臭又长还充满说教,饶是如此,蒂姆波顿的个人风格仍然保证了马戏团的部分完爆「马戏之王」。不过作为一部迪士尼影片,把一个类似Walt Disney的角色当反派,最后一把火烧掉乐园,还是挺有魄力的

43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家里有小朋友的,还是可以带孩子一起看看的。其他人可能就要考虑下是不是真的要去看这个了,真是无趣老套到让人坐立难安,邪恶的商人,善良的底层,天真的孩子,正义战胜邪恶,藿香正气。并不波顿的温吞童话,伊娃格林演了一个没什么亮点的花瓶。这片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控制在90分钟之内,太拖沓了。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三星半。适合大朋友小朋友的温馨催泪向真人动画。1.童话般的故事,童话般的走向,坏人恶有恶报,主角贵人相助。知道是套路依然会被感动。2.伊娃格林真美。3.最让我动容的不是小飞象飞起来,而是小马戏团的成员见识到大场面的那种眼神,激动又落寞;以及他们得知自己被解雇后却依然团结起来八仙过海拯救小飞象,这是本片最热血的一段。

49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还行

除了老套之外都可以,因为原版就这样,迪士尼卡通真人系列经历了早期几部魔改之后,从《灰姑娘》开始就一本正经走原著党路线了,本片也是四平八稳的儿童童话,没啥大毛病,蒂姆波顿那些鬼才趣味在这样的故事里也没啥大发挥之处,但乐园和舞台效果非常不错,画面依旧是亮点,伯顿老师是否考虑执导一台晚会或开幕式?伊娃格林一如既往的美丽,最惊喜的是老蝙蝠侠与企鹅人的同框,这回企鹅人扳回一城,小女主演是带资进组吧,桑迪牛顿的女儿,人设不讨喜也演技差的可以

5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迪斯尼式低幼。Tim Burton的暗黑系童话,这几年已经退化到只剩下童话了。

51分钟前
  • 蓝毛水怪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