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迪2:英雄再起

动作片美国2019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迈克尔·B·乔丹,菲利西亚·拉斯海德,泰莎·汤普森,

导演:斯蒂芬·卡普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2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3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4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5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6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3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4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5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6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7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8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19奎迪2:英雄再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33

详细剧情

 《奎迪:英雄再起》讲述拳王奎迪迎战“父仇”对手,遭遇惨败跌入人生低谷,在教练洛奇和家人的帮助下,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振作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C+影评】奎迪2:《洛奇3&4》高清威力加强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好莱坞都纠结于原创力下降的问题:自新世纪以来,全球票房冠军几乎尽数属于续集电影——除了《阿凡达》《冰雪奇缘》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而在此之前的任何年代,这个比例几乎都是完全反过来的。

当然,续集电影并不是坏事,只要将其当做一部“独立”的电影去开发,而非坐吃山空的话,至少还是能够满足粉丝们的需求的。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能否区分情怀与情感:太多的续集电影只是在一味讲情怀,妄图利用粉丝们的热情来弥补自身在创作上的种种缺陷。这种情况在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招牌系列《洛奇》上显得非常明显:虽然鱼腩翻身的体育故事在燃烧斗志上确实行之有效,但这套跨越40年的拳击系列电影,在大多数时间里几乎都是在一味地自我重复,数之不尽的训练蒙太奇,和更多数之不尽的训练蒙太奇。

直到2015年的《奎迪》出现之前,整个《洛奇》系列也已经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以《洛奇6》为自己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句号,结束了洛奇漫长而纠结的拳击征程。但瑞恩·库格勒富有活力和深情的软重启,让这部难得的黑人主演但跳出了黑人电影模式的动作电影,重新找到了新时期的信仰。

而当瑞恩·库格勒从导演的位置退下之后,《奎迪2》在某种程度上又退化到了史泰龙电影的水准上(毕竟史泰龙自己接手了编剧工作)。尽管依然是动作流畅激动人心,当《奎迪2》与《洛奇2-4》相比时,就会发现电影已经丧失了建立和拓展新角色或新情境的动力,更多地是关于继承——也就是啃老本。

由此,与其说是《奎迪2》,不如说是《洛奇8》来的更适合。因为这并不是真正关于奎迪的电影,而是洛奇世界的延伸。但得益于制作和表演上的用心,《奎迪2》并没有真正出现素质上的大滑坡,换汤不换药的冠军荣誉夺回战,也并没有显得过时。

与大多数体育电影相同,《洛奇》是奋斗精神的电影;但与大多数体育电影不同的是,《洛奇》是关于情感的电影。艾德里安,泡利,米基,阿波罗,以及洛奇对他们的深厚情感,是让这套电影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但对于史泰龙本人来说,能否很好地将他本人对洛奇的,超越表演的爱表现出来,决定了《洛奇》的高度。三年前的《奎迪》,在瑞恩·库格勒这样一个粉丝的眼中,重新让这种情感爆发了出来,同时又不喧宾夺主,没有影响到阿多尼斯,一个非裔版本的“洛奇”的塑造(极度缺乏自信的艾德里安,也随之变成了听力障碍的比安卡)。幸运的是,尽管《奎迪2》更加程式化,更大也更花哨,但并没有影响到洛奇和阿多尼斯,以及为什么我们会爱上洛奇和阿多尼斯。再一次地,我们看到史泰龙将自己的生活也牺牲到了剧本之中。他与早逝的孩子之间的复杂感情,这一次落在了阿多尼斯的身上,而迈克尔·B·乔丹的表演也依旧值得称赞。

由此,《奎迪2》也实现了洛奇化的改造。以《奎迪》的人物和世界为基础,但也走上了《洛奇》的老路。瑞恩·库格勒为《奎迪》带来的强烈而又新鲜的个人视角,似乎也开始为了服务粉丝Fan Services所干扰。但在某种程度上,这并不是完全失当的。《奎迪》中,阿多尼斯从父亲的阴影中走出来,开辟了自己的道路;而在续集中,他真正离开了阿波罗的影响,同时向史泰龙的洛奇,一个更加恰当的父亲形象Father Figure致敬。而史泰龙本人也和三年前一样,很好地把握住了垂垂老矣的洛奇的微妙变化。尽管不如三年前那样惊艳,但史泰龙的演绎下,洛奇不再那么粗枝大叶,也开始向当年深爱他的米基一样,甚至自己也慢慢变成了新一代的米基。

但与精神和技巧上的专注相比,电影的剧本只能勉强算是差强人意。虽然瑞恩·库格勒的前作选择了《洛奇4》作为了故事的起点,但小斯蒂芬·卡普尔的续集几乎是《洛奇4》的翻拍,甚至还掺杂了部分《洛奇3》的内容进去。这并不是说《洛奇3&4》不好(远远好于《洛奇5》),但这对于奎迪的故事来说,是一次错失良机。85年的《洛奇4》将非裔的阿波罗作为了美国象征,更在冷战时期做出了淳朴的个人宣言,(至少在片中)弥合了基于意识形态的争斗。这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创造性,也非常有勇气的做法。但对于《奎迪2》,虽然还是与俄国人对决,但这种以小见大的大背景其实已经不存在了,片中的两场对决,与其说是意志的对决,不如说是两个家庭的对决。这就让《奎迪2》失去了更上一层的机会,将电影的核心冲突简化为一个复仇的概念。

这对于演技捉急的杜夫·龙格尔来说,未尝不是好事,But Again,这是奎迪的电影。系列电影的压力是会影响个人电影的独立性的——变身《复联2.5》的《美国队长3》,就是个很好的前车之鉴——并不是不好看,但其实是文不符题的偷懒。

《奎迪》和《洛奇》一样,是对生活本身的反映与挖掘。而和《洛奇》的续集一样,《奎迪2》也有着自己的野心需要满足。但无论究竟是什么让《奎迪2》没有滑坡,史泰龙和迈克尔·B·乔丹这样的演员对这些角色的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定心丸一样的作用。不仅有着出色的化学反应,也将电影对自我的死板复刻提升了些许水准。

总的来说,《奎迪2》是一部接近完美的《洛奇》化续集,尽管故事没有太多新意,但结局还算富有活力。由于要为漫威执导《黑豹》,瑞恩·库格勒没有能够亲自控制这部续集的开发。而《奎迪2》也就像是在近年来频频复活的80年代好莱坞一样,加入了《怪奇物语》《眼镜蛇会 cobra kai》的阵营,全力以赴地回应观众们对80年代的回忆。这对电影和观众来说的确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如果从未执导过续集电影的瑞恩·库格勒能够亲自上阵的话,《奎迪2》或许能够超越怀旧这一层次,真正地开创一条新的道路。

 2 ) 在我看来 奎迪2是洛奇系列的最佳

这部电影自从18年上映以来 我已经看了五遍以上了 作为一个洛奇系列的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 我觉得奎迪系列带给我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于洛奇系列的 如果说洛奇系列是一代拳王的热血与励志 那么奎迪系列毫无疑问是一个男孩儿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的故事。尤其是第二部 私以为它的主题就是 How to be a grown man. 在电影里面妈妈曾多次提到you are a grown man. 确实从第一部的青涩小伙子到第二部的champ 奎迪在职业的道路上无疑是更加成熟了 但是真正能让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 我觉得还是只有家庭 电影里面creed经历了结婚 生子 也让他的内心从第一部的为自己战斗转变为了为了守护家庭的勇气与责任 虽然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比赛的失利 内心的消沉 但是他像一个斗士一样战胜了这些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部分的成长比起最终比赛的胜利更能打动我 一个人物的成长性以及内心走向圆满的过程在我看来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fight 这也是让一个人物塑造的更加深刻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点奎迪系列传承自洛奇系列 甚至做的更为出色 在洛奇系列中 我感觉洛奇的形象其实是比较割裂的 尤其是前四部和后两部看来 洛奇对家庭的态度以及方式在我觉得是缺少一种合理的铺垫 甚至有点为了制造矛盾而出现矛盾 但在奎迪里面一切就显得比较合理 所以当d最后战胜不成熟的自己而达成了一种圆满时 会让我觉得热血沸腾 同时也让我作为一个男人对人生对未来又一个更加深刻的思考

 3 ) 《金牌拳手:父仇》(Creed II, 2018)观后感:父子与胜败

一、以父之名

剧中男主角克奎德(Adonis Creed)与对手杜拉格(Drago)对战的原因,皆是父亲。奎德应的与杜拉格的第一场比赛,转播主持人的开场白可以体现两人对战由立场至各自应战心理的立场,是如莎士比亚悲剧般的设置:两个在不同环境成长,接受不同训练和教育的男主角,在同一个擂台为同一个证明目。这个目的便是为父亲洗过去失败之辱。故比赛是两者为父亲正名而战。杜拉格是为之前败在奎德拍档洛奇(Rocky)之下的父亲,而奎德是受对方以其父亲因战而死的激将而战。

二、以国之名

奎德应战杜拉格的两场比赛,分别在美国和俄罗斯举办。两场比赛在转播中的内容无不以“主场优势”分析两人的气场。两国人民群众在各场的支持态度也截然不同。

第一场比赛美国为主场,杜拉克下的战帖是一种踢馆和挑衅的行为。杜拉克在美国主场的擂台备受倒彩,反之奎德却是光彩亮丽。乃至于其被打败,是虽败犹荣收场。第二场比赛为俄罗斯主场,奎德应杜拉克的再一次宣战。这一次的比赛对两者来讲同“为父亲名誉而战”的性质不同,衍生了回向个人热忱和家庭幸福的保持与发现。然而除了“父亲之名”的声音,两人的对战背后还有代表国家名声的身份。这一体现在杜拉格一方很明显:其父亲因为败在美国选手洛奇手上,倍受国家鄙弃,直到后来儿子的出色表现才让他重新受到重视。

三、拳头的律动

承上所讲国家作为主场优势,第一场比赛杜拉克的踢馆挑衅行为使美国人厌恶,所以在他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对他喝倒彩。奎德的出场却很气势,隆重地宣告主场优势。到了第二场比赛,杜拉格得到了俄罗斯人民观众的支持和期望,他出场两旁的火焰和火红的服装与第一场比赛中的奎德出场时候穿的颜色相同,比喻的是主场转移和个人自信的气场。

不过身为主角的奎德总不会是同杜拉格在第一场比赛一样的待遇,即使场内欢呼并不如对杜拉格的欢呼响亮,还是有妻子的歌声作气派的入场。(这一段的歌曲让我觉得很感动,此处可能应该加感叹号但是我想假装冷静。)而且歌词唱的内容和意涵,也直接的投射奎德当下要一雪前耻的心情。

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插曲与电影中的画面非常搭调,尤其在奎德训练或重点比赛时候的运动和挥拳,节奏感都十分强烈合拍。由于故事主角为美国黑人,电影中的插曲也几乎都是充满黑人曲风的音乐,使视觉与听觉的艺术感得到优质的呈现。

四、父子关系

第二场比赛是奎德与杜拉格之间的恩怨的句点。胜出者虽然是奎德,对于杜拉格来讲却不是“莎士比亚悲剧”般的收场。杜拉格从小便是为父亲的仇恨而得到训练,他是一个被推上擂台的复仇武器。父亲时常以“那一场比赛使我屈辱”、“那一场比赛造成了祖国对我的唾弃”和“那一场比赛夺走了你的母亲”灌输杜拉格,杜拉格身在母爱缺失的环境之中,父亲的关注和父亲所在乎的一切于是成了他甘愿成为武器的原因。

杜拉格的父亲在第二场比赛的最终回合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服输的他见儿子为自己强加于他的信念遍体鳞伤。杜拉格本不需要对父亲证明什么,也不需要帮助父亲清洗前耻,他本就不在乎国家和人民会如何看待他们父子。只是因为这是父亲的期待,而他对父亲关爱的渴望也许只能以这种方式取得,于是他做了。而他的父亲也在不曾见儿子失败和受伤的情境,意识到了儿子对父母关爱的渴求。他的投降之举便是对儿子的付出回应。

在奎德身上也有父子关系的处理。也是一般传奇故事常见的主题:拥有一个传奇般的父亲和师父,身为儿子和徒弟在以“谁的儿子”或“谁的徒弟”的阴影之中,要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还有父亲的失败悲剧是否需要儿子承担,要儿子为他夺回荣誉?第一场的比赛,奎德是“以父之名”出战。但是他明显对这个说明感到犹豫,他的师父洛基和他本身知道父亲在那一场造成悲剧的比赛,坚持进行比赛本就出自于父亲自己的意愿,而父亲也应该预知这会是结果之一。所以对方的挑衅,真正利用的并不是奎德对父亲之死的仇恨,而是奎德对自己“应该捍卫什么”(刚刚夺得拳王的封号或者父亲被对手打死的怨恨)的迷茫。第一场比赛的中介者在找到杜拉格父子的时候,正好是奎德夺得拳王名誉之时,他对杜拉格父子说:“现在是时候了。” 正是因为奎德身处人生胜利尖峰,还未稳定的地位和心情于是容易受到干扰。

第二场比赛的奎德则并不再“以父之名”或捍卫拳王封号的欲望出战,而是为了用捍卫拳王名誉作为维持爱好的心态出战。他成功守住的“拳王”地位,他在父亲坟前讲了:“这并不是为了您。” 虽然奎德的父亲并不在了,但是经过这两场比赛,同杜拉格父子相似,他们也经历了交流。杜拉格父子是父亲从儿子身上意识到了亲情,而奎德是从父亲当时的坚持领悟到了对竞技和爱好的热忱。那是父亲给他的启示,而不是父亲留下的“仇恨”和随意对他人挑战的理由。

PS:和爹地交流的过程和内容就是一个大反差。他即使讲了整个《洛奇》本传和外传的故事,我对这个系列故事除了这一部外传以外完全是空白。

个人部落格同步分享://muziyusnote.wordpress.com/2018/12/01/%e3%80%8a%e9%87%91%e7%89%8c%e6%8b%b3%e6%89%8b%ef%bc%9a%e7%88%b6%e4%bb%87%e3%80%8b%ef%bc%88creed-ii-2018%ef%bc%89%e8%a7%82%e5%90%8e%e6%84%9f%ef%bc%9a%e7%88%b6%e5%ad%90%e4%b8%8e%e8%83%9c%e8%b4%a5/

 4 ) 传奇燃烧,有一种东西比输赢更重要(剧透预警!!!)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最后那场激动人心的动作戏,那无疑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是让无数人飙泪的高光时刻,也是传奇燃烧的时刻。

至此,《奎迪》系列电影作为《洛奇》系列电影的番外,终于以先抑后扬、燃情飙泪的合理励志剧情、完美的选角、演员们精湛在线的演技在体育电影史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传奇的燃烧与继承

奎迪与德拉戈的两场拳击戏无疑是电影中的重头戏。

拳击场面荷尔蒙爆棚,一如既往的热血,超燃,身材高大的德拉戈凶狠异常,行动狠准稳,拳拳虎虎生风,奎迪则灵活敏捷,既善于躲避又能顽强拼搏。两位拳击手的代入感、节奏感都挺好,拳击比赛场面血腥,残忍又绝情,动感画面清晰,每一拳都有宛如打在了自己身上的痛感,让人血脉喷张。

作为男主,迈克尔•B•乔丹(MBJ)的表演无疑是最重要和关键的,他的稳定发挥也为这部电影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MBJ曾在电视剧《火线》中饰演华莱士、《我的孩子们》中饰演雷吉·波特·蒙哥马利,而真正让他成为好莱坞上升青年演员的就是《奎迪》。

在《奎迪:英雄再起》中,他发挥稳定,动作戏阳刚猛烈,在拳击台上搏杀时拳拳到肉,惊心动魄,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在游泳池底下憋气训练,在拳击台上被打得半死不活,都让揪心;感情戏则细腻走心,颇为动人,为女儿刚出生就丧失听力的缺陷黯然伤心,为逝去父亲复仇的愤怒,对妻子的柔情,对洛奇的信任,每个状态的转换和情绪都表演到位,奎迪终于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理想从男孩蜕变成了男人,人物角色立住了。

作为《洛奇》系列电影的编剧和主演,史泰龙1970年代以肌肉男的形象在全球暴红,在2015年《奎迪》开拍时,他已经年近古稀,但他依然凭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史泰龙在奎迪系列电影中的表演丝丝入扣,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以动作戏著名的演员,洛奇毫不起眼的外表(完全想不到他是史泰龙),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平静和缓,永远暗色系的衣服,略显缓慢的动作,感情的真挚流露和文戏的发挥颇像老年的罗伯特·德尼罗。

但这次,他把耀眼的光环让给迈克尔·B·乔丹,在电影的镜头语言运用上,电影主角和配角的层次非常分明,两人一起出现的画面,通常都是奎迪定格在画面中央较多,而洛奇通常只出现在背影和侧影中,在洛奇的单人镜头中也极少出现大的特写,整场电影完全没有任何洛奇的动作戏,只用沟通的文戏表演,善用眼神和形体的表达,史泰龙就完美地诠释出了饱经岁月风霜、历经年月沉淀、既经验丰富又亲切动人的教练洛奇形象。

男主奎迪站在万人瞩目的拳击台上,他只出现在拳击台边,用深情期盼的眼神为奎迪大声加油,在回合之间的间隙及时点拨男主,让男主分清形势力战克敌,宛如当年自己的战斗再现,令人不禁唏嘘感慨时间的白驹过隙。洛奇对往日的纠葛和复仇早已释怀,只留奎迪用自己的行动去完成属于他自己的救赎和复仇,这是一个救赎与爱的传承故事。

尽管电影里奎迪和洛奇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导演巧妙地利用了《洛奇》电影系列前作的关系,使得两位拳击冠军的相遇相知、相互依赖,变得非常自然,也让两人之间这种如父如子的关系建立也非常顺理成章,奎迪从洛奇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洛奇在奎迪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两人都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会让观众在两人因为意见不合差点使得这段关系破裂的时候,更能代入感情,感同身受,更能感受到两人之间这种情绪变化的波动,增强了故事的张力,使得电影更加动人。

爱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被打败后的奎迪才意识到自己的轻敌和早率,在他最伤痛最难过的日子里,他幸运地拥有家庭的爱,在母亲、妻子和新生女儿家庭温暖的呵护下,一点点开始康复。家庭温情线无疑在本片中也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同时也是为了突出电影价值观,因为爱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赢得了冠军的奎迪笨拙地向妻子求婚,两个人的爱情终于开花结果。奎迪听从妻子的建议,回到了母亲生活的洛杉矶开始了新生活,重拾家庭温暖。奎迪妻子比安卡生十月怀胎生下了女儿,可是女儿不幸继承了她的生理缺陷,没有听力。当她透过玻璃窗知道了女儿没有听力时,眼泪无声地从悲伤的眼睛里瞬间滑落,从忐忑不安的一线希望到泪水瞬间充盈眼眶而跌落脸颊,无疑是悲痛无奈母亲演技爆发的最佳诠释,非常感人。

作为独立自信的女子,比安卡也跟奎迪一样传奇励志,从小失聪的她经过千辛万苦,付出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努力,终于达成自己的理想,成为了歌手,即使嫁给了奎迪,她也没有说要回家带孩子放弃自己事业的意思,相反她生了小宝宝,签了新的合约,事业家庭两不误,所以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比安卡能够理解奎迪,能够支持奎迪,两个人能够一起共进退。比安卡灵动的歌声无疑也是电影配乐的一大加分项。

在她去工作室时,让奎迪帮着照顾小宝宝,五大三粗在拳击台上无所不能的奎迪面对小宝宝却手足无措,最后一点点适应,学会了照顾宝宝。温馨的家庭成为了奎迪的安全港,也成为了他出发的动力。电影最后,奎迪带着妻子女儿到父亲坟前,介绍给父亲,一家人终于齐齐整整。奎迪一家的经历,一点点剖析了生活的残酷与美好,同时又能让观众带着满满的能量在生活里披荆斩棘,携爱前行。

体育电影从来都不仅仅是体育本身,而是体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从《奎迪》开始,洛奇虽然是世界冠军却也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垂垂老矣,儿子与他远隔千里,孙子好几岁了他却连名字都不知道,虽然跟奎迪也情同父子但终究没有血缘关系。他想念儿子,却始终没有勇气打电话,只能到妻子的坟前诉说,一个人孤独地在费城生活。到了这部电影片尾,孤独的英雄洛奇在奎迪新生女儿家庭温暖的鼓励之下,终于解开了多年的心结,飞到了加拿大,敲开了儿子家的大门,认识了可爱的孙子,也得到了儿子的谅解。在励志电影的外壳下,这实际上是关于三对父与子和解的故事,要让观众在观看拳击比赛热血沸腾之外,仍有脉脉的温情。

作为反派角色,维克托•德拉戈无疑很让人心疼,从小一无所有被母亲抛弃,被父亲洗脑在仇恨中长大,没有自我,生活中除了拳击就只有拳击,成为父亲用来复仇和挣回荣誉的工具,人生背负了太多比胜负更为沉重的东西。他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赢了比赛就可以赢回母亲,赢回父亲曾经失去的一切。甚至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当自己处于下风,全场为奎迪加油,唯独他不服输独自硬撑挣扎起来,却一眼瞥见母亲早已再次抛弃自己离去,泪水禁不住瞬间滑落,成为了一个让人心疼的反派。

而老德拉戈在维克托体力不支,快要被打死时,扔出了白手帕认输,放弃了扳回一切的希望,让电影在那一刻升华。这表明几十年来执着于复仇的老德拉戈终于也放下了心结,不再执着于往日的仇恨,不再把儿子当成了复仇的武器,而是当成了血脉相连的至亲,也象征着往日的所有仇恨得到了化解。“爱”赢了,因为心怀仇恨终究难以远行,无法走到胜利的彼岸,只有为爱而战,为自己而战,为理想而战,才能够在跌倒的时候爬起来,重新振作热血奋战,赢得胜利,赢得远方。

人生是漫长的,人性总是复杂的,总有一些比输赢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家庭,比如爱。

拳击之路也像人生之路,要能忍受各种攻击,既要身体素质过硬也要心理素质过硬,既要勇敢面对暴风骤雨的拳头攻击,也要学会躲避要对学会化解,不要被敌人的重拳打晕打蒙,不要在行动中失去方向;要学会忍受残酷的训练,要能不要命地拼博努力,要学会克制内心无尽的欲望,要学会忍耐,为了一霎那的胜利要做许许多多的细致准备工作;面对敌手,不要做无谓的体力消耗浪费,要学会躲避攻击的同时看准时机出手反攻,只有这样,付出才能与所回报,才能够战胜敌人,战胜自己。

 5 ) 没有反派,只有各自对爱的渴求

没看过洛奇系列,也没看奎迪第一部就跑进影院了,看完后感觉作为一部单独电影看也没什么影响。

电影是很典型的美国运动励志题材,讲述一个失败后重新站起的故事,而使主角能完成这一转变的精神内核,一方面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一方面是来自家人间互相的爱和支持。 这部电影我觉得不存在真正的反派,老德拉戈希望可以拿回自己失去的荣誉回到祖国,小德拉戈其实也是在为自己能被母亲承认这一单纯的愿望而战,虽然被父亲灌输了一些仇恨的思想,但他在拳击台上是用自己的硬实力在战斗的(虽然有一些小动作,但拳击台上这些也难免),可惜的是母亲并不爱他,在他即将倒下时再一次抛弃了他,而这也许就是导致他失败的最终原因,也是他比起奎迪所欠缺的东西。不过父亲最终能为他投上白巾,也说明他至少得到了父亲的爱,相信通过继续努力,仍会是一个出色的拳击手。

总的来说这仍然以爱为主题的典型美国励志片,故事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拳击动作拍得很精彩,拳拳到肉,让观者身临其境,感觉非常过瘾,片中黑人音乐为主的配乐也充满力量和节奏感,喜欢这类动作场面或黑人音乐的观众可以进影院感受一把。

 6 ) 史泰龙(洛奇)无人可以代替,奎迪也不行

说实话奎迪两部曲整体看下来的感受还是在看史泰龙,壮士暮年,英气更胜,洛奇1-6到奎迪1-2越发觉得这个系列始于史泰龙更应该终于史泰龙。

洛奇就是史泰龙的人生,这个疯狂的世界,洛奇这个“疯狂”的人,给要放弃的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让活着的人更有勇气。

纵观这八部电影,永不放弃是核心精神,不论对手强弱,永远不要轻视挑战。

感谢史泰龙!!!

 7 ) Quotes and Random Thoughts

MBJ打架前挑衅的方法是Whats up,在Black Panther里和Tchalla说完了在这里和Drago说。

这部片子的配乐是Ludwig Goransson。他不但配了第一部Creed,今年上映的片子里还配了Black Panther和Venom。想知道他下部电影是什么,我提前准备好看三遍的电影票钱。请一直和Ryan Coogler-MBJ在一起,做下一组Nolan-Bale-Zimmer。上一部Creed直到最后motocycle scene才第一次用rocky theme,这一部从头用到位,最后沙漠training montage的配乐,加上MBJ抡大锤搬轮胎看上去很生气,我可以看八百遍。

听MBJ采访说其实Coogler本来还想拍,但是已经有commitment(拍BP)了,才选了新的导演。新导演Steven Caple Jr.在拍这部之前也是只有一部feature,和Coogler当年一样。他和Coogler一样也是Rocky fan,想给这个系列加点自己的想法,所以说用爱拍电影的运气都不会差。听他的采访他说,他就希望别人看完电影了走出来felt something,这样他就觉得成功了(也和Coogler之前说的差不多)。

最后一战Bianca唱歌给Creed开场,我觉得这简直就是bad girl RiRi,看的我鸡皮疙瘩起了一地。

MBJ说这是他第一次(电影里)认真当爹,除了Fruitvale Station(RIP Oscar Grant),看他片里和女儿的scene,我脑子里只剩下了请让我给你生孩子这一个想法。

每次看Avon出场就觉得特别出戏。因为我常年观察MBJ的ins,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MBJ的真健身教练也在这部电影里打了酱油,站在Avon身后拿着金腰带的那个。真健身教练本人身材比MBJ片子里还要厉害。

第一场Creed v. Drago的时候Bianca带着帽子特别紧张的样子,想到了Rocky系列里一直带着帽子格格不入的Adrian。

这一部虽然比第一部Creed少了一些爆发力和炫技(毕竟Coogler是拳击台上MBJ快要被打死了也要拍长镜头的人),Steven Caple Jr.不愧是用爱在拍戏,整个故事感情力度太棒了,披着拳击片的外衣,讲的确是重要的不是输赢是who's at your corner的传统故事。Creed从接受挑战因为害怕自己配不上这个名字比不上他爸的成就,到接受挑战是为了要给自己热爱的东西给出一个交代。Drago Senior从我输了我活该配不上老婆的爱,到明白了他应该去珍惜值得他爱的人,而不是后悔已经失去的人。最后他stop the fight,感觉全场一下从一边倒支持Creed,到awwwwww let me love you Dragos.

看片尾字幕的时候发现这部的编剧之一是的Luke Cage的showrunner Cheo Hodari Coker,他太酷了。MBJ和Cooger都是executive producer。他两还要继续合作,反正我是建议他两永远在一起。他们的下一部电影的编剧之一是Ta-Nehisi Coates ,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这样的导演编剧演员的组合,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最后shout out to Bianca。从第一部Creed开始我就非常喜欢这个角色。可能是因为Coogler最开始这个角色写的好,Coogler所有电影女性角色都是cornerstone。她有听力障碍是Coogler的想法,因为他自己有朋友这样,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群人。也可能是因为Tessa小姐姐演的好,总觉得她的每个角色都有她特别的swag。和其他体育电影里的女友老婆角色不一样,她不会和她的丈夫说你别去打了,为了我为了家。她自己听力障碍还要做歌手,她自己的生活就是on borrowed time,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梦想是一个,所以她可以理解Creed。她还是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会说我不拦你我支持你,但是你要想清楚你这是为了什么,你要是真的去做了,you better win。

Michael B Jordan on Bill Simmons Podcast

Via Bill Simmons Twitter: Adonis Creed eating a double cheeseburger

早上看完这张照片我立刻去in n out吃了一个double double,MBJ在BS pod上说他演Erik Killmonger之后花了很久见了心里医生才走出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实在太孤独太可怕了 awwwwwww。

 短评

看的时候几度哽咽,这是年轻的奎迪一场寻找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的旅程,背负着家族名字的重量,励志而又充满自我救赎。挑战会随时出现,我们能做的只有拥有永不言败的信念以及时刻准备着。以父之名,成为新的传奇。

5分钟前
  • 米露
  • 力荐

强烈建议拍龙格尔父子的传记电影

8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年迈的洛奇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向百折不屈的奎迪,都是自己当年的影子。后辈完成的救赎和复仇,正是老辈曾释怀过的纠葛和羁绊。

11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力荐

和黑豹的剧情一模一样。《黑豹》中迈克尔·B·乔丹的爸爸被黑豹的爸爸打死了,所以迈克尔·B·乔丹去和黑豹打了两架,赢了一场,输了一场。《奎迪2》中迈克尔·B·乔丹的爸爸被维克托的爸爸打死了,所以迈克尔·B·乔丹去和维克托打了两架,赢了一场,输了一场。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7分。有意思的是,其实无论是洛奇系列,还是之后的两部奎迪,都是相同叙事结构与模式,或者说,大多数运动励志题材也都是这种模式。然而,我们却仍然会被感动。包括本片的最后一战,也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主旋律响起那一刻。这可能也是运动类影片的魅力吧。本片另一个点则是加入了很多家庭元素。另外,反派父子的变化与情感也有小感动。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承接《洛奇IV》的故事与《洛奇III》的精神,各种层面上的对抗到最后是为了彻底而全面的和解——既是与他人,更是同自己。

2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换了导演果然不行,整体而言和第一部差了整整一个重量级。尤其文戏,俗套就算了,全程靠直抒胸臆的台词表达人物心理推动剧情,真·美剧水准。拳击戏倒是依旧不错,然而比起第一部惊艳的一镜一场比赛还是显得太过平庸。总之看这部电影前一定要保证自己休息好了,不然来来回回能睡好几觉,在我看来这片至少该剪短半小时。

24分钟前
  • 韦斯安徒生
  • 还行

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似乎是所有这类励志片的惯常套路,这便罢了,但是总是时不时给反派一些人格上的贬低设定就更俗套了。总之,这类片子足够燃就够了,即使很冗长。7

28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3.5 虽然仍旧够工整好看,且亦够含泪完全程,但和上一部比还是有很多问题。上一部是承上启下,而这一部却还在承,还在回溯、原地踏步。这不是《奎迪2》,这是《洛奇8》。更觉套路的是,前后两场拳赛的战前,几乎就是粗暴的正反来回复制一遍,经过野路子训练的一方就能赢。赛场段落镜头被切碎,既缺连贯感,也缺一段好的视听呈现。

3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属于那种看了开头5分钟,后面剧情一马平川,完全尽在掌握的片子。拳击这个题材的片子如果像这样一味重复自己,抄袭自己,就没必要再拍下去了

35分钟前
  • 小四不象
  • 较差

前半程为了“再起”就得先跌下去,拳王为跌而跌宛如智障,后半程为了“再起”把反派俄罗斯从西伯利亚踩到南极,编剧太Low…

39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还行

可以说非常套路了,但套路之下又拍地足够燃,感情也很饱满。只是这碗美国主旋律鸡汤,看你愿不愿意喝罢了。

44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是它不是传记片那样如流水账的纪录一场顺利,然后急急地为角色们划分人生胜利组和可悲loser。无论是初为人父的Adonis,还是最后那个遭遇抛弃却因为信守父子承诺而尽量不放弃的Viktor,在这一刻他们都是拳台上值得尊重的人们。这一部略微拖沓,而且为了照顾其他角色,加了许多歌唱、家庭故事线,但最后一场的紧张和全影院都在默默捏紧拳头的“互动感”真的是满足的。【以及,天知道最后五分钟看到这个片子特意埋的“设计”和某人的惊喜出镜,作为那部剧的头号粉丝我有多么的激动、爪马和尖叫!!!!!】

4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实在是心疼俄罗斯反派父子,并不是因为臣妾已经说倦了的原因。而是就像史泰龙一开始反对男主接下战书时说的:你是世界冠军应有尽有,人家落水狗一无所有,孤注一掷的人是危险的。洛奇1虽败犹荣,而这个骄兵必败之后再磨练重夺荣耀的套路就太无新意了。话说着墨颇多的生聋哑女儿,米高梅重拾洛奇本身就时间拉的够长了,这是要等着十几年之后再拍个百万美元宝贝儿么

52分钟前
  • 俺也想治啐扭逼
  • 推荐

略失望 前面看的我昏昏欲睡 所有文戏基本都是套路 这个系列还是要打起来才好看

55分钟前
  • Alan
  • 还行

老Drago扔白毛巾的一刻,讓電影昇華了一個層次,人生有太多比勝負和主義更重要的東西。

57分钟前
  • 举起手来!
  • 推荐

非常套路了,几乎就是照着剧作书拍出来的。当然Drago父子再次被抛弃的时候还是挺动容的。站在拳台上拼命想证明什么的男人,其实最脆弱。

59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和第一部不一样 这部Rocky theme像是不要钱 几处致敬Rocky系列会心一笑 虽然看MBJ抡大锤搬轮胎两个小时我都会打五星 但是这部还是很顺畅的讲了所有人不光是Adonis各自的心魔和自我突破 最后Drago v. Creed II我看的狂流眼泪 后面的几个汉子在那鼓掌叫好 也就很合情合理了

60分钟前
  • yupian
  • 力荐

比起奎迪更喜欢维克多,这个高大强壮的男人没有机会得到善师洛奇那样的训练,有的只是父亲冷漠残酷的磨砺,他没有所谓温馨的家庭在背后支撑,背后只有父亲曾经输给洛奇的耻辱,即使被击倒在地,也没能换来母亲的片刻停留,他是那种在角落里独自挥打沙包的男人,像极了每个独自在外漂泊的爷们。

1小时前
  • 电影的一半
  • 推荐

虽然很套路和主流价值观,做为一名父亲,还是被里面的家庭戏打动了。ps:龙格尔父子这条线是意外惊喜,放弃比坚持更难。

1小时前
  • 阿德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