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大审判

悬疑片俄罗斯2007

主演:谢尔盖·马科韦茨基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谢尔盖·加尔马什  瓦连京·佳夫特  阿列克谢·彼得连科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播放地址

 剧照

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2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3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4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5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6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3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4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5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6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7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8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9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0:05

详细剧情

翻拍自1957年SidneyLumet的12angrymen。一个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养父,所有证人和证据均对他不利,12位陪审团成员对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将决定男孩今后的命运。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种族。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心不在焉,对这起案件并不在乎,除了一个物理研究员之外,他们都认为男孩有罪。但是,物理研究员唤起了其他11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他们开始认真讨论这起案件,讲述各自生活中的故事和经历,在决定男孩命运的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当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陪审团主持人的决定却出乎意料……

 长篇影评

 1 ) 形似不神不同

从原版十二怒汉、国内的话剧版十二公民一路看过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与十二怒汉是我最早看过的以谈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两部电影的质量也都是惊为天人,引领我很长时间对这种小成本、小场景、强对话电影的痴迷,让我感觉到电影的魅力可以超脱影响,而来自于故事与思辨本身。

原版十二怒汉给我的感觉,是关于法治、法律的深刻解析和反思,第一次让我知道了只闻其声的无罪推定和陪审团制度究竟是怎样的,是怎么运作的,又能带来多大的能量,整部电影的重中之重在于推理、分析,逻辑丝丝入扣,质疑十分合理,说明证据不能满足排除了所有合理怀疑,所以被告可以是无罪的,但是原版没有对超出法律的范畴有更多的引申,很严肃、很有板有眼。

本片——大审判,与前作完全不同,在我看来这已经不是翻拍,而是一部新的作品,只不过套用了这种“陪审团谈话”的模式,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也不是法律精神与陪审团制度如何,而是结合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时代大背景之后,什么叫做善良,什么叫做仁慈,在这部电影里,对于证据链、证词的分析非常弱,陪审员改变主意也不是出自于证据如何,主要来自于心中的善念,更像是把“证据存疑”已经作为了一个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不想拿到台面上的大前提,证据已经先天不足了,出于我们的善良,出于对于一个人生命的负责,我们是否还要判他有罪?

所以影片开始陪审员们的漠不关心,再到后面的逐渐打开心扉,都是陪审员认识到自己带有偏见、认识到自己并没有遵从本心的过程,故事本质上是在围绕每个人的是非观、善恶观展开,那么这些人的三观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显然离不开大环境的推手。

所以本片与原作完全不同,形似,但是内核是在窥一斑而见全豹,洞悉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但是同样不失为一个佳作,虽然有的地方节奏确实有点慢

 2 ) 《12》:米哈尔科夫的经典回归

重拍经典电影的行为是吃力不讨好,常是沾得致敬美名,同时要作摊手状表示前人巨作无法超越。但所指的多数情况并不适用于俄罗斯大导米哈尔科夫,翻拍《12 怒汉》显得微妙。首先时间来得凑巧,与悉尼·卢曼特(Sidney Lumet)导演、高居IMDB Top250第13位的《12怒汉》(12 Angry Men),前后相距恰好50年;其次,它先出现于《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续集计划,在9月威尼斯摘下荣誉金狮奖并奔赴明年奥斯卡。复出的米哈尔科夫自导自演、如愿以偿,不难理解人们对《12》寄予的高期望。

《12》中,数字12即为12名职业不同、立场不一的陪审员,他们要解决一起男孩弑父的事件。作为结案关键,无论赞成反对,陪审团需要达成一致意见。面对“确凿证据”,居然有一个人举手不赞成有罪,从一到十二,故事完成大逆转——影片外壳与剧情走向显然来自黑白老版。真正体现导演的良苦用心是案件背景的转移,表面上只有俄语对白中掺了点车臣语,但选取当事人为车臣男孩与俄罗斯陪审团,背后则是至今未平的民族伤痕,这也成为影片在道德意识外的着力点,里中用意毋需多言。只有服从于今日俄罗斯的现实复杂,才能重寻冰冷法律之外的情感力量。在米氏固有的俄罗斯情怀之外,《12》多了些思辨色彩,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纵有说教之嫌,多数陪审员都会不厌其烦地讲番故事,将剧情带入下一部分。《12》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动静自如,此外有不少的闪回片段和快速切换。为消除150多分钟片长的不利因素,在占据80%以上的室内场景部分(老版改编自一出舞台剧),言辞陈述中精心安插了幽默细节。在时代环境上,“动人场面不需多”,结尾狗叼人手的一幕将历史残酷如实还原,而圣母画像与小鸟放生则获得无数掌声。

传俄总统普京看过《12》与小马哥看完《色,戒》一般,均是不禁泪落。那问题是,你会相信谁真正看出了不易高度还有真实诉求?讲到最后,目前市面所见《12》版本,因来自不带英文字幕的俄五区。放置于包含海量对话的《12》中,翻译粗糙水准堪忧,建议不妨觅得上佳版本或多温习几遍老版,再做正式观赏。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747603/

 3 ) 是程序正义还是道德批判?

作者 枫林仙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Никита Михалков)、亚历山大·诺沃托茨基(Алексадр Новотоцкий)及弗拉基米尔·莫伊谢延科(Владимир Моисеенко)显然是三位俄国古典文学修养深厚的电影人。但当我看过他们2008年改编自美国电影的《十二怒汉》后,那些“俄国化”的东西却让我失望了——它们实在是太熟悉,以致于无法打动人;相反,倒是让我深感遗憾。

俄版《十二怒汉》在玩儿过炫目的俄式蒙太奇片头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幅似曾相识的场景。这个场景曾经发生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的开头:法庭上,一群陪审员在聆听审判长讲话,要求他们审慎对待一起刑事案,作出被告是否有罪的判断。在座者或者心不在焉,或者全神贯注,或者吊儿郎当。在进入陪审团合议厅后,这些陪审员开始各怀心事,为了日常的事务力求早早判决交差,然后他们开始东拉西扯……只不过在托尔斯泰那里,陪审团最后阴差阳错地判决被告马丝洛娃罪名成立。而在这部电影中,却引爆了漫长的争议。

表面上看,随后的故事发展截然不同。然而,事实上,俄版《十二怒汉》与《复活》的内在精神逻辑完全是一致的——它们都偏执于道德上的省查,却轻视法律,漠对程序正义,对其中的深刻内涵隔膜甚深。

让我们回放电影的开头部分。从十二位来自莫斯科各个行当的公民陪审员进入体育馆,吵吵嚷嚷开始会议,直到第二次表决后十二人的反应为止,就技巧而言,毫不逊色于美国原版。然而俄国化的地方随后就开始了。同样的“开端”也发生在《复活》中。托尔斯泰的小说描写的是俄国进行了现代司法改革后的一起案件,但托尔斯泰却对这一确立了司法独立性与透明度的时代完全隔膜,将审判描写成了一出黑色幽默的场景。通过与司法过程的疏离,托尔斯泰将人物的精神发展与读者的视角都引向了道德拷问。

在俄国版《十二怒汉》中,托尔斯泰式的刻意贬低早已消失——这也许正好反映了俄国在这一百多年来的进步。但托尔斯泰式的隔膜却仍然存在。“但我们在讲的,是个人啊,是个人啊!”俄国工程师说出这句话时,他已经开始用俄国古典文学中的那一套人性论来发言。此时,切入了关于俄国社会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反犹种族主义的对话。由此,一方面是对俄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展示,另一方面是对一个有车臣战争背景的案件的审判。每一个在场者都开始讲述自己的小故事和经历。工程师讲述自己如何堕落和复苏;工人则讲述自己的叔叔如何参赌、打劫和被宽恕;最起劲的反对者则抱怨莫斯科不再是莫斯科人的莫斯科;犹太老头子讲自己父亲的风流韵事;甚至有人挥舞着匕首跳起了高加索山民的舞蹈……

这种讲故事大会是俄国文学中的传统套路——一群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凑到一起,于是开始讲故事和议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中间夹杂些眩目的绝活或歌舞,参与者乐此不疲乃至通宵达旦。从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蒲宁甚至肖洛霍夫的作品中此类会饮比比皆是。这种俄国式的会饮(symposium)绝不是一般的故事会。其中心主题乃是从客观的故事讲述,一点点分枝蔓岔,经过现实与感情的交叉地带,渐渐过渡到内心的道德反思,其主题是人生、命运和对社会的道德批判。例如,墓地管理员说道:“法律是死的,没有人情味儿。”然后这位墓地管理员开始抱怨俄国社会的官僚主义和不负责任。他总结说,“七十年来,这个国家没有一点儿进步”。在一个接一个的滔滔不绝中,人们讨论了高加索的混乱,对高加索人的歧视,社会的腐败和不道德现象。所有这一切,与案件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是在审判一起严峻的刑事案件,而是在批判俄国社会,如同聂赫留朵夫跟随玛丝洛娃案件的进程而展开观察和反思。

当导演把这场本来严肃的司法审判变成文学式的会饮活动后,托尔斯泰《复活》中向道德内心转向的精神发展逻辑就开始起作用。虽然导演还按部就班地遵循了原版电影,呈现了几项关键质疑,但这时候,会饮的中心主题已经不是通过严密的司法逻辑来推敲各项证据和证词,并追求最接近正义的判决。

在美国原版中,陪审员们在“有罪”与“无罪”之间不断变换立场,其原因都是基于司法逻辑和对证据及证词的合理质疑(reasonable doubt)。简·方达舌战群儒的激烈抗辩充满了理性拷问的怀疑、审慎和果断。但在俄版中,陪审员们在“有罪”与“无罪”之间的游移却不是基于逻辑理性,而是发自良心的同情或怀疑。美国原版中涉及的几项关键的质疑(刀子、老人、女证人)之间的逻辑冲突是被关联起来呈现的,而在俄版中,则这几项却互相孤立,彼此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未予以重视。它们仅仅充当了情节推进的踏脚石,更不是全部电影内涵的自然流露。因为,俄版的中心根本不是案件的司法程序本身,而是对俄国社会现实的道德反思和批判。莫斯科的陪审员们关心的是案件中几项关键质疑之间道德上的关联,而不是逻辑上的关联。

《复活》里的忏悔贵族聂赫留朵夫先生因那次陪审活动,而对司法制度乃至整个俄国社会发起怀疑、否定和反叛。最终他跟随被侮辱被伤害的玛丝洛娃去往西伯利亚充军,忍受苦寒与煎熬,开始灵魂的救赎与自新。而在俄版《十二怒汉》里,聂赫留朵夫分身为十二位莫斯科市民。这位忏悔贵族的灵魂拷问转换成了十二个人的道德对话和辩驳。十二名陪审员从最初的漫不经心,没心没肺,一步步走向了对车臣少年的同情、理解、关怀以及接纳。这恰恰是俄国式道德宽恕的终点——宽恕受难的罪人。只不过在这部电影里,被接纳的只是一个仅有“罪犯”名头的无辜少年。

电影开头,工程师说,“但我们在讲的,是个人啊,是个人啊!”他所定义的“人”仅是道德意义的人。到电影结束时,他回到举行陪审团会议的体育馆,目光聚焦到了东正教的圣母像上,放飞了象征圣灵降临的小麻雀。随着这一举动,电影完成了整个对人的道德定义的完整陈述。《马可福音》中曾说:神的灵仿佛鸽子般降下,落在他(耶稣)身上。(马可福音,3:16)这里,麻雀代替了鸽子,把上帝宽恕罪人的圣灵带到了十二名陪审员当中。当它飞走时,已经洗涤了人心的污浊。到会议最后阶段,在场的陪审员们,几乎个个都坦陈自己对被告的身世非常了解——他们其实都是知情人。这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只是在做一场道德拷问,他们追求的结果是——宽恕罪人,发现良心,更新灵魂。体育馆是一座神圣的东正教堂。墓地管理员则如同神父般,讲述了让富人与穷人在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更换墓地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善有善报。到这里,俄版的整个精神底蕴完全绽露,它就是一部翻版的《复活》。

区别是如此明显,以致于很难把俄国版的《十二怒汉》与美国原版相提并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数。显然,俄国版紧扣的道德上的质疑、探寻、同情、感叹与接纳,都完全是托尔斯泰式的精神拷问。这种关怀,完全是俄国古典文学的精神传统。因此,俄国版看似是在强调司法程序正义,实际上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关心的仍然是陈旧的俄国式的道德和宗教拷问。整部俄国版《十二怒汉》的主题则是通过对凶杀案实情的暗示来点睛的。电影中反复暗示元凶是在案发现场搞拆迁的资本家——“他们为了资本主义,要赶跑两个老人家。”这才是导演想控诉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贪欲又被放纵出来,造成了现实中的罪恶。

其实俄式道德拷问与程序正义没有关系。俄国古典文学的精神传统是关怀社会正义和善德善报。所以俄国版《十二怒汉》中,好几次嘲笑了美式司法精神,并在电影开始时,把从哈佛学习法律归国的经理刻画为一个丑角式的人物。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关心的是俄国的社会正义,他怀疑程序正义能否带来真正的正义。所以电影才在结尾时赫然打出一句话:法律至高无上,但仁慈高于法律!

俄版《十二怒汉》再度暴露了俄罗斯思想的短板:不理解程序正义的意义,不懂得在理性的程序性追问中,所包含的深刻人道主义内涵;而是凌虚蹈空,脱离经验的理性探求去寻找道德正义。这正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俄国思想的悲剧所在。不难留意到两个版本中提及最多的关键词。美版中的关键词是“合理质疑”;而在俄版中,则是“良心”。当中的差别令人深思。

浓重的俄国古典文学道统糟踏了这部精彩的司法电影。与悉德尼·卢梅特(Sydney Lumert)导演、雷吉纳德·罗斯(Reginald Rose)编剧的1957年美国原版相比,米哈尔科夫的俄国化努力,偏离了法治精神,更偏离了在反思社会现实时必不可少的理性精神。

 4 ) 本来是打算给四星的……

但想了想,还是只给了三颗星。

为什么?

因为这部电影太不pure了。它设置的主题太多,想要传达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虽然不至于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实际拍出来的状况是多少显得混乱:鲁迈特原版的对陪审团制度的质疑保存了,车臣战争对俄罗斯人心态的影响更是他着重强调的,然后贯穿始终的对俄罗斯现状的不满(“满街都是奔驰宝马奥迪,到剧院步行只要三分钟的路堵了八次”),涉及到每个人叙述部分时又掺杂了每个人太多的个人感情,几乎每个人都说了一个自己的跟案件未必有关系的段子,然后又对案件本身兴趣大增(因为跟民族问题相关啊)增加了不少悬疑剧元素,最后还自作聪明地弄出个陌生男人……王怡认为这个版本比鲁迈特的立意高,呵呵,或许吧,但立意不是一切,虽然米哈尔科夫总算没有让他的电影失控,但还是显得凌乱不堪,而且力道一散,感觉无论哪个主题,都着力不够,只是浮光掠影,就这样过去了。不管立意不立意——我讨厌以文学的方式来讨论电影,就影片成色看,无论是节奏、集中性,还是叙事的掌控力,这个都比老版要逊色不少。

接着说说技术。无论新版还是老版,都是技术相当出色的电影,但区别在于,老版的技术,跟叙事融合得很好,无论是开场极漂亮的跟踪长镜,还是进入封闭空间后精准的走位,都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而新版,很多时候,让人觉得是炫技——技术成了一种装饰性的尝试。比如4次插入进来的小狗叼着人手经过的镜头,某种意义上来说,至少可以减少一次,总是重复,连闪着亮光的悬念,到最后都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看这部电影,说明一个道理,不是把海鲜放在一起煮,就叫佛跳墙的,大杂烩还是大杂烩。

顺便说说米哈尔科夫,这个斯拉夫主义很重的导演,可以算目前俄罗斯导演中名气最大的之一了,但我不是很喜欢,因为那种斯拉夫的味道太重了!有时候为了渲染这种情结,他不惜破坏整个电影的结构(西伯利亚理发师),使这情绪本身成了电影中一个独立出来的部分。说到意境,跟同样有斯拉夫情结的索科洛夫比,差远了。

 5 ) 无法翻拍的电影。。。

  先看了这部,再看了原版。。
  
  原版中有句话:“合理怀疑,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
  让我颤抖啊……
----------------------------------------------------------------------------------
  这部加了很多俄国国情进去。剧中人物丰满了很多。有了各自的职业和故事。而正是因为各自的故事,他们更多的是从人性的方面来认为罪犯无罪,而非“合理怀疑”。
  情节拖沓了很多,没有原版紧凑。而且那几个人的故事也难以引起我的共鸣。
  那个计票的人最后欲言又止的演技真是棒,还以为他会说出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话,然后逆转,全体认为有罪,然后end。这就牛逼了。可惜憋回去了。。。我能说脏话吗?!
----------------------------------------------------------------------------------
  这一版本中,那个计票的老头在最后一次投票时,说:那个管子在待了40年,还会再用40年,什么都不会改变的,我们来这里断案,商量,轮流发言,就这些。可事情还是一成不变。
  40年是指他们的司法制度?还是指1957年的原版电影?
  应该判无罪,但出狱后被杀死的概率很大。如判有罪,至少能活,而且还有机会翻案。明显有罪判定对被告有利。
  俄国佬翻拍老美的经典,但又想比老美的“合理怀疑”更牛一点。
  于是有了些心灵鸡汤的小故事,有了一些有浅显寓意的小场景,最后还让那个可能是凶手的车臣崽子再被俄罗斯人收养一次。。。
  到结尾生怕你还看不懂俄国的优越,俄国人的人性的善良高尚。再给出一段字幕: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谁更牛逼?谁落了下层?
----------------------------------------------------------------------------------
  原版九十多分钟,这部两小时三十分还多……加了回忆、战争场面、歌舞、功夫(高加索刀法~)、心灵鸡汤、文艺、小清新。。。这是要闹哪样……
  你看豆瓣类型介绍里是怎么分类这两部电影的……
----------------------------------------------------------------------------------
  六十多年前,十几个演员,几个场景。就拍成了一部经典电影。
  对设备环境要求极低,甚至直接就可以改成话剧。
  俄罗斯在2007年翻拍了!效果也不错。
  而我们。。。想翻拍也不能!
  

 6 ) 车臣孤儿背后的故事

   一般而言,我借电影体验另一种人生的耐性不超过3个小时……不过大审判让这段人生体验非常精彩。否则谁也不会花长达3个小时看12个男人拌嘴。。。
   12个彼此陌生的男人,聚集在法院临时借来的篮球场--一个并不严肃的地方,决定一个车臣男孩的生死。
   每一部《十二怒汉》都在讲述本国的某种社会矛盾,人们内心的歧视和固化的偏见。俄罗斯人讨论的是这样一个案子:车臣男孩被控谋杀了他的俄罗斯养父。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7年,在此之前,俄联邦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恐怖袭击,公寓爆炸、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别斯兰人质事件,一次比一次惨烈,全都伤亡惨重,也就是说那个时间点,刚好是两次车臣战争之后,恐怖主义自虐,代价直接作用在普通人身上的时候。
   车臣,是毛熊身上的一块伤疤,他们自己也一样伤痕累累,格罗兹尼一度几乎化为灰烬,俄军同样也伤亡惨重。在影片中,不仅是出租车司机一口一个车臣小崽子,野蛮、未开化,能歌善舞还有些威风的车臣叛军首领--在这里直接把他定义为恐怖分子有些不太确切,因为影片没有显示他有恐怖行为。
   有次可见,在当时,俄罗斯人和车臣人已经出现了民族情感断裂。
   车臣,有民族的问题,也有历史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类别化。如果别人的故事可以变成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甚至可以从别人的国家看到极其类似的影子,值得我们自己警醒深思。
   再远的就不扯了,前苏联时期,斯大林采用的是一种强制性民族融合政策,强迫车臣人离开他们的国土,流放到苏联各地,以这种民族迁徙来完成同化;之后,为了安抚逐渐返回家园的少数民族,在经济建设上施以优惠和补贴,不惜牺牲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人的利益,强调他们的民族特性,比如说风俗习惯等等,不但埋下了隐性民族主义的隐患,也人为切断了民族文化的自然融合;在苏联时代后期直到解体前期,中央权力逐渐分散,甚至弱于地方权力,当高压政策消失时,受之压制的民族主义必将全然爆发。
   如果说,这是人类的实验,那么前苏联时期,在车臣人身上的尝试都一一失败了,给俄罗斯社会和车臣人自己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是不是很类似?
   
   在战争当中,其实只有孩子是完全无辜的。
   车臣孤儿失去了父母,甚至最后连心爱的小狗也失去了。他曾经在枪林弹雨中躲避,也曾经和车臣叛军的尸体呆在一起。他认得那个车臣叛军,在他眼里,他并不是坏人,那个人曾经宠溺的看着他,把刀递给他玩,和他一起跳舞。小孩哪里知道什么政治见解不同,哪里知道实现政治目标的背后有可怕的杀戮,他甚至不曾看见,前一秒钟还能歌善舞的他们,后一秒钟脸上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残忍表情。
   他带走了那个人的刀,这并非是为了复仇,对于刀的崇拜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民族性格,某种意义上,这是他的根。
   车臣孤儿被俄罗斯军官带走了,曾经他的家人对来到车臣的俄罗斯军人表示出了友善,也许那就是他的父母被杀的原因。所以,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孩子,究竟什么是他的复仇?
   
   可是社会群体对个人,往往仅凭简单的身份标签加以认定,没有人知道这背后的悲苦和矛盾。事实好像很清楚,一目了然,在这12个人到达不太严肃的体育场时,他们心里也许就是这么想的,就好像法院工作人员对他们说的一样:证据确凿,这是个很简单的案子,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的。
   有人在吃免费的食物,有人兴致很高弹起了钢琴,无意中展示的小细节,已经让人与人之间拉开了距离:昂贵的手表、闪闪发亮的戒指、考究的衣服。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不过,凡是都没有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被现实打击过的物理学家,曾经酗酒放弃人生;见多识广的出租车司机,识别一个人却很标签化;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退休军官,看似认定了孤儿有罪,但其实内心里却是另外一个想法--他认为孤儿无罪,但他希望能够给他一个最好的结局。
   在这样的场合,公民义务也无法阻止人们赶时间,好像随时打算随大流,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和稀泥精神。也有人打算大干一场,但注定会为其他人的不认真而焦虑急躁。
   第一个敢于做唯一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个人也未必从内心里认定孤儿无罪,只是这种一边倒,没有经过辩论的看法,是否可靠?他心中存疑。也许应该给少年再多一次被印证的机会,给法律和真相一次机会。
   最重要的是,唯一一个反对者,要面临的压力,是这个社会的集体偏见,他必须要向这种偏见挑战:车臣孤儿为了复仇杀害了他的俄军官养父。从身份上说,人们的认定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身份背景好像必然会联想到这样的故事,必然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甚至,人们认为,那位没有尽力为孤儿辩护的律师,代表着“某种正义”,而不是律师的失职。忽然想到了中国的《十二公民》,富二代和贫穷生父的身份认定,谁是弱势群体一目了然,却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无论真相如何,富二代因为这样的标签忽然间变成了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当时吵得最凶的就是李某某事件,因为决定采取无罪辩护,好像律师都成为了众矢之的,被指为了赚钱不论是非。其实无罪辩护只是法律的一种辩护方式,只是代表目前的证据也许无法认定嫌疑人有罪而已。
   法律作为人的最低道德底线,一开始制定的时候就是从受其束缚的人的观念出发的,这就是为了在很多亚洲国家,强奸幼女罪甚至会得到比较轻的判罚,这是人们过去的观念,还有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理越辩越明,开始只是提出一种法律精神--质疑、求证,一点一点推进出真相。一开始事不关己的人们,观点开始摇摆,开始自发的求证,并逐渐坚定自己心中的想法。当一个人心中的观点越发的坚定和清晰时,他会开始较真儿,就好像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一样,人人都会去维护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于是,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不过,俄版的《十二怒汉》,提出的观点是: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可以为人所正确利用的。但是,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也许更需要的是高于法律之上的仁慈--修补已经出现断裂的民族情感,这一点,法律也许无法做到,只有仁慈可以。
   看起来,这和日版的《十二怒汉》是完全相左的观点--日版提出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理大于情理。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出发点,结果却是一样的。
   我还想补充一点,作为少数族群,长期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法律和暴力机构也偏向主流时,他们只能通过一种法律之外的,极端化的组织维护自身的利益,譬如俄罗斯的黑帮和中亚群体。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毋庸置疑,再怎么深层次的原因也都并非可以原谅的“情有可原”,这是我有时候神烦记者写一些过度悲情误导舆论的深度剖析的原因。
   不过,病的是整个社会。

 短评

几年难遇.

10分钟前
  • ⒹⓎ
  • 力荐

要完全看懂对白不容易

14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不算成功的翻拍,导演加入了很多俄罗斯元素,包括对寡头政治的影射,但导致全片过度拖沓,给观众的感觉并不好,面对演员长时间并不动人的个人叙述,稍微急性的人,很容易会失去耐心。远没有57年美国版能紧紧抓住人心,拍电影有时候1+1并不大于1.

15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承受的主题太宽大,使得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漂浮,但仍然是部好电影。

18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民主并非投票,而是不停止思考。如果停止思考,不讨论只投票,第一分钟男孩的有罪判决就能定下来。你把这称为民主?对不起,没有反对意见的交锋,就谈不上民主。

22分钟前
  • 玻璃蔷薇
  • 力荐

线索太多,台词嫌冗长,还是更喜欢原作的精炼。

23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推荐

让人想到了《哗变》,12个老男人的戏真棒~

27分钟前
  • 老探戈
  • 力荐

老骨头们演技太棒了

31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要看第二遍的影片,12个老男人的优秀表演。

36分钟前
  • 力荐

尽管是法庭戏,精彩依旧难掩。还在怀念当年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导演是天才。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再看一遍

38分钟前
  • 徐徐
  • 推荐

考验了导演叙述耐心的力作,比57年的版本更丰富丰满

4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相对于原版的密闭空间、抽离背景,此片插入了大量时代符号、个人遭遇,不再强调法律公正的绝对性,陪审团显得更人性化,态度的转变源自自身经历,其软弱和动摇更具说服力,也侧面解析了俄罗斯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表演非常赞,基调更悲凉;想表达太多,略有杂乱,部分指涉无法解读。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冗长、杂乱而且煽情,还不如中国大陆那版。57版的靠的是严谨的逻辑,理性的自觉,公正的自主,内怀的慈悲,最后不得不令人信服,再叹而伟大。俄罗斯的这个版本,几个人几段人生经历的故事就乎拉碴煽过来了,末了来句“仁慈比法律重要”。若此,信佛祖耶稣即可,要法律何用?7.5

5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泣涕连连

57分钟前
  • 铁皮骑士
  • 力荐

换了个地儿重新拍,非常好的延续了原作的神韵

1小时前
  • madaoooo
  • 推荐

俄罗斯竞选2008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作品,《烈日灼人》导演新作。没看过原作,这部翻拍的确是很长很叨逼叨…150分钟,第100分钟时小觑了10分钟,醒来已经完全云里雾里了…这是一部你得双眼盯紧字幕、脑子急速旋转、耐心、静心观看的片子…奥斯卡外语片是我也不选它。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7.9

1小时前
  • 冰山李
  • 推荐

不是关于法律,而是关于仁慈。

1小时前
  • malingcat
  • 力荐

拍得这么花里胡哨干吗?我还是喜欢美国人的老版本

1小时前
  • 何生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