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科幻片美国2004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加里·奥德曼,大卫·休里斯,迈克尔·刚本,艾伦·里克曼

导演:阿方索·卡隆

 剧照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2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3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4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5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6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3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4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5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6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7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8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19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原声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8

详细剧情

哈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即将在霍格沃兹渡过第三个年头,此时在阿兹塔班却传出恶棍小天狼星(加里·奥德曼)越狱的消bbb。据说小天狼星正是背叛哈利父母的好友,他的教父,而这次小天狼星越狱似乎正是为了找他。哈利的心里悄悄的滋生了为父母报仇的想法,期待着小天狼星的出现。r新来的魔法老师卢平(大卫·休里斯)有着桀骜不驯的个性,与哈利关系很好,教了哈利许多实用的黑魔法防御知识。而此时在他的魔法地图上却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虫尾巴。偶然的机会下,在尖叫棚屋里集齐了哈利父亲当年的所有好友,卢平、虫尾巴、小天狼星,哈利的魔杖直指向小天狼星,但他发现那罪犯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疼爱……

 长篇影评

 1 ) 小天狼星

第一看见哈利波特在生气的情况下让玛姬变成气球飞上了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第二就是骑士公交,这个哈利波特系列新出现的交通工具,很有趣。

第三就是哈利波特的“亲人”终于出现了,一个不同于姨妈姨夫有血缘却没有爱的“亲人”。

第四就是哈利波特爸爸妈妈的过去,哈利也算是有多了解了一些。

第五就是哈利成长了,他变得更加坚强了。

 2 ) 我庄严宣誓:魔法永存

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我偏要和国家广电阴险政策对着干,暑假里我没有去电影院看过一部电影。
只为了PoA(即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幸好,这部电影没有让我失望。
很多读过原著的人都会认为电影没有书精彩,特别是对PoA,起码在中国,贬远大于褒,说是被改编得不像样子。可是我想,如果排开先入为主的因素,PoA还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电影,甚至是HP三部中最好的一部。
下面,乘着印象还深刻,我粗略点评一下,解构一下我心中的PoA。

★人物篇:

Harry Potter (扮演者Daniel Radcliffe) :
第一个评讲的当然是他,这个永远特殊的孩子。
他显然成熟了不少,Daniel的演技也成熟了不少。
在PoA中,Harry经历了前两部没有经历的事——背叛。
背叛者不是别人,是他父母的好朋友,是他将他们推向了死亡。
一个有关于背叛的故事,一次成长的经历。
Danile把握得很好,比较到位地表现出了Harry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虽然有人说Daniel没什么演技,可是我个人认为,比起前两部,他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处理一些感情强烈的戏份时,能让每个人受感染。我特别喜欢那段回到过去自己救自己的片断,当他期望看到自己的父亲来救自己时,我深受感染——他将一个从小丧父的可怜的孩子眼中的那份对父亲出现的希冀与焦虑完美地演绎了出来。最后当他大彻大悟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时,漂亮蓝眼睛里的勇敢无畏执着坚定是那么令人感动。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场哭戏就没有充分表现出Harry当时既悲愤又伤痛的心情,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干哭的、愤怒的被人欺骗的孩子,那层被亲教父背叛的伤心失望痛苦的感情似乎根本就没有表现。还有一些小细节如影片开头在姨父家中遭受姨妈嘲讽挖苦时,刚开始他竟然在笑——也许Daniel想表现一下对那些嘲讽的讽刺的笑,可是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傻笑,于是在和下面愤怒一下子爆发显得有些突兀。
无论如何,Daniel在PoA中时始终是一个最可圈可点的演员。

Hermione Granger(扮演者Emma Watson):
这个女孩子还是这么漂亮。只不过已经从可爱的漂亮演变到有些女人味的美丽。
Hermione是聪慧的,在PoA里,她还是体贴的。
在PoA里,小魔法师们开始穿起了自己的衣服,受益最大的大概就是Emma——她终于可以戏里戏外一样爱美了。服饰、发型的变化把这个灵气的女孩衬得越发动人。
她甚至有了些感情戏,尽管不多,可是对于像我一样的shippers来说,还是让我好好激动了一把。
我挺喜欢这个演员,可改变不了她小花瓶的定论。
个人认为她在PoA里的演技没什么亮点——也许是因为三部戏下来,Hermione并没有改变太多,没有像Harry那样复杂的成长经历。
就算是花瓶,Emma也算是做的比较出色。

Ron Weasley(扮演者Rupert Grint):
他是三人组中公认的演技最棒的一个。
事实。
尽管Rupert的戏份不如Daniel和Emma多,可是他的每一场戏都表现得很到位。最有特色的是他的脸部表情变化,生动而不夸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Ron——有些傻气,可是很忠诚。
还有他与Emma的那段对手戏——实在是太可爱了。
他也是PoA里的幽默大师,里面那些可爱的令人捧腹的对白大多出自于他“嘴”。
我现在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着么多女孩子会很喜欢Rupert。

Draco Malfoy(扮演者Tom Felton):
他是小演员中最最最……最最最帅气的。和Daniel那种温柔的英俊完全部一样——他的帅气混合着锐气,直避你的心房——这种感觉,没有人不会心动。
男孩不坏,女孩不爱,特别是当着个男孩还是要命的英俊的时候。尽管Draco在PoA里一如既往地坏,可是人家坏得有个性有腔调,让人恨都恨不起来。
Tom的演技也很棒,在表现那场被Emma饰演的Hermione用魔杖威胁时,将那种平日嚣张成性肆无忌惮的坏孩子在面对死亡时的暴露出的恐惧懦弱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被挨揍的头一歪,配合得很好,几乎看不出破绽。

Sirius Black(扮演者Gary Oldman):
这个多灾多难的教父。
这个出众的演员。
Gary Oldman以往似乎十分喜欢那些略带神经质的角色,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那个警察,如《吸血鬼惊情四百年》中的那个吸血鬼之父——Dracula。
可是这次他扮演的是小天狼星,一个深爱着他的好朋友和他的教子,命运却又曲折丛生的慈祥、英俊、锐利的教父。
我曾经担心他把这个令人敬畏完美的角色演绎得太恐怖变态,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在尖叫屋棚那场激情四溢的场景,我莫名其妙地看到了Sirius有些神经质的举动,很有点那个警察的神髓。不过好演员毕竟是好演员,Gary Oldman在处理身为Harry教父的那份温柔、关怀时把握得很出色,那个略显神经质的举动在他整个流畅的表演中也可忽略。

Remus Lupin(扮演者David Thewlis):
Remus Lupin是我在HP中最喜欢的成熟男性。
可是当我看到剧照的时候,失落的情绪充斥着我得头脑——我不敢相信这就是Remus的扮演者。那个温文尔雅、具有着忧郁气质的博学的教授到哪里去了?难道就是眼前这个邋遢,甚至颓废的人吗?
我一度认为,PoA最大的败笔,就是请David Thewlis来扮演Remus Lupin。
然而在看了PoA后,我对David Thewlis的观念改变了。
说实话,David Thewlis还是较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务。起码,他把Remus对Harry这个老朋友的儿子的那份如父亲又如朋友的深刻感情刻画得令人回味。只是,在刻画这个人物的时候,加入了不必要的显得颓废的举动——如有些驼背,在尖叫屋棚这场戏里有一个神经质的抽动(又是这里!是不是受了Gary Oldman的影响啊…… —_—|||)——拜托,Remus只是因为狼人的身份难找工作有点潦倒罢了,没必要把他颓废化吧……

Severus Snape(扮演者Alan Rickman):
这是个令人发指的阴暗的教授。
这是个令人尊敬的慈祥的演员。
如果不是因为HP电影,人们根本不会把他们联系起来。
我曾经看过Alan演的《理智与情感》,很棒。慈祥的皱纹让人看了如沐浴阳光般温暖。
同样的皱纹,在HP里,却让人恐怖。
这就是Alan的魅力。可以让你感到温情,也可以让你感到恐惧。
PoA首映的时候,有些小影迷看到他就害怕,可他并不辩解,只是慈祥地一笑,只为了保存孩子们心中那块纯洁的童话世界。
这样的演员,不单单对艺术负责,同时将孩子们的成长也一并担负起来。
这样的演员,只得我们每个人尊重与爱戴。

还有另外三个演员,值得一提。
他们分别是扮演占卜教授Sibyll Trelawney的Emma Thompson,扮演真正的背叛者Peter Pettigrew的Timothy Spall,和扮演老校长Albus Dumbledore的Michael Gambon。
这个Emma可比那个Emma(Hermione的扮演者Watson)厉害多了——人家可是Oscar影后啊。她扮演的真正神经质的(Sirius…… —_—|||)占卜教授活灵活现,特别是那段Sibyll Trelawney在做有些令人窒息的真正占卜后一下子转到咳嗽着清醒过来的情景,足以见影后深刻的表演功力。
扮演Peter Pettigrew的Timothy Spall本身戏份不多,可是表演同样到位,把一个猥琐的背叛者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还有扮演老校长的Michael Gambon——之所以要提他,是因为我想说根本看不出来换了演员。原来的“老校长”去世后,Warner Bros.找了Michael Gambon来接替校长职务。我不得不佩服现代化妆术的高超——晕,胡子眼睛帽子一戴后,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嘛!当然,也是同样的睿智幽默。


★场景篇: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一段:
是Harry自己救自己的那一段。
正如我前面说得,令人心潮澎湃的原因也许多要归功于Daniel投入逼真的表演——据说他在演这一段时因为太投入太劳累而昏倒在现场。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音乐天衣无缝的配合,以及电脑特效营造的魔幻宏伟的气氛。
Harry变出的守护神之所以是一头牡鹿,是因为这代表着他的父亲——James Potter。没有看过原著的可能不知道,那份活地点图实际上是当时的四个好友:James Potter,Sirius Black,Remus Lupin,Peter Pettigrew一同制作的,他们分别用“尖头叉子”,“大脚板”,“月亮脸”,“虫尾巴”来表示自己——这也是有原因的——当Remus Lupin每月变成狼人时,其余三人都会变成一种动物来陪伴自己的伙伴,Harry的父亲变成牡鹿(鹿角尖尖像叉子),Sirius变成黑色的大狗(脚底板大),Peter变成老鼠(尾巴明显,为什么是“虫”尾巴我也不知道 —_—|||)。
因此当Harry变出牡鹿时,他实际上“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父亲,只不过是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虽然到最后结果有点伤感,可是我们还是看到了作为一个正在成熟的孩子对未来的信念。
这是这种浓浓的亲情,让这一段如此经典——当亲情的力量帮助主人公战胜了恐惧,我们还有理由无动于衷吗?

最温馨感人的一段:
是Harry在雪地里哭泣,然后Hermione过来安慰他的那段。
当Harry在雪地里穿着隐身衣哭泣时,Hermione轻轻走到他的身边,慢慢拉下那件Harry用来逃避众人的工具。她温柔地问他怎么回事,关切的神情是如此温馨感人。皑皑白雪将这一对可人儿衬托得如此美丽,让我对他们之间纯洁的感情感慨不已。
无论他们之间存在的是友情或是爱情,都是如此美丽动人。

最令人心动的一幕:
是在上魔药课时,Draco Malfoy向Harry传小纸条得那一幕。
简直太帅了!帅得一塌糊涂的Draco用帅得一塌糊涂的动作用会飞的千纸鹤传纸条,用嘴轻轻一吹,纸鹤翩翩飞去……
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是给我的呢?如果是这样,晕,我被记大过也值!

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不是别的,却是当三个孩子受到已经失去心智的狼人的威胁时,挺身而出的Snape。
众所周知,Snape一直十分讨厌Harry,正如当年讨厌他父亲一般讨厌他。可以说,Snape和Potter两父子是互相仇恨着的。
可是当Harry以及他的好朋友遇到生命危险时,Snape没有自顾逃命,更没有幸灾乐祸,而是以一位师长的姿态挡在了危险前面。
他毕竟是他的学生,他毕竟是他的教授。

最隐晦暧昧的一段:
也许有人说是Hermione和Ron无意拉手的那一幕。
不是。尽管这在原著中没有,足以见作者J.K. Rowling的用意。
是Remus Lupin和Harry谈心的那段,谈有关于Harry双亲的那段。
Remus当时首先谈到的是Harry的母亲,而不是父亲。他对Harry的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对于他父亲的评价相比之下却短的可怜。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的5人小组:James Potter,Sirius Black,Remus Lupin和Peter Pettigrew,还有Harry的母亲Lily Evans,除了James和Lily结了婚生了子,其余三人至今单身。如果说Peter因为做了Weasley家的宠物不能搞对象(外表也不好 —_—|||),Sirius因为被关进Azkaban也没机会的话,那么,Remus又是为了什么?撇开PoA中那个邋遢的形象,书中的Remus就算不是潇洒倜傥也算是风度翩翩,至今单身的原因不会因为仅仅是狼人吧。
这一段,也是原著中没有的。

最幽默搞笑的一幕:
相比于前两部,PoA加入了很多幽默元素。整部2小时19分钟的电影处处都有幽默的小亮点。
我所要说得这一幕,只出现了短短的2秒钟,是在Harry和Hermione在医务室通过时间转换器回到过去时,周围出现的事件回顾的情景中。
注意看的话,你会看到一个可怜的人被白色的布五花大绑变成一个活木乃伊的过程……
这让我想到了在看《指环王3》时弗罗多被蜘蛛五花大绑的情景——当时我笑称是“埃及艳后”……
因此,这作为最幽默搞笑的一幕,当之无愧。

最耐人寻味的一幕:
是三个孩子“叠罗汉”的那一幕。
我想这也许暗示了他们三个将来的关系。
显而易见的,在PoA里,Hermione和Ron分明是有点什么。于是当他们看到那个神奇的生物被执行死刑时,Hermione难过地靠在了Ron身上。
别扭的是这时候Harry居然也来挤一脚(当然我是完全支持他的这个行为的^_^),靠在了Hermione的身上……
我想这不仅仅是不解风情的原因吧……

最精彩纷呈的一段:
毫无疑问,是尖叫屋棚那场四名优秀英国演员互相飙戏的那段。
在一部儿童电影里能汇集到如此庞大出众的成人演员,相信只有HP能够做到。
孩子们稚嫩的演技和他们相比而言,如此不值一提。
简直是太精彩了,一次畅快淋漓的享受!
对于那场戏,任何赞美都是多余的,只有让我们静静地体会,放心地沉浸其中。

最戆的一幕和最别致的一幕:
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要说的几乎是同一幕:结尾。
当Harry收到Sirius的礼物后,他骑上扫帚试飞。然后伴随着一个令人诧异的笑脸,居然PoA就这样结束了!那个笑脸占了半个屏幕,傻乎乎的,很突兀,特别戆……
可是,别致的一幕来了:屏幕上再次出现活地点图,我听到了Daniel的好听的声音:我庄严宣誓我没有干过好事——
接下来居然是演职人员介绍……
晕,太强了!太有创意了!


★亮点篇:

音乐:
PoA与前两部相比,音乐风格突破了原有局限,原声做的十分精良。我们除了能够听见前两部耳熟的主旋律,还能听见悠悠的苏格兰风笛和具有浓浓墨西哥风情的合唱。可以说,音乐是HP系列电影目前来说最大的突破。

布景:
是在魔法村庄Hogsmeade里的糖果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里面有不少是墨西哥独有的小玩意儿。墨西哥导演看来很爱家乡的风情啊。

服饰:
在PoA我们第一次看到小巫师们脱下千篇一律的长袍,换上自己的衣服,总算是避免了视觉疲劳。尽管服饰是个大亮点,可是还是和原著有冲突——要知道,其实巫师对麻瓜(指不懂得魔法的人,就如你我^_^)的服饰很是瞧不起的……

游戏:
说实话,PoA的游戏傻的可以,尽管画面更加完美,可是可玩度大大降低,令我积极性大减。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游戏内容,而是电影与游戏的完美契合。游戏比电影要早问世,玩过游戏后再去看电影,你会对电影里面的一些眼熟的小道具小场景发出会心的一笑。

★Bug篇:

石子:
是在Hagrid的小屋外,“未来的”Hermione提醒“过去”的Hermione时所仍的石子。我在想只有两个指甲盖大小的石子要在这么远的距离扔到小屋外墙已经是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穿过小屋的窗户扔中花瓶,其中一个还要准确地扔中Harry的脑袋……Hermione这个正日读书的书虫就算不是近视眼,也不会这么全能吧……

服装:
尽管服饰是个亮点,可是我似乎没有看到Lupin教授在PoA里穿过巫师袍!人家是有点穷困潦倒,可也不用让他整天穿着一件破西装吧……


★八卦篇:
重头戏来了,Harry父辈的八卦事情我已经在“场景篇”说过了,接下来重点谈谈Harry这一代的。
我始终是个“哈赫”派(指支持Harry和Hermione在一起的人),因此说我是有点无奈的看到Ron和Hermione之间的那些朦胧的感情。可是我还是可以提出一些细节问题以支持我的观点。
以下内容两方都会涉及到。

拉手的一幕:
当时人们都注意到Ron和Hermione无意中拉手的样子,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Hermione为什么要抓住Ron的手?答案是害怕担心——在为Harry担心。当时Harry在鹰首狮身马尾兽面前的处境比较危险,Hermione不管是处于怎样的原因,她始终是在担心着Harry,这点无可辩驳。

房子的一幕:
Ron和Hermione在远处眺望尖叫屋棚时,Hermione说你要不要近一点,Ron一愣,说你说什么。后来Hermione说离那座房子近一点啊。我笑了。他一定以为Hermione要他离她近一点。
Ron太可爱了。



写了这么多,我也累了。可是不管怎样,HP系列永远支持着我,让我相信世上存在着童话。
最后像PoA结尾一样说一句:我庄严宣誓——魔法永存!

 3 ) 多亏了赫敏的机智

哈3的特效比前两部也上升了一个档次,城堡里装潢也华丽了很多,摄魂怪的造型确实有够恐怖的。。。
1、达达小宝贝开始长胖了。
2、小天狼星变得黑狗长的也蛮恐怖的。
3、福吉的办公室怎么会在破釜酒吧?!
4、原来小矮星变的斑斑已经在罗恩家12年了,而且原先是珀西的宠物。
5、摄魂怪降临,一切都冻结了,一切都毫无生机。
6、因为哈利经历了最痛苦的回忆,所以他比别人更容易收到摄魂怪的影响。
7、在神奇动物课上,赫敏和罗恩第一次牵手,已经是第二次暗示两人暗生情愫了。
8、海格听说巴克比克要被判刑后穿了一身皮毛大衣,很有喜感。
9、小马哥这部已经帅到几点,不过配音很娘。另,怎么跟在他身边的人不在是高尔和克拉布,高尔换成了一个陌生男?!
10、纳威最怕的是斯内普。
11、哈利的守护神是牡鹿,虽然看起来想个鹿,最后证明是他自己在对岸施了个守护神咒。
12、忽然发现斯内普人品还是不错的,邓布利多有什么事都和他商量,而且在关键时刻他也保护了哈利他们免遭变身后的卢平的伤害。
13、赫敏在雪地里揭下哈利的隐身衣那一场景真很浪漫,其实他们是那种超越爱情的友情。
14、尖头叉子是詹姆、大脚板是小天狼星、月亮脸是卢平和虫尾巴是小矮星皮特。
15、哈利和赫敏穿越时,过去的赫敏貌似看到了原先的赫敏。另,赫敏很不喜欢飞。

 4 ) 尝试理解一下救世主

(这是关于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一些感受,写在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之下,之所以呈现为影评而非书评,是因为我看书几乎没有画面感,而电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体会。想哪写哪,逻辑什么的,不存在。)

在我看来,哈利·波特系列有三条线,分别由三个人物来引导:斯内普、邓布利多和哈利。只有完全理解了这三个人物,才能谈得上读懂了这部作品。斯内普是一条暗线,串联着亲世代的往日恩怨和子世代故事中晦暗的一面,这个角色是用叙述技巧塑造出来的,罗琳对他的刻画几乎都使用转述,读者对他的认识始终是被叙述牵着走的,因此斯内普才能够成为故事里最惊心动魄的反转。所以在我看来,对斯内普的理解主要应当集中在角色功能上,只有意识到这个角色是为了构建情节而被作者肆意摆布的时候,才可能真正认识到斯内普的悲剧色彩——在命运中浮沉的人生,一切都身不由己,很勇敢,也很无力。邓布利多是半明半暗的,他就像一个谜,这个谜我觉得我至今尚未解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参透一二。

去年重读混血王子的时候意识到,哈利是书中的明线,是我们窥视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的一双眼睛,虽然书中没有使用第一人称叙事,但我觉得基本和第一人称无异,因为读者只能看到这个角色内心的想法。也就是说,哈利在我们眼中是完全透明的,这无疑会给我们认识哈利这个角色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他在我们面前完全没有神秘感。这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哈利作为一个塑造得很好的主角,为什么我一开始根本不喜欢他。最近看了纪录片《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罗琳和电影编剧科洛弗说到书中角色,科洛弗明确对罗琳说他不喜欢哈利,罗琳表示认可,并说她最喜欢的是罗恩。她说罗恩和赫敏都会比哈利招人喜欢,因为他们的性格很鲜明,这也印证了我的猜想——哈利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太过透明而已。

但我觉得这还不够,因为在我看来,每一个人,无论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我们对他理解的极致在于感受到一种致命的吸引,从而产生亲切的感觉。而这种吸引在我看来,应当来自角色们故事背后的情绪,只有从叙述中去感受这种情绪,才能够体会到人物的魅力所在。例如斯内普,我认为他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那种不被人理解的彷徨感。斯内普终生隐匿在黑暗之中,唯有莉莉可以带给他一束微光,所以他能为此奋不顾身,他对莉莉的执着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追寻他人的理解与认同。他的经历都会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无论对斯内普认同与否,我们都会与他产生共鸣。我之所以觉得这三个人物难懂,就是因为我们很难感受他们的情绪,斯内普的情绪是被作者隐藏的,邓布利多是人物自己藏起来的,而哈利的情绪则表现得太过直露,反而比前两者更加难以把握。

回归正题,我觉得这部影片对哈利的情绪表现得准确且恰到好处,对我理解哈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看到了救世主的魅力所在。首先是在姨夫家中,玛姬姑妈无礼地对哈利和他的父母妄加非议,哈利一直极力保持冷静,终于忍无可忍地呵斥她。小巫师还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魔法,在情绪变化的时候会发生反常的事情,这种设定简直是天才的想象。情绪变化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但除了自己往往别人很难发觉,影片将它外化出来,相较于书中的酒杯爆炸和玛姬被充气飞上天,电影里加上了厨房里灯的闪烁。我很喜欢电影加入的这个细节,像极了我们极力忍耐怒火时的急促呼吸。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哈利对姨夫一家愤怒的爆发(魔法石和密室只有委屈巴巴的碎碎念,当然,这些也能说明问题,只是不及囚徒中表现得强烈而已),突然忍不住开始想象哈利十几年来的日子究竟是怎样,这才发现哈利这个灵魂的可贵之处。在经历了如此难以想象的童年之后,哈利竟然还能够对这个世界心存善意。这时我忽然觉得哈利是闪闪发光的,如果这样的孩子不是救世主,那么谁是呢?我们之所以觉得哈利平庸,是因为看到了他头脑简单、固执且自控力较差,但这些缺点都是被全知视角放大过的。联系魔法和麻瓜两个世界,才知道哈利有多么的不易。伏地魔认为哈利徒有虚名,他的成就不过是建立在运气和别人的牺牲上。我曾经认同这个观点,但现在看来,很想对伏地魔说,抱歉,救世主就是你救世主。哈利心底的善良是难以掩盖的,尽管他也有阴暗的一面,但他的微笑始终干净而真诚,这就足够了。这个世界的光实在太少,尤其是他人带来的,哈利能够从黑暗中发出光来,他就是救世主,因为他首先救赎了过去的自己。

其次是海格的课堂上,哈利被自愿(书上确实是自愿,为了照顾海格的感情)和巴克比克互动,他一开始是惊恐而不知所措的,只能依照海格的指点,僵硬地按部就班。后来骑在巴克比克背上飞过城堡和湖面的时候,他张开双臂畅快地大笑,这时周围是静谧的,空无一人,唯有巴克比克载着他飞越长空。这一系列情感的变化也是电影的改编,导演阿方索说这象征着成长,哈利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我忽然想到了哈利初识魔法世界的时候,面对这个全新的世界,他在好奇的同时也是非常茫然的,尤其那么多人都认识他,并对他表示善意——这是在麻瓜世界里从来都没有过的。他一直都很自卑,觉得自己融入不了魔法世界,是魁地奇的天赋第一次给了他信心。这项天赋与其说是主角的金手指,不如说是单纯的潜能而已,每个人一定都有某种潜能,只是很多时候自己都未必能够发现。对哈利而言,麻瓜世界里的人不认同他的性格与能力,因此他和那个世界注定格格不入,但魔法世界会认可他接纳他,可是魔法世界突如其来的热情又让他无所适从。其实哈利是很自卑的,周围的赞誉让他非常惶恐,生怕别人高估了自己。直到凤凰社中学生们准备组建邓布利多军时赫敏讲述了哈利四年来与伏地魔战斗的经历,哈利自己才说了一句听起来似乎不错,我也才惊异地发现其实那么多学生都不会用缴械咒和昏迷咒。哈利真的足够优秀,只是我们被他的不自信迷惑了,而且我还会把他和那些天才比较,这才误解了哈利的能力。正因如此,我认为哈利其实是为我们所极力排斥和逃避的自我。哈利让我觉得很亲切的一点是面对赞扬表现出的不适,觉得自己没有别人认为得那么好,这种感觉很真实,所以我会下意识地相信哈利的想法,从而误认为哈利就是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just Harry。尤其在第一人称叙事之下,我们知道哈利所有的碎碎念,这种感受就变得太过真实,所以我会不自觉地排斥他,就像排斥自己性格中不喜欢的一面。意识到这一点,我忽然发现人生也是一个第一人称的故事,我们因为陌生而看不到别人,同时也因为熟悉而看不到自己。

另外,我非常喜欢电影中哈利和卢平、西里斯(来自对小天狼星这个翻译的深深怨念……)相处的片段,哈利和他们在一起的那种放松的感觉尤为美好。卢平和西里斯是真正把亲世代和子世代连接起来的人,这一点斯内普做不到,因为他和亲世代结怨太深,连接两代人最有力的纽带是爱而不是恨。我以前不喜欢邓布利多关于爱的结论,认为它落了俗套,可现在我开始相信爱的意义。当你经历过与身边的人无话可说的阶段,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那来自背后的强大力量,它往往是看不到的,可是只要一想起来,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绽开一个微笑,刹那间便无所畏惧。哈利在卢平和西里斯面前就是一个孩子,他会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而他们对哈利的关切和其他人都不相同,仅仅是出于亲情,并不因为他是救世主。这样毫无保留而又纯粹的爱让人变得柔软,也让人感到安心,所以只有卢平能教会哈利守护神咒,只有西里斯能让哈利完全信任(这一点我觉得邓布利多做不到,哈利还是害怕把一些东西告诉邓布利多)。影片最后,西里斯告别哈利的时候对他说,爱我们的人永远不会离开我们(The ones that love us never really leave us),这是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一直不喜欢西里斯,但影片中这个片段非常触动我,我感到自己看到了一个和书中完全不同的西里斯,忽然开始想象他为了替自己的好友报仇冒着怎样的危险从阿兹卡班逃出,他又是如何背负着所有人的误解一直默默地暗中观察和保护着哈利。我无法脑补他之前经历的所有细节,可是能够被他此刻眼中流淌着的脉脉温情所打动。我对卢平的感觉很奇妙,不知为什么在没看过小说和电影之前我似乎就知道他是狼人,因此一开始比较平淡,后来喜欢他的部分是他最开始向哈利讲他父母的事情。导演对卢平的定位是一位亲切的叔叔,尽管我们不知道叔叔背后有什么秘密,但他的确是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卢平是把子世代和亲世代连接起来的人,在此之前,我们对亲世代一无所知,而卢平以朋友的身份将这一切娓娓道来,倍觉亲切。听朋友(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卢平也是亲人)讲述他的朋友,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尤其他的朋友就是你最熟悉和陌生的亲人。在我眼中,第三部的这两个新人物是这个逐渐变得黑暗的故事中所有的美好,叔叔总会出现,教父总会到来,心底的爱与光明总会驱散一切恐惧和烦恼。

 5 ) 几个错误

这部片子上映的时候哈利波特已经非常火了,为了一些商业效果编剧加入了大量喜剧元素和相当大胆的改编。但有一些细节处理不当导致了严重的逻辑问题。

开篇哈利在床单下练习荧光闪烁咒语,违反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使用魔法的规则。(这条规则在所有七本书里都被反复提及,在第五本书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哈利差点因为校外使用魔法被撅断魔杖。)让我们假设编剧本来就是想在这一部里忽略这条规则,可是哈利吹涨姑妈后费农姨夫就不应该威胁说“你不能在校外使用魔法”,哈利回应说“try me”,费农说“他们不会再让你回去了,you have nowhere to go”这说明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施魔法的规则还是存在的。电影里面这么自相矛盾的逻辑就算没读过原著也会发现的。

隐形衣对摄魂怪无效,电影里开学的校长讲话没有说明,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解,为什么哈利在第一次拜访霍德莫德村的时候没有直接穿上隐形衣溜出去。在原著里正是因为隐形衣是帮不上忙,twins才大发善心把地图给了harry。

书里面卢平上课的时候,是在博格特变成摄魂怪之前先挡住哈利的,他以为会出现伏地魔。电影里博格特都他妈已经变成摄魂怪了,哈利问为什么不让他练习的时候,卢平却说“这不是很显然么,我以为会出现伏地魔”,都已经变成摄魂怪了啊!怎么想的啊!

理论上阿尼马格变形后衣服不会保留的,这点书里没有写,但是第一部电影里面麦格教授从讲台上由猫变成人的一幕说明了这点。同时虫尾巴从斑斑变成人也没有裸体,不知道为什么人变回老鼠的时候那身衣服就脱落了。狼人变身的时候衣服被撑破了倒还是可以理解的。书里对阿尼马格是什么还有必须登记这两点进行了说明,电影里没有,我觉得细细推敲还是有漏洞,没看过书的观众不知道阿尼马格的性质,可能会以为他们还可以变成别的动物什么的。

原书里卢平带着哈利练习呼神护卫的时候,哈利选择的最强有力的愉快回忆不是来自父母,而是来自他被告知自己是一名巫师。我不觉得电影里做这样的改动有什么好处。因为哈利本来就想不起来任何有关父母的事情了,只有恐怖的尖叫和绿光。不过这个不是逻辑错误。

同样在本集没有造成逻辑错误但对其他集有影响的情节还有:三把扫帚禁止未成年人入内。原书里三把扫帚是很多聚会的主战场,哈利在第四部接受采访就是在三把扫帚。

三把扫帚老板娘rosmertta为什么要和麦格教授和部长一起喝茶?原文是一群老师在gossip,老板娘在插话。

哈利穿着隐形衣在霍格莫德横冲直撞地走,又留脚印,又撞到人的,第一不是他性格,就算生气了他也不会这么做。第二隐形衣虽然不是人手一件,但不是特别稀奇的东西,(他的只不过最好而已),他那么鲁莽,人们不可能猜不到是有人穿了隐形衣。他从蜂蜜公爵出来手里拿着红色棒棒糖。你说你是不是傻,你不把糖放在斗篷下面你怎么吃?这不是bug么难道?然后大家看到还不怀疑么?

哈利波特从第一部开始晚上出门就会带隐形衣的。学校有宵禁。偏偏这一次他不穿隐形衣,这是bug。只是编剧为了安排他的地图被发现,从而符合书里的剧情。而书里本来写的是他在霍格莫德打马尔福的时候隐形衣掉了,他的头露出来了,马尔福回去告诉了斯内普。

电影里为什么卢平不用哈利教就会使用活点地图,而哈利却从来不问。书里在结尾卢平说了自己就是月亮脸。电影里明明有这个机会,编剧却偏偏不让卢平在告别的时候说出真相。电影里大脚板虫尾巴尖头叉子月亮脸的名字出现了两三次,其中有一次还羞辱了斯内普。如果没有看过书的话,电影又没有给出解释,这四个名字就毫无意义,还不如不表现。尖头叉子作为詹姆斯牧鹿形象的化称,又是哈利守护神的形态,其实是父子关系的一种神秘轮回,不说出来,实在是遗憾。毕竟后面书里还反复提到四个人的友谊,与哈利父母的死,哈利对斯内普的看法,都有影响。

哈利在水晶球里看到了小天狼星,这也不是逻辑错误,只是不尊重原著。罗琳在小说里反复质疑预言可以被学习的可能性。这是天分。茶叶水晶球什么的都是扯淡。特里劳妮无论在小说和电影里都被塑造成不靠谱的骗子形象,偶尔做的两次预言却都对情节发展有着莫大影响,这是因为她曾祖母是伟大预言家,她被雇佣的原因也只是作出预言后她生命就有危险了,邓布利多相当于把她保护起来了。

电影中能让时间倒转的项链是有铺垫的。书里和电影里赫敏在这学期都表现得神出鬼没,ron说了好几次“where did you come from”。书里我们读到赫敏有这么个东西,所以可以同时修几门课的时候,回过头可以联想起来罗琳的铺垫,而电影里却很难回想导演的铺垫,因为大概只有两三次,ron问了这句话,观众很容易以为是喜剧效果就给忽略了。

邓布利多全7部电影里都不够好,邓布利多的关键词绝对包括幽默和优雅,两个演员都没有抓住他的神韵。太严厉了。邓布利多这个角色几乎每一部的电影里都有漏洞。他是绝对不会在学生当中喊move!move!的。

但这一部对于熟悉原著的人来说其实也有很多惊喜,开学晚宴的合唱,全部电影的配乐,风景镜头,特里劳妮的演出。

书变成电影,肯定有细节缺失。说实话,只是书看得太多人都迂了,在这吹毛求疵而已。

 6 ) 一段文戏引起的崩盘——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论商业电影的改编困境

我一直认为阿兹卡班的囚徒是罗琳原著中写作最为出色的一部。影片对原著的再演绎也颇有出彩之处,其美术风格与氛围烘托极富特色,但在票房和评价上都弱于前作。很多人将之归结于对原著情节的大量删除与修改,但我个人的观点恰恰相反:

阿兹卡班电影的问题不是改得太多、太大胆,而是改得太少,过于保守。由于在众多情节分配上雨露均沾,反而损失了关键场景的表现力。这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改编头一次出现的问题,更同样出现在其它电影改编作品中。

在详述改编之前,让我们先从原著说起。

三条线索

为什么阿兹卡班的原作小说堪称优秀?

因为其简洁地呈现了一个线索复杂、而又颇具哲理的故事,由三条线索组成:

第一条线是哈利的成长——和摄魂怪的对抗。摄魂怪在现实中的原型应该是心理创伤,它能吸取欢乐,带来恐惧,让人仿佛再也无法快乐起来,最终让人失去灵魂,完全丧失融入社会生活的信念与能力。前两部中一直顺利成长的哈利,终于需要应对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创伤——失去双亲的痛苦。因为创伤深重,他无法抵御摄魂怪的影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

但对抗摄魂怪的就是守护神魔咒,代表着防御创伤的积极信念——快乐。但单纯靠快乐是没法防御创伤的,所以当哈利以头一次跨上飞天扫帚为念头启动守护神时,被卢平评价快乐程度不够。真正的快乐不只是正性的心理唤起,是乐趣或享受,而应该是构建在牢固的人际关系上的幸福,是与他人共享的深情厚谊与情感联结。第七部斯内普的守护神与复活石的效果就暗示了守护神的本质源自依恋与人际关系,也是为什么在得到小天狼星这一亲人后,哈利的守护神才爆发出了最强的力量。这就自然过渡到了下一条线索:友谊。

友谊主题囊括了第二、第三两条线索,分为明暗两线索。

明线是罗恩与赫敏的决裂与和解。两个好朋友因为宠物闹翻,最终误会解除,和解后的友谊反而更加牢固。这不仅是七部曲中罗恩赫敏感情线的第一次波折,更是对暗线剧情小天狼星与卢平重聚的映射。

同罗恩赫敏一样,卢平也因为误会同小天狼星决裂。只是两人的误会持续了整整十三年,当误会解除时,这条暗线才浮出水面。而串联两条友谊线的关键道具则是宠物:罗赫二人的矛盾由宠物耗子而起,因海格的宠物巴克比克处刑而结束;卢平和小天狼星的矛盾同样因耗子虫尾巴产生,因海格的宠物而得以解决——在结局巴克比克带着小天狼星远走天涯。

如果每条线索是一个“任务”,那这些任务达成后都会给出各自的奖励:

完成对抗创伤任务的奖励是哈利掌握不完全的守护神咒,获得了对抗摄魂怪的技巧与信心;

罗赫感情线的结束的任务奖励是两人和解后赫敏秘密的曝光——获得时间转换器的力量;

而卢平-布莱克感情线的任务奖励则是真相大白——哈利得知了父母被害的真凶,得到了真正的亲人,记事以来头一次感受了亲情的美好。

最终结局则是三条线索交汇的产物:罗赫线的时间转换器、对抗创伤线中收获的守护神魔法、以及布莱克线中得到的亲情力量相互组合,完成了最终任务——击败大群摄魂怪救走布莱克。整个剧本环环相扣,处处呼应,呈完美的封闭结构,有着古典闭合之美。这也是罗林写作的特点:英美文学科班出身的她有着很深厚的写作技巧,将古典戏剧与推理悬疑及儿童文学的结合,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也是哈利波特系列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但与书籍相比,电影呈现的时长更为有限。在改编过程中,电影的策略是大幅删减对抗摄魂怪线的修炼剧情只留主干、几乎完全删除罗赫矛盾线、最大程度保留了布莱克线,此外裁剪、删除了诸多非主线情节:如将火弩箭放到片尾,删去和斯莱特林的魁地奇比赛。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改编策略。但与对原作的高度评价相反,我认为阿兹卡班电影的整体效果却是众多改编中较弱的一部。因为电影做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布莱克线的结局,尖叫棚屋中的三人对质。

残缺的节点

哈利拯救小天狼星是整部剧的结局,那在结局之前最重要的一场戏就是布莱克、虫尾巴与卢平的三人间对决。如果说这是一部侦探剧,这就是名侦探解开谜团,揭露真凶,并解释推理过程的时刻。这个场景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整部电影都在为它做铺垫,以完成一个最重大的反转——塑造了整部电影的恶人布莱克是好人,而真凶居然是罗恩的耗子。

作为熟稔剧本写作的作者,罗琳几乎在每部的结尾都会安排反转:魔法石中,看起来像坏人的斯内普是好人,人畜无害的奇洛是坏蛋;密室中,一路指引主角的汤姆是幕后黑手;火焰杯中,最像好人的导师“穆迪”是食死徒假扮,混血王子中斯内普反转成坏人,又在死亡圣器中再次转为好人。但阿兹卡班的反转其实比以上的任何一场更为复杂——因为同伏地魔等其他主动或被动自曝身份的反派不一样,虫尾巴拒不承认罪行,这就使得揭露真相变成了一场庭辩式的拉锯战,一出漫长的推理文戏。

在这个过程中,布莱克是最受怀疑的第一嫌疑人(当然我们知道看上去最像凶手的人往往是被冤枉的),虫尾巴看似软弱无助,却被指控为真凶,有魔法石中奇洛教授的风采。卢平扮演了侦探角色,他已经知道了凶手是谁,要做的就是向一头雾水的哈利及读者展现他的推理。

像所有侦探片的真凶一样,虫尾巴开始疯狂指控栽赃,卢平斡旋,布莱克反击,粉碎了对方的每一次攻击——布莱克背锅是因为秘密更换了赤胆忠心咒的担保人,他能在阿兹卡班幸存是变形的力量;卢平的真实身份是可怕的狼人,但狼人身份恰恰是众人友谊的证明。随着剧情的层层递进,当虫尾巴哭诉伏地魔的强大时,布莱克却大笑地喊出伏地魔的名字,然后卢平平静地点明中心——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能背叛朋友。到这里,剧情完全翻转——刚登场的布莱克成为了好人。

但这个情节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剧情上的解谜,更是塑造人物、升华人物的关键节点。通过短短一个章节的文戏,布莱克和卢平的形象得到极大丰富——两个人性情上大相径庭,一个暴躁直接,一个冷静自制,但都有同样的共性:对朋友的忠诚与不畏强权的勇气。可以说就是这场文戏,让整部作品得到了升华。

但电影改编的失误之处则在于忽略这场文戏的权重,用魔法石和密室的反转思路来处理这个场景,把一个需要层层铺垫的侦探系写成了简单直接的罪犯指认与教父子相认,台词速度极快,剧情进展飞速。但问题是,魔法石和密室的反派是自爆的,不需要大量解释,阿兹卡班的反派则是在抗辩中被揭穿的。由于没有削减情节的复杂程度却缩短推理过程,导致不仅剧情上非常突兀,情感上也让人难以接受——哈利居然在几分钟内就接受之前的杀父仇人为教父,导致之后的剧情极大缺乏真实感,突然加速的节奏更是让人不适。这本当是一个情感释放宣泄的关键情节,却拍得如此草率仓促,也极大削弱了布莱克这一角色原本应带来的存在感,最终降低了整部影片的格调。

或许有人说这是片长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影中充满了可以删减、如主线剧情无关的情节。如漫长的骑士公交车观光旅途与炫技般的特效,骑乘巴克比克的风光大赏、和打人柳的尴尬肉搏,乃至赫敏拳打马尔福等与主线关联有限的剧情都是可以删减的对象。尖叫棚屋的文戏中有加里奥德曼这样的超级影帝,不需要还原原著,只要增加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这场戏给人观感绝对会大不一样。但为什么制片方没有这么做呢?

很可能因为在制片者视角,影片本身的艺术效果并不是第一位的。

舞者的镣铐

哈利波特的电影受众有两类:一是大众路人,可能是约会的情侣或和家人合家欢的长辈,可能他们并不在乎小天狼星的人物塑造出不出彩,情节转变是否通畅,也不会戴着职业影评人的显微镜研究细节,为此比起大段的文戏,可能多放一些动作场面与夺人眼球的特效更为友好,毕竟没有好看的场面,就算拍哈姆雷特大众也不买账;另一类是粉丝,粉丝早就对原著有了很高认同度,不关心剧情,只关注“还原度”——自己喜欢的场景是否出现在屏幕上,像赫敏拳打马尔福这种剧情在整体剧本中作用有限,但被粉丝津津乐道,要是不拍出来难免让人失望。

这就是超人气作品改编的掣肘所在,需要同时考虑普罗大众的偏好与原著特色的保留。对粉丝而言,对电影的抱怨常为“删减过多”、“还原度不够”。但实际上小说与电影剧本是截然不同的文体,比起改编,生搬硬套地还原才是偷懒而不负责的行为。这也是我认为阿兹卡班剧本的症结所在:不是魔改过多,而是改得太保守,不够彻底,在形式上保留了过多赘余的结构,各个桥段时长上雨露均沾,导致关键场景发力不足。

例如,我认为本片中罗赫冲突线既然讲不完,可以完全删除,缩减为赫敏持有时间转换器秘密的线索,省下的时长可以采用类似死亡圣器中简笔画的形式做好卢平的回忆和文戏。当然,必然会有那样的声音:你搞这么多小孩看得懂这些么?看哈利波特是来看中年大叔对话的么?为什么不多给公交车和打人柳几个镜头呢?我认为,恰恰是怀有这种想法,才只能做出青少年惊悚电影,无法发挥原著的精髓,更不可能在其的基础上开拓进取,更进一步了。毕竟对资本而言,这样的IP躺着就能赚钱,何苦要冒险呢?永远在商业与艺术要求的夹缝间求生,这也是为什么商业电影的制作被称为戴着镣铐跳舞了。也是为此,我们看到了无数敷衍了事,缺乏进取心的原著改编电影——他们不是删减过度,而是过度保守,不愿意进行革新性的改编,将剧本真正地“电影化”。一部真正优秀的改编电影能让你感到这就是原创电影,是为影院观众量身打造的艺术形式,而非小说或游戏的附庸,不是对某个IP的仓促还原。

但忽略原著与电影的在形式方面的得失,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本作中罗琳对摄魂怪的设计:这种生物象征创伤、能夺取快乐与灵魂,人类无法消灭它,却能凭借快乐与情感联结的象征守护神来驱逐它们。这种具象化的手法不仅巧妙,也具备科学之美:社会心理学中恐惧管理(terror management)的研究即发现,亲密关系可以缓冲死亡信息带来的焦虑,减缓接受死亡信息后的防御反应。正如以守护神对抗摄魂怪,人类也用亲情、爱情与信念对抗死亡与恐惧。这个类比形象而优美,是我认为哈利波特系列中最优秀的创意,也是阿兹卡班的囚徒中不可忽视的闪光点。

首发于B站专栏:

//www.bilibili.com/read/cv5125985

 7 ) 我们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巴克比克

在新学年前往霍格沃茨的途中,哈利无意中听说魔法界有一座由摄魂怪看守的守备森严的监狱,叫做阿兹卡班,里面关押着一个叫小天狼星布莱克的重犯。据人们传言,布莱克是伏地魔的忠实信徒和杀人不眨眼的帮凶,曾经用一句魔咒接连结束了十三条性命。传言还说,布莱克不久前从阿兹卡班监狱逃了出来,在苦苦寻找哈利,伺机将他杀害,为他的主人伏地魔报仇,因为十二年前,他的主人试图杀害哈利,不但没有成功,反而遭受重创。据说,布莱克在睡梦中仍然呓语不休:“他在霍格沃茨……他在霍格沃茨。”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看哈3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现在想起依然有很多感触,特别是看完整套哈利波特后再回想,那些话原来是这个意义…… 斯内普压抑着感情的爆发……“复仇的滋味是很甜蜜的,我曾经多么希望抓到你的人就是我啊……” 看完哈3后以为他说这些话是因为他和小天狼星布莱克是宿敌,又或者因为那个玩笑(害的他差点丧命,最后被情敌所救,比死更痛苦),他讨厌他!看完HP后才知道,他不是讨厌他,是恨他!深入骨髓的恨!斯内普因为他失去爱了一辈子的莉莉(当然实际上不是因为布莱克,他恨错人了。所以当知道真相后斯内普对彼得的态度……很恐怖)。 从哈3也能看出斯内普对莉莉的爱有多深。 他对害死莉莉人的恨: 看到布莱克,他一脸压不住的胜利感,眼睛狂热地发亮,那种疯狂的光芒是哈利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斯内普为了帮莉莉报仇已经失去理智。 在哈3,赫敏与邓布利多依然睿智…… 邓布利多说:“你给伏地魔送去了一个欠你恩情的助手。一个巫师救了另外一个巫师的命,他们之间就有了某种联系。”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这点。 我很喜欢这一部最后那段穿越时间的处理,看到最后会有一种,wow!居然是这样的惊喜感,前面的铺垫和后面的解惑衔接的非常好!

这一部悬疑的色彩比较丰富,小天狼星的身份也成迷,就是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这一部显得非常有灵气(我个人也认为是小演员的颜值巅峰…)btw,很喜欢赫敏揍马尔福那一拳!解气!!

结尾和小天狼星分别那里挺感动的,小天狼星应该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和哈利有点亲人关系的人了,即使没有血脉之间的联系,他应该算是哈利唯一的亲人了,所以后面的结局我真的接受不了…

 8 ) 成人的童话

虫尾巴十几年来以老鼠的面貌生存
小天狼星受着莫须有的罪名生活在摄魂怪的恐怖之下
卢平要隐瞒狼人的身份和忍受痛苦
斯内普要每天面对曾经心爱的姑娘和别人的孩子
邓布利多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
赫敏天资极高却是麻瓜的后代
罗恩要接受物质上的缺少以及甘愿在太过耀眼的好友身边
哈利从小便父母俱亡寄人篱下
……
世间谁人无痛苦
哪怕巫师的世界

虫尾巴虽被捉住可也得以脱身
小天狼星虽未洗冤却也离开了阿兹卡班并得到了哈利的信任
卢平虽辞职但也有全新的生活
斯内普虽没得到爱情如今也事业顺利
邓布利多仍可以尽力保护着霍格沃兹
赫敏,罗恩,哈利,有青春有友谊
……
世间谁人不幸福
哪怕最悲惨的人
至少他还有宝贵的生命

不同与其他部与伏地魔的正面斗争,紧凑又有吸引力的剧情和小天狼星与卢平这两个实在超有魅力的配角让本部不仅仅停留在巫师世界的表面,更有人性,和感动。

这真的是关于成人的,美丽童话。

PS.从十几年前开始读哈利波特,因为喜欢小说开始看电影,多年之后重温电影,依然喜爱。

 短评

这一部比前两部好看

2分钟前
  • 蓓蕾
  • 推荐

把原著和电影对照了一遍,感觉这部才算叫作真正的原创改编:节奏感和悬疑氛围不徐不疾,小节上处处精雕细琢。卢平最后那句“mischeif managed”比原著更回味无穷,足见阿方索暗黑大师的功力。相比之下后面的五部简直只能用鸡肋来形容!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比前两作进步多了,hp系列电影第一次走出了平铺直叙。并且居然还有了点儿dark的风格。

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小天狼星殿下啊啊!《哈》里唯一一部改编得比原著小说还精彩的。

8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哪头森林里跑出来得发光得鹿!

10分钟前
  • 木西muxi
  • 推荐

原本的故事在精彩程度上或许不如前两部 但却是最富有内涵的 一定程度上抛开了过于浓重的儿童读物气息 电影也是系列中最为优秀的 换了导演之后风格上的突破很大 特别是开头的设置 服装设计也越来越对味了 导演还执导了Children of Men 很能在影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

11分钟前
  • Bill
  • 力荐

好导演出好片...

15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阿方索·卡隆把黑暗紧张,幽默风趣,还有机智巧妙的构思完美地融合在这一部电影中,让人意犹未尽。

19分钟前
  • V
  • 力荐

整套哈利波特。我最爱这一部。最爱的场景是。哈利對赫敏說。你知道嗎。小天狼星剛才給我說叫我搬去和他一起住。這樣我就不用和德克思一家住了。或許我們可以住到鄉下去。那種可以看見天空的地方。我想他在經歷這麼多后會喜歡鄉下的。後來看到小天狼星死的時候。我特別的覺得絕望。 很多的時候我們覺得鄧布利多是最保護哈利。......

24分钟前
  • sukida
  • 力荐

前三部看下来,这一部最喜欢。不仅有人性、有感动,还有背叛、苦难,篇尾字幕的出现也非常用心,用了劫盗地图的概念。当然最钟爱的还是小天狼星这个角色,这一集他的表现还很少,期待下一集!

2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阿兹卡班的囚徒》虽然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全球票房最低的一部,但也是极具艺术风格的一部。尽管《哈3》有些缺憾(比如,没道出活点地图的发明者,赫敏上交计时器的对话也没了……),但TA依然是我心中最爱的电影之一,我与「哈利·波特」的初次邂逅就是发生在这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里!

2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回顾一下发现第三部也很喜欢的哎wwwwwwww换了导演整个节奏都不错,双胞胎在这部里各种萌点活点地图也♥♥♥

29分钟前
  • 宅蘑菇Moku
  • 推荐

哈利波特系列里除第一部外最喜欢这一部。虽然没有伏地魔,但却记录了哈利成长。脱离娃娃脸的哈利终于不再等待父亲的慈悲,昨日命悬一线的自己被今日的自己拯救。大有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之态。小天狼星提议合住,卢平教授悉心传授救命咒。美好的未来画卷徐徐展开,一切未知都变得温柔。

31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best of HP movies

35分钟前
  • baobaodu
  • 还行

能感觉导演想拍出不一样的Harry Potter

36分钟前
  • tavico
  • 推荐

注意到售票员韩波脸上的青春痘了吗?三层大巴里弥漫着汗和脚的味道。还有打人柳的春夏秋冬,那些都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墨西哥魔幻南瓜大电影,最爱。

40分钟前
  • Nakedself
  • 力荐

节奏总算快了一点了...早该换导演了

43分钟前
  • A-sun*
  • 推荐

斯内普——全校唯一会用PPT上课的教授

48分钟前
  • 阿迷大人
  • 力荐

不喜欢这版的风格,太好莱坞了(我觉得我都要看不下去了,尤其邓波利多换演员,好不习惯说话还一惊一乍的校长......((对对,而且这部也没有魔法世界的感觉,就是一堆特效堆积的一惊一乍,和校长给人一个感受

51分钟前
  • 没有
  • 还行

换了个导演,电影的细节比前两部更经得起推敲,三人的感情纠葛已初见端倪,同样初见端倪的还有赫敏的胸~~~话说,卢平教授的第一节黑魔法课相当有趣啊~~~

56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