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蝴蝶

爱情片大陆2003

主演:章子怡  刘烨  仲村亨  冯远征  李冰冰  王凯  谢承颖  姚安濂  Felicia Pullam  Seiichiro Hashimoto  高昊  

导演:娄烨

播放地址

 剧照

紫蝴蝶 剧照 NO.1紫蝴蝶 剧照 NO.2紫蝴蝶 剧照 NO.3紫蝴蝶 剧照 NO.4紫蝴蝶 剧照 NO.5紫蝴蝶 剧照 NO.6紫蝴蝶 剧照 NO.13紫蝴蝶 剧照 NO.14紫蝴蝶 剧照 NO.15紫蝴蝶 剧照 NO.16紫蝴蝶 剧照 NO.17紫蝴蝶 剧照 NO.18紫蝴蝶 剧照 NO.19紫蝴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1:10

详细剧情

  1928年,伪满洲国的日本翻译伊丹英彦(仲村亨)离开中国情人丁慧(章子怡)返回日本,数年后他再回中国来到上海时,变身高级特务。而此时丁慧已成为地下抗日组织的成员,并与该组织首领谢明(冯远征)相爱。抗日组织去火车站接从外地聘请的暗杀日本情报人员山本的杀手时,误认其为小职员司徒(刘烨),混乱中,丁慧杀死司徒女友依玲(李冰冰),司徒则被伊丹英彦抓获。  对一系列遭遇无比迷惑的司徒被释放后,发誓要为依玲报仇。丁慧与伊丹英彦重逢,成为两股势力互相设局要利用的重要棋子,她本人正为误杀无辜饱受内心折磨。某个日本会所举办的舞会上,伊丹英彦告诉丁慧山本与谢明均已死,丁慧震惊想刺杀伊丹英彦之际,司徒持枪闯进舞会。

 长篇影评

 1 ) 原来我最喜欢的那段台词是被改过的

我的理解,娄烨喜欢讲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多情,永远疏离。

最喜欢的当然是跳舞那段戏。“山本不能来了,他死了,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谢明也不能来了,他也死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我们可以安全地回东京了。我们赢了,辛夏。”

他说的是我们,我们是真爱,我们是战友,我们共同的的敌人,是战争。可个人怎么和时代分清呢?而事实上,我想分清,还是不想分清?我的敌人,是我爱的人,还是我必须爱的国家?我们为爱情而战斗,还是为毁灭爱情而战斗?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宏观层面,个人命运在时代面前荒诞不经;微观层面,人总是为了爱而踏上毁灭爱的道路。

————————————————————————

完了,再听一遍发现跳舞的原台词是:“山本不会来了,他走了。他已经安全地回去了。谢明也不能来了,他已经死了。我们的行动成功了。你们的任务已经不可能完成。我们赢了,辛夏。”

这样说来,导演要表达的又有另一层意思。

是那种拼上一切也不一定会成功的虚无感,战争时期无法掌握生命安全的无助感,明知危险重重还要准备好战斗的荒诞感,不知道为什么要战斗的迷茫感。

我恐惧,我要把爱情变成战友情,我爱的人是我的敌人……如果战斗是为了不再恐惧,那我现在因为战斗而产生的恐惧怎么办?如果战斗是为了爱情不再受到威胁,那我为什么要为了战斗放弃爱情?如果战斗是为了和爱的人在一起,那我是和谁在战斗?不正是我爱的人吗?

人和人激烈碰撞的同时,人还要对抗时代的洪流。人,不值一提,不堪一击。

表面来看,导演在揭示战争的真相——不是每一场战争都会胜利的,不是每一个英雄都是完美的。战场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恐惧无助迷茫甚至畏缩,战争,可能流尽鲜血依然失败。我们以前看的影视作品大部分在歌功颂德,而这部电影,不仅有点反英雄,还反主旋律,这应该是台词被改的原因。

而我理解的更深的、更细微的层面来看,这部电影其实在讲个人面对时代的迷乱感,个体生命的虚无感。付出一切,你也可能换来一场空。毕竟,命运本就不是你能掌握的,面对时代洪流,你没什么好挣扎的,因为挣扎也没有用。

哎,强行理解一波。其实我觉得,虽然意思全变了,但改后的台词也挺美的,有一种柔化了甚至超越了现实的浪漫。

但我还是更喜欢锋利的真实。

它黑暗,却向着光明。

 2 ) 看片日记之娄烨

醒来的时候,一脑门都是姚莉的我得不到你的爱情。这几日看片,以紫蝴蝶最上乘。娄烨一旦不过度沉溺于影像,就非常厉害,甩李安几条街。李安无论拍什么,都太完满,太像大片,太政治正确。李安缺乏残缺的勇气,有种面面俱到的正确。紫蝴蝶堪称娄烨的巅峰之作,也是华语电影的不世出。

苏州河的叙事太聒噪了,同理推拿也一副不可自拔目中无人。可能我比较强调故事,一本电影首先要牌好,脚本好,再要打得好,拍得好,一方面个人风格嚣张,一方面冷静克制,两者平衡才正中靶心。紫蝴蝶把沉默或者说无声刻画得很带感。其实生活中哪来这么多语言?那都是台词。有几个人吃饱了说台词?

一切趋向于真实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它不是为了戏剧而营造戏。生活不缺乏戏剧感,不缺乏一扭头的荒诞。坏的电影对此视而不见,还要油头粉面地破坏,用一种虚假的结构来营销自己。紫蝴蝶的眼线是电话线路,几组不相干的人像电话线路一样被扭结在一起,他们的碰撞发出刺耳难忍的声响。悲剧感被建立起来了。

2015

 3 ) 想象中的上海

娄烨编导的《紫蝴蝶》,绚丽而缠绵,作为10年精心准备的“东方传奇",它将世纪末对上海的想像与改写推到了新的境界。然而,在这种想像与改写中也包含了诸种关系与难题一一关于历史与历史阐释,自我与他者的定位,以及在这种二元身份定位过程中体现在主体身上的认识论局限与困境都似乎暗示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可能遭遇到的种种问题。当相对弱势的地区、国家文化遭遇一个强大的他者时,难道只能服从于“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乐此不疲地制造一个个“东方奇观”吗? 如同“五四”ー样,为了与西方想像中值得唾弃的过去完全决裂,坚定的西化论者宣称,上海将追随以理性和秩序为特点的现代世界,努力做到脱胎换骨,即使不能够进人第一世界,也会是一个与第三世界完全不同的“美丽新世界"。那么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压抑历史创伤,重新发现大上海的情欲与风情,抹平作为“异物”与“他者”的特殊秉性,将自己置身于普遍主义的话语之中(有趣的是,从西方立场来看,东方则永远是充满特殊性的“异物”)。《紫蝴蝶》对上海的想像与重构,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从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开始(摩登的上海与革命的上海),最后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现实效果——对置身于商品世界的当代中国城市的救赎,代表着对历史创伤创造性转化的召唤。一方面上海铭记住了侵略者的种种暴行:满目的疮痍、废墟、战火与游行抗议的人群。而另一方面则是,由有轨电车与总机电话网络构成的现代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两个空间擦肩而过,却不是同等对话,电车中的白领女士对游行人群的冷漠,及满心期待着和他的情人的相见,无不暗示了情欲对历史的吞噬与改写,这就是《紫蝴蝶》的基调。上海的情欲像一棵含苞欲放的鲜花,等待着来人的发现与采摘。 关键的第二步则是在上海身上应用带有全球化普遍主义意味的自我拯救策略。作为招蜂引蝶的花朵,上海成为了不同于中国的“异地”,在这里突破了单纯的危机二元论调(革命与存亡),而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职业革命者、阴谋家、爱国者、叛徒、白领丽人和妓女们的冒险乐园。上海显然已经突破了战争中国的缩影地位,它的历史经验被重新灌制包装,然后运往全球,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危机的缩影。 而中国人民与他们的敌人日本侵略者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整个世界通行的正邪善恶的角色扮演游戏中,日本特务头目与他所藏身的那个阴暗小屋不正是与纽约、伦敦、莫斯科的野心家的秘密基地一样吗?总有一个妄图破坏世界的阴谋家在国际都市、世界中心的阴暗角落窥视着我们的世界,而正义的使者则必须一举击破这个毫无疑问将严重危及世界的巨大阴谋。 当导演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布我们和你们一样时,殊不知这种将自身融入普遍主义的努力,却恰恰暴露了特殊主义的本质,东方变得更加怪诞,这里不仅有黄土地、中国功夫与京剧,这里还有西方人熟悉的世界危机和英雄主义,有爱恨情仇,甚至还有美女革命家,这不啻于给了西方观众又一个惊喜,似乎印证了他们对东方根深蒂固的认识一奇异、混乱,充满非理性的力量,但能够也正在被西方改造,走向文明。 旅美学者徐贲曾经引用莫定比的说法:“西方殖民者使得 第三世界人民在理解自己身份的时候,根本无法构建所需要的思想世界。这些思想世界早已由西方人按他们头脑中的第三世界社会文化的样式构建好了。"从《紫蝴蝶》的上海影像中看到,这种看似普遍主义的文化构建,恰恰透露出了它被规定的特殊主义的地位,是在“看”的期待中生成的“被看”的形象。不论它的创造者怎样以美学抑或市场卖点为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初衷,但隐藏在这个简单托辞之后的却是一种以西方为本位的出发点,以东方他者作为最后指归的意识形态,在东方主体身上并没有产生出强烈的排斥的倾向。 这不正印证了“(这种)以客观普遍的知识话语面目出现的西方意识形态能 不断产生和再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殖民主体”这个认识吗? 关于上海的身份想像,正是聚焦在在第三世界历史资源的再认识与再阐释上,聚焦在第三世界主体自身的身份定位和反思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之上。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的想像含有迎合全球化的最初努力一一以“特殊”来获取“普遍”的认同一西洋镜下中国的形象。 那么以《紫蝴蝶》为例的新的“中国”故事,则越来越失去了这些独特价值,而融人到国际标准化、工业化的美学口味 之中一一以情欲作为普遍价值与历史尺度。 在《紫蝴蝶》中被想像的上海,首先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上海到底是“我们”的还是“他们”的? 对这个问题的困惑也 正体现了后殖民问题在当代新的变化,即由萨义德西方对“东方”和“东方人”的 建构,到斯皮瓦克“属下真能为自己说话吗”的反问与尴尬。

 4 ) FIFF23丨DAY4圆桌《紫蝴蝶》:不懂不要瞎用,丢了个术语又不好好解释,这纯属是在亵渎这些理论

主持人:@我们敏熙

助理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果樹、@Her Majesty、@约克纳帕塔法、@心是孤独的猎手

特邀嘉宾:@鲍勃粥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4天第3场,我是主持人@我们敏熙,第3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娄烨导演的《紫蝴蝶》,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3星。凛冽地呈现战争时期的混乱,雨景裹挟着完整的情绪,人物的悲痛被刻画得饱满而锐利。个人的死亡迅捷又残忍,但符合其之于时代的位置。性爱戏极具钝感,乏味与粘腻,也贴合处境。考虑过四星,但是看完之后发现情绪铺开得太早,以至于之后只存留了影像的空壳。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我给了2星。人物的立场稍微坚定了些。《兰心大剧院》是本片的全面升级。

主持人 我们敏熙

这个与日本人相恋的女人仿佛一开始就背着“罪”。各角色都是不稳定的因子,随时就要爆炸。在交代叙事上非常利索,把时间都放在情感挣扎上了。陷入死局的恋人没有出路。有拍得很混乱的地方,但也符合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剪辑出人意料,两首插曲勾人心魄。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0分,娄烨借由大环境拍小故事的这种套路,不是每部都做的好,这部我就非常不喜欢,混乱的多人叙事,倒腾来倒腾去的拍摄视角。

场刊嘉宾 果樹

在场刊里我给了X,在场刊外是中评。大体是紫蝴蝶让我有点失望。娄烨在这部影片前后开始确认自己的风格,这是值得嘉奖的点;但是紫蝴蝶选取了相对宏大的背景,我觉得他并没有处理好。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本片在结构上非常大胆,在中后段混乱大爆发后,导演却一个大闪回,讲述起女主和组织战友的床戏,你觉得导演为何要这样处理?

场刊嘉宾 果樹

“混乱大爆发”笑死,我觉得全片的结构与其说是大胆,不如说是失控。我是真的不理解他的这些处理。看的时候我就一直在问:Why!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性对政治的解构或者二者的互动是此类历史电影需要做到的地方之一。《紫蝴蝶》里的性对政治同样有解构作用。片尾章子怡和冯远征的性爱(或者说有性无爱),是完成革命任务前的加油打气。这一段实际上是想说:革命者们或者说爱国者们,他们也需要性这个东西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和生理需要,他们也是很脆弱的。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性一下子就解构了政治。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可能就是想让本来可以完整的叙事变得支离破碎吧,他或许试图掌控过,但是最后失败了,留下了一地鸡毛。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床戏往往是情绪的转变段落,舒缓下来,营造娄烨影迷热爱的“氛围感”。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是让已经成定局的人在时间轴上又重新注入鲜活的一笔,其实拍得是有点愣,但不妨碍我get到这片的情感,娄烨对他的人物永远有巨大的悲悯和爱。

主持人 我们敏熙

结尾其实有点鬼魅,李冰冰的角色回魂。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李冰冰是一个提示,告诉观众这是闪回,不然有的观众可能以为冯远征没死,当然这个手法的有效性存疑。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你如何看待本片中歌曲的使用,一首是《得不到的爱情》,另一首是女主和日本人在晚会上放的日语歌曲。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说实话,我只会关注bgm好不好听,除非是《山河故人》片尾那种有强烈共情的,一般都不会太关注为什么要用这个曲子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但是否能说明娄烨更关注的是人物的情感,而不太是大时代战争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可以,爱情歌曲解构了历史的大叙事。

场刊嘉宾 果樹

虽然但是,这个选曲有点太字面意义了不觉得吗。太直给了。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华语我感觉歌曲用的最直给的应该是科长?《小武》里心雨,霸王别姬什么的,基本是紧扣当段友情爱情亲情主体。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娄烨的其他电影里有类似的使用吗?

场刊嘉宾 果樹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场游戏一场梦?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一首小情小爱的歌曲配上残酷的战争影像,形成了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效果”。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可以解释一下吗?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陌生化与中国戏剧》,布莱希特写的,十几万字解释了间离效果,我几句话真解释不了。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间离理论是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而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和表演方法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叙述体戏剧所特有的特征。国内长期以来总倾向于将间离理论视为一种表演方法。

简单的来说就是让观众知道自己在看一场戏剧,和“第四面墙”相通吗?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间离效果是为了建立第四面墙,这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戏剧观是完全相反的。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怎么觉得娄烨是相反的,他的人物从来不让我有距离感。《黄金时代》里演员集体背书那种不才是间离吗?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娄烨始终是最贴近人物的欲望的吧。

特邀嘉宾 鲍勃粥

娄烨哪里间离了?

场刊嘉宾 果樹

我不觉得这里间离。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我讨论的是最后那一小段影像,不是说整部戏,娄烨肯定和观众是很近的。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我是认为会稍微抽离一下。

特邀嘉宾 鲍勃粥

distanciation根本不是简单指演员远离观众,讲讲解构。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都知道啊,几句话本来解释不完整。德里达的解构概念,我无法复述。

特邀嘉宾 鲍勃粥

不懂不要瞎用,丢了个术语又不好好解释,这纯属是在亵渎这些理论。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我觉得我下次不参与了,我显得好呆,还好我没参与,没有不懂装懂,全是神仙打架。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你的影评肯定也有瞎用的,我也不想拆穿。

特邀嘉宾 鲍勃粥

请你指出,我可以解释。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就这吧,打住,格局小了。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娄烨向来是一个电影以让人眩晕的手持摄影而“臭名昭著”的导演,你觉得本片的手持摄影在烘托人物情感上或其他方面上效果如何?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不如何,如果是逃亡这种戏份晃来晃去的我还能忍,其他的部分,我觉得他没有在晃摄像机,是在晃我的脑子。我都不敢说自己是影迷了,深怕说错了,贻笑大方。

场刊嘉宾 果樹

这也算是他的一个个人风格了,在这部片子里是能呈现出大时代的飘摇感的。但是对人物情感的帮助我觉得是有限的,不是每个段落都适合这样拍,有一点点滥用之嫌。说自己的感受就行了。我从上一场开始就一直在发言里强调是个人观感。求勿踩。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我还挺喜欢这种混乱的状态的,战争中奔逃的行动以及情绪的起伏通过手持摄影展现出了魅力。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好的,那么本片的标题就是“这个导演对影片失去控制”。和没文化没技巧的金基德什么比分?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娄烨不落下风。

#FIFF23#DAY4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看的时候,一直让我想起贝尔托鲁奇的话

“人是历史的人质”——贝尔托鲁奇

刘烨饰演的那个角色,就因为穿错了一件外套,被莫名其妙的卷入刺杀日本特务的组织,于是生活命运被彻底改变。可是电影中的其他人又何尝不是。他们都失去了个体的自我,成了体制的牺牲品。这体制里有“国家”“民族”“爱国”等等概念。不知为什么,开头的一段突然让我想起89年的场景...娄烨是有才华的,能用电影表现人生命运飘忽不定的偶然性,中国导演中几乎只有他。

对了,看的时候我还想到了两部类似的电影,叶大鹰导演张国荣主演的《红色恋人》和《色·戒》。我觉得都很不错,都是从非常人性化的角度刻画革命这样的大叙事主题。

 6 ) 蝴蝶的死亡

黯淡浑浊的画面,晦涩的镜头,长时间的人物面部特写。沉默的剪影。反复出现点香烟镜头。交错的故事线和利落干净的描述。娄烨的作品承递的一贯风格,光给的很暗,大半画面潜藏在阴影中,不展的眉目,紧闭的双唇,突来的死亡和毫不留情的现实刻画。

要耐心看到三十分钟以后,作品的味道才会慢慢出来。这样的作品,必须持有耐心。

是抗战的大氛围,影片通篇充斥抗日游行的口号。单纯的中国女孩在这个时期背景下与日军男青年互生情愫,注定了这是个悲哀绝望的故事。穿错外套的刘烨被卷入无情血腥的暗杀事件,失去了心爱的女友,在镜头前他长大嘴巴,长大眼睛,无声地扭曲整个面部,那是一种难以用文字描绘的地域般的恐怖。章子怡扮演的辛夏本名叫丁慧,但辛夏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昔日满脸煤灰绑着两条蓬乱辫子的女孩,在目睹哥哥死亡之后,成为冷酷的杀手。暗杀组织的目标是一个叫松本的老头。当日的日本男青年再次回到上海,他的身份,却是松本的手下。他的任务,是剿灭这个暗杀组织。

故事并没有什么新意,关于战争的故事都是同样狰狞而残酷。如果其中还有爱情,其中一定会有爱情的,或者说感情,那一定是相伴着扭曲压抑,以及绝望。冰冷的回望,干脆的枪声,扳机扣动的时候没有犹豫,死亡来临的时候毫不拖拉。背叛和伪装,欺骗与暗战,利用与圈套,全部粉墨登场。包括爱情。当伊丹识破辛夏身份的时候,他对辛夏说,我要回东京了,你跟我一起走吧。他说完,房东来敲他的门,在他没有看见的刹那,辛夏背过头,眼里嚼着难以抑制的泪水。这一刻,爱情从阴谋的伪装,成为伤人的利器。之后的一个镜头,松本对伊丹说,辛夏小姐赴日的手续已经办好了,伊丹面无表情地垂下头。所以我理解最后伊丹在舞场里,在辛夏耳边说,我们赢了,你们的任务不可能完成了,谢明死了。伊丹谋求一个归宿,一个爱情和国家利益夹缝之间,深切的爱与无情的命运之间,最终能谋求到平静的一个归宿。那就是双双毁灭的结局。辛夏长大双眼,瞬间她的脸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挣扎,就像当时刘烨的那个长镜头一样,那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恐怖。突来的痛苦涨满了她的整个灵魂,她将手扣在伊丹肩膀上,然后缓缓后退,离开他的怀抱。伊丹看着辛夏怔怔的一张脸,然后他艰难转过身,应该是腹部中刀,他的手沾染了鲜血,然后他再次点烟,颤抖的手无法点燃一根细细的火柴。

这个时候刘烨扮演的司徒出现,他发狂地开枪打死了伊丹,以及辛夏。

这一场戏好像重重一锤敲击在人的内心。这是一部痛苦的电影,但痛苦如此清晰直白呈现的时候,不断重复的痛苦依然能够击中我。绝望像疾病一样蔓延过屏幕中每一寸画面,相伴而来的是日军侵华的纪实录像,南京大屠杀,轰炸,死伤的民众,炮火的轰鸣,红光,大地的颤抖。响起的却是当日司徒和女友执手而舞的爱情咏调。

这就是痛苦。好像每一针都扎在神经末端,无法承受的大恸。娄烨的镜头如此敏感而清醒,细细捕捉了每个人面部最细小的抽搐,以及内心趋近毁灭的折磨与绝望。在战争这个狞笑的怪物手中,在命运轰鸣的巨轮之下,个人的爱恨苍白无力,个体的生死唐突而没有意义。牺牲和救赎变成笑话,只有个体深切的痛交织成深重的呼吸,好像影片里始终弥漫着浑浊肮脏的空气一般。

我想这部电影无法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在这里看不到纯洁,看不到善良,看不到怜悯,看不到信仰,看不到赞颂,看不到美。战争中的每个人,有的只是撕心裂肺的真实,长久的恐惧,压抑,挣扎,和痛苦。里面的几个镜头深深打动了我,刺痛了我。让麻木的感知再度活跃起来。影片最后揭示了辛夏和谢明之间的关系,但这已经不再重要,我只记得辛夏反复说的几个字,我害怕,我害怕。

始终会有这样一些电影,它揭露黑暗和恐怖,电影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罪孽,在现实的恐惧与随时幻灭的美梦之间苦苦挣扎。好像车站一场戏,一个戏谑的误会,若干条活生生的人命,被毁掉的美好青春,那之后停留在他面部的长镜头特写,那是一种痛苦,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地狱般的折磨。但那还只是黑暗时代的渺小缩影。最后缩在汽车里,阴暗中,还要清晰地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

我为这样的电影鼓掌。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没有片尾安慰观众的一丝希望,死去的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历史中黑暗的一页哪怕翻过,疼痛哪怕被时间冲淡,但失去的一切,被毁坏的一切,会永远烙印于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每个人毁坏的内心。匆忙中被夺走的生命,矛盾中支离破碎的爱情,战火中飘摇无常的个人的命运,记录便震撼。

 短评

分太低了,娄烨的最大成本制作相对应该也是他综合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而风格还那么个人,对那个时代的还原极为精准达到了这类影片的最佳。大银幕的手持虚焦雨夜特写也放大了那种气氛,爱不能性很别扭突然的暴力,两段连接两位女演员的长镜头很神,短暂出场的李冰冰是她所有电影里最美的一刻。电影博物馆章子怡回顾展2元胶片版。

8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意料之外的喜欢!娄烨对传统意义上的抗战题材并不感兴趣,只是如同在夏日宫殿里一般痴迷拍摄宏大抵抗运动的历史背景下的男男女女。不信看电车旁走过的抗日救国的学生队伍,娄烨的音乐或多或少怜悯而温柔。救国宏愿和答不上来的战斗目的,沉浮在历史洪流里个体依偎在一起。多情的话语不重要,年轻的性命不重要,牺牲不重要,重逢不重要,甚至作为国家机器和革命斗士最后也显得不重要。人人如一张白纸,等着血来染净,然后打湿在1937年上海的雨中。徒劳的雨,失败的雨。

10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56th金棕榈提名;4;车站那场戏太绝了;时代洪流是一个巨大的迷宫,我们甚至不知身在其中,没有寻找出口,得不到的爱情,虚妄别扭的性,这里一片混乱,大雨如注,我们都是这场滂沱大雨里的一只紫蝴蝶,不知道为什么却在拼命扇动翅膀;

11分钟前
  • Foriverwx
  • 力荐

妈的我烦了哈!!这个片子我可记得加了两遍了!还想咋的,我一次比一次评分滴!!

15分钟前
  • U 兔
  • 较差

3.5。“至少你还活着,我们还在一起战斗。”“我们为什么要战斗?”显然不够好,但置于华语/题材维度,说《紫蝴蝶》和《鬼子来了》一样先进不为过。人本就是娄烨的魂。

20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原名《无辜份子》

22分钟前
  • 鱼罕兔
  • 还行

不差。玩文艺范娄公子还是差王家卫一个档次,两人都这么求画面,还喜欢夜晚和雨。好在娄烨找到了自己的赤裸裸还原现实的方式,代表就是 花 。另:娄公子成功的一半是他的搭档:摄影师,配乐师,尤其是剪辑师。

2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看完后就再没想起来这部电影说的是什么......

29分钟前
  • Enchanted Land
  • 还行

娄烨还真是能指望的导演,抗日题材也能拍得带有个人特质。罗曼蒂克消亡时,你也忍不住哭泣

3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1,湿电影代表作从周末情人一直湿到春晚2,床戏猛烈一点,色戒就不用出来混了 导演忍了两个小时,终于让章子怡动了两下观众表示很失落

36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8.9;almost his best

38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乱世的重点不在于窘迫,而在于乱,就那种不论得到什么都无法不担心第二天就会全部失去的乱。

4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娄烨的色戒,摄影加上几个长镜头挺好啊。最后的床戏虽然晚得有点于事无补的样子,但这样交代始末我还是买账的。关键娄烨拍这种闷骚的感情太拿手了啊,并且拍哪哪下雨。=___=。

4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继[苏州河]中的现代魔都市井描摹后,娄烨意图勾勒出一个风云动荡的历史时期中的上海。2.一部浸泡在凄清幽邃的冰蓝色之中的电影,恍若一场遥远而浪漫的迷梦,但却极少有欢乐时刻,压抑、隔膜与忧愁随国仇家恨一道渗入了骨髓。3.导演尝试以个人情感与欲望来一定程度上消解国家、民族、革命的宏大叙事,但却只成功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对丁慧的情感与欲望并未作足够刻画,倒是另一条情感线更有力道。4.以结尾的闪回来揭晓悬念,确乎比较大胆的处理,于是,我们看到,不同世界的人是如何因偶然的错误而相互牵连,进而毁灭了对方的人生。5.以经典老歌《得不到的爱情》作为主题曲,并作为片尾的3分钟抗日战争黑白记录影像的配乐,更为明晰地将儿女情长、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危机并置,进而引起观者的进一步追思。(8.5/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辛夏每次和伊丹告别,都轻轻唤一声,明天见。哪知道再见时,已经没有了明天;谢明每次和丁慧分别,都小心嘱咐一句,好运气。怎知道从加入组织之日起,赌的就不再是运气。这破碎的山河,每个人都流离失所。日本女人攥住不放的手、司徒错拿的外套、依玲坐过的电车,都如那夜瓢泼大雨里的音符,不知所踪。

5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是娄烨的一贯手法和气息,但是抗日暗杀的故事没意思,演员表现也一般,无功无过,现在担心的是,娄烨新片《兰心大剧院》可能也会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表现方式。

5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章子怡合作过的著名华人导演还挺多:张艺谋→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2002年《英雄》、2004年《十面埋伏》,李安→2000年《卧虎藏龙》,徐克→2001年《蜀山传》,娄烨→2003年《紫蝴蝶》,王家卫→2004年《2046》、2013年《一代宗师》,冯小刚→2006年《夜宴》,陈凯歌→2008年《梅兰芳》,顾长卫→2011年《最爱》,吴宇森→2014/2015年《太平轮(上/下)》…… & 娄烨与刘烨,两烨难得合作。

5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把王佳芝拆分成章子怡、李冰冰两体,娄烨的《色戒》。

1小时前
  • 哪吒男
  • 力荐

体制内大制作,娄公子的电影必须得看胶片啊!看完胶片回来就想把DVD扔了啊!影调丰富细腻,摄影极端讲究,娄公子式的特写和虚焦自成一家。叙事有点[色戒],剪辑神出鬼没……不过这是第六代里唯一的牵涉到二战的历史叙事了吧,国族叙述特别有意思。另外国际章的扮相怎么能那么像郝蕾在某片里的扮相!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很难不爱娄烨的电影里那种诗意的疯狂。不论背景是什么,主题怎么也逃不过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又不同于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一直在为小人物寻找一种普世价值,娄烨电影在追求的更是一种于独立微小个体的关怀。章子怡很有镜头感,但始终缺了点娄烨电影的气质。开头火车过站和片尾的床戏美到催人泪下。

1小时前
  • 凉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