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画皮1966

恐怖片中国香港1966

主演:高远,朱虹,陈娟娟,翁午

导演:鲍方

 剧照

画皮1966 剧照 NO.1画皮1966 剧照 NO.2画皮1966 剧照 NO.3画皮1966 剧照 NO.4画皮1966 剧照 NO.5画皮1966 剧照 NO.6画皮1966 剧照 NO.13画皮1966 剧照 NO.14画皮1966 剧照 NO.15画皮1966 剧照 NO.16画皮1966 剧照 NO.17画皮1966 剧照 NO.18画皮1966 剧照 NO.19画皮196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10:14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聊斋志异》中同名故事改编。   明朝年间,书生王崇文(高远)虽14岁就中秀才,却始终过不了乡试。乡试再次临近,一心想中举人的他害怕又名落孙山,开始求神问卜。某日他得道士指点,在半夜出门朝西北方向走去,来到一座名为魁星阁的破庙时,他没遇上道士所说的贵人,却见一位正在痛哭的美人(朱虹),紧接美人神奇消失。惆怅若失的王崇文回到家,美人竟从天至,并自称名叫梅娘,是乡试主考官的女儿。王崇文听后大喜,想借助她直上青云。随着与梅娘感情的增深,王崇文眼里越来越容不下妻子陈氏(陈娟娟),将之赶出家门。陈氏欲寻短见,被在外学武的小叔王崇武(翁午)救下,后者听完她的哭诉,归家欲看个究竟。很快,他和兄长看到骇人的一幕。

 长篇影评

 1 ) 祸福无门,唯人自扰

这部电影虽然拍的很早,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剧情简单明了,只要注意下电影中下面的几句台词就可以了:

1.
你是假借花妖狐魅的故事,来抒发你满腔不平,愤世嫉俗的感情。

2.
虽然是妖魔鬼怪,接近荒诞,但却含有人生哲理。

3.
你说世间到底有没有鬼呢?
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说没有,我们谁也没有看见过鬼啊
说有,我们周围的却有许多人
他们所做所为跟鬼差不多
他们常常披着美丽的外衣来迷惑人
谁要是偶一不慎,一念之差,就会被他们吃掉
这种鬼不可不防啊。




 2 ) 《画皮》原著——经典的艺术手法,儒家的家庭教育

这个版本的电影,是低成本的室内剧,表演的舞台味儿也太足。
本片的优点是:蒲松龄在头尾,表明纯属虚构,不必害怕;救活主角只是验证心是否全死,富于哲理,而删除了当时香港观众不喜欢的原著中的污浊。
《画皮》作为一个短篇,却包含了成为好故事的很多手法:

1、 装扮成另一人物——这是最原始、最简单,但又是最通用、最有效的手法。古今中外,颠磨不破。现代的好多故事,还在继续 “画皮”,《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拍了3集,金庸的《天龙八部》也是。
2、 简单的好人、坏人——《红楼梦》式的没有好人、好人的故事,不可能成为大众喜爱的故事。当然,好故事必然是坏人失败,而不能是相反。
3、 男女三角关系——这是现代爱情故事的典型,在古代就是“偷情、私情、奸情”,永远有人喜欢。
4、 泄露秘密——这是中国故事的常用手法。私情,秘密泄露给其妻,又被道士“相面”识破。
5、 制定奇怪规则、然后违背——这是中国特色的手法,经常用来推进故事。《画皮》中的道士,是一个可以完全掌握其他人物命运的角色,他自己认为是,好象事情也的确是按照他制定的规则进行——是封建文化中的“家长/皇上”的化身。这个故事中,他第一次的规则是:“鬼也苦,不伤他”,而鬼没有按他的期望做事,他就马上“不高兴”了,按他的兴致,改变规则,起了杀念。《红楼梦》中给贾瑞镜子的道士,也定规则“只能看正面,不能看背面”;张艺谋的《黄金甲》中的皇帝也制定规则:“我不给,你不能过来拿”。
以上几个手法,任用其一,即可成为一个故事,《画皮》原文不到2000字,却组合了这几个手法。

 3 ) 《画皮》的社会哲学

1、 画皮/面具——不只是鬼蜮的伎俩,更是现实中个人的生存之道,在等级社会,尤其是没有规则的中国,既装爷爷、又装孙子。
2、 家庭稳定——女鬼终归没能破坏了婚姻,满足了一般读者的希望。故事告诫人们,“第三者”的介入如同女鬼一样具有破坏性。
3、 男人被挖心——女鬼就是这样破坏婚姻的,很有象征意义。
4、 忍辱负重的老婆——老公犯错误,好言劝戒;老公遇险,舍面相救。而且,这个老婆还很勇敢:女鬼来了,男人都不敢看,她却敢直面女鬼。这种老婆,是男人们喜欢的——至少在封建时代是肯定的。
5、 帮助维护家庭的道士——似乎也具有象征意义。虽然他与女鬼的斗争主要是满足个人的虚荣、好斗、臣服欲望,但他也促进了夫妻间和睦。

 4 ) 寓意很深刻,但没觉得吓人

我娘说她小时候被这片子吓住过,后来不敢看一切惊悚悬疑涉及鬼或者变态杀人狂或者cult的片子,总之只要那种音乐什么的就害怕,于是我看了……

原来那个鬼就画个蓝脸就行了,我莫名想起窦尔敦和郭德纲说的《丑娘娘》来了,一点没觉得恐怖……不像周迅摘下来那个还恶心了我一下……

男主长得好。

 5 ) 圆梦

画皮
石头
  那会我还学龄前,听大人们讲一个当红电影《画皮》。那个刚看过电影的阿姨十分兴奋,一边讲一边配合动作,阴气森森。当她手持筷子,突着眼睛表演女鬼半夜起来画人皮时,我终于放声大哭。虽然后来近乎变态地看了那么多恐怖电影、小说和漫画,基本上是吓大的,但一直认准了:这世上最可怕的电影就是我从来没看过的那部《画皮》。虽然妈妈说老版《夜半歌声》更恐怖些。
  前两天终于踅摸到79年公映的那一版,吓了上亿人的《画皮》。忐忑不安地开始看,天哪!这个帅哥是哪来的?帅死了,这是男鬼吧?要么就是男狐狸,人哪能长得这么漂亮啊?印象里只有冯喆有这么漂亮。
  然后女鬼梅娘出来了,啊,这个美女又是哪来的?眉眼有点像王丹凤,表情又有些像周旋,虽然赶不上。陶醉啊,看梅娘和王生花前月下流连,琴案棋坪盘桓,美,般配,夕识卿,朝死可也。
  看了大约40多分钟,终于,等了二十多年的恐怖镜头就要到了,我紧张……结果当时就气乐了。这个绿脸蜕皮鬼,也太小儿科了,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相比起来倒是之前的微风中红帏摇动真的有些恐怖——期待恐怖时最恐怖。
  这一版《画皮》由香港大导演鲍方指导,美男高远与美女朱虹联袂出演,1965年凤凰出品,1979年在大陆公演。
  顺便说一句,网上有人说当初大陆公演的是另一部传说中的国产《画皮》,因为异常恐怖吓死了人,而立刻被禁映了。但许多当初看过电影的人都证实当时演的确确实实就是香港版。还有人说那部吓死过人的电影不叫《画皮》,叫《古墓荒斋》。事实上《古墓荒斋》是谢铁骊导演1991年拍的,里边还有周迅演的小妖精,和1979版根本不沾边。不到30年的历史已经说不清楚。
  帅得要命的高远早年与大美女乐蒂相恋。乐蒂从长城跳到劭氏,未来的长城三公主陈思思抓住时机,与高远走近,终于结婚。一朵鲜花插在另一朵鲜花上,好一对璧人。十几年后高远离开长城投奔劭氏,又与乐蒂开始交往,陈思思愤而试图自尽。然而到后来,真的自杀成功的,却是乐蒂。听说乐蒂的事,陈思思吃惊道:“我不相信乐蒂会死!我如果不是在台北,我一定会去看她。不过,我想高远会去的。”高远果然去了。
  王生高远还是与思思分手了,70年代便早早息影,不知所踪。梅娘朱虹的最新动向,是做了云南省的政协委员。

 6 ) 人心可能比鬼更可怕

一夜,蒲松龄听知己蒙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家长子崇文未能考中功名 一日求得必中的签文,妻子陈氏和弟弟崇武表示不信 弟弟劝解后离家去学武,一算卦者路遇崇文 指点其遇贵人之地。

崇文前往 遇一美艳女子,回家后家人劝他搬到后院来专心读书。美艳女子自称梅娘因家人压迫而逃出 崇文得知对方家世后想起算卦者的卜算,崇文金屋藏娇 梅娘得知崇文欲考取功名后答应帮忙。陈氏来后院给崇文送被子 梅娘以功名引诱崇文毒杀陈氏,崇文将要得手时心软。梅娘以法术操控小厮和陈氏睡在一块 再佯装找崇文去拿药而撞破奸情,陈氏被崇文赶出。

陈氏于山中上吊 刚好被学武归来的崇武救下(好巧噢),崇文已娶梅娘进门。梅娘深夜引诱崇武,崇武拿剑刺去发现她凭空消失 告诫崇文"她恐怕并非人类"。二人发现画皮鬼 崇文给崇武宝剑以辟邪。宝剑没能抵挡得住恶鬼,崇文被挖心 孩子被抓走。捉鬼道士称"果然不出我所料 来迟了一步"(这台词 囧里个囧…),发现鬼在后院藏匿。最终孩子被救 鬼被铲除 崇文的心被归位…

 7 ) 深夜,让我们来聊聊画皮那点事~~

画皮本来只是聊斋志异里面很小的一个章节,可是正是因为篇幅较小,才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画皮和小倩一样,成为影视化最多的聊斋故事。1966年香港版的画皮,虽然较原著改动较多,但我认为此版本是众多影视化版本中最经典,最能抓住原著精髓的改编。此版本于1966年香港上映,由于当时国内处于文革时期,直到1979年才在国内上映,而且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画面过于恐怖,据说上映时吓死过一个老太太,因此被禁,尘封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里,如今中央6播放的版本是经过删减的,青面獠牙的厉鬼,张牙舞爪,满口喷血,手抓血淋淋心脏的场面相信很多人会害怕。虽然里面没有像赵薇版本的画皮那种爱为生死的章节,也没有奇幻的特效,但是它所具有的古典造诣,讽刺性和教育性等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其中一段画皮鬼抚琴的唱段非常深刻:“明月当空 为君且把那瑶琴弄 抚弦低咏 往事如梦 若只叹漂逢 哪堪雨和风 无限殷勤 护落红 感君情意重 夜朦胧 花气浓 如此良宵谁与共” 此版本电影适合深夜细细品味,前三分之二都很慢节拍,后面厉鬼现形后,故事走的很快,想看此完整版本的可以私聊我!最后一首之前写的桃符禳厉鬼送给看得懂的人: 画皮·桃符禳厉鬼 希望养恶鬼,热情喂冷风。 梦想付山妖,烈酒祭魂灵。 瑶池奏仙乐,厉鬼叫凄鸣。 亡域隔宫阙,地府上天庭。

 8 ) 为什么每次都是妖做了牺牲,成全了人类。

陈坤这部戏里面没有灵魂的亚子啊,从头到尾都会死气沉沉的阴郁气质。但是如第一部还是很痴情,为了心爱的公主,不敢去爱,为了心爱的公主,自挖双目。

赵薇好美丽,颜值太能打了。

杨幂好可爱。蹦蹦跳跳的,好像看到了当年的雪见。

捉妖师跟第一部一样,起初没有什么用的亚子,到最后发现原来是通风报信的作用。

小唯最后和靖公主合二为一了,hhhhh。

为什么每次都是妖做了牺牲,成全了人类。

恐怖的地方一点不恐怖,可能是因为我老了。

 短评

大家继续看得很欢乐,哈哈的,和资料馆的阿姨、大叔们终于爆发了世代间的冲突,大叔喊起来“把这儿当你家那!太过分了!”,当然我们还是笑我们的,该多大声还多大声。/ 大相公太“极品”了!

5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棚景虽简单,倒也古朴雅致,很喜欢这份端庄;高远真乃美男,演绎一个怯懦自私、追求功名的古代“暖男”很到位;朱虹眉眼如画,看不出几分鬼意;全片最恐怖的也就入帐取心一段了,结尾虽为升华,但太说教,无趣。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那个伸向书生胸口的黑影,属于一代人的恐怖记忆。

11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高中时看的,票价两元

15分钟前
  • EVa
  • 较差

长凤新的片子给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带上了另一种风骨。悠远也好,宏大也好,精致或一定程度的脱离商业,怎么看都觉得是90s的大陆电影。还有画面后面那些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统战味道。或许也仅仅是来自形式的错觉。

19分钟前
  • 囧老伯
  • 还行

【无敌老港片】带着尘土气息的记忆

2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还行

要不是片尾蒲松龄的几句有教育意义的话语,直接可以打一星了。

25分钟前
  • 豆丁
  • 还行

1966年鲍方导演的《画皮》是迄今传播最为广泛的版本。是左派公司凤凰影业公司的作品,该片借助了古代文人功成名就的名利梦与左拥右抱的妻妾成群梦,来影射现代都市人们心底的欲望。该片曾于七十年代末期在内地公映,将恐怖电影的概念引入到了内地观众脑中,据说还因画面恐怖吓坏不少人,此后更惨遭禁映

28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港版聊斋,改编蒲松龄最恐怖的一个画皮故事,可说中规中矩的改编,恐怖的感觉不多,说教的意味倒是比较浓,印象也不深。ps 上学时听同学还有家长们传说有一部吓死人的国产《画皮》(后来被禁),可惜一直没有找到资源。

32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小時候嚇死我了

3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老道士的经典对白: 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们来晚了。

41分钟前
  • 车东@豆瓣
  • 还行

46分钟前
  • 琧婯
  • 较差

1965年。中国最早的国产恐怖片。传说但是还吓死了人。后来被禁了。

49分钟前
  • ❀ 兔小超人
  • 还行

技术上的粗糙不能阻止这是一部好电影。

53分钟前
  • 乐天
  • 推荐

今天看还算不错,头尾蒲松龄听故事顺便口播中心思想,故事里也算彼时摄影棚古装的在线水平(也才意识到这个故事确实也可以有美式house恐怖片的底子,再可联系如《小城之春》……),也是以劝善为主要的目的。视听设计上女鬼梅娘用了各种戏曲动作尤其是戏曲台步来营造一种“uncanny”的不自然感,相比之下其他演员都还没那么戏曲,这也算是个不错的想法。茶里下毒那段倒是个经典的利用“吸引力”来建构戏剧性的场景。不过很多细节还是不算特别讲究。另外,音乐这个民族交响真是颇受大陆影响。

5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后半段猎奇了。其实里面最漂亮的是那个小丫鬟香菱……

60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还行

我看的第一部恐怖片,女鬼越看越可爱哈哈哈

1小时前
  • Jiajiachan
  • 推荐

宁波?

1小时前
  • 徒然曜日
  • 推荐

总觉得还可以更深刻一点

1小时前
  • 唐伯猫
  • 还行

上世纪1965年的电影,据说1979大陆公映时吓死过人,随之被禁。场景、道具、布景、画面、故事逻辑非常贴合原著,整体中规中矩,服化道比现在的所谓大特技的恐怖效果还好。末尾的旁白才是点睛之笔,把原著的意境讲出来了。7.5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