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野草莓 剧照 NO.1野草莓 剧照 NO.2野草莓 剧照 NO.3野草莓 剧照 NO.4野草莓 剧照 NO.5野草莓 剧照 NO.6野草莓 剧照 NO.13野草莓 剧照 NO.14野草莓 剧照 NO.15野草莓 剧照 NO.16野草莓 剧照 NO.17野草莓 剧照 NO.18野草莓 剧照 NO.19野草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3:38

详细剧情

  伊萨克(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Victor Sjöström饰)从医50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正准备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  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毕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饰)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如今伊萨克坐在草坪上,忆起往昔,眼前浮现萨拉白衣飘飘的美丽模样。  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  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长篇影评

 1 ) 伊萨克的一生

公伊萨克,是一个自私、冷酷、无情的人。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一手拉扯他长大的母亲,是一块千年寒冰一样的女人。童年在无爱的环境中长大,以致于伊萨克自始至终也没有学会如何去爱。 伊萨克是个医生,而且才华横溢,爱好非常广泛。他事业非常成功,还拿到小镇颁发的荣誉奖章,得到了小镇上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但是他的家庭生活一团糟,他的家一直是个不完整的家。 他是如此的刻板、理智、内敛、冷漠,跟家人的互动关系,始终保持在一种规规矩矩、彬彬有礼的状态,比如他的儿媳、管家称呼他都用尊称,没有一丝亲密的成分。甚至对待初恋情人萨拉,他都是以礼相待,只愿意在黑暗中偷偷吻她,这让萨拉对他充满怨恨,并且直接导致自己兄弟趁虚而入。初恋的失败,使他更加不愿付出真情。 以后的婚姻中,他对待妻子更是冷淡,妻子实在无法忍受他的自私和无情,决定以出轨来惩罚他,然而,没有爱就没有恨,他的表现竟然相当淡漠,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像个上帝一样宽恕了她,并且安慰妻子,这让妻子更加绝望,没多久便身亡。 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自私和冷漠,结婚不久便跟儿媳妇分居,还要求已怀孕的儿媳堕胎,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来到世上。我觉得他的选择是对的。 如今伊萨克已是风烛残年,在去小镇领奖的路上,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思考了很多。尤其是遇到一对极品夫妻,一路上总是吵嘴,动辄大打出手,然而两人依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更是惊奇。当他问审判者,对他的罪过的惩罚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孤独。 伊萨克并不是不想得到爱付出爱,而是不知道如何去付出和得到,当他想改变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候,一切已经太晚了,周围的人早已经习惯了和他的这种互动模式,没有人想要改变。

 2 ) 《野草莓》的心理分析批评

摘要:

 

本文将以心理分析批评的方法粗浅的对英格玛 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做以简单的分析,这其中既包括对影片中主人公的心理分析,也包括对英格玛伯格曼的一些分析。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寻求对影片的更深层次的学术性的理解,而在于通过心理分析这一工具为影片找到另一种解读方法。

 

关键词:

 

缺失的父亲,爱与冷漠,死亡,解脱,自责与宽容

 

正文:

 

 

《野草莓》是伯格曼达到艺术巅峰的标志,影片通过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老人对人生的探戈,将生存、死亡、爱情、冷酷、过去、现在等等元素结合,透过回忆、幻觉和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彻底,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代表作。

 

               一 缺失的父亲

 

“上帝”、“死亡”与“爱”是伯格曼一生钟爱的电影剧作主题,他童年时代便养成的独特心理结构及人格对此有深刻影响。而缺失的父亲则是一直影响着童年伯格曼的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是理解伯格曼电影的一个突破口。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诞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埃里克是斯德哥尔摩一个教堂的副牧师,1924年,父亲埃里克被任命为索非亚皇家医院牧师。由于父亲一直处在一种神的代言人的位置上,作为伯格曼父亲的形象便缺失了。小伯格曼几乎不能从父亲那里得到想要的温暖,伯格曼在后来的回忆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时对父亲之爱的渴求和得不到这种爱的怨恨。

 

在70年代接受瑞典电视台采访时,伯格曼说:"一种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亲之间。有一天,他打了我"。这种难解的心理情结一直贯穿着伯格曼的电影生涯。

 

对父亲的怨恨,直接导致了对父亲所代表的神的怨恨,对上帝存在的否定性观点,我们的确能在伯格曼的童年生活中找到可资证实的心理依据。在《魔灯》中伯格曼回忆了在某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他跟随父亲去阿姆斯堡教堂布道,在教区牧师住宅区遇上一位和他同年的小孩奥斯卡。在奥斯卡的房间,书中写道:“奥斯卡问我是要听他布道还是玩葬礼的游戏。说着从他的衣橱中拿出一具小棺材。我说我不相信上帝。奥斯卡抓了抓头,向我保证上帝确实存在,并已经过科学证明。”这段话也许是伯格曼对他童年时代关于上帝存在与否问题的最早追忆。接着在外祖母家,伯格曼叙述了他与初恋情人玛尔塔的交往,其间,又一次表达他对上帝及宗教的看法:“我憎恨上帝和耶稣,特别是耶稣那些令人厌恶的言词、通篇的废话和血淋淋的躯体。上帝不存在,也没有人能证明他的存在。如果他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个可怕的神。伯

格曼对上帝产生叛逆的心态,实在是因了他那牧师的父亲,父亲几乎便是他少年时代上帝的象征。性格的极度专横、对孩子们的过度苛求,使他成为少年伯格曼心中恐惧的代名词

,少年伯格曼在心里上产生了阉割的幻想。

 

所以说,上帝与存在,爱与孤独,艺术与宗教诸如此类具有复合性的命题均是缺失的父亲这一基本母题的衍化与复生。

 

在影片《野草莓》中,伯格曼同样表达了这一主题。

 

首先,作为主人公的医学教授埃萨克,其父亲的形象就是缺失的。在影片叙述的现在时,父亲已经不存在了,母亲虽然还在,却也借助其儿媳之口,说明母亲是一个冷漠如冰的老女人,丝毫不能弥补其渴望着的父亲的温暖和爱。在影片的过去时,即埃萨克教授的回忆中,父亲虽然存在,但也是不可见的,观众只能从家庭成员的描述中,知道父亲的存在和行为,但是这种了解是模糊的,冰冷的。

 

其次,埃萨克教授作为一个父亲,其父亲的功能,即父爱,也几乎毫无力量。埃萨克教授的冷漠与自私,很大程度的体现在这一曾面上。而且,这种缺失的角色似乎注定要被埃萨克教授扮演下去——在影片最后,埃萨克教授经过了自责与宽恕,决定给儿子以迟来的父爱,但儿子已经习惯了没有父爱的生活,所以对父亲迟来的爱并不打算接受。

 

最后,埃萨克教授的儿子艾瓦尔德作为一个父亲,承袭了他父亲的冷漠,正如父亲一辈承袭了他母亲的冷漠一样。缺失体现的就更加彻底,他不是不打算施与父爱,而是要消灭父爱施与的对象——根本不允许儿子出生。

 

不可否认,伯格曼将自己认同为埃萨克教授,在影片的结尾,埃萨克教授的梦境中,伯格曼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亲。实际上,整个影片,也可以理解为寻找缺失的父爱的过程。

 

 

                    二 虚假的冷漠

 

埃萨克教授的冷漠与自私,实际上是对阉割恐惧的掩饰。这种恐惧,直接来源于伯格曼童年时期的记忆。由于童年时期对父亲的怨恨和恐惧,伯格曼的阉割幻想,使他和其母亲最初的一体的融合状态产生分裂,完成了与作为造成这种分裂的肇事者的父亲的第二次认同,也就是说,通过将自己委身于父亲,而能够展开自己。

 

伯格曼对阳具缺失的恐惧和阉割的幻想,使童年的埃萨克表现为一个性格偏于幽闭、羞怯、胆小的孩子,与哥哥西格弗里德对表妹萨拉的爱的大胆表白相比,埃萨克显然是个爱情心理的残缺者。伯格曼的这种情绪直接导致了影片中青年时代的埃萨克教授将自己的未婚妻拱手让给自己的堂兄,而妻子的离去,实际上是这一不幸的重演和加剧。

 

在日常生活中,埃萨克教授将自己伪装的冷漠自私无动于衷,这在本质上是潜意识在掩饰意识层面里的恐惧,不自信,孤独以及弱小。潜意识的力量大于意识,导致了人性的分裂:

 

作为受人尊敬和事业成功的医生,他将他内在的本质上的爱,施与给了世间的众生,即埃萨克教授的外部世界,也就是父亲这一角色不需要出现的场所。而他外在的,虚假的冷漠与自私,被他释放在他的个人的,内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只有他的妻子,儿子,儿媳和管家。这些人都以世俗之爱的名义屈服于他,使他能够居于这个封闭的世界的统治地位。只有在这个世界中,他孱弱的掩饰才得以维持,虚假的冷漠与自私才能够在别人面前显示力量,借以实现他自居为其父亲的目的。而这,正是潜意识里他寻找父亲这一缺失形象的手段。

 

出于这样的理解,埃萨克教授的母亲这一形象则显得十分重要。她居于埃萨克教授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临界处。作为埃萨克教授内部世界的一员,埃萨克教授任其处在比自己更孤独的境遇——一所又空荡又偏僻的旧宅子里,而不是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作为埃萨克教授外部世界的一员,埃萨克教授要在母亲面前显示他温暖慈爱的一面,不定期的看望她,并且忍受她的冷漠。埃萨克教授这种摇摆模糊的行为,实际上也证明了他冷漠自私的软弱性与虚假性。

 

               三 梦境,解脱与迷失的爱

 

如果不是老人的一个梦,故事也许不会开始,埃萨克教授受勋的这一天将会是兴奋和幸福的。但是这个关于时间和死亡的梦,却开始改变老人的余生。

 

没有指针的钟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31年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

 

相同的,埃萨克教授梦中的钟表没有指针,直指没有时间的人生。而那个表情惨白焦虑痛苦的男人,转瞬间就倒地死亡了,他昭示着生命的脆弱,微不足道和死亡的突然与麻木,以及面对死亡的无能为力。但是对于一个走进暮年的老人来说,这却是解脱的召唤。

 

因为预示死亡的梦将阳具缺失的恐惧和阉割的幻想打破了。对于将死的老人来说,他不再需要阳具了,他不再需要用阳具来证明他存在的价值了。于是老人终于走出他阴暗的假面,开始主动的施与爱。

 

影片用埃萨克教授的一天照应他的一生,使他在黄昏和晚年虔诚的皈依上帝,达到自我审判和忏悔,从而宽容别人和被别人宽容。

 

可是这种爱和宽容起初却迷失了。

 

因为埃萨克教授找不到他的爱的被施与者。

 

以他的儿子为例,埃萨克教授试图寻找某种对以往亏欠的爱的补偿。但是他之前从来就未能在家里对他的儿子和他的感情抑制表现出爱或创造某种感情的环境,所以儿子对于突然出现的父爱,是毫无准备的,是漠然的。

 

相似的,埃萨克教授企图靠近他的管家和儿媳,但他与她们之间也存在着世俗的隔阂和旧时的怨恨。

 

惟独搭便车的三个青年可以承受埃萨克教授的爱,但青年们不能留在埃萨克教授的身边,因为他们不属于他。

 

最后,伯格曼还是让埃萨克教授找到了他爱的对象,即他梦中的父母。在老人生命的尽头,他终于找到了童年中一直缺失的父母形象。

 

类似的主题也隐藏在伯格曼的其他影片中。1992年,更加温暖美好的影片《情天未老》出现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这是伯格曼晚年编剧的唯一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由他儿子丹尼尔.伯格曼执导的《星期天的孩子们》。《情天未老》讲述的是一对年轻人的婚姻故事。在这两部作品中,伯格曼把他心中的父母亲再次作为描述的主角,但是这一次他把他的父母描述成具有丰富人性的、性格坚强的人。我们看到老年的伯格曼终于找到了父母在他心中的位置,并与之和解了,而这正是他终其一生所努力的目标之一。

 

                                     

 

                            05年5月30日。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请到我的BLOG
http://acloudonskyside.blogbus.com

 3 ) 野草莓--知识的徒劳

这部电影依然是舞台剧的风格,之所以用依然,是因为我曾看过伯格曼的《第七封印》,那部电影的舞台剧风格还要强烈些。这两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都是台词,下面我把我认为有必要一记的台词写下,通过台词,各位也可以对故事了解个大概。

影片开头:“在我们同他人的关系中,总是充满了对对方性格和做派的议论及评价。因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所谓的关系。这使我的老年生活倍感孤独。我的人生充满辛劳,我心怀感激。起初是为了面包和黄油,最终却以对科学的热爱结束。我有一个儿子,也是医生,住在Lund。他结婚多年,至今仍没有孩子。我的母亲依然健在。我的妻子Karin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也许应该说明一下,我是一个老学究,我的名字叫Isak Borg,78岁,明天我将在Lund Cathedral接受荣誉奖章。"

主人公睡去后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后他决定不乘飞机,改驾车去儿子所在的城市受奖。中途他去青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停留了一阵并陷入回忆,称为回忆并不准确,因为这些景象并不是他曾经亲眼看到的,比如自己的兄弟向自己的未婚妻调情,以及未婚妻向闺中密友哭诉和他在一起的不快乐,这段话我引用一下:

" Isak如此之好,道德高尚,心思敏感。他想要我们读诗,讨论来生,弹奏四人钢琴,他只愿意在黑暗中亲吻。他谈论人之原罪,他处于一个如此之高的精神境界。我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我没有价值,这毫无疑问。”

后来Isak的未婚妻嫁给了自己的兄弟,他娶了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同样红杏出墙,这段内容是在Isak的一个梦中表现的,在梦中Isak处于受审判的位置,一个人把他带进树林,他的妻子正和另一个男人野合,事毕,他的妻子说:“我现在回家把这事告诉Isak,我知道他要说什么。他会说:“我可怜的女孩,我为你感到难过。”仿佛他是上帝一样。然后我会哭着说:你真的为我感到难过吗?他会说:“是的,非常难过。”接着我会哭得更厉害,请求他的原谅。他会说: “你不必请求原谅,没什么需要原谅的。”但他全没把他说得当回事,因为他冷若冰霜。接着,突然他会温柔起来,我控制不住大声喊他是个疯子,他的伪善伤害了我。接着他说要给我一片镇定剂。他对这一切都很理解。我告诉他我这样做全是他的错。他会看起来很伤心的说:“这是我的错误”。但他根本不在乎任何事,因为他是如此冷漠。”

这一幕结束,Isak问那个人对他的惩罚(之前审判Isak有罪)是什么。那个人说像通常那样---孤独。

我没看过伯格曼的传记,但我有个感觉这部电影有伯格曼自己的忏悔在里面,也就是说是一部私人性质的电影。主人公Isak Borg肯定有伯格曼自己的影子。之所以如此肯定在于我对这类人很敏感,一个滑进知识深渊的人的作品有很明显的烙印。

某种程度,我自己也是这种人,3月份天昏地暗的花了两天看完《20世纪思想史》,给朱qq上发条信息说自己再不看宗教和哲学,比起玄虚的永恒以及无休止的思辨,自己更愿意过人的生活。自那后,每次进图书馆不敢走近后三排,害怕那个前人编织的时空。

可是最近的疯狂看电影和之前看哲学也没什么不同,我要的太多,那天和Jingyou说起,他说这是我们这种人的通病。

“ 最大的无聊却是为了无聊费尽辛劳。你捧着一本书苦苦钻研,为的是追寻真理的光明;真理却虚伪地使你的眼睛失明。这就叫作:本想找光明,反而失去了光明;因为黑暗里的光明尚未发现,你两眼的光明已经转为黑暗。我宁愿消受眼皮上的供养,把美人的妙目姿情鉴赏,那脉脉含情的夺人光艳可以扫去我眼中的雾障。学问就像是高悬中天的日轮,愚妄的肉眼不能测度它的高深;孜孜矻矻的腐儒白首穷年,还不是从前人书本里掇拾些片爪寸鳞?那些自命不凡的文人学士,替每一颗星球取下一个名字;可是在众星吐辉的夜里,灿烂的星光一样会照射到无知的俗子。过分的博学无非浪博虚声;每一个教父都会替孩子命名。 “---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与所有空虚的暴食者共勉。

 4 ) 梦中之梦

《野草莓》是英格玛 伯格曼黄金时代的伟大作品,它通过梦境流畅的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起来,将现实与梦境的距离拉近,以追求自知的旅行为线,以梦为自我解析的媒介,在美的形式中道出情感的召唤,寻求人类伟大的读音。 伯格曼用艺术的形式诠释了关于梦的界说,借助梦来完成自知,是《野草莓》最吸引眼球的地方。《野草莓》里,梦的情节占据了整部影片的1/3,达到了梦与现实的最佳平衡。 开场的五分钟的梦境场景是伯格曼电影中最著名的片段,也是大马士革之旅的开端,梦在鲜明的黑与白中展开。梦里一系列象征死亡的符号让伊萨克产生了对遗失之物的深刻认识。 开始一段的梦魇中出现了一连串灾难的前兆,首先,荒废的街道背景、用木板钉起的窗和教堂两边的死树都表现了伊萨克的精神境遇。没有指针的钟表,暗示了他“不在拥有时间”,象征着生命的完结……一系列的事物在伊萨克的梦中出现,这一时段的梦境主要是对未来的预示,而下一个梦魇,则是对伊萨克过去的清晰展现,伊萨克回到过去,重新走一遍自己走过的路,自己做过的事。未来的预示和过去的回忆,让伊萨克在梦境中重新过滤自己的人生,重新审视自己所做的一切,在梦境中找回自知。 太阳学霸同时照到篱笆的两面,而艺术却可以容易的呈现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真实的生活里,人无法让梦与现实同时存在,进入梦便告别了现实,而电影可以实现这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梦是关联的,不是毫无根据的。伯格曼的《野草莓》以巧妙的结构方式,把梦与现实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我们在《野草莓》的“梦中之梦”里生动的体现了伊萨克重获完整生命的精神之旅。

 5 ) 梦见自己在做梦

重看《野草莓》,这是我接触伯格曼的首部片子,也是至今为止仍然最喜欢的影片之一,正是此片让我从此认识原来大师是这样的。

大概是两千年初看的吧,当时对伊萨克的梦境印象极其深刻:空无一人荒凉的街道,明明是艳阳当头,光线却被处理得如木刻画般冷峻阴冷,白处惨然森森,黑处则浓重阴郁,他独行回首,看见路灯上赫然挂着一只没有时针的钟,暗示时间在梦境和濒临死亡之时的缺失和无意义(他后来在母亲家再次看到同样钟表,再次暗示他的接近死亡),看见无面人焦虑扭曲的脸,碰则倒地破碎流血,看见无人灵车被屡屡羁绊,灵柩自动滑落,棺木打开赫然是伊萨克本人的脸,死去的伊萨克紧紧拉住正在做梦的伊萨克,于是他们越靠越近直至镜头模糊,于是就连伯格曼也又和死神近距离接触(1957年《第七封印》),他说“其实我是非常害怕死亡的”,但他在作品中的一再谈论死亡,是否可以理解为用镜头语言妄图消融恐惧?就像他从不相信上帝(1961年《犹在镜中》,1963年《冬日之光》),却反复讨论着上帝是否存在。伊萨克被惊醒了,他清楚地认识到梦境并非虚幻,于是揣着惶然与疑惑改变了行程,和儿媳开车上路了。

儿子完全是他的翻版,同样的家庭温暖缺失(1963年《沉默》,1972年《呐喊与低语》,1978年《秋日奏名曲》,1973年《婚姻生活》),同样地害怕逃避,甚至断然拒绝孩子的出世。伊萨克学问出众、医德高尚,但在生活里却自私冷酷、不敢不屑表达感情,导致女友转投其弟、妻子红杏出墙,特别是妻子与人偷情后的一番嘲弄他的言论,简直是对他鞭及入里的讽刺和挖苦,他周围所有人的情感都不是完整的,这是一个冰冷荒谬的小世界,所有人都在相互伤害,这也是伯格曼一贯擅长的描摹家庭缺少温暖的际遇;惟有路上偶遇的三个青年将他们的热情和赞美无所保留地奉献给他(1953年《不良少女莫尼卡》,1955年《夏夜的微笑》,1951年《夏日插曲》,其实这些50、60年代的黑白片是我最喜欢的),但他们不是他余生的陪伴,毫无疑问,这三个青年是他们青年时期的影射,他不由回想起在草莓园里轻轻呼唤“Sarah……”,这呼唤在摇曳的微风中击中了往事。

尾声,他想挽回儿子的爱,但儿子已习惯没有爱的父亲,倒是儿媳用拥抱唤回了久远的亲情。他再一次回到了梦中,和片首的梦不同的是,此梦再无焦虑和恐惧(1955年的〈梦〉是处于无奈的解脱),他在Sarah带领下,在天光云影间看到父母坐在湖的对岸向他亲切招手,他终于得到解救和释放,他在睡梦中平静地微笑着,他终于静静地跟随死神而去,他在彼岸终于和父母达成谅解。

此片虽然拍摄于50年代,但我认为无论是剧本内容还是意识流的娴熟运用,都已达到伯格曼一生中最高的高度,从此片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或许伯格曼很早就想与父母和解,但一直要到1982N年几乎是他创作末期的《芬妮与亚里山大》里,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温暖的曙光,才能明白在这所大房子里,装下的是我们小小的梦想和无穷的世界,即使外面风雨飘摇,我们有爱就能渡过一切艰难困厄。有趣的是,《野草莓》以行将就木老人为叙述者,而《芬妮与亚里山大》则以有清澈眼神和花朵般红晕脸庞的孩子为视角,我毫不怀疑,这两者都是伯格曼在背后述说着,从老人和孩子身上,我看到一个倔强、怀疑、思辨、不安的无神论的伯格曼,有老人的睿智和孩子的纯真,无论如何,他已真正平静。

 6 ) 最迷人的野草莓

   对于那些相信“人类拥有艺术是为了不至于因为现实而死”(尼采语)的人们来说,英格玛.伯格曼是一个多么值得敬重的朋友。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森林中的神秘歌者,行走在明亮与幽暗之间,就象是阳光透过层层树林,照在人脸上的斑影。荷尔德林曾徒步穿越整个法兰西,为了证明情人的死讯,伯格曼终其一生的歌唱是为了穷尽人类完美的可能:那华美无上的仪典、薄雾中轻轻扬起的纱裙、恍若隔世的泪水人生、激情之吻与神秘的命运.....
  每个人都降生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生命的脆弱、偶然与怅惘一样漫长。肉体是沉睡于林中的一只野兽,情欲是唤醒它的咒语。接下去是绵延无期的雨季,万物都在沉默中消逝着光芒,相信未来变得与相信自己一样荒诞。当艾瓦尔德得知妻子怀孕的消息后,他竭力反对这个孩子的出生。他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荒谬的,给它增加新的受害者甚至更荒谬,而相信他们将会有一个比我们更好的世界则是最荒谬的。”(《野草莓》)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存在的尴尬和卑琐每时每刻都在磨损着生命的激情。伯格曼触及到人类内心最敏感和最软弱的部分,使人们为生命痛哭直至皤然清醒。他甚至极尽残忍地借助骑士安东尼俄斯之口说出了我们谁都不愿接受的事实:“我的一生是一种无用的追逐、飘泊、流浪和没完没了的无谓的空谈。”(《第七封印》)
  绵绵倾诉的雨打磨时光的针/把一种谴绻的思念牵引/我无法不重温易患流感的女人的啜泣/趁我独步/趁我微醺....”黑大春的这首诗歌总让我联想到伯格曼忧郁的身影。但是,伯格曼的忧郁要比这更有力、更不可救药。他最终让死神“这个严厉的主人”出场了:他邀请铁匠、骑士和他的侍从雷维尔、斯格特一起跳舞,“他让他们互相手挽手,叫他们必须走成长长的一排。打头的是拿着长柄大镰刀和沙漏的主人”--请注意镰刀和沙漏这两个意象:镰刀象征着收割、对生命的删刈,沙漏代表时间、尘埃的衰落,生命坠入无穷无尽的时间的深渊。“这是到黑大陆去的庄严舞蹈,他们在黎明时跳着舞离去.....”在这里,伯格曼创造出了一个光辉绝伦的仪典,充分显示出一个大诗人的辽阔胸襟和千钧一发的张力。美丽善良的米娅和她善良平凡的丈夫、天真可爱的孩子一起目睹了这一切。(《第七封印》)伯格曼在他们身上集结了强烈夺目的人性之光,这其实是诗人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无法遏止的自然流露。
  最令人敬佩是,从来没有一位天才的艺术家能象伯格曼一样同时具有无比谦逊的美德。他恰恰不是一位艺术至上者,更不是一位一劳永逸的地主--靠名望和利息度日。他凭借四十六部几乎部部经典的影片告诉世人:艺术必须根植于崇高的信念。他说:“艺术家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不会比其他匠人更为重要,永恒的价值、不朽性和名著这些词对他们是不适用的。创造的才能是天赋的,在这样的世界里充斥着坚定的信念与自然的谦卑。”
  在《夏夜的微笑》剧本自序中,伯格曼引用了卡尔特大教堂遭雷击毁灭后重建的故事:四面八方汇聚来的人们一起把教堂建成,“他们的姓名都无从知晓,至今也没人知道是谁建造了卡尔特教堂。”伯格曼说:“我希望成为建造那矗立在广阔平原上的教堂的艺术家中的一员。我想用石头雕出一个龙头、一个仙子、一个魔鬼或圣人。做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中获得的满足,不管我是否有信仰,不管我是否是一个基督徒,我愿在建造教堂的集体劳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这段话中,我更清晰地触摸到了一个大艺术家那颗滚烫的灵魂。如果视伯格曼的创作生命是一条汪洋恣肆的大河,这就是河的源头。

 短评

超现实的梦境让人惊叹。《永恒的一日》某种程度上很像这个啊,也让我认识到,人生各不相同,有些回忆是甜美,有些注定是哀伤。还是第一次看如此苦涩而特别的公路片,伯格曼果然相当沉重和纠结。(烂字幕让人忧伤。。)

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获柏林金熊奖,内容涉及对死亡的恐惧,回忆,冷漠与孤独,爱情,忏悔与宽恕,对上帝的讨论等。摄影冷峻工整,四段各有隐喻和指涉的梦境与现实穿插,第一个梦太震撼了:无指针的表、诡异的人脸和死亡、被路灯卡掉的车轮......尽管冷酷悲凉,却给了温暖的结尾,实在是神作。(9.5/10)

1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在仪式期间,我的意识偏离那天的大事,然后我决定写下发生的事,在这混杂的事情中似乎我洞悉了一个特别的逻辑”

14分钟前
  • Kyle
  • 力荐

年迈的教授问相处40多年的女佣:“你总是正确的吗?”她自信回答:“几乎都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我们应该通晓如何做。”人们常常认为随着时间流动,人一定是向着更智慧的方向成长,不惑、知天命、耳顺,生命有其固定公式。这简直是生活里最大的善意谎言了。现实是即便步入老年,年轻时的苦涩失恋、婚姻生活的溃败,依然纠结折磨着他。孤僻、刻薄和悲观主义,甚至会成为家族遗产,代代流传。而行至结尾,也只是捡拾一些童年往事聊以慰藉。生活是苦难的,他也不准备再出发了。

18分钟前
  • 昼夜售蓝
  • 推荐

也许人老了就是会这种状态,回忆、梦境、幻觉呈现往日生活图景,家庭、婚姻、子女、爱情都从头审视一番,是苦楚、幸福、后悔、甜蜜都只能自己品读。老人的一次荣誉之旅,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回顾了一生,这就是伯格曼风格吧。

22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该片精细地描绘出一个一生都冷酷无情的老人在垂死之前幡然醒悟的心理转变过程

23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死亡像一束光逼着他回溯自己的人生,回溯所有真实的牢笼和自我编织的恐惧,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川端的睡美人,同样的孤独,苍老,回忆,死亡,只是伯格曼放了个光明的尾巴哪怕在梦里,川端却是冷冷地以年轻的死亡结束自己无法问出问题的景况。野草莓最棒的就是摄影吧,无与伦比的室内镜头和人物镜头。

28分钟前
  • 有必要
  • 推荐

希望我走到人生尽头时,不必有这么多的忏悔和固执。在我短暂的二十多年生命中还从未感受过这种孤独,其实我比他还要冷酷甚至残忍百倍,我以为这样我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也许我错了。

32分钟前
  • Irgendwann
  • 推荐

#重看#第五次重温;人生倒计时跌入回忆陷阱,回溯走过的一生,无法直面的往事以梦境形式说服自己,并在天光云影中达成与父母、与自己的和解;梦见自己死去,梦见自己做梦,梦见世界处于同一个梦中;路上偶遇数人是自身镜像,依旧是对婚姻彻骨的寒心,依旧是对自身无穷的怀疑。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这片子太自我了,完全无法关联。我为什么要对伯格曼的个人历史和个人关系感兴趣?

39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此片虽然是伯格曼夫子自道,但将理性视为最高准则,把表达情绪视为耻辱,甚至因为自己的冷漠和麻木生出优越感,自以为是能自控有教养的表现,这种思潮在中国也泛滥成灾。耶稣说,你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何益处呢?爱无能的人生,再光鲜优雅,也不过是一触即散的空壳罢了。

4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说:“死亡就是时间,是一步步变得具体的时间,是慢慢分成片段的时间,或者说是渐渐走向终结的时间。”死之将至,对过往的自省,仿佛是面对有限的岁月的一种仪式。

44分钟前
  • 成知默
  • 推荐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车上分三层坐了三波人讲话的桥段,它好像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一生,青年时期在爱的漩涡中浮沉与抉择,中年时不得不面对自己愚蠢的具现—自己选择的伴侣,以及晚年,爱的失去与不可追寻。

45分钟前
  • 湖光酱
  • 力荐

因为这部电影,我爱上了电影.

49分钟前
  • 品客
  • 力荐

D9生存,死亡,愛情,逝去,和未來,還有人性的冷漠,對社會的失望...結局出人意外,最后让我们看到生命冷酷的假象包裹着一个温暖的内核,辐射热量引我们向回家的路...那麼細膩的伯格曼

5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看了等于没看

57分钟前
  • 齡官
  • 还行

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倒不是老教授对青春时期的回忆,而是途中一对夫妇的争吵,导演将这对夫妻之间忍无可忍和恨之入骨状况的状况刻划入木三分,令人不寒而栗。

1小时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伯格曼的自赎之旅。当死亡逼近,往事翻滚,对自身“冷漠”产生的惊惧;对外人友好,对亲人苛刻,邂逅的青年崇拜你是历经风雨的智者,加油站夫妇用你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可是亲人之间却在客气体面中渐行渐远…纯真的往昔就像再也回不去的野草莓地。

1小时前
  • 糖罐子.
  • 推荐

看到一个心理学账号把伊萨克的问题归结为爱无能,而且是从他的母亲开始代际相传,非常切中关键。这就是为什么伊萨克和他的儿子沃尔德关系那么疏离,而玛丽安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会遭遇同样的命运。伊萨克终生不能释怀的童年记忆,还有表妹萨拉,就是他早年得不到爱的典型表现。

1小时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